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恭可以推荐官吏的消息迅速地传遍了两个府,汝宁、归德两府的士绅大族立刻沸腾了,大族中的族长纷纷带着重礼赶往汝宁军大营求见吴世恭,希望为自己族中的子弟争取到一个名额。
这次农民造反军肆虐河南,也给河南带来大量的官吏缺额,其中有些缺额处在河南乱匪频繁出没的地带,很少有正途出身的人愿意去就职,所以这次玄默索性送了一批给吴世恭,也算是给了吴世恭一个人情。
可是对那些本来没可能进入明朝官场的人来说,这种正规官职的诱惑力太大啦!所以那些官绅纷纷行动,就想要从吴世恭这里讨要一些。在他们看来,有着汝宁军做后盾,自己的子弟就是到最危险的地方为官吏都是风险极小的。再说,不是还有句话——富贵险中求嘛!
而吴世恭当然也不会全部安排官绅子弟去任职。他见到了这种出乎意料的热度,立刻对外宣布了这次官吏的挑选原则:要是在汝宁军文官系统中表现出色的;对吴世恭忠心耿耿的。
可是那些士绅的热度一点儿也没有下降。虽然知道粥多僧少,自己的子弟也有可能落选,可是那些士绅依然趋之若鹜。这次没机会,那就先混个脸熟等下次吧,而且还有那些出任官吏的人,空余下来的汝宁军官职呢。
接着又一件大事让汝宁军沸腾了。兵部下发公文:吴世恭升任副将,并独立成军兵额、六千。这证明了什么啊?这证明了汝宁军的军功终于被朝廷承认;证明了吴世恭深受皇上的“宠信”。现在谁还敢再去挑衅崇祯皇帝的“宠臣”——吴世恭啊?
反正崇王是再也不敢了。自己弹劾了这么大的罪名,非但没把吴世恭给赶走,反而让吴世恭升官,如果再对抗下去,不怕吴世恭给崇王捏造了造反的罪名啊?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王府中修仙呢!与吴世恭这种武夫斗,那简直太危险了啊!
于是崇王立刻把叶超送到了吴世恭那里,变相了表达了服软的意思。而青尘子也不敢再回自己的妙云观了,他天天躲在王府内,生怕吴世恭找他报复。
可心情甚好的吴世恭也不准备逼人太甚。与崇王的过节也就不再提了,连妙云观也在没收了二千亩庙田做为惩罚以后,解除了查封的命令。
其实本来吴世恭就是随口一说,根本不是要和道教作对。到底道教的信徒也不少,吴世恭也不愿意惹出什么事,所以也就把这事控制在与青尘子的私人恩怨范围内。不过直到现在,青尘子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吴世恭,所以他也真够冤的。
不过这么一来,倒使得吴世恭的宗教政策顺利地推行了下去。因为其他庙观的主持都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青尘子,而他们可没有崇王出面求情的。
当然,吴世恭也让了一步,允许那些庙观保留以前的财产,也允许这些庙观发卖多余的庙田。如没有人来购买,汝宁军还将赎买这些庙田。所以总的来说,也就是既往不咎的意思,那些庙观也没有吃什么亏。
至于叶超嘛!怎么说他也就是位比较胆小的忠仆。吴世恭既然当年能够容忍书墨,现在当然也能够容忍叶超。
不过肯定不可能把叶超安排在内宅。所以在征求了朱绮兰的意见,又得知叶忠识字以后,吴世恭安排给了叶超一个汝宁军的小官。
因为叶超曾经是弹劾吴世恭的一位主要帮凶,所以具体安排的官员就把叶超安排在汝南一个偏僻的乡里为官。很凑巧的是,同样被发配的姚亮也在这里。所以这俩人也就成了难兄难弟了。
“永利叔!这次要辛苦你啦!”吴世恭笑道。
