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大谬!若和议缔结之前,宋金处战争状态,朝政须官家裁夺,那时禅位确实不妥。然今狼烟熄灭,战事已歇,而官家抱病在身,于朝政力有不逮,正是内禅之机。臣赞同效太上昔年,禅位于太子。臣等也必将竭尽所能,辅佐新君。”许翰还没有察觉到灭顶之灾,已经近在眼前了,尤在仗义执言。
    但很快,他的意见便被一片反对的声浪所淹没,不管是耿南仲的同党,又或是其他心中有数大臣,纷纷反对禅位。其实这些反对的人里头,有相当部分也清楚,官家这病不是一两年能养好的,持续下去,对国家,对朝廷都有很大的影响。此时,就应该效仿太上皇,主动禅位。这对官家自己也有好处,卸下这副沉重的担子,安心休养吧。
    只是,这满朝大臣中,不乏明智之人。从一开始就发觉了这是一个圈套,为什么?如果说官家真是想主动禅位,那么,作为最得他信任的耿南仲,肯定是最早知道消息的人。他也就不会在今天的廷议上,极力反对此事了。这样一来,只有一种解释,他在替官家打掩护。
    至于官家为什么要这么作,虽然绝大多数人不得而知,但他们理智地选择了明哲保身。只可惜,仍有数十名以许翰为代表的各司各衙的官员在力争。
    秦桧一改往日直言的本色,一语不发。他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而且预料,今天从这个门出去,一场大清洗就要开始了。想到这些,他不禁胆战心惊!官家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从太祖皇帝陈桥起事,建立大宋朝以来,就立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历代君王,都与文官集结精诚团结,共同治理国家。开诚布公,曾经是朝廷一贯的传统。可现在,官家设下圈套给满朝文武钻,实在有失体统,也违背祖训!
    大臣们还在激烈地争论,可秦桧却已经汗湿衣衫。从殿前司部队开进杭州城就不难看出,皇帝是要铁腕维护他的大位和权力。难道,这将会是一场流血的事变么?秦桧不敢再想下去,他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宋延续快两百年的清明政治,走到头了。
    廷议的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有数十名官员赞同,但反对禅位的意见占了上风。赵桓没有就廷议结果发表任何意见,商议一结束,他就宣布散朝,没有任何评论。
    秦桧失魂落魄地步出临时行宫,跨门槛时,他身形一阵摇晃,险些栽倒。御史台的下属扶住了他,关切道:“中丞没事吧?”
    “没,没事。”勉强定住心神,秦桧低声道。看着身边鱼贯而出的同僚,他心中不禁暗叹,大家都还蒙在鼓里,一场大变已经箭在弦上了。
    “中丞注意到没有,今天廷议,所在在职不在职的升朝官全都出席,唯独少了徐绍。”他的下属,殿中侍御史说道。
    这话如蜻蜓点水一般,在秦桧心里荡起一圈涟漪。徐绍?他没来?不可能啊,今天召集所有在行在的大臣共商,以他的资历和声望,不可能没召他,怎么会没来?
    恰好此时,怒气冲冲的许翰从身旁经过。秦桧一把扯住他,环顾左右无人注意,小声道:“你找过徐绍?”
    “莫提他!估计是陕西一场败仗把他打怕了,完全没有立场原则,百般地推托!”许翰怒气未消。
    秦桧一时失神。既然许翰找过徐绍,而事情又已经泄露,那官家和耿南仲铁定认为他也在参与此事,不可能不召他。而他今天没有出现,就说明,他一早预料到了危险,这是借故不来!看来他倒是个明白人。
    “此间不是说话之地,走。”秦桧低声说了一句,匆匆往外。许翰紧随其后,两人的轿子前后相隔十几步,都离了临时行宫。他们前脚一走,两个人立即跟了上去。仔细一看,这两人都是细皮嫩肉,皮肤白皙,一根胡须都没有。
    只见他二人官桥穿行于杭州闹市,这两个跟梢的也丝毫不敢放松,一直不远不近地尾随,看他们要投何处去。
    正专心跟踪时,冷不防那街上人潮中窜出几个,正与这两人撞个满怀。
    “没长眼睛?路都不会走!”一声大喝,那几人揪住这尾随的两个理论起来。
    却说另一头,秦桧坐在轿中,闭目苦思对策。可千头万绪,一团乱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天这场廷议,官家已经达到目的,把该刨出来的人都刨亮了。估摸着,就这一两天,就会有所行动。本来这事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插个耿南仲在中间,咱们是有口难辨!你跳进长江也洗不清!
    逮着这么个机会,他还不上窜下跳?一面蒙蔽圣听,造谣中伤,一面指使爪牙,罗织罪名。干这个他最拿手!完了,一切都完了……
    “轿中敢是秦中丞么?”正忧心忡忡时,冷不防轿外一个声音响起,着实把他骇了一跳!急忙掀起轿帘往外一看,只见桥外有一人紧跟着轿子同步前行。约有五十多岁,穿件黑直裰,外头罩件锦袍,须发半白,但身格长大,相貌威猛,倒像是久经沙场的军官一般。
    秦桧打量他几眼,疑惑道:“你是何人?”
