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大家中秋快乐!
——————————————————————
杨致今日确实是有备而来。说了半晌,不仅从头至尾一字不假,平日多少有些无赖的嘴脸也是一点全无。
在皇帝的潜意识里,杨致已然留下了无所不能的印象。在座三人都是经验无比老到的老牌政治家,对地方豪强坐大与土地兼并集中的弊端,早已看在眼里,却又力不从心,甚至徒唤奈何。
杨致心知皇帝对自己期望甚高,直言道:“事涉国运,也非仅只关乎一城一地。我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而已。”
“此番前来奔走游说的黄继先与郭开,堪称两地豪族当中的精英人物,我索性与他们直承其事。随着大夏国运日隆,疆域不断拓展,两地豪族的地位与分量也是江河日下。从长远来看,终有一天将会对大夏毫无利用价值,乃至沦为绊脚石。如今还在费尽心机攀附哪棵大树,妄图稳住局面,甚至重现往日辉煌,无异于痴人说梦,已是绝无可能。他们需要慎重考虑的是如何收敛,如何自保!”
皇帝冷哼道:“说得好!他们若是早点认清此节,朕岂会任由你将安贵侯恶整至那般田地?又岂会死死揪住那两个奸商不放?”
杨致叹道:“好日子过得久了,中道衰落,难免心有不甘。更何况,关陇豪族并非紧密团结的铁板一块。所以我向二人说透因由,虽然只问他们要了二百万两,但是另逼他们答应了我两个条件。”
“其一。两家各向朝廷售卖出让田土三万亩,无须肥美良田,只须中田或中田以下即可。所有出让田土,皆由朝廷出资购买。日后耕种所需农具粮种,亦是照此办理。”
“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理由。一来不涉良田,便没有触及两地豪族的根本利益。而田土如果肥瘠程度大致相若,将来用于赏抚分与退伍军士,也会少了许多争执与纠纷。二来出资购买,既为朝廷留了颜面,两地豪族虽然绝无赚头可言。但不至于吃亏太大,也就没有了抵死相抗的借口。关陇之地是大夏后院,绝对不容变乱动荡。俗话说狗急跳墙,若是将他们逼得太狠,一旦局面失控。将会很难收拾。”
“这么做将会带出两个问题,一是朝廷出资购买,钱从哪儿来?二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尽皆赏抚与军士,在此之前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好说,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已有二百万两摆在皇上面前。黄郭一案结案在即,皇上可恩准他们罚金抵罪。每人罚金一百万两不算多吧?而田土的价格,还不是皇上您说了算?有四百万两应该足够了。”
“第二个问题也不难。在没有完全赏抚下去之前。可命两地知府衙门遣派专人管理。或由驻军屯垦,或以低于当地地租一成的优惠条件,招募佃农耕种。”
王雨农用心聆听。唯恐遗漏一字。忍不住啧啧赞道:“不需花费国库一文,却有六万亩田土赏抚军士,且能面面俱到,可谓算无遗策。飞虎侯,你不入阁为相,真是太可惜了!”
皇帝脸上已然有了笑意:“你这老货。就不怕他抢了你的饭碗?致儿,他们答应你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不经意间连“致儿”都叫上了。您就不嫌肉麻么?杨致说得嗓子发干,喝了一盏茶后。应声答道:“我要求他们各自选出五名以上族中子弟,奏请皇上赐予爵位,但两家必须让这些赐爵子弟自立门户。若是作假,即以抗旨欺君大罪论处!”
玩了一辈子权谋的皇帝,自然一点就透:“妙极,妙极!化整为零,分而治之。汉武帝推恩令活脱脱的翻版啊!最妙的是两家有苦难言,而世人皆会以为是朕皇恩浩荡!”
杨致补充道:“不过我也自作主张,代皇上应允了他们一个条件,还望皇上恕罪。我答应他们三十年之内,只要两家遵纪守法,皇上不可再找他们的麻烦。”
皇帝嘲弄的笑道:“答应就答应了吧!朕恕你无罪。他们居然也信?亏得你还说二人是什么精英人物,真是可笑之极!他们有没有搞清楚,大夏律是由何人所订?是否遵纪守法,莫非是由他们说了算?看看朕还要托他们的福,咬一咬牙活到九十岁才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王雨农提醒有些得意忘形的皇帝道:“皇上,二人断然不会这般天真烂漫,而是有意为之。既是想让皇上对他们愈加放心,也是为了把两家从关陇豪族中另择出来,以防事逢万一时,皇上能够区别对待。”
也只有王雨农不怕扫了皇帝的兴,当场说穿黄继先与郭开所提条件的真实用意。皇帝事后细想,必定也能想到。
把话说到了这里,杨致自认今日进宫的任务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报喜的任务不过是个面子活儿,赵妍产子,皇帝焉能不知?快点完事,赶紧撤吧!
