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了招安的事,杨改革放下心思,和郑芝龙聊起更多关于海上的事来。
马车也叮叮当当的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郑芝龙尽管对皇帝知晓海外的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和皇帝聊起海外的事的时候,才知道,皇帝对海外的了解,远超他的想象,海外的物产,气候,地理,人情,皇帝说起来,甚至比他这自诩精通海外的海盗头子更加的了解。越和皇帝谈,郑芝龙越觉得心惊,幸亏自己明智,幸亏自己是跟的皇帝,要是按照自己来之前的思路走,岂不是死路一条?
“陛下当真是博学,知晓这样多的东西,草民实在是羡慕!”郑芝龙连连的擦汗,皇帝说的东西,刚开始,他还能跟这说,还能聊一下,但是,越说,他就越迷糊,越听不懂,皇帝说的,已经超出了他了解的范围了。
“呵呵,不要再草民,草民的了,你如今已经受了朕的招安,跟着朕做事,可以称臣了,朕过两日就和内阁们商量一下,看给个什么官职比较好,一官不要嫌弃官小,日后有的人机会升官。”杨改革纠正道。
“臣明白,只是……陛下,臣想问,那什么非洲真的有如陛下说的全身长着一条黑,一条白的马么?还有如马匹一般大小的鸟?那个什么有两层楼那般高的鹿?”郑芝龙虽然号称精通海上之事,但是,对于中国南洋之外的事物,依旧是了解得很匮乏,和皇帝聊起来的时候,渐渐的从一个聊天者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呵呵,不错,确实有这种动物,和我大明这块土地上的物种完全不一样,一官或许想问朕是怎么知道的,……呵呵,其实很简单,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事,一官应该听说过吧,就抵达过这些地方,将当地的物产,风情,人文,地理,习俗等等都记录在案,所以,朕才会知道的这样清楚。”杨改革笑着说道,如果和郑芝龙说南洋的事,郑芝龙还能说得上几句,再向外扩展,郑芝龙就说不上什么了,得益于穿越前经常看动物世界,忽悠郑芝龙,倒是没问题,这可能就是现代人比古人的最大的优势所在,信息量不再一个量级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臣犹如井底之蛙一般,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郑芝龙感叹道,验证了皇帝说得明显就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如果说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这些东西,明显的,不可能这般细致,不可能这般肯定,也更不可能这般的连贯,融会贯通,郑芝龙看向皇帝的眼光,更加的敬畏了,那个传说皇帝有神人指点的事,郑芝龙如今是越发的相信了,郑芝龙相信,皇帝一定是亲自到过这些地方,见过这些东西,但是想想那可是几万里之遥,除了在梦中有神人教授之外,还能说什么?
马车依旧叮叮当当的向前走,穿过无数条大街小巷。
一个高大的建筑出现在马车窗外。四周是比较开阔的空地,圆形的建筑加上,二楼才有一些窗口,顶上有青色的瓦,杨改革已经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杨改革道:“一官可到过这里?可识得这是什么么?”
“回陛下,臣以前到过这里,是林大人领着臣来的,这是大剧院。”郑芝龙看到这栋建筑,神情明显的变了些许。
“它还有一个名字,一官可知晓?”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知道,叫土楼,也叫客家楼,乃是八闽客家人居住的房子。”郑芝龙说道这里,神情明显的落寂了许多。
“一官可知道为什么客家楼要修成这个样子?”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是为了防备土匪,野兽,倭寇的。”郑芝龙道。
“一官是客家人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臣至少也要算半个客家人。”郑芝龙道。
“一官可知道,何谓客家人?”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就是以前从中原搬过来的人,到了岭南,远离家乡,便自称客家人了。”郑芝龙出身福建泉州,自然知道这客家人的来历。
“一官可知道,客家人为何要远离家乡,远走他乡,到如今的八闽呢?”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以前听家父说过,听说是为了避战祸,有八大姓入闽,衣冠南渡,而称八闽,臣的郑姓,也是其中之一,故此知道。”郑芝龙道。
“不错,正是为了避战祸,你父亲倒是博学。”杨改革夸道。
“回陛下,家父生前做过泉州府的小吏。”郑芝龙说道。
“呵呵,不错,一个不忘记自己历史的人,就是一个好人,……一官可知,如今我大明也是内焦外困,假使朕不努力改变,这汉家的天下,这汉家的衣冠,怕是要亡国绝种,以前还可以向南逃,如今怕是连南渡的机会也没有了……”杨改革忧虑的叹息道。
“陛下,这……,应该不会啊!臣以为,陛下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够好得了,百姓都感激陛下呢。”郑芝龙给皇帝说的吓了一跳,这也说得太恐怖了一些吧,如今怎么看也不像会亡国的样子啊!
