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队7号机、8号机和9号机的作战模式基本相同,都是和第1前线航空兵师第960轰炸机团1架t-52b隐形轰炸机协同作战,同时攻击一个重要目标。
隐形轰炸机都是“大个子”、“大肚子”,看上去“膘肥体壮”,“身躯”比较肥大,“肚子”里面装载的炸弹比较多,t-52b隐形轰炸机属于重型轰炸机,每架载弹量都在8吨以上,由于身体笨重,它们的飞行速度自然就要比隐形歼击机慢了。
所以,第960轰炸机团的3架t-52b隐形轰炸机起飞的时间,都比第3歼击机团的t-50a隐形歼击机早了一分多钟,这样,两种飞机起飞之后,正好在刚刚越过边境、进入格鲁吉亚凌空时会合编队,一起飞往第比利斯,两架一组的去执行定点清除任务,
7号机和1架t-52b隐形轰炸机混成编队之后,一起向南飞行,负责攻击位于第比利斯北部的格军第三步兵旅司令部及其附近部队营地。
这个旅是格鲁吉亚的老部队,是1992年格鲁吉亚刚刚从前苏联分离出来、走向独立的时候成立的,部队第一代的大部分军官和老兵,都是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现役军人,当时他们都是前苏联军队驻格鲁吉亚地区部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境内,都驻扎着人数不同的兵力,负责守卫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和边境线。
前苏联垮台之前,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附近,就驻扎着苏军一个团的兵力,里面的官兵基本上是以格鲁吉亚族人为主,其中也有阿布哈兹人、南奥塞梯人、北奥赛梯人、乌克兰人、车臣人和俄罗斯族人,几乎汇聚了高加索地区各个民族、各个部族的军人,属于一个民族大家庭汇聚的混编部队,基本体现了民族大团结的内涵,但其中56.2%的成员是格鲁吉亚族人官兵。
格鲁吉亚独立之后,北奥赛梯、乌克兰族、车臣和俄罗斯族官兵,都遵照本国军队统帅部命令撤离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官兵成为自己祖国新组建军队的成员,在本国领土上继续服役。
而没有离开这个部队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官兵,则遭遇了及其悲惨的境况。由于上述两个地区不堪忍受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开始闹分裂、闹独立,因而受到格鲁吉亚政府和军队的残酷清洗,大部分军官被杀害,侥幸逃脱的部分军官和所有士兵,依然脱离原部队,马上回到本民族、本部族所在地区,毫不犹豫的参加了反抗格鲁吉亚民族歧视和镇压行动的自救行动,开始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他们积极组织当地民众进行反抗,拉起了的民兵自卫队,偷偷从境外购买武器弹药,或者暗中抢劫格鲁吉亚军火库,迅速武装自己,开始用武力驱逐当地的格鲁吉亚政府官员和警察部队,常常与派去镇压他们的格鲁吉亚军队进行山区游击战争和城镇游击战争,居然把战斗力非常差的格鲁吉亚“正规军”打得稀里哗啦,这些自发组织起来、拼死保卫家园的民兵自卫队,也由此成为这两个地区的国防军创始人,很快被改建成为两个分列地区的第一批正规部队,经常采用游击战术,与格鲁吉亚政府派来镇压的正规部队进行正面作战,而且一直打得很好,并一直得到俄罗斯情报机构和特种部队的秘密支持和武器支援。
格鲁吉亚独立时,国防军只有10000多人,野战部队只有三个步兵团,每个团不到2000人,其中现在的步兵第三旅就是当时的步兵第三团,这是以原来的苏军驻格鲁吉亚地区第203步兵团剩余的627名格鲁吉亚族官兵为基础,经过大量扩编组建起来的一支骨干部队,组建初期兵员1500人,是格鲁吉亚三个正规团中兵员最少、但却是老兵员最多的一个战斗团。
这个团的那些老兵员,以前都在前苏联服役,吃着国家的穿着国家的,却心存异心,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老兵基本都是一些顽固的独立派分子。所以,格鲁吉亚独立之后,他们表现得最凶残,也最有战斗经验,在镇压本国别的民族反抗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凶狠、最为野蛮。