    “小人姓徐,请中丞立即落轿。”对方小声说道。
    姓徐?秦桧眼睛一亮!莫非是徐绍的人?正思索时,对方又催促道:“后头有人尾随,虽一时挡住,但撑不了许久,请中丞从速!”
    秦桧此时哪里有时间多想?把心一横,即喝道:“停轿!”
    轿子一停,他下得地来,正好许翰的官桥也撵了上来,见他停下,也跟着效仿,掀起轿帘问道:“秦中丞为何停下?”
    秦桧小声喝道:“下轿。”
    “什么?”许翰一时没反应过来。
    那姓徐的老者此时招了招手,一辆马车就像是事先准备好一般正好奔到面前。他对秦桧许翰道:“两位请。”
    许翰满头雾水:“你是何人?本官为何要上你的车?”
    秦桧不由分说,一把扯住他:“去罢!”连拖带拽,硬扯上车去,车帘子一关,车夫即催动马匹往城外方向驶去。
    那姓徐的老者对不知所措的轿夫们扔下一句话:“你们该去哪还去哪。”语毕,消失在人潮之中。
    两个当朝重臣在马车里,一个闭目养神,一个不明就里。许翰一个劲地问道:“秦中丞,这是谁派的马车?我们要到哪处去?”
    秦桧耐着性子道:“安心去就是。”
    “我总得问个明白吧?到底是谁派的车?要接你我去哪处?”许翰是秦桧的前任,他从前就是干御史中丞的,以直言敢谏,宁折不弯著称。徐绍所谓干过言官的都缺心眼,指的就是他。只因这当言官的,职责就是批评皇帝,监察百官,眼睛里都不揉沙子,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拐弯。再加上宋朝开明的政治风气,造就了一大批是非分明,对就对,错就是错的直肠子。
    宋朝的言官之所以不像唐朝魏征那样名垂后世,是因为在宋一朝,政治相当长的时期里都非常开明,环境很是宽松,在这样的条件下直言敢谏,那是再平常不过了。
    秦桧终于有些冒火了,睁开眼睛,直视着对方,冷声道:“许安抚可知你我都大祸临头了?”
    许翰一怔:“这是从何说起?”
    “你不觉得今日官家召集文武商议禅位,很突然么?你难道不觉得殿前司的部队开进杭州城很奇怪么?你不觉得官家在廷议之后,一语不发就散了朝很异常么?”秦桧问道。
    许翰答不上来,因为对方这几个问题,仔细一想,确实反常!难道又是耿南仲在搞鬼?难道事情泄露了?
    秦桧见他无言以对,再度闭上眼睛。
    马车出了杭州西城,直投西湖方向而往。直到此时,许翰才突然说道:“今日廷议,怎不见徐绍?这车,莫非是他派的?”
    秦桧不语。那车一直驶到西湖之畔方才停下。秦许二官下得车来,只见秀丽西湖便在眼前。那徐府老仆引路,将他两个带至湖边,见有一艘小蓬船在湖中等候。见他们到来,从船上伸出踏板来,两人搀扶着小心翼翼上得船去。
    许翰走在前头,将身一矮,正要往篷里钻时,赫然发现,船中正坐着徐绍!
    他一时愣住,秦桧在后推了一把,两人都拥进船去。这比不得高大的画舫,一进去就只能坐着。船中安置了一张矮几,几方坐席,徐绍神色平静,谓二人道:“冒昧请两位来,实在唐突,还请见谅。”
    许翰正要发话,却被秦桧抢在前头:“相公可知朝中发生之事?”
    “正要请教。”徐绍正色道。
    “官家今日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内禅。”秦桧道。
    徐绍闻言,一声长叹道:“果然如此。”这恐怕是耿南仲耍的手段,故意请官家召集百官,作样子说要禅让皇帝,让那些早怀此心的大臣们自己跳出来,而后再加以打击迫害!从此以后,还有谁敢对他说个不字?
    “但相公可知其中凶险?”秦桧敲桌又问。
    “此乃引蛇出洞,你我说话之时,耿南仲等人必然在商议着拿办相关大臣。”徐绍沉声道。
    许翰吃了一惊,失声道:“不至于吧?若真是如此,官家便是设下圈套,让我等去钻!”
    秦桧看他一眼,你现在才明白?晚了!
    “耿南仲集权一身,欺上压下,此计必是他鼓动官家!此贼较之‘六贼’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官担心,近两日之内,他就会动手。而官家染疾在身,受他蒙骗,恐怕铸成立国以来未有之冤案呐!实不敢瞒相公,殿前司的部队,已经开进杭州城了!”秦桧痛心疾首道。
    便是徐绍,闻听此言也吃了一惊!什么?动用军队?耿南仲他想干什么?一掌击在矮几上,他厉声道:“耿贼胆大妄为!天人共愤!”
    秦桧一拱手:“社稷危如累卵,我等大祸临头,还请相公拿个主意啊!”
