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m48a5型主战坦克的105mm主炮已经开始齐射,尽管距离遥远,但齐射的威力很大,炮弹散布落下,爆炸的气流冲击着正在向前猛冲的伊拉克战车,弹片打的车体不停顿的啪啪作响。
“报告——距离3100米,再次请求发射导弹——”阿尔姆克上士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焦灼,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射程为3750米,现在早已进入了射程,但艾尔安塔夫上尉仍然不下令射击,这是为了什么?难道他真的发疯想去灭掉整个敌人的坦克营?
作为一个军人,阿尔姆克上士当然知道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的战车仍然紧紧跟随着前方的步兵战车向前前进。
轰——一发炮弹落在了战车右侧,爆炸的热风将战车猛力的掀起几十公分又重重地摔下,低沉而强劲的马达声伴着镇耳欲聋的爆炸声,战车仍然继续向前飞驰着,好像无畏的帆船穿行在狂风与惊雷的大海之上。
“距离2300米——”阿尔姆克上士对着无线电大声吼道。继续向前的话可就非常危险了,伊朗坦克的齐射可不是说着玩的,自己这些战车只要被坦克炮弹命中一发,就立刻会炸的四分五裂,烧成一堆废铁。艾尔安塔夫上尉竟然下令逼近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够的大胆……
“全体减速,就地转向,导弹车作好发射准备!”无线电中传来艾尔安塔夫上尉沉着的命令声,为首的两辆蝰蛇战车突然减速。同时bmp-1步兵战车也开始减速,就地转向,划出大片的尘土,而导弹发射车也同时刹车转向,导弹发射器则调整好方向,瞄准前方的坦克群。
这个时候阿尔姆克上士才明白自己的顶头上司的意思,原来他的战术是奔袭,利用自己射程和机动力的优势,在对方坦克的射程边缘发射导弹,而发射车和连队战车的方向是背向敌人,这样只要导弹一打出,全连可以立刻加速狂奔,脱离对方坦克的威胁。同时由于距离的关系,导弹操作手依然可以在战车撤退的同时继续将光学瞄准器对准敌坦克,为导弹提供制导。
战车一个漂亮干净的回旋转身,还未停稳,阿尔姆克上士就立刻将陶式反坦克导弹的瞄准镜对准了伊朗坦克。他很喜欢也很相信手中的武器,因为这种导弹的威力他是知道的,它的弹头足以将一辆m48或者m60坦克的炮塔炸飞。
“陶”(tow)式反坦克导弹,“陶”是英文“管式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导弹”一词的缩写。这种导弹的弹身很大,比法国研制的“米兰”导弹要大得多,它很重、很贵、很复杂,但威力大得惊人。对付伊朗陆军的那些主战坦克,只要一发就足可以解决问题。
陶式反坦克导弹在伊拉克步兵中并不很受欢迎,因为它太重了,使用地面发射架时,“陶”式导弹的战斗全重为77公斤,对于它的4人发射小组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导弹连同包装筒一起,共重18.2,这比法国的“米兰”和苏联的9m14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3塞格)重要的多。
在通常情况下,步兵还是喜欢使用苏制的9m14反坦克导弹,这也是因为伊朗陆军的坦克多是美制m48a5,m60这种老式货色,使用9m14已经足以对付它们,当然就没有必要使用个大沉重的陶式了。
但机械化部队对陶式是情有独钟的,这是因为车辆为士兵分担了导弹的重量,在不需要自己背着武器行动的情况下,武器的威力自然是越大越好,射程自然是越远越好。所以机械化部队中大量配备了陶式反坦克导弹,当然在这些导弹中,由于美国的限制,基本上都是陶1型,先进的陶2型甚至陶2a型还没有被美国批准出售到伊拉克。
阿尔姆克上士将远处为首的一辆伊朗坦克套进了瞄准镜的中心,在无线电中小声报告:“1号车发射导弹一发!”他按下了击发键,轰的一声,战车上的包装筒被吹向后方,一个小型的无坐力炮发射药先将导弹推出发射管,在导弹飞出发射管之后,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
发射药瞬间的爆发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同时向后所产生的冲击波让车身微微一震。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隐蔽,目标也容易看到射手的发射位置,然而对于这种强力的反坦克武器来说,冒这么一点风险是值得的。在阿尔姆克上士开火的同时,另一辆车的导弹也发射了。
