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直以来,杜士仪都秉持着这样一个观点。
因而,英雄不问出处,他对于身边人的出身素来不在意。从蜀中到江南到河东,他提拔任用过的人不计其数,陈宝儿出自乡野,张兴说是山林隐逸,却出身贫寒民家,有流外出身的县尉武志明,中书小吏林永墨,有小卒出身的段广真,当然也不乏文人墨客,高门世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安排好了自己去赤岭巡视的事,当田陌苦着脸前来推辞农书之事时,他又再次鼓励了其好一番话。即便田陌不过是一介昆仑奴,可从最初跟着他开始,田陌就可谓解了他燃眉之急,而后无论是种茶还是种棉,都是靠其出了大力。如果真的能够写出一本农书来,他自然乐见其成。而尽管这一次赤岭之行他另有安排,可由田陌而起,他却不禁想到了其他人身上。
节度使幕府属官看上去名额不少,但真正要紧的却不过几个——掌书记、推官、巡官各一员,总共也就三个,至于判官则是要奏闻朝廷,先前有过深厚任官经历的,这才能够服众。各镇节度使在这种位子上,大多都会任用名人雅士,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宣扬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别的节度使大多出身军旅,兴许还要发愁这样的名士去哪里找,可到他身上,情况却反过来了。
他发愁的不是找不到名士,而是名士……太多了!
此次跟从他前来鄯州的,张兴鲜于仲通和颜真卿各安其位。张兴是跟着他在代州鞍前马后,着实显露出实干的,鲜于仲通和颜真卿是进士出身,如今以前进士守选,而杜甫愿意不计名头,在幕府学习实务,此外宇文审暂时在长安准备妹妹宇文沫的婚事,届时回来之后也同样会不计名位一面精研经史诗赋,一面实践日常杂务,而杜甫和宇文审都打算异日应进士科或是制举。
可是,李白孟浩然王之涣这三位年纪不小名声又大的,固然四处游山玩水看似不亦乐乎,可安知他们心底就如面上一样惬意自如?
这一天,杜士仪按照之前和王忠嗣商量后的决定,启程前往赤岭视察大唐和吐蕃的界碑。随行人员极其精简,除却掌书记之外,其余人都留在了鄯州湟水城内,但他却特意邀约了李白孟浩然和王之涣。
因为赤岭地处两国交界,东面一线计有安人军、绥戎城、定戎城、振武军(石堡城)、宁边军、积石军……密密麻麻的堡垒完全连成一线,这还是因为信安王李祎当年长途奔袭夺回石堡城之后,河陇真正连成一线,故而方才有如今这看似固若金汤的防御。而这样的前线,纵使李白三人从前有心去游玩,但也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此次既然有如此好机会,三人全都一口答应同行,而且还表现出了十分兴致——当然,为了这一兴致,三个人全都用烈酒把酒葫芦灌了个满。
赤岭之名,来源于山体的颜色是一片红色。从汉魏开始,这里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前哨和屏障,故而有西海屏风之称。赤岭又名为日月山,和互市之所在的拉脊山、青沙山,这三道山口全都是联通陇右和吐蕃的要道,这一次,杜士仪要去的地方,便是日月山口的赤岭界碑所在。由于此地海拔远比长安要高,初来乍到者很难习惯,一行人全都是在鄯州湟水呆过好几个月了,一路登山时固然偶尔有人有些心悸气喘,可最终驻马之后不久,也就都缓过了神来。
“这赤岭西面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的风光,东面却是草原辽阔,牛羊成群,一片塞外景象,更可俯瞰西海(青海湖),天公造物,着实神奇!”
杜士仪随口嗟叹了一句,李白便点头道:“从前读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会儿还有些不可想象,但自从到了河陇,方才知道天高地广之下的这番景象,如果不是目睹,着实难以想象。而且这山通体红色,怪不得名为赤岭。”
“可我之前听说此地又名为日月山,这又是何故?”孟浩然好奇地问了一句。
“相传是因为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时候,曾经将镜子抛洒入西海,一时方才变成了两边的山口,吐蕃人将其称为太阳和月亮,所以口口相传后,此地就得名为尼玛达娃,也就是太阳和月亮之意,而来往此地的,除却兵卒,最多的就是商人,故而在他们口中,也就习惯成自然地称之为日月山。”张兴在数月之内,已经学会了吐蕃语的日常会话,但还有些生硬。
闻听此言,李白在恍然大悟之余,便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入乡随俗,我回头也定要好好学这吐蕃语。”
所谓界碑,乃是高一丈许,宽四尺,厚达两尺的一块巨石。李佺当初从抵达鄯州开始就寻觅石匠打磨石料,足足数月方成此碑。树立未久,这块簇新的界碑之上还没有留下太多斑驳的痕迹,上头篆刻的汉字每一个都清晰可见。三人辨读着杜士仪的这一篇碑文,末了王之涣便站起身笑道:“君礼这一篇碑文,实在是隐喻颇多啊。闻听吐蕃习汉语之人也不少,就不怕人看出其中深意?”
