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笑道:“这个报捷奏章要是送到了长安,估计得朝野震惊,举国欢庆啊!”
王平安嗯了声,道:“还要给青州写一封信,让青州总管派人来证实一下。我估计报捷奏章送到长安后,皇上和宰相们可能会不相信,以为咱们谎报军情,夸大战功。从长安派人来查证,一来一回,所费时间必多,所以干脆咱们就先让青州总管派人来查证,这样还能快些,咱们不必在高句丽这里等的太久!”
苏定方点头道:“还是王公想事情周全,那末将就给长安写一道报捷奏章,再给青州写一封接应的书信。不说让青州总管来查证,而是让他来接应,如此事情便稳妥了。”
王平安道:“好,就这么办,你办事,我放心!”吩咐完了,他让青州兵搬来两把椅子,他拉着宝藏王的手,踩上椅子,站到城垛之上,不停地向高句丽百姓挥手。
宝藏王不明白为啥要把手挥来挥去的,他可和李治不一样,李治很喜欢听百姓的欢呼,而他却有些害怕。多年的“饲养”生活,让他很怕接触陌生人,尤其是下面的百姓都在嚎啕大哭,尽管王平安不停地对他说,百姓们这是喜极而泣,可他却仍不想在城墙上待着了。
王平安见宝藏王有要哭的架势,忙叫过传令兵,大声道:“我义子身为高句丽国王,现在接受百姓们的欢呼,可欢呼声不够响亮,无法表现出百姓对他的爱待!”
他顿了顿,下了椅子,叫传令兵伏耳过来,小声道:“不是说有不少人想成为我大唐子民么,去告诉他们,只要冲着国王欢呼,大叫千岁,那么喊完以后,可以领取一天的口粮,然后等在这里,说咱们将发给他们告身文书,承认他们是大唐的子民!”
传令兵心想:“咱们刚刚烧完人家的国都,把房子都给烧光了,你看看他们哭得那个样子,现在还想招人家当大唐的子民,谁能干啊,就算有几个把卖国不当回事的,可也不见得会很多!”
传令兵下了城墙,把命令传了下去。出乎青州兵的意料,只一谈口粮,又一谈可以成为大唐子民,一开始确是没有多少百姓响应,多数人都是报着观望态度,就算有一些人过来,也都是类似地痞无赖的那种,改朝换代对这些人来讲无所谓的,可他们过来领口粮,却还会遭到不少百姓的冷眼!
青州兵对于这些“勇于投诚”的无赖们态度发生变化,不但把大块的马肉发了下去,甚至还发给他们棍子,让他们去维护百姓们的秩序……情况立即变了!
国家遭此大乱,亡国气息浓重,高句丽的百姓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能活下去,而不是国王是谁,脸面终究是不能当饭吃的,只要向唐军投诚,就能有东西吃,那便暂且投诚吧,大不了等吃饱了,再造反也来得及!
一开始,青州兵要求高句丽百姓在领了口粮之后,对着城墙上欢呼,可随着跑来投诚的人越来越多,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高句丽百姓必须先向城上欢呼,然后才能领口粮,而且欢呼声还必须响亮,否则欢呼也是白欢呼,照样不给口粮。反正人有的是,你不欢呼,有的是人欢呼!
“大唐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王上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欢呼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的大!
没过多一会儿,成千上万的人扯脖子大叫,叫得声嘶力竭,震耳欲聋!
王平安又站回了椅子,望着下面,笑道:“这还象点儿话。很好,非常好。我儿,现在百姓对你欢呼,你是否感到胸中有了浩然之气,想向他们说些什么呀?”
他转过头,看向宝藏王,心里打算着,想教教宝藏王怎么演讲,对着高句丽的百姓乱白话一通,鼓励百姓们重建家园,使劲儿向宝藏王效忠!
可一转头,却见宝藏王摇摇欲坠,站在椅子上直打晃。不仅如此,他还眼中有泪,看样子象是要哭!
王平安大吃一惊,这孩子怎么了,怎么这副德性,也太没出息些了吧!难道他以前从来没有主持过什么仪式,更没接受过百姓的欢呼?身为国王,主持仪式是必须的呀,哪可能一点经验都没有!
事实就是宝藏王真的一点经验都没有,别说接受百姓的欢呼了,就连男人他都没见过多少个,更加没有看到过城下这么多的人。从小到大,他都没听过什么太大的动静,顶多也就是吃饭时,敲敲饭碗,算是弄出点响动了!
