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看着李世宁义愤填膺的样子,心想这个人是父亲的学生,又饱受党争之苦,若只是说些气氛抱怨的话到也正常,却不知道这个人的才学如何?想到这他点点头说道:“李兄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可新法实施必然有利有弊,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推崇的过高。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如果我再强行奉劝皇上继续实行新法,不但旧纷争会再起,也未必会有什么成效。”
李世宁一脸严肃的说道:“王爷,新法不过实施十年,而且实施过程中也是断断续续,更有下面官员阳奉阴违。怎知道新法不出于大利?就那青苗法说,至少三五年百姓和地方周转调度的开了才可能初见成效;再说募役法,也要有个两三年可看出地方职役的变化。这些还都是年头少的,将兵法和保马法起码要五年以上才能显示出我宋军的战斗力,甚至要经过大的阵仗才能看出新法的优异之处。您说怎么能断断续续或是说停就停呢?”
王旁听这李世宁说的很有道理,点头赞道:“李兄所言甚是,改革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决策权最终还是在圣上手中,改与不改看的是天子意愿啊!”
李世宁摇摇头:“改和不改结局可谓大不同。”
“说来听听!”王旁倒是饶有兴趣。
“对于当今圣上来说,经历了几朝之后,官员腐朽纵于享乐,冗兵冗将积弊甚多,国库日渐空虚,百姓怨声载道。这些必须改,因为改了也许错了,但不改肯定会亡国。而皇上初登基时,为了稳固其权,收买人心。下令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有人反对,但却是顺应天意合乎民意。然而,当皇上逐渐可以将朝臣稳住了,渐渐显示出皇威之后,改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因为此,皇上才会左右摇摆,这种变化不是改革利弊结果的变化,而是朝臣中以及皇族中利益趋势的变化。若是皇上坚持去新政,也许再有十几二十年,我大宋再无他邦可敌。只可惜,皇上不定最终会让人心不定,反而让党争之倾轧延续。我只怕日后这种政局的反复,会让我大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说的好!”王旁拍拍了掌。
李世宁收住了话,见王旁不怒而鼓掌忙低头说道:“在下句句肺腑,如有冒犯还请王爷见谅。”
“李兄说得是不错,可为何不肯复官施展报复?”王旁又试探的问道。
“王爷您也说了,最终决定权在圣上手中。如今朝中官员只知道拼命护着自己的官,却少有真心做事。这样的朝廷……”李世宁不屑的摇头。
王旁托着下巴看着眼前的李世宁,虽说此人说的很好,他还不能确认眼前这个人是自己能用到的人。“那李兄日后有何打算?”
“不瞒王爷,我也在等!”
“等什么?”
“等一个人,虽不能说力挽狂澜,但此人必须有大胸襟,能做大事。”
王旁眼中带笑:“李兄说的大胸襟,做大事是指的什么?难道李兄想等个反朝廷的人吗?”
“不敢!”李世宁心里所想被王旁一语道中,赶忙将头低的更深。
王旁呵呵一笑:“李兄,不是我小看你,纵有做大事的人在,你又有能作甚么?难道说说当今的弊病就能做大事了?”
这一激将法果然见效,李世宁抬起头看着王旁:“王爷,恕我直言。我原以为王爷是做大事之人,听说王爷失踪多年又回来了,又听李格非三番五次提及王爷,故而才有想求见的心。”
“那现在呢?”王旁逼问道。
李格非哈哈一笑:“既然王爷问,那我就直说了吧。王爷能坐着听我说这么多,可见你也知道这新政的利弊。可王爷为什么不急于劝皇上恢复新政呢?我猜有两个原因。第一:王爷见大势已去,真心想像王相公那样做世外之人。第二,王爷你在酝酿更大的计划。”
“哦?那你猜猜,到底是一还是二?”
“必然不是一,否则王爷不会诱导我一点点说出我的想法。既然话已经说到这,我就冒险给王爷献策,由王爷看看我能做什么!”
“不急!”王旁暂时没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世宁一愣,难道自己估计错了?