“自从昔日太宗陛下看重,妻之以贵女的禄东赞家族在吐蕃被连根拔起之后,虽说有金城公主下降现任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但吐蕃贵族中,通晓汉语,能够看懂那些骈文出典之中含义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杜士仪无所谓地一摊手,随即冲着今日率兵扈从的王忠嗣说道,“当初吐蕃赞普在此大阅兵马,你率兵三百突袭,大获全胜,如今我悄然而来赤岭,甚至所带兵马不过数百,忠嗣觉得,吐蕃人可会不顾和议蠢蠢欲动?”
“赤岭和积石山一带驻扎有吐蕃重兵,若是以骑兵长途奔袭,须臾可至,而且赤岭的另一面,本就有吐蕃人的营地。虽说大帅今日出来,不过与亲信商量,事先并未通知左近,但想来有些衔恨已久的人,必然会因此而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倘若此等狗鼠辈真的利欲熏心,那么,我预先的布置就能够有所斩获了。”
听到王忠嗣如此说,杜士仪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忠嗣你自去布置,我不耽误你。”
王忠嗣当下拱了拱手,继而转身离去,他这一走,张兴便招呼了今日随行的陈昇到一边说话,其他府卫则散在一边。而李白敏锐地察觉到今日之行另有玄机,他素来豪阔不喜拐弯抹角,当即沉声说道:“君礼莫非想以身为饵?”
“我还没这么胆大包天。不过,忠嗣初为临洮军副使,和郭建虽合作得甚是愉快,可他们都不乐意看到还有跳梁小丑在旁边蹦跶,我亦是不想卧榻之侧有他人鼾睡。我此行赤岭,一则是试探吐蕃的态度,二则是看看某些人是否会怦然心动。至于第三,却是为了太白,你和少伯浩然的事。”
王之涣是因为卢望之的关系,方才和杜士仪相交,孟浩然则是因为王维的引介。所以,相比当年在蜀中就和杜士仪相识相知的李白,两人都要隔了一层。他们前一刻都还在嘀咕这次出游竟然还可能有军事上的目的,这一刻杜士仪却突然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了自己头上,两人不禁双双纳闷难解。
这一次,仍然是李白率先开口:“若是因为陇右幕府之事,君礼可就多心了。奇骏从河东就鞍前马后跟随你,兼且你也离不开他,他为掌书记,如今鄯州上下都无人不服。而仲通和清臣更是前进士,各有所长,就连鄯州都督府那些属官们,对他们也是敬重得很。至于洮州段司马,身处罗群淫威之下却不屈不挠,以他这等众人交口称赞的贤者为判官,谁也没有话说。故而子美亦是不耻屈居三人其下,他说,自己还是第一次看到这般贤才云集的景象。”
“不止子美,我也觉得,别人觉得人才不够用,君礼麾下,却是人才太多了。”王之涣年纪最大,此刻便大大咧咧开了个玩笑。
而孟浩然则是云淡风轻地说道:“我曾经游历两京想要求取功名,可纵有名声却不得其门,如今已经看开了。如今这样闲云野鹤一般的日子很逍遥,君礼就不用替我操心了。”
尽管这三个人的态度仿佛出奇一致,杜士仪却不会真的以为,他们就没有辅弼君王的抱负。而且,他们都不比风华正茂的杜甫,他们已经三四十了。
“太白和少伯浩然皆一时名士,若是在科场和末学后进通常较艺,对那些无名之士来说,可是不公平得很。”杜士仪没说让他们去下科场考进士,三个人如果不能取中,只怕会自尊心更加受挫,而是换了一个更巧妙的说法。见三人立刻笑了,他便开口说道,“明年制科的科目,已经定了,是博学鸿词科、智谋将帅科以及牧宰科。智谋将帅科,是遴选出类拔萃的武将。牧宰科,是选拔能够治理一方的县令。而博学鸿词科,自然是你们都擅长的。”
