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说给卢象升的消息,其实就是今日早朝得知的事情,今日的早朝已经快吵疯了,秦良玉的事情当然没什么好说的,但辽东的军报和毛文龙的折子,却是矛盾的集中地。
辽东是袁崇焕上的折子,宁远以东的所有军堡一夜之间全部丢失,逃出来的辽东诸将会聚宁远。均称是细作从中开关,虽派了二十几匹斥候前去打探,回来报说均是堡中已经上挂建奴的军旗,没敢往回进去查看。
而毛文龙的折子,也证实了此点,但他却说出了另一番道理,建奴并没有任何军事行动,为什么这些军堡就能这样一夜之间失守了呢?这是有人已经投了建奴。
这样的推测,当然是虽不中亦不远矣,朝中的大佬们开始了争论,傻子都能看出事情的苗头了,更不要说平时辽将们交好的一些朝中大臣,他们对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心知肚明的。无论什么事情,当然是利益最大化了。
目前什么利益是最大化?当然是恢复辽饷了。那样既不要想什么三个月后的退脏问题,以后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捞一些。所以这些人在争执之中,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朱由校撤销辽饷的政策。
理由?哪还需要找吗?现在的情况不是明摆着吗?如果没有军饷的直持,叛乱、哔变、满清入关等等相关国运不利局面都会出现。魏忠贤也让他们吵的头疼,他哪里不知道其中的道道,每年他又辽饷里也是有一份不菲的孝敬的。但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做主恢复辽饷啊。
而几名内阁大臣也是意见相左,因为有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两位在,孙承宗虽然也得利,但那只是一些孝敬而已,陷的并不深,皇上追究了就拿出来,不追究他都打算赶快交待了。而徐光启根本没占过边。所以有这两个搅屎棍子在,根本就没法一致同意恢复辽饷,上报皇上。
下了朝之后,京城里可就传开了,一听说宁远之东全面被建奴给抢了去,一时之间是人心惶惶,本来建奴离他们很远,虽然只是一座山海关,但就是这座雄关把建奴挡在了外面。京城的百姓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建奴会打过山海关。当然更多的人把建奴说成了青面獠牙,恶魔一样的东西,所以百姓们也是有些害怕。
但经过了明白人一解释,百姓们大都知道了,原来事情比想象中更严重,辽东的一些将领已经投了建奴。这样事情就大挑了,有了这一帮汉奸的存在,山海关还是个关吗?
同样,也就是在这一天,赵率教回到了山海关,和袁可立办理了交接。赵率教相当尊重袁可立,后者对他也不错,特别是现在都是一个阵营的——保皇派。
前天宁远以东的情况,袁可立当然知道一些,这样的动作甚至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下一步,宁远也可能失守,基本上大家这层窗户纸,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捅破,还好,如今山海关已经有一万锦衣卫,就算是自己走了,还有七千锦衣卫,又有一千上过战场的净军,八千兵力守卫山海关、蓟门两处,应该是足够了。
而过来接旨的刘应坤,却受了无妄之灾,一张圣旨,免去其监军职务,就被张高全带领的净军拿下了,准备抄家。刘应坤大喊冤枉,在这里混的不错,上上下下,他都处的很好。虽然平时嚣张跋扈了一些,但也没往死了得罪谁啊。同时圣旨上也没提什么罪名,这更让刘应坤不就就理。张高全亲自带着刘应坤,由赵率教的亲兵带着路到了刘应坤的府上。
“刘公公,本监军也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得罪了,现在就开始抄家,皇上旨意,如果抄家所得低于一万两银子,那刘公公你就回京找魏公公重新安排职务。假若超过了这个数,那刘公公这一门之人,以后就要充当咱家的杂役了。来人,开始抄家!”张高全阴测测的说着。这可是皇上给他的权利,他也是在不折不扣的执行着,如果抄不出来一万两银子,他能把头扔地上当球踢。
刘应坤一听这话,一下子就不言语了,这路子也太毒了一些,根本不给人任何张嘴申辩的机会,根本就是暴力执法。没有任何的程序,直接就是抄家后再定案,这路子放在古代,谁受的了?除了提前弄个狡兔三窟藏匿财产,否则哪里能够幸免啊。
很快刘府的家就被抄完了,一共四十五万两白银、黄金五千两,古玩字画倒是只有一车。满府的仆人、婢女四十多人,小宦官十六人,小妾五人。
