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通商路(下)
原来曹广弼带来的这个“故人”是燕云一带的富商赵履民的手下赵观。赵履民的生意主要集中在宋辽边境一带,但覆盖面铺得很大,触角所及,东到高丽,北达蒙古、女真,西到西夏。这个赵观是赵履民在大辽东京道上的主管,汉部的琉璃珠卖出去以后才没几天,便有一些流到他手上。他看出这是一门生意,有些奇怪女真人怎么会造这些东西,便亲自找了过来,哪知道却遇上了曹广弼。
曹广弼在雄州时曾和赵观见过一面,年初他们劫了赵履民的寨子,赵家上下无不愤怒,只赵履民看了曹广弼留下的书信后却道:“曹殿值非池中之物,他借的这些东西也不算什么,将来必有以报。”
杨应麒听说之后,就觉得这是一个打开商路的好途径。毕竟他们根基还浅,就算生产出东西来,也只能请附近一些贩货的女真拿去卖给回霸女真和契丹人,再转卖到中原、高丽各地。但如果能通过赵履民建立起一个固定的销售网络直接销售,那形势将大大不同。当下道:“赵管事,宋辽边境上借粮的事情,十分对不住。那批财物的数量我们牢记在心。改日定当加倍奉还。”
赵观道:“杨首领客气了。那件事情,我家官人并不放在心上,还说以后若遇到各位要好生款待。”杨应麒虽然才十三岁,但气度却已不凡,赵观听说汉部的商务都归他管,也不敢因为他年纪小就小看他。
杨应麒道:“然则赵管事今天来,是看中了我部的哪些货物么?”
赵观道:“说实在的,我是因琉璃珠而来。”
杨应麒大喜,琉璃珠造价小而卖价高,利润极大,问道:“赵管事对这琉璃珠感兴趣?”
赵观拿出两颗琉璃珠道:“说实在的,这批琉璃珠的纯度太低,实在不怎么样,远远比不上波斯人销来的。在契丹、蒙古等地还可以销得出去,到了高丽也还好,若到了大宋,这也只是次品而已。”
杨应麒点了点头道:“不错。赵管事说的实在。这是我们第一批琉璃珠,纯度方面我们会一点点地提高。”他遇到一个识货的人,反而高兴。
赵观听了杨应麒的话后哦了一声道:“真的么?不知贵部的工艺,可能制成其他器皿?”
杨应麒道:“自然可以。只是此处蛮荒,我们造出了宝货也找不到买家,所以才没动手!赵管事,我实对你说吧,我本江南大族,波斯人经海路而来的琉璃品见过不少,却也觉得普通。现在我工具未齐备,等一切就绪以后,便能制出令他们望尘莫及的精品来!”
赵观大喜道:“若真如此,我可真要向各位预定了。”
杨应麒道:“赵管事是一个人来?”
赵观道:“我还带着几个下手。”
杨应麒道:“那赵管事最好留下一人在这里,我再派几个人跟赵管事一起前往辽国,以后好多加联系。”
赵观道:“这当然没什么问题。”
杨应麒又道:“此外尚有一问,若我们造出这些东西来,赵管事将以何物与我们交换?”
赵观道:“那要看杨首领的意思了。宋钱、金银、绸缎,我们都有。”
杨应麒道:“金银绸缎,非我们所喜。我们要的,是茶,药,还有良版书籍。”
赵观一怔道:“书籍还好说,茶可不容易。大宋对茶向来看得很严,我们在契丹也经营有茶,不过价钱可卖的不便宜。”
杨应麒道:“茶的事情,赵管事再帮我们想想办法。良版之书,我们也不是要一大批,回头我开个书目,请赵管事代为购置——价钱方面却不拘。我们虽远在边鄙,这半年多来却还聚敛了不少财物。”
赵观看了看远处的马栏,笑道:“这是。”
杨应麒道:“总之我们生意长做长有。另外,我想请赵管事帮我们带封信给赵大官人,略表我等殷勤之意。”
赵观停留了两天才离开,杨应麒派出了五个人跟了去。那五个人有三个更杨应麒学过绘图之术,为人又机灵,杨应麒把他们派出去跟赵家商队行走那是另有所图。
赵观走后,杨应麒对王大辉道:“这下好了,我们的琉璃屋要连夜开工,以后吃米吃粥,都看你了。”
王大辉道:“杨当家啊,琉璃的纯度,哪有那么容易就提高的?”
杨应麒沉吟道:“我说过的‘古法’,你试过了么?”
王大辉道:“当家的,你说得太过简略,有很多关键我们都没琢磨透!真要造出当家你说的那些东西,怕也要三五年。”
杨应麒道:“不怕,慢慢来。”
王大辉道:“那这个姓赵的生意怎么办?你答应他们半个月后会有新货,但他们好像不是很看得起我们这琉璃珠呢。”
杨应麒道:“只是这么散卖,自然没什么意思。但我们把它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有市场了。”
王大辉道:“大有市场?有市场是什么意思?”
