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小朝议。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一边讨论今天朝堂上的事,一边交流心得。
“罗兄,你扯我干甚?怎么就不让我说了?陛下的心,也太偏了,才给了十万两,难道这漕运就不重要?这漕运也是关乎我大明朝命脉的大事啊?为何陛下如此厚此薄彼?……”刚才在文华殿里大声反对的大臣一出大殿,就立刻嚷嚷起来,问刚才扯他的那个官员,为什么要扯他。
他的声音引来的旁边同僚们的注意。
那个被问的官员立刻把他扯到一旁,立刻给他开解起来。
“我的张大人,你这还不明白啊,此事,已经不是一个修路的事了,陛下这是要开发辽东,降低对南方的依赖,这种事,罗大人还在里面掺乎啥啊?这是你张某人能阻止的吗?”那个被称为罗大人的官员立刻说道,一副为了你好的模样。
“这有何不能说的?陛下的心就是偏啊!”那个官员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皇帝的心实在太偏了。
“唉哟喂,我的张大人,你还这么认为呢,感情陛下这么明显的意思您都没看出来啊!开发了辽东,这南北的态势才算稍稍的平衡些,不然,北方全靠南方输粮,输银,这腰杆怎么硬得起来?陛下把这辽东一开发,日后依靠南方的钱粮也就少了不少,这说话才硬气,张兄还没看透陛下的心思?这是帝王心术啊!张兄怎么就这么糊涂……”罗姓官员解释着。
“这……,可……”张姓官员似乎明白了一些。
“……这事更涉及到东林党,涉及到党争,不是张兄你能掺乎得了的,若是惹恼了陛下,还不知道陛下如何发火呢……”那罗姓的官员解释道。
“涉及党争?东林党?这东林……”张姓官员有些目瞪口呆了,傻傻的看着罗姓官员,这东林党不是被皇帝拆了吗?如今已经分成好几份了,怎么还和东林党有关?
“张兄,这事你还没参透啊!都说斩草除根,以前那不过是斩草,这次,这才除根……,张兄还是没看明白这里面的学问啊!……为何会有东林?为何会有党争?不外乎是在朝堂上一些人为某一地方的利益同党伐异罢了,故此,陛下这才花了大力气卖辽东的地,才搞这个辽东开发,为的就是平息党争,彻底的平息东林……,所以说,张兄要阻拦此事,费力不讨好不说,还得罪了不少人……”罗姓官员解释着。
“啊!这,这怎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得罪?”这个刚才在文华殿上大声嚷嚷的官员倒是给吓着了,半响没想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又得罪谁了?
“得罪谁?如今那么多的人往辽东投钱,到辽东买地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张兄这么大张旗鼓的阻止陛下修路,那些人不怀恨在心才怪,陛下明着是以工代赈,实际,也是为那些买了辽东地的人修路呢,……所以说,张兄这话一出口,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罗姓官员摇摇头,一副你惨了的模样说道。
“这……,辽东卖地之事,莫非就真的如此火爆?真的有那么多人买?”张姓官员已经没了先前那么强的“气势”了,已经放低了姿态,减小的嗓门,跟罗姓官员仔细的打听。
“张兄啊!你才进京,对这些事还不太明白……开发辽东,一为减弱朝廷对南方钱粮的依赖,减轻南方,特别是东林党对朝堂的影响,这是陛下在平衡朝堂,这是帝王心术;二为揉合大明各地的利益,将各自为了各自利益的各个派别揉合成一体,共同对外,张兄想想,以我大明之大,一旦上下一心,力气往一处使,这是何等之大的力量,若是陛下完成了此事,则可以说,天下之大,任我大明驰骋,天下谁可挡我大明一击?”罗姓官员慷慨的给这个张姓的官员解释着。
“啊!怎么会这样?这……第一点,在下好理解,可这第二点,在下就不解了,难道罗兄说的是为了对付东虏?还请罗兄为在下解惑。”张姓官员认真的请教起来,这件事,似乎是越来越明了,似乎由远到近,越来越清晰,可他却总是抓不住那关键的一点,总是不能将整件事的全貌抓住。
“东虏?仅仅一个东虏,又如何当得起陛下如此高看?陛下耗费如此之多的精力若是只是为了对付东虏,那张兄也实在是太高看东虏了,陛下的目光,乃是大明之外广袤的土地,说时髦点,当站在地球的高度上放眼天下……”罗姓官员笑着解释道。