导弹飞出,阿尔姆克上士立刻将瞄准镜视轴线对准了远处的敌军坦克,陶式导弹的飞行将始终沿着瞄准线飞行,这是因为发射控制箱内装有红外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位于瞄准镜视界范围内的导弹所发出的火光,并问相应的信息传输装置发出电信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导线将修正指令传到导弹上,“通知”导弹移动到瞄准线上。当导弹与瞄准线重合时,修正指令消失,导弹即可径直向前飞抵目标。
这种制导方式叫做半自动制导,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使得射手的工作简化,唯一需要完成的动作就是扣压扳机和使瞄准具对准目标,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命中目标。训练完成这种动作的射手,自然非常容易。但是在具体的实战中,导弹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命中也是一项很不简单的工作。
阿尔姆克上士可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他紧紧的将敌坦克套在瞄准镜中,指导着导弹飞向目标,陶式导弹飞行速度超过300米每秒,2000多米的距离只需要七到八秒钟。但对于在伊朗坦克群射击中的第六连来说,这七八秒钟漫长的犹如七八十年一样。
突然一片明亮的火焰爆发开来,导弹精确的击中了那辆坦克,强大的金属流瞬间引爆了坦克弹药,巨大的爆炸力无情地将坦克炮塔掀开,一道道奔流的火光将还在颤抖的坦克车身映照得异常眩丽。
未等阿尔姆克上士欣赏这绚丽的一幕,两辆蝰蛇轮式战车在第一时间发射了车首安置的烟雾弹,一道浓厚的烟墙迅速在第六连的前方升起,阻挡了伊朗战车的视野。在烟墙升起的瞬间,阿尔姆克上士好像听到了又一声沉闷的爆炸,另一枚导弹也命中了目标。
“全体后撤,距离3000米发射第二枚!”艾尔安塔夫上尉声音仍然冷静而严肃,没有一丝喜悦。第六连的战车迅速开动,直接向后方狂奔而去,而那两辆蝰蛇轮战则就地转身,利用自己的灵活性,迅速追上了编队。在烟雾的掩护下,第六连快速撤离了发射阵地,向第二次攻击的位置退去。
首次攻击自己没有损伤,击毁两辆伊朗坦克,这个战绩应该说不错。第六连的官兵都兴奋异常,准备后撤到位置后进行第二轮攻击。然而就在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了猛烈的划破空气的呼啸声,8架小羚羊武装攻击直升机呼啸着从第六连头顶上飞过,摆开战斗队形向伊朗坦克营扑去。
“该死——该死——”冷静沉默的艾尔安塔夫上尉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要是早就知道伊拉克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的话,他根本没有必要转身逃走。在空袭下的伊朗坦克肯定会乱成一团,根本无暇顾及他的这支小部队。而他可以从容的瞄准被直升机打的落花流水的伊朗部队,将导弹发射车上剩下的六枚导弹全部打完,再干掉个五六辆伊朗坦克和战车。
但现在他已经不敢冲上前去了,此时战场情况极为复杂,他又缺乏和空中的直升机沟通的方式,一旦转身进攻,如果被直升机误认为敌人那可就惨了。所以艾尔安塔夫上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远处的天空中突然燃烧起了一片火光,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巢开火了。
伊朗的坦克阵地顷刻间被从天而降的火箭弹覆盖,在这暴雨般的爆炸和火焰中,伊朗坦克的炮塔顷刻被炙热的金属射流击穿,诱爆的弹药将炮塔直接炸上天空,宛如放出一片又一片的金属礼花。
“报告——距离3100米,再次请求发射导弹——”阿尔姆克上士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焦灼,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射程为3750米,现在早已进入了射程,但艾尔安塔夫上尉仍然不下令射击,这是为了什么?难道他真的发疯想去灭掉整个敌人的坦克营?
