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将军本旧朝之重镇,新朝之勋臣,盖讵意国遭不造,闯贼肆恶,当日之本衷,志兴楚国,饮泣秦庭,缟素誓师,提兵问罪。然狄夷之邦,凭借兵势,外施复仇之虚名,阴作新朝之佐命,虽叩兵入关,自立为帝,却是以将军当为第一功也。
然水盈则溢、月盈则亏,何况人乎。将军不避艰险,提数十万之众,逐闯贼于河北,败珍寇于关中,挥师南下,沿江西进,进取南都,遂使清廷立足中原,图开创之丰功。然功莫大焉,亦祸莫大焉也。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室仍狄夷之邦,不知人论礼数,父子兄弟尚且不能相容,岂能独善将军乎。然尚未有负将军者,盖因有我,始有将军在。而浙江亡复之时,即为将军大祸当致之日也。
今将军麾下带甲数十万,以将军之神武英勇,未尝不能纵横天下,称雄于一方,又岂有受制于人之理乎,故为将军顾,当宜早自决,切莫自误。”
这封信的言语十分简单,并没有太复杂的句子,仅仅只是把要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如果和钱谦益的那篇[劝降顺表]相比,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格式韵律,显然是要相差太多了。如果说钱谦益是一篇研究生论文,那么这一封信顶多只能算是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当然以商毅现在的古文功底,能够之乎者也的写出这样一封信来,己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这还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经常和王夫之、李岩这样的这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接触,也听惯了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词句,才有这样的古文水平,如果是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肯定是写不出这样一封信来。
但就是这样的一封信,吴三桂却翻来覆去,反复看了十余遍,几乎能够一字不差的给背诵出来,但这时仍然独自一个人在大帐里坐在灯前,两眼紧盯在信纸上,一言不发。
这封信是由一个被商家军俘虏的清兵带回来的。这名清兵本来是吴三桂的旧部,跟随吴三桂在山海关驻守了几年,又一起降清,在吴三桂部下也算是一个老人了,许多吴三桂部下的士兵都认识他,因此在他被放回吴三桂的大营之后,并没有受到什么责难。只是暂时被限制了自由,然后派人通报给吴三桂。
吴三桂当然知道,自己的士兵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被商家军放回来,一定是另有原因,于是也立刻招见了这名士兵。而在这名士兵向吴三桂交出这一封信的时候,吴三桂还颇有些不以为然,商毅写信给自己做什么,肯定不会是想要投降,也不会劝自己投降,难到说是想和清军讲和吗?
吴三桂和商毅之间到是有过一面之识,当时商毅才刚刚崭露头角,但比起吴三桂还稍有些不如,不过吴三桂对他到是有一些惺惺相惜之意。就在那一次会面之后,吴三桂就赴山海关上任,而商毅也返回了山东。但在商毅离开北京的时候,已经被国丈田弘遇答应送给吴三桂的陈圆圆,却连夜出逃,投奔商毅,和他一起私奔回到了山东。
但天下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这种事情,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因此也渐渐传开,而且有多种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变成了商毅率人夜闯田府,把陈圆圆从田府里硬抢走的。吴三桂当然相信这个版本,因此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对商毅恨之入骨,恨不能立刻提兵杀到山东,去把陈圆圆再抢回来。
不过随后几年中,事情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吴三桂投降了清廷,引淸军入关,成为清廷入主中国的最大功臣,而商毅也占领了浙江,割据一方,成为南方最强的地方势力。商毅不仅迎头赶上了吴三桂,而且还把他甩下了一段距离。在清军南征的时候,吴三桂也曾又燃起了一线希望,认为有机会可以和商毅一决胜贞,夺回陈圆圆。
但随着江准战役的结束,商毅己经成为整个南方抵抗清军的中坚力量,能够以浙江一省之力,与清廷相抗衡,由其是在第二次南征,吴三桂也亲身和商家军交战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商毅己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了。同时对商毅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也不能不佩服。而且这时吴三桂操心的事情太多,对于抢回陈圆圆,己经淡了许多。
