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尼乌斯把话说得这么明白,傻子也明白他打的什么主意了——大门即将告破,任何一个守卫者都会提前派遣步兵到城门附近守着准备迎击攻打进来的敌人;同时,还会有大量的人手被派出去搬运砖石用来堵住城门——这样一来,城墙上的守卫人数就会大大减少,而攻城所受到的阻力自然就小得多了。于是,首领们互相看看,几乎同时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嘹亮的号角声响起,以整整四十辆盾车为先导,两万多名高卢—比尔及战士咆哮着发动了冲锋。在盾车后面,是几十名战士共同举过头顶的长板——这些长板的厚度不足以抵挡弩箭的穿透,但在上面加了许多横梁,可以让战士们方便的踏着登上城墙。更后面,则是为数众多的弓箭手和标枪手——在本族战士们登城攻击的时候,他们将提供火力掩护。最后,则是日耳曼人控制的整整八十具弩炮。转眼间,伴随着无数尼斯守军惊惶的叫声,尼斯城外的空地上就布满了进攻者。与此同时,日耳曼人也毫不迟疑的将上好弦的弩炮十架一组的迅速向前抬,进入射程之后便迅速放下,毫不迟疑的对着之前盾车上前时暴露出来的尼斯人的弩炮放置点射了起来。得益于超越时代的战术思想,万尼乌斯对日耳曼人的要求很简单——压制,再压制。尽管理论上弩炮和巨型弩炮的精度都是有保障的,但由于攻击方的地处比较低,又没有城墙的防护,如果按照这个年代的人们的想法展开精确的对射的话,日耳曼人是显而易见要吃大亏的。因此,万尼乌斯选择了简单粗暴的办法——将弩炮聚集成组,轮流发射,只朝着敌人弩炮放置的区域进行大致的瞄准,不要求准确的对敌人造成杀伤,只要连续不断的攻击骚扰,使敌人无法顺利的反击。十架弩炮连续不断的发射,将一支又一支的弩箭射向城墙上放置弩炮的区域——虽然这种打击并不准确,却成功的在弩炮区制造了混乱——毕竟,不是每个战士都够胆在弩箭射过来的时候镇定自若的站在原地操作弩炮的。而紧接着,高卢—比尔及人的弓箭手和标枪手也到了——紧接着,城墙上和城墙下就开始了激烈的对射。
按理说,虽然城墙只有六米高,但在高度的优势和女墙的保护下,守军也应该占据显而易见的优势。
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占据优势的并非城墙上的罗马人,而是城墙下的高卢—比尔及人——而造成这一“不合常理”情况的原因,就是人数上的巨大差距。
在经历了昨天的大战之后,罗马人的五个新兵军团全军覆灭,只有少数骑兵得以逃脱,而第六军团的主力步兵虽然及时撤离,骑兵部队却全军覆灭。
结果,尽管昨天夜里已经连夜动员了城市里的居民,武装了不少青壮,但实际上能够登上城头作战的人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而紧接着,因为万尼乌斯发明的盾车成功的冲到了城门下,并顺利的将城门点燃,罗马人发现了城门陷落的可能。
为了防止高卢人从城门杀入,拉比努斯毫不迟疑的将第六军团的第一营调下城墙,在城门处布防。
然而,考虑到高卢人的人数优势,拉比努斯认为用步兵封堵城门并不可靠。
于是,就像万尼乌斯所预测的那样,拉比努斯又派了两千多名临时动员起来的青壮从城墙上下去,从城墙附近搬运木材和石材将城门封住——在昨天晚上,拉比努斯已经不顾居民的反对,拆除了离城墙最近一片区域的房屋,并利用这些建材修建了第二道防线,因此就地取材是很方便的。
因为人多势众,搬运石材封堵大门的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已经有许许多多的石块和木材被堆进了门洞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万多名高卢人和比尔及人冲了上来。
此时,城墙上只有七千来人,而且均匀的分部在整个尼斯城的城墙上,其中只有四千来人是老兵,而剩下的则是第一次作为战士出现在战场上的平民。
而高卢—比尔及人的做法,确实直接将两万多人密集的布置在距离城门最近的一段区域,集中突击——在这段距离上,每名罗马人要面对超过十个敌人。
尽管有近三分之一的高卢—比尔及人是使用剑盾作战的近战步兵,但每个试图对敌人投出标枪的罗马战士仍旧要面对五六名高卢—比尔及人发射的箭矢、标枪。
面对这样密集而激烈的打击,拉比努斯大吼着举着盾牌在标枪和箭矢组成的暴雨中奔跑,将其它地段的士兵调过来增强防御,同时让城墙下的第一营士兵登上城墙参与防御。
然而,和疯狂突击的高卢—比尔及人比起来,这些调动都显得太晚了——伴随着胜利的咆哮,四十辆盾车狠狠的撞在城墙上,而更多的踏板则重重的搭在城墙上。
紧接着,那些因为兴奋和狂怒而满脸通红的高卢—比尔及战士便踩着踏板冲上了城墙。
直到这时候,血腥和惨烈的战斗才真的正式开始。
凭借着狂奔的速度,高卢—比尔及战士们用肩膀靠着盾牌,狠狠的合身撞向城墙上的罗马人,将他们逼推,之后毫不留情的刺杀、劈砍。
而与此同时,罗马人也知道,最后的关头到了——如果他们不能将高卢人赶下城墙,如果他们不能守住这道城墙,那么当高卢人源源不断的冲进城墙之后,他们就会被击败,被杀死,一个接一个的送命。