王旁让人将酒宴在房中摆下,两人重新入座。他这才举杯说道:“难道有缘在此地见到李兄,恐怕李兄心里也在想刚刚我为什么不让你继续说?这半天,李兄也该平静了心情,这杯酒算我敬你。若你信任我要献策,算是我王旁敬你的。若是你有些犹豫,这杯酒就当我们我们小聚小饮。”
李世宁端起杯一饮而尽,这半天他算体会,这王旁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的城府还真不是一般人可比。若是刚刚自己一口气说了,恐怕这会儿多半还会后悔,但沉了这半天,又听王旁这话李世宁断定王旁正是他要找的人。
放下酒杯李世宁说道:“王爷大概也知道,我对朝廷已是失望至极。当年阿云案被翻案,纵然我一朝官员都无法保家人安危,更何况是平民百姓?这些年虽没什么大的纷乱,但民间已经积怨很深,只是缺少个爆发点而已。当年王相公提出富国强兵,一点都没错。富国富民,强兵强国,这才能一而再的发展。如今国不富兵不强,若是真有反叛起义,恐怕我大宋的兵卒连百姓都敌不过,那还不乱套了?!我看这时间不用多久,便会有民间积怨爆发。到时候朝廷就会顾此失彼疲于对付内乱,那我大宋就真的完了。”
王旁道:“这点说的也有道理,可我一个无权无职无兵之人,李兄是不是对我太过厚望了?”
李世宁一笑:“谁说王爷无兵?西夏如今已经危如累卵,据说那个梁王爷是您的儿子?如今西夏明知此事但不能奈何他,还不是因为王爷的震慑。可梁王爷要想拿下西夏实权也非易事,这种僵持未必对那梁王爷有利。王爷可与吐蕃联手,助阵梁王爷。那样西夏已经是王爷的囊中之物。至于吐蕃,名为欺丁实为阿里骨掌权,王爷可一箭双雕等于相助阿里骨,吐蕃已经是臣国阿里骨和王爷有是兄弟,那日后吐蕃还不是等于在王爷您的掌控。更何况吐蕃偏僻,地广人稀但可做贸易要道,王爷最善经营这对你不是难事吧?这两处可算外援,此次王爷为皇上炼丹据说要找一世外清幽之地。我想荒山野林偏僻之处王爷应该不只是为了炼丹吧。我也知道,我说的王爷恐怕大抵已经想到。就算我多言了,来我敬王爷一杯”李世宁倒满酒举起了酒杯。
这下轮到王旁一饮而尽,喝罢就王旁笑道:“永叔果然没推举错人啊,你还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些事我倒也想过,但想的容易坐起来难,不知道李兄有什么高见呢?!”
李世宁拱手说道:“王爷刚才盛情邀请,在下有所推却,还请王爷见谅,我是实在不想做官或者寄居到王府之内。如今王爷在等待时机,这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西夏那边还是要抓紧,我只怕梁王爷年轻缺少决断,又牵念梁乙埋养育之情以至耽误了夺权先机。要是等梁落瑶想明白了放出来李秉常,那西夏的帝位可就坐的稳而不好夺了。”
王旁道:“那要是我让李兄你去西夏辅助我儿王石,也就是那梁王爷,你可愿意?”
李世宁忙称谢:“多谢王爷抬举,我正想先做点事出来……”后面的话他没好意思说,免得王爷看轻他。
王旁哈哈大笑:“如此甚好,我明日就给你修书一封,你带着他到永乐成去见王石。”
“多谢王爷!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
“哦?什么事?”
“刚刚我也说了,如今民间怨声载道,百姓有些积怨,但王爷不要借着积怨爆发行事。”
王旁心想这个人的话有点意思,若是天时人和都到为何不能?
“总有积怨爆发,也是一时。官员短视,民众更是。更有强匪,粗莽撞之人要借机闹事,王爷岂可和他们一般?要做咱们就做正规军,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我推算的没错的话,会有让王爷正名之时。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就是不知道王爷能不能等。”
王旁笑呵呵的看着李世宁,原本只以为自己能预言,那不过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历史事件多。怎么这李世宁也会预言?难道世上真有神算或诸葛?
“你都能等,我为何不能?!”
李世宁道:“我已经等了几年了,好在如今让我等到了。只可惜,至今我也没等到女儿回来,只怕今上也难见面。”
王旁见他神情中几分哀怨,十分体谅他心情,于是说道:“你且西行,你女儿的事包在我身上,等我回京城就安排人去查找,但不知道你女儿有什么标记可相认。”
虽然李世宁心里已经不报希望,但还是谢谢道:“女儿乖巧俊俏,下额有一颗痣。只不过离家时年纪太小,说是被送人,却也再找不到那人,想必是人贩抱走了。”
“那你前妻有没有说送谁了?!”