因此接到啇毅的信时,吴三桂的心情是十分复杂,不过在过信看完了第一遍之后,吴三桂的神情就变了,立刻将这名士兵和其他的部将都打发出去,然后一个人在帐中反复的阅读商毅的这一封信。
尽管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仍然视商毅为敌人,但这封信所写的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的触动了吴三桂。
应该说自从投降清廷,一直到第二次南征攻取南京的这二年多的时间里,吴三桂确实没有太多别的想法,而且无论是第一次南征追击大顺军,还是第二次南征在江北与商家军作战,吴三桂都十分努力,确实并没有故避战保存实力的意图。
因为在降清之后,吴三桂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和清廷牢牢捆绑在一起,只有清廷统一天下,坐稳江山,才能保证自己的平安富贵,使自己摆脱叛臣之名。而且在刚降清的时候,吴三桂手下才四万多人马,第二次南征开始,也不足七万,实在是沒有太多和清廷讨价还价的资本,只能依靠奋力作战,建立战功,来取得清廷的信任,在清廷立足。当然在这期间,淸军也是和吴三桂一道在奋力作战,大家都没有保留。
而在南征其间趁机扩充自己的实力,不过是保证自己战斗力的需求,也是任何一个武将都会做出的选择,并不能说吴三桂就有别的想法。
但现在商毅的一封信,却勾起了吴三桂的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由其是现在的吴三桂,也颇有骑虎难下、前退维谷之感,因为这一次阿济格明摆着就是想借商家军的力量,来消耗自己的实力,但就这么按兵不动的耗下去可也不是办法啊。阿济格还在南京一个劲的催,而商家军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也让吴三桂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利益和清廷的利益真的是完全一致的吗?如果清廷真的坐稳了江山,自己真的能够保住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吗?吴三桂可是熟读史书的人,当然知道,最无情是帝王家,在历史上功臣和皇帝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由其是武将,最容易遭到帝王的猜忌,好一点的如宋太祖,一个杯酒释兵权,老老实实的接受圈养,如果遇到汉高祖、明太祖这样的翻睑无情皇帝,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现在清廷的皇帝年幼,掌握实权的是摄政王多尔衮,如果说要吴三桂来判断多尔像谁,吴三桂绝对不认为是宋太祖。而且还有一个自己以前忽视了的地方,清廷是满族,而自己是汉族,就算清廷的皇帝再宽宏大量,但能够落到自己这样一个异族将领的头上来吗?纵观二十二史,那一个朝代重用过异族人呢?那一个异族的王朝又重用过汉族人呢?那么自己未来的命运,恐怕并不是像自己当初所想的那么乐观吧。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该……
想到了这里,吴三桂也不禁吓了一跳,而且还出了一身冷汗,也赶忙制止自己再想下去。现在自己己经降清了,还有什么好想的,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也许自己应该主动解除兵权,打消清军的猜忌,这样说不定可以做一个富翁闲人,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生。但解除了兵权,就真能解决问题吗?当年韩信的兵权早在汉高祖伪游云梦时就解除了,最后不还是难逃一死吗?如果当初韩信在拥兵百万的时候自立为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杀身大祸了。
现在自己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当年的韩信,但手下也有十二万大军,商毅在率军南下平乱的时候,才二万兵力,但因为占据了浙江,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发展到了今天的势力。如果自己也能够找到一个立足之地,过个二三年的时间,岂不是也能……
吴三桂摇了摇头,怎么又想到这个上面去了,商毅占据浙冮,是机缘巧合,可遇而不可求。清廷也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啊!不过也很难说,在南方还有两广、云贵、四州等地都可以做为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且清廷现在要对付的是商毅,不会冒然对付自已。因此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目前的形势,未必不能有机会去进取一地,然后再以之为基础,续继招兵买马、制造火器,自己说不定也能……
吴三桂忽然发现,自己还是在顺着这个思路在想下去。因此也再次禁止自己再想,但思想一打开,却根本就不受控制了,吴三桂总是不由自主的顺着保存实力、寻找立足点,扩大势力的思路再想下去,一夜都没有停止。
