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那情报传递和后勤补给怎么办?”徐光启问。
“一路之上建光报系统,先一路建高塔到大同,然后每百里建一高塔,派一千持弩兵防守,打进攻战,爱卿有疑问,但在大草原上打防守战,两位爱卿应该相信这一千持弩军能发挥的力量了吧。”
“这点老臣并不怀疑,”孙承宗老实的回答,如果是甩开皇上安危不谈,仅谈净军在蒙古阵地防守的话,有神弩在手,对付连个门板都没有的蒙古族,根本不必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只要在净军弩尽之前,蒙古就别想攻击得手。即便是他们用了远程武器也是一样,要知道蒙古军能跑,但远程武器可跑不快。持弩净军不仅可以守,同样也可以列阵进攻。
“建立与了光报系统,那朕就无忧了。”大草原上一望无际,先用木头、土石建个暂时性的,慢慢的再用水泥建永久性工事。
“皇上,大同离归化有六百里左右,可是可建六个高塔的,那岂不是需要六千净军?”孙承宗被皇上的帐算糊涂了。
“爱卿的帐算错了,在大同那里的高塔,不需要派兵防守,而到了归化城,那里也不可能建高塔。所以不是六个,而是四个。而且朕说的是持弩兵,而不是持弩净军,朕现在生产神弩的能力正在增强,一天能有五百支神弩。即便不算以后速度再行增加,半个月,八千净军就可以装备满了,而再过半个月,又可以装备八千锦衣卫了。朕之打算两个月内开战。所以战前再列装一万锦衣卫是不成问题的。”朱由校很想说,如果李祖白再争点气,把汽油鼓捣出来,那就更棒了。
而光报的传递现在驿站的驿卒们正在京城会集,但‘色码’书印好了,就可以让他们回去建高塔边练习边传递军情了,当然目前得以大同到北京和山海关到北京这两和线路为重点。
而锦衣卫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纪律、体能的训练,也应该经历一下战争的风云了,毕竟,现在不是和平年代,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只有战场才是士兵最好的训练场。
“皇上,那岂不是说,将会有二万持弩兵?”孙承宗听了这个数字一征后说。
“原则上说,会有那么多人去蒙古参战。”朱由校一愣,不知道,这老孙头什么意思。
“那老臣支持皇上的出征,但能不能由老臣代替皇上亲去?”孙承宗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孙大人?你!”旁边的徐光启一听,怎么说的好好的来劝皇上不要在西线开边,现在老孙怎么就改旗易帜了呢?
“徐大人有所不知,此神弩和竖盾的搭配,本身就是蒙古骑射的克星,以前皇上只有一千持弩兵,就能打的几万叛军大败,那时的弩还没有现在的先行,更没有瞄准镜,而现在皇上拥有二万持弩兵,无疑是有了二万神箭手,这个数字对于蒙古军队,绝对是一场天灾。更何况,此次作战,他们是有归化城这个‘负担’,所以没办法,一走了之、遁入荒漠,而使大明徒劳无功。打下归化,再有千人队守着军屯兼光报的高塔,此次战争,有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河套问题。所以吾等此时更应献计献策,而不是阻止皇上。”孙承宗没有避讳皇上,直接对着徐光启说。千人战几万的神话就是在皇上的主持下,他指挥的,本来看到了瞄准镜之后,他的心思就活了点,再一听说有那么多的持盾兵,浪战根本无惧蒙古,只要战术上不出现错露,给蒙古人有机可乘,此次的是必胜无疑的。而皇上说的那几条对大明的好处,更让他心动。
