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辰早料到要面对这些,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
    “怎么这么快……”她喃喃道。
    那衙役道:“大人,卑职在那些百姓里好像看见了几个白莲教的人,卑职猜想,会不会是这些百姓是受了白莲教的怂恿煽动……”
    又是孟歌行。
    青辰望着床上病恹恹的孩子,脑海中浮现出孟歌行那张轻慢的笑脸。笑面狼果然是笑面狼,出手又快又准,真是弄的她很难受。元江府的官仓里一点粮食的都没有,她哪里来什么粮可以放?
    只是他弟弟如今病情严重,他知道吗?
    青辰叹了口气,吩咐道:“先去煮一碗桔梗汤来。快去。”
    那衙役愣了一下,“桔梗汤?”
    桔梗汤可以缓解肺炎的症状,在大夫来之前,先给这孩子喝些桔梗汤,以免他病情加重。
    那衙役领命退下后,另一个衙役却是匆匆前来。
    “大人,谢大人将大夫请来了,只是府衙门口叫百姓们堵住了,卑职们不敢开门,一开门百姓就要往里挤,大夫进不来。”
    “后门呢?”
    “所有的门口都有百姓围着,个个都在叫苦连天,要大人开仓放粮。”
    “开门。”青辰果断道,“让大夫进来。”
    孟歌行有此一举,除了是对她的打击和示威外,也是一种暗示和威胁,他是想让她明白,如果她敢对他弟弟不利,他有的是办法对付她。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这一招,反而耽误了他弟弟病情的医治。
    “大人三思,若是开了门,百姓们便会涌入府衙,扰了大人清静事小,若是有人趁乱伤了大人……”
    “救人要紧。”青辰摸了摸那孩子的额头,“开门吧。”
    第138章
    衙役按沈青辰的吩咐开了门,百姓们果然便蜂拥而入。
    庄严肃静的公堂一下就变得人声鼎沸,闹闹哄哄的。谢文元皱着眉头,带着大夫进了门,然后吩咐衙役守住了通往后堂的廊道。衙役们自然领命,执仗死守着知府衙门最后的尊严,只是架不住百姓们人数太多,显得十分吃力。
    沈府台早就下过命令,不得对百姓们动粗,不得伤了他们。对待贪官污吏,沈大人向来严刑执法,对待百姓却是截然相反。照这阵势,用不了多久百姓们就要冲到后堂去了。
    偏这些人里还有白莲教徒煽风点火,说什么“路有饿殍,新来的知府大人却躲在朱门后酒肉,罔顾百姓死活”,闹着非要青辰跟他们个说法,不开仓放粮,哪怕血溅公堂也势不回去。
    谢文元怎么敢让青辰到了这群人面前,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他可没法交待,便吩咐了不能告诉青辰,只心中也没有个把人打发走的好办法。
    而此时的府衙外,离了七八步的路口处,停了辆马车。
    马车里的人正揭着帘子,透过帘缝注视着府衙门口的景况。当看到大门被打开,百姓们蜂拥而入时,孟歌行不由微微一愣,睫毛眨了两下。
    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他指使手下煽动百姓们来闹事,为的是给沈青辰施加压力,好让她明白他孟歌行不是好对付的,早点交出自己的弟弟。
    不过他也料到了新来的知府大人势必会龟缩在府衙里,不肯开门,官仓无粮,任谁也无法面对百姓。
    僵持下去,那也是对她不利。
    可是他没有想到,她居然把府衙的大门打开了?!
    让向来肃穆庄严的公堂变成了闹哄哄任意来去的菜市口,衙役们一个个都铁青着脸,却也不敢动手……这个沈青辰……莫不是彻底放弃挣扎了吗?
