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臣越发激烈的争论,杨改革各种疼。疼的不是文臣和武将之间的争斗,不是为谁压谁一头烦恼,也不是为黄台吉的毒计而烦恼,而是疼自己得要多少钱才能摆平这件事。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杨改革来说,并不是无解的事,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拿银子砸平文臣,给文臣们找各种事做,让他们闭嘴,让他们站在自己这边,就如同杨改革以前做的一样。
其实拿银子砸平文臣,也不仅仅是为了砸平文臣,让大臣站在自己这边,实际,今年的大干旱,还必须得投入更多的银钱进去才能摆平今年的干旱。砸银子,不仅仅是为了对付黄台吉,也不仅仅是为了砸文臣,只是黄台吉正好撞在了这个枪口上,算他命不好。
想到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各种投入,以平息今年的天灾,杨改革就觉得头疼。黄台吉不过一句话,一个姿态,自己就得多掏无数的银钱出来,想到越来越瘪的钱包,杨改革各种疼,黄台吉这一招的作用,别的地方不说,至少在银钱方面,起了大作用了,原本准备节约和砍项目的杨改革,现在是不敢砍项目了。
面对黄台吉的“挑衅”,面对黄台吉的阴谋,杨改革打算全力进行弹压,不让其有发展的空间。
或许比智慧,比能力,黄台吉确实有着过人之处,阴谋确实使得出神入化,可杨改革坚信,这是一场国力之间的较量,国力的悬殊,并不是仅仅依靠智慧就能弥补回来的。自己和黄台吉比的应该是国力,应该是整体的实力,而不应该太过于局限个体之间的差距。按照孙承宗说的,不管他如何狡诈,我只以国力对之,东虏总是没辙的。
群臣争论得益发的激烈,杨改革在众人的争执中,已经有了主意。
杨改革又听了一气,已经下定决心,准备以“多快不省”的倾国之力来碾压黄台吉的阴谋。
众臣议论了许久,杨改革觉得,此事该自己出手了,遂两手压了压。
议论得正激烈的群臣,见皇帝要发话,这才安静下来。
“诸位卿家的争论,朕都听过了,不管是支持和谈的还是不支持和谈的,朕觉得都说得有道理……”杨改革此时说话,已经没有了一点压力,倒是笑吟吟的。黄台吉使的诡计毒,自己也未必就没有好办法应对。
群臣伸长了脖子,等皇帝发话,不少大臣都有皇帝一句话说得不对,立刻反驳到底的架势,其中又数陈于廷最为“威风”。
“既然不少卿家都觉得可以该派使者前去和谈,那就派吧,那位卿家愿意出使东虏,去和东虏谈?”杨改革简单的问道。
这一问,倒是把群臣问“缩”了,没搞错,到东虏那边去和谈?大家说归说,可谁愿意真的去东虏那边去和谈?这不是开玩笑?万一东虏是假和谈,那岂不是连老命也没了?大家说归说,可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老命搭进去。
“启禀陛下,这似乎不妥吧,乃是东虏求和,求归附,为何是我朝派使者过去?应该是东虏派使者到我大明来才对啊!”陈于廷立刻说道。
“这有什么不妥的?派使者过去,可以借机查看东虏的虚实,打探到消息,看东虏是真和谈还是假和谈,同理,如果让东虏派使者到我大明来,来来往往之间,必定会把我大明的虚实泄露出去,所以,朕觉得,还是派使者出去谈比较好,那位卿家愿担此重任……”杨改革笑着坚持道,随口胡扯着各种理由。
不少大臣开始尴尬起来,不至于吧,就是多说了几句支持和谈的话,现在就要被派到东虏那边去搞什么和谈?这不是要老命吗?和谈是假,达到目的才是真,可也没有为了达到目的而拿自己的命去玩的。
“陛下,这不妥啊!……”陈于廷傻眼了,他支持和谈,不过是“理所当然”,东虏和谈的诚意,或许有几分,可谁也不是瞎子,谁也不是傻子,东虏诡计多端,这事更有可能是个幌子,不过是东虏拖延时间罢了,这事说说可以,真的去当使者到东虏那边去,估计也是九死一生,到时候一打仗,东虏拿着自己人头祭旗,那可就死得冤。
不少大臣埋头笑起来,皇帝太坏了,居然要派大家当使者,这不典型的坑人吗?这也是那些家伙自己挖坑自己跳,谁让你说要支持和谈的。
“陛下,这不妥,臣以为,该是东虏派使者到我大明来才对,乃是东虏求和,而不是我大明向东虏求和啊……”有人回过神来,开始据理力争。
“……是啊!陛下,臣以为,可以将和谈之地定在辽阳,或者三岔河,或者锦宁都可,没有必要我朝派使者到东虏那边去啊!……”支持和谈的人都开始争起来,这要是没争赢,那就不知道是那个倒霉蛋要被派到辽东去了,这可一定得争赢。
“启禀陛下,臣以为,理辽东诸番之事,向来不是刘吉善刘大人吗?陛下何不派刘大人出使东虏呢?”有人也反击了,既然陛下要派人过去,那为何不派帝党的人过去?
