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毛伯,虽然陈克复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还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知道,这个老人对待陈氏一族,对待陈克复是付出了多少。
陈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前后五任皇帝,却只有三十三年的王朝统治。开国武皇帝陈霸先英雄一世,打下了南朝陈氏江山,可以说是和杨坚等同一个时代的牛人。历代史书,对于这个牛人,都是赞叹有加。可惜他有一个和杨坚儿子同样谥号炀的不孝子孙陈后主,把大好的江山送掉了。
整个陈后主的时代,陈朝完全就已经是一个堕落的王朝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陈后主的荒淫,也导致了整个南陈王朝的大臣们,大都都是这类的奸倿之臣。
不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在南陈的末世之中,南陈皇太子深却是一个人见人赞的优秀储君,虽然他的母亲是很多人称之红颜祸国的张丽华的儿子,而且这皇太子之位还是他母亲废了前太子之后才得到的。但却是公认的好太子,如果他能成为南陈皇帝,也许陈氏王朝能多延续几年。
而大臣毛喜,就是皇太子深的老师,陈宣帝为骠骑将军,领中记室,封东昌县侯,至德(五八三――五八六)中为南安内史,陈朝灭亡之前,为太子少师,教***习文。且毛喜为人最是忠诚,对于南陈一直是忠心耿耿,可惜忠臣偏遇昏君,原本毛喜和鲁世深的父亲,大将军鲁有达等一干忠良大臣,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皇太子的身上,可惜没等到太子即位,南陈却已经被陈后主给玩没了。
陈氏灭亡,毛喜受皇太子所托,带着不少陈朝臣子,还有不少如鲁世深一般的忠良大臣之后,偷偷有带着皇太子深刚出世的儿子偷偷的逃出了金陵城。
可以说,毛家真的是几代都为他陈克复家族尽心尽力,忠贞不二。且从私人方面来讲,在涿郡的这些年,毛喜对待他一个亡国皇族,却比对待亲儿子毛翊还要好,这不由得让陈克复感动。
眼下他陈克复再次崛起,立于辽东,毛伯的到来,无疑让他喜不自胜。不说别的,他早已经知道,陈家庄里的那大部份四五十岁的老家人,并不是普通人,那都是南陈王朝当年南陈皇太子府中的官员,虽然不少人官位原先并不高,但也是因为朝中被奸倿把持。
如今他帐下虽然说不上是猛将如云,却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一众不错的将领,能帮他带兵打仗。可是文的那一套,至今却是一无所有,整个辽东城完全就是进行着军事管制。
过去是时势所迫,但是现在,他已经在辽东站住了脚,这内政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过去他不得已只能依靠李节来管理内政,可是李节并不和他同一条心,不是长久之策。
如今毛伯的到来,却等于在帮他解决这一个大问题。毛伯那可是当年南陈的太子少师,一个十分尊荣的重要职位,这可不比他们这些野路子,那是一个专业的大臣,人家能在南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管理现下一个小小的辽东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更何况,陈家庄可不只有一个毛伯,还有不少太子府中的官员的,这些人当年能选为太子府中的官员,那都是做为下届皇帝的左膀右臂来挑选的,那岂会差到哪去。
内城陈克复的帅府,陈克复一进门,就发现一头白发的毛伯正和他的老熟人,通事舍人黄兴跪坐在熊皮垫子上喝着茶,小野丽纱就如一个女主人一样,带着几个高句丽人中的汉人女子招待着。
毛伯也一眼看到了陈克复进来,忙站起身来,毛伯个子并不是很高大,背也已经有些躬,看上去一米七左右的样子。才六十余岁的人,却早已经是满头银丝,就连长长的胡须,也全都是银色。身上穿着一身白色的儒袍,腰中扎着一条简单的腰带,整个人看上去朴素,却又满是那种儒雅的味道。
要不是以前的陈克复太过于肌肉发达、大脑不发达,只要是个聪明人都能一眼看出来,毛伯这样的气度,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农庄中的管家,这明明就是一个满是浩然正气的大儒。
毛伯起身静静的站在那里,最初陈克复和毛翊他们写信给他,告诉了他们在辽东的点点滴滴时,他是即怒且气。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克复会跑去入伍和高句丽打仗。
时间一点点过去,信越收越多,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从生气到惊讶到不敢置信,到最后的激动、高兴、欣慰。对于过去那个大脑发达、头脑简单,总是犯浑的陈克复,毛伯虽然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叹息,感觉对不起皇太子的托付,把他的希望养成了一个浑小子,不过偶尔也会想,傻人是福,也许这样浑浑的过一辈子,才是陈克复最好的路子。
他没有想到,这才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过去的那个浑小子,就一点点的变了。不但依然还是那么的勇武,却变的更加聪明,开窍了。
当日隋军大军撤兵回到涿郡时,毛伯带着陈家庄的人想去见下陈克复,没有想到,满怀希望而去,却失望而归。少主居然被留在了辽东,而且只有一万人。一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无比的忧心,感觉对不起远在枹罕的皇太子深的托付。
在他看来,少主只带着万余人马留守辽东,那是一个必死之局。没有半分考虑,他立马招集了陈家庄的所有子弟,拿出了陈家的所有积蓄钱粮,又招募了些愿意一起去辽东的汉子。急急忙忙的,几百人就这样赶过来了。
一路上正好追上了来传旨的黄兴,正好结伴而来,走了大半个月,才刚刚赶到辽东城。一进辽东城,不但黄兴愣了,毛伯也愣了。在见到了留守的陈家庄子弟陈青后,毛伯终于知道了所有的事情,连少主志在复国的想法也知道了。
对于少主能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也是十分的欣慰。如今的大隋,在毛伯看来,和当年后主时的朝政也没什么两样,都是亡国之像。如果少主有如此鸿志,他当然愿意为他再奉献一切。
陈克复看到这个老人,心中也突然有些哽咽,忠贞、正直,这是一个拥有着中华传统美德的老人,更是他的亲人。三两步走到他的跟前,陈克复双膝跪下,行了一个大礼,如同儿子给父亲见礼。
毛伯有些惶恐的让到一边,急忙伸手去扶,“少爷,这可使不得,尊卑有别,于礼不合。”
“毛伯,我自小就是由你带大的,你就如同是我的父亲,给了我养育之恩。礼法大不过人情,再大的礼,也大不过你我之间的亲情。毛伯,你是我的亲人,我们之间何况拘泥于那些礼法呢。既然到了辽东,以后我会和毛翊一样的孝敬您的。”
“长大了,真是长大了。”毛伯眼眶有些湿润,心里满是欣慰,以前的陈克复是无论如何说不出这样的话的。虽然对待他也很亲近,可是却从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心里激动的感叹,老天开眼了,陈氏复兴有望啊。
通事舍人黄兴被晾在了一边,但是却并无半分恼意,一来他和陈克复也算是有几分熟络了。二来,今日来到辽东城后,他终于知道了现在辽东的情况。根本不同于朝中大臣们猜测的那样,陈克复不但没有在辽东被围困,反而早就拿下了辽东城,而且最近更是连破了辽东近百山城。
歼灭辽军近十万,整个辽河一线基本上都落入了陈破军的手中。这样的结果,让他刚知道时,一直愣了好半天,愣是不敢相信。不过在看到了陈城中那一个个巨大的俘虏营,以及一个个新近建起的巨大的仓库后,他终于相信了。
陈破军本来就觉得皇帝喜欢,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封为开国侯爷,更是实职的正三品大将军。而且他手中的圣旨,可是还要加封他为国公,并能拥兵十万。如此年轻,不过二十余岁,就能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公,这样的人前途根本无法限量。而且天知道,在陈克复拿下了辽东,破敌百城,歼敌十余,俘虏高句丽民数十万的泼天战绩之下。这个年青的国公又将得到什么赏赐,如此年轻已经是国公了,难道天子要封他为王?想到这里,他不禁摇了摇头,但是看向陈破军的目光更加热烈,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通事舍人,如果能搭上陈破军,想必以后也能更加有前途吧。
“少爷,一见面就激动了。却忘记了黄大人还在一旁呢,黄大人带来了皇帝陛下的旨意,你快接旨吧,可不能耽误了。”毛伯对着黄兴有些歉意的道。通事舍人虽品级低,可毕竟是行走于皇帝跟前的人,不能怠慢得罪。
黄兴看向陈克复的目光满是热烈,没有了半分天子跟前行走的高傲,反是低着头,讨好的道,“恭喜大帅,立下此不世之功,等捷报传于陛下,还不知道陛下要如何高兴呢。大帅,我们先传旨吧?”
