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两军对垒(六)
“我勇敢的士兵们,对你们勇敢的行为,我感到深深的自豪。”王兴国的声音很轻,但是在他雄厚内力的传送下,清晰的将声音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使我们摆脱了被敌军围堵的命运,也使我们能够继续保持着对敌人作战的优势,为我们能够最终夺取名扬城立下了首功,今天,我要把我们碧泉岛上的首枚功勋奖章授予你们。”
功勋奖章,是王兴国从现代社会抄袭过去的概念,这次出行前,特意让工厂铸造出来了一批,这种能让士兵产生荣誉感和凝聚力的东西,他是不会吝啬的。
“第一军团第一游骑兵独立师,在这次连山山区狙击战中发挥出色,以两万游骑驱散了敌人十万部队,保障了我军后勤道路的通畅,功勋卓著,特授予三等功勋奖章,现在请师长上来,我将为他亲自授勋,其余人员的勋章将由统帅部随行官员发放到你们师中。”王兴国撤开了嗓门,神情激昂的宣布了起来。
这个师长是当年曹豹带领过来的第一批士兵中的一员,这两年至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一直都把王兴国当作自己的偶像,如今听说王兴国要亲自为他授勋,感动的是了泪盈眶,一溜小跑的就跳上平台,在王兴国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强忍着泪水激动地望着王兴国。
王兴国走近这个师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郑重的用双手捧着功勋奖章,挂在了他的胸前,然后后退两步,对他还了一个举手礼。顿时,震天的鼓声再次响起,在场的各部队代表都带着羡慕的眼光望着那个师长,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接下来,王兴国又给参加昨天晚上那场歼灭战的重甲骑兵官员颁发了功勋奖章,然后在高台上即兴发表了一场全军动员,听得在场的各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拔刀冲向敌军的阵营。
这个时候,李皎已经初步确定了对王兴国的作战方针,从他那些谋士的建议书中,以及昨天晚上参加过战斗的逃兵口中,他对王兴国的作战特点已经有了充分了了解,针对他这些特点,一道道命令从李皎口中不停的传了出去。
太阳过午的时候,王兴国这边结束了他漫长的授勋仪式,虽然表面看起来,在这战云密布的时候搞这种繁琐的仪式实在是浪费时间,但是王兴国知道,这种看似无用东西对鼓舞士气有着极大的作用,虽然王兴国有着精良的兵器和装备,士兵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他又有着超出这个时代的战略战术思想,但是他们毕竟同眼前李皎的部队相差太远,纵然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中消灭了对方二十多万士兵,但双方在人数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昨天晚上的战斗仅仅是由于对方的大意所造成的,如果他们想出了对付自己的方法,那么这场战斗将变得非常困难。
果然不出王兴国所料,李皎并不是那种容易对付的人,下午的时候,对方放弃了一切军事行动,开始全力的向军营中运送起巨大的木料来,王兴国从自己营地的瞭望塔上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一堆堆的木料逐渐的在每一个敌军的军营中堆起,这给了王兴国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当天晚上,王兴国在营帐中召集一众高级将领,商讨敌军的行动意图,从白天李皎部队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是要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这对于背靠明扬城、身处李皎大本营的敌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没有了后勤上的拖累,他么可以无限期的缓慢的逐步建立营寨,一步步的将王兴国的大部队包围起来,而王兴国就不行了,漫长的后勤补给线给王兴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迫切的想要快速的结束这场战斗,如果对方依靠营寨一步一步的逼近自己,然后将自己困在这里的话,总会有将自己拖垮的一天,因此,本着集思广益的考虑,王兴国将所有高级将领都找来了。
在场的将领中,除了高干和尉迟宝林之外,其他的都是王兴国到碧泉岛后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就连曹豹,都是在王兴国的新战术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如今的他与以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王文、卓君豪、冷痕等新生代高级将领更是王兴国一手带回来的,如今经过多场战争的洗礼,更是显得异常沉稳,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因此,王兴国有必要同他们进行一下沟通。
听完王兴国的分析,在场的众将领都微微的点了点头,看来他们都同王兴国想到一块儿去了,如今曹豹、王文、卓君豪和冷痕已经变成了王兴国的少将军长了,王兴国回来后,将三十五万大军分成了四个军,每个军由四个师和一个加强旅组成,现在,这四个军长也都应该适应了自己的自己的职位了。
“我们应该主动出击,破坏他们的包围计划,否则,我们的后勤物资可能要跟不上了。今天晚上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借助于重装步兵的掩护,利用火攻将他们白天运送来的物资烧个干净。”王文是最早根在王兴国身边的高级将领,也曾经是以前康王手下的一个军官,他的作战经验在这些人中算是最丰富的了,听完王兴国的话,立即就做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们的燃油是有限的,晚上烧了,他们白天又会重新补充,敌人背靠明扬城,明扬城又是依山而建,对于木料这种资源是取之不竭的,而我们的燃油时要从千里之外的碧泉岛运过来,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和他们这么拚。”卓君豪虽然年轻,但是带军打仗的灵性是最高的,听完王文的计划,一语便切中了要害。