“我问过,她不肯说。外人只道我休妻,却不知实则妻休我。她家有些势力,原指望将她许配给我能飞黄腾达。算了,不提也罢,倒是委屈了阿云和我的孩子。”
只言片语,王旁已经了解大概。二人又饮酒畅谈到深夜,随后王旁给了李世宁一些银两又带上书信让他去见王石。从登州等了两天,等到了去高丽的商船,王旁这才带着武龄和时迁来到高丽。从高丽辗转,又过几日他们终于来到辽朝开州,正是女真完颜部落所在。
李世宁一脸严肃的说道:“王爷,新法不过实施十年,而且实施过程中也是断断续续,更有下面官员阳奉阴违。怎知道新法不出于大利?就那青苗法说,至少三五年百姓和地方周转调度的开了才可能初见成效;再说募役法,也要有个两三年可看出地方职役的变化。这些还都是年头少的,将兵法和保马法起码要五年以上才能显示出我宋军的战斗力,甚至要经过大的阵仗才能看出新法的优异之处。您说怎么能断断续续或是说停就停呢?”
王旁听这李世宁说的很有道理,点头赞道:“李兄所言甚是,改革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决策权最终还是在圣上手中,改与不改看的是天子意愿啊!”
李世宁摇摇头:“改和不改结局可谓大不同。”
“说来听听!”王旁倒是饶有兴趣。
“对于当今圣上来说,经历了几朝之后,官员腐朽纵于享乐,冗兵冗将积弊甚多,国库日渐空虚,百姓怨声载道。这些必须改,因为改了也许错了,但不改肯定会亡国。而皇上初登基时,为了稳固其权,收买人心。下令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有人反对,但却是顺应天意合乎民意。然而,当皇上逐渐可以将朝臣稳住了,渐渐显示出皇威之后,改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因为此,皇上才会左右摇摆,这种变化不是改革利弊结果的变化,而是朝臣中以及皇族中利益趋势的变化。若是皇上坚持去新政,也许再有十几二十年,我大宋再无他邦可敌。只可惜,皇上不定最终会让人心不定,反而让党争之倾轧延续。我只怕日后这种政局的反复,会让我大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说的好!”王旁拍拍了掌。
李世宁收住了话,见王旁不怒而鼓掌忙低头说道:“在下句句肺腑,如有冒犯还请王爷见谅。”
“李兄说得是不错,可为何不肯复官施展报复?”王旁又试探的问道。
“王爷您也说了,最终决定权在圣上手中。如今朝中官员只知道拼命护着自己的官,却少有真心做事。这样的朝廷……”李世宁不屑的摇头。
王旁托着下巴看着眼前的李世宁,虽说此人说的很好,他还不能确认眼前这个人是自己能用到的人。“那李兄日后有何打算?”
“不瞒王爷,我也在等!”
“等什么?”
“等一个人,虽不能说力挽狂澜,但此人必须有大胸襟,能做大事。”
王旁眼中带笑:“李兄说的大胸襟,做大事是指的什么?难道李兄想等个反朝廷的人吗?”
“不敢!”李世宁心里所想被王旁一语道中,赶忙将头低的更深。
王旁呵呵一笑:“李兄,不是我小看你,纵有做大事的人在,你又有能作甚么?难道说说当今的弊病就能做大事了?”
这一激将法果然见效,李世宁抬起头看着王旁:“王爷,恕我直言。我原以为王爷是做大事之人,听说王爷失踪多年又回来了,又听李格非三番五次提及王爷,故而才有想求见的心。”
“那现在呢?”王旁逼问道。
李格非哈哈一笑:“既然王爷问,那我就直说了吧。王爷能坐着听我说这么多,可见你也知道这新政的利弊。可王爷为什么不急于劝皇上恢复新政呢?我猜有两个原因。第一:王爷见大势已去,真心想像王相公那样做世外之人。第二,王爷你在酝酿更大的计划。”
“哦?那你猜猜,到底是一还是二?”
“必然不是一,否则王爷不会诱导我一点点说出我的想法。既然话已经说到这,我就冒险给王爷献策,由王爷看看我能做什么!”
“不急!”王旁暂时没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世宁一愣,难道自己估计错了?
王旁让人将酒宴在房中摆下,两人重新入座。他这才举杯说道:“难道有缘在此地见到李兄,恐怕李兄心里也在想刚刚我为什么不让你继续说?这半天,李兄也该平静了心情,这杯酒算我敬你。若你信任我要献策,算是我王旁敬你的。若是你有些犹豫,这杯酒就当我们我们小聚小饮。”
李世宁端起杯一饮而尽,这半天他算体会,这王旁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的城府还真不是一般人可比。若是刚刚自己一口气说了,恐怕这会儿多半还会后悔,但沉了这半天,又听王旁这话李世宁断定王旁正是他要找的人。
放下酒杯李世宁说道:“王爷大概也知道,我对朝廷已是失望至极。当年阿云案被翻案,纵然我一朝官员都无法保家人安危,更何况是平民百姓?这些年虽没什么大的纷乱,但民间已经积怨很深,只是缺少个爆发点而已。当年王相公提出富国强兵,一点都没错。富国富民,强兵强国,这才能一而再的发展。如今国不富兵不强,若是真有反叛起义,恐怕我大宋的兵卒连百姓都敌不过,那还不乱套了?!我看这时间不用多久,便会有民间积怨爆发。到时候朝廷就会顾此失彼疲于对付内乱,那我大宋就真的完了。”
王旁道:“这点说的也有道理,可我一个无权无职无兵之人,李兄是不是对我太过厚望了?”