步兵第三团驻扎在南奥塞梯,多次对当地进行种族清洗,积极配合格鲁吉亚中央政府派往当地的领导人,残酷镇压奥赛梯人,暗杀奥赛梯官员和知名人士,追捕离开军队的奥赛梯官兵,一一予以杀害,南奥塞梯人对他们恨之入骨,称他们是新的法西斯分子和格鲁吉亚的“盖世太保”。
这支“盖世太保”部队,在南奥塞梯横行霸道,杀人如麻,先后被他们屠杀的奥赛梯无辜民众接近5000人,占当时南奥塞梯地区不到20万奥赛梯人口的2.5%,也就是说,在200个南奥塞梯人中,就有5个人被他们杀害,这种疯狂屠杀的反人道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堪称二战结束后的恶行之举,与美国在越南进行的大屠杀没有什么区别。
也正是由于这支“盖世太保”部队对少数民族的疯狂屠杀行为,为格鲁吉亚政府的民族清洗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受到格鲁吉亚历届亲美反俄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特别亲睐。在“银狐”谢瓦尔德内泽主政期间,把它从南奥塞梯调到了第比利斯,作为首都的“禁卫军”,驻扎在第比利斯北部,把守着首都的北大门。部队也由原来1500人的团级单位迅速扩编为一个拥有5000官兵、在格军中实力最雄厚的步兵旅。
其实,这支“盖世太保”部队虽然凶残无度,杀人如麻,却没有什么值得荣誉的战功,在和南奥塞梯民兵自卫队的作战行动中,基本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绩,他们所屠杀的5000多人,90%以上是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每次遇到拿着武器的南奥塞梯民兵队伍,双方在战场上直接对抗时,他们一个个就拉稀了,几乎是每战必败,几年下来,先后被南奥塞梯民兵消灭掉或者被俘虏的,就有1100多人,相当于这支部队总兵力的70%以上,好在格鲁吉亚政府不计成本、不惜血本,源源不断的给他们补充新的兵力,才使他们始终保持满员状态,现在还是保持5000官兵。
其实,他们离开南奥塞梯,说是按照格鲁吉亚政府的命令主动撤离的,莫不如说是被南奥塞梯自卫军打出去的比较合适。
根据独联体国家的决定和俄格双方签订的有关协议,由俄罗斯向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两个分列地区与格鲁吉亚交界地带派驻维和部队。有维和部队挡着和监督着,格鲁吉亚“盖世太保”部队想胡乱屠杀无辜,已经不可能了,这样一来,他们只能和南奥塞梯自卫军进行面对面的战斗,结果被南奥塞梯自卫军打得一败涂地。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南奥塞梯自卫军暗中得到了俄罗斯维和部队的武器弹药支持,因为他们是守土作战,保卫家园,抵抗种族清洗,属于正义之举,维和部队不能不支持。加上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都是亲俄罗斯的,维和部队也免不了感情因素,这样就无形中增强和壮大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武装力量和作战能力,原本就像乌合之众、土匪队伍的格鲁吉亚“盖世太保”部队,自然就只剩下打败仗的份儿了。
步兵第三旅进入第比利斯,成为格鲁吉亚“禁卫军”之后,部队驻扎在第比利斯北面重镇扎盖斯,这里离第比利斯市区很近,因而使它成为格鲁吉亚首都的重要拱卫力量,与驻扎在第比利斯东面郊区第一装甲旅,形成一道战略屏障,共同保卫第比利斯。其中第三步兵旅的任务,主要还是用来防备东北面的分列地区南奥塞梯自卫军突出边境、直接进攻第比利斯的企图。
步兵第三旅司令部,就设在扎盖斯重镇中心,这里是前苏联时期的一个兵营,驻扎着一个营的部队。经过扩建之后,就供第三步兵旅5000多人驻扎在这里。
这个旅一共有7个营,其中5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一个装甲营,每个营5个连队,步兵营700多人,炮兵营600多人,装甲营500多人,加上直属连队和指挥机关,一共5126名官兵。