“站在地球的高度看天下?这……”张姓官员更是目瞪口呆,隐隐的想起什么来。如今这邸报算是一份普及常识的重要读物,这上面就介绍得有各种新奇的知识,各种新奇的玩意,各种新奇的见闻,地球这个概念,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不错,陛下所谋,乃是全天下,非是为了一个小小的东虏,否则,那至于陛下以如此之大的精力去卖辽东的地?若是仅仅是为了卖辽东之地,一辽东巡抚足以,何至于陛下亲为如此之久?这辽东卖地,实际,是陛下统合整个大明朝上下利益和力量的一个试金石,若是做好了,则就有了模板,日后开拓天下,当以此为模板,张兄试想一下,陛下调和了大明上下的利益,大明上下的力量往一处使,天下还有谁能挡我大明?所以说,此事对于陛下来说,才是重中之重,东虏与之相比,实在不够看,张兄不明就里的去阻挡陛下,这岂不是螳臂挡车?也是陛下的脾气好,否则,张兄就不是今日这般轻松了……”罗姓官员解释着,可能是知道更多的内幕,所以,爆起料来,也格外吓人。
“啊!……这,还有这般说法?……这,在下委实难以相信,这……”这个张姓的官员目瞪口呆,难以接受这海量的信息,但从放低的姿态来看,是相信这些说辞的。
“……陛下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做的事,起先必定是叫人摸不着头脑,越往后,则越清晰,等我等看清陛下要干什么的时候,实际没有办法阻止比陛下了,……唉,实则,这件事,陛下早已准备多时,此时说出来,实则已经是到了水落石出的地步了,凭张兄,根本不可能阻挡,张兄想想多少人买了辽东的地,如今都眼巴巴的指望着辽东越发的富庶,张兄却出来阻止陛下修路,这不是断他们的财路是什么?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张兄可想过后果?张兄想想,陛下这身后的力量有多大?即便有一些人为了漕运的利益支撑张兄,那又如何?在陛下如此之大的力量之下,张兄那点漕运上的力量,根本不在陛下眼里,漕运那点能量,也根本不值一提……”罗姓官员继续爆料着,所说的言辞,已经将这个刚才在大殿上嚷嚷的官员吓傻了。什么地球,什么天下的高度,什么模板,什么利益,力量。
“……这,这……为何就阻止不了呢?”张姓官员已经傻了,弱弱的问了句。这个张姓的官员,原本觉得漕运上的力量很强,他出头,可以得不少人的支持,可听到罗姓官员的分析,才知道,以往看似强大的漕运力量,实际,在皇帝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皇帝甚至不屑打击漕运派。
“张兄,你是真傻了还是假傻了?你是没见过陛下收拾盐商时候的手段,陛下要做的事,如何阻止?陛下此时说这个事,实际早已布好了局,早已和相关人等商量好了,就等着开张了,根本没人反对得了……”罗姓官员道。
“那一定要阻止呢?”张姓官员到如今,不过是强憋着一口气硬顶。
“……唉,说句难听的话,即便是陛下脾气好,不理张兄,只怕参与此事的其他人,未必有陛下那么好的脾气,陛下不把张兄踢开,只怕其他人也要把张兄踢开,张兄离了朝堂,如何阻止陛下?如今韩阁老在前冲锋,帝党在后压阵,陛下在一旁看着,还有数不清的勋贵、同僚们手舞足蹈,就连那往日最和皇帝不对付的总宪大人也站在皇帝一边,张兄以为得多大的力气才能翻盘?”罗姓官员晒道。
张姓官员这才对那个“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皇帝有了新的理解,这哪里是什么一团和气的皇帝,这简直就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
想到自己在文华殿上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而实际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皇帝又是那么的“善良”,这个张姓的官员只觉得自己很愚蠢,很可笑,螳臂挡车,真的是自己最好的写照。
“唉……,螳臂挡车,自不量力也……”这个张姓的官员长长的吐了口气道,神情彻底的萎靡下来,今日这个罗姓官员的话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呵呵,张兄不必如此挂怀,张兄也是刚接触陛下,对陛下还不太熟,待日后和陛下相处久了,就习惯了,陛下其实是很好相处的……”罗姓官员笑着说道。
张姓官员此时对皇帝的感觉,就是一座“深渊”,连看过去的目光都会被吸引进去,还好相处?