杨应麒道:“有市场就是好卖。嗯,回头我琢磨一下,教你们做个木盒,把这些琉璃珠变成一盘盘的珠棋,再‘创制’一种新的游戏,就是到了大宋也能卖个好价钱。你们再琢磨一下,将这些琉璃变成珠帘等饰物和玩具——东西一加工,价钱就要翻倍!”
王大辉听得点头,过了一会道:“这主意好,马上就能开工,不过这些我们能做,别人也能仿着做。”
杨应麒道:“别人仿做,那也是一年半载之后的事情。所以,提高琉璃纯度的事情不能搁下——那才是我们财源滚滚的长远之计啊。”
两人正说着,欧阳适走过来把王大辉支走,对杨应麒道:“这几个月来我们的收入如何?”
杨应麒道:“卖农具赚了不少,当初用马换猪,现在用农具换马。琉璃珠的生意才开了个头,以后会越来越好。书我们还没印出来,正雕活字呢——那可是个慢活儿!嗯,赵观说他们在宁江州存着百来册川版的书还没脱手,下个月可以拿来和我们交易。”
欧阳适点了点头。杨应麒道:“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是不是看我是个小孩子不放心,要来接手么?”
欧阳适嘿了一声笑道:“小孩子?你是个小妖怪!我怎么的也算是不纳之商出身……”杨应麒咕噜一声“海盗”,欧阳瞪了他一眼继续道:“但这几个月下来,嘿,看你这种种运财生息的本事,我可真比不上你!阿骨打还怕我们太穷呢!照我说,只要有你小子在,我们就只怕太有钱。”
杨应麒道:“行了吧你,说正经的,找我到底什么事情?”
欧阳适道:“我是来打探一下,看我们手里有多少钱,够不够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喜事。”
“喜事?”杨应麒道:“你要成亲么?和谁?不会是和顾大嫂吧?”
欧阳适瞪了他一眼道:“少给我胡说!不是我,是我们折老大。”
————————
注:女真初期首领,往往两名并存。比如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宗弼,就是评话中的“金兀术”。本书称呼,不一定全依汉名,也不一定全依女真原名。宗翰(粘罕)、宗望(斡离不)等名字太怪,难以记得,以后行文将用汉名。阿骨打和兀术知道的人比较多,反而是完颜旻、完颜宗弼不为人知,因此沿用他们的原名。
原来曹广弼带来的这个“故人”是燕云一带的富商赵履民的手下赵观。赵履民的生意主要集中在宋辽边境一带,但覆盖面铺得很大,触角所及,东到高丽,北达蒙古、女真,西到西夏。这个赵观是赵履民在大辽东京道上的主管,汉部的琉璃珠卖出去以后才没几天,便有一些流到他手上。他看出这是一门生意,有些奇怪女真人怎么会造这些东西,便亲自找了过来,哪知道却遇上了曹广弼。
曹广弼在雄州时曾和赵观见过一面,年初他们劫了赵履民的寨子,赵家上下无不愤怒,只赵履民看了曹广弼留下的书信后却道:“曹殿值非池中之物,他借的这些东西也不算什么,将来必有以报。”
杨应麒听说之后,就觉得这是一个打开商路的好途径。毕竟他们根基还浅,就算生产出东西来,也只能请附近一些贩货的女真拿去卖给回霸女真和契丹人,再转卖到中原、高丽各地。但如果能通过赵履民建立起一个固定的销售网络直接销售,那形势将大大不同。当下道:“赵管事,宋辽边境上借粮的事情,十分对不住。那批财物的数量我们牢记在心。改日定当加倍奉还。”
赵观道:“杨首领客气了。那件事情,我家官人并不放在心上,还说以后若遇到各位要好生款待。”杨应麒虽然才十三岁,但气度却已不凡,赵观听说汉部的商务都归他管,也不敢因为他年纪小就小看他。
杨应麒道:“然则赵管事今天来,是看中了我部的哪些货物么?”
赵观道:“说实在的,我是因琉璃珠而来。”
杨应麒大喜,琉璃珠造价小而卖价高,利润极大,问道:“赵管事对这琉璃珠感兴趣?”
赵观拿出两颗琉璃珠道:“说实在的,这批琉璃珠的纯度太低,实在不怎么样,远远比不上波斯人销来的。在契丹、蒙古等地还可以销得出去,到了高丽也还好,若到了大宋,这也只是次品而已。”
杨应麒点了点头道:“不错。赵管事说的实在。这是我们第一批琉璃珠,纯度方面我们会一点点地提高。”他遇到一个识货的人,反而高兴。
赵观听了杨应麒的话后哦了一声道:“真的么?不知贵部的工艺,可能制成其他器皿?”