王平安不问他还好,一问之下,宝藏王哇地大哭了起来,叫道:“我要回宫,我要回宫!”这次他说的是高句丽话,叫喊了出来。
王平安赶紧把他从椅子上拉下来,问道:“你哭什么呀,你在说什么呀,说我们大唐的话,不要说高句丽的话,为父我听不懂!”
可宝藏王只是张个大嘴,哇哇地哭叫,却什么都再也说不出来了。
王平安招手叫过通译,问道:“他刚才说什么,可是在说我大唐不好?”如果这宝藏王敢乱说话,那就休怪他不顾念“父子之情”了,非把这不孝的孽子关进小黑帐篷里,饿他几天不可!
通译赶忙上来,道:“回王公的话,您这位新儿子想家了,叫着要回家!”话翻译完了,他就笑了,这国王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不懂事儿的小孩似的。
王平安哦了声,笑道:“幸亏是要回家,而不是要吃奶,要不然让我上哪儿给他找奶妈去!”
挥了挥手,王平安让通译把宝藏王领下城墙。他则面对城里,看向那些被烧成瓦砾堆的里坊。
他心想:“以高句丽现在的国力来讲,要想清除这些瓦砾,再把国都建起来,所要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要远远超过直接盖一座新城的。不过,花费更大,税收就会越高,局势就会越乱,所以还是在原址上盖吧,这样才能让我大唐放心些!”
想了一会儿心事,王平安下了城墙,回转大营,等着那个渊盖苏文的步军将领派人来向自己投降。
估计着今天的收子典礼,会让那个步兵将领心安吧,只要他能来投降,那么王平安就可以放心地回大唐了,高句丽的战事也就算告一段落,至于大唐再派兵来,全面吞并这个国家,那就是李绩这种大将军的事了。
王平安坐在帐中,心想:“要再让我来这里,打死我也不来了,理由就是俺晕船!”
天色转黑,一夜无话,待到第二天上午,那个渊盖苏文的步兵将领果然派了人来,前来试探,想看看唐军的态度,想探听一下,如果他投降了,唐军给他什么样的待遇,其实说白了,就是谈条件来了,想要有条件投降!
王平安好说话得紧,亲自接待了那名高句丽的将军,并且把宝藏王请来,让他们君臣见上一面。让王平安吃惊的是,这位将军竟然不认识宝藏王,而宝藏王也说是头一回见着他!
那步兵将领既然派了这个将军来,那说明这个将军绝对是个重量级的人物,算得上是步兵部队的副将。可这样位高权重的将军,宝藏王竟然不认识,而将军也不认得本国的国王,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青州军的将军们个个对此感到惊讶,实难想象,高句丽的小朝廷竟然能有这种事发生,真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王平安倒是没说什么,反而对此表示了理解,而且还充当了介绍人,把高句丽的国王介绍给了高句丽的将军认识!
一通谈判,大讲条件。王平安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句丽必须向大唐称臣,且年年进贡,贡品数量为高句丽全年税收的十分之一,可以用战马和铜来支付;二是步兵将领必须继续奉宝藏王为国王,如果宝藏王死了,高句丽人不得自行立王,而是要由大唐指定国王的人选;三是高句丽立即与百济断交,如果大唐要征讨百济,高句丽要派出军队,做为仆从军,跟着唐军打百济。
那名将军全权代表步兵将领,把这三点要求全都答应下来,至于他提出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步兵将领接替渊盖苏文,继承渊盖苏文所有的权力,成为高句丽的护国大莫离支!
王平安自然答应,且亲笔写了书信,答应此事,书信既可以安步兵将领之心,又可以做为凭证,如果王平安日后反悔,步兵将领可以公开此信,派人去大唐告王平安的状。
条件谈好,那名将军离了大营,赶回去报信。当天晚上,那步兵将领便带着一众将军,前来大营,拜见王平安和宝藏王。
步兵将领姓车名正贤,现在他的手里尚有三万高句丽步兵,不过只要扩编,很快便可达到十万,足可以和那些城主对抗了!
王平安亲自迎接出营,离得老远,就叫道:“前面,可是高句丽的大莫离支车大人吗?”
车正贤一听这话,心中狂喜,看来唐军是真的想扶持他了,要不然怎么能当众叫他为大莫离支呢!