“刘吉善啊?他的品级太低了,不过六品官,这种大事,朕觉得,少不得得派个有分量的人过去,宣威于域外,总不能太寒酸吧,朕觉得,怎么也得三品以上的才能显得有诚意,也才能做得了主,否则,东虏还以为我大明没诚意呢,来来回回的请示也不是个事啊!诸位卿家以为呢?”杨改革笑着说道,这个主意,确实损。
三品以上的?这不就是说在场的人吗?在场的人有的暗笑,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沮丧。
“……怎么?诸位卿家都不愿意为朕分忧?都不愿意出使东虏?朕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宣威域外的人?昔日有班超为汉朝宣威于西域,今日朕就找不出一个可以宣威辽东的吗?”杨改革装模作样的问道。
“陛下,不是臣等不不愿意去辽东,而是,实在没必要到东虏那边去啊!只要将和谈之地设在辽阳,三岔河或者锦宁即可……”陈于廷继续认真的辩解道。
“韩卿家,你说说,到底是该派使臣到东虏呢,还是让东虏派人过来?”杨改革笑问韩爌。
“回禀陛下,臣以为,各有各的好处,派遣使臣到东虏那边去,可以打探东虏虚实,可以防止泄露我大明的消息,可以显得我大明有诚意,这确实是比较好的;不过,臣也以为,东虏向来诡计多端,未必是真的要和我大明和谈,如派使臣到辽东去,或许会有危险也说不准,白白折损了我大明使臣,丧了我大明的士气,将和谈之地设在辽阳,三岔河或者锦宁,也并无不可……”韩爌的持中向来做得可以,见皇帝问,立刻两边下注,那边都不得罪。
“嗯,也就是说,其实派使臣到东虏哪里去,关键还得看东虏的诚意,如果东虏有诚意,那就什么事也没有,如果没诚意,和谈的事就是个幌子,或许连使臣也会搭进去?是吗?”沿改革故意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韩爌被皇帝逼得有点急,当下低着脑袋答应道,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呵呵,东虏的诚意?刚才是那位卿家说东虏有诚意的?既然有诚意,为何还害怕东虏没诚意呢?”杨改革问道。
不少大臣都把脑袋低下来,装作没听到,东虏有没有诚意,大家都知道,不过是借这个说事罢了,谁还真的相信东虏有诚意啊?谁会傻缺到那种程度去?再说了,如今大明是逼近东虏老巢,说不准那天就把东虏老巢攻下来了,那东虏还不拼老命?这夹在东虏和大明之间的使臣,不是刀下鬼是什么?大臣们都不是傻瓜,说归说,做归做,分得格外清楚。
“陛下,只要把和谈之地设在辽阳,或者三岔河,或者锦宁,就可避免这种事,纵使和谈不成,也不会伤使臣的性命……”陈于廷急得很。皇帝显然不愿意和谈,如今在这里瞎扯呢,但皇帝瞎扯得也有理由,他要是不把皇帝说通,估计皇帝还真的派人到东虏那边去和谈,估计他们这些支持和谈中的一个大概是要被派过去的,这八成是要丢性命的。
“那里和谈不是和谈?既然东虏有心归附,那自然是要搞清楚东虏是不是诚心归附,可千万不要给东虏给骗了,那自然是要深入虎穴的,不入虎穴,焉知虚实?诸位卿家就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吗?”杨改革不喜的问。坚持把和谈的地点放在东虏那边,杨改革知道,直接拒绝和谈,压力肯定比较大。接受和谈,但把地点定在东虏那边,还装模作样的派使臣过去,这无疑是个损招,这无疑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让群臣看清楚情况,不要胡乱的跟着瞎起哄,这就是立威给群臣看。杨改革知道,这样一来,很多支持和谈的人得掂量掂量了。黄台吉的图谋,不过是想扰乱大明朝内部,只要大明内部不乱,黄台吉的招术就无效,弹压住群臣不敢乱动,就是对付黄台吉最好的办法。
不少大臣开始偷偷笑起来,这确实太坏了。这可要了某些人的命啊!