看他如此低姿态,陈克复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圣旨就选在城北大校场,得到黄兴事先透露是封赏他的旨意后,陈克复就有心把接旨弄的隆重无比。
城北大校场上,除了还有近四万人马没有在辽东城中,其余的四万将士,及三十多万民壮工匠们,全都接到了命令,通通在北校场集合。
近四十万人,根本不可能在校场站的下。只能四万多将士排成整齐的方阵列在前面,后面的民夫工匠们则从城北校场一直往后排。大多数的人马,早已经排到了城中心去了,不要说他们一会听不到圣旨,就是连北校场的人影都早看不见了。不过上头有令,他们只能这样排着,反正前面说什么,都会有专门的传令骑兵一拨拨往后传过来。
摆香案,迎圣旨!
黄兴也是头一次见这么大场面,站在北校场的阅兵台上,一眼看去,全都得是隋军将士乌黑的铠甲,泛着幽幽的寒光。一面面旗帜如林,阵阵风吹过,猎猎作响。
陈克复为首,军中所有团以上的校尉军官们全都跪倒听旨。就连阿保窟等人,虽然是外族,不过如今他们也差不多是陈克复的部下,一个个面对着大隋天子的圣旨,也都跪在一旁。
“左屯卫大将军陈克复听封!”
“臣陈克复听封!”
“大隋皇帝令!大业九年,王师讨伐高句丽,八月班师凯旋,钦命大将军陈克复率兵马留守辽东。大将军陈克复尽心职守,功劳有加。现特命,著升陈克复为从一品上柱国、正二品左光禄大夫、晋爵辽国公,实食封一千户。授辽东行军元帅,命其就地募兵十万,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辽东行军元帅府所有将领军职,皆由陈克复简拨忠贞、勇猛之士先行担任,再上报朝廷!钦此!”
今日场面隆重,黄兴也十分郑重,一通圣旨那是念的字正方圆,抑扬顿挫,声音洪亮!
“辽国公请接旨谢恩!”黄兴一张脸全是笑意,轻声对跪在那里,好半天没动作的陈克复提醒道。
陈克复被他一提醒才回过神来,这道旨意可以说真是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他还以为,杨广给他圣旨,是因为不能派兵来接他,所以打算传个旨,给他奖赏点金银田地什么的安慰一下。最多估计也就是再提升个一级散官什么的,可没有想到,这圣旨居然会是这样的。
这样的赏赐,真的是让人都觉得那是做梦。勋官直接升到了顶级,上柱国。散官也到了第二阶,而且还封了个人臣顶级的辽国公。虽然封地同样是在这辽东敌境之内,但好歹从此后也是大隋一等一的大贵族了,可以留传后代了。
这每一样,单独拿出来,那都是让人高兴的梦里笑出来的东西啊。不过陈克复刚才发愣倒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后面的这个辽东行军元帅的职位。
辽东行军元帅这个官位,是一个临时官位,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官位。早些年,大军出征,都是择一大将为主将,授予统兵权,一般也就是总管。
如果兵马多点的,那就是某某道行军总管,再高级一点的,那就是行军大总管,一般统带兵马最少也得上十万了。而再上一级,那才是行军元帅,行军元帅之上,那就只剩下了皇帝御驾亲征了。
大隋开朝以来,担任过行军元帅职位的人少之又少,据他所知,当过行军元帅的只有七个,大将军韦孝宽、越国公杨素、老将于仲文、乐安公元谐、卫王杨爽、汉王杨谅,当然还有一个最有名的就是皇帝杨广还是晋王之时,为行军元帅,统90路总管。
自杨坚后期后,行军元帅之职已经很少授予人了,如果是大仗,一般也是由皇子为行军元帅,然后再派大将为副帅。到了杨广当了皇帝后,更是没有人再当过这个元帅了,他没有想到,他陈克复如今居然也成了行军元帅。
行军元帅所统率最起码也得是十万兵马,杨广当元帅时统带的兵马更是90路总管,54万大军。可以说,他陈克复光是得了这个行军无帅之职已经必然在青史留名了。毕竟,他是大隋第八个元帅,光名号就已经威风的不得了了。
不过,说来,他陈克复也是最尴尬的一个行军元帅了,人家当元帅,起步十万精锐大军。他同样是元帅,可倒好,手下只有精兵一万,再加上杨广圣旨上的允就地招募十万兵,差点就成了光杆元帅了。
不过就算如此,哪怕杨广真的给他一个空头名号的行军元帅衔,他也一样会高兴不已。他陈克复现在有粮、有钱、武器、有人,差的,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名号。
如果是一般的人挂帅,那部下的兵马都是各地抽调,下面更是还有最少两个行军副元帅,一个行军司马,一个行军长史,这些可都是能监督制衡元帅的大将。有他们在,朝廷就不用担心大将拥兵自重。
不过如今陈克复这个光杆元帅却不一样,整个行军元帅府,朝中正式任命的只有他一个人。连行军副元帅、行军司马、行军长史都一个没有任命。这让他在高兴激动之余,心里也不由得有些小小的疑惑。
杨广并不是一个很大方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比较小气的人。他做起事来,是威猛无比,十分大气。可是在对待大隋的爵位官制上来说,却是个十分小气的人。就他所知,朝中的主要职位,只要一空缺,那么基本上他就不会再授予别人。如此的皇帝,除了明朝的万历皇帝外,估计没人比他更历害了。万历是六部六个尚书十二个侍郎只有两个尚书和六七个侍郎,比他更狠。
杨广前不久,连王、公、候、伯、子、男的爵位系统都要抠门的撤掉侯以下爵位,这样的人,却对他如此大方,又是升散官,长勋官,又是升爵位的。还这么大方的给了一个只有皇子才能担任的行军元帅,这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而且杨广这样赏赐了,这朝中可是还有和他完全不对路的裴阀,还有李节背后的李阀的,他们也不可能就这样看着自己这样升上去吧。况且,他在辽东的这番功绩朝廷现在还并不知道,他们不可能因为他留在辽东,就给他封赏这样的厚吧。要真是如此,相信早有人抢着留守辽东了,哪还轮的到他。
陈克复对着圣旨磕了三个头,高喊谢恩后,接过了圣旨。
接过圣旨,就已经表示这套程序已经走完了,他陈克复就已经是最新鲜出炉的辽东行军元帅兼辽国公了。
笑着应付了黄兴的贺喜后,陈克复疑惑的问道,“黄大人,中原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黄兴拉着陈克复走到一边,轻声的在他耳边道,”确实是出大事了,本来陛下当日到达北平郡的时候,正和众大臣们商议派大军前来接应大帅回中原的。可谁曾想,东都留守樊老大人却急报传来,说是杨玄感逆贼势大,东都危急,而且京中有四十余贵族子弟已经降了贼人,其中还有皇族子弟,并且如水师的来护儿大帅,及御史大夫裴蕴等不少大臣的儿子也降了贼。陛下震怒,群臣惊惧,是以当日连夜赶赴中原了。”
黄兴当日本来就也在宴席之中,是以对于当时的情况十分清楚,这个时候也讨好的将所有的情况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陈克复,从皇帝的反应,到李渊的态度,还有裴家的行为。