“战争从来没有十足的把握,孙大人,万不可以为有了神弩就可天下无敌,小视天下。蒙古人的回回炮也是远程武器,比弩箭射程更远。没有万全之策,擅自东西两线做战,胜则占河套一时,然败之后果,却会令大明陷入困境。皇上,且不可穷兵黩武,此时有神弩在手,足可使辽东之战变得有利,甚至可以防守反击。战败建奴之后,无后顾之忧,然后再从容布置西北功略,岂不比如此冒险要强的多吗?”徐光启也是大急,眼看着孙承宗倒戈站到了皇上的一边。西北方开战,岂是易与之事。
“徐大人,西北的政策的确是吾始料不及的,但净军和锦衣卫的战力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若皇上手中,仅有三四千持弩净军,吾也是坚持反对开边。因为虽然可以对付的了蒙古大军,但劳师远进却又有着诸多不确立之因果。但一个月后,将有二万持弩军,哪怕是二十倍以上的敌人来攻,结果都将是杀锏而归。更何况蒙古人那边并没有如此多的兵力。所以先前的担心实在是多余的。如今唯有仔细的把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庙算完全了,不让此战有任何意外,才是吾等该做之事。”孙承宗现在也是一门心思的想把此仗打好,接着说:“皇上非备而战,听其言语,归化城和大同之间有许多的部落散落在草原之上,若能一路碾压过去,一方面瓦解蒙古兵力、一方面以战养战、另一方面报我大明子民常年遭受其荼毒之仇。战争虽无十足的胜利,但观此战的兵力对比,却有着九成以上的把握。况且时逢其内部不稳之时,更应善加利用。请徐大人思之。”
“这,”听了孙承宗的一席话,徐光启也犹豫不决起来,战力的对比值,和胜算竟然被其说成了九成以上,玩数学的当然明白这个九成是何种意义,基本上就是必胜了。看这师徒俩的意思,此战简单就是游山玩水一直就能把蒙古打的落花流水,那自已这样拦着人家建功立功开疆拓土,岂不是妄做小人。但把大明的气运放在这一战之上,如此的儿戏,心里却一点都不安稳。
“皇上,此次老臣愿意出征草原,请皇上相信老臣。”
“孙老师,此次亲征,是为了彰显朕之武功,使大明军民从心里感到必胜之信心,朕是必须亲征草原的。若孙老师愿往,朕理当倒履相迎。”
三人又聊了一阵,算是扯了阵皮,终于是‘各怀鬼胎’的散了,不过是加盟了一个孙承宗这样的老江湖,徐光启则空自担忧而已。
回到了屋里,朱由校把已经等待很久的刘明伟和时运生叫了进来。首先是谈及了镜片,现在正是镜片的急需期,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
“回皇上,奴才已经准备了很多的镜片,足够皇上用的。而且奴才等按着皇上所说的利用火和冷水来反复实验后发现,将玻璃加热到接近玻璃快溶化的时候,并立即急剧冷却。然后得到的玻璃竟然不易破碎,即便是破碎了,其碎片也是一数粒粒的,奴才想,皇上造的望远镜,若有一个不小心,碰着了,以前那就必碎无疑,而现在就安全多了。”刘明伟小心的回答着,并有所卖弄的说。
“钢化玻璃?”这种玻璃,朱由校当然不陌生,加热后急剧冷却而制成的。表面是均匀的压应力,内层呈现相应的张应力,所以钢化玻璃是一种高强度的安全玻璃。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四倍以上,没想到就这样给研究出来了。这东西虽然不知道如何用,但做为玻璃的升级版肯定是有合格的。“刘明伟,你做的很好,抓紧时间把镜片送到银作局去,那边急需,不过要把数给记好了。”
“奴才遵旨。”
“赏一百两银子。”
“奴才谢主隆恩。”
“刘明伟,做的好,朕不吝赏赐,但如果配方或者镜片流了出去,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奴才誓死不敢监守自盗,就会约束身边之人,请皇上放心。”
“嗯,告诉其他人,不要因为一时之贪,毁了一辈子,去吧。”
“奴才告退。”
“时运生,玻璃作坊进度如何了?”