“唉,也不知道陛下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若是按照罗兄说的,陛下当是在做开天辟地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啊!”对于皇帝的种种传闻,对于如今官场上的动态,这个新来的张姓官员也有所听闻,只是不太相信,如今得罗姓官员的开解,对这些内幕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可以说融会贯通了,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张兄想多了,以陛下之聪慧,到现在,还未作出什么错误的判断来,既然陛下要这么做,显然也有陛下的道理,我等乃是凡夫俗子,比不上陛下圣明,自当是跟着陛下做了……”罗姓官员笑着说道。实际更多的是笑跟着皇帝好赚钱,在赚钱这方面,皇帝似乎从来没失手过,跟着陛下好赚钱,这是公认的,罗姓官员自然要笑了,倒未必真的有多高的觉悟。
“罗兄说得是,多亏了罗兄提醒,否则,在下可是要犯了陛下大忌了……”张姓官员也有点后怕,正如罗姓官员说的,皇帝脾气好,不理自己,可其他人可未必就有皇帝那样好的脾气,自己刚进京做官不久,只怕要不了多久,又给踢出去了。
“唉,张兄言重了,你我乃是同年,提醒乃是应该的。”罗姓官员道。
“请罗兄受在下一拜……”张姓官员认真的给罗姓官员鞠躬,算是正式的感谢。
“不敢当,不敢当,……若是张兄有心,不如去买一份《坤舆万国全图》,或者去买一个地球仪,以张兄的品级,这两样东西,是可以买到的,如今这两样东西,乃是做官必备的,张兄若是无事,可多看这两件物品,想日后会更加明白朝堂上的动向,做起事来,则更加的如鱼得水……”罗姓官员继续给这个张姓官员灌输着某些思想。
“《坤舆万国全图》?地球仪?在下知道了,多谢罗兄提醒……”那张姓官员再次放低了身份,鞠躬感谢。
……
乾清宫。
此时的杨改革,也正在安慰韩爌。
“卿家可是为了银钱的事担忧?无妨,此事朕自由打算,虽然给了一个定数,但既然要修,那自然是要修通的。”杨改革微笑着安慰韩爌,给韩爌压惊!