就在第二天一早,吴三桂又收到了阿济格的命令,催促他立刻进军,而且措辞十分严厉,大有再不进军,就要严办的势头。而就是这份催促进军的命令,使吴三桂终于下定了决心,因此立刻派人去请尚可喜,过营来商议大事。
然水盈则溢、月盈则亏,何况人乎。将军不避艰险,提数十万之众,逐闯贼于河北,败珍寇于关中,挥师南下,沿江西进,进取南都,遂使清廷立足中原,图开创之丰功。然功莫大焉,亦祸莫大焉也。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室仍狄夷之邦,不知人论礼数,父子兄弟尚且不能相容,岂能独善将军乎。然尚未有负将军者,盖因有我,始有将军在。而浙江亡复之时,即为将军大祸当致之日也。
今将军麾下带甲数十万,以将军之神武英勇,未尝不能纵横天下,称雄于一方,又岂有受制于人之理乎,故为将军顾,当宜早自决,切莫自误。”
这封信的言语十分简单,并没有太复杂的句子,仅仅只是把要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如果和钱谦益的那篇[劝降顺表]相比,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格式韵律,显然是要相差太多了。如果说钱谦益是一篇研究生论文,那么这一封信顶多只能算是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当然以商毅现在的古文功底,能够之乎者也的写出这样一封信来,己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这还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经常和王夫之、李岩这样的这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接触,也听惯了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词句,才有这样的古文水平,如果是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肯定是写不出这样一封信来。
但就是这样的一封信,吴三桂却翻来覆去,反复看了十余遍,几乎能够一字不差的给背诵出来,但这时仍然独自一个人在大帐里坐在灯前,两眼紧盯在信纸上,一言不发。
这封信是由一个被商家军俘虏的清兵带回来的。这名清兵本来是吴三桂的旧部,跟随吴三桂在山海关驻守了几年,又一起降清,在吴三桂部下也算是一个老人了,许多吴三桂部下的士兵都认识他,因此在他被放回吴三桂的大营之后,并没有受到什么责难。只是暂时被限制了自由,然后派人通报给吴三桂。
吴三桂当然知道,自己的士兵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被商家军放回来,一定是另有原因,于是也立刻招见了这名士兵。而在这名士兵向吴三桂交出这一封信的时候,吴三桂还颇有些不以为然,商毅写信给自己做什么,肯定不会是想要投降,也不会劝自己投降,难到说是想和清军讲和吗?
吴三桂和商毅之间到是有过一面之识,当时商毅才刚刚崭露头角,但比起吴三桂还稍有些不如,不过吴三桂对他到是有一些惺惺相惜之意。就在那一次会面之后,吴三桂就赴山海关上任,而商毅也返回了山东。但在商毅离开北京的时候,已经被国丈田弘遇答应送给吴三桂的陈圆圆,却连夜出逃,投奔商毅,和他一起私奔回到了山东。
但天下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这种事情,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因此也渐渐传开,而且有多种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变成了商毅率人夜闯田府,把陈圆圆从田府里硬抢走的。吴三桂当然相信这个版本,因此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对商毅恨之入骨,恨不能立刻提兵杀到山东,去把陈圆圆再抢回来。
不过随后几年中,事情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吴三桂投降了清廷,引淸军入关,成为清廷入主中国的最大功臣,而商毅也占领了浙江,割据一方,成为南方最强的地方势力。商毅不仅迎头赶上了吴三桂,而且还把他甩下了一段距离。在清军南征的时候,吴三桂也曾又燃起了一线希望,认为有机会可以和商毅一决胜贞,夺回陈圆圆。
但随着江准战役的结束,商毅己经成为整个南方抵抗清军的中坚力量,能够以浙江一省之力,与清廷相抗衡,由其是在第二次南征,吴三桂也亲身和商家军交战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商毅己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了。同时对商毅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也不能不佩服。而且这时吴三桂操心的事情太多,对于抢回陈圆圆,己经淡了许多。
因此接到啇毅的信时,吴三桂的心情是十分复杂,不过在过信看完了第一遍之后,吴三桂的神情就变了,立刻将这名士兵和其他的部将都打发出去,然后一个人在帐中反复的阅读商毅的这一封信。