虽然眼下港口里还有船只,但在之前为了摧毁马西利亚城的船只而将大部分的船都改造成战舰,并派出去加入主力舰队之后,剩下的船只甚至无法把一百个人中的一个救走。
因此,他们唯有死战。甚至,仅仅是死战都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在更多的敌人登上城墙之前把先登上城墙的这些人全部杀死或者赶下去。
一方不顾一切的进攻,另一方则竭尽全力的反击,在高卢人踏上城墙的第一个瞬间,交火线就变得鲜血淋漓。
战士们咆哮着,怒吼着,狠狠的将手中的武器深深的刺进敌人的身体,甚至连拔出武器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后来的敌人杀死。
而那些受到重伤却侥幸没死的人则不顾一切的抱住伤害自己的敌人,鼓起最后的勇气拼命的向前推挤,破坏敌人的阵型,为后来的同伴开辟出通道。
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惊叫,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从城墙的两边跌下城墙,甩落在地上。
万尼乌斯自始至终都和他的军队一齐在远处看着这场战争——高卢人和比尔及人牢牢的占据了城头,并且在坚定而缓慢的扩大着他们的阵地,但罗马人仍旧坚持不懈的对那些城头阵地发起反击,试图夺回他们的防线——为此,越来越多的罗马战士从城墙上的其它地方被调动到了这一段。
“让辅助军团出击,”对传令兵交待着,万尼乌斯一指远离城门的地方,“从那。”
之后,万尼乌斯又指了下另外一个地方:“让马克曼尼野战军团出击,从那。”
紧接着,是第三个方向:“让不列颠人从那进攻。”
“让他们夺取城墙之后立即向城门包抄,阻止敌人撤进城里。”
眼下,万尼乌斯麾下有超过十万人的军队,而尼斯城里显而易见没有多少守军,并且大部分都被吸引到了城门附近——如果不能借助这个机会发动攻击,那就太蠢了。
伴随着接二连三的号角声,三支得到命令的军队迅速的军队,如同猎食的猛兽般亮出爪牙,朝着万尼乌斯为他们指出的攻击点冲了过去。
这三支军队都没有盾车,只有长梯。
但这个时候,尼斯人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阻止攻击者了。
如果万尼乌斯一开始让所有的军队进攻,那么所有的部队就都要面对一定数量的防守者——这样,在每一段城墙上都会发生惨烈的争夺战。
而现在,高卢—比尔及人承受了大部分的压力,结果就是不列颠人、马克曼尼人和高卢辅助军团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登上了城墙。
紧接着,按照万尼乌斯的命令,这些战士们即不停留,也不前去和敌人争夺城墙,而是迅速的夺取了最近的棱堡,下了城墙,迅速的朝着城门处包抄过去。
这种突然的攻击顿时摧毁了罗马人的勇气——这些鼓足勇气的战士中只有半数是真正的老兵,而剩下的则是刚刚拿起武器不久的平民——看到无数的野蛮人从他们的身后包抄过来,想到他们的后路即将被断绝,一些不够坚定的罗马新兵便慌张的大叫着试图从城墙上逃走,在野蛮人彻底包围他们之前撤回到第二道防线后面去。
然而,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却是整个防线的彻底崩溃……(未完待续。如果您
按理说,虽然城墙只有六米高,但在高度的优势和女墙的保护下,守军也应该占据显而易见的优势。
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占据优势的并非城墙上的罗马人,而是城墙下的高卢—比尔及人——而造成这一“不合常理”情况的原因,就是人数上的巨大差距。
在经历了昨天的大战之后,罗马人的五个新兵军团全军覆灭,只有少数骑兵得以逃脱,而第六军团的主力步兵虽然及时撤离,骑兵部队却全军覆灭。
结果,尽管昨天夜里已经连夜动员了城市里的居民,武装了不少青壮,但实际上能够登上城头作战的人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而紧接着,因为万尼乌斯发明的盾车成功的冲到了城门下,并顺利的将城门点燃,罗马人发现了城门陷落的可能。
为了防止高卢人从城门杀入,拉比努斯毫不迟疑的将第六军团的第一营调下城墙,在城门处布防。
然而,考虑到高卢人的人数优势,拉比努斯认为用步兵封堵城门并不可靠。
于是,就像万尼乌斯所预测的那样,拉比努斯又派了两千多名临时动员起来的青壮从城墙上下去,从城墙附近搬运木材和石材将城门封住——在昨天晚上,拉比努斯已经不顾居民的反对,拆除了离城墙最近一片区域的房屋,并利用这些建材修建了第二道防线,因此就地取材是很方便的。
