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早朝之上,众多大臣都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对灭吴之战的看法,其中多数都赞同出兵灭吴,毕竟灭吴之战的议程已经在几年前就提出来了,只是当时华夏国刚刚吞灭掉魏国,加上西域一带的威胁,所以高飞决定暂缓几年。
如今华夏国已经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加上前不久西征又凯旋而归,所以灭吴之战的赞同者也逐渐增加。
辰时三刻,高飞已经在龙椅上坐了足足一个时辰了,听完众多大臣的话后,他便说道:“灭吴之战,势在必行,恰好我们抓到了吴国的细作,正好可以做为出兵吴国的借口,可以向吴国兴师问罪,算是出师有名。陈孔璋。”
秘书台的秘书长陈琳立刻出班跪地道:“臣陈琳跪听圣旨!”
“即可以这件事草拟一份国书,向吴国兴师问罪,限吴国在三个月内纳土投降,否则我华夏国百万雄师将大举南下!”高飞道。
“臣遵旨。”
参议院丞相田丰站了出来,朝着高飞行礼过后,便道:“皇上,所有南征的粮草早已经筹集齐备,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运抵了各个军事基地,部队也早已经集结完毕,只消皇上一声令下,我军便可直接对吴国发起进攻,正所谓兵贵神速,为什么皇上还要给吴国限期三个月?”
“这只是皇上的缓兵之计,我军师出有名,随时可以出击,皇上故意给对方三个月,对方必定会认为我军是在三个月后开始进攻,而且这样一来,吴国上下都会知道这件事,不消一个月,吴国境内便会风传此事,到时候吴国百姓人心惶惶,从上到下都坐立不安,我军再出其不意,必然能够取得优异的战绩。”荀攸急忙解释道。
众人听后,心中略有不解的人也在荀攸的一席话后得到释怀,无人再多言半句。
就在这时,高飞便对群臣说道:“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朕的第三个儿子已经被敕封为唐候,今年虽然年仅十三,但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所以朕决定南征之时,将有唐候率领一支军队,去历练一番……”
大臣们无论文武,尽皆表现出惊讶之色,邴原首先反对道:“启禀皇上,三殿下生性驽钝,年已十三,可是背诵论语竟然用了六年,现在连诗经都不会背诵,如果让三殿下带兵出征,只怕……只怕……”
“朕也不会背论语和诗经,照丞相这么说,朕就不能当皇帝了?”高飞忽然变色道。
“不不不,臣绝无此意,臣的意思是说……是说……”邴原急忙解释,可是当着众多大臣和高飞的面,“傻子”二字始终无法说出口,脸上也是一脸的纠结。
正在邴原语塞之时,只见枢密院新任太尉司马懿站了出来,先是向着高飞施礼,之后便为邴原解围,跪在地上,缓缓地说道:“皇上,丞相大人的意思是,三殿下从小愚钝,而且痴傻,如果要让三殿下带兵出征的话,只怕会有损我华夏国威。”
“大胆!司马懿,你居然敢说侮辱三殿下?”礼部尚书国渊指着司马懿大声叫道。
司马懿面无表情的,蠕动着嘴唇,淡淡地说道:“我不过是说出了事实的真相而已,三殿下如何,你们心中都是知道的,你们不敢说,我代你们说出来了,你们竟然还要埋怨我?国尚书,你是礼部尚书,皇上尚且没有说什么,你居然就公然咆哮起来了,你这样做,岂不是更加的藐视皇上吗?”
“你……你……”国渊面如土色,急忙跪在了地上,朝着高飞叩头道:“皇上,臣绝无此意,请皇上明察。”
高飞道:“都起来吧,朕今天不会怪罪任何人。现在,朕只想问,大殿上到底有多少人不赞同唐候出征的?如果不赞成,请都把你们的手给举起来,朕今天不会怪罪任何人!”
大臣们听到高飞的话后,都纷纷将手举了起来,但是唯独一人没有举,那就是庞统。
高飞看完之后,冷笑了一声,说道:“朕明白了,都把手放下吧。”
大臣们将手全部放下之后,高飞便道:“有些时候,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庞太尉,你为什么没有举手?”