知道了当日的事情,再把所有的事情前因后果一联系,陈克复在脑中转了好半天,终于是明白了这前前后后是什么情况了。不是杨广突然大方豪气了,而是他被当成弃子了。
就和那些抗战剧一样,党..国那些被围必死的部队将领,一般都会在挂掉前收到封全体晋升电报。现在他陈克复在杨广等大臣的心中也差不多,东都危急,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时刻派兵来接应他回去。
而在他们想来,得不到大军接应的陈克复很难坚守到大军的再次到来,所以这个时候,对他这样一个不得不放弃的弃子进行一点补偿。反正大隋从头到尾也只是拿出了一个无权的散官,再加上一块还是别国领土的封地,再就是一个空头光杆元帅头衔。
黄兴盯着陈克复,原本他以为,陈克复在知道了这样的真相后,必然会十分愤怒。毕竟弃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不过奇怪的是,陈克复知道了后,只是淡淡的嗯了声,没有半分愤怒的样子,甚至无法从他那古井无波的面上,看出半点他心里的想法。
实际上陈克复确实也没有愤怒,有什么好愤怒的,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低落。但是转头一想,这不就是他一直以来所最期待的结果吗?
大军随着杨广南下中原,到时再想北上辽东,那基本上只能等到明年了。半年的时间,足够长了。这半年里,他就是整个辽东的无冕之王,他有粮、有钱、有武器、有人、现在还加上有了朝中正式的封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陈克复转身站在阅兵台上,看着下面那些一个个比他还兴奋的将士们。心中微微一笑,这是一支最差的军队,也是一支最好的军队。
说最差,是因为,这支军队只有少量的老兵,其余全是新兵。而且这连续几场大战,攻打辽东城时,损失了好几百的战场,伏击高于贞时又阵亡伤残了一千多兵马,打金山之战时,更是损失了近三千兵马。前前后后他这支部队,已经减员了差不多六千人,而这六千人里面,有近千是他的倚之为根本的破军营老兵。
士兵九成半是新兵,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都是匆匆的套上战甲,执起刀兵的新兵蛋子。从底层军官到中层军官,这支部队的核心指挥力量同样是让人无奈。
和大隋任何一支军队相比,哪怕就是不和京师最精锐的禁卫军比,就是和大隋普通的外府兵相比,这些士兵也是毫无可比性,甚至两军相战,不堪一击。更不要说和大隋的那些边军部队相提并论了。
但在他的眼中,这同样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一支部队。
正因为他们新,他们没有老兵,没有那群底层中层的军官,所有这也是他们的优点。就如同一张白纸,这近十万兵马,可以任他陈克复泼墨挥毫。
没有隋军中的各种陋习,不会有那种老兵油子、老兵痞子。上上下下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派系山头,乡里故里的。这里的将领都是他陈克复的老部下,所有的兵卒,也不是按乡里编伍。他们有着最精良的铠甲武器,最丰厚的钱粮物资。甚至不会有那些横加干涉的瞎指挥。
伸出双手,陈克复微微抬头,感受着这属于他的一切,他要让这支兵马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军。
“弟兄们!皇帝陛下有令,命本帅自今日起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就地征募十万兵。自今日起,咱们就是辽东军兵马,当兵吃粮!所有军中的军官将领们,都将是我大隋正式的军官,而所有的士兵们,你们也和普通的府兵不一样。进了我辽东行军元帅府,当兵打仗,不但杀死敌人,斩获首级有赏。而且每月也都将发给一份固定的粮饷,普通士兵每月两贯。只要做战勇敢,赏官、赏钱、赏女人!”
一众将士听到陈克复被封赏国公、行军元帅时,是激动的。毕竟自家大帅官当的越大,他们这些底下人将来也有希望获得提拨。
但是现在大帅如此赤果果的对他们宣示,不但他们这些将领的军职都将马上成为正式官职,而且每月还能有粮饷时,他们都更加激动了。特别是那些军官们,不管是团长、营长,还是连长、排长们,过去他们总觉得虽然当上了排长,也是正九品的军职了,可总觉得有些靠不住。但是现大皇帝陛下授予大帅全权,大帅金口一开,他们就全部都是真正的军官了,那还能不高兴。
小兵们同样高兴,从此以后他们就是正式的兵了,打的好,杀敌能获赏。就算没能杀敌,可是却也同样有份固定的粮饷,这样的好事,可是难找啊。
大业七年以来,天下都是多灾多难,不是旱就是涝,再加上到处兴起的反贼们,更是把个中原百姓的生活搞的一团糟。什么东西都贵了,而且税也更多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而就算他们当中的那些老兵,过去也只是府兵。府兵打仗是没有粮饷的,一切装备还得自备,朝廷只负责粮草后勤,除了杀敌获赏赐,他们打仗就只有一点点的补贴。
这么一点补贴根本都不够弥补他们出门在外耽误掉的生产,而大帅的军队却不同。不但吃的好喝的好,而且杀敌的赏赐也是前所未有的丰富。一个首级十贯线,一匹战马五贯钱,而且这些钱还全都是肉好,不是那些白钱,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好钱啊。近年中原物价越来越高,基本上斗米最少五十文钱,河南山东两地受数次征辽影响,盗贼最是严重,那里的米价更是突破了斗米百文,甚至两百文。
普通士兵一个月两贯钱,看似不多,可这却只是最基本的,每次打完仗,还有各种赏赐,立下了战功的赏赐还更多。自留守辽东以来,破军营的老兵们,在打下辽东时,分的赏赐最多,一次每人就最少分了四五十贯钱,每月这些老兵们的粮饷至少五贯钱,而这上了几次战场,基本上每个人多少都有首级功,一个首级就是十贯钱。才一个来月,不少破军营的老兵们已经积攒了上百贯钱了。
连续打了数个大胜仗,每个将士们又连续得了这么多的赏钱,渐渐的,众人对于留守辽东其实也并不是很在意了,完全没有了最初留下时的那种恐惧感。
如果回了中原,他们要么被派去平乱,要么解散回家种地,这样的年月,一年到头就算天时好,没灾没害的,又能收成几个?一年到头,交完税纳完粮,能不能赚个全家温饱都是个问题。而现在在辽东,仅到年不到,确切的说是,他们留守辽东后一个来月,就已经赚了几十上百贯钱了。这样的好事哪找去?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存上一大笔钱,到时就能在老家买上不少的土地,当一个乡下员外郎。
“弟兄们,本帅宣布,所有将士三军同庆,所有将士一律赏钱十贯,好酒两斤,并放假三天!”末了又想起军中还有更多的工匠民夫,陈克复想了想,又道,“所有的工匠也一律赏钱十贯,所有民夫也赏钱两贯!”
