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会,此计从成形之日起一是针对着大清河,而是针对着盖州出兵,中途突然杀出,现在基本没有任何迹象,而且知道此计的人也是高层,知情的农夫全部被处决了。可谓无任何的漏洞。”黄台吉肯定的说,但心里却犯了想法,明军的远镜发展的很强,有千里眼之说,真的发现不了吗?
“那就是臣想多了,应当是明军想集中援兵一鼓作气,将岱路口拿下,或者是想逼着大金自动后撤。”范文程试探着说。按照明军在郑谷南北两处的战斗力来看,冲破第七层冰墙,是极有可能的。虽然就是这样,黄台吉还是屡续的给岔路口增加兵力,也是一样的结果。但明军就这样不急不忙的,还真叫人着急。现在援兵又来,极大的增加了战争结果的变数。
“如若再过几日,明军再不进攻,那也只能是撤离了,因为这样的损失太大了,也不符合大金的利益。”黄台吉嘴里的损失,是在那里这一冻一天,一动不敢动。伙食又跟不上,直接导致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冻死交冻伤的人已经慢慢多了起来。这猫在冰天雪地里,这罪不是每个人都能受的,虽然这些冻死冻伤的还是汉人居多,但满人也有不少。
“皇上,若是撤的话,那是撤往大青河还是伴仙山?那半渡而击如何处理?”范文程接着问。
“当然得撤两个位置,让明军知道,朕这是要打游击战了。否则还能怎样?”黄台吉真的被逼上梁山了,岱道上的阻击行为现在被看成了一个笑话。明军如此戏谑,却没有丝毫的办法,第二次,他开始感到了无力,第一次是发生在喜峰口之外,急着战斗找回场子的黄台吉被拒之门外。那是客场还好说一些,这些可是主场,还能找什么理由呢?而且上次就是一次失败,损失的也只是辽西的蒙古诸部,这次若是败了损失的可是整个大金国。这次倒是随时随地的可以找到明军,明军也不是守着边墙,而是在野外,相反却是他们开始守墙了。
但他敢打吗?就连着挖了个大地陷,搞了个大偷袭,都能比明军死的多,占着个比城墙牢固万陪的郑屯岩石,都能被明军轻松的能攻破。让他怎么打?搞自杀式冲锋吗?玩游击?怎么玩?这不是草原之上,一走就是几百路荒无人烟。明军此次攻击的目标很明显,就是直接沈阳,从盖州上去就是四百里路、、、、、、这等等情况真的让黄台吉很无助,如果一个幼儿,变着法的要去成年人打架一样,虽然智机百变,但放在了成人面前,却成了笑话,止增笑耳。
“皇上,当断不断,必生祸乱,更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港口那边清理的越来越干净,那时伴仙山这里就彻底的变成了分战场,再好的计策也再无用处。”范文程也知道再在的黄台吉被何可纲这样一停给打乱了节奏,如同是架上火上烤一般。前有如狼是虎的明军,后有,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众位贝勒,这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但天不随人愿,那明军来之前才退去的大雾又不见了踪影;游击之术因明军手中握有阻击弩被废;埋伏之计,也因明军的小心翼翼而不得不告终;冰墙之被明军大炮无情的摧毁;地陷去势虽猛,却被轻意的化解;半渡而击之策又因明军谨慎的不象话,随意的改变进攻而僵持在了岱路口;港口的清理又随着明军的不断忙碌,而会最终完成。
“传令港口驻守诸将,明军白天清,晚上让他们往港口里倒石头,倒不了的,就用投石机,放着这么多的农夫不用,倒是浪费,希望如此可以拖一拖时间吧。”石头虽然不是那么好弄的,但用里的人手可是比明军多的多。若非还想着盖州还是主要的粮食进口渠道,凭着手头的力量,完全可以用石头推的方式,彻底把港口变成一处废港。
“皇上这倒是好计,现在港口的冰墙、盖州的城墙,甚至是耀州等城墙,都需要好好的加固,甚至是用石头之类的改造,否则的话被明军一炮解决,也是麻烦。”再好的计策也只是权宜之计。而照着这个局势来看,仅仅的是把局面放在大清河,这宝押的有点太悬了。
