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名不知兵的太监领军可真要命,可让一名知兵的太监领军那更是要命,因为他狠起来简直就不是人。
寻常的主帅,多多少少都有些保存实力的想法。就算是指挥的不是自家的部队,这袍泽之情总是要讲的吧!可是太监不同,他们为了战斗的胜利,完全可以不顾兵丁的伤亡,可以毫不犹豫的来个不择手段。
又不是像晚唐那些实际领军的太监,明朝的太监领军和文官一样,都是在战前临时调拨部队,战后交出兵权的。而且太监又不在官场混,要考虑什么香火情啊?他们只要哄得皇帝一人高兴就可以了。所以太监就是敢下狠心,下得了狠手。
而那些京营的武官,就是不卖任何人的帐,也不敢不卖太监的帐啊!于是张参将立刻集合的一千三百骑,也排成了三角阵形上前了。
可是这里有个时间差。罗汝才的骑兵先冲锋,而卢九德的骑兵后冲锋,所以张参将的三角阵形是冲向了罗汝才骑兵的侧翼,而罗汝才骑兵的角尖则躲让过去了。
先说冲撞的结果,一阵让人毛骨悚然的闷击、骨折声,很多骑兵都飞到了天上,有些还被后排的骑兵踩成肉泥,就是一片人仰马翻。因为在角度上吃亏,罗汝才骑兵被撞翻了三百多骑,而卢九德骑兵则摔倒了近二百骑。因为前方骑兵的大量摔倒,所以双方三角形底边的那些骑兵都勒住了缰绳,躲让了过去。
整座战场顿时安静了一下,双方的兵丁都不自觉地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看向了那个惨烈的现场。可这还没有完,罗汝才骑兵的角尖也有二百多骑,他们根本不管自己身后,依然组成了一个小三角,撞向了刘良佐的部队。
因为在不断地进攻,所以刘良佐安排在前方的都是火铳、弓箭手和利于搏杀的刀盾兵。因此,在刘良佐部军官们的号令和督战下,只有很少的一些长枪兵上前,组成了很单薄的三、四排枪阵。
而枪阵附近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就匆忙地对着那些冲过来的骑兵射击了一轮。他们倒也光棍,一射击完,立刻扔下火铳和弓箭就跑。可这种匆忙的射击根本没有准头,只有一骑被打翻,后几排的骑兵收脚不及,“噼里啪啦”连续倒下的四、五骑。
可骑兵阵形根本没受到影响,他们依然向前,狠狠地撞在枪阵上。宛如是象挡车的螳螂一样,撞击处的枪阵兵丁立刻被撞飞,单薄的枪阵根本挡不住铁蹄洪流,枪阵被撕开一个口子,并随着骑兵的涌入而越撕越大。
可这些枪阵兵丁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让罗汝才的骑兵减缓了速度,也为刘良佐的抵抗争取了时间。
“唰!”刘良佐一刀砍翻了一名逃过自己身边的兵丁。而他的亲兵也排成了横队,接连砍死了十几名逃跑的兵丁。在这时候,还是行动最有说服力,面对督战队的死亡威胁,刘良佐的兵丁手持着兵器开始围截那些闯进来的骑兵了。
到底闯进来的骑兵太少,到底马匹的速度已经下降,所以那些骑兵已经是威力大减。又在刘良佐部的层层围截下,骑兵们开始出现伤亡。一个、两个……,象下锅的饺子一样,骑兵们纷纷掉落马下,眼见着速度要完全停止,带队的五太保一声呼哨,他带领着剩下的骑兵,调转马头,回归本阵而去。
不过这一次的冲阵,罗汝才也算达到了目的,他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可是卢九德绝对不会让罗汝才喘息,他已经催促着勇卫营的主力压了上来。
已经有些混乱的刘良佐部立刻向着两边让,要让勇卫营上到第一线。而利用这短暂的休整时间,杨承祖也把自己的部队组织了一下,立刻开始了三边军的惯常套路。
战火重染以后,这两支军队谁也不愿意防守,他们打起了最精彩的对攻。应该说,只看战斗力,罗汝才的农民军应该是高出一筹。可是算上装备的话,两军又变成了势均力敌。
双方毫不退缩,场面是精彩纷呈,战斗节奏进行得是相当快,两军都发挥出了自己最高水平。见到胶着,罗汝才不断地把生力军调上,而在稍稍休整以后,刘良佐部也再次加入了战团。