反正现在他手上的抢来的金银铜钱也多,这些东西即不能用来打造兵器,也没地方拿去消费,干脆拿出来赏赐给那些将士民夫们。如此一来,即收买了人心,二来也能缓解下众将士的思乡之情。毕竟当初留下来是没有办法,现下辽水一线的高句丽人都已经玩完了,肯定也会有民夫将士们想要回中原了。
一句话,两百万贯钱就没了。一贯钱重六斤四两,两百万贯钱,那就是一千两百多万斤,那可是好几千吨,要是扔一起,那就是一座铜山。现在军中的士兵每人基本上最少也存了几十贯钱了,那都是几百斤的铜钱。
黄兴站在一旁羡慕的道,“大帅真是豪爽啊,居然连一个小兵也赏赐一万钱,就连那些民夫都能五贯钱的赏赐,真是让人羡慕。”
一旁护送他来的骁果骑兵从五品武勇郎将***也羡慕的道,“是啊,我一个从五品的郎将,月禄也不过是150石米。按现在斗米百文钱算,我这郎将每月也不过是一百五十贯钱,可是连大帅你帐下一小兵都比不了啊。”
黄兴苦笑道,“张大人你一月还有150石的禄米,我这通事舍人每月可只有80石,一个月那可是只有80贯钱,我才是最应当哭穷的人啊。不行,大帅,我干脆不走了,就留在你这当一个帐下小卒好了,相信大帅怎么也不会亏待于我啊。”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陈克复笑了笑,“两位大人说笑了,眼下不过是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所有本帅就擅做主张给大家厚赏了一下。毕竟陛下命我留守辽东,可是却没有兵马给我,如果我不能对这些士兵们好点,那到时辽人围上来了,我可找谁跟我一起拼命去。我倒是真想留黄大人到我帐下做一个长史,可惜黄大人您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啊,本帅也不敢强留啊。”
行军长史和行军司马听起来差不多,不过两个职位却相差甚远。行军司马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是协助元帅指挥部队的。而行军长史,其实就相当于元帅的秘书,是一个谋士,出谋划策是他的责任,却并没有统兵的权利。不过虽然不能带兵,品级却很高,一个行军元帅府的行军长史,相当于从三品。
黄兴眼睛亮了一下,不过想想他如今的职位,也只能无奈的笑了笑。“这话可是大帅说的,等以后有机会,我定来大帅帐前投效。”
“两位大人一路过来也是辛苦了,这次打下扶余城,我们缴获了好几样不错的东西,除了挑选出来准备进献给陛下之物,还尚有几件小玩意,两位大人要是不嫌弃,那拿去吧。”
说完陈克复叫来张锦,让他带着二人去那仓库中挑选礼品。
好不容易把两人送走了,陈克复一转头,就发现军中一众将领全都目光热切的看着他。仿佛他就是一座金山一样吸引人,陈克复笑了笑,他当然明白这些将领们目光中的含义。
今日圣旨中封他为行军元帅,让他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可是却又没有指定其它的军官。而是让他陈克复全权负责,由他提拨元帅府中的各级军官将领。
一个元帅府有哪些将领?这可就多了,行军元帅之下,还可以设置两位行军副元帅,还有一位行军司马,一位行军长史。行军元帅,那一般皇子亲领,为正一品,位比三公。副元帅却要低上不少,为从二品,行军司马为正三品,行军长史为从三品。这几个职位可全都是高级将领,相当于十二卫四府的大将军了。只要担任此职务,那官服就可以改为紫色了,隋制,从三品以上,服紫色,官员的最高级别服色。
而在这几个职位之下,按常例的话,那就是总管。总管也分大小总管,如统一军之行军总管,统一营之小总管。一军之行军总管为从三品,一营总管为正四品,级别很高,不过所有的职务都是临时性的,打仗后都得归还兵符,所以和那种将军的正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不管如何,这次不同于上次整编,上次陈克复没有皇帝的授权。所以虽然他整编了军队,最后却碍于隋朝官制,只能绕过去,设置了许多临时性的军职,如师旅团营连排长。但是这次不一样了,有了皇帝的正式授命,他就能任命正式的军职将领。而且这次的权利更大,可以任命从二品以下的所有军职。虽然名义上这些临时军职只有在战时才有效,而且还得奏请朝中同意。不过谁都知道,只要任命下来了,那就是生效了。
不光是沈光、鲁世深、李世民这些将领们一个个眼睛如狼一样的泛着光,就是一把年纪了的李奔雷老将军,以及和他一向都不对头的李节都同样的掩藏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老爷子征战一生,最高不过是个正四品,而眼下却很有机会成为从三品甚至从二品,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封侯挂帅,那是毕生的追求和梦想,他又如何能不激动。
“各位将军,眼下陛下授命我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所有的一切都得由我们自己来办。所以,我看,我们现在就回军营商议该如何组建这个辽东行军元帅府,如何?”
沈光和鲁世深这两个急性子早已经等不及了,忙不迭口的道,“好好好,现在就去,马上就去!”
