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苏联人是在利用我们。”等到苏联大使走了,一旁的森达尔吉说道。
利用,拉吉夫当然知道,苏联人绝对是在利用己方。
强大的不可一世的苏联,居然一直都在打常规战争,他们有那么多核武器,一颗都不敢拿出来,就连弹道导弹,都不敢多使用。
苏联人的压力很大,在这种冷战期间,两大集团都拥有强大的武力,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世界大战,这次再起战争的话,那就直接是核战争了,到时候,说不定整个世界都会毁灭。
美苏双方,都是很忌惮的,当初朝鲜战争,美国直接出战了,苏联就不再出兵,越南战争,也是同样,而现在的阿富汗,苏联直接出兵了,美国又不会直接陷入对抗,就是为了避免扩大规模。
如果苏联动用大规模的弹道导弹,袭击巴基斯坦的本土,这就是战争的彻底升级,巴基斯坦不是阿富汗,他拥有完整的军队,拥有庞大的人口,拥有西方的支持,如果苏联大举对巴基斯坦用兵,西方世界就可能卷进来。
所以,苏联人在阿富汗上空损失了那么多战机,也得咬碎了牙齿向肚子里咽,完全没有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那样的强硬,新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更是个软蛋。
这是苏联人的主意,让印度冲在第一线,当印度动用弹道导弹,袭击巴基斯坦的基地的时候,肯定会招来巴基斯坦的大规模的报复,承受怒火的,是印度,获得优势的,是苏联。当巴基斯坦的空军被弹道导弹消灭了之后。苏联的压力,会大大地减轻。
这些判断,在苏联大使说出了要支援飞毛腿导弹的时候。拉吉夫就想清楚了。
巴基斯坦人进行了一次拦截试验,代表着巴基斯坦有能力拦截弹道导弹。同时也代表着他们有弹道导弹,不管是他们自己的,还是美国的,而当印度用弹道导弹袭击巴基斯坦之后,印度也将面临着巴基斯坦的反击。
但是,印度有的选择吗?经历了数次的失败,印度已经不能再失败了,现在的政府。民意支持已经降到了最低。连军队都开始蔓延着悲观的气氛,否则,怎么会在巴基斯坦一个装甲旅攻上来的时候,整个步兵师都投降了?
印度必须要用一次胜利,一次彻底的胜利来挽救!在现在的情况下,弹道导弹,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干脆拉吉夫直接要了一百枚,有这一百枚,足以将巴基斯坦的空军。陆军基地,都进行一次彻底的打击,一举瘫痪巴基斯坦!然后。印度的所有军队,全面东进!
虽然美国会阻拦,北方的国家也会再次用战争威胁,但是至少,印度将再重新取得战争的主动权,鼓舞士气,印度的人民,将再次激发起大国的自豪感来。
否则,印度的未来。将充满灰暗。
拉吉夫别无选择。
西方的巴基斯坦,一直就是印度的死敌。多年的战斗中,印度一直处于优势。跟北方打不过,欺负一下北方的小弟总是赏心悦目的,而现在,居然连西方的巴基斯坦,也一下子变得如此强大起来。
必须彻底摧毁他们的军事力量!
而且,要来了这些飞毛腿导弹,印度还可以通过测绘这些飞毛腿导弹,来增强自己国家的弹道导弹研制能力。
虽然印度的核计划,在巴基斯坦的打击下已经破产,但是,印度的弹道导弹计划却没有受到影响,在本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他们开始发展了大地近程地地导弹和烈火中程地地导弹,只是现在这些导弹依旧在图纸上,还没有进行试射。
这次如果打击成功,再对外宣称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弹道导弹,这将会大大地提高政府的威信度,增加印度国民的自豪感,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哪怕是因此而招致西方世界的制裁,也是值得的!