刘应坤听着这数字,直接晕了过去,被张高全一盆水浇醒了,说:“刘公公,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认命吧,没有一刀斩了你,也是皇上的天恩,想想怎么给皇上写个请罪的折子吧。这满府的人也就成了我们的杂役,这手伸的太长了,可真不好。传令下去,带刘应坤,及其家人宦官去充当杂役。”张高全那个开心,就别提了,从心里上,他基本恨透了以前比他高位的人,仗着年轻体壮跑出了个监军,今天又能把一个平时山一样的人物绳之以法,这成就感就别提多舒服了。
这时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监军,是什么样的存在,在这山海关他基本上就是天。现在就这样被抄家免职,还要给人家当粗使杂役,看着就让人解气。
而从他的府里拿出了这么多的银子,更让平时连饷银都拿不足的兵丁们忿恨!从此之后,山海关多了一个乐子,那就是嘲讽刘应坤,拿他取乐。
山海关的诸将被这种手段吓坏了,假如就这样查到自己该怎么办?这种查法也太恐怖了,现在赵率教就在总兵府里办交接呢,这个不认识的太监,如此行事,是不是要来一次大清洗?
好在张高全弄完了这一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老老实实的把抄家之物封了起来,然后回到了总兵府,等待着赵率教的安排。皇上的话,他当然记的明白,多看、多学,以后有大用,至于怎么个大法不知道,但可别成了刘应坤第二,皇上一个圣旨就把自己给办了。那才叫冤呢!
袁可立和赵率教商谈之后,已经建立了攻守同盟关系,即海陆相互协防、支援、后勤补给、船舶运兵等,均可以相互扶持,从海路、陆路堵住建奴以及叛党。
把锦衣卫们集合起来,因为赵率教还有一个锦衣卫同知的身份,算是体制内的人了。指挥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而净军则被安排到了最前线——东门,就是有天下第一关牌匾的那处大门,那里将是迎战建奴的第一战,好钢在用在刀刃上,他们的作战经验、军事素质目前可是没上过战场的锦衣卫比不上的。四架阻击弩傲立城楼之上,再给他们配上五百锦衣卫。赵率教相信,没有人能够从他们的手里抢走山海关,无论内外。其他三门和蓟门均摆上一千五百名锦衣卫,凡无总兵令靠近者——杀。
如今辽东诸将已经半公开的反叛了,自己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了。如若有想献关者,那也只是个死字而已。如今虽然只有八千兵力,但很快就会有更多的锦衣卫前来。再行补充,时间拖的越长,对皇上就越有利。
岱海,朱由校接到了几份消息,不由的让他挠头了,事情赶一堆了。
第一件事,二百台留声机全部订购出去。这一下,彻底改变了朱由校的财政情况,虽然只是一个奢侈品,但带来了划时代的震撼,把极高端的家族震的不行,纷纷被这种传奇之物所吸引,更因有官府的认证、皇上的牌匾,使得这个留声机不仅是一个物件,也是一种荣耀。
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也为客户的追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限量版的留声机,在南方客户到来京之后,昨天已经彻底的订购结束了。
秉承着一贯的说话算数的做事方针,已经下旨留声机的销售,以这二百台为限。以后如果需要,也是用于公用设施,比如酒店里等,当然也可以成为国礼一样的东西赠送。
有了这二百台留声机的货款,朱由校的钱包一下子鼓了起来,五万两一台,二百台,那就是一千万两银子银子。去掉那微弱的本钱,怎么也够两年全国税收额了。原打算等卫生纸、玻璃等金手指开遍全国之后再实行的全国免农税等苛捐杂税的,如今就可以动手免除了。
现在‘农民起义’已经发动了,对没有‘起义’的百姓,也该下手拉拢住民心了。省得最后让“闯王来了不纳粮”那空头支票把老百姓给忽悠傻了。
朱由校还真是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歌谣怎么就这么大的作用?这种谎言能让如此多的人相信。如果历史上没有吴三桂的转身,让李自成统一了天下,真的可以不纳粮吗?老百姓就真的不想想其真实性吗?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奇怪,在民智未开之时,慌言千万,就成了真实。许多评价均是那李岩跟了李自成之后,凭着这几首小歌谣,把李自成推向了神位。(未完待续。如果您
辽东是袁崇焕上的折子,宁远以东的所有军堡一夜之间全部丢失,逃出来的辽东诸将会聚宁远。均称是细作从中开关,虽派了二十几匹斥候前去打探,回来报说均是堡中已经上挂建奴的军旗,没敢往回进去查看。
而毛文龙的折子,也证实了此点,但他却说出了另一番道理,建奴并没有任何军事行动,为什么这些军堡就能这样一夜之间失守了呢?这是有人已经投了建奴。
这样的推测,当然是虽不中亦不远矣,朝中的大佬们开始了争论,傻子都能看出事情的苗头了,更不要说平时辽将们交好的一些朝中大臣,他们对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心知肚明的。无论什么事情,当然是利益最大化了。