特别是李世民和郭孝恪两人,他们两人之前犯了军纪,降成了预备役军官。不过这次两人北上大战,也算是都立下了不小的军功,眼下大将军升级为行军元帅,那么他们也肯定能凭着军功再恢复军职,甚至还能再提升一两级也不是没有可能。想到这里,两人的目光比别人更加的热烈。
ps:大家要是觉得这样的大章节看的不爽,就书评区留言一下,以后我会再改成三到四千字一章节。。。例行求票!(未完待续。如果您
陈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前后五任皇帝,却只有三十三年的王朝统治。开国武皇帝陈霸先英雄一世,打下了南朝陈氏江山,可以说是和杨坚等同一个时代的牛人。历代史书,对于这个牛人,都是赞叹有加。可惜他有一个和杨坚儿子同样谥号炀的不孝子孙陈后主,把大好的江山送掉了。
整个陈后主的时代,陈朝完全就已经是一个堕落的王朝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陈后主的荒淫,也导致了整个南陈王朝的大臣们,大都都是这类的奸倿之臣。
不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在南陈的末世之中,南陈皇太子深却是一个人见人赞的优秀储君,虽然他的母亲是很多人称之红颜祸国的张丽华的儿子,而且这皇太子之位还是他母亲废了前太子之后才得到的。但却是公认的好太子,如果他能成为南陈皇帝,也许陈氏王朝能多延续几年。
而大臣毛喜,就是皇太子深的老师,陈宣帝为骠骑将军,领中记室,封东昌县侯,至德(五八三――五八六)中为南安内史,陈朝灭亡之前,为太子少师,教***习文。且毛喜为人最是忠诚,对于南陈一直是忠心耿耿,可惜忠臣偏遇昏君,原本毛喜和鲁世深的父亲,大将军鲁有达等一干忠良大臣,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皇太子的身上,可惜没等到太子即位,南陈却已经被陈后主给玩没了。
陈氏灭亡,毛喜受皇太子所托,带着不少陈朝臣子,还有不少如鲁世深一般的忠良大臣之后,偷偷有带着皇太子深刚出世的儿子偷偷的逃出了金陵城。
可以说,毛家真的是几代都为他陈克复家族尽心尽力,忠贞不二。且从私人方面来讲,在涿郡的这些年,毛喜对待他一个亡国皇族,却比对待亲儿子毛翊还要好,这不由得让陈克复感动。
眼下他陈克复再次崛起,立于辽东,毛伯的到来,无疑让他喜不自胜。不说别的,他早已经知道,陈家庄里的那大部份四五十岁的老家人,并不是普通人,那都是南陈王朝当年南陈皇太子府中的官员,虽然不少人官位原先并不高,但也是因为朝中被奸倿把持。
如今他帐下虽然说不上是猛将如云,却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一众不错的将领,能帮他带兵打仗。可是文的那一套,至今却是一无所有,整个辽东城完全就是进行着军事管制。
过去是时势所迫,但是现在,他已经在辽东站住了脚,这内政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过去他不得已只能依靠李节来管理内政,可是李节并不和他同一条心,不是长久之策。
如今毛伯的到来,却等于在帮他解决这一个大问题。毛伯那可是当年南陈的太子少师,一个十分尊荣的重要职位,这可不比他们这些野路子,那是一个专业的大臣,人家能在南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管理现下一个小小的辽东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更何况,陈家庄可不只有一个毛伯,还有不少太子府中的官员的,这些人当年能选为太子府中的官员,那都是做为下届皇帝的左膀右臂来挑选的,那岂会差到哪去。
内城陈克复的帅府,陈克复一进门,就发现一头白发的毛伯正和他的老熟人,通事舍人黄兴跪坐在熊皮垫子上喝着茶,小野丽纱就如一个女主人一样,带着几个高句丽人中的汉人女子招待着。
毛伯也一眼看到了陈克复进来,忙站起身来,毛伯个子并不是很高大,背也已经有些躬,看上去一米七左右的样子。才六十余岁的人,却早已经是满头银丝,就连长长的胡须,也全都是银色。身上穿着一身白色的儒袍,腰中扎着一条简单的腰带,整个人看上去朴素,却又满是那种儒雅的味道。
要不是以前的陈克复太过于肌肉发达、大脑不发达,只要是个聪明人都能一眼看出来,毛伯这样的气度,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农庄中的管家,这明明就是一个满是浩然正气的大儒。
毛伯起身静静的站在那里,最初陈克复和毛翊他们写信给他,告诉了他们在辽东的点点滴滴时,他是即怒且气。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克复会跑去入伍和高句丽打仗。
时间一点点过去,信越收越多,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从生气到惊讶到不敢置信,到最后的激动、高兴、欣慰。对于过去那个大脑发达、头脑简单,总是犯浑的陈克复,毛伯虽然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叹息,感觉对不起皇太子的托付,把他的希望养成了一个浑小子,不过偶尔也会想,傻人是福,也许这样浑浑的过一辈子,才是陈克复最好的路子。
他没有想到,这才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过去的那个浑小子,就一点点的变了。不但依然还是那么的勇武,却变的更加聪明,开窍了。
当日隋军大军撤兵回到涿郡时,毛伯带着陈家庄的人想去见下陈克复,没有想到,满怀希望而去,却失望而归。少主居然被留在了辽东,而且只有一万人。一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无比的忧心,感觉对不起远在枹罕的皇太子深的托付。
在他看来,少主只带着万余人马留守辽东,那是一个必死之局。没有半分考虑,他立马招集了陈家庄的所有子弟,拿出了陈家的所有积蓄钱粮,又招募了些愿意一起去辽东的汉子。急急忙忙的,几百人就这样赶过来了。
一路上正好追上了来传旨的黄兴,正好结伴而来,走了大半个月,才刚刚赶到辽东城。一进辽东城,不但黄兴愣了,毛伯也愣了。在见到了留守的陈家庄子弟陈青后,毛伯终于知道了所有的事情,连少主志在复国的想法也知道了。
对于少主能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也是十分的欣慰。如今的大隋,在毛伯看来,和当年后主时的朝政也没什么两样,都是亡国之像。如果少主有如此鸿志,他当然愿意为他再奉献一切。
陈克复看到这个老人,心中也突然有些哽咽,忠贞、正直,这是一个拥有着中华传统美德的老人,更是他的亲人。三两步走到他的跟前,陈克复双膝跪下,行了一个大礼,如同儿子给父亲见礼。
毛伯有些惶恐的让到一边,急忙伸手去扶,“少爷,这可使不得,尊卑有别,于礼不合。”
“毛伯,我自小就是由你带大的,你就如同是我的父亲,给了我养育之恩。礼法大不过人情,再大的礼,也大不过你我之间的亲情。毛伯,你是我的亲人,我们之间何况拘泥于那些礼法呢。既然到了辽东,以后我会和毛翊一样的孝敬您的。”
“长大了,真是长大了。”毛伯眼眶有些湿润,心里满是欣慰,以前的陈克复是无论如何说不出这样的话的。虽然对待他也很亲近,可是却从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心里激动的感叹,老天开眼了,陈氏复兴有望啊。
通事舍人黄兴被晾在了一边,但是却并无半分恼意,一来他和陈克复也算是有几分熟络了。二来,今日来到辽东城后,他终于知道了现在辽东的情况。根本不同于朝中大臣们猜测的那样,陈克复不但没有在辽东被围困,反而早就拿下了辽东城,而且最近更是连破了辽东近百山城。
歼灭辽军近十万,整个辽河一线基本上都落入了陈破军的手中。这样的结果,让他刚知道时,一直愣了好半天,愣是不敢相信。不过在看到了陈城中那一个个巨大的俘虏营,以及一个个新近建起的巨大的仓库后,他终于相信了。
陈破军本来就觉得皇帝喜欢,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封为开国侯爷,更是实职的正三品大将军。而且他手中的圣旨,可是还要加封他为国公,并能拥兵十万。如此年轻,不过二十余岁,就能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公,这样的人前途根本无法限量。而且天知道,在陈克复拿下了辽东,破敌百城,歼敌十余,俘虏高句丽民数十万的泼天战绩之下。这个年青的国公又将得到什么赏赐,如此年轻已经是国公了,难道天子要封他为王?想到这里,他不禁摇了摇头,但是看向陈破军的目光更加热烈,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品通事舍人,如果能搭上陈破军,想必以后也能更加有前途吧。
“少爷,一见面就激动了。却忘记了黄大人还在一旁呢,黄大人带来了皇帝陛下的旨意,你快接旨吧,可不能耽误了。”毛伯对着黄兴有些歉意的道。通事舍人虽品级低,可毕竟是行走于皇帝跟前的人,不能怠慢得罪。
黄兴看向陈克复的目光满是热烈,没有了半分天子跟前行走的高傲,反是低着头,讨好的道,“恭喜大帅,立下此不世之功,等捷报传于陛下,还不知道陛下要如何高兴呢。大帅,我们先传旨吧?”