负责谈判的将军小声道:“将军……不不,是大莫离支。对面那位穿紫袍的便是唐军统帅,王平安王公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王平安嗯了声,道:“还要给青州写一封信,让青州总管派人来证实一下。我估计报捷奏章送到长安后,皇上和宰相们可能会不相信,以为咱们谎报军情,夸大战功。从长安派人来查证,一来一回,所费时间必多,所以干脆咱们就先让青州总管派人来查证,这样还能快些,咱们不必在高句丽这里等的太久!”
苏定方点头道:“还是王公想事情周全,那末将就给长安写一道报捷奏章,再给青州写一封接应的书信。不说让青州总管来查证,而是让他来接应,如此事情便稳妥了。”
王平安道:“好,就这么办,你办事,我放心!”吩咐完了,他让青州兵搬来两把椅子,他拉着宝藏王的手,踩上椅子,站到城垛之上,不停地向高句丽百姓挥手。
宝藏王不明白为啥要把手挥来挥去的,他可和李治不一样,李治很喜欢听百姓的欢呼,而他却有些害怕。多年的“饲养”生活,让他很怕接触陌生人,尤其是下面的百姓都在嚎啕大哭,尽管王平安不停地对他说,百姓们这是喜极而泣,可他却仍不想在城墙上待着了。
王平安见宝藏王有要哭的架势,忙叫过传令兵,大声道:“我义子身为高句丽国王,现在接受百姓们的欢呼,可欢呼声不够响亮,无法表现出百姓对他的爱待!”
他顿了顿,下了椅子,叫传令兵伏耳过来,小声道:“不是说有不少人想成为我大唐子民么,去告诉他们,只要冲着国王欢呼,大叫千岁,那么喊完以后,可以领取一天的口粮,然后等在这里,说咱们将发给他们告身文书,承认他们是大唐的子民!”
传令兵心想:“咱们刚刚烧完人家的国都,把房子都给烧光了,你看看他们哭得那个样子,现在还想招人家当大唐的子民,谁能干啊,就算有几个把卖国不当回事的,可也不见得会很多!”
传令兵下了城墙,把命令传了下去。出乎青州兵的意料,只一谈口粮,又一谈可以成为大唐子民,一开始确是没有多少百姓响应,多数人都是报着观望态度,就算有一些人过来,也都是类似地痞无赖的那种,改朝换代对这些人来讲无所谓的,可他们过来领口粮,却还会遭到不少百姓的冷眼!
青州兵对于这些“勇于投诚”的无赖们态度发生变化,不但把大块的马肉发了下去,甚至还发给他们棍子,让他们去维护百姓们的秩序……情况立即变了!
国家遭此大乱,亡国气息浓重,高句丽的百姓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能活下去,而不是国王是谁,脸面终究是不能当饭吃的,只要向唐军投诚,就能有东西吃,那便暂且投诚吧,大不了等吃饱了,再造反也来得及!
一开始,青州兵要求高句丽百姓在领了口粮之后,对着城墙上欢呼,可随着跑来投诚的人越来越多,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高句丽百姓必须先向城上欢呼,然后才能领口粮,而且欢呼声还必须响亮,否则欢呼也是白欢呼,照样不给口粮。反正人有的是,你不欢呼,有的是人欢呼!
“大唐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王上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欢呼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的大!
没过多一会儿,成千上万的人扯脖子大叫,叫得声嘶力竭,震耳欲聋!
王平安又站回了椅子,望着下面,笑道:“这还象点儿话。很好,非常好。我儿,现在百姓对你欢呼,你是否感到胸中有了浩然之气,想向他们说些什么呀?”
他转过头,看向宝藏王,心里打算着,想教教宝藏王怎么演讲,对着高句丽的百姓乱白话一通,鼓励百姓们重建家园,使劲儿向宝藏王效忠!
可一转头,却见宝藏王摇摇欲坠,站在椅子上直打晃。不仅如此,他还眼中有泪,看样子象是要哭!
王平安大吃一惊,这孩子怎么了,怎么这副德性,也太没出息些了吧!难道他以前从来没有主持过什么仪式,更没接受过百姓的欢呼?身为国王,主持仪式是必须的呀,哪可能一点经验都没有!
事实就是宝藏王真的一点经验都没有,别说接受百姓的欢呼了,就连男人他都没见过多少个,更加没有看到过城下这么多的人。从小到大,他都没听过什么太大的动静,顶多也就是吃饭时,敲敲饭碗,算是弄出点响动了!