    孟歌行拧着眉头,俊脸上一脸疑惑,随即他歪了下脑袋,勾唇一笑。
    这么有意思的吗。
    见过很怂的知府,没见过这么怂的知府……看来,是他把这人想得过于高深了?到了真正兵戎相见的时候,她还是束手无策啊。
    如此,那他就在这慢慢等着吧,等百姓们把府衙的屋瓦都掀了,再看这位知府大人的哭相有多难看。
    打定了主意,孟歌行便取了身旁的酒袋,打开瓶口啜了两口,然后他选了个舒服的姿势,身子歪在椅背上,目光正好落在知府衙门的门口。
    八月的天,不冷不热的,阳光也正好,还有热闹可以看,真是好不惬意。
    与此同时,谢文元请来的大夫好不容易进了府衙后院,卸下药箱后,便开始给孟歌行的弟弟看病。
    切了脉后,大夫的表情不是太好,诊断结果果然印证了青辰的想法,这孩子是患上了肺炎。
    “拜托大夫,一定要救下这孩子。”青辰有些紧张道。
    大夫便拟着药方边道:“不瞒大人,这孩子患的不是一般的发热之症,所幸大人您发现及时,喂他喝了些桔梗汤,这才缓解了些。否则便是神医李时珍在这,怕也是回天乏术。眼下这情形,草民也只能尽力而为,好不好得了,便要看他的命了。”
    “孩子还小,拜托大夫务必尽力而为。”青辰说罢,又吩咐了衙役去辅助他熬药,然后便将谢文元拉到了一旁,轻声问:“外头情形如何?百姓们可是都进来了?”
    谢文元犹豫了一下,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都在堂里赖着不肯走,非要大人开仓放粮……”
    “我去看看。”
    谢文元忙拦到她面前,“大人莫去!人群中怕是有些不怀好意的……”
    青辰按了按他的肩膀,声音平静而坚定,“我是元江知府,是这些百姓的父母官,岂能害怕直面百姓?”
    说罢,她理了理官袍,然后便往公堂去。阳光落在她的身上,投下一道纤瘦却显得坚定的影子。
    青辰到了公堂,衙役们立刻便挡到了她的身前。她站到了案台之后,明镜高悬的牌匾下,面对着百姓。
    人群中有几人见知府大人终于现了身,嚷嚷道:“元江受了雹灾,官府如何还不发放赈粮,难道要眼睁睁地看我们这些百姓饿死吗?”
    “是啊是啊,身为元江知府,却不理我等死活,算什么父母官?”
    “我们要开仓放粮!开仓放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青辰见此情景,只忽地拍了一下惊堂木,道:“大家先静一静,听我说。”
    百姓到底是百姓,只听这一声惊堂木,本能地便安静了下来。青辰便顺势道:“元江府出了事,虽是天灾,但只要是发生在元江府,就是我元江知府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我就会给大家一个交待。不管用什么办法,你们相信我,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你们饿肚子。但是,请你们给我一些时间。”
    此时,人群中有冒出一个声音,“听说知府大人是靠巴结宋阁老才坐上这个位置的,你有什么能力不让我们饿肚子?”
    话音落,百姓们窃窃私语声立刻响起。大家齐齐看向眼前这位清隽的知府大人,目光中透出疑惑和不信任之色。
    青辰的睫毛微微一眨。她猜到了直面百姓并不容易,尤其还有白莲教徒从中作梗,但她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直接地出言羞辱她,从她的人格和能力上对她做出最直接的打击。
    孟歌行,果然是够狠。
    谢文元一听就急了,“住嘴。公堂之上的岂容你等胡言乱语,造谣诬陷。给我将这些造谣生事的人拖出来,杖责五十!”
    “等一等。”青辰却是开口拦住了他。她不愿意以权势和武器来迫使他们屈服。
    “宋阁老是我的老师。”她微微吸了口气,而后继续道,“但他也是大明的内阁次辅。他的能力和品性毋庸置疑,这一点全天下皆知,饶是有一万张口,也诬陷不得。本官受朝廷之命,赴这元江任知府,能不能治理好此地,本官也不必与你们以口舌相争。只你们有千千万万双眼睛都可以看着,倘若我治不好这元江府,叫你们大多数人饿了肚子,我必当着你们面,摘下头上这一顶乌纱帽。”
    停了一下,青辰继续道:“我不瞒大家,官仓里三年前就没有粮食了。但是现在没有粮食,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粮食。我答应你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有粮过冬。”
    人群中的大多数人被说动了。
    一个人说的话是不是打心底发出来的,从她的目光其实很容易看出来。
    可还是有人要继续闹事,“大家莫要听信他的缓兵之言,总之今日见不到粮食,我们就不走!”