看他如此低姿态,陈克复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圣旨就选在城北大校场,得到黄兴事先透露是封赏他的旨意后,陈克复就有心把接旨弄的隆重无比。
城北大校场上,除了还有近四万人马没有在辽东城中,其余的四万将士,及三十多万民壮工匠们,全都接到了命令,通通在北校场集合。
近四十万人,根本不可能在校场站的下。只能四万多将士排成整齐的方阵列在前面,后面的民夫工匠们则从城北校场一直往后排。大多数的人马,早已经排到了城中心去了,不要说他们一会听不到圣旨,就是连北校场的人影都早看不见了。不过上头有令,他们只能这样排着,反正前面说什么,都会有专门的传令骑兵一拨拨往后传过来。
摆香案,迎圣旨!
黄兴也是头一次见这么大场面,站在北校场的阅兵台上,一眼看去,全都得是隋军将士乌黑的铠甲,泛着幽幽的寒光。一面面旗帜如林,阵阵风吹过,猎猎作响。
陈克复为首,军中所有团以上的校尉军官们全都跪倒听旨。就连阿保窟等人,虽然是外族,不过如今他们也差不多是陈克复的部下,一个个面对着大隋天子的圣旨,也都跪在一旁。
“左屯卫大将军陈克复听封!”
“臣陈克复听封!”
“大隋皇帝令!大业九年,王师讨伐高句丽,八月班师凯旋,钦命大将军陈克复率兵马留守辽东。大将军陈克复尽心职守,功劳有加。现特命,著升陈克复为从一品上柱国、正二品左光禄大夫、晋爵辽国公,实食封一千户。授辽东行军元帅,命其就地募兵十万,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辽东行军元帅府所有将领军职,皆由陈克复简拨忠贞、勇猛之士先行担任,再上报朝廷!钦此!”
今日场面隆重,黄兴也十分郑重,一通圣旨那是念的字正方圆,抑扬顿挫,声音洪亮!
“辽国公请接旨谢恩!”黄兴一张脸全是笑意,轻声对跪在那里,好半天没动作的陈克复提醒道。
陈克复被他一提醒才回过神来,这道旨意可以说真是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他还以为,杨广给他圣旨,是因为不能派兵来接他,所以打算传个旨,给他奖赏点金银田地什么的安慰一下。最多估计也就是再提升个一级散官什么的,可没有想到,这圣旨居然会是这样的。
这样的赏赐,真的是让人都觉得那是做梦。勋官直接升到了顶级,上柱国。散官也到了第二阶,而且还封了个人臣顶级的辽国公。虽然封地同样是在这辽东敌境之内,但好歹从此后也是大隋一等一的大贵族了,可以留传后代了。
这每一样,单独拿出来,那都是让人高兴的梦里笑出来的东西啊。不过陈克复刚才发愣倒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后面的这个辽东行军元帅的职位。
辽东行军元帅这个官位,是一个临时官位,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官位。早些年,大军出征,都是择一大将为主将,授予统兵权,一般也就是总管。
如果兵马多点的,那就是某某道行军总管,再高级一点的,那就是行军大总管,一般统带兵马最少也得上十万了。而再上一级,那才是行军元帅,行军元帅之上,那就只剩下了皇帝御驾亲征了。
大隋开朝以来,担任过行军元帅职位的人少之又少,据他所知,当过行军元帅的只有七个,大将军韦孝宽、越国公杨素、老将于仲文、乐安公元谐、卫王杨爽、汉王杨谅,当然还有一个最有名的就是皇帝杨广还是晋王之时,为行军元帅,统90路总管。
自杨坚后期后,行军元帅之职已经很少授予人了,如果是大仗,一般也是由皇子为行军元帅,然后再派大将为副帅。到了杨广当了皇帝后,更是没有人再当过这个元帅了,他没有想到,他陈克复如今居然也成了行军元帅。
行军元帅所统率最起码也得是十万兵马,杨广当元帅时统带的兵马更是90路总管,54万大军。可以说,他陈克复光是得了这个行军无帅之职已经必然在青史留名了。毕竟,他是大隋第八个元帅,光名号就已经威风的不得了了。
不过,说来,他陈克复也是最尴尬的一个行军元帅了,人家当元帅,起步十万精锐大军。他同样是元帅,可倒好,手下只有精兵一万,再加上杨广圣旨上的允就地招募十万兵,差点就成了光杆元帅了。
不过就算如此,哪怕杨广真的给他一个空头名号的行军元帅衔,他也一样会高兴不已。他陈克复现在有粮、有钱、武器、有人,差的,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名号。
如果是一般的人挂帅,那部下的兵马都是各地抽调,下面更是还有最少两个行军副元帅,一个行军司马,一个行军长史,这些可都是能监督制衡元帅的大将。有他们在,朝廷就不用担心大将拥兵自重。
不过如今陈克复这个光杆元帅却不一样,整个行军元帅府,朝中正式任命的只有他一个人。连行军副元帅、行军司马、行军长史都一个没有任命。这让他在高兴激动之余,心里也不由得有些小小的疑惑。
杨广并不是一个很大方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比较小气的人。他做起事来,是威猛无比,十分大气。可是在对待大隋的爵位官制上来说,却是个十分小气的人。就他所知,朝中的主要职位,只要一空缺,那么基本上他就不会再授予别人。如此的皇帝,除了明朝的万历皇帝外,估计没人比他更历害了。万历是六部六个尚书十二个侍郎只有两个尚书和六七个侍郎,比他更狠。
杨广前不久,连王、公、候、伯、子、男的爵位系统都要抠门的撤掉侯以下爵位,这样的人,却对他如此大方,又是升散官,长勋官,又是升爵位的。还这么大方的给了一个只有皇子才能担任的行军元帅,这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而且杨广这样赏赐了,这朝中可是还有和他完全不对路的裴阀,还有李节背后的李阀的,他们也不可能就这样看着自己这样升上去吧。况且,他在辽东的这番功绩朝廷现在还并不知道,他们不可能因为他留在辽东,就给他封赏这样的厚吧。要真是如此,相信早有人抢着留守辽东了,哪还轮的到他。
陈克复对着圣旨磕了三个头,高喊谢恩后,接过了圣旨。
接过圣旨,就已经表示这套程序已经走完了,他陈克复就已经是最新鲜出炉的辽东行军元帅兼辽国公了。
笑着应付了黄兴的贺喜后,陈克复疑惑的问道,“黄大人,中原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黄兴拉着陈克复走到一边,轻声的在他耳边道,”确实是出大事了,本来陛下当日到达北平郡的时候,正和众大臣们商议派大军前来接应大帅回中原的。可谁曾想,东都留守樊老大人却急报传来,说是杨玄感逆贼势大,东都危急,而且京中有四十余贵族子弟已经降了贼人,其中还有皇族子弟,并且如水师的来护儿大帅,及御史大夫裴蕴等不少大臣的儿子也降了贼。陛下震怒,群臣惊惧,是以当日连夜赶赴中原了。”
黄兴当日本来就也在宴席之中,是以对于当时的情况十分清楚,这个时候也讨好的将所有的情况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陈克复,从皇帝的反应,到李渊的态度,还有裴家的行为。