“哪里!”薛永利笑着摆摆手道,“这是姑爷在送功劳给小的呢。不过这次志农确实做的不错。哈哈哈——!”说完以后,薛永利终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在四月底,准备好了的汝宁军按照先东后西的顺利,开始先平靖开封府南部的三个县城了。在出征之前,薛志农的山川司动用关系,毫不费力的把这三个县内成股的乱匪都招安了过来。
其实这三个县夹在汝宁、归德两府中,一直被汝宁军虎视眈眈地盯着,真的是造反的乱匪早就闻风而逃了,留在本地的也都是些结寨自保的乡绅大族,他们早就想投诚汝宁军了。
而这次吴世恭也不准备亲征了,出征的主帅定为了薛永利。他将率领轮训军团、两个民团和骑兵的一个团,共六千兵马出征。从这个兵马的构成中就可以得知,汝宁军是把这次出征做为一种训练科目来使用的。
“永利叔!这次出征也就是走一圈,可是一定要注意军纪、注意军仪。有什么不开眼和躲起来的,不妨雷霆一击一下,杀个鸡给那些猴子看。”
“其实他们投诚我们,大多数也就是权宜之计。都是些墙头草,陕匪来了他们照样会靠过去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太高兴。前些日子常猛来信,告诉我说:他的垦荒商行在汝州、南阳已经收拢兵丁超十万了。真是玩笑,人数上常猛绝不敢骗我,可这十万人中有多少水分?我们也想象得出。”
“所以还需要把握个度。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全心全意投靠我们的,要改编打散,再让我们汝宁军派军官指挥。如果这样都答应,我们也不妨给这些人的家族一些好处。”
“如果是舍不得手中刀枪的人,先联合建立屯田庄子,有了共同的利益再慢慢纳入到我们汝宁军里来,还是以联合为主、协商为主,可真要出来个有眼无珠的,那就让他尝尝入地无门的味道吧。”
“还有,现在这三个县内,除了县城附近,其余的地都可以说是无主地,放大胆设立屯田庄子,你把地抢下再说,我让常猛接着安排人手接收。什么也不用管,把我们的三项禁令全用上,让百姓起码有个活路,也不让他们再被乱匪裹挟了。如果缺少屯田的人手嘛!这事以后再议!”
这次农民造反军肆虐河南,也给河南带来大量的官吏缺额,其中有些缺额处在河南乱匪频繁出没的地带,很少有正途出身的人愿意去就职,所以这次玄默索性送了一批给吴世恭,也算是给了吴世恭一个人情。
可是对那些本来没可能进入明朝官场的人来说,这种正规官职的诱惑力太大啦!所以那些官绅纷纷行动,就想要从吴世恭这里讨要一些。在他们看来,有着汝宁军做后盾,自己的子弟就是到最危险的地方为官吏都是风险极小的。再说,不是还有句话——富贵险中求嘛!
而吴世恭当然也不会全部安排官绅子弟去任职。他见到了这种出乎意料的热度,立刻对外宣布了这次官吏的挑选原则:要是在汝宁军文官系统中表现出色的;对吴世恭忠心耿耿的。
可是那些士绅的热度一点儿也没有下降。虽然知道粥多僧少,自己的子弟也有可能落选,可是那些士绅依然趋之若鹜。这次没机会,那就先混个脸熟等下次吧,而且还有那些出任官吏的人,空余下来的汝宁军官职呢。
接着又一件大事让汝宁军沸腾了。兵部下发公文:吴世恭升任副将,并独立成军兵额、六千。这证明了什么啊?这证明了汝宁军的军功终于被朝廷承认;证明了吴世恭深受皇上的“宠信”。现在谁还敢再去挑衅崇祯皇帝的“宠臣”——吴世恭啊?
反正崇王是再也不敢了。自己弹劾了这么大的罪名,非但没把吴世恭给赶走,反而让吴世恭升官,如果再对抗下去,不怕吴世恭给崇王捏造了造反的罪名啊?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王府中修仙呢!与吴世恭这种武夫斗,那简直太危险了啊!
