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清对国内平叛的成功之后,英国国内也完成了一次政权的交接。取而代之的是标榜“光荣孤立”和“自由贸易”政策的自由党党魁威廉格莱斯顿。与保守党坚持的殖民主义外交不同,代表自由党的威廉格莱斯顿秉承的是旧帝国时代在欧洲那种扶持与追打的“平衡”外交政策。
具体方针是尽量少的动而主要通过扶植敌人的对手,来达到目的,以保持英国自克伦威尔时代开始确立的自由贸易体系。这样的政策曾经为英国积攒下了丰厚的国力,并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一个个欧洲上的强敌。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工业实力迅速增长更是让英国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胁,先是发动第十次俄土战争,控制了原本属于奥斯曼土耳其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如果不是土耳其坚守住了色雷斯和君士坦丁堡,俄国已经完成了通向地中海的任务;然后是入侵阿富汗,企图打通前往印度的通道;另一方面,俄国还在东亚先后扼取胶州湾和济州岛,终于取得了太平洋沿岸的不冻港,使得俄国舰队即使在冬季也拥有了巡游太平洋的战略基地。这些无一不在挑动着英国人的神经,但是好在大清的崛起之后迅速的收回了胶州湾、济州岛。把俄国的舰队从太平洋赶了回去。
因此,大清崛起的一系列动作反而被英国摆在了次要地位,而中俄在大清内乱期间的短暂交恶更是让威廉格莱斯顿有了利用大清牵制俄国的奇妙构想,这也成为了《中英新约》签订的基础。条约中一些有利于大清的条款大大改善了中英关系,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正需要借助外力发展工业的关绪清或许真的会投入英国的怀抱。
可是,这样的事情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然而在英国频频暗送秋波之后,德国的外交部先后两次来到京城与冯相华交涉。威廉二世甚至亲自发电询问关绪清与英国的发展进度,并且承诺英国能给与大清的一切,德国照样可以给与大清。
没有想到在扫平内乱之后,与俄国的短暂交恶居然使自己成为了全世界的香饽饽。本来大清的基本国策早已定了下来,如今关绪清却有了重新审视和选择的权利,到底是加入以英国为首的老牌强国阵营还是加入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新贵阵营呢?
就在关绪清举棋不定之时,突然传来了英法两国迅速签订贸易盟约的消息。其条约内容对大清进行联合限制,为大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众所周知,即使在飞机出现近百年以后,海洋仍是世界所有强国的生命线。而在19世纪,英法正代表着世界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英法两国的海军吨位占到世界总海军吨位的一半以上,加上他们遍及世界的殖民地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海军基地,使得大清的进出口贸易始终面对着他们的威胁。而这一时期,正是大清工业发展最需要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时候。
这个消息让关绪清相当的不满,他不知道为什么英国在主动示好之后又联合法国马上对自己进行贸易限制。可能关绪清也已经猜到这一切都是德国在中间搞的手段,德国不顾一切的把大清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
但是如今的关绪清也不会为了讨好英国而去解释点什么,在他看来,中英始终会有一战。而如果站在了英国的阵营里,击败了德国之后,大清不可能分得太多的利益,而英国可能会因为获得极大的利益而更加飞速的发展,这样大清永远也赶不上英国人的脚步了。倒不如联合德国击败英国之后,再与德国争霸。
想到这里,关绪清淡淡了笑了笑,对跪在面前来通报这一消息的彭玉麟说道:“起来吧,既然英国人不识时务,朕也就不需要对他们客气了。告诉冯相华,马上发表公告:取消英、法在零关税政策,实行正常关税制度,另外所有英、法两国的货物在大清的关税也全部上浮五成。”
彭玉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问道:“皇上,这样咱们就彻底把英、法两国得罪了。”
“哼,朕不怕外面的敌人,怕就怕内部不齐心。”关绪清指了指文案上的奏折继续说道:“世铎审问的怎么样了?为什么这么多天了,还是一个屁都问不出来?”
“回皇上,世铎一句话也不肯说,此等乱臣贼子皇上无须多审,直接法办了岂不省事?”彭玉麟疑惑的问道。
关绪清似乎在考虑着什么,沉默了将近10秒之后坚定的说道:“我大清自开国以来,八位铁帽子亲王就一直没有间断了,祖祖辈辈传承至今,而如今这八个王爷中,居然有五个跟这次行刺计划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三个朕估计或多或少也收到点风声,可是他们深受皇恩这么多年,居然眼看着朕遭行刺也不给朕露点风声。此等逆贼们朕留着何用?”