目前什么利益是最大化?当然是恢复辽饷了。那样既不要想什么三个月后的退脏问题,以后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捞一些。所以这些人在争执之中,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朱由校撤销辽饷的政策。
理由?哪还需要找吗?现在的情况不是明摆着吗?如果没有军饷的直持,叛乱、哔变、满清入关等等相关国运不利局面都会出现。魏忠贤也让他们吵的头疼,他哪里不知道其中的道道,每年他又辽饷里也是有一份不菲的孝敬的。但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做主恢复辽饷啊。
而几名内阁大臣也是意见相左,因为有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两位在,孙承宗虽然也得利,但那只是一些孝敬而已,陷的并不深,皇上追究了就拿出来,不追究他都打算赶快交待了。而徐光启根本没占过边。所以有这两个搅屎棍子在,根本就没法一致同意恢复辽饷,上报皇上。
下了朝之后,京城里可就传开了,一听说宁远之东全面被建奴给抢了去,一时之间是人心惶惶,本来建奴离他们很远,虽然只是一座山海关,但就是这座雄关把建奴挡在了外面。京城的百姓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建奴会打过山海关。当然更多的人把建奴说成了青面獠牙,恶魔一样的东西,所以百姓们也是有些害怕。
但经过了明白人一解释,百姓们大都知道了,原来事情比想象中更严重,辽东的一些将领已经投了建奴。这样事情就大挑了,有了这一帮汉奸的存在,山海关还是个关吗?
同样,也就是在这一天,赵率教回到了山海关,和袁可立办理了交接。赵率教相当尊重袁可立,后者对他也不错,特别是现在都是一个阵营的——保皇派。
前天宁远以东的情况,袁可立当然知道一些,这样的动作甚至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下一步,宁远也可能失守,基本上大家这层窗户纸,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捅破,还好,如今山海关已经有一万锦衣卫,就算是自己走了,还有七千锦衣卫,又有一千上过战场的净军,八千兵力守卫山海关、蓟门两处,应该是足够了。
而过来接旨的刘应坤,却受了无妄之灾,一张圣旨,免去其监军职务,就被张高全带领的净军拿下了,准备抄家。刘应坤大喊冤枉,在这里混的不错,上上下下,他都处的很好。虽然平时嚣张跋扈了一些,但也没往死了得罪谁啊。同时圣旨上也没提什么罪名,这更让刘应坤不就就理。张高全亲自带着刘应坤,由赵率教的亲兵带着路到了刘应坤的府上。
“刘公公,本监军也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得罪了,现在就开始抄家,皇上旨意,如果抄家所得低于一万两银子,那刘公公你就回京找魏公公重新安排职务。假若超过了这个数,那刘公公这一门之人,以后就要充当咱家的杂役了。来人,开始抄家!”张高全阴测测的说着。这可是皇上给他的权利,他也是在不折不扣的执行着,如果抄不出来一万两银子,他能把头扔地上当球踢。
刘应坤一听这话,一下子就不言语了,这路子也太毒了一些,根本不给人任何张嘴申辩的机会,根本就是暴力执法。没有任何的程序,直接就是抄家后再定案,这路子放在古代,谁受的了?除了提前弄个狡兔三窟藏匿财产,否则哪里能够幸免啊。
很快刘府的家就被抄完了,一共四十五万两白银、黄金五千两,古玩字画倒是只有一车。满府的仆人、婢女四十多人,小宦官十六人,小妾五人。
刘应坤听着这数字,直接晕了过去,被张高全一盆水浇醒了,说:“刘公公,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认命吧,没有一刀斩了你,也是皇上的天恩,想想怎么给皇上写个请罪的折子吧。这满府的人也就成了我们的杂役,这手伸的太长了,可真不好。传令下去,带刘应坤,及其家人宦官去充当杂役。”张高全那个开心,就别提了,从心里上,他基本恨透了以前比他高位的人,仗着年轻体壮跑出了个监军,今天又能把一个平时山一样的人物绳之以法,这成就感就别提多舒服了。
这时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监军,是什么样的存在,在这山海关他基本上就是天。现在就这样被抄家免职,还要给人家当粗使杂役,看着就让人解气。
而从他的府里拿出了这么多的银子,更让平时连饷银都拿不足的兵丁们忿恨!从此之后,山海关多了一个乐子,那就是嘲讽刘应坤,拿他取乐。
山海关的诸将被这种手段吓坏了,假如就这样查到自己该怎么办?这种查法也太恐怖了,现在赵率教就在总兵府里办交接呢,这个不认识的太监,如此行事,是不是要来一次大清洗?
