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对别人不放心,但是对于李渊却很放心。这个放心并不单单是因为李渊是他的表哥,关系到天下江山,不要说是一个表哥,就是李渊是他亲哥,他也同样不会因为这个就放心于他。
真正让杨广放心的是,杨广自认为早看透了李渊。李渊七岁袭唐国公爵位,年轻之时也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公子哥。长得俊俏无比,更兼十分风流。但是后来外放为官,当了差不多快二十年的外官太守,可是政绩却十分的平庸,甚至属于中下的一类。后来调进京,先后担任了殿内少监、卫尉寺卿,可以说是表现十分平庸。
甚至后来因杨玄感叛乱,他临时给了李渊极大的权力,让他节制了关陇十一郡的兵马。那是一个巨大的权利,那时他也对李渊起了警惕心,不过李渊后来的表现让他放心了。手握十一郡兵马,结果也只是整日花天酒地,不说整军备武,就是坐堂办公的时间都十分的少。
现在李渊担任河东慰抚大使,不过是帮他在河东监察百官罢了。李渊出身关陇贵族,又是皇戚,本身却没什么能力,这样的条件让杨广十分看重。在他看来,李渊没能力没野心,但是本身的身份和家族的势力,却是能够在短期内壮大到和宇文阀、裴阀相制衡。他要的只是一个分走宇文阀、裴阀手中权利的人,并不是真正想扶持起一个野心之人。
有了杨广的命令,禁卫军、大理寺,京兆府都迅速出动,关闭城门,封闭宫门,各坊各市关门收铺,军队官差挨家挨户搜捕清理。
而陈克复等人在金吾卫赶到之后,也是迅速的将那些黑衣人击败。不过这些人却十分的狠,见事败居然全都服毒自尽。虽然最后通过尸体也能查出他们的身份,可是人死之后,却再也不可能从他们和身份追查到其背后的指使之人。
“陛下,大理寺已经初步查清,参与行刺陈大人的三百名刺客全都是禁卫军,而且他们来自禁卫军各支部队,既有骁果军也有羽林军,还能骁骑军,甚至连城外大营的外府番上府兵也有。三百人除大部被当场击毙以外,其余之人全部服毒自尽。所有人身份都已经确认,最高军官不过是伙长,且这三百人大都是天下各地之普通百姓出身。”
紫微宫两仪宫之中,几十位大臣都已经召集进宫,杨广端坐墀台之上。此时大理寺少卿,一名年过花甲的老臣徐朗正向皇帝禀报最新情况。
陈克复、苏威、宇文述、裴蕴、裴世矩、虞世基六位挂有参掌朝政的大臣全都到齐,此时正坐在杨广近前的垫子之上。陈克复经过一场刺杀,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安然的坐在那里。
事实上,当金吾卫快速赶到之后,陈克复就已经判断出,这绝对不是杨广要杀他。如果杨广要杀他,金吾卫不可能这么快赶到。推断出不是杨广要杀他后,陈克复反而有些高兴起来。
不是杨广暗杀他,那么结果已经很简单了。不是宇文述就是裴蕴或者裴世矩,但是不管是哪个,反正他陈克复一点事情没有。而经过这一事,他敢相信,他们这样的暗杀异己的行为肯定会触怒杨广。接下来的,肯定吃亏的不是他。说不定,他这次东都之行,接下来还会相当安全。
“着刑部、大理寺会同河南府共同追查此案,必须一个月内将事情真相探查清楚。”杨广扫视了一遍下面的大臣,冷冷的道。
几位被点到名的大臣心里也都有些数,这件案子估计最后只能是找些倒霉鬼来替死了。能出动这么多禁卫刺杀陈破军的人,又岂是好追究的。
杨广扫了他们一眼,早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不过他却没有说半句话,他要的不过是借这件事情来做文章。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他无需知道。他是天子,做事讲的既不是律法,也不是公正公平。他讲的是势,制衡之道。哪怕这件事情真的跟宇文阀和裴阀没半点关系,杨广也不会因此而放过他们。
“禁卫军乃朕身边亲卫,却做出此等行刺朝中重臣之事,实在是让朕失望至极。自即日起,禁卫军必需彻底清查。”一通雷霆之怒之后,宣旨官上殿宣旨。
“大隋皇帝令,除宇文述左翊卫大将军之职,调为兵部尚书。裴蕴除御史台御史大夫职,调民部尚书。苏威除辽东慰抚大使、纳言,加封尚书左仆射。李渊除山西、河东慰扶大使,加封太原留守、纳言,参掌朝政。在室韦之地,新建对山、欠山、深末、完水四郡,除陈克复纳言、辽东留守,加封陈克复为尚书右仆射、对山、欠山、深末、完水四郡太守,兼知辽东、室韦十一郡军事。晋樊子盖辽东留守,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为辽东副留守......”
