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两声闷响,两个大箱子被家人拿过来,放在李格非面前的地面上。
    李格非让人将这两个大箱子推到王柏和程协祥的面前,道:“两位老板,这里面各有白银五万两,两位请点一点数,看看数目对不对。”
    王柏和程协祥赶忙打开了箱子,大致看了一下,道:“对、对,这是五万两白银。”
    李格非又拿了两个小包,递到两人面前,道:“帐目你们两位也都看了,这是你们两位这个月的分红,再点一下吧。”
    王柏和程协祥接过了小包,看也不看就扔到了箱子里,王柏道:“不用看了,一定是没错的。”
    李格非淡淡道:“还是点一点吧!我也是受他人之托,来为两人办理退资手续,银钱方面的事情,还是当面点淸为好。”
    程协祥道:“不用了,不用了,李兄的为人,我们都是信得过的。”
    李格非道:“不敢当,和两位老板称兄道弟,我可高攀不起,王老板、程老板,如果帐目银钱没错,那就请两位在这份协议书上签字画押。”
    说着李格非将两份早己准备好了协议书递到两人面前,道:“这是最后一道手续,完成之后,两位老板和我们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就没有半点关系了,也和我李格非,还有林大哥,没有半点关系。”
    王柏和程协祥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是精明人,当然听得出李格非的意思,这表示林之洋和李格非将同他们断绝一切生意来往。
    来到苏州的第二天,李格非就在一家酒楼里宴请王柏和程协祥两人,并且再三向他们陈明目前的利害关糸,分柝局势,希望能劝说两人回心转意,但王柏和程协祥却是铁了心要撤资,死不悔改,因此李格非也只好忿忿表示,将同两人彻底断去生意关系。然后办理了退资手续,交付了两人的股金。
    其实王柏和程协祥要撤资,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受到郑敬高的危胁,因为两人也看得出来,郑敬高在苏州的权威早己大不如从前了。但郑敬高并不仅仅只是危胁他们,同时还像两人承诺,只要是从丝绸厂里撤资,就立刻吸收两人进入隆兴堂,而且还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这一点对两人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两人在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只是小股东,而加入隆兴堂,却可以独立的进行丝绸贸易,与另十八家作坊平起平坐,正常的情况下,一年少说也有十几万白银的收入,因此两人一合计,就决定从新丝路丝绸织造厂撤资,加入隆兴堂。
    现在李格非代表林之洋,宣称与两人断绝一切生意来往,对两人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两人的经营有大半都和林之洋有关。但想到加入了隆兴堂之后的光荣前途,这些损失也都是弥补的回来的,因此还是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办好了手续之后,两人也自觉没脸多呆,让家人抬着银子,从酒楼里出来,也是如释重负一般。王柏道:“程兄,我们这样做好吗?”
    程协祥道:“好不好又能怎么样,协议也签了,股金也撤了,人也得罪了,还回得了头吗?还是想想以后的事情吧!今年争取多收一些生丝,把损失都补回来。”
    王柏也点了点头道:“对,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两人正说,听街上有人喊叫着:看报、看报、[杭州时报],三文钱一份。苏州城生丝收购大降价,丝农苦不堪言,新丝路丝绸厂独力坚持,铁肩担道义,力保生丝收购价不降。”
    “看报、看报,隆兴堂、新丝堂生丝收购大战,谁胜谁负,都在[杭州时报],三文钱一份。”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寻声看去,只见是几个十二三岁的男孩,都是一色青衣小帽,背着一个斜挎背包的打办,手里拿着一卷纸,在街上一边小跑着,一边喊叫着。两人也都觉得十分新鲜,他们都知道,商毅在杭州办了一份报纸,登载时事新闻,还有一些时令物价,没想到现在也传到了苏州,看来还登载着这次生丝降价大潮的消息。
    而在街头上,也有人动了好奇心,三文钱对于一般人来说,还不算什么,因此许多人都叫住了报僮,买一件报纸来看。
    王柏一时也动了好奇心,也叫来了一个报僮,掏三文钱买了一份[杭州时报],两人凑在一起看,只见第一版的标题大字,“隆兴堂心冷手黑,降低生丝收购价格,吸尽丝农血汗”,文章的内容大意都是说隆兴堂为了挤垮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压低生丝的收购价格,不惜损害广大丝农利益,谋取暴利等等。而在第二版里,又有一篇文章着力夸赞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在一片降价声中,依然坚持生丝的收购价格,保护丝农,大仁大义的行为。最后还引用林进旭的原说,保证开门营业,保证绝不降价。”
    两人看完之后,虽然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都不以为然,王柏随手把报纸一折,放在口袋里,各自分手,带首家人和银子就离开了。