第二天,终于在上午时间,接到了大清河河套雪地的回报。那里可以说是一个无人区,首先盖州的军民,已经被袁可立迁之一空,无论是什么民族,全部都不在了,现在来的,只是被建奴强行拉来的民夫而已,所以原野里也没有什么人活动的痕迹才对。但从前天到昨天的观察中,一直是平淡无奇的,但今天早晨一看,却发现竟然有几处雪地,雪竟然融化掉了,远远的看着特别的明显。
前天昨天这些地方还是如此的洁白一片,这一点让拿着望远镜的李奇鹤立刻注意了。李奇鹤对于这个现象不敢大意,也拿不准,所以立刻光报告之,但没有说什么结果,只是陈述现象而已。
“孙老师,这是否就是你所言的蛛丝马迹?”朱由校拿着光报品味着问。雪原的雪突然融化,那基本上可以肯定,有热源,而接合着以前的分析,这个热源应当来自地下。也不是孙承宗所说的有迹可寻了。
“回皇上,可以大胆假设一下,这下面就是建奴的伏兵了,而手段,可能又是如同郑屯谷那里的地道一样的设置。建奴早就在这里埋伏好了,就等着我军过河之时杀将而出。而因为皇上让何可纲来一个围猎,这是建奴想象不到的,天气寒冷,他们不可能一直吃冷食,需要造饭、饮水,来点热食,这样的区域,就可能散发热气。以至于上面的雪融化。而晚上睡觉的时候取点暖,也是同理,只是热气不够,所以融化的少而已。”孙承宗带着主观色彩分析着,当然这个主观的针对性相当的强。带着这样的坚持而去,恐怕什么情况都能说成建奴的伏兵了。
朱由校此时听了,也是连连的点头,雪地融化的原因很多,孙承宗想的的确如此。不过他怎么都觉得事情太于轻松,得出来的反而不好,有点受虐狂的感觉了,但这种感觉往往可以救了自己的命。雪地融化肯定是人为的,这点毋容置疑,但是无意而为,还是故意为之,那可就相当值得玩味了。
无意而为的话,极有可能就是如孙承宗所说的一样,下边有人生活的迹象。但若是故意的话,又变成了故布疑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黄台吉可以在郑屯谷前玩这一手,是因为谷中有埋伏,大大方方的第一计谋,而后面真正的杀招却是在大挖地道。为什么就不能在大清河前,再玩一个计中计,一旦明军发现了这个炸冰的计策,则把重要怀疑的区域放在了北河套之上,那里又有这样的生活痕迹。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局?是否因为黄台吉摸透了自己的脉博,知道自己也想就在这里来个半决战,一举解决建奴主力,利用这个心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小河套。
郑屯之前的那场大地陷,真把朱由校给震撼住了,看看那些接回来的伤员、尸首,真叫一个触目惊心,朱由校有着深深的负罪感。如果此次再是一个计中计,那可没有上地那样的主角光环了,到时没地买后悔药去。
朱由校一象讨厌动脑子,对于他来说,那是一种受罪。但自己的一个决策,决定着几万人的生死,决定着大明的国运,所以生性不喜冒险,谨慎非常稳如甲鱼的他,只能强迫自己动脑子。
“孙老师,你的假设是如此,相当有道理,朕亦深以为然。不过朕也有一种假设,”
“老臣洗耳恭听,”孙承宗一征,没明白皇上这是又要说什么。
“孙老师,让冰雪融化很简单,无论是用高温还是撒盐等都很容易做到。可以假设一下,昨夜,建奴架着雪爬犁,到了那片区域,利用夜色的掩护,专门的制造了这一现象。”朱由校平淡的说着,没有什么多少感情因素在里面。
“皇上,如此之说,岂不又成了建奴故弄玄虚,想着吸引我军的注意力,来个瞒天过海之策?之所以有了这个雪融现象,正是想引诱我们确定他的半渡而击之策,然后好实施。”孙承宗吓一跳,皇上这话一下点醒了自己,从一到辽东,这黄台吉就在不停的玩着阴谋活动,郑屯之战的冰墙与地陷,具是如此。在大清河上再玩一次,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下可就让人费思量了,真真假假的,如若找不出‘真身’的话,那就等于中计了。