看着郑芝龙一副惊恐的样子。杨改革笑道:“一官不再朕这个层面上,自然看不到很多东西,如今貌似是海内清平,可一官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朕那千万两银子赈灾,如果没有朕掏空内帑支援辽东大战,我大明又是一个如何的场景?”
“这!……”郑芝龙惊恐的给自己描绘出了一个可怕的场景!关外是大明朝依旧不断的失利,损兵折将,陕西则是大规模的农民造反,其他各地小一点的灾害就不说了,比如他福建遭了那样大的灾,却在大明排不上号,这可是一副实打实的末世啊!不说别的,就说他,如果没遇到皇帝,估计他都是打的一边做明的官府,一边做贸易的打算,逍遥自在,那里像现在,给皇帝拿得死死的,大明那里会有现在这般太平?
“唉,外有强敌窥视,内有天在连绵,朕这个皇帝,不好当啊!一不小心,这好不容易从胡人手里夺回来的汉家天下,就要断送在朕的手里了。”杨改革叹道。
“陛下,臣以为,东虏不过是细微的小患,于我整个大明来说,倒是无足挂齿!”郑芝龙狂汗,皇帝跟他说这些,好似当他是内阁大学士一般,让郑芝龙感觉到压力,皇帝这是怎么了?未免也太高看他了吧?他不过是一个海盗头子,即便是有能力些,但依旧是个海盗头子,能得皇帝见一面就是天大的恩宠了,却从来没料到,皇帝还会这样跟他说话。
“细微小患?不怕告诉一官,今年,朕花在防范、对付东虏上的银钱,有小千万两,一官还认为东虏是个小患吗?”杨改革笑道。
千万两?郑芝龙惊讶的合不拢嘴,痴痴的看着皇帝,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想他当初面对皇帝每年一百万两银子造舰都有不小压力,可如今皇帝告诉他,今年除了千万银子赈灾,还在东虏身上花了千万两银子,一个小小的东虏,就真的这样厉害?还有,岂不是说,今年皇帝已经花了二千万两银子?这也太多了吧。各种意想不到,各种不可思议,各种惊奇,让郑芝龙目瞪口呆。
“一官可知道为何朕要跟一官说客家人的事了么?要对付东虏,每年需要消耗巨额银钱,加上移民需要的巨额开销,即便是朕,也觉得压力甚重,这些银子又从何而来?不怕一官笑话……朕每年的金花银,不过百十万两。这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万劫不复,万一那天拿不出银子对付东虏,北方的防线立刻就会崩溃,汉家天下,立刻沦陷,说句亡国灭种,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朕让一官去看山海关的原因,一旦胡人入主中原,又是我汉家衣冠南渡之时,不,应该说,再没机会南渡了,如今八闽已经靠海了,再往南,就是海了,所以说,当年还可以衣冠南渡,可如今,就只剩下亡国灭种一途了……”杨改革说道。
郑芝龙痴痴的望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清楚为什么皇帝会跟他说这些。皇帝将他看得太高了,寄予他的厚望,实在太深,高得他觉得可怕,深的他觉得害怕,自己仅仅是个海盗头子而已。
“所以,也才有了朕一定要一统海上的决心,海上贸易获利丰厚,每年能得关税数百万上千万两,有了这笔银子,朕才能对付东虏,才能支撑移民。如此说,一官可明白朕的心?”杨改革道。
“臣明白了……”郑芝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之深的原因,怪不得……怪不得……,原来如此,皇帝一直就看中了海上贸易这块丰厚的利润呢,怪不得他那算盘打不响呢,皇帝有如此之大的决心,又怎么会放任自己一边做官府,一边独霸海上贸易?果然,自己只能选一样,而且只能选做官府啊!按照皇帝说的,皇帝收拾海上海盗、夷人的决心,可以和亡国绝种相提并论,那幸亏自己是投靠了皇帝,不然,自己也将成为皇帝清扫众多海盗中的一个。
“朕今日跟一官说这些,就是想一官能明白朕的心,能理解朕的难处,能为朕分一些担子……”杨改革道。
“臣,臣不安……,陛下所言之事,实在过于沉重,臣能力微薄,未必有能力完成陛下所交代的事,臣怕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臣深感惶恐不安……”郑芝龙认真的说道。皇帝如此高看他,跟他说如此严峻的事,如此低姿态的跟他剖心的交谈,让郑芝龙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巨大的恐惧,他郑芝龙能和亡国灭种联系在一起吗?皇帝说的是在是太离谱了。