彭玉麟毕竟是在官场上混迹了这么多年,怎么会听不出皇上的话外之音呢?
“回皇上,世铎已经伏法,并且招供其余七位王爷都有参与行刺计划。而世铎在牢中自尽了!”彭玉麟立刻说道。
关绪清满意的看了看彭玉麟,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让顺天府去其余七位王爷府中去拿人吧,让启东带一队禁卫军一起去抄了他们的家,至于世铎么,念他检举有功,留他个全尸安葬了吧!”
“喳。”
彭玉麟退了出去后,关绪清一个人在偌大的养心殿呢,思索着自己所做的一切,虽然说八个王爷对自己的新政始终不太支持,但是要说他们联合世铎谋反倒也没有什么证据,这次抓了这七人,估计也会有几个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他需要乘此机会彻底把朝廷中反对他的势力一网打尽。
好在这些王爷都没有实差,朝廷也不需要马上找人顶下他们的工作,但是就是这样,关绪清还是觉得这么大的国家,缺人啊!他心中无数次感叹,大清发展壮大,不缺资源,不缺劳力,不缺市场,即便是资金和技术,在和德国、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后,看上去也不是很缺。缺的就是人才。大清人虽然多,读书的也不少,但缺地就是经世致用的人才。
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人才的储备和教育的普及是分不开的,就像金字塔一样,只有底下殷实了,上面才会出现冒尖的人才。
但是现在底下都还没有殷实,又怎么奢望每年朝廷能出几个经世致用的人才啊。
关绪清正想的出神,王商悄悄的走了进来,轻声说道:“皇上,铁路司詹天佑求见。”
“噢?他来做什么?宣!”关绪清疑惑的说道。
“喳。”
不一会,詹天佑出现在了关绪清的面前。
“臣,参见皇上。”詹天佑跪倒在地。
“平身吧,天佑找朕有何要事啊?”关绪清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非常欣赏和看好的。
“启奏皇上,臣觉得咱们大清应该修建从京城到乌兰巴托的京乌铁路和连接陇海路的兰新铁路,这都是事关稳定的脊梁。”詹天佑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几个王爷勾结俄国起兵造反。如果有贯穿乌兰巴托到京城的铁路,那么东北集团军可以布置至少一个师护卫京师,就算东北生乱,从京师到乌兰巴托也只需要一天时间。”
具体方针是尽量少的动而主要通过扶植敌人的对手,来达到目的,以保持英国自克伦威尔时代开始确立的自由贸易体系。这样的政策曾经为英国积攒下了丰厚的国力,并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一个个欧洲上的强敌。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工业实力迅速增长更是让英国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胁,先是发动第十次俄土战争,控制了原本属于奥斯曼土耳其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如果不是土耳其坚守住了色雷斯和君士坦丁堡,俄国已经完成了通向地中海的任务;然后是入侵阿富汗,企图打通前往印度的通道;另一方面,俄国还在东亚先后扼取胶州湾和济州岛,终于取得了太平洋沿岸的不冻港,使得俄国舰队即使在冬季也拥有了巡游太平洋的战略基地。这些无一不在挑动着英国人的神经,但是好在大清的崛起之后迅速的收回了胶州湾、济州岛。把俄国的舰队从太平洋赶了回去。
因此,大清崛起的一系列动作反而被英国摆在了次要地位,而中俄在大清内乱期间的短暂交恶更是让威廉格莱斯顿有了利用大清牵制俄国的奇妙构想,这也成为了《中英新约》签订的基础。条约中一些有利于大清的条款大大改善了中英关系,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正需要借助外力发展工业的关绪清或许真的会投入英国的怀抱。
可是,这样的事情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然而在英国频频暗送秋波之后,德国的外交部先后两次来到京城与冯相华交涉。威廉二世甚至亲自发电询问关绪清与英国的发展进度,并且承诺英国能给与大清的一切,德国照样可以给与大清。
没有想到在扫平内乱之后,与俄国的短暂交恶居然使自己成为了全世界的香饽饽。本来大清的基本国策早已定了下来,如今关绪清却有了重新审视和选择的权利,到底是加入以英国为首的老牌强国阵营还是加入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新贵阵营呢?