长长的一封圣旨,一次性涉及了近百人的官职调动。最次也是正五品以上的文臣武将,这样的调动事先没有半点风声,让众臣都是大吃一惊。
对于朝中的大臣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地震。圣旨头一个就是宇文述,被免去了左翊卫大将军之职,改成了后部尚书。这相当于直接免去了他的掌兵权,今后京城的禁卫军再也不归他管。虽然还挂着一个参掌朝政的头衔,但谁都知道,这表示他在皇帝面前失宠了。
宇文述听旨谢恩之后,整个人一下子跨了下来。一张脸无比惨白,双目无神的坐在垫子之上。现在他的心中满是后悔与恐惧,他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和他同样表情的还有裴蕴,御史大夫正三品,民部尚书却只有从三品。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过去他执掌御史台,等于就是杨广手中的一把刀。如果看哪个不顺眼,他就会顺着杨广的意,指使御史弹劾那位官员。他就是杨广的狗,让他咬哪个,他就咬哪个。现在杨广却一下子不让他咬人了,他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轮到新的御史台来咬自己了。
有人忧愁有人欢喜,满头白发的苏威没有想到,自己被发配到了辽东之后,居然还能再次返回朝廷。而且居然还登上了左仆射之位,这可是真真切切的宰相之位。他做过尚书右仆射、纳言,却从没有做过这个百官之首的左仆射之位。纵横大隋朝堂之上近三十年,他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登上这个位置。心中激动的无以复加,差点就要晕过去了。
而匆匆进宫而来的李渊同样是激动的嘴唇发抖,混迹官场几十年的他没有想到,这几年居然接连升官,从偏远之地的太守升到京城中枢,如今更是直接加上了纳言之外,还给了参掌朝政的大权、直接拜相。就连他的三个儿子,也都是给了个不小的官职。从今天起,他就是朝廷的第七位参掌朝政,第四个挂有相位的宰相。
陈克复坐在那里看着众的或激动或惊惶,心里却是五味俱陈。杨广给他加了个尚书右仆射,看似是升官了。可是却把他手中的辽东留守一职给免了,虽然还挂着知辽东、室韦十一郡的军事,可是却等于彻底的被从辽东撇开了。从一方面讲他终于如愿的留在了辽东,可是却被从辽东赶到了更远的室韦。更加让他警惕的是,裴阀的裴仁基居然被调入辽东任辽东带留守,这让他十分的担忧。辽东本来就有了数位大将,如今又加一个,这无疑是杨广想要将他彻底从辽东摘出去。
杨广长身而起,让两名内侍将桌上的那副地图展示在众臣面前。
“破军可知朕让你继续留在室韦,而非马上调入京城辅佐朕的原因?”
陈克复行了一礼,“陛下心是看过臣的条陈,让臣居于东突厥之北,以牵制东突厥之兵马,让其不敢妄自南下。”
“卿之奏表,朕阅后甚慰,有卿在,即是我大隋之长城也。”
“为大隋守土,为陛下守土,是臣之本份。”
杨广抚须笑了数声,“君臣之交,贵在知心。卿有此意,朕心甚慰。如果朕让卿年后主动进攻东突厥,将其兵马北调,到时朕再御驾亲征,亲率大军自南面而伐突厥,卿可愿意为朕先锋?”
