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厚仁做出的决定是没有人可以阻止的,至少在目前,他身边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找个土司头人开刀并不是潘厚仁一时兴起。从整个大明朝的历史来看,中央集权跟地方民族势力之间的斗争从未曾停息过,而潘厚仁觉得,通过经济方面的手段来控制,完全可以达到消洱战争的目的。
段正鑫弄不清楚什么是“投资”,潘厚仁也不想再次跟他解释,实际上汉语本身的含义那是相当的丰富,一个词语除开本身的词义之外,放在不同的语境,甚至是在不同的时代,赋予其意义都是不同的。
“老段啊,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需要你找一个有代表性,而且我们一定可以说服他,让他投资我们的势力。你心中有没有合适的对象?”
“这个…”段正鑫微微沉吟之后,道:“这个恐怕只有李家寨了!”
“李家寨?哪个李家寨?”
“昆明城外不过三十里,有个民家的镇子,镇子里面生活的民家都姓李,人数不少,也有钱!”段正鑫回答的很简洁,但也说明了大概的情况:人多,有钱!
“好!那就从这个李家着手,咱们也玩玩远交近攻!”
潘厚仁制定的策略当然跟战争毫无关系,他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利,同样也没有这种实力,他就是让段正鑫带着人先去李家寨,探探口风。
段正鑫去落实这个事情,潘厚仁自己则是去找沐晟,不是为了投资的事情,而是为了解决一个更要重的问题:澜沧国的人,为什么会拦截昆明城派出去的物资队伍。从某种意义来说,澜沧国的这种行为,也是对沐晟的一种伤害。
只因为沐晟是封疆大吏,权力大,责任大,而且刘高等人就是从昆明出发的,若是这些太医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不仅仅是交趾方面的人会苦不堪言,朱棣给刘纯下达的任务也无法完成,到时候这些责任,全都会被推到沐晟的头上,到那时不管沐晟在朱棣心中有多好的印象,也会逐渐被疏远,直到离开权力的核心位置。
没错,别看沐晟远在昆明,实际上有明一朝,那沐家就从未曾离开过大明朝的权利核心,依托广袤的西南边陲,沐王府实际上是朱家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
“查,必须一查到底!”
沐晟的态度很肯定。其实当他听到潘氏运输公司在半路上被攻击时,内心是相当震撼的,他是朝堂里打滚多年的老油条,自然知道这种事情发生之后,他自己会处在何种不利的位置。
而潘厚仁和四疯的出现,将敌人杀退,可以说,至少是挽救了沐晟的政治生命,这一点,潘厚仁清楚,沐晟也很清楚。
“侯爷啊,我们运输公司损失惨重啊!”潘厚仁一来就开始叫苦,不仅仅说话的内容苦,说话的声音苦,就连他的表情,都是那样苦不堪言。
“这话怎么说?你们押送的物资不是已经完整的送到建平州去了么?难不成我三千精兵还不能将这些物资送到么?”沐晟脸有愠色,反问潘厚仁。
“物资自然是没有损失,可是我们公司的抚恤制度……可是需要我支付相当大的一笔钱啊,侯爷,这笔钱可是我潘氏运输公司的纯利润啊。”
“抚恤费用?”沐晟微微一愣,可能是在心中默默的核算了一下,讶异道:“按照目前雇工的价格,死一个人也不过是十五两银子,这次潘氏运输公司死亡的人数好像也不是那么多嘛!”
“十五两?我的天啊,侯爷,十五两只够我支付给死掉那些雇工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只要潘氏运输公司还在,或者说潘氏运输公司还是我潘厚仁的,那这笔钱就要一直支付到对方的儿子成年或者是女儿出嫁,侯爷,你有没有算过?还有那些受伤雇工的治疗费,他们的误工费、营养费等等等等…”
“好了好了!”沐晟乃是堂堂一个侯爷,他哪里有心思去算这种花账,摆摆手道:“既然这次是因为朝廷的需要而导致你们运输公司伤亡不少,那就从军费当中赔偿好了,你说个数,大概多少钱,三千两?”
“侯爷,三千两只够零头,我初步核算出来,大概是一万三千多两!”
潘厚仁说的还真是不算多,他跟段正鑫核算的数字大概是一万两,多出来的三千两,算是他和四疯出手救人的费用,既然朝廷愿意承担的话,潘厚仁觉得像四疯这样的高手,朝廷出三千两也未必能够请到,若是有谁不信的话,潘厚仁可以建议他拿钱去邀请张三丰试试,看看能不能用三万两银子,让张三丰给个面子。
“一…一万三千两?开什么玩笑!”