于是崇王立刻把叶超送到了吴世恭那里,变相了表达了服软的意思。而青尘子也不敢再回自己的妙云观了,他天天躲在王府内,生怕吴世恭找他报复。
可心情甚好的吴世恭也不准备逼人太甚。与崇王的过节也就不再提了,连妙云观也在没收了二千亩庙田做为惩罚以后,解除了查封的命令。
其实本来吴世恭就是随口一说,根本不是要和道教作对。到底道教的信徒也不少,吴世恭也不愿意惹出什么事,所以也就把这事控制在与青尘子的私人恩怨范围内。不过直到现在,青尘子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吴世恭,所以他也真够冤的。
不过这么一来,倒使得吴世恭的宗教政策顺利地推行了下去。因为其他庙观的主持都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青尘子,而他们可没有崇王出面求情的。
当然,吴世恭也让了一步,允许那些庙观保留以前的财产,也允许这些庙观发卖多余的庙田。如没有人来购买,汝宁军还将赎买这些庙田。所以总的来说,也就是既往不咎的意思,那些庙观也没有吃什么亏。
至于叶超嘛!怎么说他也就是位比较胆小的忠仆。吴世恭既然当年能够容忍书墨,现在当然也能够容忍叶超。
不过肯定不可能把叶超安排在内宅。所以在征求了朱绮兰的意见,又得知叶忠识字以后,吴世恭安排给了叶超一个汝宁军的小官。
因为叶超曾经是弹劾吴世恭的一位主要帮凶,所以具体安排的官员就把叶超安排在汝南一个偏僻的乡里为官。很凑巧的是,同样被发配的姚亮也在这里。所以这俩人也就成了难兄难弟了。
“永利叔!这次要辛苦你啦!”吴世恭笑道。
“哪里!”薛永利笑着摆摆手道,“这是姑爷在送功劳给小的呢。不过这次志农确实做的不错。哈哈哈——!”说完以后,薛永利终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在四月底,准备好了的汝宁军按照先东后西的顺利,开始先平靖开封府南部的三个县城了。在出征之前,薛志农的山川司动用关系,毫不费力的把这三个县内成股的乱匪都招安了过来。
其实这三个县夹在汝宁、归德两府中,一直被汝宁军虎视眈眈地盯着,真的是造反的乱匪早就闻风而逃了,留在本地的也都是些结寨自保的乡绅大族,他们早就想投诚汝宁军了。
而这次吴世恭也不准备亲征了,出征的主帅定为了薛永利。他将率领轮训军团、两个民团和骑兵的一个团,共六千兵马出征。从这个兵马的构成中就可以得知,汝宁军是把这次出征做为一种训练科目来使用的。
“永利叔!这次出征也就是走一圈,可是一定要注意军纪、注意军仪。有什么不开眼和躲起来的,不妨雷霆一击一下,杀个鸡给那些猴子看。”
“其实他们投诚我们,大多数也就是权宜之计。都是些墙头草,陕匪来了他们照样会靠过去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太高兴。前些日子常猛来信,告诉我说:他的垦荒商行在汝州、南阳已经收拢兵丁超十万了。真是玩笑,人数上常猛绝不敢骗我,可这十万人中有多少水分?我们也想象得出。”
“所以还需要把握个度。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全心全意投靠我们的,要改编打散,再让我们汝宁军派军官指挥。如果这样都答应,我们也不妨给这些人的家族一些好处。”
“如果是舍不得手中刀枪的人,先联合建立屯田庄子,有了共同的利益再慢慢纳入到我们汝宁军里来,还是以联合为主、协商为主,可真要出来个有眼无珠的,那就让他尝尝入地无门的味道吧。”
“还有,现在这三个县内,除了县城附近,其余的地都可以说是无主地,放大胆设立屯田庄子,你把地抢下再说,我让常猛接着安排人手接收。什么也不用管,把我们的三项禁令全用上,让百姓起码有个活路,也不让他们再被乱匪裹挟了。如果缺少屯田的人手嘛!这事以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