在拉吉夫的“高效”的决策下,印度的战争机器,也开始快速地开动起来。
由于想要从南方突破,导致了印度北部的兵力空虚,在无奈之下,印度只得从新德里附近调动了两支部队去拦截突入进来的巴基斯坦装甲力量,同时,离得最近的一个步兵师,也开始了行军。
一个处于驻防状态的军队,转入战斗状态,需要很长时间,比如,一些正常休假状态的士兵和军官,将会被快速地召集返回部队,缺少了他们,部队的编制就都乱了,尤其是军官。而这个召集,就得一两天的时间,然后需要给士兵们发子弹,手雷各种武器,一些入伍不久的新手,将会因此而变得激动。然后,再进行战前的动员,甚至再来个誓师大会,这样,当他们准备好了,开始出动的时候,都过去两三天了。
巴基斯坦军队不会给他们这么久的时间。
在新德里决策的时候,第3独立装甲旅已经开进到了卢迪亚纳,相比阿姆利则,卢迪亚纳只有一个步兵营驻守,当第3独立装甲旅到达的时候,这个步兵营已经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向新德里的方向撤退了。
面对着这样一座空城,第3独立装甲旅没有进入其中的兴趣,他们没有在这里耽误时间,没有去市区里炫耀武力,只是领头的坦克开了几炮,将沿途的铁路线炸毁,接着在印度居民的颤抖之中,他们继续沿着沿着公路,快速地向着东南的安巴拉推进。
公路到了安巴拉,就分成了南北,北部几十公里,就是昌迪加尔,而向南走数百公里,就是新德里!
而且,只要到了安巴拉,沿途将没有一条河流,完全都是陆地了!
豹2坦克高昂着炮管,尾部的1500马力发动机轰轰作响,在越过了卢迪亚纳之后,奔驰了几个小时的坦克兵,终于暂时停下,休息了半个小时,后面的加油车上来,开始补充燃油,同时,他们抓住这短暂的间隙,吃了发动攻击以来的第一顿饭。
压缩干粮嚼在嘴里,什么味道都没有,这东西,只是能够填饱肚子而已,巴基斯坦战士们吃得很快。
豹2坦克的性能不错,隔音效果好,在坦克里面,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乘坐起来也很舒服,所以,虽然走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也没有感觉到太过疲惫。
而跟在后面的59坦克,坦克兵就有些疲惫了,长时间的开动,让他们的身体很是劳累,但是,胜利在刺激着他们,他们正在向着印度首都开进!
旅长法希姆将一块压缩饼干塞进自己嘴里,抬头看着天空,四架战机,从头顶上飞过,他不由得用鄙视的眼光望了一眼东部。
他们不用担心头顶,上空会有己方的战机来保护,刚刚过去那四架,就是强大的雄猫战机,看来,是印度的空军出动了,妄图对己方进行一次打击,可惜,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继续出发。”法希姆说道:“天黑之前,我们要推进到安巴拉。”
只要能够推进到安巴拉,然后,在天黑之后,他们将向南,直扑新德里,等到明天造成,当印度人睁开眼睛的时候,豹2坦克已经将他们的首都包围起来了。
想到这里,法希姆就感觉到无比的激动。
没有展开两翼,没有更多的军队作为后队,就这样两支装甲部队,就敢于深入敌后几百公里,这样大胆的战术,也只有姆哈马德总统能够想出来!
同时,他们也不害怕,由于南方的战斗,印度的北方,已经彻底地空虚了,附近除了新德里之外,别的地方已经没有第二支装甲力量,这简直就是打开了大门,等着巴基斯坦军队进来。
装甲部队在继续前进着,当下午的时候,离安巴拉五十公里的距离上,他们终于迎来了印度陆军的第一次抵抗。
印度陆军的步兵团,编制包括三个步兵旅,一个炮旅,一个坦克团,由于印度陆军编制是英式的,师-旅-联队(营),所以虽然说是坦克团,其实就是个坦克营,一共坦克营有45辆坦克。
在新德里的再三督促下,昌迪加尔的步兵师终于出动了,他们的装甲团,行动最为迅速,走在最前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公路,他们没有丧心病狂地直接在公路上推进,而是在公路下面的土路上推进着。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t-55坦克,履带没有挂胶。