沐晟被潘厚仁口中报出来的数字惊呆了,一万三千两啊,那几乎已经是他大半年的经费了,别以为朝廷真那么有钱,要知道大明朝全盛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几百万两而已,落到平西侯的手中,估计也就是几万两一年的经费而已。
“侯爷,你说咱们潘氏运输公司的雇工为啥都能为公司效死呢?为啥潘氏运输公司一招人,就全城空巷呢?他们图的就是我们这份福利,即便是为公司送命了,自己家人也不会因此而受穷,相反,公司会扶持他的家庭一辈子!”
潘厚仁的话让沐晟陷入沉思当中。实际上沐晟心中也认可潘厚仁的这种理论,高抚恤金和福利制度不仅仅可以用在民间,更应该用在军队当中,若是大明朝的军队能够执行潘氏运输公司的这种福利制度,那大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一定可以翻着倍的往上涨!
然而,想要执行这种高福利制度,关键不是在朝廷是否愿意,而在于朝廷有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
客观的说,大明朝不具备这种经济能力!朝廷用来供养公务员的费用并不高,可是用来供养皇亲国戚的费用,却是高的让人惊叹,加上每年的税赋无法足额收取,可以说每一年,朝廷几乎都处在入不敷出的境地。
“难,难,难啊!”
一连三个“难”字,沐晟的脸色也是三变,在潘厚仁看来,平西侯这三个“难”字代表的意义不同,第一个怕是说给一万三千两银子难,第二个是说大明军队采取这种福利制度难,第三个是说朝廷税赋收取难。
这三个难字,既是相互独立,又有联系,潘厚仁能够理解沐晟的想法,他也没有心情去替沐晟做任何解释,只是道:“侯爷,您的意思是说,这一万三千两,就要我们公司自己承担咯?”
沐晟是个实在人,若是他刚才没有开口的话,这会儿也好说,可刚刚一口应承,如今发现费用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故而很是尴尬。
“这个…我可能要向皇上递上去个奏折,看看能不能单独拨付一笔…”
“不用了!”潘厚仁摆摆手道:“侯爷,这笔钱你暂时不用掏出来给我,不如这样罢,回头我要去找李家寨子的麻烦,到时候若是需要,还请侯爷配合配合,如何?”
“仅仅是配合?不会做什么违背大明律例的事情?”沐晟明显有些不相信,那可不是一百三十两银子,而是一万三千两啊,以他了解的潘厚仁的性格,岂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了如此大的一笔金钱?
潘厚仁点点头,很是肯定地回答道:“仅仅是需要配合一下,侯爷,你不会连这点人情都不给吧?”
狐疑的端详了潘厚仁半晌,那沐晟才缓缓点头,道:“若是不违背我朝律例,又不违背道德斯文的情况下…”
“不违背,不违背!”潘厚仁笑着摆手,“侯爷,这事儿咱们就这么说定了,而且这个事情是否需要您出面还是两说呢,或者不需要您出面,老段就能搞定了!咱们还是谈谈那个澜沧国人的事情吧,我潘氏运输公司死伤这么大,损失如此惨重,没有理由不狠狠地报复一下吧?”
“此事至关重要!”说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沐晟整个人的神情顿时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手掌军权的封疆大吏,在这方面沐晟是非常慎重,从不会轻易的做出判断和决定。
“厚仁,这种事情必须要上报朝廷,让皇上和内阁做出决定。”
“是,厚仁我没说要侯爷你做出决定,我只是感觉皇上肯定不会就此忍气吞声,倒是内阁那边很难通过发动战争的条陈,侯爷,今年朝廷的岁入,您知道么?”关于向澜沧过动武,潘厚仁在心中仔细的盘算过!其实澜沧国和安南有着相同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安南有的资源,澜沧国也有。
做什么生意最划算?当然是跟着朝廷做生意才最划算!
历史上,大明朝廷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对澜沧国发起过任何军事行动。潘厚仁无法确定历史上是否发生过澜沧国人抢劫大明赈济安南物资的事情,但是从朱棣的性格来判断,他是绝对不会吝啬借此跟澜沧国大打出手,之所以没有发生,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内阁身上。
在分析了此时大明所处的情况之后,潘厚仁认为,出兵澜沧国,内阁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两个:一是朝廷没有这笔额外的经费,二就是怕引起西南边陲整个的不稳定,若是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内阁肯定不会反对出兵澜沧!