可打着打着,罗汝才忍不住在暗中叫起了苦,这支精兵是他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这么大的伤亡可是让他肉疼。可是罗汝才肉疼,卢九德不肉疼,太监狠起来就不是人。
罗汝才也只好咬牙坚持着。这么快的战斗节奏,可千万不能够露出破绽,要不然,那可就万劫不复了。于是,双方依然维持着这样高强度的战斗。
直到战斗了近两个时辰,双方的兵丁也几乎脱力,两支军队才小心翼翼地脱离了接触,回到了各自的大营。
回到大营以后,双方主帅都是后怕不已,没想到自己的敌手是如此的难缠,完全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尤其是罗汝才,当得知了军中伤亡以后,他呆坐着半天没说话。要不是和张献忠有约,罗汝才简直就想立刻带兵离开了。
而卢九德也是相当烦恼。就曹操这一支农民军,已经是这么难缠了,这天底下比曹操有名的还有几人,那他们的实力又该如何?怪不得朝廷剿匪剿了十年,匪却越剿越多了。
对于打败罗汝才这支农民军,卢九德倒还是有信心的。双方的实力相等,可卢九德这边到底多出了四千人。但是卢九德又不是做一锤子买卖的,后面还有张献忠,还有去杭州的二十万农民军呢。于是卢九德一面发函让左良玉快些赶到;一面下调令,让南京城再派援军。
于是在接下来两天战斗中,在双方主帅的刻意压制下,没有出现第一天那种火爆的场面,整个战斗是波澜不惊。可是罗汝才却越打越心焦,毕竟卢九德肯亡命,不惜自己部队的伤亡,而罗汝才不行。于是罗汝才在心中呐喊:“八大王怎么还不来?他到底死到哪里去啦?”
张献忠为什么没来到呢?原来他也碰到了一位狠起来不是人的太监。
因为是驰援杭州,刘元斌那三千兵马是直线而去,可是走到了南湖东郎溪那里,却突遇张献忠的大军。而张献忠也对这支突然出现的明军大吃一惊。
所以说,战场上的判断错误是比比皆是,无非是错误的大小罢了。如果张献忠和罗汝才知道杭州防御空虚,他们完全可以把大军开到杭州城,来个围点打援。也可以索性攻下杭州城,饱餐一顿后再转移调动明军。
可是这俩人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刘元斌这支援军。所以当张献忠遇上了刘元斌以后,他才发现了这个变数。
既然遇上了,那就打吧!这次张献忠也把自己的老营二万二千人马都带了出来,就三千明军?他还是有信心速战速决的。
可是刘元斌一见张献忠的大军,他也不跑了,只要有些军事常识,就知道张献忠是想绕过南湖,突袭卢九德的侧翼。于是刘元斌立刻就地列阵,要拖住张献忠这支大军。你也别说,这两个太监的表现,其实已经超过了明军大多数的将领了。
可是一接战,张献忠就发现刘元斌是块硬骨头。因为要去杭州帮助守城,所以刘元斌的部队中,车多、马多、火器多。刘元斌就用大车摆了一个铁桶阵,死死地防御住了张献忠的进攻。
而张献忠在襄阳大战中,被汝宁军的炮击和骑兵掩杀杀得伤筋动骨了。虽然之后又补充了一批青壮进入老营,可是战斗力却下降得太多了。
再加上刘元斌也是一位不惜部队伤亡的太监,在他的铁腕督战下,明军竟然以三千兵马纠缠住了张献忠的二万多人。
这下子张献忠头疼了。他又不敢放过这支明军,要不然,在张献忠夹攻卢九德部的时候,刘元斌在他背后来上一下,那张献忠也绝对受不了。于是,张献忠就与刘元斌耗上了。
这四支军队就在互不知情之下恶斗了几天。可南湖毕竟不大,随着联系的建立,四位主帅都知道了各自的情况。很显然,在僵持的情况下,谁的援军先赶到,谁就会获胜。
很明显,张、罗联军这边就占有了优势。因为他们的近二十万炮灰已经返身回来,就要汇合在一起了。而这时候的左良玉才刚过石台,离战场还有三天的路程呢。
可就在此时,又一支明军及时出现了,那就是南京城派出的五千兵马,他们在徐明的率领下,已经过当涂,快要赶到战场了。
也是赶巧,卢九德派往南京城的信使,见到了长江上徐明的船队,当机立断立刻改变命令,让其在当涂下船,去援助卢九德。
南京城的老大下令,徐明当然要遵守。再说,长江两岸的战场,肯定是江南的更重要,因为南京城就是在江南嘛,所以黄得功那里也只能够先放在一边了。
而徐明的出现,就像是一阵及时雨,立刻让明军士气大振,也让张、罗两军信心全失。也不等炮灰赶到了,张、罗二人立刻脱离了战斗,汇合了炮灰,向着旌德而去。