“无妨,此事虽然难,但是,有朕给你指点,有朕给你庇护,你跟着朕走,朕相信,一定是能做到的。一官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一官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朕,朕的眼光是不会有错的。”杨改革鼓励郑芝龙,自己确实说得有点重了,将挽救亡国灭种的重担加在一个海盗头子身上,这说出去谁信?谁不怕?不过,历史恰恰说明,这个重担确实曾经落在了这个海盗头子以及他儿子身上。
“臣领旨!”郑芝龙这才松了口气,面色好看一些,皇帝说得,未免太吓人,当然,如果是跟着皇帝干,他倒是无所谓。
“朕知道一官是泉州商人的首领,朕不让一官做生意,一官也明白为什么,朕给泉州商人一个承诺,日后海上贸易,只要朕的水师所到之处,他们皆可去得,皆受朕的庇护,有人对他们不利,就是对朕不利。”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臣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郑芝龙答应道。
杨改革看着这个郑芝龙,这可是一个能改变明末命运的人,自己这样“超高规格”的招抚,自贬身份的和他剖心交谈,不知道能收到多大的效果,或许自己跟郑芝龙说的太多了,或许自己透露太多的秘密了,但是,作为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物,自己确实有必要将他提高到历史的高度,确实有必要跟他面对面的,深层次的谈一谈。收拢这个人,并且让他自愿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如此,怕是不行……,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来不及一五一十的慢慢培养人才,杨改革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祈祷自己做的没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
“一官啊!将你在倭国的儿子接回来吧,也不小了,该启蒙了,老待在蛮夷之地,不利于孩子成长,接回来之后,就送到宫里来,朕派个大儒,好生的教导,待日后年纪稍长一些,就来做朕的侍从,将来给朕做个大将军,如何?”杨改革又道,得,既然郑芝龙收服了,那郑成功岂能放过?还是小孩?没关系,从小慢慢培养。
“臣谢陛下隆恩!”郑芝龙立刻跪下来磕头,已经欣喜的脸上更是露出了笑容,皇帝说过保他郑家的富贵,看来,相当的可靠,自己那儿子从小就跟着皇帝,长大之后富贵能少得了?保他家富贵这句话,也就不是空话。
这个大剧院,因为样式就是客家的土楼,所以,来京城经商,做官,游学的闽南人,到了这里,都会自发的到这里来,烧一炷香,祭拜一下,这个土楼,逐渐的成了八闽客家人心目中的寄托之地。
杨改革下了马车,烧了一炷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真心归服自己,替自己扫平海上,让自己收到足够的关税,自己这饷帝,已经快做到吐血了。
郑芝龙待皇帝烧过香,也上了一炷香,至于祈祷了些什么,就只有郑芝龙自己知道了。
……
昨日招安了郑芝龙。杨改革心情大爽,睡觉也格外舒服些了。
今日一大早起床,精神比前些日子可好很多。
“大伴,今日见谁?”杨改革边穿衣,边问道,这工作的积极性又回来了,不再是痛苦的事了。
“回陛下,该是见国子监祭酒林钎林大人了。”王承恩连忙道,皇帝这接见人的工作,都是排得满满的,为了不让人起疑,都是参杂在了一起,并不都是帝党一系的人马。
“林钎啊!好,那就见吧。”杨改革招安了郑芝龙,按照当时的约定,得给林钎兑现了,杨改革不介意兑现给林钎的承诺,更是准备拉拢这个林钎,林钎代表的可是一批较中立的官僚,很多都是“教育工作者”,这批人,虽然也享受着官僚阶级的特权,但是,其中不少人依旧将教书育人,传播圣学当作自己的理想,细分其来,和那些一心为了自己利益的官僚还是有区别的,倒是值得区别对待,值得拉拢。
林钎进了暖阁,见到的是一个精神奕奕的皇帝,连忙行礼。
“免了,坐吧。”杨改革笑着示意道。