为了便于机动,出现情况时可以迅速开赴第比利斯,执行保卫首都的重要任务,格军高层对该旅的部队驻地,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7个营就有6个营驻扎在扎盖斯至第比利斯的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直线部署,其中离第比利斯最近的一个营,也就是该旅的第一营,就驻扎在第比利斯市郊,遇到紧急情况时,该营部队15分钟就可以开进市内,很快到达总统府和格军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大楼前面。
这样一来,该旅旅部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部队的北面,在它的身后,只有一个装甲营在扎盖斯北面的卡尔特利斯基山的南山脚下驻扎,替该旅和第比利斯把住北面通道。
这个旅的7个营由南到北形成一条线部署势态,部队都驻扎在高速公路沿线,而不是分散驻扎在附近的山沟里,这样虽然机动起来很方便,部队蹬上大卡车,或者蹬上装甲车,马上就上了高速公路,直接开赴第比利斯,兵员调动的时间会大大缩短,这种优势不言而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有利就有弊。这种无遮无拦、一条线部署,而且把所有部队完全裸露在交通线两侧的部署,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一旦遭到直接攻击,部队的疏散和隐蔽就会成为大问题,这样也就更加方便俄罗斯空军的隐形飞机由北至南发起直线攻击。
尤其是轰炸机,攻击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只要轰炸机和歼击机沿着这条高速公路直线飞行,对着高速公路两旁营房发射导弹、或者发射集束火箭,或者顺着一条线投弹轰炸,攻击完公路一侧,返回来攻击公路另一侧,或者两架飞机并排进行轰炸和扫射,都非常方便,攻击目标也非常集中,绝对不会浪费航空炸弹和其他弹药。如果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部队营房里的人几乎很难有逃脱的机会。
相反,如果分散驻扎在山沟里,这种情况就完全不相同了,目标不集中,凌乱散落,又有树林和山包作为掩护,对轰炸机的攻击非常不利,更不便于歼击机进行定点清除。这样一来,打掉一个营的部队,都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炸弹,更何况是要消灭一个5000多人的旅。
隐形轰炸机都是“大个子”、“大肚子”,看上去“膘肥体壮”,“身躯”比较肥大,“肚子”里面装载的炸弹比较多,t-52b隐形轰炸机属于重型轰炸机,每架载弹量都在8吨以上,由于身体笨重,它们的飞行速度自然就要比隐形歼击机慢了。
所以,第960轰炸机团的3架t-52b隐形轰炸机起飞的时间,都比第3歼击机团的t-50a隐形歼击机早了一分多钟,这样,两种飞机起飞之后,正好在刚刚越过边境、进入格鲁吉亚凌空时会合编队,一起飞往第比利斯,两架一组的去执行定点清除任务,
7号机和1架t-52b隐形轰炸机混成编队之后,一起向南飞行,负责攻击位于第比利斯北部的格军第三步兵旅司令部及其附近部队营地。
这个旅是格鲁吉亚的老部队,是1992年格鲁吉亚刚刚从前苏联分离出来、走向独立的时候成立的,部队第一代的大部分军官和老兵,都是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现役军人,当时他们都是前苏联军队驻格鲁吉亚地区部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境内,都驻扎着人数不同的兵力,负责守卫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和边境线。
前苏联垮台之前,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附近,就驻扎着苏军一个团的兵力,里面的官兵基本上是以格鲁吉亚族人为主,其中也有阿布哈兹人、南奥塞梯人、北奥赛梯人、乌克兰人、车臣人和俄罗斯族人,几乎汇聚了高加索地区各个民族、各个部族的军人,属于一个民族大家庭汇聚的混编部队,基本体现了民族大团结的内涵,但其中56.2%的成员是格鲁吉亚族人官兵。
格鲁吉亚独立之后,北奥赛梯、乌克兰族、车臣和俄罗斯族官兵,都遵照本国军队统帅部命令撤离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官兵成为自己祖国新组建军队的成员,在本国领土上继续服役。