寻常的主帅,多多少少都有些保存实力的想法。就算是指挥的不是自家的部队,这袍泽之情总是要讲的吧!可是太监不同,他们为了战斗的胜利,完全可以不顾兵丁的伤亡,可以毫不犹豫的来个不择手段。
又不是像晚唐那些实际领军的太监,明朝的太监领军和文官一样,都是在战前临时调拨部队,战后交出兵权的。而且太监又不在官场混,要考虑什么香火情啊?他们只要哄得皇帝一人高兴就可以了。所以太监就是敢下狠心,下得了狠手。
而那些京营的武官,就是不卖任何人的帐,也不敢不卖太监的帐啊!于是张参将立刻集合的一千三百骑,也排成了三角阵形上前了。
可是这里有个时间差。罗汝才的骑兵先冲锋,而卢九德的骑兵后冲锋,所以张参将的三角阵形是冲向了罗汝才骑兵的侧翼,而罗汝才骑兵的角尖则躲让过去了。
先说冲撞的结果,一阵让人毛骨悚然的闷击、骨折声,很多骑兵都飞到了天上,有些还被后排的骑兵踩成肉泥,就是一片人仰马翻。因为在角度上吃亏,罗汝才骑兵被撞翻了三百多骑,而卢九德骑兵则摔倒了近二百骑。因为前方骑兵的大量摔倒,所以双方三角形底边的那些骑兵都勒住了缰绳,躲让了过去。
整座战场顿时安静了一下,双方的兵丁都不自觉地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看向了那个惨烈的现场。可这还没有完,罗汝才骑兵的角尖也有二百多骑,他们根本不管自己身后,依然组成了一个小三角,撞向了刘良佐的部队。
因为在不断地进攻,所以刘良佐安排在前方的都是火铳、弓箭手和利于搏杀的刀盾兵。因此,在刘良佐部军官们的号令和督战下,只有很少的一些长枪兵上前,组成了很单薄的三、四排枪阵。
而枪阵附近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就匆忙地对着那些冲过来的骑兵射击了一轮。他们倒也光棍,一射击完,立刻扔下火铳和弓箭就跑。可这种匆忙的射击根本没有准头,只有一骑被打翻,后几排的骑兵收脚不及,“噼里啪啦”连续倒下的四、五骑。
可骑兵阵形根本没受到影响,他们依然向前,狠狠地撞在枪阵上。宛如是象挡车的螳螂一样,撞击处的枪阵兵丁立刻被撞飞,单薄的枪阵根本挡不住铁蹄洪流,枪阵被撕开一个口子,并随着骑兵的涌入而越撕越大。
可这些枪阵兵丁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让罗汝才的骑兵减缓了速度,也为刘良佐的抵抗争取了时间。
“唰!”刘良佐一刀砍翻了一名逃过自己身边的兵丁。而他的亲兵也排成了横队,接连砍死了十几名逃跑的兵丁。在这时候,还是行动最有说服力,面对督战队的死亡威胁,刘良佐的兵丁手持着兵器开始围截那些闯进来的骑兵了。
到底闯进来的骑兵太少,到底马匹的速度已经下降,所以那些骑兵已经是威力大减。又在刘良佐部的层层围截下,骑兵们开始出现伤亡。一个、两个……,象下锅的饺子一样,骑兵们纷纷掉落马下,眼见着速度要完全停止,带队的五太保一声呼哨,他带领着剩下的骑兵,调转马头,回归本阵而去。
不过这一次的冲阵,罗汝才也算达到了目的,他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可是卢九德绝对不会让罗汝才喘息,他已经催促着勇卫营的主力压了上来。
已经有些混乱的刘良佐部立刻向着两边让,要让勇卫营上到第一线。而利用这短暂的休整时间,杨承祖也把自己的部队组织了一下,立刻开始了三边军的惯常套路。
战火重染以后,这两支军队谁也不愿意防守,他们打起了最精彩的对攻。应该说,只看战斗力,罗汝才的农民军应该是高出一筹。可是算上装备的话,两军又变成了势均力敌。
双方毫不退缩,场面是精彩纷呈,战斗节奏进行得是相当快,两军都发挥出了自己最高水平。见到胶着,罗汝才不断地把生力军调上,而在稍稍休整以后,刘良佐部也再次加入了战团。
可打着打着,罗汝才忍不住在暗中叫起了苦,这支精兵是他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这么大的伤亡可是让他肉疼。可是罗汝才肉疼,卢九德不肉疼,太监狠起来就不是人。