“谢陛下!……可陛下,三百万真的能修通如此漫长的油渣路?”韩爌连忙谢恩,貌似受了一些委屈。今日这小朝议,可是把他提到了风口浪尖去议论,尽管最后没事,可这种感觉实在是不好,韩爌也不想再遇到这种事了。
“呵呵呵,卿家放心,此事,朕心里有数,如今已经是四月底,钱不够,还可以明年再给嘛,不就可以绕过这三百万了?……油渣的事,朕也会吩咐李延翼,让他降价的……”杨改革笑着说道。这石油企业全部垄断在自己手里,自己想怎么整就怎么整,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造价完全是自己说了算,该降价的时候自然会降价。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韩爌虽然也预料到这种结局,可事到头来成了真,才分外的气馁,一千万两银子修路的好差事,貌似还轮不到他,皇帝确实会挠人心,他这心,就给皇帝挠得痒痒的,不得不按照皇帝的路子走。
“呵呵呵,明白就好,此事就全靠卿家了,卿家尽快的开工,尽快的行动吧……”杨改革笑着说道。心里倒是很得意,这辽东开发的事,被自己一波一波的催动,逐渐的走向自己想要的结局,天下人的利益,也逐渐的被自己强势的拧在了一起,只待这辽东的果实丰收,自己的布局也就完成,一个利益整合成一体的大明,将是无可抵挡的存在,这件事的重要程度,是真正的远超很多事,做好了这件事,明朝的走向,才算是基本定型,再不怕历史回到原来的老路,此种模式一旦启动,依靠惯性,明朝必定会冲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时代。
“臣领旨!臣明白。”韩爌当下就答应道,想想,自己辛苦那么久,好歹也落得这么一个差事,总算没白忙活,又想想这事实际还是皇帝暗中掌控着,自己不可能像其他事那般毫无顾忌的插手,韩爌又觉得不爽,自己可能真的是在白忙活。修路这件事的源头控制在皇帝手里,他要做手脚,还得问问卖油渣的愿意不愿意,还得问问那群太监“会计”愿意不愿意。想到自己对此事的期望和最后的结果,韩爌觉得,皇帝很精明,算盘打得精,自己肥肉是吃不到了,能喝口汤也算不错了。
送走了韩爌,杨改革又自己盘算起来。
辽东卖地的事,自己已经运作很久了,一直都是当一件大事来办,其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事,想的是,这件事,是自己整合整个大明朝利益的一次尝试,是万万不能让他失败的,俗话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如今,自然是要乘着人心没散,队伍还好带的时候将此事办成“铁案”,容不得他有半分反复的可能。
想到虽然还没有彻底的将整个大明的利益整合成一体,但,就目前的整合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是一只相当强大的力量了。漕运的问题,在明朝也算是老大不小的顽疾,算是动不得的东西之一,可就是这动不得的“漕运”,在这股力量面前,根本泛不起什么渣,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杨改革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若自己把利益整合这件事办好了,则才可以说,大明朝,没自己什么事了,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件事一旦成了定例,形成了惯性,其力量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试问十七世纪上半叶,又有谁可以抵挡整合完毕的大明朝?这个十七世纪,注定是大明的世纪。(未完待续。如果您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一边讨论今天朝堂上的事,一边交流心得。
“罗兄,你扯我干甚?怎么就不让我说了?陛下的心,也太偏了,才给了十万两,难道这漕运就不重要?这漕运也是关乎我大明朝命脉的大事啊?为何陛下如此厚此薄彼?……”刚才在文华殿里大声反对的大臣一出大殿,就立刻嚷嚷起来,问刚才扯他的那个官员,为什么要扯他。
他的声音引来的旁边同僚们的注意。
那个被问的官员立刻把他扯到一旁,立刻给他开解起来。
“我的张大人,你这还不明白啊,此事,已经不是一个修路的事了,陛下这是要开发辽东,降低对南方的依赖,这种事,罗大人还在里面掺乎啥啊?这是你张某人能阻止的吗?”那个被称为罗大人的官员立刻说道,一副为了你好的模样。
“这有何不能说的?陛下的心就是偏啊!”那个官员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皇帝的心实在太偏了。
“唉哟喂,我的张大人,你还这么认为呢,感情陛下这么明显的意思您都没看出来啊!开发了辽东,这南北的态势才算稍稍的平衡些,不然,北方全靠南方输粮,输银,这腰杆怎么硬得起来?陛下把这辽东一开发,日后依靠南方的钱粮也就少了不少,这说话才硬气,张兄还没看透陛下的心思?这是帝王心术啊!张兄怎么就这么糊涂……”罗姓官员解释着。
“这……,可……”张姓官员似乎明白了一些。
“……这事更涉及到东林党,涉及到党争,不是张兄你能掺乎得了的,若是惹恼了陛下,还不知道陛下如何发火呢……”那罗姓的官员解释道。
“涉及党争?东林党?这东林……”张姓官员有些目瞪口呆了,傻傻的看着罗姓官员,这东林党不是被皇帝拆了吗?如今已经分成好几份了,怎么还和东林党有关?