潘厚仁是一定要让朝廷出兵澜沧的,不仅仅是为了替死去的大夫和运输公司雇工报仇,更重要的是,潘厚仁需要汲取澜沧国的资源,来壮大自己!
段正鑫弄不清楚什么是“投资”,潘厚仁也不想再次跟他解释,实际上汉语本身的含义那是相当的丰富,一个词语除开本身的词义之外,放在不同的语境,甚至是在不同的时代,赋予其意义都是不同的。
“老段啊,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需要你找一个有代表性,而且我们一定可以说服他,让他投资我们的势力。你心中有没有合适的对象?”
“这个…”段正鑫微微沉吟之后,道:“这个恐怕只有李家寨了!”
“李家寨?哪个李家寨?”
“昆明城外不过三十里,有个民家的镇子,镇子里面生活的民家都姓李,人数不少,也有钱!”段正鑫回答的很简洁,但也说明了大概的情况:人多,有钱!
“好!那就从这个李家着手,咱们也玩玩远交近攻!”
潘厚仁制定的策略当然跟战争毫无关系,他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利,同样也没有这种实力,他就是让段正鑫带着人先去李家寨,探探口风。
段正鑫去落实这个事情,潘厚仁自己则是去找沐晟,不是为了投资的事情,而是为了解决一个更要重的问题:澜沧国的人,为什么会拦截昆明城派出去的物资队伍。从某种意义来说,澜沧国的这种行为,也是对沐晟的一种伤害。
只因为沐晟是封疆大吏,权力大,责任大,而且刘高等人就是从昆明出发的,若是这些太医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不仅仅是交趾方面的人会苦不堪言,朱棣给刘纯下达的任务也无法完成,到时候这些责任,全都会被推到沐晟的头上,到那时不管沐晟在朱棣心中有多好的印象,也会逐渐被疏远,直到离开权力的核心位置。
没错,别看沐晟远在昆明,实际上有明一朝,那沐家就从未曾离开过大明朝的权利核心,依托广袤的西南边陲,沐王府实际上是朱家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
“查,必须一查到底!”
沐晟的态度很肯定。其实当他听到潘氏运输公司在半路上被攻击时,内心是相当震撼的,他是朝堂里打滚多年的老油条,自然知道这种事情发生之后,他自己会处在何种不利的位置。
而潘厚仁和四疯的出现,将敌人杀退,可以说,至少是挽救了沐晟的政治生命,这一点,潘厚仁清楚,沐晟也很清楚。
“侯爷啊,我们运输公司损失惨重啊!”潘厚仁一来就开始叫苦,不仅仅说话的内容苦,说话的声音苦,就连他的表情,都是那样苦不堪言。
“这话怎么说?你们押送的物资不是已经完整的送到建平州去了么?难不成我三千精兵还不能将这些物资送到么?”沐晟脸有愠色,反问潘厚仁。
“物资自然是没有损失,可是我们公司的抚恤制度……可是需要我支付相当大的一笔钱啊,侯爷,这笔钱可是我潘氏运输公司的纯利润啊。”
“抚恤费用?”沐晟微微一愣,可能是在心中默默的核算了一下,讶异道:“按照目前雇工的价格,死一个人也不过是十五两银子,这次潘氏运输公司死亡的人数好像也不是那么多嘛!”
“十五两?我的天啊,侯爷,十五两只够我支付给死掉那些雇工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只要潘氏运输公司还在,或者说潘氏运输公司还是我潘厚仁的,那这笔钱就要一直支付到对方的儿子成年或者是女儿出嫁,侯爷,你有没有算过?还有那些受伤雇工的治疗费,他们的误工费、营养费等等等等…”
“好了好了!”沐晟乃是堂堂一个侯爷,他哪里有心思去算这种花账,摆摆手道:“既然这次是因为朝廷的需要而导致你们运输公司伤亡不少,那就从军费当中赔偿好了,你说个数,大概多少钱,三千两?”
“侯爷,三千两只够零头,我初步核算出来,大概是一万三千多两!”
潘厚仁说的还真是不算多,他跟段正鑫核算的数字大概是一万两,多出来的三千两,算是他和四疯出手救人的费用,既然朝廷愿意承担的话,潘厚仁觉得像四疯这样的高手,朝廷出三千两也未必能够请到,若是有谁不信的话,潘厚仁可以建议他拿钱去邀请张三丰试试,看看能不能用三万两银子,让张三丰给个面子。
“一…一万三千两?开什么玩笑!”