因为人多势众,搬运石材封堵大门的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已经有许许多多的石块和木材被堆进了门洞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万多名高卢人和比尔及人冲了上来。
此时,城墙上只有七千来人,而且均匀的分部在整个尼斯城的城墙上,其中只有四千来人是老兵,而剩下的则是第一次作为战士出现在战场上的平民。
而高卢—比尔及人的做法,确实直接将两万多人密集的布置在距离城门最近的一段区域,集中突击——在这段距离上,每名罗马人要面对超过十个敌人。
尽管有近三分之一的高卢—比尔及人是使用剑盾作战的近战步兵,但每个试图对敌人投出标枪的罗马战士仍旧要面对五六名高卢—比尔及人发射的箭矢、标枪。
面对这样密集而激烈的打击,拉比努斯大吼着举着盾牌在标枪和箭矢组成的暴雨中奔跑,将其它地段的士兵调过来增强防御,同时让城墙下的第一营士兵登上城墙参与防御。
然而,和疯狂突击的高卢—比尔及人比起来,这些调动都显得太晚了——伴随着胜利的咆哮,四十辆盾车狠狠的撞在城墙上,而更多的踏板则重重的搭在城墙上。
紧接着,那些因为兴奋和狂怒而满脸通红的高卢—比尔及战士便踩着踏板冲上了城墙。
直到这时候,血腥和惨烈的战斗才真的正式开始。
凭借着狂奔的速度,高卢—比尔及战士们用肩膀靠着盾牌,狠狠的合身撞向城墙上的罗马人,将他们逼推,之后毫不留情的刺杀、劈砍。
而与此同时,罗马人也知道,最后的关头到了——如果他们不能将高卢人赶下城墙,如果他们不能守住这道城墙,那么当高卢人源源不断的冲进城墙之后,他们就会被击败,被杀死,一个接一个的送命。
虽然眼下港口里还有船只,但在之前为了摧毁马西利亚城的船只而将大部分的船都改造成战舰,并派出去加入主力舰队之后,剩下的船只甚至无法把一百个人中的一个救走。
因此,他们唯有死战。甚至,仅仅是死战都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在更多的敌人登上城墙之前把先登上城墙的这些人全部杀死或者赶下去。
一方不顾一切的进攻,另一方则竭尽全力的反击,在高卢人踏上城墙的第一个瞬间,交火线就变得鲜血淋漓。
战士们咆哮着,怒吼着,狠狠的将手中的武器深深的刺进敌人的身体,甚至连拔出武器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后来的敌人杀死。
而那些受到重伤却侥幸没死的人则不顾一切的抱住伤害自己的敌人,鼓起最后的勇气拼命的向前推挤,破坏敌人的阵型,为后来的同伴开辟出通道。
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惊叫,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从城墙的两边跌下城墙,甩落在地上。
万尼乌斯自始至终都和他的军队一齐在远处看着这场战争——高卢人和比尔及人牢牢的占据了城头,并且在坚定而缓慢的扩大着他们的阵地,但罗马人仍旧坚持不懈的对那些城头阵地发起反击,试图夺回他们的防线——为此,越来越多的罗马战士从城墙上的其它地方被调动到了这一段。
“让辅助军团出击,”对传令兵交待着,万尼乌斯一指远离城门的地方,“从那。”
之后,万尼乌斯又指了下另外一个地方:“让马克曼尼野战军团出击,从那。”
紧接着,是第三个方向:“让不列颠人从那进攻。”
“让他们夺取城墙之后立即向城门包抄,阻止敌人撤进城里。”
眼下,万尼乌斯麾下有超过十万人的军队,而尼斯城里显而易见没有多少守军,并且大部分都被吸引到了城门附近——如果不能借助这个机会发动攻击,那就太蠢了。
伴随着接二连三的号角声,三支得到命令的军队迅速的军队,如同猎食的猛兽般亮出爪牙,朝着万尼乌斯为他们指出的攻击点冲了过去。
这三支军队都没有盾车,只有长梯。
但这个时候,尼斯人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阻止攻击者了。
如果万尼乌斯一开始让所有的军队进攻,那么所有的部队就都要面对一定数量的防守者——这样,在每一段城墙上都会发生惨烈的争夺战。
而现在,高卢—比尔及人承受了大部分的压力,结果就是不列颠人、马克曼尼人和高卢辅助军团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登上了城墙。
紧接着,按照万尼乌斯的命令,这些战士们即不停留,也不前去和敌人争夺城墙,而是迅速的夺取了最近的棱堡,下了城墙,迅速的朝着城门处包抄过去。
这种突然的攻击顿时摧毁了罗马人的勇气——这些鼓足勇气的战士中只有半数是真正的老兵,而剩下的则是刚刚拿起武器不久的平民——看到无数的野蛮人从他们的身后包抄过来,想到他们的后路即将被断绝,一些不够坚定的罗马新兵便慌张的大叫着试图从城墙上逃走,在野蛮人彻底包围他们之前撤回到第二道防线后面去。
然而,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却是整个防线的彻底崩溃……(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