毕恭毕敬的躬身一礼道:“皇上,其实我今日进宫,主要还是给您来报喜的。六月初九日寅时初刻,妍儿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皇帝啐道:“报喜?你不就是有了两个儿子么?有什么了不起的?长安早已无人不知,还用得着你来报喜?朕不会忘了自己的外孙,稍后自会与你另说。——文远,文远!轮到议你这一头了。”
杨致情知皇帝借故将他留下,或是有事相询,只得悻悻坐回锦墩。
陈文远皱眉未发一言,似乎心事重重,显得有些魂不守舍。经皇帝一叫,这才回过神来:“皇上请恕老臣失态了。老臣方才一直在想,吴越已灭,皇上早先的擘画完美收官。下一步该按休兵罢战、对外求安的既定方略,从容布局了。”
“现今大夏在吴越故地有驻军数十万,吴越不战而降,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大军留驻,似无太大必要。这数十万大军如何赏抚、撤驻何处?武威大将军耿进该当如何安置?老臣反复思量,颇感棘手。”
王雨农深以为然:“仅数十万大军的粮秣支应一项,若是就地征用解决,吴越向来地狭兵少,百姓骤然加负,恐会心生怨念,不利长治久安。若从南唐故地或两淮运送,则耗费委实巨大。大军赏抚与撤驻何往,实乃迫在眉睫!耿进正当盛年,战功赫赫,如不妥善安置,亦有鸟尽弓藏之嫌!”
引出了话题,却未言及对策。皇帝扫了一眼杨致,问道:“文远,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料理?”
“老臣以为,耿进麾下四十万大军,留余六万驻守吴越足矣。撤军十万,移驻金陵、庐州等地。撤军五万,移驻两淮一线。分兵八万往襄阳、随州一线,交与平南大将军杨耀帐下听用。余下十一万兵马,调回关中。皇上可命耿进只率亲卫营先行回京述职,灭国之功,不可不赏。皇上可赐封他一个二等公爵位,留在机枢接掌老臣之职。老臣拙见,不知妥否?恳请皇上定夺。雨农与杨致都在,可再予斟酌参赞,或是另议良策。”
皇帝越听脸色越是阴沉,王雨农连声咳嗽,杨致则听得冷汗涔涔。
皇帝阴郁的盯着陈文远,陈文远神色从容,对皇帝的目光毫不畏缩。默然片刻,皇帝嘘声长叹道:“文远,朕与你做了数十年的君臣,若非知你尽忠国事,殊少私心,听你一席话,几乎怀疑你心怀不轨!”
“大军分兵移驻他处,除了粮秣饷银不会少了半文,只会徒增调防耗费。还不如留驻吴越省事!将耿进的先前的三等公爵升上一级,那还好说。留京接任太尉,你觉得合适吗?你们莫非忘了卫肃当日身居何职?耿进还多了一个担任禁军副将的儿子耿超!早在十六年前朕册立太子之时,耿进便是死心拥立当儿!如若日后有心行事,岂不比卫肃方便万倍?!”
把话说白了,皇帝想以此为契机着手裁军,但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想彻底解除耿进的兵权,又不愿留下卸磨杀驴的狼狈名声。
皇帝把话说得通透,可也说得极重。陈文远毫不慌乱,竟是一口顶了回去:“皇上所言,老臣不是没有想到,所以才说十分棘手!老臣绝无二心,所以也不怕触犯圣忌!但老臣愚钝,确然不假。若能想到更好的办法,何必自讨无趣?”
眼见君臣二人越说越是拧巴,王雨农出言圆场道:“分兵撤驻,耿进回京,早已议定,势在必行。然事关重大,需慎之又慎,不妨从容计议。”
皇帝见杨致两眼望向窗外,正在怔怔发愣,哪儿有半点主动开口的意思?
皇帝烦躁的喝斥道:“杨致,你以为朕不放你走,是想留你吃饭么?我们说了半天,你连屁都不放一个,亏得雨农还赞你有宰辅之才!认真说来,朕与文远都是你这厮的岳父,你就忍心看得下去?”
杨致已经意识到,三个老家伙装腔作势说了半晌,就是为了挖坑让自己往里跳。
苦着脸道:“皇上,方才您也没问我啊!我又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不听你们把话说完,我哪儿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说了,我这不是正在想吗?不错,老太尉的主意确实是笨了一点。”
皇帝与陈文远、王雨农迅速交换了一个眼色:“这么说,你已想到了更好的主意?”(未完待续)
...