林钎看了看一旁,是个圆凳子。道:“谢陛下隆恩。”稍稍的想了下,这才坐上去,坐上去了,将身体稍稍前倾,以示尊重皇帝。
“朕答应实甫的藏书馆,可以建了。”杨改革首先就说道。
“谢陛下!”林钎再次站起来,为了这两座藏书阁,他可是放下身份,尽心尽力的接待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啊!如今,终于是终成正果了。
“不用谢朕,实甫做到了,朕自然兑现承诺。”杨改革笑道。
“陛下,那郑芝龙招安了?”林钎试着问道。
“嗯,招安了,实甫的功劳,居功至伟啊!”杨改革叹道,郑芝龙这个可以改变明朝历史的人,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招抚,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对待,至于为什么,至于原因,恐怕也就自己这个后来者清楚了。
“臣愧不敢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该做的,臣讹了陛下两座藏书馆,已经惴惴不安了,陛下再说臣居功至伟,臣实在惶恐!”林钎倒是一个诚实的人,虽然那两座藏书馆对他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有讹皇帝的嫌疑,倒是不安起来。
“哈哈哈……,实甫果实是个诚实的人,朕
马车也叮叮当当的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郑芝龙尽管对皇帝知晓海外的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和皇帝聊起海外的事的时候,才知道,皇帝对海外的了解,远超他的想象,海外的物产,气候,地理,人情,皇帝说起来,甚至比他这自诩精通海外的海盗头子更加的了解。越和皇帝谈,郑芝龙越觉得心惊,幸亏自己明智,幸亏自己是跟的皇帝,要是按照自己来之前的思路走,岂不是死路一条?
“陛下当真是博学,知晓这样多的东西,草民实在是羡慕!”郑芝龙连连的擦汗,皇帝说的东西,刚开始,他还能跟这说,还能聊一下,但是,越说,他就越迷糊,越听不懂,皇帝说的,已经超出了他了解的范围了。
“呵呵,不要再草民,草民的了,你如今已经受了朕的招安,跟着朕做事,可以称臣了,朕过两日就和内阁们商量一下,看给个什么官职比较好,一官不要嫌弃官小,日后有的人机会升官。”杨改革纠正道。
“臣明白,只是……陛下,臣想问,那什么非洲真的有如陛下说的全身长着一条黑,一条白的马么?还有如马匹一般大小的鸟?那个什么有两层楼那般高的鹿?”郑芝龙虽然号称精通海上之事,但是,对于中国南洋之外的事物,依旧是了解得很匮乏,和皇帝聊起来的时候,渐渐的从一个聊天者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呵呵,不错,确实有这种动物,和我大明这块土地上的物种完全不一样,一官或许想问朕是怎么知道的,……呵呵,其实很简单,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事,一官应该听说过吧,就抵达过这些地方,将当地的物产,风情,人文,地理,习俗等等都记录在案,所以,朕才会知道的这样清楚。”杨改革笑着说道,如果和郑芝龙说南洋的事,郑芝龙还能说得上几句,再向外扩展,郑芝龙就说不上什么了,得益于穿越前经常看动物世界,忽悠郑芝龙,倒是没问题,这可能就是现代人比古人的最大的优势所在,信息量不再一个量级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臣犹如井底之蛙一般,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郑芝龙感叹道,验证了皇帝说得明显就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如果说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这些东西,明显的,不可能这般细致,不可能这般肯定,也更不可能这般的连贯,融会贯通,郑芝龙看向皇帝的眼光,更加的敬畏了,那个传说皇帝有神人指点的事,郑芝龙如今是越发的相信了,郑芝龙相信,皇帝一定是亲自到过这些地方,见过这些东西,但是想想那可是几万里之遥,除了在梦中有神人教授之外,还能说什么?