而没有离开这个部队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官兵,则遭遇了及其悲惨的境况。由于上述两个地区不堪忍受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开始闹分裂、闹独立,因而受到格鲁吉亚政府和军队的残酷清洗,大部分军官被杀害,侥幸逃脱的部分军官和所有士兵,依然脱离原部队,马上回到本民族、本部族所在地区,毫不犹豫的参加了反抗格鲁吉亚民族歧视和镇压行动的自救行动,开始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他们积极组织当地民众进行反抗,拉起了的民兵自卫队,偷偷从境外购买武器弹药,或者暗中抢劫格鲁吉亚军火库,迅速武装自己,开始用武力驱逐当地的格鲁吉亚政府官员和警察部队,常常与派去镇压他们的格鲁吉亚军队进行山区游击战争和城镇游击战争,居然把战斗力非常差的格鲁吉亚“正规军”打得稀里哗啦,这些自发组织起来、拼死保卫家园的民兵自卫队,也由此成为这两个地区的国防军创始人,很快被改建成为两个分列地区的第一批正规部队,经常采用游击战术,与格鲁吉亚政府派来镇压的正规部队进行正面作战,而且一直打得很好,并一直得到俄罗斯情报机构和特种部队的秘密支持和武器支援。
格鲁吉亚独立时,国防军只有10000多人,野战部队只有三个步兵团,每个团不到2000人,其中现在的步兵第三旅就是当时的步兵第三团,这是以原来的苏军驻格鲁吉亚地区第203步兵团剩余的627名格鲁吉亚族官兵为基础,经过大量扩编组建起来的一支骨干部队,组建初期兵员1500人,是格鲁吉亚三个正规团中兵员最少、但却是老兵员最多的一个战斗团。
这个团的那些老兵员,以前都在前苏联服役,吃着国家的穿着国家的,却心存异心,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老兵基本都是一些顽固的独立派分子。所以,格鲁吉亚独立之后,他们表现得最凶残,也最有战斗经验,在镇压本国别的民族反抗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凶狠、最为野蛮。
步兵第三团驻扎在南奥塞梯,多次对当地进行种族清洗,积极配合格鲁吉亚中央政府派往当地的领导人,残酷镇压奥赛梯人,暗杀奥赛梯官员和知名人士,追捕离开军队的奥赛梯官兵,一一予以杀害,南奥塞梯人对他们恨之入骨,称他们是新的法西斯分子和格鲁吉亚的“盖世太保”。
这支“盖世太保”部队,在南奥塞梯横行霸道,杀人如麻,先后被他们屠杀的奥赛梯无辜民众接近5000人,占当时南奥塞梯地区不到20万奥赛梯人口的2.5%,也就是说,在200个南奥塞梯人中,就有5个人被他们杀害,这种疯狂屠杀的反人道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堪称二战结束后的恶行之举,与美国在越南进行的大屠杀没有什么区别。
也正是由于这支“盖世太保”部队对少数民族的疯狂屠杀行为,为格鲁吉亚政府的民族清洗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受到格鲁吉亚历届亲美反俄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特别亲睐。在“银狐”谢瓦尔德内泽主政期间,把它从南奥塞梯调到了第比利斯,作为首都的“禁卫军”,驻扎在第比利斯北部,把守着首都的北大门。部队也由原来1500人的团级单位迅速扩编为一个拥有5000官兵、在格军中实力最雄厚的步兵旅。
其实,这支“盖世太保”部队虽然凶残无度,杀人如麻,却没有什么值得荣誉的战功,在和南奥塞梯民兵自卫队的作战行动中,基本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绩,他们所屠杀的5000多人,90%以上是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每次遇到拿着武器的南奥塞梯民兵队伍,双方在战场上直接对抗时,他们一个个就拉稀了,几乎是每战必败,几年下来,先后被南奥塞梯民兵消灭掉或者被俘虏的,就有1100多人,相当于这支部队总兵力的70%以上,好在格鲁吉亚政府不计成本、不惜血本,源源不断的给他们补充新的兵力,才使他们始终保持满员状态,现在还是保持5000官兵。
其实,他们离开南奥塞梯,说是按照格鲁吉亚政府的命令主动撤离的,莫不如说是被南奥塞梯自卫军打出去的比较合适。