“如果按这种理论分析,应该是朕在岔路口的停滞不前,才引起了黄台吉的疑心。他认为我军已经感觉到大清河的危险,是在的拖延,暗中好打探消息。所以才给我们吃了这个定心丸。”朱由校大胆的分析着。
“那就是臣想多了,应当是明军想集中援兵一鼓作气,将岱路口拿下,或者是想逼着大金自动后撤。”范文程试探着说。按照明军在郑谷南北两处的战斗力来看,冲破第七层冰墙,是极有可能的。虽然就是这样,黄台吉还是屡续的给岔路口增加兵力,也是一样的结果。但明军就这样不急不忙的,还真叫人着急。现在援兵又来,极大的增加了战争结果的变数。
“如若再过几日,明军再不进攻,那也只能是撤离了,因为这样的损失太大了,也不符合大金的利益。”黄台吉嘴里的损失,是在那里这一冻一天,一动不敢动。伙食又跟不上,直接导致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冻死交冻伤的人已经慢慢多了起来。这猫在冰天雪地里,这罪不是每个人都能受的,虽然这些冻死冻伤的还是汉人居多,但满人也有不少。
“皇上,若是撤的话,那是撤往大青河还是伴仙山?那半渡而击如何处理?”范文程接着问。
“当然得撤两个位置,让明军知道,朕这是要打游击战了。否则还能怎样?”黄台吉真的被逼上梁山了,岱道上的阻击行为现在被看成了一个笑话。明军如此戏谑,却没有丝毫的办法,第二次,他开始感到了无力,第一次是发生在喜峰口之外,急着战斗找回场子的黄台吉被拒之门外。那是客场还好说一些,这些可是主场,还能找什么理由呢?而且上次就是一次失败,损失的也只是辽西的蒙古诸部,这次若是败了损失的可是整个大金国。这次倒是随时随地的可以找到明军,明军也不是守着边墙,而是在野外,相反却是他们开始守墙了。
但他敢打吗?就连着挖了个大地陷,搞了个大偷袭,都能比明军死的多,占着个比城墙牢固万陪的郑屯岩石,都能被明军轻松的能攻破。让他怎么打?搞自杀式冲锋吗?玩游击?怎么玩?这不是草原之上,一走就是几百路荒无人烟。明军此次攻击的目标很明显,就是直接沈阳,从盖州上去就是四百里路、、、、、、这等等情况真的让黄台吉很无助,如果一个幼儿,变着法的要去成年人打架一样,虽然智机百变,但放在了成人面前,却成了笑话,止增笑耳。
“皇上,当断不断,必生祸乱,更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港口那边清理的越来越干净,那时伴仙山这里就彻底的变成了分战场,再好的计策也再无用处。”范文程也知道再在的黄台吉被何可纲这样一停给打乱了节奏,如同是架上火上烤一般。前有如狼是虎的明军,后有,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众位贝勒,这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但天不随人愿,那明军来之前才退去的大雾又不见了踪影;游击之术因明军手中握有阻击弩被废;埋伏之计,也因明军的小心翼翼而不得不告终;冰墙之被明军大炮无情的摧毁;地陷去势虽猛,却被轻意的化解;半渡而击之策又因明军谨慎的不象话,随意的改变进攻而僵持在了岱路口;港口的清理又随着明军的不断忙碌,而会最终完成。
“传令港口驻守诸将,明军白天清,晚上让他们往港口里倒石头,倒不了的,就用投石机,放着这么多的农夫不用,倒是浪费,希望如此可以拖一拖时间吧。”石头虽然不是那么好弄的,但用里的人手可是比明军多的多。若非还想着盖州还是主要的粮食进口渠道,凭着手头的力量,完全可以用石头推的方式,彻底把港口变成一处废港。
“皇上这倒是好计,现在港口的冰墙、盖州的城墙,甚至是耀州等城墙,都需要好好的加固,甚至是用石头之类的改造,否则的话被明军一炮解决,也是麻烦。”再好的计策也只是权宜之计。而照着这个局势来看,仅仅的是把局面放在大清河,这宝押的有点太悬了。
第二天,终于在上午时间,接到了大清河河套雪地的回报。那里可以说是一个无人区,首先盖州的军民,已经被袁可立迁之一空,无论是什么民族,全部都不在了,现在来的,只是被建奴强行拉来的民夫而已,所以原野里也没有什么人活动的痕迹才对。但从前天到昨天的观察中,一直是平淡无奇的,但今天早晨一看,却发现竟然有几处雪地,雪竟然融化掉了,远远的看着特别的明显。
