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莫要多心。”李世民连忙说道:“只是凑巧,大家前来问安。”
    “是啊,儿媳数日没来拜见,今儿又逢承乾与青雀入宫,就带他们过来,给父皇见礼。”长孙皇后微笑道,自然帮腔圆谎。
    “皇祖。”李承乾与李泰行礼叫唤,这个时候,李元婴闻讯,匆忙而来,扑跪榻边,咽声泣道:“父皇,你终于醒了。”
    “醒了……为何这样说?”李渊睁开眼睛,茫然道:“我怎么了?”
    霎时,见到李世民皱眉,李元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不知道怎么弥补,只得低头不语,长孙皇后温柔笑道:“父皇没事,只不过是太累了,已经睡了一日,却没见醒来,大家有些担心而已,现在好了,自然没事。”
    众人称是,毕竟是没有排演过,配合得不怎么样,自然瞒不过李渊,虽然身体不适,但是神智却十分清醒,慢慢寻思了下,恍然说道:“是了,那天,我呕血……随之不省人事,现在才醒,已经多少天了?”
    “没多少天。”李世民说道:“父皇,你且安心休养,不过是点小恙,经过太医的调理,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
    “是吗。”李渊喃声,挣扎要起来,却连挪动的力气也没有,李世民连忙上前搀扶,长孙皇后拿了袭丝衾,垫在李渊身后,让他舒适的半躺。
    浊浑的目光,慢慢在众人身上掠过,李渊弱不禁风,有气无力道:“二郎……留下,其他人,出去。”
    退位多年,太上皇的权威,日渐衰微,特别是李世民在场的时候,见到他点头,众人才行礼告退,却步而出,就在殿外守候。
    “父皇,觉得怎样,是否饿了?”李世民关切说道,扬声吩咐备膳,外面的宫仆应声,快步而去。
    李渊没有制止,只是平静说道:“人躺在榻上,能有什么胃口,就不必大费周折了。”
    “没关系,我与观音婢,承乾、青雀、元婴陪你。”李世民说道。
    轻轻闭眼,李渊轻声道:“刚才,我见到你阿娘了,还有建成、元吉……”
    李世民身体微滞,目光轻垂,沉默不语,自从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多年以来,父子两人十分默契,力图避开谈论这件事情,今日李渊主动提起,却是大出李世民的意料,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你不用担心,他们过得很好,也没有怪你,想必再过些时候,我就下去与他们会面了。”李渊说道,咳嗽了下,气息虚弱,犹如风烛残灯。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顾不上什么忌讳隐瞒,急忙说道:“父皇,你不要多想,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我这就叫太医来。”
    “不必。”李渊微微挥手,继续说道:“有些事情,憋在心里很久了,趁着我还能说话,也该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父皇不可太劳神,你现在需要静养,有什么事情,以后再说吧。”李世民劝慰说道,却是想避而不谈。
    “恐怕没有以后了,自从去年开始,身体每况愈下,我岂能不知,近些日子,晚上睡觉,总是见到阿窦,她向我埋怨,这么久了,都不去陪她。”李渊喃喃说道:“算下时辰,也差不多了,免得她寂寞。”
    “父皇……”李世民低唤,思念去逝多年的窦太后,再见到李渊悲哀心死的模样,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
    “我能够感觉得到,自己快要走了。”李渊叹息道:“有些话,我不准备带进棺材。”
    李世民自然不会附和,而是开解说道:“父皇不要胡思乱想,你身子安康,现在只不过是累了,好好休息,明天就好了。”
    “听我说,我知道,你有心疾。”看着李世民,李渊神态自若,平和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依然耿耿于怀……我也是如此。”
    “毕竟是伤心事,还是不提起为好。”李渊叹声道:“二郎,这些年来,国势蒸蒸日上,四夷臣服,大破突厥,替我挽回颜面,皆是你之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很是欣慰,不过我也知道,你是想证明给我看,自己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李世民表情有几分不自然,又不好离开,只听李渊继续说道:“要说从来没有怨过你,自然是虚言,更多的却是心痛,不过九年过去,什么事情,也看得得淡了,也不想与你追究谁是谁非。”
    “父皇,这是原谅我了?”李世民颤声道,有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
    “如果说出来,能让你心里好受些。”李渊点头说道:“我的确不怪你了。”
    呼吸急促,李世民伏跪床榻边上,几次张口欲言,最终却没有说出来,不过眼泪却流了下来,忏悔?难过?欣喜?