庞统出列道:“回禀皇上,三殿下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如果由三殿下带兵出征的话,臣觉得三殿下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战绩。”
“士元,你说话要负责任的,三殿下的那个样子,怎么可能会是聪慧之人?”郭嘉带着一种鄙夷的目光反驳道。
庞统笑了笑,并没有回答郭嘉的话,却拱手对高飞说道:“皇上,众位大臣看来不相信在下了,那不妨请唐候出来,当众和诸位大臣见上一面。”
高飞笑道:“如此最好,请唐候上殿。”
“皇上有令,宣唐候上殿!”大殿外面站着的殿前武士扯开嗓子便大声地朝外面喊了出来。紧接着,声音便接龙式的背传了出去。
不多时,众多大臣便听见马蹄的声音,快马疾奔处,但见在大殿的台阶下面,有一位身着连环铠,头戴钢盔,手持长枪,骑着一匹白马的将军摸样打扮的人快速奔驰而来,那英姿飒爽的姿态,和高麟极为的相似,所以大殿上的大臣们远远望去,都不禁揉了揉眼睛,心中都不禁暗暗地狐疑道:“这人是唐候?”
战马奔驰到了台阶下面,那将军翻身下马,提着那柄长枪,便大步流星的走上了大殿,一到大殿的门口,诸多大臣这才看清楚果真是唐候高鹏时,都不禁一阵唏嘘。
高鹏一身戎装,手提长枪大步走上大殿,眼尖的大臣一眼便认出来了,高鹏身上的那件连环铠,正是高飞年轻时所穿过的,就连头盔也是,还有手中的长枪,居然就是高飞惯用的游龙枪,站在那里容光焕发,烘托出几分威严。
“儿臣叩见父皇!”高鹏放下游龙枪,摘下头上戴着的头盔,跪在地上,朝着高飞拜道。
高飞摆摆手,说道:“起来吧。”
当高鹏站起来后,目光便扫视了一眼大殿上的朝臣,见除了庞统之外的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惊讶、疑惑和不解,他便朗声喊道:“莫非大家都不认识我了吗?都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在场的无不惊讶,以前只知道高鹏是个傻子,可是此时说话却如此的清楚,而且那英姿飒爽的样子,也让他们都惊奇不已。其中最为惊奇的要数贾诩、荀攸、郭嘉、司马懿等人。
“鹏儿,有人说你是个傻子,说你连诗经都背不会,你怎么看?”高飞见大家都怔住了,便清了清嗓子,缓缓地对高鹏说道。
“我之前的确挺傻的,傻人有傻福嘛,否则的话,父皇也不会赏赐给我这一套战甲和武器。父皇对儿臣的恩赐,儿臣将永世不忘。”高鹏吐字清晰,说话流畅,而且也极富有条理性,与以往众多大臣所见到的痴傻的高鹏完全判若两人。
贾诩见高鹏很是正常后,便在心里暗暗地说道:“三殿下大智若愚,看来装疯卖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庞统相助,或许以后会成就一番作为。只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情报部遍布全国,无孔不入,为什么我一直到今天才知道三殿下不是个傻子?难道……”
一想到这里,贾诩的心中突然怔住了,眼角的余光便移到了位于自己身体左后方的林楚身上,同时心里仍然在暗暗地想道:“负责监视三殿下的人可是他的部下,可是他的部下每次都回报说三殿下依旧如故,难道他和三殿下有关?如果真是他的话,那就真的很可怕了,上次麒麟二党党人泄密的事情,也绝对不是一件偶然事件,只是我一直未曾想到是他……”
贾诩的目光突然又移到了司马懿的身上,自己的心里又在暗想道:“无独有偶,记得司马懿曾经向林楚买过情报,虽然林楚当时只是奉命行事,可是无法担保他以后不会做出其他事情来,情报部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就此算了……”
郭嘉、司马懿可算是整个朝臣当中最为惊讶的了,一个是高麟的恩师,一个是高麒的恩师,两个人居然忽略了这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高鹏真的不是傻子,而是故意装疯卖傻的话,能够瞒骗过他们两个人,那么高鹏对他们来说必然是最为可怕的威胁。
高鹏不再是傻瓜的事情让众多大臣一时都难以接受,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各怀鬼胎,有的哀愁有的喜悦,有的则是漠不关心,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
高飞道:“起来说话,你既然甘愿做一个傻子,相信你对别人怎么说你也已经不在乎了。不过,今天可不一样,你要当众表现出来你的能力,至少让这些大臣们觉得朕给你封官不会有损我华夏国威。”
“是,儿臣遵旨。那么,就让儿臣倒背一下孙子兵法吧。”高鹏话音一落,便开始背诵孙子兵法了,不过是先正背一次,然后再倒背一次。
这一背诵不当紧,在场的大臣无不惊得嘴巴都合拢了。
如今华夏国已经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加上前不久西征又凯旋而归,所以灭吴之战的赞同者也逐渐增加。
辰时三刻,高飞已经在龙椅上坐了足足一个时辰了,听完众多大臣的话后,他便说道:“灭吴之战,势在必行,恰好我们抓到了吴国的细作,正好可以做为出兵吴国的借口,可以向吴国兴师问罪,算是出师有名。陈孔璋。”
秘书台的秘书长陈琳立刻出班跪地道:“臣陈琳跪听圣旨!”