不少大臣沮丧起来,这不至于吧,不过是稍稍的站了一下队,这可就要死人啊!站队的代价也太大了吧。早知就不跟着瞎起哄了。
陈于廷急起来。急切之间道:“陛下,臣以为,孙阁老督师九边,又正好在三岔河,可委派孙阁老主持此事……”
“……你的意思是让孙师傅到东虏那边去?”杨改革阴着脸说道。
“……不是,不是,陛下,臣的意思是可让东虏派要员到三岔河来,这样,两不误事……”陈于廷吓了一跳,他胆子再大也还没大到让孙承宗到东虏那边去,立刻解释道,事情有些烫手,陈于廷觉得自己有些拿捏不住,立刻松手。
杨改革觉得有点意思,这个陈于廷,不过是被逼了一下,就立刻缩成这副模样,这人和人的差距,确实够大的,经不起风浪啊!
让孙承宗负责?孙承宗一个主战派,你让他负责,实际这议和根本就不用议。杨改革看了看朝臣,又问道:“诸位卿家有什么说法吗?”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把目光投向陈于廷。不少大臣心里沮丧起来,看来,跟着陈于廷混实在是没什么前途啊!实在是不堪一击。跟着皇帝对着干,果然危险性比较大啊!还是悠着点的好。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交给孙阁老也并无不可,孙阁老掌管九边战事,又负责和东虏接洽,可以很好的全盘掌控局面,不至于让战事和和谈产生冲突,不至于让和谈影响到战事……”韩爌站出来,开始总结了。韩爌也看出来了,朝堂上因为虏酋黄台吉的求和而产生了两派,一派支持和谈,一派不支持和谈。
支持和谈的陈于廷实在是不给力,根本不是陛下和帝党们的对手。他这个“帝党”有必要站在皇帝这边,跟陈于廷搅在一起,只怕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嗯,有道理……”杨改革点点头,孙承宗负责谈判,杨改革还是可以接受的,孙承宗从头到尾都是主战派,又全盘知晓自己的计划,又全盘的负责策略的执行,他来做这个谈判的主持者,才不会对自己的全盘计划有冲突。黄台吉求和这件事,经过自己这么一压,群臣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态度,已经不敢轻易的插手这件事,现在把事情交给孙承宗,是可以的。
“……不过,臣以为,孙阁老又要负责九边战事,还要负责和东虏和谈,臣以为,孙阁老的负担太重,应该给孙阁老添一副手,如此,可协助孙阁老和谈,让孙阁老不至于因为繁重的和谈而影响到了战事的指挥……”韩爌又道。韩爌觉得,干脆好人做到底,他好歹也是“帝党”,该当帮着帝党的人说话。
“嗯,有道理,那卿家以为,谁做这个副手比较合适?”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辽东特使刘吉善刘大人比较合适,刘大人也是一直负责辽东诸番的接洽事宜,对辽东诸事也很熟悉,又年富力强,做孙阁老的副手,正适合……”韩爌又道。陈于廷这个反对派不给力,他就全力靠向皇帝了。
“嗯,有道理,也就这么办吧,委任孙师傅负责主持和谈,刘吉善做副手……”杨改革倒是很快就下了定论。
陈于廷有些急了,他可什么都没捞到啊!可张了几次嘴,都没张出声音来,他也怕,如今好不容易把出使东虏这件烫手的事扔掉,还去接话茬,万一皇帝再弄出什么事端来,他岂不是又要倒霉。陈于廷鼓了几次勇气,最终还是缩了。
不少大臣也看出来了,如今皇帝强势得很,陈于廷这个反对派又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家伙,要陈于廷跟皇帝斗,实在是差得太远了。跟着他混,实在是没什么搞头,这次,本可以很好的借题发挥,却被皇帝三下五除二的打了回来,看来,要插手辽东的事,还是别想了。