马车依旧叮叮当当的向前走,穿过无数条大街小巷。
一个高大的建筑出现在马车窗外。四周是比较开阔的空地,圆形的建筑加上,二楼才有一些窗口,顶上有青色的瓦,杨改革已经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杨改革道:“一官可到过这里?可识得这是什么么?”
“回陛下,臣以前到过这里,是林大人领着臣来的,这是大剧院。”郑芝龙看到这栋建筑,神情明显的变了些许。
“它还有一个名字,一官可知晓?”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知道,叫土楼,也叫客家楼,乃是八闽客家人居住的房子。”郑芝龙说道这里,神情明显的落寂了许多。
“一官可知道为什么客家楼要修成这个样子?”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是为了防备土匪,野兽,倭寇的。”郑芝龙道。
“一官是客家人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臣至少也要算半个客家人。”郑芝龙道。
“一官可知道,何谓客家人?”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就是以前从中原搬过来的人,到了岭南,远离家乡,便自称客家人了。”郑芝龙出身福建泉州,自然知道这客家人的来历。
“一官可知道,客家人为何要远离家乡,远走他乡,到如今的八闽呢?”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以前听家父说过,听说是为了避战祸,有八大姓入闽,衣冠南渡,而称八闽,臣的郑姓,也是其中之一,故此知道。”郑芝龙道。
“不错,正是为了避战祸,你父亲倒是博学。”杨改革夸道。
“回陛下,家父生前做过泉州府的小吏。”郑芝龙说道。
“呵呵,不错,一个不忘记自己历史的人,就是一个好人,……一官可知,如今我大明也是内焦外困,假使朕不努力改变,这汉家的天下,这汉家的衣冠,怕是要亡国绝种,以前还可以向南逃,如今怕是连南渡的机会也没有了……”杨改革忧虑的叹息道。
“陛下,这……,应该不会啊!臣以为,陛下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够好得了,百姓都感激陛下呢。”郑芝龙给皇帝说的吓了一跳,这也说得太恐怖了一些吧,如今怎么看也不像会亡国的样子啊!
看着郑芝龙一副惊恐的样子。杨改革笑道:“一官不再朕这个层面上,自然看不到很多东西,如今貌似是海内清平,可一官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朕那千万两银子赈灾,如果没有朕掏空内帑支援辽东大战,我大明又是一个如何的场景?”
“这!……”郑芝龙惊恐的给自己描绘出了一个可怕的场景!关外是大明朝依旧不断的失利,损兵折将,陕西则是大规模的农民造反,其他各地小一点的灾害就不说了,比如他福建遭了那样大的灾,却在大明排不上号,这可是一副实打实的末世啊!不说别的,就说他,如果没遇到皇帝,估计他都是打的一边做明的官府,一边做贸易的打算,逍遥自在,那里像现在,给皇帝拿得死死的,大明那里会有现在这般太平?
