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茹又跟他们道谢,看看也差不多,就和他们告辞。
    “小熠,你就在这里安心学习吧,该买的学习资料别不舍得。定期给家里写信,有急事就打电报,别担心家里。”
    莫应熠都答应了,想着姐姐这就要走,他还真是舍不得,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
    莫茹给他擦擦眼泪,笑道:“别让同学看见。”
    目送莫应熠和同学去了教室,莫茹和周明愈再去拜访傅家。
    傅家住在区委大院,城市的中央位置,很好找。
    两人打听了一下就步行过去。
    傅书记果然不在家,只有傅妈妈和老大家的小闺女在。
    傅臻的大哥和大嫂在青市,大儿子跟着他们读书,小闺女因为还小,就留在这里跟着奶奶。
    傅妈妈对莫茹和周明愈也算是久仰大名。
    之前就总听闺女说起两人,说是她最投缘的好朋友,后来莫茹和周明愈因为救灾窝窝头的事儿又进入了傅书记的视线,老书记回家没少夸着俩人,还说是老家的劳模,真带劲。
    前几天傅臻打电话过来,说了莫应熠的事儿,还让傅妈妈负责招待一下两人,以后也常照顾一下莫应熠之类的,傅妈妈自然都答应了。
    虽然二儿媳妇跟她告状,莫茹就会占傅臻的便宜,要巴结傅家谋什么好处的,傅妈妈却不听她的,让她不要多心,要好好和人相处云云。
    这会儿莫茹和周明愈上门,傅妈妈当然是高兴的。
    更何况莫茹和周明愈又不缺钱,上门自然不空手,乡下人不用带什么贵重物品,只需要收拾得干净利索,再带上些瓜果蔬菜、鸡蛋之类的,人家就欢喜得很。
    莫茹和周明愈俩人在僻静处就收拾了一下,两只鸡,一小篮子鸡蛋鸭蛋差不多七八十个,还有一些秋天囤下的茄子、扁豆、洋柿子等菜蔬,另外还有一袋子蘑菇。
    见了面先寒暄几句,因为有傅臻早就打过招呼,所以很快就热络起来。
    傅妈妈见他们带这么多东西,倒是吓了一跳,十分不好意思,嗔怪道:“你们这俩孩子,大老远的带这些东西干啥,要是再这样,可不行的。”
    莫茹笑道:“阿姨,一点都不费劲,我们坐火车来的。”
    “你们当我没坐过火车呐,下了火车还老远的路呢。”她把人让进去,热情地泡茶倒水,还拿了肉票让邻居帮忙去割斤肉回来。
    她又问两人回去的火车票买了没,听说是明一早的,她就道:“正好,在这里住一宿,明儿一早让小赵送你们过去。”
    小赵是傅书记的秘书,也住在这个大院里。
    两人自然不用,“打扰阿姨就很过意不去啦,不用送的,我们知道路。”
    傅妈妈也就没再说什么,去收拾一下房间,让他们在这里借宿一宿,明早吃了饭再去坐车。
    下午两人就没出去,在家里陪着傅妈妈聊天,听听收音机,聊聊新鲜事。
    晚饭是莫茹和傅妈妈一起做的,她特意做了一道南方菜——梅菜扣肉,歪打正着,正合了两人的口味。
    莫茹问了问,原来傅妈妈是南方人,后来嫁到本省的。
    见莫茹和周明愈乐意吃,傅妈妈还收拾了一些梅干菜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自己做了吃。
    晚上傅书记没回来,他这些天都不在区委,去各县视察没回来。
    第二天一早,傅妈妈还早早做好早饭让两人吃在再走。
    告辞的时候,周明愈去拿筐子,才发现傅妈妈给装了好些个东西。
    有一网兜苹果橘子,还有几件大人孩子的旧衣服,另外还有一瓶子麦乳精、一包红糖、两包桃酥。
    莫茹忙推辞。
    傅妈妈不许他们推让,“现在也没好东西,这几件旧衣服不嫌弃就拿回去干活儿穿,麦乳精给孩子喝。”
    她虽然脾气很随和,但是因为在机关上过班的,自有一股说服人的气势,最后莫茹也不和她争只得拿上。
    两人告辞傅妈妈去火车站,正好有首班公交车过来,一人三分钱坐过去,等了没半个小时就检票上车,又咣当咣当一路回高进县。
    因为记挂儿女呢,两人只去医院和傅臻吃了顿饭,又备上一些常用药,也不久留就直接回家。
    要不是怕人家怀疑,他们是真想出门就把俩孩子揣在空间的。
    一路上归心似箭,竟感觉比平日到家还快一些。
    …………
    周七七几个正在炕上玩儿呢。
    菊花因为坷垃儿有点着凉,俩人也没去上学,菊花和周七七在翻花绳,拦子儿和坷垃儿几个玩拐骨。
    周小八靠在张翠花的腿上静静地坐着,也不看哥哥姐姐们玩儿,只盯着窗户瞧。
    真是望穿秋水的最佳诠释。
    张翠花看他这么安静,就想逗他玩儿。
    看他不爱说话有人难免怀疑他是不是哑巴啊或者脑子不大好,要不这么大正闹腾的孩子怎么一声不吭呢?张翠花可知道自己小孙子根本没问题,好着呢。她偶尔听着他蹦出个字来,说得比带子儿都清楚,只是懒得说而已,
    就是看他那么点个孩子,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样子,实在是有点……牙疼?