由于他们走的是土路,所以,直接走的是斜线,当推进到南边的公路上来的时候,刚好跟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狭路相逢。
“发现敌人!”坦克部队的最前面的坦克,车长正站在炮塔的外面,露出半个身体来,里面闷热,噪音大,在行进的时候,他们都喜欢把身子露到外面来。
车长用目视,发现了几公里之外的公路上,那正在快速行军的坦克,此时,对方排成长长的一字长龙,己方刚好在他们的侧翼,这是最容易攻击的方向。
“准备进攻!”坦克团的团长喊道。(未完待续)
利用,拉吉夫当然知道,苏联人绝对是在利用己方。
强大的不可一世的苏联,居然一直都在打常规战争,他们有那么多核武器,一颗都不敢拿出来,就连弹道导弹,都不敢多使用。
苏联人的压力很大,在这种冷战期间,两大集团都拥有强大的武力,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世界大战,这次再起战争的话,那就直接是核战争了,到时候,说不定整个世界都会毁灭。
美苏双方,都是很忌惮的,当初朝鲜战争,美国直接出战了,苏联就不再出兵,越南战争,也是同样,而现在的阿富汗,苏联直接出兵了,美国又不会直接陷入对抗,就是为了避免扩大规模。
如果苏联动用大规模的弹道导弹,袭击巴基斯坦的本土,这就是战争的彻底升级,巴基斯坦不是阿富汗,他拥有完整的军队,拥有庞大的人口,拥有西方的支持,如果苏联大举对巴基斯坦用兵,西方世界就可能卷进来。
所以,苏联人在阿富汗上空损失了那么多战机,也得咬碎了牙齿向肚子里咽,完全没有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那样的强硬,新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更是个软蛋。
这是苏联人的主意,让印度冲在第一线,当印度动用弹道导弹,袭击巴基斯坦的基地的时候,肯定会招来巴基斯坦的大规模的报复,承受怒火的,是印度,获得优势的,是苏联。当巴基斯坦的空军被弹道导弹消灭了之后。苏联的压力,会大大地减轻。
这些判断,在苏联大使说出了要支援飞毛腿导弹的时候。拉吉夫就想清楚了。
巴基斯坦人进行了一次拦截试验,代表着巴基斯坦有能力拦截弹道导弹。同时也代表着他们有弹道导弹,不管是他们自己的,还是美国的,而当印度用弹道导弹袭击巴基斯坦之后,印度也将面临着巴基斯坦的反击。
但是,印度有的选择吗?经历了数次的失败,印度已经不能再失败了,现在的政府。民意支持已经降到了最低。连军队都开始蔓延着悲观的气氛,否则,怎么会在巴基斯坦一个装甲旅攻上来的时候,整个步兵师都投降了?
印度必须要用一次胜利,一次彻底的胜利来挽救!在现在的情况下,弹道导弹,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干脆拉吉夫直接要了一百枚,有这一百枚,足以将巴基斯坦的空军。陆军基地,都进行一次彻底的打击,一举瘫痪巴基斯坦!然后。印度的所有军队,全面东进!
虽然美国会阻拦,北方的国家也会再次用战争威胁,但是至少,印度将再重新取得战争的主动权,鼓舞士气,印度的人民,将再次激发起大国的自豪感来。
否则,印度的未来。将充满灰暗。
拉吉夫别无选择。
西方的巴基斯坦,一直就是印度的死敌。多年的战斗中,印度一直处于优势。跟北方打不过,欺负一下北方的小弟总是赏心悦目的,而现在,居然连西方的巴基斯坦,也一下子变得如此强大起来。
必须彻底摧毁他们的军事力量!
而且,要来了这些飞毛腿导弹,印度还可以通过测绘这些飞毛腿导弹,来增强自己国家的弹道导弹研制能力。
虽然印度的核计划,在巴基斯坦的打击下已经破产,但是,印度的弹道导弹计划却没有受到影响,在本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他们开始发展了大地近程地地导弹和烈火中程地地导弹,只是现在这些导弹依旧在图纸上,还没有进行试射。
这次如果打击成功,再对外宣称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弹道导弹,这将会大大地提高政府的威信度,增加印度国民的自豪感,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哪怕是因此而招致西方世界的制裁,也是值得的!