“唉,外有强敌窥视,内有天在连绵,朕这个皇帝,不好当啊!一不小心,这好不容易从胡人手里夺回来的汉家天下,就要断送在朕的手里了。”杨改革叹道。
“陛下,臣以为,东虏不过是细微的小患,于我整个大明来说,倒是无足挂齿!”郑芝龙狂汗,皇帝跟他说这些,好似当他是内阁大学士一般,让郑芝龙感觉到压力,皇帝这是怎么了?未免也太高看他了吧?他不过是一个海盗头子,即便是有能力些,但依旧是个海盗头子,能得皇帝见一面就是天大的恩宠了,却从来没料到,皇帝还会这样跟他说话。
“细微小患?不怕告诉一官,今年,朕花在防范、对付东虏上的银钱,有小千万两,一官还认为东虏是个小患吗?”杨改革笑道。
千万两?郑芝龙惊讶的合不拢嘴,痴痴的看着皇帝,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想他当初面对皇帝每年一百万两银子造舰都有不小压力,可如今皇帝告诉他,今年除了千万银子赈灾,还在东虏身上花了千万两银子,一个小小的东虏,就真的这样厉害?还有,岂不是说,今年皇帝已经花了二千万两银子?这也太多了吧。各种意想不到,各种不可思议,各种惊奇,让郑芝龙目瞪口呆。
“一官可知道为何朕要跟一官说客家人的事了么?要对付东虏,每年需要消耗巨额银钱,加上移民需要的巨额开销,即便是朕,也觉得压力甚重,这些银子又从何而来?不怕一官笑话……朕每年的金花银,不过百十万两。这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万劫不复,万一那天拿不出银子对付东虏,北方的防线立刻就会崩溃,汉家天下,立刻沦陷,说句亡国灭种,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朕让一官去看山海关的原因,一旦胡人入主中原,又是我汉家衣冠南渡之时,不,应该说,再没机会南渡了,如今八闽已经靠海了,再往南,就是海了,所以说,当年还可以衣冠南渡,可如今,就只剩下亡国灭种一途了……”杨改革说道。
郑芝龙痴痴的望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清楚为什么皇帝会跟他说这些。皇帝将他看得太高了,寄予他的厚望,实在太深,高得他觉得可怕,深的他觉得害怕,自己仅仅是个海盗头子而已。
“所以,也才有了朕一定要一统海上的决心,海上贸易获利丰厚,每年能得关税数百万上千万两,有了这笔银子,朕才能对付东虏,才能支撑移民。如此说,一官可明白朕的心?”杨改革道。
“臣明白了……”郑芝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之深的原因,怪不得……怪不得……,原来如此,皇帝一直就看中了海上贸易这块丰厚的利润呢,怪不得他那算盘打不响呢,皇帝有如此之大的决心,又怎么会放任自己一边做官府,一边独霸海上贸易?果然,自己只能选一样,而且只能选做官府啊!按照皇帝说的,皇帝收拾海上海盗、夷人的决心,可以和亡国绝种相提并论,那幸亏自己是投靠了皇帝,不然,自己也将成为皇帝清扫众多海盗中的一个。
“朕今日跟一官说这些,就是想一官能明白朕的心,能理解朕的难处,能为朕分一些担子……”杨改革道。
“臣,臣不安……,陛下所言之事,实在过于沉重,臣能力微薄,未必有能力完成陛下所交代的事,臣怕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臣深感惶恐不安……”郑芝龙认真的说道。皇帝如此高看他,跟他说如此严峻的事,如此低姿态的跟他剖心的交谈,让郑芝龙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巨大的恐惧,他郑芝龙能和亡国灭种联系在一起吗?皇帝说的是在是太离谱了。
“无妨,此事虽然难,但是,有朕给你指点,有朕给你庇护,你跟着朕走,朕相信,一定是能做到的。一官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一官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朕,朕的眼光是不会有错的。”杨改革鼓励郑芝龙,自己确实说得有点重了,将挽救亡国灭种的重担加在一个海盗头子身上,这说出去谁信?谁不怕?不过,历史恰恰说明,这个重担确实曾经落在了这个海盗头子以及他儿子身上。
“臣领旨!”郑芝龙这才松了口气,面色好看一些,皇帝说得,未免太吓人,当然,如果是跟着皇帝干,他倒是无所谓。
“朕知道一官是泉州商人的首领,朕不让一官做生意,一官也明白为什么,朕给泉州商人一个承诺,日后海上贸易,只要朕的水师所到之处,他们皆可去得,皆受朕的庇护,有人对他们不利,就是对朕不利。”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臣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郑芝龙答应道。