    徐绍看他一眼,摇头道:“耿南仲有官家的授意,我等也奈何他不得,还有什么主意可拿?只能引颈待戮,坐以待毙而已!你我等人,必被视为主脑,远窜穷山恶水之间尚算轻巧,怕只怕姓耿的容不下我等,必欲除之而后快!”
    许翰闻言,抗声道:“太祖早立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之祖训,耿贼焉敢!”
    “他要是给我等罗织上犯上谋逆的罪名呢?”徐绍反问道。
    许翰一时为之语塞,谋逆属“十恶”之一,在“不赦”之列,不管是谁,犯上这一条,恐怕也只能“斩于市”,如果官家慈悲一些,赐你狱中自尽,已算是幸运了!但转念一想,他道:“不会!纵是事泄,我等只是商议联名上奏,请官家内禅,这与犯上谋逆有何干系?”
    秦桧听不下去,说道:“许安抚,嘴长在人家身上!直到了那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你说话的份么?”
    “那似此这般,如之奈何?就看着耿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看着他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迫害忠良,排斥异己?哼!天日昭昭,我不信他能指鹿为马!此事由我而起,我去面圣!主动澄清!”许翰激动地说道。
    徐绍直感头疼,这人忠义是忠义,可惜了,太没城府,不足与谋啊!倒是秦桧,从前没注意他,他倒看得透彻一些。
    “罢了,许安抚,你不可能再见到官家。说句不中听的,耿南仲要整你,还不须联名上奏一事,就说你滞留行在,行迹叵测,你如何解释?”秦桧一语,说得许翰哑口无言。
    船上一时沉默,秦桧暗思,徐绍主动请我两人进来,必是为商议对策。以他的地位和声望,应该已经有所想法,只是还不便说出来而已。想明白这一点,他试探道:“相公,观风向而知云雨,耿南仲调殿前司部队进城,已经很说明问题。我等生死荣辱事小,朝纲崩坏事大!若被耿贼得逞,官家不便理事,他必独霸朝政!此诚为大宋未有之祸害,较北夷尤甚!我等俱当朝重臣,务必担起应有之责任!”
    徐绍看着他,语气沉重道:“你想说什么?”
    秦桧毫不示弱:“下官想说的,就是相公所想的!”
    “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徐绍反问道。
    “下官或许能猜到一二!”秦桧针锋相对。
    在旁边听了个糊涂的许翰心头大急,拍着矮几道:“我说二位!什么时候了,就不要再高来高去!有话不妨直说!”
    秦桧马上接过话头:“不错!此处,不接天,不沾地,出我之口,入二公之耳,鬼神莫测!桧斗胆,有个想法,说出来,二公勿惊!”他见徐绍始终不肯直言,遂有心思抛砖引玉。
    徐绍心头一跳,趋身向前道:“会之且试言?”
    “今耿南仲非但把持政权,更蒙蔽官家,成独大之势。我等纵使蒙冤,也无处申述!为避免社稷遭难,圣上蒙尘,唯有冒天大干系,铤而走险!”秦桧铿锵有力地说道!
    此话一出,许翰脸色陡变!他就算再方正,也听出来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在天子无法理事,又受到奸臣蒙蔽,我们是万般无奈,束手无策。软的,已经行不通了,那就只剩一条道走,来硬的!
    什么是硬的?
    徐绍见他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觉得是自己请他们来,如果一味回避也不叫事。当即表态道:“不错,会之之言,正是我意!罢黜奸侫,清君之侧!拥立少主,肃正朝纲!”
    当他掷地有声地把这十六个字讲出来时,许翰大惊失色,秦桧高拱双手!
    “这,这恐怕要从长计议!急不得!耿南仲自以为抓到我等把柄,我等若行此事,岂不正中他下怀?而且,这事,这事委实……”许翰担忧道。
    徐绍朗声道:“我等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社稷图存,为朝纲澄清,是非功过,自有后人来评!至于耿南仲,我等务求一击即中,不要给他机会!”
    秦桧素知许翰方正刚直,见他还在犹豫,故意刺激道:“许安抚,你若是怕事,大可立即登岸,去向官家检举我等。他日是我刑场上受刀之际,决不怪你!”
    许翰闻言大怒!急得拍案而起!那船篷本就低矮,他这一撞,直撞得头晕目眩,直冒金星!抚着额头疾声道:“许某怎肯行此不义之事!罢罢罢,抛弃这顶乌纱不要!顶乌纱的首级也不要!算我一个!真要到刑场上受一刀,我陪二公!”
    徐绍闻言大赞:“好!许安抚不愧忠义二字!”
    秦桧适时言道:“虽有此心,但无良策。耿南仲把持朝政,文武百官要么畏惧其权势,敢怒不敢言,要么就是趋炎附势,巴结于他。有志之士或远窜,或贬谪,留在朝中的,已经不多。实力悬殊太大,务必谋划周详,否则……”
    徐绍此时方抬起茶壶,替他二人倒上,不急不徐道:“此事要成,关键就在一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

宋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默然并收藏宋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