沐晟被潘厚仁口中报出来的数字惊呆了,一万三千两啊,那几乎已经是他大半年的经费了,别以为朝廷真那么有钱,要知道大明朝全盛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几百万两而已,落到平西侯的手中,估计也就是几万两一年的经费而已。
“侯爷,你说咱们潘氏运输公司的雇工为啥都能为公司效死呢?为啥潘氏运输公司一招人,就全城空巷呢?他们图的就是我们这份福利,即便是为公司送命了,自己家人也不会因此而受穷,相反,公司会扶持他的家庭一辈子!”
潘厚仁的话让沐晟陷入沉思当中。实际上沐晟心中也认可潘厚仁的这种理论,高抚恤金和福利制度不仅仅可以用在民间,更应该用在军队当中,若是大明朝的军队能够执行潘氏运输公司的这种福利制度,那大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一定可以翻着倍的往上涨!
然而,想要执行这种高福利制度,关键不是在朝廷是否愿意,而在于朝廷有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
客观的说,大明朝不具备这种经济能力!朝廷用来供养公务员的费用并不高,可是用来供养皇亲国戚的费用,却是高的让人惊叹,加上每年的税赋无法足额收取,可以说每一年,朝廷几乎都处在入不敷出的境地。
“难,难,难啊!”
一连三个“难”字,沐晟的脸色也是三变,在潘厚仁看来,平西侯这三个“难”字代表的意义不同,第一个怕是说给一万三千两银子难,第二个是说大明军队采取这种福利制度难,第三个是说朝廷税赋收取难。
这三个难字,既是相互独立,又有联系,潘厚仁能够理解沐晟的想法,他也没有心情去替沐晟做任何解释,只是道:“侯爷,您的意思是说,这一万三千两,就要我们公司自己承担咯?”
沐晟是个实在人,若是他刚才没有开口的话,这会儿也好说,可刚刚一口应承,如今发现费用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故而很是尴尬。
“这个…我可能要向皇上递上去个奏折,看看能不能单独拨付一笔…”
“不用了!”潘厚仁摆摆手道:“侯爷,这笔钱你暂时不用掏出来给我,不如这样罢,回头我要去找李家寨子的麻烦,到时候若是需要,还请侯爷配合配合,如何?”
“仅仅是配合?不会做什么违背大明律例的事情?”沐晟明显有些不相信,那可不是一百三十两银子,而是一万三千两啊,以他了解的潘厚仁的性格,岂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了如此大的一笔金钱?
潘厚仁点点头,很是肯定地回答道:“仅仅是需要配合一下,侯爷,你不会连这点人情都不给吧?”
狐疑的端详了潘厚仁半晌,那沐晟才缓缓点头,道:“若是不违背我朝律例,又不违背道德斯文的情况下…”
“不违背,不违背!”潘厚仁笑着摆手,“侯爷,这事儿咱们就这么说定了,而且这个事情是否需要您出面还是两说呢,或者不需要您出面,老段就能搞定了!咱们还是谈谈那个澜沧国人的事情吧,我潘氏运输公司死伤这么大,损失如此惨重,没有理由不狠狠地报复一下吧?”
“此事至关重要!”说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沐晟整个人的神情顿时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手掌军权的封疆大吏,在这方面沐晟是非常慎重,从不会轻易的做出判断和决定。
“厚仁,这种事情必须要上报朝廷,让皇上和内阁做出决定。”
“是,厚仁我没说要侯爷你做出决定,我只是感觉皇上肯定不会就此忍气吞声,倒是内阁那边很难通过发动战争的条陈,侯爷,今年朝廷的岁入,您知道么?”关于向澜沧过动武,潘厚仁在心中仔细的盘算过!其实澜沧国和安南有着相同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安南有的资源,澜沧国也有。
做什么生意最划算?当然是跟着朝廷做生意才最划算!
历史上,大明朝廷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对澜沧国发起过任何军事行动。潘厚仁无法确定历史上是否发生过澜沧国人抢劫大明赈济安南物资的事情,但是从朱棣的性格来判断,他是绝对不会吝啬借此跟澜沧国大打出手,之所以没有发生,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内阁身上。
在分析了此时大明所处的情况之后,潘厚仁认为,出兵澜沧国,内阁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两个:一是朝廷没有这笔额外的经费,二就是怕引起西南边陲整个的不稳定,若是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内阁肯定不会反对出兵澜沧!
潘厚仁是一定要让朝廷出兵澜沧的,不仅仅是为了替死去的大夫和运输公司雇工报仇,更重要的是,潘厚仁需要汲取澜沧国的资源,来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