说到这里,见三个人登时表情不一,他便叹道:“河陇之地多豪俊,然少有博学之辈,我身为陇右节度,有心举荐,可能够应募制举的人,却是放眼陇右十二州却难以找到一人。太白少伯和浩然这几个月游历河陇,所作诗赋人人传颂,如若我举荐你三人去应制举,别人也无话可说。制举不同常科,最终脱颖而出者即可立时拜官,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杜士仪之前回京官拜中书舍人的时候,也曾经在萧嵩等宰辅高官面前推荐过李白孟浩然和王之涣。然而,这三个人的性子实在是各具特点,自视又高,不像当初及第之后的王昌龄能够把握在干谒时的分寸,结果很简单,萧嵩等人在他们面前人固然表现得很客气,但接下来就没下文了。这还是因为杜士仪深得萧嵩赏识,萧嵩只不过是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太过心高,否则必然落下埋怨。
至于贺知章贺老先生,固然不遗余力给李白三人扬名,可他自己在朝中最初就是除却编书和文学,其后虽然知贡举,但纵使再公允地取贤才,可也不得不考虑到方方面面,其他实事半点管不着的,实在使不上太大的力气。
李白也好,王之涣孟浩然也好,心气固然高,可都还不至于完全看不出别人的态度,故而一再碰壁之后方才暂且歇了仕进的念头,跟着杜士仪到河陇来赏玩。可此时此刻,杜士仪明确表示,会推荐他们去参加制举,一想到有可能当面见到君王,他们就不能不细加考虑了。
即便王之涣曾经当过小官,这么多年来只不过是一直在家里歇着,可制科不论出身,他这身份完全没问题,故而他竟是第一个爽快地应道:“好,我去!”
见另外两个人满脸诧异地看着自己,王之涣便光棍地一摊手道:“我在家里都快被老妻埋怨死了,这一走又是在外快活这么久,若是就这么两手空空回去,如何对得起她在家操劳?不管怎样,权当去试一试也好!明年知贡举的,不又是贺礼部?”
“贺礼部只管尚书省礼部试,制科却是得宰辅点头。”孟浩然忍不住纠正了王之涣一下,“萧相国为人寡学术,至于韩相国,则是不喜欢性子太张扬的,我们就是去了,希望恐怕也不大。”
“如今萧相国和韩相国已经罢相了。”杜士仪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样一个地震似的大消息,见三人全都傻了眼,他方才苦笑道,“萧相国和韩相国数次在御前相争,以至于最终萧相国辞相,韩相国罢相。现在刚刚拜相的,是本来丁母忧的原工部侍郎张子寿,以及京兆尹裴焕之。”
是张九龄和裴耀卿?
三人同时大吃一惊,继而对明年的制举生出了极大的希望。张九龄是张说之后又一文坛耆老,而裴耀卿也素来是对文人提携不遗余力的,比如说,两人对王维都素来颇为器重。如果这两位当政,必然不会像从前那些宰相那样排斥他们。
“张相国和裴相国刚刚上任,明岁制举一定会公允明正,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杜士仪的最后一句话无疑打消了李白和孟浩然最后一点犹豫。在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孟浩然就欣然笑道:“君礼既然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消息,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倘若再推辞,岂不是我们辜负你一片好意?智谋将帅以及牧宰科,我实在是没那个能耐,但博学宏词科,我却有自信试一试!”
“那我也去试一试这博学鸿词科吧!”李白耸了耸肩,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之前举荐不成,贺老礼部在我面前那痛心疾首的样子,就仿佛是他欠了我的似的,闹得我都不好意思再见他了。如今既是有这样的机会,我再不试一试,也对不起君礼的一片苦心,贺老礼部的一片诚心。”
如今天下升平,若不以文学进身,在官场上就让人瞧不起,因而使得进士科几乎云集了整个天下最优秀的士人,难得开的制科也同样使人趋之若鹜,单单一个推荐的名额,往往就能够让一州一道的出名士子打起架来。杜士仪见三人都已经答应了,心中不禁暗叹,幸好河陇之地少有诗赋驰名之士,往年这种名额往往都是浪费了的。所以,他自忖总算对得起友人,如释重负,而李白等人更是心情大畅。
一时豪兴大发,李白更是指着下头的西海,目光炯炯地说道:“若是日后能够将西海收入我大唐囊中,到时候我们相约泛舟这西海上,如何?”
