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自然也不能免俗,早早地就叫小蝶做了准备。刚开始,小蝶还买了不少东西,苏木想了想,一样也没有带,只揣了一百两盐票。这玩意儿已经在顺天府流行起来,可以直接当现银使。
没错,苏木打算直接向大总裁送钱。
其实,这也是明朝科举制度的潜规则之一。一般来说,考生考中了功名,都会拿一笔银子出来谢师,朝廷也允许考官收这笔谢礼,当成他们的合法收入。
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有资格做考官的基本都是翰林学士。翰林院是有名的清贵之地,学士们身份虽然尊贵,却穷得厉害。因此,每三年一次的考试,乃是他们的一大笔入项。
按照官场的规矩,各级考试的中式考生的谢礼也有一定之规。比如乡试的谢礼最少得二十两,而会试则三十两以上。
一场科举录取三两百个考生当不成问题,一人二十两,十几个考官一分,每人也有四五百两,抵得上十多年的俸禄银子了。
因此,每到大比之年,翰林院的人为了去当考官常常会争得打破头。
后来为了同事的团结,朝廷又出了个规矩----要想当考官?好说,考,按照考试成绩来定。----这就是明清翰林院有名的大考差。
……
苏木先去的是焦芳的府邸,焦侍郎家如今是人满为患,挤满了来谢师的考生,一个个争着要在焦大人的跟前露脸,也好引起他老人家的注意。
毕竟,焦芳现在是吏部侍郎,直接管着大家的官帽子。考生们一旦中了进士,派到什么地方去做官,做什么官,可都得人家说了算。
进得府中,却见焦芳家专门开辟出一间屋用来堆礼物。
考生们见了面,自然要互相报上名号,然后约着下来到什么地方吃酒做文会。苏木如今也算是文化界的名人,又得了头名会元,对大家来说可谓是如雷灌耳,刚报出名号,立即就引起了轰动,一大群考生同时拥上来,“年兄”“年兄”地叫得亲热。
段炅也在焦芳府上,见苏木如此受人拥戴,面上自然带着一丝嫉妒。
苏木并不知道这家伙曾经还对自己起过歹毒之念,大家毕竟同年一场,又是同事,就笑着上前见礼,问他考了第几。
却不想,段炅一脸的不快,冷冷说知道子乔拿了头名,想必是来炫耀的,段某不才,得了第三十四,殿试的时候还是有机会被选馆进翰林院的。
此人心胸如此狭窄,苏木自然不肯同他多说废话。
不片刻,就有人喊:“焦总裁出来同大家见面了!”
然后,考生们依次上前行礼,焦芳神色很是恬淡。他是早已经知道苏木此人的,但神色却并不显出任何异样。
苏木早就感觉到焦芳已经和刘瑾走到一起了,同自己只怕热切不起来。不过,表面上他还是依足了礼数。
焦芳同众人说了半天话,一一问清楚姓名,这才叫大家都散了。
苏木今天过来本来存着寻找康海的心思的,却不想在焦芳这里呆了半天,却没看到他的影子,无奈之下,只得回家去了。
第二日,苏木又揣了钱去王螯那里。
王螯是个清流,虽然说是文坛领袖,可年纪却大,估计再干几年就要致仕回乡荣休,自然不能同焦芳这种手握实权的新贵相比。
所以,他这里的考生却要少许多。
苏木同老王可是老相识了,一想起当初在西苑随侍正德皇帝是。王大人给太子讲课,一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无论他和正德在下面怎么胡闹,老先生只装着看不见的样子时的情形,苏木就忍不住想笑。
苏木也没同王螯客气,同门房说了一声,就径直朝里面闯,直接闯进人家的书屋里。
王螯正在书房里接见几个考生,见苏木笑眯眯地进来,眉头一皱:“苏木你可算想着来老夫这里了,老朽本以为你不想认我着大宗师的。”
苏木一笑:“大总裁这话叫苏木任何承受得起,晚生这几日不是在给总裁你准备谢师礼吗,故尔耽搁了。”
王螯一笑:“又有什么好准备的,左右不过是黄白之物。”
苏木“虽说不过是阿堵物,可也得看多少。”
说着就将一叠盐票用双手奉上去,王螯一看数目不少,就点了点头。
君子有通财之友谊,而且王螯乃是宗师级,帝王师那样的人物,说起钱来比起常人多了一份洒脱,也不避讳。
然后就对旁边一个士子道:“康海,你不是想见苏木吗,如今人已经到了。”
听到康海这个名字,苏木心头一凛,定睛看过去。
却见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风雅书生站起身来,一把抓住苏木的胳臂,两只眼睛全是精光,“康海见过苏年兄,原来你就是苏木苏子乔,叫康海好找!”
声音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苏木也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场合碰到康海,他心中有鬼,听康海这么说,顿时一颤,想:难不成这个康海已经看过我苏木的卷子,知道我抄了他的文章,要兴师问罪?
康海年纪轻轻就和李梦阳等人名列,乃是正德年文坛的领袖,真说起来,还算是苏木的前辈。
苏木压住心中的混乱,深吸一口气,回礼:“苏木见过康年兄。”
康海突然大叫一声:“人说苏子乔身形奇伟,大有盛唐古人刚健之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非此等人物,不能写出那样的诗词。人说苏子乔诗词无双,你的作品康某早已读过,心下叹服之。不过,依在下看来,相比起诗词,你的文章才是真的作得好啊,真真是深得我心,想不叫人佩服都难!”
听他将话题扯到作文上面,又想起今年春闱,苏木突然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心中顿时起了一个念头:苦主来了,苦主来了!
苏木强忍着转头逃跑的冲动,故意用镇定的语气道:“康年兄谬赞了,苏木后学晚进,怎么当得起!”