不少大臣是暗地里摇头,不准备在这件事上跟皇帝过不去了。
杨改革见终于以自己的强势暂时把这件事压制下去了,也松了口气,这事,多亏孙承宗事前有准备,给自己提了醒,不然,辽东的事给这些外行们插一脚,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定下了此事,杨改革知道,这还不算稳当,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还得再加把劲。
“既然此事已经定了下来,那就再说说抗旱的事吧,先前诸位卿家也都说了抗旱的种种办法,朕觉得,都说得不错,包括施首辅说的种番薯,韩阁老说的以工代赈,包括毕户部说的移民等等,……既然这些都证实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今年就继续执行这些策略吧……”杨改革“痛快”的就定下了先前有些犹豫的事,这些事,都是要钱去做的,杨改革先前还犹豫是不是钱花得太快了,还准备节约点,或者砍点项目什么的,可被黄台吉这么一搅,杨改革就立刻“痛快”了,不仅立刻痛快,还准备追加投入。这些抗旱赈灾的事,实际都还是得文臣们去做的,实际不管怎么说,文臣都还是会沾光的,实际这也是一个“稳定”人心,阻止朝堂上出现纷争的良药。
帝党们自然不用说,移民也好,种番薯也好,这些都是帝党们的地盘,如今得皇帝肯定,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要说高兴,可能就数韩爌了,他说的这个以工代赈,实际就是开重大的建设工程,这个建设工程要容纳数十万人做工,还要维持几个月,工程可不小,花费的银钱可不小。他经手的银钱先不说,更重要的是他手里有“资源”,有资源,才可以当老大,才可以给小弟们分食吃,不然,这老大怎么当?别人凭什么支持你,凭什么让你当老大。想世界上的人是谦谦君子,无求无欲,这是不可能的。
韩爌很高兴,今日没有白当一回“帝党”,看来,今年的大工程到手了,就是不知道皇帝给他分什么工程。
陈于廷更是沮丧,他似乎败得一塌糊涂,好像皇帝又没分什么好处给他。(未完待续。如果您
其实拿银子砸平文臣,也不仅仅是为了砸平文臣,让大臣站在自己这边,实际,今年的大干旱,还必须得投入更多的银钱进去才能摆平今年的干旱。砸银子,不仅仅是为了对付黄台吉,也不仅仅是为了砸文臣,只是黄台吉正好撞在了这个枪口上,算他命不好。
想到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各种投入,以平息今年的天灾,杨改革就觉得头疼。黄台吉不过一句话,一个姿态,自己就得多掏无数的银钱出来,想到越来越瘪的钱包,杨改革各种疼,黄台吉这一招的作用,别的地方不说,至少在银钱方面,起了大作用了,原本准备节约和砍项目的杨改革,现在是不敢砍项目了。
面对黄台吉的“挑衅”,面对黄台吉的阴谋,杨改革打算全力进行弹压,不让其有发展的空间。
或许比智慧,比能力,黄台吉确实有着过人之处,阴谋确实使得出神入化,可杨改革坚信,这是一场国力之间的较量,国力的悬殊,并不是仅仅依靠智慧就能弥补回来的。自己和黄台吉比的应该是国力,应该是整体的实力,而不应该太过于局限个体之间的差距。按照孙承宗说的,不管他如何狡诈,我只以国力对之,东虏总是没辙的。
群臣争论得益发的激烈,杨改革在众人的争执中,已经有了主意。
杨改革又听了一气,已经下定决心,准备以“多快不省”的倾国之力来碾压黄台吉的阴谋。