根据独联体国家的决定和俄格双方签订的有关协议,由俄罗斯向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两个分列地区与格鲁吉亚交界地带派驻维和部队。有维和部队挡着和监督着,格鲁吉亚“盖世太保”部队想胡乱屠杀无辜,已经不可能了,这样一来,他们只能和南奥塞梯自卫军进行面对面的战斗,结果被南奥塞梯自卫军打得一败涂地。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南奥塞梯自卫军暗中得到了俄罗斯维和部队的武器弹药支持,因为他们是守土作战,保卫家园,抵抗种族清洗,属于正义之举,维和部队不能不支持。加上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都是亲俄罗斯的,维和部队也免不了感情因素,这样就无形中增强和壮大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武装力量和作战能力,原本就像乌合之众、土匪队伍的格鲁吉亚“盖世太保”部队,自然就只剩下打败仗的份儿了。
步兵第三旅进入第比利斯,成为格鲁吉亚“禁卫军”之后,部队驻扎在第比利斯北面重镇扎盖斯,这里离第比利斯市区很近,因而使它成为格鲁吉亚首都的重要拱卫力量,与驻扎在第比利斯东面郊区第一装甲旅,形成一道战略屏障,共同保卫第比利斯。其中第三步兵旅的任务,主要还是用来防备东北面的分列地区南奥塞梯自卫军突出边境、直接进攻第比利斯的企图。
步兵第三旅司令部,就设在扎盖斯重镇中心,这里是前苏联时期的一个兵营,驻扎着一个营的部队。经过扩建之后,就供第三步兵旅5000多人驻扎在这里。
这个旅一共有7个营,其中5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一个装甲营,每个营5个连队,步兵营700多人,炮兵营600多人,装甲营500多人,加上直属连队和指挥机关,一共5126名官兵。
为了便于机动,出现情况时可以迅速开赴第比利斯,执行保卫首都的重要任务,格军高层对该旅的部队驻地,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7个营就有6个营驻扎在扎盖斯至第比利斯的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直线部署,其中离第比利斯最近的一个营,也就是该旅的第一营,就驻扎在第比利斯市郊,遇到紧急情况时,该营部队15分钟就可以开进市内,很快到达总统府和格军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大楼前面。
这样一来,该旅旅部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部队的北面,在它的身后,只有一个装甲营在扎盖斯北面的卡尔特利斯基山的南山脚下驻扎,替该旅和第比利斯把住北面通道。
这个旅的7个营由南到北形成一条线部署势态,部队都驻扎在高速公路沿线,而不是分散驻扎在附近的山沟里,这样虽然机动起来很方便,部队蹬上大卡车,或者蹬上装甲车,马上就上了高速公路,直接开赴第比利斯,兵员调动的时间会大大缩短,这种优势不言而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有利就有弊。这种无遮无拦、一条线部署,而且把所有部队完全裸露在交通线两侧的部署,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一旦遭到直接攻击,部队的疏散和隐蔽就会成为大问题,这样也就更加方便俄罗斯空军的隐形飞机由北至南发起直线攻击。
尤其是轰炸机,攻击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只要轰炸机和歼击机沿着这条高速公路直线飞行,对着高速公路两旁营房发射导弹、或者发射集束火箭,或者顺着一条线投弹轰炸,攻击完公路一侧,返回来攻击公路另一侧,或者两架飞机并排进行轰炸和扫射,都非常方便,攻击目标也非常集中,绝对不会浪费航空炸弹和其他弹药。如果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部队营房里的人几乎很难有逃脱的机会。
相反,如果分散驻扎在山沟里,这种情况就完全不相同了,目标不集中,凌乱散落,又有树林和山包作为掩护,对轰炸机的攻击非常不利,更不便于歼击机进行定点清除。这样一来,打掉一个营的部队,都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炸弹,更何况是要消灭一个5000多人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