陈克复愣了一下,这突厥大草原无边无际,绵延万里,更兼得此时的突厥兵强马壮。放弃自己的城池要塞之优势、山川之险峻,却主动跑去草原和突厥人打仗,这不是扯蛋?更何况如今天下盗匪未平,杨广却又打算亲征,这岂不是自取灭亡?难道杨广真是打仗打上瘾了,而且居然还老想亲征。一想起他两次亲征高句丽的结果,陈克复都有眉头紧皱。
“陛下,突厥不是高句丽,要想打突厥在于后发置人,在守不在攻!”陈克复虽然巴不得杨广早点自取灭亡,不过也不愿意看着无数中原汉人再因杨广的意愿,而无辜的命丧草原。(未完待续。如果您
真正让杨广放心的是,杨广自认为早看透了李渊。李渊七岁袭唐国公爵位,年轻之时也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公子哥。长得俊俏无比,更兼十分风流。但是后来外放为官,当了差不多快二十年的外官太守,可是政绩却十分的平庸,甚至属于中下的一类。后来调进京,先后担任了殿内少监、卫尉寺卿,可以说是表现十分平庸。
甚至后来因杨玄感叛乱,他临时给了李渊极大的权力,让他节制了关陇十一郡的兵马。那是一个巨大的权利,那时他也对李渊起了警惕心,不过李渊后来的表现让他放心了。手握十一郡兵马,结果也只是整日花天酒地,不说整军备武,就是坐堂办公的时间都十分的少。
现在李渊担任河东慰抚大使,不过是帮他在河东监察百官罢了。李渊出身关陇贵族,又是皇戚,本身却没什么能力,这样的条件让杨广十分看重。在他看来,李渊没能力没野心,但是本身的身份和家族的势力,却是能够在短期内壮大到和宇文阀、裴阀相制衡。他要的只是一个分走宇文阀、裴阀手中权利的人,并不是真正想扶持起一个野心之人。
有了杨广的命令,禁卫军、大理寺,京兆府都迅速出动,关闭城门,封闭宫门,各坊各市关门收铺,军队官差挨家挨户搜捕清理。
而陈克复等人在金吾卫赶到之后,也是迅速的将那些黑衣人击败。不过这些人却十分的狠,见事败居然全都服毒自尽。虽然最后通过尸体也能查出他们的身份,可是人死之后,却再也不可能从他们和身份追查到其背后的指使之人。
“陛下,大理寺已经初步查清,参与行刺陈大人的三百名刺客全都是禁卫军,而且他们来自禁卫军各支部队,既有骁果军也有羽林军,还能骁骑军,甚至连城外大营的外府番上府兵也有。三百人除大部被当场击毙以外,其余之人全部服毒自尽。所有人身份都已经确认,最高军官不过是伙长,且这三百人大都是天下各地之普通百姓出身。”
紫微宫两仪宫之中,几十位大臣都已经召集进宫,杨广端坐墀台之上。此时大理寺少卿,一名年过花甲的老臣徐朗正向皇帝禀报最新情况。
陈克复、苏威、宇文述、裴蕴、裴世矩、虞世基六位挂有参掌朝政的大臣全都到齐,此时正坐在杨广近前的垫子之上。陈克复经过一场刺杀,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安然的坐在那里。
事实上,当金吾卫快速赶到之后,陈克复就已经判断出,这绝对不是杨广要杀他。如果杨广要杀他,金吾卫不可能这么快赶到。推断出不是杨广要杀他后,陈克复反而有些高兴起来。
不是杨广暗杀他,那么结果已经很简单了。不是宇文述就是裴蕴或者裴世矩,但是不管是哪个,反正他陈克复一点事情没有。而经过这一事,他敢相信,他们这样的暗杀异己的行为肯定会触怒杨广。接下来的,肯定吃亏的不是他。说不定,他这次东都之行,接下来还会相当安全。
“着刑部、大理寺会同河南府共同追查此案,必须一个月内将事情真相探查清楚。”杨广扫视了一遍下面的大臣,冷冷的道。
几位被点到名的大臣心里也都有些数,这件案子估计最后只能是找些倒霉鬼来替死了。能出动这么多禁卫刺杀陈破军的人,又岂是好追究的。
杨广扫了他们一眼,早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不过他却没有说半句话,他要的不过是借这件事情来做文章。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他无需知道。他是天子,做事讲的既不是律法,也不是公正公平。他讲的是势,制衡之道。哪怕这件事情真的跟宇文阀和裴阀没半点关系,杨广也不会因此而放过他们。
“禁卫军乃朕身边亲卫,却做出此等行刺朝中重臣之事,实在是让朕失望至极。自即日起,禁卫军必需彻底清查。”一通雷霆之怒之后,宣旨官上殿宣旨。
“大隋皇帝令,除宇文述左翊卫大将军之职,调为兵部尚书。裴蕴除御史台御史大夫职,调民部尚书。苏威除辽东慰抚大使、纳言,加封尚书左仆射。李渊除山西、河东慰扶大使,加封太原留守、纳言,参掌朝政。在室韦之地,新建对山、欠山、深末、完水四郡,除陈克复纳言、辽东留守,加封陈克复为尚书右仆射、对山、欠山、深末、完水四郡太守,兼知辽东、室韦十一郡军事。晋樊子盖辽东留守,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为辽东副留守......”
