英国中国舰队,乃是1864年从东印度舰队独立出来的,战舰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性能都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吨位的炮舰,只有少量几艘风帆蒸汽木制战舰,至于中大型铁甲舰一艘都没有。
    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人在亚洲和印度洋地区的海军实力差,实际上英国人在印度洋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海上力量还是不弱的,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东印度洋舰队里头,其中包括英国人最新派遣到印度洋的两艘大型铁甲舰。
    英国人为什么不把最新锐的大型铁甲舰直接派到驻扎在香港的中国舰队来?
    因为香港距离中国太近,这一个搞不好就会被中国海军偷袭,到时候莫名其妙就沉没了可就损失大了。
    因此这几年,英国在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的主要战舰,主要是集中在东印度洋舰队,而中国舰队里的战舰虽然也不算少,但是都是中小型战舰居多,并没有什么新锐的铁甲舰。
    一般而言,如果是局势开始紧张的时候,英国人才会从东印度舰队里抽调军舰增援香港,平常时候是不会常驻太多战舰的。
    但是帝国对香港的军事行动太快,自从得知夏威夷那边的局势出现变动,导致林哲下决心扩大和英国人的冲突,并收复香港的时候,其中的过程不过数天而已。
    而因为帝国的权力体系,一旦林哲决定了收复香港后,军方的迅速就是非常快速完成了准备。
    当年英国人发现局势不妙的时候,帝国的海陆两军已经是做好了准备,当英国人开始抽调战舰准备增援香港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是正式发动了对香港的登陆作战。
    这一整个过程的时间太少,少到让英国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应。
    这种情况下,香港的英军就只能是孤军奋战了。
    面对中国的登陆作战,尤其是中国海军倾巢而出的情况,没有大吨位的铁甲舰支撑,英国皇家海军的中国舰队根本就挡不住帝国海军的进攻,登陆当天还发挥了英国海军的大无畏精神主动反击,但是帝国海军都不用出动第一分舰队的情况下,就用第二分舰队和第三分舰队粉碎了英国中国舰队的进攻,并当成击沉了四艘英国战舰。
    此后,英国人就是很干脆的放弃了战舰,直接把船员都撤上岸,把能搬的舰炮都搬上了陆地,准备着放弃海上的防守,直接固守待援了。
    英国人此举也是无奈之举,目前他们驻扎在香港的舰队只能算是徒有其表,大部分战舰都是几百吨的炮舰,仅有的几艘巡洋舰也都是木制战舰,这些战舰如果放在平常时候也足够应对了,但是面对倾巢而出的帝国海军,根本就无法抵抗。
    因此在尝试出击不敌后,他们就是果断的放弃了出海作战,试图在香港岛上固守待援,他们在等待来自东印度舰队的增援。
    只要东印度洋舰队抵达,那么依靠东印度洋舰队的实力,和中国海军对抗才有底气。
    如果英国人再从非洲甚至从地中海等海域抽调战舰增援的话,也不需要多,在派遣一两艘六七千吨的大型铁甲舰过来,那么就能够轻易拥有战舰上的数量以及性能优势。
    然而这都需要时间,英国人的增援舰队一时半会可到不了,所需的时间多则半年,最少也得两三个月。
    而他们能够在香港岛上坚守三个月甚至更久的半年吗?
    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依靠中华帝国的陆军战斗力以及数量,只要让他们登陆上香港岛,那么陆军就有把握在数天内取得优势,并攻下该岛,按照军方的预计,最长半个月就能够结束战斗。
    而这种预测并不是陆军的狂傲,而是事实!