“太白,这可是你说的!”孟浩然立刻开口说道,“来日若是你已垂暮,可不能推说年老不来!”
“只希望那时候,君礼仍然节度陇右,否则就算大唐能够拥有西海,这种邻近吐蕃的前线,想要畅游还是不成的!”王之涣哈哈大笑,随即忍不住拧开酒葫芦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一抹嘴之后便长长吁了一口气,“痛快,这陇右的烈酒实在是痛快!”
不远处的张兴不时看看这边的情景,见众人全都一脸轻松愉快,他就知道,之前杜士仪提过的那件事应该已经成了。那三人全都是才华横溢的杰出之士,若是从朋友变成上下之分,长此以往,友情恐怕也会变味,也正因为如此,杜士仪之前在长安时引荐失败后,似乎也一直在烦恼。倘若明岁制科,李白孟浩然王之涣能够金榜题名,那就真的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张郎,张郎!”
听到这个声音,张兴立刻回头,就只见陈昇一溜小跑过来,面色极其凝重:“张郎,西面山下发现吐蕃兵马,大约千人!”
“果然!”张兴登时睁大了眼睛,面上却并没有惧怕,反而生出了一丝隐隐之中的难言兴奋。
他在代州军时,因为突厥已经采取了战略守势,可以说是河东无战事,等到征伐契丹的时候,杜士仪又奉命坐镇幽州,他还是没有上阵的机会。而此次到鄯州,他固然曾经和郭英乂交手,可郭英乂的所谓勇武,也并不是在战阵上闯出来的名头。早年在宫中为千牛,调到陇右的郭英乂遇到的是完全进入了战略收缩期的吐蕃,故而同样是没有打过仗的雏鸟。
见陈昇露出了忧心忡忡的表情,他就知道,自从吐蕃当年连番败绩,最终不得不由金城公主出面求和之后,鄯州也已经少说两年多没有正经的大战了。尽管不打仗就意味着天下太平,小卒们固然会庆幸,可对于将校军官来说就意味着没有战功,没有上进之门。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像王忠嗣那样胆大包天,不过带了三百骑兵就敢去冲击吐蕃赞普的本阵!
此次出行的具体细节,除却王忠嗣之外,杜士仪和张兴鲜于仲通和颜真卿都商量过,此外则是刚刚辟署为判官的段行琛。至于陈昇和马杰,则是只清楚其中一部分细节,陈昇随行,马杰留在鄯州辅佐郭建,准备将某些人一网打尽。此时此刻,张兴便对陈昇说道:“无需担心,王将军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吩咐下去,所有府卫即刻集合,预备撤回石堡城。”
“是!”
陈昇深知张兴的话,就形同杜士仪的话,答应一声便立时反身离去。而张兴也不敢耽搁,立刻快步朝杜士仪四人走去,直截了当地说道:“大帅,山下出现吐蕃兵马,约摸千许人。”
“照之前的安排,我等立刻退走,若是他们敢越过赤岭界碑一步……”杜士仪顿了一顿,用手在喉咙口轻轻一划,“那时候自有忠嗣!”
闻听将有战事,只有孟浩然微微有些担心,但见府卫迅速齐集,他也就松开了按在剑柄上的手。这年头的士人动不动就游历天下,路上遇到个把强人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再加上孟浩然家境寻常,随行家仆一般就一两个,自己若是不会一两手,那遇到突发事件就只能束手待毙了。当然,他的剑术只能说是中上,三两个强人在可以打发的范围内,多了就力有不逮。所以,看到出身河东的王之涣,以及少年时就是出名剑客的李白那兴奋的表情,他唯有苦笑。
“太白,少伯,浩然,你们不用担心,我行前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说到这里,杜士仪便微微颔首道,“接下来,府卫由奇骏和陈昇引领指挥,至于可能越过赤岭追击而来的敌军,自有王忠嗣应对!”