——————————————————————
杨致今日确实是有备而来。说了半晌,不仅从头至尾一字不假,平日多少有些无赖的嘴脸也是一点全无。
在皇帝的潜意识里,杨致已然留下了无所不能的印象。在座三人都是经验无比老到的老牌政治家,对地方豪强坐大与土地兼并集中的弊端,早已看在眼里,却又力不从心,甚至徒唤奈何。
杨致心知皇帝对自己期望甚高,直言道:“事涉国运,也非仅只关乎一城一地。我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而已。”
“此番前来奔走游说的黄继先与郭开,堪称两地豪族当中的精英人物,我索性与他们直承其事。随着大夏国运日隆,疆域不断拓展,两地豪族的地位与分量也是江河日下。从长远来看,终有一天将会对大夏毫无利用价值,乃至沦为绊脚石。如今还在费尽心机攀附哪棵大树,妄图稳住局面,甚至重现往日辉煌,无异于痴人说梦,已是绝无可能。他们需要慎重考虑的是如何收敛,如何自保!”
皇帝冷哼道:“说得好!他们若是早点认清此节,朕岂会任由你将安贵侯恶整至那般田地?又岂会死死揪住那两个奸商不放?”
杨致叹道:“好日子过得久了,中道衰落,难免心有不甘。更何况,关陇豪族并非紧密团结的铁板一块。所以我向二人说透因由,虽然只问他们要了二百万两,但是另逼他们答应了我两个条件。”
“其一。两家各向朝廷售卖出让田土三万亩,无须肥美良田,只须中田或中田以下即可。所有出让田土,皆由朝廷出资购买。日后耕种所需农具粮种,亦是照此办理。”
“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理由。一来不涉良田,便没有触及两地豪族的根本利益。而田土如果肥瘠程度大致相若,将来用于赏抚分与退伍军士,也会少了许多争执与纠纷。二来出资购买,既为朝廷留了颜面,两地豪族虽然绝无赚头可言。但不至于吃亏太大,也就没有了抵死相抗的借口。关陇之地是大夏后院,绝对不容变乱动荡。俗话说狗急跳墙,若是将他们逼得太狠,一旦局面失控。将会很难收拾。”
“这么做将会带出两个问题,一是朝廷出资购买,钱从哪儿来?二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尽皆赏抚与军士,在此之前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好说,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已有二百万两摆在皇上面前。黄郭一案结案在即,皇上可恩准他们罚金抵罪。每人罚金一百万两不算多吧?而田土的价格,还不是皇上您说了算?有四百万两应该足够了。”
“第二个问题也不难。在没有完全赏抚下去之前。可命两地知府衙门遣派专人管理。或由驻军屯垦,或以低于当地地租一成的优惠条件,招募佃农耕种。”
王雨农用心聆听。唯恐遗漏一字。忍不住啧啧赞道:“不需花费国库一文,却有六万亩田土赏抚军士,且能面面俱到,可谓算无遗策。飞虎侯,你不入阁为相,真是太可惜了!”
皇帝脸上已然有了笑意:“你这老货。就不怕他抢了你的饭碗?致儿,他们答应你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不经意间连“致儿”都叫上了。您就不嫌肉麻么?杨致说得嗓子发干,喝了一盏茶后。应声答道:“我要求他们各自选出五名以上族中子弟,奏请皇上赐予爵位,但两家必须让这些赐爵子弟自立门户。若是作假,即以抗旨欺君大罪论处!”
玩了一辈子权谋的皇帝,自然一点就透:“妙极,妙极!化整为零,分而治之。汉武帝推恩令活脱脱的翻版啊!最妙的是两家有苦难言,而世人皆会以为是朕皇恩浩荡!”
杨致补充道:“不过我也自作主张,代皇上应允了他们一个条件,还望皇上恕罪。我答应他们三十年之内,只要两家遵纪守法,皇上不可再找他们的麻烦。”
皇帝嘲弄的笑道:“答应就答应了吧!朕恕你无罪。他们居然也信?亏得你还说二人是什么精英人物,真是可笑之极!他们有没有搞清楚,大夏律是由何人所订?是否遵纪守法,莫非是由他们说了算?看看朕还要托他们的福,咬一咬牙活到九十岁才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王雨农提醒有些得意忘形的皇帝道:“皇上,二人断然不会这般天真烂漫,而是有意为之。既是想让皇上对他们愈加放心,也是为了把两家从关陇豪族中另择出来,以防事逢万一时,皇上能够区别对待。”
也只有王雨农不怕扫了皇帝的兴,当场说穿黄继先与郭开所提条件的真实用意。皇帝事后细想,必定也能想到。
把话说到了这里,杨致自认今日进宫的任务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报喜的任务不过是个面子活儿,赵妍产子,皇帝焉能不知?快点完事,赶紧撤吧!