“张兄,这事你还没参透啊!都说斩草除根,以前那不过是斩草,这次,这才除根……,张兄还是没看明白这里面的学问啊!……为何会有东林?为何会有党争?不外乎是在朝堂上一些人为某一地方的利益同党伐异罢了,故此,陛下这才花了大力气卖辽东的地,才搞这个辽东开发,为的就是平息党争,彻底的平息东林……,所以说,张兄要阻拦此事,费力不讨好不说,还得罪了不少人……”罗姓官员解释着。
“啊!这,这怎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得罪?”这个刚才在文华殿上大声嚷嚷的官员倒是给吓着了,半响没想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又得罪谁了?
“得罪谁?如今那么多的人往辽东投钱,到辽东买地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张兄这么大张旗鼓的阻止陛下修路,那些人不怀恨在心才怪,陛下明着是以工代赈,实际,也是为那些买了辽东地的人修路呢,……所以说,张兄这话一出口,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罗姓官员摇摇头,一副你惨了的模样说道。
“这……,辽东卖地之事,莫非就真的如此火爆?真的有那么多人买?”张姓官员已经没了先前那么强的“气势”了,已经放低了姿态,减小的嗓门,跟罗姓官员仔细的打听。
“张兄啊!你才进京,对这些事还不太明白……开发辽东,一为减弱朝廷对南方钱粮的依赖,减轻南方,特别是东林党对朝堂的影响,这是陛下在平衡朝堂,这是帝王心术;二为揉合大明各地的利益,将各自为了各自利益的各个派别揉合成一体,共同对外,张兄想想,以我大明之大,一旦上下一心,力气往一处使,这是何等之大的力量,若是陛下完成了此事,则可以说,天下之大,任我大明驰骋,天下谁可挡我大明一击?”罗姓官员慷慨的给这个张姓的官员解释着。
“啊!怎么会这样?这……第一点,在下好理解,可这第二点,在下就不解了,难道罗兄说的是为了对付东虏?还请罗兄为在下解惑。”张姓官员认真的请教起来,这件事,似乎是越来越明了,似乎由远到近,越来越清晰,可他却总是抓不住那关键的一点,总是不能将整件事的全貌抓住。
“东虏?仅仅一个东虏,又如何当得起陛下如此高看?陛下耗费如此之多的精力若是只是为了对付东虏,那张兄也实在是太高看东虏了,陛下的目光,乃是大明之外广袤的土地,说时髦点,当站在地球的高度上放眼天下……”罗姓官员笑着解释道。
“站在地球的高度看天下?这……”张姓官员更是目瞪口呆,隐隐的想起什么来。如今这邸报算是一份普及常识的重要读物,这上面就介绍得有各种新奇的知识,各种新奇的玩意,各种新奇的见闻,地球这个概念,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不错,陛下所谋,乃是全天下,非是为了一个小小的东虏,否则,那至于陛下以如此之大的精力去卖辽东的地?若是仅仅是为了卖辽东之地,一辽东巡抚足以,何至于陛下亲为如此之久?这辽东卖地,实际,是陛下统合整个大明朝上下利益和力量的一个试金石,若是做好了,则就有了模板,日后开拓天下,当以此为模板,张兄试想一下,陛下调和了大明上下的利益,大明上下的力量往一处使,天下还有谁能挡我大明?所以说,此事对于陛下来说,才是重中之重,东虏与之相比,实在不够看,张兄不明就里的去阻挡陛下,这岂不是螳臂挡车?也是陛下的脾气好,否则,张兄就不是今日这般轻松了……”罗姓官员解释着,可能是知道更多的内幕,所以,爆起料来,也格外吓人。
“啊!……这,还有这般说法?……这,在下委实难以相信,这……”这个张姓的官员目瞪口呆,难以接受这海量的信息,但从放低的姿态来看,是相信这些说辞的。
“……陛下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做的事,起先必定是叫人摸不着头脑,越往后,则越清晰,等我等看清陛下要干什么的时候,实际没有办法阻止比陛下了,……唉,实则,这件事,陛下早已准备多时,此时说出来,实则已经是到了水落石出的地步了,凭张兄,根本不可能阻挡,张兄想想多少人买了辽东的地,如今都眼巴巴的指望着辽东越发的富庶,张兄却出来阻止陛下修路,这不是断他们的财路是什么?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张兄可想过后果?张兄想想,陛下这身后的力量有多大?即便有一些人为了漕运的利益支撑张兄,那又如何?在陛下如此之大的力量之下,张兄那点漕运上的力量,根本不在陛下眼里,漕运那点能量,也根本不值一提……”罗姓官员继续爆料着,所说的言辞,已经将这个刚才在大殿上嚷嚷的官员吓傻了。什么地球,什么天下的高度,什么模板,什么利益,力量。