一行人说是退走,却并不是朝山口下山,而是通过界碑两侧山上早已预留下的绳索,攀爬藏身。其他人自然身手矫健,而即便王之涣已经四十好几,常常喝得烂醉如泥,可这些年在外奔走,体力相比当年在代州时不可同日而语。当好容易爬上最顶端,他抓着一个兵士的手翻上去之后,忍不住就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紧跟着,他便听到了杜士仪的声音。
“来了!”
因而,英雄不问出处,他对于身边人的出身素来不在意。从蜀中到江南到河东,他提拔任用过的人不计其数,陈宝儿出自乡野,张兴说是山林隐逸,却出身贫寒民家,有流外出身的县尉武志明,中书小吏林永墨,有小卒出身的段广真,当然也不乏文人墨客,高门世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安排好了自己去赤岭巡视的事,当田陌苦着脸前来推辞农书之事时,他又再次鼓励了其好一番话。即便田陌不过是一介昆仑奴,可从最初跟着他开始,田陌就可谓解了他燃眉之急,而后无论是种茶还是种棉,都是靠其出了大力。如果真的能够写出一本农书来,他自然乐见其成。而尽管这一次赤岭之行他另有安排,可由田陌而起,他却不禁想到了其他人身上。
节度使幕府属官看上去名额不少,但真正要紧的却不过几个——掌书记、推官、巡官各一员,总共也就三个,至于判官则是要奏闻朝廷,先前有过深厚任官经历的,这才能够服众。各镇节度使在这种位子上,大多都会任用名人雅士,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宣扬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别的节度使大多出身军旅,兴许还要发愁这样的名士去哪里找,可到他身上,情况却反过来了。
他发愁的不是找不到名士,而是名士……太多了!
此次跟从他前来鄯州的,张兴鲜于仲通和颜真卿各安其位。张兴是跟着他在代州鞍前马后,着实显露出实干的,鲜于仲通和颜真卿是进士出身,如今以前进士守选,而杜甫愿意不计名头,在幕府学习实务,此外宇文审暂时在长安准备妹妹宇文沫的婚事,届时回来之后也同样会不计名位一面精研经史诗赋,一面实践日常杂务,而杜甫和宇文审都打算异日应进士科或是制举。
可是,李白孟浩然王之涣这三位年纪不小名声又大的,固然四处游山玩水看似不亦乐乎,可安知他们心底就如面上一样惬意自如?
这一天,杜士仪按照之前和王忠嗣商量后的决定,启程前往赤岭视察大唐和吐蕃的界碑。随行人员极其精简,除却掌书记之外,其余人都留在了鄯州湟水城内,但他却特意邀约了李白孟浩然和王之涣。
因为赤岭地处两国交界,东面一线计有安人军、绥戎城、定戎城、振武军(石堡城)、宁边军、积石军……密密麻麻的堡垒完全连成一线,这还是因为信安王李祎当年长途奔袭夺回石堡城之后,河陇真正连成一线,故而方才有如今这看似固若金汤的防御。而这样的前线,纵使李白三人从前有心去游玩,但也只能远观,不能近看。此次既然有如此好机会,三人全都一口答应同行,而且还表现出了十分兴致——当然,为了这一兴致,三个人全都用烈酒把酒葫芦灌了个满。
赤岭之名,来源于山体的颜色是一片红色。从汉魏开始,这里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前哨和屏障,故而有西海屏风之称。赤岭又名为日月山,和互市之所在的拉脊山、青沙山,这三道山口全都是联通陇右和吐蕃的要道,这一次,杜士仪要去的地方,便是日月山口的赤岭界碑所在。由于此地海拔远比长安要高,初来乍到者很难习惯,一行人全都是在鄯州湟水呆过好几个月了,一路登山时固然偶尔有人有些心悸气喘,可最终驻马之后不久,也就都缓过了神来。
“这赤岭西面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的风光,东面却是草原辽阔,牛羊成群,一片塞外景象,更可俯瞰西海(青海湖),天公造物,着实神奇!”