前天昨天这些地方还是如此的洁白一片,这一点让拿着望远镜的李奇鹤立刻注意了。李奇鹤对于这个现象不敢大意,也拿不准,所以立刻光报告之,但没有说什么结果,只是陈述现象而已。
“孙老师,这是否就是你所言的蛛丝马迹?”朱由校拿着光报品味着问。雪原的雪突然融化,那基本上可以肯定,有热源,而接合着以前的分析,这个热源应当来自地下。也不是孙承宗所说的有迹可寻了。
“回皇上,可以大胆假设一下,这下面就是建奴的伏兵了,而手段,可能又是如同郑屯谷那里的地道一样的设置。建奴早就在这里埋伏好了,就等着我军过河之时杀将而出。而因为皇上让何可纲来一个围猎,这是建奴想象不到的,天气寒冷,他们不可能一直吃冷食,需要造饭、饮水,来点热食,这样的区域,就可能散发热气。以至于上面的雪融化。而晚上睡觉的时候取点暖,也是同理,只是热气不够,所以融化的少而已。”孙承宗带着主观色彩分析着,当然这个主观的针对性相当的强。带着这样的坚持而去,恐怕什么情况都能说成建奴的伏兵了。
朱由校此时听了,也是连连的点头,雪地融化的原因很多,孙承宗想的的确如此。不过他怎么都觉得事情太于轻松,得出来的反而不好,有点受虐狂的感觉了,但这种感觉往往可以救了自己的命。雪地融化肯定是人为的,这点毋容置疑,但是无意而为,还是故意为之,那可就相当值得玩味了。
无意而为的话,极有可能就是如孙承宗所说的一样,下边有人生活的迹象。但若是故意的话,又变成了故布疑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黄台吉可以在郑屯谷前玩这一手,是因为谷中有埋伏,大大方方的第一计谋,而后面真正的杀招却是在大挖地道。为什么就不能在大清河前,再玩一个计中计,一旦明军发现了这个炸冰的计策,则把重要怀疑的区域放在了北河套之上,那里又有这样的生活痕迹。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局?是否因为黄台吉摸透了自己的脉博,知道自己也想就在这里来个半决战,一举解决建奴主力,利用这个心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小河套。
郑屯之前的那场大地陷,真把朱由校给震撼住了,看看那些接回来的伤员、尸首,真叫一个触目惊心,朱由校有着深深的负罪感。如果此次再是一个计中计,那可没有上地那样的主角光环了,到时没地买后悔药去。
朱由校一象讨厌动脑子,对于他来说,那是一种受罪。但自己的一个决策,决定着几万人的生死,决定着大明的国运,所以生性不喜冒险,谨慎非常稳如甲鱼的他,只能强迫自己动脑子。
“孙老师,你的假设是如此,相当有道理,朕亦深以为然。不过朕也有一种假设,”
“老臣洗耳恭听,”孙承宗一征,没明白皇上这是又要说什么。
“孙老师,让冰雪融化很简单,无论是用高温还是撒盐等都很容易做到。可以假设一下,昨夜,建奴架着雪爬犁,到了那片区域,利用夜色的掩护,专门的制造了这一现象。”朱由校平淡的说着,没有什么多少感情因素在里面。
“皇上,如此之说,岂不又成了建奴故弄玄虚,想着吸引我军的注意力,来个瞒天过海之策?之所以有了这个雪融现象,正是想引诱我们确定他的半渡而击之策,然后好实施。”孙承宗吓一跳,皇上这话一下点醒了自己,从一到辽东,这黄台吉就在不停的玩着阴谋活动,郑屯之战的冰墙与地陷,具是如此。在大清河上再玩一次,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下可就让人费思量了,真真假假的,如若找不出‘真身’的话,那就等于中计了。
“如果按这种理论分析,应该是朕在岔路口的停滞不前,才引起了黄台吉的疑心。他认为我军已经感觉到大清河的危险,是在的拖延,暗中好打探消息。所以才给我们吃了这个定心丸。”朱由校大胆的分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