    比起李世民来,李渊固然有优柔寡断、不勤政、爱享受的毛病,然他能在隋末群雄混战中深谋远虑,隐忍潜伏,当机立断,在太原兴兵起事,一举攻下长安,当了唐朝的开国皇帝,此后用人得当,终于一统天下,并奠定贞观之治的基础,其功不可没,足以证明,他不是个昏庸的皇帝,而今感到大限将近,终于敞开了胸怀,反过来,解开李世民的心结,
    根据后人分析,李世民是个情感丰富的人,有野心,有抱负,有理想,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远胜于李建成,当年李渊,曾经许诺过,打下了江山,要立他为太子,可是最后,居然出尔反尔,只封他为秦王。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李世民怎么可能甘心,终于酝酿了玄武门之变,就像李渊所说,其中的谁是谁非,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现在坐天下的是李世民,是毁是誉,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抛开这件事情不说,李世民应该是个好皇帝,至少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对内实施休养生息的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施加武力,宣扬大唐国威,令人振奋,称之为明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再贤明的君主,也有七情六欲,杀了兄弟,逼父退位,李世民心里,难道就没有丝毫的愧疚不安?这些年来,励精图治,不敢有丝毫的疏懒,堪称帝王的表率,或许就是要向世人证明,特别是向李渊证明,自己这个皇帝,做得非常出色,绝对能够胜任,没人做得比自己更好,实至名归。
    现在,李世民觉得,自己的努力苦心,没有白费,李渊终于开口宽恕自己,刹那之间,李世民悲喜交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边流泪,一边哽咽道:“父皇,是我……”
    殿外,众人守候,膳食已经端来了,但是不见李世民传唤,没人敢贸然进去,隐隐约约听到了些动静,却不是很确切,过了许久,觉得殿中好像有些异常,长孙皇后蛾眉轻蹙,犹豫不决,要不要出声探问。
    “母后,要不,儿臣去敲门?”李泰说道。
    长孙皇后考虑片刻,微微摇头,又过了会,吩咐道:“乾儿,你去。”
    李承乾应声,上前两步,碰了两下门环,恭谨说道:“父皇,皇祖,膳食已经备妥,是否奉呈进去?”殿中没有动静,李承乾耐心等待,过了百息,再次询问起来,这个时候,才传来李世民的声音:“都进来吧。”
    李承乾推门,避让旁边,等到长孙皇后提着食盒,纤步进去之后,这才跟随其后,李泰排在第三,后面的就是李元婴和那些宫女寺人。
    殿阁宽敞,进来二十来人,也不显拘束,众人行礼,宫女寺人散开两旁伺候,长孙皇后等人走近,隐约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倒不是出了什么异常,李渊卧榻轻躺,气色好像不错,李世民欣然,在榻边服侍,父慈子孝,很是融洽,怎么也看不出,会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然而,夫妻多年,长孙皇后心细如发,却是发现其中的变化,自从那件事情之后,在李渊面前,李世民从来都是恭敬有加,唯恐有丝毫不敬,实际上,却是多了几分局促不安之意,有种不知如何面对的感觉。
    现在,这种感觉好像消失了,李世民变得坦然起来,长孙皇后心中一动,却也没有点破,摆好了膳食,素手执羹,温柔笑道:“父皇,观音婢伺候你用膳。”
    “好。”李渊没有拒绝,无力挥了下手,慢声道:“二郎,国事要紧,在观音婢在,不用你陪我了,快些回去处理朝政吧。”
    李世民点头,却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待李渊用了碗羹肴之后,这才叮嘱众人,仔细照料李渊,带着几分不舍,就要离开,适时却听李渊唤道:“二郎……”
    “父皇,还有什么吩咐?”李世民连忙回身。
    好像没有什么胃口,李渊躺回榻上,气色又变得衰败起来,轻轻喘了口气,缓缓说道:“勤政是好事,但是也不要累着自己,承乾是个好孩子,算起来,也已经成年,能够为你分忧了。”
    李世民微怔,立即领悟起来,看了眼神态沉着的李承乾,微笑说道:“父皇放心,这事,我心里明白。”
    “那就好,那就好……”李渊安心了,眼皮轻合,很快就没了声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

唐朝小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烛并收藏唐朝小地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