“即可以这件事草拟一份国书,向吴国兴师问罪,限吴国在三个月内纳土投降,否则我华夏国百万雄师将大举南下!”高飞道。
“臣遵旨。”
参议院丞相田丰站了出来,朝着高飞行礼过后,便道:“皇上,所有南征的粮草早已经筹集齐备,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运抵了各个军事基地,部队也早已经集结完毕,只消皇上一声令下,我军便可直接对吴国发起进攻,正所谓兵贵神速,为什么皇上还要给吴国限期三个月?”
“这只是皇上的缓兵之计,我军师出有名,随时可以出击,皇上故意给对方三个月,对方必定会认为我军是在三个月后开始进攻,而且这样一来,吴国上下都会知道这件事,不消一个月,吴国境内便会风传此事,到时候吴国百姓人心惶惶,从上到下都坐立不安,我军再出其不意,必然能够取得优异的战绩。”荀攸急忙解释道。
众人听后,心中略有不解的人也在荀攸的一席话后得到释怀,无人再多言半句。
就在这时,高飞便对群臣说道:“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朕的第三个儿子已经被敕封为唐候,今年虽然年仅十三,但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所以朕决定南征之时,将有唐候率领一支军队,去历练一番……”
大臣们无论文武,尽皆表现出惊讶之色,邴原首先反对道:“启禀皇上,三殿下生性驽钝,年已十三,可是背诵论语竟然用了六年,现在连诗经都不会背诵,如果让三殿下带兵出征,只怕……只怕……”
“朕也不会背论语和诗经,照丞相这么说,朕就不能当皇帝了?”高飞忽然变色道。
“不不不,臣绝无此意,臣的意思是说……是说……”邴原急忙解释,可是当着众多大臣和高飞的面,“傻子”二字始终无法说出口,脸上也是一脸的纠结。
正在邴原语塞之时,只见枢密院新任太尉司马懿站了出来,先是向着高飞施礼,之后便为邴原解围,跪在地上,缓缓地说道:“皇上,丞相大人的意思是,三殿下从小愚钝,而且痴傻,如果要让三殿下带兵出征的话,只怕会有损我华夏国威。”
“大胆!司马懿,你居然敢说侮辱三殿下?”礼部尚书国渊指着司马懿大声叫道。
司马懿面无表情的,蠕动着嘴唇,淡淡地说道:“我不过是说出了事实的真相而已,三殿下如何,你们心中都是知道的,你们不敢说,我代你们说出来了,你们竟然还要埋怨我?国尚书,你是礼部尚书,皇上尚且没有说什么,你居然就公然咆哮起来了,你这样做,岂不是更加的藐视皇上吗?”
“你……你……”国渊面如土色,急忙跪在了地上,朝着高飞叩头道:“皇上,臣绝无此意,请皇上明察。”
高飞道:“都起来吧,朕今天不会怪罪任何人。现在,朕只想问,大殿上到底有多少人不赞同唐候出征的?如果不赞成,请都把你们的手给举起来,朕今天不会怪罪任何人!”
大臣们听到高飞的话后,都纷纷将手举了起来,但是唯独一人没有举,那就是庞统。
高飞看完之后,冷笑了一声,说道:“朕明白了,都把手放下吧。”
大臣们将手全部放下之后,高飞便道:“有些时候,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庞太尉,你为什么没有举手?”