就在关绪清举棋不定之时,突然传来了英法两国迅速签订贸易盟约的消息。其条约内容对大清进行联合限制,为大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众所周知,即使在飞机出现近百年以后,海洋仍是世界所有强国的生命线。而在19世纪,英法正代表着世界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英法两国的海军吨位占到世界总海军吨位的一半以上,加上他们遍及世界的殖民地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海军基地,使得大清的进出口贸易始终面对着他们的威胁。而这一时期,正是大清工业发展最需要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时候。
这个消息让关绪清相当的不满,他不知道为什么英国在主动示好之后又联合法国马上对自己进行贸易限制。可能关绪清也已经猜到这一切都是德国在中间搞的手段,德国不顾一切的把大清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
但是如今的关绪清也不会为了讨好英国而去解释点什么,在他看来,中英始终会有一战。而如果站在了英国的阵营里,击败了德国之后,大清不可能分得太多的利益,而英国可能会因为获得极大的利益而更加飞速的发展,这样大清永远也赶不上英国人的脚步了。倒不如联合德国击败英国之后,再与德国争霸。
想到这里,关绪清淡淡了笑了笑,对跪在面前来通报这一消息的彭玉麟说道:“起来吧,既然英国人不识时务,朕也就不需要对他们客气了。告诉冯相华,马上发表公告:取消英、法在零关税政策,实行正常关税制度,另外所有英、法两国的货物在大清的关税也全部上浮五成。”
彭玉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问道:“皇上,这样咱们就彻底把英、法两国得罪了。”
“哼,朕不怕外面的敌人,怕就怕内部不齐心。”关绪清指了指文案上的奏折继续说道:“世铎审问的怎么样了?为什么这么多天了,还是一个屁都问不出来?”
“回皇上,世铎一句话也不肯说,此等乱臣贼子皇上无须多审,直接法办了岂不省事?”彭玉麟疑惑的问道。
关绪清似乎在考虑着什么,沉默了将近10秒之后坚定的说道:“我大清自开国以来,八位铁帽子亲王就一直没有间断了,祖祖辈辈传承至今,而如今这八个王爷中,居然有五个跟这次行刺计划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三个朕估计或多或少也收到点风声,可是他们深受皇恩这么多年,居然眼看着朕遭行刺也不给朕露点风声。此等逆贼们朕留着何用?”
彭玉麟毕竟是在官场上混迹了这么多年,怎么会听不出皇上的话外之音呢?
“回皇上,世铎已经伏法,并且招供其余七位王爷都有参与行刺计划。而世铎在牢中自尽了!”彭玉麟立刻说道。
关绪清满意的看了看彭玉麟,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让顺天府去其余七位王爷府中去拿人吧,让启东带一队禁卫军一起去抄了他们的家,至于世铎么,念他检举有功,留他个全尸安葬了吧!”
“喳。”
彭玉麟退了出去后,关绪清一个人在偌大的养心殿呢,思索着自己所做的一切,虽然说八个王爷对自己的新政始终不太支持,但是要说他们联合世铎谋反倒也没有什么证据,这次抓了这七人,估计也会有几个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他需要乘此机会彻底把朝廷中反对他的势力一网打尽。
好在这些王爷都没有实差,朝廷也不需要马上找人顶下他们的工作,但是就是这样,关绪清还是觉得这么大的国家,缺人啊!他心中无数次感叹,大清发展壮大,不缺资源,不缺劳力,不缺市场,即便是资金和技术,在和德国、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后,看上去也不是很缺。缺的就是人才。大清人虽然多,读书的也不少,但缺地就是经世致用的人才。
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人才的储备和教育的普及是分不开的,就像金字塔一样,只有底下殷实了,上面才会出现冒尖的人才。
但是现在底下都还没有殷实,又怎么奢望每年朝廷能出几个经世致用的人才啊。
关绪清正想的出神,王商悄悄的走了进来,轻声说道:“皇上,铁路司詹天佑求见。”
“噢?他来做什么?宣!”关绪清疑惑的说道。
“喳。”
不一会,詹天佑出现在了关绪清的面前。
“臣,参见皇上。”詹天佑跪倒在地。
“平身吧,天佑找朕有何要事啊?”关绪清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非常欣赏和看好的。
“启奏皇上,臣觉得咱们大清应该修建从京城到乌兰巴托的京乌铁路和连接陇海路的兰新铁路,这都是事关稳定的脊梁。”詹天佑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几个王爷勾结俄国起兵造反。如果有贯穿乌兰巴托到京城的铁路,那么东北集团军可以布置至少一个师护卫京师,就算东北生乱,从京师到乌兰巴托也只需要一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