在拉吉夫的“高效”的决策下,印度的战争机器,也开始快速地开动起来。
由于想要从南方突破,导致了印度北部的兵力空虚,在无奈之下,印度只得从新德里附近调动了两支部队去拦截突入进来的巴基斯坦装甲力量,同时,离得最近的一个步兵师,也开始了行军。
一个处于驻防状态的军队,转入战斗状态,需要很长时间,比如,一些正常休假状态的士兵和军官,将会被快速地召集返回部队,缺少了他们,部队的编制就都乱了,尤其是军官。而这个召集,就得一两天的时间,然后需要给士兵们发子弹,手雷各种武器,一些入伍不久的新手,将会因此而变得激动。然后,再进行战前的动员,甚至再来个誓师大会,这样,当他们准备好了,开始出动的时候,都过去两三天了。
巴基斯坦军队不会给他们这么久的时间。
在新德里决策的时候,第3独立装甲旅已经开进到了卢迪亚纳,相比阿姆利则,卢迪亚纳只有一个步兵营驻守,当第3独立装甲旅到达的时候,这个步兵营已经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向新德里的方向撤退了。
面对着这样一座空城,第3独立装甲旅没有进入其中的兴趣,他们没有在这里耽误时间,没有去市区里炫耀武力,只是领头的坦克开了几炮,将沿途的铁路线炸毁,接着在印度居民的颤抖之中,他们继续沿着沿着公路,快速地向着东南的安巴拉推进。
公路到了安巴拉,就分成了南北,北部几十公里,就是昌迪加尔,而向南走数百公里,就是新德里!
而且,只要到了安巴拉,沿途将没有一条河流,完全都是陆地了!
豹2坦克高昂着炮管,尾部的1500马力发动机轰轰作响,在越过了卢迪亚纳之后,奔驰了几个小时的坦克兵,终于暂时停下,休息了半个小时,后面的加油车上来,开始补充燃油,同时,他们抓住这短暂的间隙,吃了发动攻击以来的第一顿饭。
压缩干粮嚼在嘴里,什么味道都没有,这东西,只是能够填饱肚子而已,巴基斯坦战士们吃得很快。
豹2坦克的性能不错,隔音效果好,在坦克里面,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乘坐起来也很舒服,所以,虽然走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也没有感觉到太过疲惫。
而跟在后面的59坦克,坦克兵就有些疲惫了,长时间的开动,让他们的身体很是劳累,但是,胜利在刺激着他们,他们正在向着印度首都开进!
旅长法希姆将一块压缩饼干塞进自己嘴里,抬头看着天空,四架战机,从头顶上飞过,他不由得用鄙视的眼光望了一眼东部。
他们不用担心头顶,上空会有己方的战机来保护,刚刚过去那四架,就是强大的雄猫战机,看来,是印度的空军出动了,妄图对己方进行一次打击,可惜,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继续出发。”法希姆说道:“天黑之前,我们要推进到安巴拉。”
只要能够推进到安巴拉,然后,在天黑之后,他们将向南,直扑新德里,等到明天造成,当印度人睁开眼睛的时候,豹2坦克已经将他们的首都包围起来了。
想到这里,法希姆就感觉到无比的激动。
没有展开两翼,没有更多的军队作为后队,就这样两支装甲部队,就敢于深入敌后几百公里,这样大胆的战术,也只有姆哈马德总统能够想出来!
同时,他们也不害怕,由于南方的战斗,印度的北方,已经彻底地空虚了,附近除了新德里之外,别的地方已经没有第二支装甲力量,这简直就是打开了大门,等着巴基斯坦军队进来。
装甲部队在继续前进着,当下午的时候,离安巴拉五十公里的距离上,他们终于迎来了印度陆军的第一次抵抗。
印度陆军的步兵团,编制包括三个步兵旅,一个炮旅,一个坦克团,由于印度陆军编制是英式的,师-旅-联队(营),所以虽然说是坦克团,其实就是个坦克营,一共坦克营有45辆坦克。
在新德里的再三督促下,昌迪加尔的步兵师终于出动了,他们的装甲团,行动最为迅速,走在最前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公路,他们没有丧心病狂地直接在公路上推进,而是在公路下面的土路上推进着。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t-55坦克,履带没有挂胶。
由于他们走的是土路,所以,直接走的是斜线,当推进到南边的公路上来的时候,刚好跟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狭路相逢。
“发现敌人!”坦克部队的最前面的坦克,车长正站在炮塔的外面,露出半个身体来,里面闷热,噪音大,在行进的时候,他们都喜欢把身子露到外面来。
车长用目视,发现了几公里之外的公路上,那正在快速行军的坦克,此时,对方排成长长的一字长龙,己方刚好在他们的侧翼,这是最容易攻击的方向。
“准备进攻!”坦克团的团长喊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