作为一个军人,阿尔姆克上士当然知道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的战车仍然紧紧跟随着前方的步兵战车向前前进。
轰——一发炮弹落在了战车右侧,爆炸的热风将战车猛力的掀起几十公分又重重地摔下,低沉而强劲的马达声伴着镇耳欲聋的爆炸声,战车仍然继续向前飞驰着,好像无畏的帆船穿行在狂风与惊雷的大海之上。
“距离2300米——”阿尔姆克上士对着无线电大声吼道。继续向前的话可就非常危险了,伊朗坦克的齐射可不是说着玩的,自己这些战车只要被坦克炮弹命中一发,就立刻会炸的四分五裂,烧成一堆废铁。艾尔安塔夫上尉竟然下令逼近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够的大胆……
“全体减速,就地转向,导弹车作好发射准备!”无线电中传来艾尔安塔夫上尉沉着的命令声,为首的两辆蝰蛇战车突然减速。同时bmp-1步兵战车也开始减速,就地转向,划出大片的尘土,而导弹发射车也同时刹车转向,导弹发射器则调整好方向,瞄准前方的坦克群。
这个时候阿尔姆克上士才明白自己的顶头上司的意思,原来他的战术是奔袭,利用自己射程和机动力的优势,在对方坦克的射程边缘发射导弹,而发射车和连队战车的方向是背向敌人,这样只要导弹一打出,全连可以立刻加速狂奔,脱离对方坦克的威胁。同时由于距离的关系,导弹操作手依然可以在战车撤退的同时继续将光学瞄准器对准敌坦克,为导弹提供制导。
战车一个漂亮干净的回旋转身,还未停稳,阿尔姆克上士就立刻将陶式反坦克导弹的瞄准镜对准了伊朗坦克。他很喜欢也很相信手中的武器,因为这种导弹的威力他是知道的,它的弹头足以将一辆m48或者m60坦克的炮塔炸飞。
“陶”(tow)式反坦克导弹,“陶”是英文“管式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导弹”一词的缩写。这种导弹的弹身很大,比法国研制的“米兰”导弹要大得多,它很重、很贵、很复杂,但威力大得惊人。对付伊朗陆军的那些主战坦克,只要一发就足可以解决问题。
陶式反坦克导弹在伊拉克步兵中并不很受欢迎,因为它太重了,使用地面发射架时,“陶”式导弹的战斗全重为77公斤,对于它的4人发射小组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导弹连同包装筒一起,共重18.2,这比法国的“米兰”和苏联的9m14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3塞格)重要的多。
在通常情况下,步兵还是喜欢使用苏制的9m14反坦克导弹,这也是因为伊朗陆军的坦克多是美制m48a5,m60这种老式货色,使用9m14已经足以对付它们,当然就没有必要使用个大沉重的陶式了。
但机械化部队对陶式是情有独钟的,这是因为车辆为士兵分担了导弹的重量,在不需要自己背着武器行动的情况下,武器的威力自然是越大越好,射程自然是越远越好。所以机械化部队中大量配备了陶式反坦克导弹,当然在这些导弹中,由于美国的限制,基本上都是陶1型,先进的陶2型甚至陶2a型还没有被美国批准出售到伊拉克。
阿尔姆克上士将远处为首的一辆伊朗坦克套进了瞄准镜的中心,在无线电中小声报告:“1号车发射导弹一发!”他按下了击发键,轰的一声,战车上的包装筒被吹向后方,一个小型的无坐力炮发射药先将导弹推出发射管,在导弹飞出发射管之后,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
发射药瞬间的爆发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同时向后所产生的冲击波让车身微微一震。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隐蔽,目标也容易看到射手的发射位置,然而对于这种强力的反坦克武器来说,冒这么一点风险是值得的。在阿尔姆克上士开火的同时,另一辆车的导弹也发射了。