毕恭毕敬的躬身一礼道:“皇上,其实我今日进宫,主要还是给您来报喜的。六月初九日寅时初刻,妍儿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皇帝啐道:“报喜?你不就是有了两个儿子么?有什么了不起的?长安早已无人不知,还用得着你来报喜?朕不会忘了自己的外孙,稍后自会与你另说。——文远,文远!轮到议你这一头了。”
杨致情知皇帝借故将他留下,或是有事相询,只得悻悻坐回锦墩。
陈文远皱眉未发一言,似乎心事重重,显得有些魂不守舍。经皇帝一叫,这才回过神来:“皇上请恕老臣失态了。老臣方才一直在想,吴越已灭,皇上早先的擘画完美收官。下一步该按休兵罢战、对外求安的既定方略,从容布局了。”
“现今大夏在吴越故地有驻军数十万,吴越不战而降,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大军留驻,似无太大必要。这数十万大军如何赏抚、撤驻何处?武威大将军耿进该当如何安置?老臣反复思量,颇感棘手。”
王雨农深以为然:“仅数十万大军的粮秣支应一项,若是就地征用解决,吴越向来地狭兵少,百姓骤然加负,恐会心生怨念,不利长治久安。若从南唐故地或两淮运送,则耗费委实巨大。大军赏抚与撤驻何往,实乃迫在眉睫!耿进正当盛年,战功赫赫,如不妥善安置,亦有鸟尽弓藏之嫌!”
引出了话题,却未言及对策。皇帝扫了一眼杨致,问道:“文远,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料理?”
“老臣以为,耿进麾下四十万大军,留余六万驻守吴越足矣。撤军十万,移驻金陵、庐州等地。撤军五万,移驻两淮一线。分兵八万往襄阳、随州一线,交与平南大将军杨耀帐下听用。余下十一万兵马,调回关中。皇上可命耿进只率亲卫营先行回京述职,灭国之功,不可不赏。皇上可赐封他一个二等公爵位,留在机枢接掌老臣之职。老臣拙见,不知妥否?恳请皇上定夺。雨农与杨致都在,可再予斟酌参赞,或是另议良策。”
皇帝越听脸色越是阴沉,王雨农连声咳嗽,杨致则听得冷汗涔涔。
皇帝阴郁的盯着陈文远,陈文远神色从容,对皇帝的目光毫不畏缩。默然片刻,皇帝嘘声长叹道:“文远,朕与你做了数十年的君臣,若非知你尽忠国事,殊少私心,听你一席话,几乎怀疑你心怀不轨!”
“大军分兵移驻他处,除了粮秣饷银不会少了半文,只会徒增调防耗费。还不如留驻吴越省事!将耿进的先前的三等公爵升上一级,那还好说。留京接任太尉,你觉得合适吗?你们莫非忘了卫肃当日身居何职?耿进还多了一个担任禁军副将的儿子耿超!早在十六年前朕册立太子之时,耿进便是死心拥立当儿!如若日后有心行事,岂不比卫肃方便万倍?!”
把话说白了,皇帝想以此为契机着手裁军,但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想彻底解除耿进的兵权,又不愿留下卸磨杀驴的狼狈名声。
皇帝把话说得通透,可也说得极重。陈文远毫不慌乱,竟是一口顶了回去:“皇上所言,老臣不是没有想到,所以才说十分棘手!老臣绝无二心,所以也不怕触犯圣忌!但老臣愚钝,确然不假。若能想到更好的办法,何必自讨无趣?”
眼见君臣二人越说越是拧巴,王雨农出言圆场道:“分兵撤驻,耿进回京,早已议定,势在必行。然事关重大,需慎之又慎,不妨从容计议。”
皇帝见杨致两眼望向窗外,正在怔怔发愣,哪儿有半点主动开口的意思?
皇帝烦躁的喝斥道:“杨致,你以为朕不放你走,是想留你吃饭么?我们说了半天,你连屁都不放一个,亏得雨农还赞你有宰辅之才!认真说来,朕与文远都是你这厮的岳父,你就忍心看得下去?”
杨致已经意识到,三个老家伙装腔作势说了半晌,就是为了挖坑让自己往里跳。
苦着脸道:“皇上,方才您也没问我啊!我又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不听你们把话说完,我哪儿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说了,我这不是正在想吗?不错,老太尉的主意确实是笨了一点。”
皇帝与陈文远、王雨农迅速交换了一个眼色:“这么说,你已想到了更好的主意?”(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