知道了当日的事情,再把所有的事情前因后果一联系,陈克复在脑中转了好半天,终于是明白了这前前后后是什么情况了。不是杨广突然大方豪气了,而是他被当成弃子了。
就和那些抗战剧一样,党..国那些被围必死的部队将领,一般都会在挂掉前收到封全体晋升电报。现在他陈克复在杨广等大臣的心中也差不多,东都危急,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时刻派兵来接应他回去。
而在他们想来,得不到大军接应的陈克复很难坚守到大军的再次到来,所以这个时候,对他这样一个不得不放弃的弃子进行一点补偿。反正大隋从头到尾也只是拿出了一个无权的散官,再加上一块还是别国领土的封地,再就是一个空头光杆元帅头衔。
黄兴盯着陈克复,原本他以为,陈克复在知道了这样的真相后,必然会十分愤怒。毕竟弃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不过奇怪的是,陈克复知道了后,只是淡淡的嗯了声,没有半分愤怒的样子,甚至无法从他那古井无波的面上,看出半点他心里的想法。
实际上陈克复确实也没有愤怒,有什么好愤怒的,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低落。但是转头一想,这不就是他一直以来所最期待的结果吗?
大军随着杨广南下中原,到时再想北上辽东,那基本上只能等到明年了。半年的时间,足够长了。这半年里,他就是整个辽东的无冕之王,他有粮、有钱、有武器、有人、现在还加上有了朝中正式的封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陈克复转身站在阅兵台上,看着下面那些一个个比他还兴奋的将士们。心中微微一笑,这是一支最差的军队,也是一支最好的军队。
说最差,是因为,这支军队只有少量的老兵,其余全是新兵。而且这连续几场大战,攻打辽东城时,损失了好几百的战场,伏击高于贞时又阵亡伤残了一千多兵马,打金山之战时,更是损失了近三千兵马。前前后后他这支部队,已经减员了差不多六千人,而这六千人里面,有近千是他的倚之为根本的破军营老兵。
士兵九成半是新兵,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都是匆匆的套上战甲,执起刀兵的新兵蛋子。从底层军官到中层军官,这支部队的核心指挥力量同样是让人无奈。
和大隋任何一支军队相比,哪怕就是不和京师最精锐的禁卫军比,就是和大隋普通的外府兵相比,这些士兵也是毫无可比性,甚至两军相战,不堪一击。更不要说和大隋的那些边军部队相提并论了。
但在他的眼中,这同样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一支部队。
正因为他们新,他们没有老兵,没有那群底层中层的军官,所有这也是他们的优点。就如同一张白纸,这近十万兵马,可以任他陈克复泼墨挥毫。
没有隋军中的各种陋习,不会有那种老兵油子、老兵痞子。上上下下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派系山头,乡里故里的。这里的将领都是他陈克复的老部下,所有的兵卒,也不是按乡里编伍。他们有着最精良的铠甲武器,最丰厚的钱粮物资。甚至不会有那些横加干涉的瞎指挥。
伸出双手,陈克复微微抬头,感受着这属于他的一切,他要让这支兵马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军。
“弟兄们!皇帝陛下有令,命本帅自今日起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就地征募十万兵。自今日起,咱们就是辽东军兵马,当兵吃粮!所有军中的军官将领们,都将是我大隋正式的军官,而所有的士兵们,你们也和普通的府兵不一样。进了我辽东行军元帅府,当兵打仗,不但杀死敌人,斩获首级有赏。而且每月也都将发给一份固定的粮饷,普通士兵每月两贯。只要做战勇敢,赏官、赏钱、赏女人!”
一众将士听到陈克复被封赏国公、行军元帅时,是激动的。毕竟自家大帅官当的越大,他们这些底下人将来也有希望获得提拨。
但是现在大帅如此赤果果的对他们宣示,不但他们这些将领的军职都将马上成为正式官职,而且每月还能有粮饷时,他们都更加激动了。特别是那些军官们,不管是团长、营长,还是连长、排长们,过去他们总觉得虽然当上了排长,也是正九品的军职了,可总觉得有些靠不住。但是现大皇帝陛下授予大帅全权,大帅金口一开,他们就全部都是真正的军官了,那还能不高兴。
小兵们同样高兴,从此以后他们就是正式的兵了,打的好,杀敌能获赏。就算没能杀敌,可是却也同样有份固定的粮饷,这样的好事,可是难找啊。
大业七年以来,天下都是多灾多难,不是旱就是涝,再加上到处兴起的反贼们,更是把个中原百姓的生活搞的一团糟。什么东西都贵了,而且税也更多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而就算他们当中的那些老兵,过去也只是府兵。府兵打仗是没有粮饷的,一切装备还得自备,朝廷只负责粮草后勤,除了杀敌获赏赐,他们打仗就只有一点点的补贴。
这么一点补贴根本都不够弥补他们出门在外耽误掉的生产,而大帅的军队却不同。不但吃的好喝的好,而且杀敌的赏赐也是前所未有的丰富。一个首级十贯线,一匹战马五贯钱,而且这些钱还全都是肉好,不是那些白钱,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好钱啊。近年中原物价越来越高,基本上斗米最少五十文钱,河南山东两地受数次征辽影响,盗贼最是严重,那里的米价更是突破了斗米百文,甚至两百文。
普通士兵一个月两贯钱,看似不多,可这却只是最基本的,每次打完仗,还有各种赏赐,立下了战功的赏赐还更多。自留守辽东以来,破军营的老兵们,在打下辽东时,分的赏赐最多,一次每人就最少分了四五十贯钱,每月这些老兵们的粮饷至少五贯钱,而这上了几次战场,基本上每个人多少都有首级功,一个首级就是十贯钱。才一个来月,不少破军营的老兵们已经积攒了上百贯钱了。
连续打了数个大胜仗,每个将士们又连续得了这么多的赏钱,渐渐的,众人对于留守辽东其实也并不是很在意了,完全没有了最初留下时的那种恐惧感。
如果回了中原,他们要么被派去平乱,要么解散回家种地,这样的年月,一年到头就算天时好,没灾没害的,又能收成几个?一年到头,交完税纳完粮,能不能赚个全家温饱都是个问题。而现在在辽东,仅到年不到,确切的说是,他们留守辽东后一个来月,就已经赚了几十上百贯钱了。这样的好事哪找去?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存上一大笔钱,到时就能在老家买上不少的土地,当一个乡下员外郎。
“弟兄们,本帅宣布,所有将士三军同庆,所有将士一律赏钱十贯,好酒两斤,并放假三天!”末了又想起军中还有更多的工匠民夫,陈克复想了想,又道,“所有的工匠也一律赏钱十贯,所有民夫也赏钱两贯!”