    “拉大锯、割大槐,姥娘不来妗子来……”张翠花给小八哼哼童谣。
    周七七笑道:“嫲嫲,俺舅舅没有媳妇,俺们哪里来的妗子啊。”
    孩子们就哈哈笑起来。
    突然,小八发出一声短促的“哈”,原本的面瘫脸一下子生动起来,眼睛亮亮的,手舞足蹈的好像要站起来一样。
    张翠花连忙扶着他,“这是咋的了?”
    小八手脚并用飞快地爬到窗台上,探着脑袋从窗户的小窗口里往外瞅。
    “叮铃铃!”外面传来自行车的铃声。
    周七七也激动起来,把绳子一丢,“我爸妈回来了!”
    她蹭得跳下地,蹬蹬地往外跑。
    小八扶着窗台站起来,急得也要往前凑,“咚”一声,脑袋撞在窗户上。
    张翠花赶紧给他揉揉脑袋,“娘嘞,咋这么急呢,那窗户你还能撞过去啊?”
    很快周明愈抱着周七七,莫茹拎着网兜进来,网兜里是傅妈妈给的苹果和橘子。
    进了屋里,莫茹把网兜放在炕上给张翠花,朝着小八道:“儿子,想爸爸妈妈没有啊。”
    小八原本还探着身子往窗外瞅呢,这会儿转身蹭蹭地爬过来,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从张翠花的角度看过去,真跟一个大鹅一样,一摆一摆的。
    周小八冲到妈妈怀里,一被抱起来,他立刻把脑袋搁在莫茹肩膀上紧紧地揪着她的衣服,再也不想动了。
    如愿以偿的样子。
    莫茹要拿水果给孩子们吃,张翠花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不过年不过节的别一下子吃光了,尝尝味儿就行啦。”
    她拿了一个苹果用刀切开,再扒俩橘子给孩子们一分就拉倒。
    大冬天的水果多贵啊,也只有城里有钱人家才买这东西,不当饭不当菜的,还贵!
    苹果橘子也不那么爱坏,放阵子也放得住。
    张翠花就挂在墙上的木楔子上,每天看看心情都好。
    说了一下送莫应熠的事儿,讲讲火车、城里,满足一下孩子们的好奇心。
    冬日天短,聊了一会儿天色就晚下来。
    张翠花往外看了看,对菊花道:“你四娘娘咋还没回来呢?”
    现在张够去砖窑厂帮工,丁兰英在蘑菇大棚,做饭的事儿落在王金秋身上。不过今儿王金秋抱着孩子出去串门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过了一会儿倒是张够先回来,虽然灰头土脸的,却乐呵呵很高兴的样子。
    自从村里建起水力磨房,女人们得了不少空闲,农闲的时候不少人去砖窑厂找零活干。
    不能打砖坯,但是可以帮忙挖土、和泥、装车啊,这些活儿她们还是可以干的。
    如今砖瓦厂规模扩大了两倍不止,不止本村的壮劳力,四外村甚至邻公社都有来的。这两年他们来砖窑厂还真不是为赚钱,就为赚粮食回去补贴家里人,让他们饿不死。
    张够见莫茹回来,就聊了几句,正说着王金秋抱着春来回来,她脸色有些发白,看到她们就招呼一声。
    莫茹正帮着张翠花做饭,问她,“四嫂,你咋了?”
    王金秋小声道:“枪毙了,你们知道吧?”
    ☆、第232章 汇款来
    “谁枪毙了?”莫茹心里一咯噔。
    不管是谁, 被枪毙总不是好事。
    王金秋道:“跃/进公社抢粮食的那几个人啊,春天他们围攻粮管所现在枪毙了, 正四处宣传呢, 妇女主任说的。”
    农民围攻粮食这事儿, 莫茹和周明愈也听说过的。
    不要以为先锋大队不缺吃的,外面就已经度过灾荒。
    外面很多大队, 今年春天的时候饥荒比往年更严重!
    为什么解散食堂?正是因为情况恶劣到无以为继, 买不到返销粮, 领不到救济粮, 所以食堂才不得不解散的。
    有些地方收了粮食都是一粒不落的全交上去, 然后按照人口往下返口粮,据说是为了反/瞒产,免得生产队私分。
    结果返回来的口粮别说一个人一天一斤,连半斤也没有, 有些村干部过分的甚至可能会贪墨口粮, 导致饥饿严重。
    于是就发生了农民围攻仓库、粮管所抢粮食的事情。
    事发以后, 枪毙了不少人, 被关起来不少, 没想到,这些人还是被枪毙了。
    张够几个也唏嘘一阵子, 在同情别人的时候又想到了自己。
    张翠花道:“咱们没饿死, 知道要感谢谁吧。”
    张够点点头, 很认真道:“娘说的对, 咱们村幸亏有他五达达和娘娘, 要不咱们怕是也捞不着好呢。”
    抓虫子蚂蚱是劳模的功劳,拾棉花是劳模的活儿,泉眼是劳模挖出来的,红薯砖是劳模教的,蚂蚱窝窝头也是他们提倡的,造纸厂和砖窑厂磨房的也是他们弄的……
    这么一想,自己村和人家村的不同,全都是他们俩带头干的。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好家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桃花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露并收藏六零年代好家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