“……这,这……为何就阻止不了呢?”张姓官员已经傻了,弱弱的问了句。这个张姓的官员,原本觉得漕运上的力量很强,他出头,可以得不少人的支持,可听到罗姓官员的分析,才知道,以往看似强大的漕运力量,实际,在皇帝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皇帝甚至不屑打击漕运派。
“张兄,你是真傻了还是假傻了?你是没见过陛下收拾盐商时候的手段,陛下要做的事,如何阻止?陛下此时说这个事,实际早已布好了局,早已和相关人等商量好了,就等着开张了,根本没人反对得了……”罗姓官员道。
“那一定要阻止呢?”张姓官员到如今,不过是强憋着一口气硬顶。
“……唉,说句难听的话,即便是陛下脾气好,不理张兄,只怕参与此事的其他人,未必有陛下那么好的脾气,陛下不把张兄踢开,只怕其他人也要把张兄踢开,张兄离了朝堂,如何阻止陛下?如今韩阁老在前冲锋,帝党在后压阵,陛下在一旁看着,还有数不清的勋贵、同僚们手舞足蹈,就连那往日最和皇帝不对付的总宪大人也站在皇帝一边,张兄以为得多大的力气才能翻盘?”罗姓官员晒道。
张姓官员这才对那个“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皇帝有了新的理解,这哪里是什么一团和气的皇帝,这简直就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
想到自己在文华殿上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而实际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皇帝又是那么的“善良”,这个张姓的官员只觉得自己很愚蠢,很可笑,螳臂挡车,真的是自己最好的写照。
“唉……,螳臂挡车,自不量力也……”这个张姓的官员长长的吐了口气道,神情彻底的萎靡下来,今日这个罗姓官员的话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呵呵,张兄不必如此挂怀,张兄也是刚接触陛下,对陛下还不太熟,待日后和陛下相处久了,就习惯了,陛下其实是很好相处的……”罗姓官员笑着说道。
张姓官员此时对皇帝的感觉,就是一座“深渊”,连看过去的目光都会被吸引进去,还好相处?
“唉,也不知道陛下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若是按照罗兄说的,陛下当是在做开天辟地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啊!”对于皇帝的种种传闻,对于如今官场上的动态,这个新来的张姓官员也有所听闻,只是不太相信,如今得罗姓官员的开解,对这些内幕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可以说融会贯通了,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张兄想多了,以陛下之聪慧,到现在,还未作出什么错误的判断来,既然陛下要这么做,显然也有陛下的道理,我等乃是凡夫俗子,比不上陛下圣明,自当是跟着陛下做了……”罗姓官员笑着说道。实际更多的是笑跟着皇帝好赚钱,在赚钱这方面,皇帝似乎从来没失手过,跟着陛下好赚钱,这是公认的,罗姓官员自然要笑了,倒未必真的有多高的觉悟。
“罗兄说得是,多亏了罗兄提醒,否则,在下可是要犯了陛下大忌了……”张姓官员也有点后怕,正如罗姓官员说的,皇帝脾气好,不理自己,可其他人可未必就有皇帝那样好的脾气,自己刚进京做官不久,只怕要不了多久,又给踢出去了。
“唉,张兄言重了,你我乃是同年,提醒乃是应该的。”罗姓官员道。
“请罗兄受在下一拜……”张姓官员认真的给罗姓官员鞠躬,算是正式的感谢。
“不敢当,不敢当,……若是张兄有心,不如去买一份《坤舆万国全图》,或者去买一个地球仪,以张兄的品级,这两样东西,是可以买到的,如今这两样东西,乃是做官必备的,张兄若是无事,可多看这两件物品,想日后会更加明白朝堂上的动向,做起事来,则更加的如鱼得水……”罗姓官员继续给这个张姓官员灌输着某些思想。
“《坤舆万国全图》?地球仪?在下知道了,多谢罗兄提醒……”那张姓官员再次放低了身份,鞠躬感谢。
……
乾清宫。
此时的杨改革,也正在安慰韩爌。
“卿家可是为了银钱的事担忧?无妨,此事朕自由打算,虽然给了一个定数,但既然要修,那自然是要修通的。”杨改革微笑着安慰韩爌,给韩爌压惊!