尽管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仍然视商毅为敌人,但这封信所写的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的触动了吴三桂。
应该说自从投降清廷,一直到第二次南征攻取南京的这二年多的时间里,吴三桂确实没有太多别的想法,而且无论是第一次南征追击大顺军,还是第二次南征在江北与商家军作战,吴三桂都十分努力,确实并没有故避战保存实力的意图。
因为在降清之后,吴三桂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和清廷牢牢捆绑在一起,只有清廷统一天下,坐稳江山,才能保证自己的平安富贵,使自己摆脱叛臣之名。而且在刚降清的时候,吴三桂手下才四万多人马,第二次南征开始,也不足七万,实在是沒有太多和清廷讨价还价的资本,只能依靠奋力作战,建立战功,来取得清廷的信任,在清廷立足。当然在这期间,淸军也是和吴三桂一道在奋力作战,大家都没有保留。
而在南征其间趁机扩充自己的实力,不过是保证自己战斗力的需求,也是任何一个武将都会做出的选择,并不能说吴三桂就有别的想法。
但现在商毅的一封信,却勾起了吴三桂的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由其是现在的吴三桂,也颇有骑虎难下、前退维谷之感,因为这一次阿济格明摆着就是想借商家军的力量,来消耗自己的实力,但就这么按兵不动的耗下去可也不是办法啊。阿济格还在南京一个劲的催,而商家军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也让吴三桂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利益和清廷的利益真的是完全一致的吗?如果清廷真的坐稳了江山,自己真的能够保住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吗?吴三桂可是熟读史书的人,当然知道,最无情是帝王家,在历史上功臣和皇帝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由其是武将,最容易遭到帝王的猜忌,好一点的如宋太祖,一个杯酒释兵权,老老实实的接受圈养,如果遇到汉高祖、明太祖这样的翻睑无情皇帝,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现在清廷的皇帝年幼,掌握实权的是摄政王多尔衮,如果说要吴三桂来判断多尔像谁,吴三桂绝对不认为是宋太祖。而且还有一个自己以前忽视了的地方,清廷是满族,而自己是汉族,就算清廷的皇帝再宽宏大量,但能够落到自己这样一个异族将领的头上来吗?纵观二十二史,那一个朝代重用过异族人呢?那一个异族的王朝又重用过汉族人呢?那么自己未来的命运,恐怕并不是像自己当初所想的那么乐观吧。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该……
想到了这里,吴三桂也不禁吓了一跳,而且还出了一身冷汗,也赶忙制止自己再想下去。现在自己己经降清了,还有什么好想的,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也许自己应该主动解除兵权,打消清军的猜忌,这样说不定可以做一个富翁闲人,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生。但解除了兵权,就真能解决问题吗?当年韩信的兵权早在汉高祖伪游云梦时就解除了,最后不还是难逃一死吗?如果当初韩信在拥兵百万的时候自立为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杀身大祸了。
现在自己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当年的韩信,但手下也有十二万大军,商毅在率军南下平乱的时候,才二万兵力,但因为占据了浙江,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发展到了今天的势力。如果自己也能够找到一个立足之地,过个二三年的时间,岂不是也能……
吴三桂摇了摇头,怎么又想到这个上面去了,商毅占据浙冮,是机缘巧合,可遇而不可求。清廷也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啊!不过也很难说,在南方还有两广、云贵、四州等地都可以做为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且清廷现在要对付的是商毅,不会冒然对付自已。因此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目前的形势,未必不能有机会去进取一地,然后再以之为基础,续继招兵买马、制造火器,自己说不定也能……
吴三桂忽然发现,自己还是在顺着这个思路在想下去。因此也再次禁止自己再想,但思想一打开,却根本就不受控制了,吴三桂总是不由自主的顺着保存实力、寻找立足点,扩大势力的思路再想下去,一夜都没有停止。
就在第二天一早,吴三桂又收到了阿济格的命令,催促他立刻进军,而且措辞十分严厉,大有再不进军,就要严办的势头。而就是这份催促进军的命令,使吴三桂终于下定了决心,因此立刻派人去请尚可喜,过营来商议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