    利用报纸对这场生丝大战进行宣传,控制舆论的导向,是商毅对隆兴堂的一个重要反击,同时也是扩大[杭州时报]影响力的一个大好机会。
    借助平灭马家寨的事情,[杭州时报]在杭州和嘉兴一带着实火了一把,整个浙江地区,也差不多都知道这么一个新鲜事务,而且发行份数,也很快就扩大到了一千份。但马家寨毕竟只是一个地方的恶覇,影响力有限,风头过去之后,[杭州时报]也就渐渐归于平淡,不温不火,虽然每期一厶份基本都能买完,但只是在杭州府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力,难以进一步的扩大。
    商毅也知道,[杭州时报]要再找其他的新闻焦点,通俗说就是找热点话题抄作,才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其实这个时候的热点话题不少,北方的军事消息就是最大的热点。但这个热点毕竟太过敏感,商毅暂时还无法利用起来,只是在报纸上简单带一笔,不作深入的讨论。
    而苏州的这场生丝价格大战,却正好为商毅提供了一个新的热点话题。不仅可以扩大[杭州时报]在江浙一带由其是在苏州的影响力,还能进一步在苏州的居民中宣传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高大光辉形像,丑化和贬低隆兴堂和苏州织造局,为以后新丝路丝绸织造厂重新整合整个苏州的丝绸织造业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和道义上的注脚。
    在这一事情中,隆兴堂的作派也确实容易授人以柄,因此攻击起来,根本就不用费什么力气,而且谁都知道,新丝路丝绸织造厂是商毅开的,因此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形像越是高大光辉,连带着商毅和商家军就的形像就越是正面,而与他们作对的隆兴堂和苏州织造局,自然也就戌为了反面。
    因此从这一期开始,[杭州时报]的发行扩大到一千五百份,其中五百份直接运到苏州来发行,同时还支划发行增刊。商毅让陈圆圆在苏州坐镇,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一事件进行宣传。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以后,陈圆圆对办报纸也掌握了一些心得了。
    这次生丝收购价格大战己经发生了近十天,早己经传遍了整个苏州城,以及周边的地区,但不是行业内部的人,都只是抱着打酱油的心里关注,未必真的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结果怎么说后都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所云。而[杭州时报]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详细了解内幕的机会。应该说中国人对于内幕、秘闻一类的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由其是这次与政治无关,更是解除了人们的顾虑。
    而且商毅又照着在另一时空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卖报方式,挑选了三十名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当报僮,并且将主要的內容让他们记熟,在苏州城里的主要街道上叫买。这也引发苏州居民的强烈兴趣,因此也都纷纷掏钱购买一份来看,五百份报纸,在一上午就售买一空了。
    转眼间,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在丝绸厂的生丝收购情况很好,因为在事先己经做了足够的预防准备,隆兴堂安插进来闹事的人也不敢轻举枉动,因此也是秩序井然,沒有发生任何事情。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共收购了六百零八名丝农的生丝,共计支付了白银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两,收购生丝一万零八十斤。
    虽然到了关门的时候,还有一大半丝农没有卖出自己的生丝,但他们也没有吵闹,有些人在城里投店住宿,有些人还是在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门口露宿。而林旭升又叫人买了几百斤馒头,烧了几大壶开水,让他们解渴充饥,使不少丝农都感动得流泪。
    商毅对今天的结果也非常满意,看来在这场生丝的价格大战中,自己巳经摆脱了先前后被动,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章节目录

龙啸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木林森444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林森444并收藏龙啸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