反正现在他手上的抢来的金银铜钱也多,这些东西即不能用来打造兵器,也没地方拿去消费,干脆拿出来赏赐给那些将士民夫们。如此一来,即收买了人心,二来也能缓解下众将士的思乡之情。毕竟当初留下来是没有办法,现下辽水一线的高句丽人都已经玩完了,肯定也会有民夫将士们想要回中原了。
一句话,两百万贯钱就没了。一贯钱重六斤四两,两百万贯钱,那就是一千两百多万斤,那可是好几千吨,要是扔一起,那就是一座铜山。现在军中的士兵每人基本上最少也存了几十贯钱了,那都是几百斤的铜钱。
黄兴站在一旁羡慕的道,“大帅真是豪爽啊,居然连一个小兵也赏赐一万钱,就连那些民夫都能五贯钱的赏赐,真是让人羡慕。”
一旁护送他来的骁果骑兵从五品武勇郎将***也羡慕的道,“是啊,我一个从五品的郎将,月禄也不过是150石米。按现在斗米百文钱算,我这郎将每月也不过是一百五十贯钱,可是连大帅你帐下一小兵都比不了啊。”
黄兴苦笑道,“张大人你一月还有150石的禄米,我这通事舍人每月可只有80石,一个月那可是只有80贯钱,我才是最应当哭穷的人啊。不行,大帅,我干脆不走了,就留在你这当一个帐下小卒好了,相信大帅怎么也不会亏待于我啊。”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陈克复笑了笑,“两位大人说笑了,眼下不过是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所有本帅就擅做主张给大家厚赏了一下。毕竟陛下命我留守辽东,可是却没有兵马给我,如果我不能对这些士兵们好点,那到时辽人围上来了,我可找谁跟我一起拼命去。我倒是真想留黄大人到我帐下做一个长史,可惜黄大人您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啊,本帅也不敢强留啊。”
行军长史和行军司马听起来差不多,不过两个职位却相差甚远。行军司马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是协助元帅指挥部队的。而行军长史,其实就相当于元帅的秘书,是一个谋士,出谋划策是他的责任,却并没有统兵的权利。不过虽然不能带兵,品级却很高,一个行军元帅府的行军长史,相当于从三品。
黄兴眼睛亮了一下,不过想想他如今的职位,也只能无奈的笑了笑。“这话可是大帅说的,等以后有机会,我定来大帅帐前投效。”
“两位大人一路过来也是辛苦了,这次打下扶余城,我们缴获了好几样不错的东西,除了挑选出来准备进献给陛下之物,还尚有几件小玩意,两位大人要是不嫌弃,那拿去吧。”
说完陈克复叫来张锦,让他带着二人去那仓库中挑选礼品。
好不容易把两人送走了,陈克复一转头,就发现军中一众将领全都目光热切的看着他。仿佛他就是一座金山一样吸引人,陈克复笑了笑,他当然明白这些将领们目光中的含义。
今日圣旨中封他为行军元帅,让他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可是却又没有指定其它的军官。而是让他陈克复全权负责,由他提拨元帅府中的各级军官将领。
一个元帅府有哪些将领?这可就多了,行军元帅之下,还可以设置两位行军副元帅,还有一位行军司马,一位行军长史。行军元帅,那一般皇子亲领,为正一品,位比三公。副元帅却要低上不少,为从二品,行军司马为正三品,行军长史为从三品。这几个职位可全都是高级将领,相当于十二卫四府的大将军了。只要担任此职务,那官服就可以改为紫色了,隋制,从三品以上,服紫色,官员的最高级别服色。
而在这几个职位之下,按常例的话,那就是总管。总管也分大小总管,如统一军之行军总管,统一营之小总管。一军之行军总管为从三品,一营总管为正四品,级别很高,不过所有的职务都是临时性的,打仗后都得归还兵符,所以和那种将军的正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不管如何,这次不同于上次整编,上次陈克复没有皇帝的授权。所以虽然他整编了军队,最后却碍于隋朝官制,只能绕过去,设置了许多临时性的军职,如师旅团营连排长。但是这次不一样了,有了皇帝的正式授命,他就能任命正式的军职将领。而且这次的权利更大,可以任命从二品以下的所有军职。虽然名义上这些临时军职只有在战时才有效,而且还得奏请朝中同意。不过谁都知道,只要任命下来了,那就是生效了。
不光是沈光、鲁世深、李世民这些将领们一个个眼睛如狼一样的泛着光,就是一把年纪了的李奔雷老将军,以及和他一向都不对头的李节都同样的掩藏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老爷子征战一生,最高不过是个正四品,而眼下却很有机会成为从三品甚至从二品,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封侯挂帅,那是毕生的追求和梦想,他又如何能不激动。
“各位将军,眼下陛下授命我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所有的一切都得由我们自己来办。所以,我看,我们现在就回军营商议该如何组建这个辽东行军元帅府,如何?”
沈光和鲁世深这两个急性子早已经等不及了,忙不迭口的道,“好好好,现在就去,马上就去!”
特别是李世民和郭孝恪两人,他们两人之前犯了军纪,降成了预备役军官。不过这次两人北上大战,也算是都立下了不小的军功,眼下大将军升级为行军元帅,那么他们也肯定能凭着军功再恢复军职,甚至还能再提升一两级也不是没有可能。想到这里,两人的目光比别人更加的热烈。
ps:大家要是觉得这样的大章节看的不爽,就书评区留言一下,以后我会再改成三到四千字一章节。。。例行求票!(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