李世宁一笑:“谁说王爷无兵?西夏如今已经危如累卵,据说那个梁王爷是您的儿子?如今西夏明知此事但不能奈何他,还不是因为王爷的震慑。可梁王爷要想拿下西夏实权也非易事,这种僵持未必对那梁王爷有利。王爷可与吐蕃联手,助阵梁王爷。那样西夏已经是王爷的囊中之物。至于吐蕃,名为欺丁实为阿里骨掌权,王爷可一箭双雕等于相助阿里骨,吐蕃已经是臣国阿里骨和王爷有是兄弟,那日后吐蕃还不是等于在王爷您的掌控。更何况吐蕃偏僻,地广人稀但可做贸易要道,王爷最善经营这对你不是难事吧?这两处可算外援,此次王爷为皇上炼丹据说要找一世外清幽之地。我想荒山野林偏僻之处王爷应该不只是为了炼丹吧。我也知道,我说的王爷恐怕大抵已经想到。就算我多言了,来我敬王爷一杯”李世宁倒满酒举起了酒杯。
这下轮到王旁一饮而尽,喝罢就王旁笑道:“永叔果然没推举错人啊,你还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些事我倒也想过,但想的容易坐起来难,不知道李兄有什么高见呢?!”
李世宁拱手说道:“王爷刚才盛情邀请,在下有所推却,还请王爷见谅,我是实在不想做官或者寄居到王府之内。如今王爷在等待时机,这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西夏那边还是要抓紧,我只怕梁王爷年轻缺少决断,又牵念梁乙埋养育之情以至耽误了夺权先机。要是等梁落瑶想明白了放出来李秉常,那西夏的帝位可就坐的稳而不好夺了。”
王旁道:“那要是我让李兄你去西夏辅助我儿王石,也就是那梁王爷,你可愿意?”
李世宁忙称谢:“多谢王爷抬举,我正想先做点事出来……”后面的话他没好意思说,免得王爷看轻他。
王旁哈哈大笑:“如此甚好,我明日就给你修书一封,你带着他到永乐成去见王石。”
“多谢王爷!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
“哦?什么事?”
“刚刚我也说了,如今民间怨声载道,百姓有些积怨,但王爷不要借着积怨爆发行事。”
王旁心想这个人的话有点意思,若是天时人和都到为何不能?
“总有积怨爆发,也是一时。官员短视,民众更是。更有强匪,粗莽撞之人要借机闹事,王爷岂可和他们一般?要做咱们就做正规军,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我推算的没错的话,会有让王爷正名之时。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就是不知道王爷能不能等。”
王旁笑呵呵的看着李世宁,原本只以为自己能预言,那不过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历史事件多。怎么这李世宁也会预言?难道世上真有神算或诸葛?
“你都能等,我为何不能?!”
李世宁道:“我已经等了几年了,好在如今让我等到了。只可惜,至今我也没等到女儿回来,只怕今上也难见面。”
王旁见他神情中几分哀怨,十分体谅他心情,于是说道:“你且西行,你女儿的事包在我身上,等我回京城就安排人去查找,但不知道你女儿有什么标记可相认。”
虽然李世宁心里已经不报希望,但还是谢谢道:“女儿乖巧俊俏,下额有一颗痣。只不过离家时年纪太小,说是被送人,却也再找不到那人,想必是人贩抱走了。”
“那你前妻有没有说送谁了?!”
“我问过,她不肯说。外人只道我休妻,却不知实则妻休我。她家有些势力,原指望将她许配给我能飞黄腾达。算了,不提也罢,倒是委屈了阿云和我的孩子。”
只言片语,王旁已经了解大概。二人又饮酒畅谈到深夜,随后王旁给了李世宁一些银两又带上书信让他去见王石。从登州等了两天,等到了去高丽的商船,王旁这才带着武龄和时迁来到高丽。从高丽辗转,又过几日他们终于来到辽朝开州,正是女真完颜部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