庞统出列道:“回禀皇上,三殿下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如果由三殿下带兵出征的话,臣觉得三殿下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战绩。”
“士元,你说话要负责任的,三殿下的那个样子,怎么可能会是聪慧之人?”郭嘉带着一种鄙夷的目光反驳道。
庞统笑了笑,并没有回答郭嘉的话,却拱手对高飞说道:“皇上,众位大臣看来不相信在下了,那不妨请唐候出来,当众和诸位大臣见上一面。”
高飞笑道:“如此最好,请唐候上殿。”
“皇上有令,宣唐候上殿!”大殿外面站着的殿前武士扯开嗓子便大声地朝外面喊了出来。紧接着,声音便接龙式的背传了出去。
不多时,众多大臣便听见马蹄的声音,快马疾奔处,但见在大殿的台阶下面,有一位身着连环铠,头戴钢盔,手持长枪,骑着一匹白马的将军摸样打扮的人快速奔驰而来,那英姿飒爽的姿态,和高麟极为的相似,所以大殿上的大臣们远远望去,都不禁揉了揉眼睛,心中都不禁暗暗地狐疑道:“这人是唐候?”
战马奔驰到了台阶下面,那将军翻身下马,提着那柄长枪,便大步流星的走上了大殿,一到大殿的门口,诸多大臣这才看清楚果真是唐候高鹏时,都不禁一阵唏嘘。
高鹏一身戎装,手提长枪大步走上大殿,眼尖的大臣一眼便认出来了,高鹏身上的那件连环铠,正是高飞年轻时所穿过的,就连头盔也是,还有手中的长枪,居然就是高飞惯用的游龙枪,站在那里容光焕发,烘托出几分威严。
“儿臣叩见父皇!”高鹏放下游龙枪,摘下头上戴着的头盔,跪在地上,朝着高飞拜道。
高飞摆摆手,说道:“起来吧。”
当高鹏站起来后,目光便扫视了一眼大殿上的朝臣,见除了庞统之外的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惊讶、疑惑和不解,他便朗声喊道:“莫非大家都不认识我了吗?都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在场的无不惊讶,以前只知道高鹏是个傻子,可是此时说话却如此的清楚,而且那英姿飒爽的样子,也让他们都惊奇不已。其中最为惊奇的要数贾诩、荀攸、郭嘉、司马懿等人。
“鹏儿,有人说你是个傻子,说你连诗经都背不会,你怎么看?”高飞见大家都怔住了,便清了清嗓子,缓缓地对高鹏说道。
“我之前的确挺傻的,傻人有傻福嘛,否则的话,父皇也不会赏赐给我这一套战甲和武器。父皇对儿臣的恩赐,儿臣将永世不忘。”高鹏吐字清晰,说话流畅,而且也极富有条理性,与以往众多大臣所见到的痴傻的高鹏完全判若两人。
贾诩见高鹏很是正常后,便在心里暗暗地说道:“三殿下大智若愚,看来装疯卖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庞统相助,或许以后会成就一番作为。只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情报部遍布全国,无孔不入,为什么我一直到今天才知道三殿下不是个傻子?难道……”
一想到这里,贾诩的心中突然怔住了,眼角的余光便移到了位于自己身体左后方的林楚身上,同时心里仍然在暗暗地想道:“负责监视三殿下的人可是他的部下,可是他的部下每次都回报说三殿下依旧如故,难道他和三殿下有关?如果真是他的话,那就真的很可怕了,上次麒麟二党党人泄密的事情,也绝对不是一件偶然事件,只是我一直未曾想到是他……”
贾诩的目光突然又移到了司马懿的身上,自己的心里又在暗想道:“无独有偶,记得司马懿曾经向林楚买过情报,虽然林楚当时只是奉命行事,可是无法担保他以后不会做出其他事情来,情报部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就此算了……”
郭嘉、司马懿可算是整个朝臣当中最为惊讶的了,一个是高麟的恩师,一个是高麒的恩师,两个人居然忽略了这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高鹏真的不是傻子,而是故意装疯卖傻的话,能够瞒骗过他们两个人,那么高鹏对他们来说必然是最为可怕的威胁。
高鹏不再是傻瓜的事情让众多大臣一时都难以接受,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各怀鬼胎,有的哀愁有的喜悦,有的则是漠不关心,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
高飞道:“起来说话,你既然甘愿做一个傻子,相信你对别人怎么说你也已经不在乎了。不过,今天可不一样,你要当众表现出来你的能力,至少让这些大臣们觉得朕给你封官不会有损我华夏国威。”
“是,儿臣遵旨。那么,就让儿臣倒背一下孙子兵法吧。”高鹏话音一落,便开始背诵孙子兵法了,不过是先正背一次,然后再倒背一次。
这一背诵不当紧,在场的大臣无不惊得嘴巴都合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