“谢陛下!……可陛下,三百万真的能修通如此漫长的油渣路?”韩爌连忙谢恩,貌似受了一些委屈。今日这小朝议,可是把他提到了风口浪尖去议论,尽管最后没事,可这种感觉实在是不好,韩爌也不想再遇到这种事了。
“呵呵呵,卿家放心,此事,朕心里有数,如今已经是四月底,钱不够,还可以明年再给嘛,不就可以绕过这三百万了?……油渣的事,朕也会吩咐李延翼,让他降价的……”杨改革笑着说道。这石油企业全部垄断在自己手里,自己想怎么整就怎么整,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造价完全是自己说了算,该降价的时候自然会降价。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韩爌虽然也预料到这种结局,可事到头来成了真,才分外的气馁,一千万两银子修路的好差事,貌似还轮不到他,皇帝确实会挠人心,他这心,就给皇帝挠得痒痒的,不得不按照皇帝的路子走。
“呵呵呵,明白就好,此事就全靠卿家了,卿家尽快的开工,尽快的行动吧……”杨改革笑着说道。心里倒是很得意,这辽东开发的事,被自己一波一波的催动,逐渐的走向自己想要的结局,天下人的利益,也逐渐的被自己强势的拧在了一起,只待这辽东的果实丰收,自己的布局也就完成,一个利益整合成一体的大明,将是无可抵挡的存在,这件事的重要程度,是真正的远超很多事,做好了这件事,明朝的走向,才算是基本定型,再不怕历史回到原来的老路,此种模式一旦启动,依靠惯性,明朝必定会冲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时代。
“臣领旨!臣明白。”韩爌当下就答应道,想想,自己辛苦那么久,好歹也落得这么一个差事,总算没白忙活,又想想这事实际还是皇帝暗中掌控着,自己不可能像其他事那般毫无顾忌的插手,韩爌又觉得不爽,自己可能真的是在白忙活。修路这件事的源头控制在皇帝手里,他要做手脚,还得问问卖油渣的愿意不愿意,还得问问那群太监“会计”愿意不愿意。想到自己对此事的期望和最后的结果,韩爌觉得,皇帝很精明,算盘打得精,自己肥肉是吃不到了,能喝口汤也算不错了。
送走了韩爌,杨改革又自己盘算起来。
辽东卖地的事,自己已经运作很久了,一直都是当一件大事来办,其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事,想的是,这件事,是自己整合整个大明朝利益的一次尝试,是万万不能让他失败的,俗话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如今,自然是要乘着人心没散,队伍还好带的时候将此事办成“铁案”,容不得他有半分反复的可能。
想到虽然还没有彻底的将整个大明的利益整合成一体,但,就目前的整合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是一只相当强大的力量了。漕运的问题,在明朝也算是老大不小的顽疾,算是动不得的东西之一,可就是这动不得的“漕运”,在这股力量面前,根本泛不起什么渣,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杨改革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若自己把利益整合这件事办好了,则才可以说,大明朝,没自己什么事了,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件事一旦成了定例,形成了惯性,其力量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试问十七世纪上半叶,又有谁可以抵挡整合完毕的大明朝?这个十七世纪,注定是大明的世纪。(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