长长的一封圣旨,一次性涉及了近百人的官职调动。最次也是正五品以上的文臣武将,这样的调动事先没有半点风声,让众臣都是大吃一惊。
对于朝中的大臣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地震。圣旨头一个就是宇文述,被免去了左翊卫大将军之职,改成了后部尚书。这相当于直接免去了他的掌兵权,今后京城的禁卫军再也不归他管。虽然还挂着一个参掌朝政的头衔,但谁都知道,这表示他在皇帝面前失宠了。
宇文述听旨谢恩之后,整个人一下子跨了下来。一张脸无比惨白,双目无神的坐在垫子之上。现在他的心中满是后悔与恐惧,他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和他同样表情的还有裴蕴,御史大夫正三品,民部尚书却只有从三品。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过去他执掌御史台,等于就是杨广手中的一把刀。如果看哪个不顺眼,他就会顺着杨广的意,指使御史弹劾那位官员。他就是杨广的狗,让他咬哪个,他就咬哪个。现在杨广却一下子不让他咬人了,他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轮到新的御史台来咬自己了。
有人忧愁有人欢喜,满头白发的苏威没有想到,自己被发配到了辽东之后,居然还能再次返回朝廷。而且居然还登上了左仆射之位,这可是真真切切的宰相之位。他做过尚书右仆射、纳言,却从没有做过这个百官之首的左仆射之位。纵横大隋朝堂之上近三十年,他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登上这个位置。心中激动的无以复加,差点就要晕过去了。
而匆匆进宫而来的李渊同样是激动的嘴唇发抖,混迹官场几十年的他没有想到,这几年居然接连升官,从偏远之地的太守升到京城中枢,如今更是直接加上了纳言之外,还给了参掌朝政的大权、直接拜相。就连他的三个儿子,也都是给了个不小的官职。从今天起,他就是朝廷的第七位参掌朝政,第四个挂有相位的宰相。
陈克复坐在那里看着众的或激动或惊惶,心里却是五味俱陈。杨广给他加了个尚书右仆射,看似是升官了。可是却把他手中的辽东留守一职给免了,虽然还挂着知辽东、室韦十一郡的军事,可是却等于彻底的被从辽东撇开了。从一方面讲他终于如愿的留在了辽东,可是却被从辽东赶到了更远的室韦。更加让他警惕的是,裴阀的裴仁基居然被调入辽东任辽东带留守,这让他十分的担忧。辽东本来就有了数位大将,如今又加一个,这无疑是杨广想要将他彻底从辽东摘出去。
杨广长身而起,让两名内侍将桌上的那副地图展示在众臣面前。
“破军可知朕让你继续留在室韦,而非马上调入京城辅佐朕的原因?”
陈克复行了一礼,“陛下心是看过臣的条陈,让臣居于东突厥之北,以牵制东突厥之兵马,让其不敢妄自南下。”
“卿之奏表,朕阅后甚慰,有卿在,即是我大隋之长城也。”
“为大隋守土,为陛下守土,是臣之本份。”
杨广抚须笑了数声,“君臣之交,贵在知心。卿有此意,朕心甚慰。如果朕让卿年后主动进攻东突厥,将其兵马北调,到时朕再御驾亲征,亲率大军自南面而伐突厥,卿可愿意为朕先锋?”
陈克复愣了一下,这突厥大草原无边无际,绵延万里,更兼得此时的突厥兵强马壮。放弃自己的城池要塞之优势、山川之险峻,却主动跑去草原和突厥人打仗,这不是扯蛋?更何况如今天下盗匪未平,杨广却又打算亲征,这岂不是自取灭亡?难道杨广真是打仗打上瘾了,而且居然还老想亲征。一想起他两次亲征高句丽的结果,陈克复都有眉头紧皱。
“陛下,突厥不是高句丽,要想打突厥在于后发置人,在守不在攻!”陈克复虽然巴不得杨广早点自取灭亡,不过也不愿意看着无数中原汉人再因杨广的意愿,而无辜的命丧草原。(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