“回皇上,作坊已经在三天前按皇上的要求建好,只是现在带去的宦官们还不能熟练的操作那些机械,特别是火候掌握的不足、时间拿捏的也不准,造出来的玻璃以次品、残品为多。”时运生偷偷看了皇上的脸色一下说。
“那朕让你们造的平面玻璃如何了?总不能都是差品吧。”朱由校给时运生的工艺流程里,有一些比如玻璃杯和工艺品之类的的确是难了点,工匠和工具、机器的磨合也需要一段时间,但运用水平面的平整光滑,使玻璃溶液铺在其上,冷却后制平面琉璃,除了去色剂造出的白玻璃和绿玻璃的区别,以及厚薄的差距外,应该算是工艺里最简单的了。朱由校主要的要求就是平板玻璃,那是做镜子的必须品,目前最具暴利的东西了,这东西弄个穿衣镜、正容镜摆在客厅里,那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一路之上建光报系统,先一路建高塔到大同,然后每百里建一高塔,派一千持弩兵防守,打进攻战,爱卿有疑问,但在大草原上打防守战,两位爱卿应该相信这一千持弩军能发挥的力量了吧。”
“这点老臣并不怀疑,”孙承宗老实的回答,如果是甩开皇上安危不谈,仅谈净军在蒙古阵地防守的话,有神弩在手,对付连个门板都没有的蒙古族,根本不必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只要在净军弩尽之前,蒙古就别想攻击得手。即便是他们用了远程武器也是一样,要知道蒙古军能跑,但远程武器可跑不快。持弩净军不仅可以守,同样也可以列阵进攻。
“建立与了光报系统,那朕就无忧了。”大草原上一望无际,先用木头、土石建个暂时性的,慢慢的再用水泥建永久性工事。
“皇上,大同离归化有六百里左右,可是可建六个高塔的,那岂不是需要六千净军?”孙承宗被皇上的帐算糊涂了。
“爱卿的帐算错了,在大同那里的高塔,不需要派兵防守,而到了归化城,那里也不可能建高塔。所以不是六个,而是四个。而且朕说的是持弩兵,而不是持弩净军,朕现在生产神弩的能力正在增强,一天能有五百支神弩。即便不算以后速度再行增加,半个月,八千净军就可以装备满了,而再过半个月,又可以装备八千锦衣卫了。朕之打算两个月内开战。所以战前再列装一万锦衣卫是不成问题的。”朱由校很想说,如果李祖白再争点气,把汽油鼓捣出来,那就更棒了。
而光报的传递现在驿站的驿卒们正在京城会集,但‘色码’书印好了,就可以让他们回去建高塔边练习边传递军情了,当然目前得以大同到北京和山海关到北京这两和线路为重点。
而锦衣卫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纪律、体能的训练,也应该经历一下战争的风云了,毕竟,现在不是和平年代,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只有战场才是士兵最好的训练场。
“皇上,那岂不是说,将会有二万持弩兵?”孙承宗听了这个数字一征后说。
“原则上说,会有那么多人去蒙古参战。”朱由校一愣,不知道,这老孙头什么意思。
“那老臣支持皇上的出征,但能不能由老臣代替皇上亲去?”孙承宗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孙大人?你!”旁边的徐光启一听,怎么说的好好的来劝皇上不要在西线开边,现在老孙怎么就改旗易帜了呢?
“徐大人有所不知,此神弩和竖盾的搭配,本身就是蒙古骑射的克星,以前皇上只有一千持弩兵,就能打的几万叛军大败,那时的弩还没有现在的先行,更没有瞄准镜,而现在皇上拥有二万持弩兵,无疑是有了二万神箭手,这个数字对于蒙古军队,绝对是一场天灾。更何况,此次作战,他们是有归化城这个‘负担’,所以没办法,一走了之、遁入荒漠,而使大明徒劳无功。打下归化,再有千人队守着军屯兼光报的高塔,此次战争,有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河套问题。所以吾等此时更应献计献策,而不是阻止皇上。”孙承宗没有避讳皇上,直接对着徐光启说。千人战几万的神话就是在皇上的主持下,他指挥的,本来看到了瞄准镜之后,他的心思就活了点,再一听说有那么多的持盾兵,浪战根本无惧蒙古,只要战术上不出现错露,给蒙古人有机可乘,此次的是必胜无疑的。而皇上说的那几条对大明的好处,更让他心动。