杜士仪随口嗟叹了一句,李白便点头道:“从前读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会儿还有些不可想象,但自从到了河陇,方才知道天高地广之下的这番景象,如果不是目睹,着实难以想象。而且这山通体红色,怪不得名为赤岭。”
“可我之前听说此地又名为日月山,这又是何故?”孟浩然好奇地问了一句。
“相传是因为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时候,曾经将镜子抛洒入西海,一时方才变成了两边的山口,吐蕃人将其称为太阳和月亮,所以口口相传后,此地就得名为尼玛达娃,也就是太阳和月亮之意,而来往此地的,除却兵卒,最多的就是商人,故而在他们口中,也就习惯成自然地称之为日月山。”张兴在数月之内,已经学会了吐蕃语的日常会话,但还有些生硬。
闻听此言,李白在恍然大悟之余,便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入乡随俗,我回头也定要好好学这吐蕃语。”
所谓界碑,乃是高一丈许,宽四尺,厚达两尺的一块巨石。李佺当初从抵达鄯州开始就寻觅石匠打磨石料,足足数月方成此碑。树立未久,这块簇新的界碑之上还没有留下太多斑驳的痕迹,上头篆刻的汉字每一个都清晰可见。三人辨读着杜士仪的这一篇碑文,末了王之涣便站起身笑道:“君礼这一篇碑文,实在是隐喻颇多啊。闻听吐蕃习汉语之人也不少,就不怕人看出其中深意?”
“自从昔日太宗陛下看重,妻之以贵女的禄东赞家族在吐蕃被连根拔起之后,虽说有金城公主下降现任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但吐蕃贵族中,通晓汉语,能够看懂那些骈文出典之中含义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杜士仪无所谓地一摊手,随即冲着今日率兵扈从的王忠嗣说道,“当初吐蕃赞普在此大阅兵马,你率兵三百突袭,大获全胜,如今我悄然而来赤岭,甚至所带兵马不过数百,忠嗣觉得,吐蕃人可会不顾和议蠢蠢欲动?”
“赤岭和积石山一带驻扎有吐蕃重兵,若是以骑兵长途奔袭,须臾可至,而且赤岭的另一面,本就有吐蕃人的营地。虽说大帅今日出来,不过与亲信商量,事先并未通知左近,但想来有些衔恨已久的人,必然会因此而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倘若此等狗鼠辈真的利欲熏心,那么,我预先的布置就能够有所斩获了。”
听到王忠嗣如此说,杜士仪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忠嗣你自去布置,我不耽误你。”
王忠嗣当下拱了拱手,继而转身离去,他这一走,张兴便招呼了今日随行的陈昇到一边说话,其他府卫则散在一边。而李白敏锐地察觉到今日之行另有玄机,他素来豪阔不喜拐弯抹角,当即沉声说道:“君礼莫非想以身为饵?”
“我还没这么胆大包天。不过,忠嗣初为临洮军副使,和郭建虽合作得甚是愉快,可他们都不乐意看到还有跳梁小丑在旁边蹦跶,我亦是不想卧榻之侧有他人鼾睡。我此行赤岭,一则是试探吐蕃的态度,二则是看看某些人是否会怦然心动。至于第三,却是为了太白,你和少伯浩然的事。”
王之涣是因为卢望之的关系,方才和杜士仪相交,孟浩然则是因为王维的引介。所以,相比当年在蜀中就和杜士仪相识相知的李白,两人都要隔了一层。他们前一刻都还在嘀咕这次出游竟然还可能有军事上的目的,这一刻杜士仪却突然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了自己头上,两人不禁双双纳闷难解。
这一次,仍然是李白率先开口:“若是因为陇右幕府之事,君礼可就多心了。奇骏从河东就鞍前马后跟随你,兼且你也离不开他,他为掌书记,如今鄯州上下都无人不服。而仲通和清臣更是前进士,各有所长,就连鄯州都督府那些属官们,对他们也是敬重得很。至于洮州段司马,身处罗群淫威之下却不屈不挠,以他这等众人交口称赞的贤者为判官,谁也没有话说。故而子美亦是不耻屈居三人其下,他说,自己还是第一次看到这般贤才云集的景象。”
“不止子美,我也觉得,别人觉得人才不够用,君礼麾下,却是人才太多了。”王之涣年纪最大,此刻便大大咧咧开了个玩笑。
而孟浩然则是云淡风轻地说道:“我曾经游历两京想要求取功名,可纵有名声却不得其门,如今已经看开了。如今这样闲云野鹤一般的日子很逍遥,君礼就不用替我操心了。”