这两人一开口,立即将其他将领带动了起来,一时间,中军大帐中人声鼎沸,讨论声和争吵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勇敢的士兵们,对你们勇敢的行为,我感到深深的自豪。”王兴国的声音很轻,但是在他雄厚内力的传送下,清晰的将声音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由于你们的努力,使我们摆脱了被敌军围堵的命运,也使我们能够继续保持着对敌人作战的优势,为我们能够最终夺取名扬城立下了首功,今天,我要把我们碧泉岛上的首枚功勋奖章授予你们。”
功勋奖章,是王兴国从现代社会抄袭过去的概念,这次出行前,特意让工厂铸造出来了一批,这种能让士兵产生荣誉感和凝聚力的东西,他是不会吝啬的。
“第一军团第一游骑兵独立师,在这次连山山区狙击战中发挥出色,以两万游骑驱散了敌人十万部队,保障了我军后勤道路的通畅,功勋卓著,特授予三等功勋奖章,现在请师长上来,我将为他亲自授勋,其余人员的勋章将由统帅部随行官员发放到你们师中。”王兴国撤开了嗓门,神情激昂的宣布了起来。
这个师长是当年曹豹带领过来的第一批士兵中的一员,这两年至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一直都把王兴国当作自己的偶像,如今听说王兴国要亲自为他授勋,感动的是了泪盈眶,一溜小跑的就跳上平台,在王兴国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强忍着泪水激动地望着王兴国。
王兴国走近这个师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郑重的用双手捧着功勋奖章,挂在了他的胸前,然后后退两步,对他还了一个举手礼。顿时,震天的鼓声再次响起,在场的各部队代表都带着羡慕的眼光望着那个师长,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接下来,王兴国又给参加昨天晚上那场歼灭战的重甲骑兵官员颁发了功勋奖章,然后在高台上即兴发表了一场全军动员,听得在场的各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拔刀冲向敌军的阵营。
这个时候,李皎已经初步确定了对王兴国的作战方针,从他那些谋士的建议书中,以及昨天晚上参加过战斗的逃兵口中,他对王兴国的作战特点已经有了充分了了解,针对他这些特点,一道道命令从李皎口中不停的传了出去。
太阳过午的时候,王兴国这边结束了他漫长的授勋仪式,虽然表面看起来,在这战云密布的时候搞这种繁琐的仪式实在是浪费时间,但是王兴国知道,这种看似无用东西对鼓舞士气有着极大的作用,虽然王兴国有着精良的兵器和装备,士兵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他又有着超出这个时代的战略战术思想,但是他们毕竟同眼前李皎的部队相差太远,纵然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中消灭了对方二十多万士兵,但双方在人数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昨天晚上的战斗仅仅是由于对方的大意所造成的,如果他们想出了对付自己的方法,那么这场战斗将变得非常困难。
果然不出王兴国所料,李皎并不是那种容易对付的人,下午的时候,对方放弃了一切军事行动,开始全力的向军营中运送起巨大的木料来,王兴国从自己营地的瞭望塔上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一堆堆的木料逐渐的在每一个敌军的军营中堆起,这给了王兴国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当天晚上,王兴国在营帐中召集一众高级将领,商讨敌军的行动意图,从白天李皎部队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是要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这对于背靠明扬城、身处李皎大本营的敌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没有了后勤上的拖累,他么可以无限期的缓慢的逐步建立营寨,一步步的将王兴国的大部队包围起来,而王兴国就不行了,漫长的后勤补给线给王兴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迫切的想要快速的结束这场战斗,如果对方依靠营寨一步一步的逼近自己,然后将自己困在这里的话,总会有将自己拖垮的一天,因此,本着集思广益的考虑,王兴国将所有高级将领都找来了。
在场的将领中,除了高干和尉迟宝林之外,其他的都是王兴国到碧泉岛后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就连曹豹,都是在王兴国的新战术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如今的他与以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王文、卓君豪、冷痕等新生代高级将领更是王兴国一手带回来的,如今经过多场战争的洗礼,更是显得异常沉稳,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因此,王兴国有必要同他们进行一下沟通。
听完王兴国的分析,在场的众将领都微微的点了点头,看来他们都同王兴国想到一块儿去了,如今曹豹、王文、卓君豪和冷痕已经变成了王兴国的少将军长了,王兴国回来后,将三十五万大军分成了四个军,每个军由四个师和一个加强旅组成,现在,这四个军长也都应该适应了自己的自己的职位了。
“我们应该主动出击,破坏他们的包围计划,否则,我们的后勤物资可能要跟不上了。今天晚上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借助于重装步兵的掩护,利用火攻将他们白天运送来的物资烧个干净。”王文是最早根在王兴国身边的高级将领,也曾经是以前康王手下的一个军官,他的作战经验在这些人中算是最丰富的了,听完王兴国的话,立即就做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们的燃油是有限的,晚上烧了,他们白天又会重新补充,敌人背靠明扬城,明扬城又是依山而建,对于木料这种资源是取之不竭的,而我们的燃油时要从千里之外的碧泉岛运过来,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和他们这么拚。”卓君豪虽然年轻,但是带军打仗的灵性是最高的,听完王文的计划,一语便切中了要害。
这两人一开口,立即将其他将领带动了起来,一时间,中军大帐中人声鼎沸,讨论声和争吵的声音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