杨改革看着这个郑芝龙,这可是一个能改变明末命运的人,自己这样“超高规格”的招抚,自贬身份的和他剖心交谈,不知道能收到多大的效果,或许自己跟郑芝龙说的太多了,或许自己透露太多的秘密了,但是,作为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物,自己确实有必要将他提高到历史的高度,确实有必要跟他面对面的,深层次的谈一谈。收拢这个人,并且让他自愿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如此,怕是不行……,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来不及一五一十的慢慢培养人才,杨改革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祈祷自己做的没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
“一官啊!将你在倭国的儿子接回来吧,也不小了,该启蒙了,老待在蛮夷之地,不利于孩子成长,接回来之后,就送到宫里来,朕派个大儒,好生的教导,待日后年纪稍长一些,就来做朕的侍从,将来给朕做个大将军,如何?”杨改革又道,得,既然郑芝龙收服了,那郑成功岂能放过?还是小孩?没关系,从小慢慢培养。
“臣谢陛下隆恩!”郑芝龙立刻跪下来磕头,已经欣喜的脸上更是露出了笑容,皇帝说过保他郑家的富贵,看来,相当的可靠,自己那儿子从小就跟着皇帝,长大之后富贵能少得了?保他家富贵这句话,也就不是空话。
这个大剧院,因为样式就是客家的土楼,所以,来京城经商,做官,游学的闽南人,到了这里,都会自发的到这里来,烧一炷香,祭拜一下,这个土楼,逐渐的成了八闽客家人心目中的寄托之地。
杨改革下了马车,烧了一炷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真心归服自己,替自己扫平海上,让自己收到足够的关税,自己这饷帝,已经快做到吐血了。
郑芝龙待皇帝烧过香,也上了一炷香,至于祈祷了些什么,就只有郑芝龙自己知道了。
……
昨日招安了郑芝龙。杨改革心情大爽,睡觉也格外舒服些了。
今日一大早起床,精神比前些日子可好很多。
“大伴,今日见谁?”杨改革边穿衣,边问道,这工作的积极性又回来了,不再是痛苦的事了。
“回陛下,该是见国子监祭酒林钎林大人了。”王承恩连忙道,皇帝这接见人的工作,都是排得满满的,为了不让人起疑,都是参杂在了一起,并不都是帝党一系的人马。
“林钎啊!好,那就见吧。”杨改革招安了郑芝龙,按照当时的约定,得给林钎兑现了,杨改革不介意兑现给林钎的承诺,更是准备拉拢这个林钎,林钎代表的可是一批较中立的官僚,很多都是“教育工作者”,这批人,虽然也享受着官僚阶级的特权,但是,其中不少人依旧将教书育人,传播圣学当作自己的理想,细分其来,和那些一心为了自己利益的官僚还是有区别的,倒是值得区别对待,值得拉拢。
林钎进了暖阁,见到的是一个精神奕奕的皇帝,连忙行礼。
“免了,坐吧。”杨改革笑着示意道。
林钎看了看一旁,是个圆凳子。道:“谢陛下隆恩。”稍稍的想了下,这才坐上去,坐上去了,将身体稍稍前倾,以示尊重皇帝。
“朕答应实甫的藏书馆,可以建了。”杨改革首先就说道。
“谢陛下!”林钎再次站起来,为了这两座藏书阁,他可是放下身份,尽心尽力的接待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啊!如今,终于是终成正果了。
“不用谢朕,实甫做到了,朕自然兑现承诺。”杨改革笑道。
“陛下,那郑芝龙招安了?”林钎试着问道。
“嗯,招安了,实甫的功劳,居功至伟啊!”杨改革叹道,郑芝龙这个可以改变明朝历史的人,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招抚,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对待,至于为什么,至于原因,恐怕也就自己这个后来者清楚了。
“臣愧不敢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该做的,臣讹了陛下两座藏书馆,已经惴惴不安了,陛下再说臣居功至伟,臣实在惶恐!”林钎倒是一个诚实的人,虽然那两座藏书馆对他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有讹皇帝的嫌疑,倒是不安起来。
“哈哈哈……,实甫果实是个诚实的人,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