    仅仅是首轮登陆作战,陆军就是投入了一个混成旅,同时还有一个守备营,另外海军也是派遣了一个营的陆战队助战。
    如此首批登陆的陆战兵力,总数达到了六千多人。
    而驻防在香港岛上的英军只有一千多人,那么是加上他们退守岸上的水兵,总数也就两千多人而已。
    在数量上,中华军占据绝对的优势。
    至于双方战斗力上的差距,并不算太大,双方的武器都差不多,都是使用后装步枪,火炮的性能以及数量也差不多。
    更不要说,中华军这些年来一直朝着现代军队进行改革,各方面的的战术和线列时代已经截然不同,而英军虽然装备了后装步枪等新式武器,但是战术依旧是停留在美国内战时期,线列战术依旧是他们的主要战术。
    这些情况分析下来,就可以发现,中华军还是占据了非常大优势的。
    十九号当天,中华军就是登上了香港岛,并开始向英军把守的诸多阵发起进攻。
    二十号,第二十一师师长,同时也是这一次香港登陆作战的总指挥官朱建佳中将踏上了香港岛的沙滩,并开始亲自指挥登陆作战朝着香港岛纵深发起猛烈进攻。
    朱建佳中将,1853年加入余胜军,后逐步升迁,1858年的是为陆军上校,以第七军参谋长的身份参与了1858年和英法联军的上海之战。
    战后晋升为陆军少将,调回最高统帅部任职,1860年军方进行编制改革,所有部队改为一师二旅四团的标准编制,他重新回到野战部队担任三十六旅的旅长。
    1864,其和其他多名陆军少将一起,被林哲亲自晋升为陆军中将,初担任陆军第十六师师长,去年调任第二十一师为师长。
    其晋升以及任职的经历属于非常典型和正常的路子,不算快,但是也不算慢。
    不久前军方决定提前登陆香港岛,而部署在惠州府的第二十一师自然是成为了首批,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参战部队,他亲自率领了第二十一师奔赴九龙半岛。
    如今首批登陆的第四十二旅就是他麾下的部队,此外他麾下的第四十一旅也已经在九龙半岛待命,随时能够增援香港岛作战。
    朱建佳中将和英法联军在上海之战的时候就打过一次,后来驻防在广州多年,其主要任务也是防备从海上登陆的英法等国军队,因此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放松对英法等国军队的研究。
    现在,往日的研究终于是排上了用场,这一次的香港岛战役,他朱建佳势必要让这些英国佬知道,中华军能够在上海击败他们一次,现在就能够在香港岛击败他们第二次!
    就当朱建佳率领第二十一师登陆香港岛,并和岛上的英军进行激烈交战的时候,海军方面的第一分舰队以及第二分舰队却已经是悄悄撤离香港,然后开始返回广州港进行休整补给。
    以求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战英国舰队!
    三月二十三号,住在新加坡的华人看见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抵达新加坡,稍候一封密电就是被送到了广州的海军司令部。
    广州的长洲军港,这里乃是帝国海军南洋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同时也是帝国海军在南部沿海的最重要军用港口,而且中国的第三大造船厂,和上海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一起为帝国海军打造战舰的广州造船厂也是在这里。
    在这里,停泊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庞大舰队,那些数千吨的庞大铁甲舰整齐的排列在这里,码头上的还有不断的海军士兵正在为这些战舰补给煤炭以及炮弹等各种物资。
    由于时局紧张,帝国海军的联合舰队是必须时刻保持在最完美的状态,一旦英国人的舰队抵达,那么立即就出海迎战。
    如此南洋舰队司令部大楼的巨大会议室里,帝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们几乎是齐集一堂,坐在长方桌上的海军将领们正在商讨着该如何迎战英国舰队。
    林达标作为海军部大臣,海军上将,自然是坐在最上首,但是对目前的战术讨论,他却是没有插口。
    这倒不是他要身份高不好直接和属下一起讨论,而是因为今天的讨论内容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之内。
    林达标早先是陆军出身,1854年带着好几百名陆军旱鸭子转行办水师,从余胜军水师营一步步扩大,最终置办下了帝国海军现有的家当,可以说帝国海军的发展历程里,林达标是当属首功。
    其人在海军内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至的。
    但是这种重要性并不是体现在他的战术或者战略能力上,实际上林达标办海军这么多年,就没真正指挥过哪怕一场海战,而对一些海战的战术也顶多是略有耳闻,能听能说,但是你让他去做就太勉强了。
    这人在海军内部的作用,是作为海军代表争夺军费,负责海军的总体发展,至于海军怎么打仗,说实话他还真不懂!
    他和帝国海军的关系,就跟历史上李鸿章和北洋海军的关系差不多,这海军是他发展起来的,但实际上他对海战并不精通。
    所以今天的会议上,他虽然是身份最高并坐在主位上,但是他却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开口,只是听着下面的海军军官们说着。
    实际上不仅仅是他这样,其实另外的几艘高级海军将官也是大多紧闭嘴巴,轻易不开口,嗯,理由也差不多,这些海军的高级将领的自身战术素质其实相当一般,尤其是现在进入铁甲舰时代后,越发是跟不上海战战术的发展了。
    他们这三四个海军中将、上将们的作用,在海军内部是用来当招牌用的,用来争夺军费的,至于海军的怎么打仗,甚至怎么训练,其实都是由一群往日里不起眼的中低级军官负责。
    而这些中低级军官,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海军军官们,才是当代帝国海军的实际负责人。
    这从今天的会议场合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场的诸多人里头,有着一个海军上将,三名海军中将以及八个海军少将,但此时正在开口辩论着各种战术,讨论着该如何迎战英国海军的却是那五六个校官。
    这些人里头,一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中校表现的尤为瞩目!

章节目录

清末枭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天下雨并收藏清末枭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