众臣议论了许久,杨改革觉得,此事该自己出手了,遂两手压了压。
议论得正激烈的群臣,见皇帝要发话,这才安静下来。
“诸位卿家的争论,朕都听过了,不管是支持和谈的还是不支持和谈的,朕觉得都说得有道理……”杨改革此时说话,已经没有了一点压力,倒是笑吟吟的。黄台吉使的诡计毒,自己也未必就没有好办法应对。
群臣伸长了脖子,等皇帝发话,不少大臣都有皇帝一句话说得不对,立刻反驳到底的架势,其中又数陈于廷最为“威风”。
“既然不少卿家都觉得可以该派使者前去和谈,那就派吧,那位卿家愿意出使东虏,去和东虏谈?”杨改革简单的问道。
这一问,倒是把群臣问“缩”了,没搞错,到东虏那边去和谈?大家说归说,可谁愿意真的去东虏那边去和谈?这不是开玩笑?万一东虏是假和谈,那岂不是连老命也没了?大家说归说,可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老命搭进去。
“启禀陛下,这似乎不妥吧,乃是东虏求和,求归附,为何是我朝派使者过去?应该是东虏派使者到我大明来才对啊!”陈于廷立刻说道。
“这有什么不妥的?派使者过去,可以借机查看东虏的虚实,打探到消息,看东虏是真和谈还是假和谈,同理,如果让东虏派使者到我大明来,来来往往之间,必定会把我大明的虚实泄露出去,所以,朕觉得,还是派使者出去谈比较好,那位卿家愿担此重任……”杨改革笑着坚持道,随口胡扯着各种理由。
不少大臣开始尴尬起来,不至于吧,就是多说了几句支持和谈的话,现在就要被派到东虏那边去搞什么和谈?这不是要老命吗?和谈是假,达到目的才是真,可也没有为了达到目的而拿自己的命去玩的。
“陛下,这不妥啊!……”陈于廷傻眼了,他支持和谈,不过是“理所当然”,东虏和谈的诚意,或许有几分,可谁也不是瞎子,谁也不是傻子,东虏诡计多端,这事更有可能是个幌子,不过是东虏拖延时间罢了,这事说说可以,真的去当使者到东虏那边去,估计也是九死一生,到时候一打仗,东虏拿着自己人头祭旗,那可就死得冤。
不少大臣埋头笑起来,皇帝太坏了,居然要派大家当使者,这不典型的坑人吗?这也是那些家伙自己挖坑自己跳,谁让你说要支持和谈的。
“陛下,这不妥,臣以为,该是东虏派使者到我大明来才对,乃是东虏求和,而不是我大明向东虏求和啊……”有人回过神来,开始据理力争。
“……是啊!陛下,臣以为,可以将和谈之地定在辽阳,或者三岔河,或者锦宁都可,没有必要我朝派使者到东虏那边去啊!……”支持和谈的人都开始争起来,这要是没争赢,那就不知道是那个倒霉蛋要被派到辽东去了,这可一定得争赢。
“启禀陛下,臣以为,理辽东诸番之事,向来不是刘吉善刘大人吗?陛下何不派刘大人出使东虏呢?”有人也反击了,既然陛下要派人过去,那为何不派帝党的人过去?
“刘吉善啊?他的品级太低了,不过六品官,这种大事,朕觉得,少不得得派个有分量的人过去,宣威于域外,总不能太寒酸吧,朕觉得,怎么也得三品以上的才能显得有诚意,也才能做得了主,否则,东虏还以为我大明没诚意呢,来来回回的请示也不是个事啊!诸位卿家以为呢?”杨改革笑着说道,这个主意,确实损。
三品以上的?这不就是说在场的人吗?在场的人有的暗笑,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沮丧。
“……怎么?诸位卿家都不愿意为朕分忧?都不愿意出使东虏?朕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宣威域外的人?昔日有班超为汉朝宣威于西域,今日朕就找不出一个可以宣威辽东的吗?”杨改革装模作样的问道。
“陛下,不是臣等不不愿意去辽东,而是,实在没必要到东虏那边去啊!只要将和谈之地设在辽阳,三岔河或者锦宁即可……”陈于廷继续认真的辩解道。