杨应麒道:“自然可以。只是此处蛮荒,我们造出了宝货也找不到买家,所以才没动手!赵管事,我实对你说吧,我本江南大族,波斯人经海路而来的琉璃品见过不少,却也觉得普通。现在我工具未齐备,等一切就绪以后,便能制出令他们望尘莫及的精品来!”
赵观大喜道:“若真如此,我可真要向各位预定了。”
杨应麒道:“赵管事是一个人来?”
赵观道:“我还带着几个下手。”
杨应麒道:“那赵管事最好留下一人在这里,我再派几个人跟赵管事一起前往辽国,以后好多加联系。”
赵观道:“这当然没什么问题。”
杨应麒又道:“此外尚有一问,若我们造出这些东西来,赵管事将以何物与我们交换?”
赵观道:“那要看杨首领的意思了。宋钱、金银、绸缎,我们都有。”
杨应麒道:“金银绸缎,非我们所喜。我们要的,是茶,药,还有良版书籍。”
赵观一怔道:“书籍还好说,茶可不容易。大宋对茶向来看得很严,我们在契丹也经营有茶,不过价钱可卖的不便宜。”
杨应麒道:“茶的事情,赵管事再帮我们想想办法。良版之书,我们也不是要一大批,回头我开个书目,请赵管事代为购置——价钱方面却不拘。我们虽远在边鄙,这半年多来却还聚敛了不少财物。”
赵观看了看远处的马栏,笑道:“这是。”
杨应麒道:“总之我们生意长做长有。另外,我想请赵管事帮我们带封信给赵大官人,略表我等殷勤之意。”
赵观停留了两天才离开,杨应麒派出了五个人跟了去。那五个人有三个更杨应麒学过绘图之术,为人又机灵,杨应麒把他们派出去跟赵家商队行走那是另有所图。
赵观走后,杨应麒对王大辉道:“这下好了,我们的琉璃屋要连夜开工,以后吃米吃粥,都看你了。”
王大辉道:“杨当家啊,琉璃的纯度,哪有那么容易就提高的?”
杨应麒沉吟道:“我说过的‘古法’,你试过了么?”
王大辉道:“当家的,你说得太过简略,有很多关键我们都没琢磨透!真要造出当家你说的那些东西,怕也要三五年。”
杨应麒道:“不怕,慢慢来。”
王大辉道:“那这个姓赵的生意怎么办?你答应他们半个月后会有新货,但他们好像不是很看得起我们这琉璃珠呢。”
杨应麒道:“只是这么散卖,自然没什么意思。但我们把它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有市场了。”
王大辉道:“大有市场?有市场是什么意思?”
杨应麒道:“有市场就是好卖。嗯,回头我琢磨一下,教你们做个木盒,把这些琉璃珠变成一盘盘的珠棋,再‘创制’一种新的游戏,就是到了大宋也能卖个好价钱。你们再琢磨一下,将这些琉璃变成珠帘等饰物和玩具——东西一加工,价钱就要翻倍!”
王大辉听得点头,过了一会道:“这主意好,马上就能开工,不过这些我们能做,别人也能仿着做。”
杨应麒道:“别人仿做,那也是一年半载之后的事情。所以,提高琉璃纯度的事情不能搁下——那才是我们财源滚滚的长远之计啊。”
两人正说着,欧阳适走过来把王大辉支走,对杨应麒道:“这几个月来我们的收入如何?”
杨应麒道:“卖农具赚了不少,当初用马换猪,现在用农具换马。琉璃珠的生意才开了个头,以后会越来越好。书我们还没印出来,正雕活字呢——那可是个慢活儿!嗯,赵观说他们在宁江州存着百来册川版的书还没脱手,下个月可以拿来和我们交易。”
欧阳适点了点头。杨应麒道:“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是不是看我是个小孩子不放心,要来接手么?”
欧阳适嘿了一声笑道:“小孩子?你是个小妖怪!我怎么的也算是不纳之商出身……”杨应麒咕噜一声“海盗”,欧阳瞪了他一眼继续道:“但这几个月下来,嘿,看你这种种运财生息的本事,我可真比不上你!阿骨打还怕我们太穷呢!照我说,只要有你小子在,我们就只怕太有钱。”
杨应麒道:“行了吧你,说正经的,找我到底什么事情?”
欧阳适道:“我是来打探一下,看我们手里有多少钱,够不够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喜事。”
“喜事?”杨应麒道:“你要成亲么?和谁?不会是和顾大嫂吧?”
欧阳适瞪了他一眼道:“少给我胡说!不是我,是我们折老大。”
————————
注:女真初期首领,往往两名并存。比如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宗弼,就是评话中的“金兀术”。本书称呼,不一定全依汉名,也不一定全依女真原名。宗翰(粘罕)、宗望(斡离不)等名字太怪,难以记得,以后行文将用汉名。阿骨打和兀术知道的人比较多,反而是完颜旻、完颜宗弼不为人知,因此沿用他们的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