导弹飞出,阿尔姆克上士立刻将瞄准镜视轴线对准了远处的敌军坦克,陶式导弹的飞行将始终沿着瞄准线飞行,这是因为发射控制箱内装有红外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位于瞄准镜视界范围内的导弹所发出的火光,并问相应的信息传输装置发出电信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导线将修正指令传到导弹上,“通知”导弹移动到瞄准线上。当导弹与瞄准线重合时,修正指令消失,导弹即可径直向前飞抵目标。
这种制导方式叫做半自动制导,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使得射手的工作简化,唯一需要完成的动作就是扣压扳机和使瞄准具对准目标,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命中目标。训练完成这种动作的射手,自然非常容易。但是在具体的实战中,导弹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命中也是一项很不简单的工作。
阿尔姆克上士可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他紧紧的将敌坦克套在瞄准镜中,指导着导弹飞向目标,陶式导弹飞行速度超过300米每秒,2000多米的距离只需要七到八秒钟。但对于在伊朗坦克群射击中的第六连来说,这七八秒钟漫长的犹如七八十年一样。
突然一片明亮的火焰爆发开来,导弹精确的击中了那辆坦克,强大的金属流瞬间引爆了坦克弹药,巨大的爆炸力无情地将坦克炮塔掀开,一道道奔流的火光将还在颤抖的坦克车身映照得异常眩丽。
未等阿尔姆克上士欣赏这绚丽的一幕,两辆蝰蛇轮式战车在第一时间发射了车首安置的烟雾弹,一道浓厚的烟墙迅速在第六连的前方升起,阻挡了伊朗战车的视野。在烟墙升起的瞬间,阿尔姆克上士好像听到了又一声沉闷的爆炸,另一枚导弹也命中了目标。
“全体后撤,距离3000米发射第二枚!”艾尔安塔夫上尉声音仍然冷静而严肃,没有一丝喜悦。第六连的战车迅速开动,直接向后方狂奔而去,而那两辆蝰蛇轮战则就地转身,利用自己的灵活性,迅速追上了编队。在烟雾的掩护下,第六连快速撤离了发射阵地,向第二次攻击的位置退去。
首次攻击自己没有损伤,击毁两辆伊朗坦克,这个战绩应该说不错。第六连的官兵都兴奋异常,准备后撤到位置后进行第二轮攻击。然而就在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了猛烈的划破空气的呼啸声,8架小羚羊武装攻击直升机呼啸着从第六连头顶上飞过,摆开战斗队形向伊朗坦克营扑去。
“该死——该死——”冷静沉默的艾尔安塔夫上尉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要是早就知道伊拉克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的话,他根本没有必要转身逃走。在空袭下的伊朗坦克肯定会乱成一团,根本无暇顾及他的这支小部队。而他可以从容的瞄准被直升机打的落花流水的伊朗部队,将导弹发射车上剩下的六枚导弹全部打完,再干掉个五六辆伊朗坦克和战车。
但现在他已经不敢冲上前去了,此时战场情况极为复杂,他又缺乏和空中的直升机沟通的方式,一旦转身进攻,如果被直升机误认为敌人那可就惨了。所以艾尔安塔夫上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远处的天空中突然燃烧起了一片火光,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巢开火了。
伊朗的坦克阵地顷刻间被从天而降的火箭弹覆盖,在这暴雨般的爆炸和火焰中,伊朗坦克的炮塔顷刻被炙热的金属射流击穿,诱爆的弹药将炮塔直接炸上天空,宛如放出一片又一片的金属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