“战争从来没有十足的把握,孙大人,万不可以为有了神弩就可天下无敌,小视天下。蒙古人的回回炮也是远程武器,比弩箭射程更远。没有万全之策,擅自东西两线做战,胜则占河套一时,然败之后果,却会令大明陷入困境。皇上,且不可穷兵黩武,此时有神弩在手,足可使辽东之战变得有利,甚至可以防守反击。战败建奴之后,无后顾之忧,然后再从容布置西北功略,岂不比如此冒险要强的多吗?”徐光启也是大急,眼看着孙承宗倒戈站到了皇上的一边。西北方开战,岂是易与之事。
“徐大人,西北的政策的确是吾始料不及的,但净军和锦衣卫的战力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若皇上手中,仅有三四千持弩净军,吾也是坚持反对开边。因为虽然可以对付的了蒙古大军,但劳师远进却又有着诸多不确立之因果。但一个月后,将有二万持弩军,哪怕是二十倍以上的敌人来攻,结果都将是杀锏而归。更何况蒙古人那边并没有如此多的兵力。所以先前的担心实在是多余的。如今唯有仔细的把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庙算完全了,不让此战有任何意外,才是吾等该做之事。”孙承宗现在也是一门心思的想把此仗打好,接着说:“皇上非备而战,听其言语,归化城和大同之间有许多的部落散落在草原之上,若能一路碾压过去,一方面瓦解蒙古兵力、一方面以战养战、另一方面报我大明子民常年遭受其荼毒之仇。战争虽无十足的胜利,但观此战的兵力对比,却有着九成以上的把握。况且时逢其内部不稳之时,更应善加利用。请徐大人思之。”
“这,”听了孙承宗的一席话,徐光启也犹豫不决起来,战力的对比值,和胜算竟然被其说成了九成以上,玩数学的当然明白这个九成是何种意义,基本上就是必胜了。看这师徒俩的意思,此战简单就是游山玩水一直就能把蒙古打的落花流水,那自已这样拦着人家建功立功开疆拓土,岂不是妄做小人。但把大明的气运放在这一战之上,如此的儿戏,心里却一点都不安稳。
“皇上,此次老臣愿意出征草原,请皇上相信老臣。”
“孙老师,此次亲征,是为了彰显朕之武功,使大明军民从心里感到必胜之信心,朕是必须亲征草原的。若孙老师愿往,朕理当倒履相迎。”
三人又聊了一阵,算是扯了阵皮,终于是‘各怀鬼胎’的散了,不过是加盟了一个孙承宗这样的老江湖,徐光启则空自担忧而已。
回到了屋里,朱由校把已经等待很久的刘明伟和时运生叫了进来。首先是谈及了镜片,现在正是镜片的急需期,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
“回皇上,奴才已经准备了很多的镜片,足够皇上用的。而且奴才等按着皇上所说的利用火和冷水来反复实验后发现,将玻璃加热到接近玻璃快溶化的时候,并立即急剧冷却。然后得到的玻璃竟然不易破碎,即便是破碎了,其碎片也是一数粒粒的,奴才想,皇上造的望远镜,若有一个不小心,碰着了,以前那就必碎无疑,而现在就安全多了。”刘明伟小心的回答着,并有所卖弄的说。
“钢化玻璃?”这种玻璃,朱由校当然不陌生,加热后急剧冷却而制成的。表面是均匀的压应力,内层呈现相应的张应力,所以钢化玻璃是一种高强度的安全玻璃。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四倍以上,没想到就这样给研究出来了。这东西虽然不知道如何用,但做为玻璃的升级版肯定是有合格的。“刘明伟,你做的很好,抓紧时间把镜片送到银作局去,那边急需,不过要把数给记好了。”
“奴才遵旨。”
“赏一百两银子。”
“奴才谢主隆恩。”
“刘明伟,做的好,朕不吝赏赐,但如果配方或者镜片流了出去,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奴才誓死不敢监守自盗,就会约束身边之人,请皇上放心。”
“嗯,告诉其他人,不要因为一时之贪,毁了一辈子,去吧。”
“奴才告退。”
“时运生,玻璃作坊进度如何了?”
“回皇上,作坊已经在三天前按皇上的要求建好,只是现在带去的宦官们还不能熟练的操作那些机械,特别是火候掌握的不足、时间拿捏的也不准,造出来的玻璃以次品、残品为多。”时运生偷偷看了皇上的脸色一下说。
“那朕让你们造的平面玻璃如何了?总不能都是差品吧。”朱由校给时运生的工艺流程里,有一些比如玻璃杯和工艺品之类的的确是难了点,工匠和工具、机器的磨合也需要一段时间,但运用水平面的平整光滑,使玻璃溶液铺在其上,冷却后制平面琉璃,除了去色剂造出的白玻璃和绿玻璃的区别,以及厚薄的差距外,应该算是工艺里最简单的了。朱由校主要的要求就是平板玻璃,那是做镜子的必须品,目前最具暴利的东西了,这东西弄个穿衣镜、正容镜摆在客厅里,那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