他心中却是奇怪,这一期的邸报都还没出,这个康海怎么可能看过我的文章?
没错,苏木打算直接向大总裁送钱。
其实,这也是明朝科举制度的潜规则之一。一般来说,考生考中了功名,都会拿一笔银子出来谢师,朝廷也允许考官收这笔谢礼,当成他们的合法收入。
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有资格做考官的基本都是翰林学士。翰林院是有名的清贵之地,学士们身份虽然尊贵,却穷得厉害。因此,每三年一次的考试,乃是他们的一大笔入项。
按照官场的规矩,各级考试的中式考生的谢礼也有一定之规。比如乡试的谢礼最少得二十两,而会试则三十两以上。
一场科举录取三两百个考生当不成问题,一人二十两,十几个考官一分,每人也有四五百两,抵得上十多年的俸禄银子了。
因此,每到大比之年,翰林院的人为了去当考官常常会争得打破头。
后来为了同事的团结,朝廷又出了个规矩----要想当考官?好说,考,按照考试成绩来定。----这就是明清翰林院有名的大考差。
……
苏木先去的是焦芳的府邸,焦侍郎家如今是人满为患,挤满了来谢师的考生,一个个争着要在焦大人的跟前露脸,也好引起他老人家的注意。
毕竟,焦芳现在是吏部侍郎,直接管着大家的官帽子。考生们一旦中了进士,派到什么地方去做官,做什么官,可都得人家说了算。
进得府中,却见焦芳家专门开辟出一间屋用来堆礼物。
考生们见了面,自然要互相报上名号,然后约着下来到什么地方吃酒做文会。苏木如今也算是文化界的名人,又得了头名会元,对大家来说可谓是如雷灌耳,刚报出名号,立即就引起了轰动,一大群考生同时拥上来,“年兄”“年兄”地叫得亲热。
段炅也在焦芳府上,见苏木如此受人拥戴,面上自然带着一丝嫉妒。
苏木并不知道这家伙曾经还对自己起过歹毒之念,大家毕竟同年一场,又是同事,就笑着上前见礼,问他考了第几。
却不想,段炅一脸的不快,冷冷说知道子乔拿了头名,想必是来炫耀的,段某不才,得了第三十四,殿试的时候还是有机会被选馆进翰林院的。
此人心胸如此狭窄,苏木自然不肯同他多说废话。
不片刻,就有人喊:“焦总裁出来同大家见面了!”
然后,考生们依次上前行礼,焦芳神色很是恬淡。他是早已经知道苏木此人的,但神色却并不显出任何异样。
苏木早就感觉到焦芳已经和刘瑾走到一起了,同自己只怕热切不起来。不过,表面上他还是依足了礼数。
焦芳同众人说了半天话,一一问清楚姓名,这才叫大家都散了。
苏木今天过来本来存着寻找康海的心思的,却不想在焦芳这里呆了半天,却没看到他的影子,无奈之下,只得回家去了。
第二日,苏木又揣了钱去王螯那里。
王螯是个清流,虽然说是文坛领袖,可年纪却大,估计再干几年就要致仕回乡荣休,自然不能同焦芳这种手握实权的新贵相比。
所以,他这里的考生却要少许多。
苏木同老王可是老相识了,一想起当初在西苑随侍正德皇帝是。王大人给太子讲课,一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无论他和正德在下面怎么胡闹,老先生只装着看不见的样子时的情形,苏木就忍不住想笑。
苏木也没同王螯客气,同门房说了一声,就径直朝里面闯,直接闯进人家的书屋里。
王螯正在书房里接见几个考生,见苏木笑眯眯地进来,眉头一皱:“苏木你可算想着来老夫这里了,老朽本以为你不想认我着大宗师的。”
苏木一笑:“大总裁这话叫苏木任何承受得起,晚生这几日不是在给总裁你准备谢师礼吗,故尔耽搁了。”
王螯一笑:“又有什么好准备的,左右不过是黄白之物。”
苏木“虽说不过是阿堵物,可也得看多少。”
说着就将一叠盐票用双手奉上去,王螯一看数目不少,就点了点头。
君子有通财之友谊,而且王螯乃是宗师级,帝王师那样的人物,说起钱来比起常人多了一份洒脱,也不避讳。
然后就对旁边一个士子道:“康海,你不是想见苏木吗,如今人已经到了。”
听到康海这个名字,苏木心头一凛,定睛看过去。
却见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风雅书生站起身来,一把抓住苏木的胳臂,两只眼睛全是精光,“康海见过苏年兄,原来你就是苏木苏子乔,叫康海好找!”
声音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苏木也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场合碰到康海,他心中有鬼,听康海这么说,顿时一颤,想:难不成这个康海已经看过我苏木的卷子,知道我抄了他的文章,要兴师问罪?
康海年纪轻轻就和李梦阳等人名列,乃是正德年文坛的领袖,真说起来,还算是苏木的前辈。
苏木压住心中的混乱,深吸一口气,回礼:“苏木见过康年兄。”
康海突然大叫一声:“人说苏子乔身形奇伟,大有盛唐古人刚健之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非此等人物,不能写出那样的诗词。人说苏子乔诗词无双,你的作品康某早已读过,心下叹服之。不过,依在下看来,相比起诗词,你的文章才是真的作得好啊,真真是深得我心,想不叫人佩服都难!”
听他将话题扯到作文上面,又想起今年春闱,苏木突然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心中顿时起了一个念头:苦主来了,苦主来了!
苏木强忍着转头逃跑的冲动,故意用镇定的语气道:“康年兄谬赞了,苏木后学晚进,怎么当得起!”
他心中却是奇怪,这一期的邸报都还没出,这个康海怎么可能看过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