    “我不是让各位走,只是担心你们站久了会累。大家就地坐下吧。”青辰说罢,竟下令让人端来了水,分给百姓们喝。而她就坐在公堂上,开始处理她的政务。
    眼前的这一幕,不仅百姓们看傻了,闹事的白莲教徒看傻了,府衙里的连谢文元在内的官员都看傻了。
    百姓们坐下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保持了安静,他们虽对这位知府大人是否能让他们吃饱过冬还心存疑问,但他们开始愿意相信她了。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在田埂间,他们总能看到这位知府大人的身影。
    如果她不是心系百姓,又怎么会三天两头跑到田里去呢。
    府衙内的情景,白莲教的人很快便转述给了在门外悠哉喝酒的孟歌行。
    孟歌行听了,眼睛都有些直了。
    这个沈青辰异于常人他是知道的,但不知道她是如此异于常人。
    开了门让大家进去不说,竟还让大家都在公堂里坐着,她甚至还能够安心地办理公务?
    官仓里没有粮食他是知道的。早在去年他就打过官仓的主意,没想到一探之下竟发现一颗粮食也没有。所以他知道沈青辰是放不出粮来的。
    放不出粮来,她就没法向百姓交待。
    他原以为她会以其他理由来狡辩拖延的,可没想到,她竟然对百姓们都说了实话……堂堂一个知府,跟全府的人说自己没有粮食,那他这官威还往哪搁?
    不过,他倒是佩服她敢说真话的勇气。比起那些欺上瞒下,谎言误国的官要好多了。
    有点意思。
    日头渐渐西斜。
    知府衙门内,打后院来了人来向青辰报,孟歌行的弟弟,治好了!
    青辰点了点头,搁下笔,对着堂下的人群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白莲教的人,去告诉门外的孟歌行,他弟弟生了病,现在治好了。我会把他送到府外,让他把他接回去吧。”
    凭孟歌行喜欢闹腾的性格,这么热闹的场面,他应该是不会错过的。此刻必是在门外某处看热闹呢吧。
    谢文元很是不忿地补了一句,“再一并告诉他,他今日所为,叫大夫进不了府衙,差点耽搁了他弟弟的命!”
    门外的孟歌行很快就收到了消息,脸上的笑意瞬间便收了起来。
    她打开了大门,原来是为了让大夫进去给他弟弟治病?
    “吩咐下去,让百姓们散了吧。”孟歌行沉思片刻后,凝眉道。
    不久后,公堂内的百姓们终于散去。
    随后,按青辰的吩咐,一个身材强健的衙役背着孟歌行的弟弟出了门,将那孩子还给了孟歌行的手下。
    孟歌行扶着弟弟上了马车。临走前,他在马车里回头看了一眼知府衙门。
    人潮退散后,通过大门终于能看到里面的情景,只是他看不清里面的人。夕阳斜斜地落在屋瓦上,吊起的兽首檐角微微泛着金光。
    沈青辰,算我孟歌行欠你一条命。
    依旧坐在案几后的青辰看着府衙由喧闹恢复平静,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揉了揉两侧的太阳穴。
    “大人劳累了。”谢文元边说着,边奉上一杯热茶。
    青辰接过茶,啜了一口。今日却是真是太疲惫了。为官不易,她今日可算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
    讨要粮食的百姓们虽然走了,可是缺粮的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
    没有存粮,又借不到粮,眼前的难题,就只剩下最后的一条路。
    “去帮我把袁松请来。”

章节目录

我的老师是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剪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剪笛并收藏我的老师是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