罗汝才也只好咬牙坚持着。这么快的战斗节奏,可千万不能够露出破绽,要不然,那可就万劫不复了。于是,双方依然维持着这样高强度的战斗。
直到战斗了近两个时辰,双方的兵丁也几乎脱力,两支军队才小心翼翼地脱离了接触,回到了各自的大营。
回到大营以后,双方主帅都是后怕不已,没想到自己的敌手是如此的难缠,完全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尤其是罗汝才,当得知了军中伤亡以后,他呆坐着半天没说话。要不是和张献忠有约,罗汝才简直就想立刻带兵离开了。
而卢九德也是相当烦恼。就曹操这一支农民军,已经是这么难缠了,这天底下比曹操有名的还有几人,那他们的实力又该如何?怪不得朝廷剿匪剿了十年,匪却越剿越多了。
对于打败罗汝才这支农民军,卢九德倒还是有信心的。双方的实力相等,可卢九德这边到底多出了四千人。但是卢九德又不是做一锤子买卖的,后面还有张献忠,还有去杭州的二十万农民军呢。于是卢九德一面发函让左良玉快些赶到;一面下调令,让南京城再派援军。
于是在接下来两天战斗中,在双方主帅的刻意压制下,没有出现第一天那种火爆的场面,整个战斗是波澜不惊。可是罗汝才却越打越心焦,毕竟卢九德肯亡命,不惜自己部队的伤亡,而罗汝才不行。于是罗汝才在心中呐喊:“八大王怎么还不来?他到底死到哪里去啦?”
张献忠为什么没来到呢?原来他也碰到了一位狠起来不是人的太监。
因为是驰援杭州,刘元斌那三千兵马是直线而去,可是走到了南湖东郎溪那里,却突遇张献忠的大军。而张献忠也对这支突然出现的明军大吃一惊。
所以说,战场上的判断错误是比比皆是,无非是错误的大小罢了。如果张献忠和罗汝才知道杭州防御空虚,他们完全可以把大军开到杭州城,来个围点打援。也可以索性攻下杭州城,饱餐一顿后再转移调动明军。
可是这俩人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刘元斌这支援军。所以当张献忠遇上了刘元斌以后,他才发现了这个变数。
既然遇上了,那就打吧!这次张献忠也把自己的老营二万二千人马都带了出来,就三千明军?他还是有信心速战速决的。
可是刘元斌一见张献忠的大军,他也不跑了,只要有些军事常识,就知道张献忠是想绕过南湖,突袭卢九德的侧翼。于是刘元斌立刻就地列阵,要拖住张献忠这支大军。你也别说,这两个太监的表现,其实已经超过了明军大多数的将领了。
可是一接战,张献忠就发现刘元斌是块硬骨头。因为要去杭州帮助守城,所以刘元斌的部队中,车多、马多、火器多。刘元斌就用大车摆了一个铁桶阵,死死地防御住了张献忠的进攻。
而张献忠在襄阳大战中,被汝宁军的炮击和骑兵掩杀杀得伤筋动骨了。虽然之后又补充了一批青壮进入老营,可是战斗力却下降得太多了。
再加上刘元斌也是一位不惜部队伤亡的太监,在他的铁腕督战下,明军竟然以三千兵马纠缠住了张献忠的二万多人。
这下子张献忠头疼了。他又不敢放过这支明军,要不然,在张献忠夹攻卢九德部的时候,刘元斌在他背后来上一下,那张献忠也绝对受不了。于是,张献忠就与刘元斌耗上了。
这四支军队就在互不知情之下恶斗了几天。可南湖毕竟不大,随着联系的建立,四位主帅都知道了各自的情况。很显然,在僵持的情况下,谁的援军先赶到,谁就会获胜。
很明显,张、罗联军这边就占有了优势。因为他们的近二十万炮灰已经返身回来,就要汇合在一起了。而这时候的左良玉才刚过石台,离战场还有三天的路程呢。
可就在此时,又一支明军及时出现了,那就是南京城派出的五千兵马,他们在徐明的率领下,已经过当涂,快要赶到战场了。
也是赶巧,卢九德派往南京城的信使,见到了长江上徐明的船队,当机立断立刻改变命令,让其在当涂下船,去援助卢九德。
南京城的老大下令,徐明当然要遵守。再说,长江两岸的战场,肯定是江南的更重要,因为南京城就是在江南嘛,所以黄得功那里也只能够先放在一边了。
而徐明的出现,就像是一阵及时雨,立刻让明军士气大振,也让张、罗两军信心全失。也不等炮灰赶到了,张、罗二人立刻脱离了战斗,汇合了炮灰,向着旌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