好在张高全弄完了这一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老老实实的把抄家之物封了起来,然后回到了总兵府,等待着赵率教的安排。皇上的话,他当然记的明白,多看、多学,以后有大用,至于怎么个大法不知道,但可别成了刘应坤第二,皇上一个圣旨就把自己给办了。那才叫冤呢!
袁可立和赵率教商谈之后,已经建立了攻守同盟关系,即海陆相互协防、支援、后勤补给、船舶运兵等,均可以相互扶持,从海路、陆路堵住建奴以及叛党。
把锦衣卫们集合起来,因为赵率教还有一个锦衣卫同知的身份,算是体制内的人了。指挥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而净军则被安排到了最前线——东门,就是有天下第一关牌匾的那处大门,那里将是迎战建奴的第一战,好钢在用在刀刃上,他们的作战经验、军事素质目前可是没上过战场的锦衣卫比不上的。四架阻击弩傲立城楼之上,再给他们配上五百锦衣卫。赵率教相信,没有人能够从他们的手里抢走山海关,无论内外。其他三门和蓟门均摆上一千五百名锦衣卫,凡无总兵令靠近者——杀。
如今辽东诸将已经半公开的反叛了,自己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了。如若有想献关者,那也只是个死字而已。如今虽然只有八千兵力,但很快就会有更多的锦衣卫前来。再行补充,时间拖的越长,对皇上就越有利。
岱海,朱由校接到了几份消息,不由的让他挠头了,事情赶一堆了。
第一件事,二百台留声机全部订购出去。这一下,彻底改变了朱由校的财政情况,虽然只是一个奢侈品,但带来了划时代的震撼,把极高端的家族震的不行,纷纷被这种传奇之物所吸引,更因有官府的认证、皇上的牌匾,使得这个留声机不仅是一个物件,也是一种荣耀。
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也为客户的追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限量版的留声机,在南方客户到来京之后,昨天已经彻底的订购结束了。
秉承着一贯的说话算数的做事方针,已经下旨留声机的销售,以这二百台为限。以后如果需要,也是用于公用设施,比如酒店里等,当然也可以成为国礼一样的东西赠送。
有了这二百台留声机的货款,朱由校的钱包一下子鼓了起来,五万两一台,二百台,那就是一千万两银子银子。去掉那微弱的本钱,怎么也够两年全国税收额了。原打算等卫生纸、玻璃等金手指开遍全国之后再实行的全国免农税等苛捐杂税的,如今就可以动手免除了。
现在‘农民起义’已经发动了,对没有‘起义’的百姓,也该下手拉拢住民心了。省得最后让“闯王来了不纳粮”那空头支票把老百姓给忽悠傻了。
朱由校还真是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歌谣怎么就这么大的作用?这种谎言能让如此多的人相信。如果历史上没有吴三桂的转身,让李自成统一了天下,真的可以不纳粮吗?老百姓就真的不想想其真实性吗?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奇怪,在民智未开之时,慌言千万,就成了真实。许多评价均是那李岩跟了李自成之后,凭着这几首小歌谣,把李自成推向了神位。(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