王平安不问他还好,一问之下,宝藏王哇地大哭了起来,叫道:“我要回宫,我要回宫!”这次他说的是高句丽话,叫喊了出来。
王平安赶紧把他从椅子上拉下来,问道:“你哭什么呀,你在说什么呀,说我们大唐的话,不要说高句丽的话,为父我听不懂!”
可宝藏王只是张个大嘴,哇哇地哭叫,却什么都再也说不出来了。
王平安招手叫过通译,问道:“他刚才说什么,可是在说我大唐不好?”如果这宝藏王敢乱说话,那就休怪他不顾念“父子之情”了,非把这不孝的孽子关进小黑帐篷里,饿他几天不可!
通译赶忙上来,道:“回王公的话,您这位新儿子想家了,叫着要回家!”话翻译完了,他就笑了,这国王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不懂事儿的小孩似的。
王平安哦了声,笑道:“幸亏是要回家,而不是要吃奶,要不然让我上哪儿给他找奶妈去!”
挥了挥手,王平安让通译把宝藏王领下城墙。他则面对城里,看向那些被烧成瓦砾堆的里坊。
他心想:“以高句丽现在的国力来讲,要想清除这些瓦砾,再把国都建起来,所要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要远远超过直接盖一座新城的。不过,花费更大,税收就会越高,局势就会越乱,所以还是在原址上盖吧,这样才能让我大唐放心些!”
想了一会儿心事,王平安下了城墙,回转大营,等着那个渊盖苏文的步军将领派人来向自己投降。
估计着今天的收子典礼,会让那个步兵将领心安吧,只要他能来投降,那么王平安就可以放心地回大唐了,高句丽的战事也就算告一段落,至于大唐再派兵来,全面吞并这个国家,那就是李绩这种大将军的事了。
王平安坐在帐中,心想:“要再让我来这里,打死我也不来了,理由就是俺晕船!”
天色转黑,一夜无话,待到第二天上午,那个渊盖苏文的步兵将领果然派了人来,前来试探,想看看唐军的态度,想探听一下,如果他投降了,唐军给他什么样的待遇,其实说白了,就是谈条件来了,想要有条件投降!
王平安好说话得紧,亲自接待了那名高句丽的将军,并且把宝藏王请来,让他们君臣见上一面。让王平安吃惊的是,这位将军竟然不认识宝藏王,而宝藏王也说是头一回见着他!
那步兵将领既然派了这个将军来,那说明这个将军绝对是个重量级的人物,算得上是步兵部队的副将。可这样位高权重的将军,宝藏王竟然不认识,而将军也不认得本国的国王,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青州军的将军们个个对此感到惊讶,实难想象,高句丽的小朝廷竟然能有这种事发生,真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王平安倒是没说什么,反而对此表示了理解,而且还充当了介绍人,把高句丽的国王介绍给了高句丽的将军认识!
一通谈判,大讲条件。王平安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句丽必须向大唐称臣,且年年进贡,贡品数量为高句丽全年税收的十分之一,可以用战马和铜来支付;二是步兵将领必须继续奉宝藏王为国王,如果宝藏王死了,高句丽人不得自行立王,而是要由大唐指定国王的人选;三是高句丽立即与百济断交,如果大唐要征讨百济,高句丽要派出军队,做为仆从军,跟着唐军打百济。
那名将军全权代表步兵将领,把这三点要求全都答应下来,至于他提出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步兵将领接替渊盖苏文,继承渊盖苏文所有的权力,成为高句丽的护国大莫离支!
王平安自然答应,且亲笔写了书信,答应此事,书信既可以安步兵将领之心,又可以做为凭证,如果王平安日后反悔,步兵将领可以公开此信,派人去大唐告王平安的状。
条件谈好,那名将军离了大营,赶回去报信。当天晚上,那步兵将领便带着一众将军,前来大营,拜见王平安和宝藏王。
步兵将领姓车名正贤,现在他的手里尚有三万高句丽步兵,不过只要扩编,很快便可达到十万,足可以和那些城主对抗了!
王平安亲自迎接出营,离得老远,就叫道:“前面,可是高句丽的大莫离支车大人吗?”
车正贤一听这话,心中狂喜,看来唐军是真的想扶持他了,要不然怎么能当众叫他为大莫离支呢!
负责谈判的将军小声道:“将军……不不,是大莫离支。对面那位穿紫袍的便是唐军统帅,王平安王公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