“韩卿家,你说说,到底是该派使臣到东虏呢,还是让东虏派人过来?”杨改革笑问韩爌。
“回禀陛下,臣以为,各有各的好处,派遣使臣到东虏那边去,可以打探东虏虚实,可以防止泄露我大明的消息,可以显得我大明有诚意,这确实是比较好的;不过,臣也以为,东虏向来诡计多端,未必是真的要和我大明和谈,如派使臣到辽东去,或许会有危险也说不准,白白折损了我大明使臣,丧了我大明的士气,将和谈之地设在辽阳,三岔河或者锦宁,也并无不可……”韩爌的持中向来做得可以,见皇帝问,立刻两边下注,那边都不得罪。
“嗯,也就是说,其实派使臣到东虏哪里去,关键还得看东虏的诚意,如果东虏有诚意,那就什么事也没有,如果没诚意,和谈的事就是个幌子,或许连使臣也会搭进去?是吗?”沿改革故意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韩爌被皇帝逼得有点急,当下低着脑袋答应道,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呵呵,东虏的诚意?刚才是那位卿家说东虏有诚意的?既然有诚意,为何还害怕东虏没诚意呢?”杨改革问道。
不少大臣都把脑袋低下来,装作没听到,东虏有没有诚意,大家都知道,不过是借这个说事罢了,谁还真的相信东虏有诚意啊?谁会傻缺到那种程度去?再说了,如今大明是逼近东虏老巢,说不准那天就把东虏老巢攻下来了,那东虏还不拼老命?这夹在东虏和大明之间的使臣,不是刀下鬼是什么?大臣们都不是傻瓜,说归说,做归做,分得格外清楚。
“陛下,只要把和谈之地设在辽阳,或者三岔河,或者锦宁,就可避免这种事,纵使和谈不成,也不会伤使臣的性命……”陈于廷急得很。皇帝显然不愿意和谈,如今在这里瞎扯呢,但皇帝瞎扯得也有理由,他要是不把皇帝说通,估计皇帝还真的派人到东虏那边去和谈,估计他们这些支持和谈中的一个大概是要被派过去的,这八成是要丢性命的。
“那里和谈不是和谈?既然东虏有心归附,那自然是要搞清楚东虏是不是诚心归附,可千万不要给东虏给骗了,那自然是要深入虎穴的,不入虎穴,焉知虚实?诸位卿家就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吗?”杨改革不喜的问。坚持把和谈的地点放在东虏那边,杨改革知道,直接拒绝和谈,压力肯定比较大。接受和谈,但把地点定在东虏那边,还装模作样的派使臣过去,这无疑是个损招,这无疑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让群臣看清楚情况,不要胡乱的跟着瞎起哄,这就是立威给群臣看。杨改革知道,这样一来,很多支持和谈的人得掂量掂量了。黄台吉的图谋,不过是想扰乱大明朝内部,只要大明内部不乱,黄台吉的招术就无效,弹压住群臣不敢乱动,就是对付黄台吉最好的办法。
不少大臣开始偷偷笑起来,这确实太坏了。这可要了某些人的命啊!
不少大臣沮丧起来,这不至于吧,不过是稍稍的站了一下队,这可就要死人啊!站队的代价也太大了吧。早知就不跟着瞎起哄了。
陈于廷急起来。急切之间道:“陛下,臣以为,孙阁老督师九边,又正好在三岔河,可委派孙阁老主持此事……”
“……你的意思是让孙师傅到东虏那边去?”杨改革阴着脸说道。
“……不是,不是,陛下,臣的意思是可让东虏派要员到三岔河来,这样,两不误事……”陈于廷吓了一跳,他胆子再大也还没大到让孙承宗到东虏那边去,立刻解释道,事情有些烫手,陈于廷觉得自己有些拿捏不住,立刻松手。
杨改革觉得有点意思,这个陈于廷,不过是被逼了一下,就立刻缩成这副模样,这人和人的差距,确实够大的,经不起风浪啊!
让孙承宗负责?孙承宗一个主战派,你让他负责,实际这议和根本就不用议。杨改革看了看朝臣,又问道:“诸位卿家有什么说法吗?”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把目光投向陈于廷。不少大臣心里沮丧起来,看来,跟着陈于廷混实在是没什么前途啊!实在是不堪一击。跟着皇帝对着干,果然危险性比较大啊!还是悠着点的好。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交给孙阁老也并无不可,孙阁老掌管九边战事,又负责和东虏接洽,可以很好的全盘掌控局面,不至于让战事和和谈产生冲突,不至于让和谈影响到战事……”韩爌站出来,开始总结了。韩爌也看出来了,朝堂上因为虏酋黄台吉的求和而产生了两派,一派支持和谈,一派不支持和谈。
支持和谈的陈于廷实在是不给力,根本不是陛下和帝党们的对手。他这个“帝党”有必要站在皇帝这边,跟陈于廷搅在一起,只怕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嗯,有道理……”杨改革点点头,孙承宗负责谈判,杨改革还是可以接受的,孙承宗从头到尾都是主战派,又全盘知晓自己的计划,又全盘的负责策略的执行,他来做这个谈判的主持者,才不会对自己的全盘计划有冲突。黄台吉求和这件事,经过自己这么一压,群臣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态度,已经不敢轻易的插手这件事,现在把事情交给孙承宗,是可以的。
“……不过,臣以为,孙阁老又要负责九边战事,还要负责和东虏和谈,臣以为,孙阁老的负担太重,应该给孙阁老添一副手,如此,可协助孙阁老和谈,让孙阁老不至于因为繁重的和谈而影响到了战事的指挥……”韩爌又道。韩爌觉得,干脆好人做到底,他好歹也是“帝党”,该当帮着帝党的人说话。
“嗯,有道理,那卿家以为,谁做这个副手比较合适?”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辽东特使刘吉善刘大人比较合适,刘大人也是一直负责辽东诸番的接洽事宜,对辽东诸事也很熟悉,又年富力强,做孙阁老的副手,正适合……”韩爌又道。陈于廷这个反对派不给力,他就全力靠向皇帝了。
“嗯,有道理,也就这么办吧,委任孙师傅负责主持和谈,刘吉善做副手……”杨改革倒是很快就下了定论。
陈于廷有些急了,他可什么都没捞到啊!可张了几次嘴,都没张出声音来,他也怕,如今好不容易把出使东虏这件烫手的事扔掉,还去接话茬,万一皇帝再弄出什么事端来,他岂不是又要倒霉。陈于廷鼓了几次勇气,最终还是缩了。
不少大臣也看出来了,如今皇帝强势得很,陈于廷这个反对派又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家伙,要陈于廷跟皇帝斗,实在是差得太远了。跟着他混,实在是没什么搞头,这次,本可以很好的借题发挥,却被皇帝三下五除二的打了回来,看来,要插手辽东的事,还是别想了。
不少大臣是暗地里摇头,不准备在这件事上跟皇帝过不去了。
杨改革见终于以自己的强势暂时把这件事压制下去了,也松了口气,这事,多亏孙承宗事前有准备,给自己提了醒,不然,辽东的事给这些外行们插一脚,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定下了此事,杨改革知道,这还不算稳当,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还得再加把劲。
“既然此事已经定了下来,那就再说说抗旱的事吧,先前诸位卿家也都说了抗旱的种种办法,朕觉得,都说得不错,包括施首辅说的种番薯,韩阁老说的以工代赈,包括毕户部说的移民等等,……既然这些都证实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今年就继续执行这些策略吧……”杨改革“痛快”的就定下了先前有些犹豫的事,这些事,都是要钱去做的,杨改革先前还犹豫是不是钱花得太快了,还准备节约点,或者砍点项目什么的,可被黄台吉这么一搅,杨改革就立刻“痛快”了,不仅立刻痛快,还准备追加投入。这些抗旱赈灾的事,实际都还是得文臣们去做的,实际不管怎么说,文臣都还是会沾光的,实际这也是一个“稳定”人心,阻止朝堂上出现纷争的良药。
帝党们自然不用说,移民也好,种番薯也好,这些都是帝党们的地盘,如今得皇帝肯定,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要说高兴,可能就数韩爌了,他说的这个以工代赈,实际就是开重大的建设工程,这个建设工程要容纳数十万人做工,还要维持几个月,工程可不小,花费的银钱可不小。他经手的银钱先不说,更重要的是他手里有“资源”,有资源,才可以当老大,才可以给小弟们分食吃,不然,这老大怎么当?别人凭什么支持你,凭什么让你当老大。想世界上的人是谦谦君子,无求无欲,这是不可能的。
韩爌很高兴,今日没有白当一回“帝党”,看来,今年的大工程到手了,就是不知道皇帝给他分什么工程。
陈于廷更是沮丧,他似乎败得一塌糊涂,好像皇帝又没分什么好处给他。(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