尽管这三个人的态度仿佛出奇一致,杜士仪却不会真的以为,他们就没有辅弼君王的抱负。而且,他们都不比风华正茂的杜甫,他们已经三四十了。
“太白和少伯浩然皆一时名士,若是在科场和末学后进通常较艺,对那些无名之士来说,可是不公平得很。”杜士仪没说让他们去下科场考进士,三个人如果不能取中,只怕会自尊心更加受挫,而是换了一个更巧妙的说法。见三人立刻笑了,他便开口说道,“明年制科的科目,已经定了,是博学鸿词科、智谋将帅科以及牧宰科。智谋将帅科,是遴选出类拔萃的武将。牧宰科,是选拔能够治理一方的县令。而博学鸿词科,自然是你们都擅长的。”
说到这里,见三个人登时表情不一,他便叹道:“河陇之地多豪俊,然少有博学之辈,我身为陇右节度,有心举荐,可能够应募制举的人,却是放眼陇右十二州却难以找到一人。太白少伯和浩然这几个月游历河陇,所作诗赋人人传颂,如若我举荐你三人去应制举,别人也无话可说。制举不同常科,最终脱颖而出者即可立时拜官,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杜士仪之前回京官拜中书舍人的时候,也曾经在萧嵩等宰辅高官面前推荐过李白孟浩然和王之涣。然而,这三个人的性子实在是各具特点,自视又高,不像当初及第之后的王昌龄能够把握在干谒时的分寸,结果很简单,萧嵩等人在他们面前人固然表现得很客气,但接下来就没下文了。这还是因为杜士仪深得萧嵩赏识,萧嵩只不过是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太过心高,否则必然落下埋怨。
至于贺知章贺老先生,固然不遗余力给李白三人扬名,可他自己在朝中最初就是除却编书和文学,其后虽然知贡举,但纵使再公允地取贤才,可也不得不考虑到方方面面,其他实事半点管不着的,实在使不上太大的力气。
李白也好,王之涣孟浩然也好,心气固然高,可都还不至于完全看不出别人的态度,故而一再碰壁之后方才暂且歇了仕进的念头,跟着杜士仪到河陇来赏玩。可此时此刻,杜士仪明确表示,会推荐他们去参加制举,一想到有可能当面见到君王,他们就不能不细加考虑了。
即便王之涣曾经当过小官,这么多年来只不过是一直在家里歇着,可制科不论出身,他这身份完全没问题,故而他竟是第一个爽快地应道:“好,我去!”
见另外两个人满脸诧异地看着自己,王之涣便光棍地一摊手道:“我在家里都快被老妻埋怨死了,这一走又是在外快活这么久,若是就这么两手空空回去,如何对得起她在家操劳?不管怎样,权当去试一试也好!明年知贡举的,不又是贺礼部?”
“贺礼部只管尚书省礼部试,制科却是得宰辅点头。”孟浩然忍不住纠正了王之涣一下,“萧相国为人寡学术,至于韩相国,则是不喜欢性子太张扬的,我们就是去了,希望恐怕也不大。”
“如今萧相国和韩相国已经罢相了。”杜士仪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样一个地震似的大消息,见三人全都傻了眼,他方才苦笑道,“萧相国和韩相国数次在御前相争,以至于最终萧相国辞相,韩相国罢相。现在刚刚拜相的,是本来丁母忧的原工部侍郎张子寿,以及京兆尹裴焕之。”
是张九龄和裴耀卿?
三人同时大吃一惊,继而对明年的制举生出了极大的希望。张九龄是张说之后又一文坛耆老,而裴耀卿也素来是对文人提携不遗余力的,比如说,两人对王维都素来颇为器重。如果这两位当政,必然不会像从前那些宰相那样排斥他们。
“张相国和裴相国刚刚上任,明岁制举一定会公允明正,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杜士仪的最后一句话无疑打消了李白和孟浩然最后一点犹豫。在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孟浩然就欣然笑道:“君礼既然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消息,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倘若再推辞,岂不是我们辜负你一片好意?智谋将帅以及牧宰科,我实在是没那个能耐,但博学宏词科,我却有自信试一试!”
“那我也去试一试这博学鸿词科吧!”李白耸了耸肩,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之前举荐不成,贺老礼部在我面前那痛心疾首的样子,就仿佛是他欠了我的似的,闹得我都不好意思再见他了。如今既是有这样的机会,我再不试一试,也对不起君礼的一片苦心,贺老礼部的一片诚心。”
如今天下升平,若不以文学进身,在官场上就让人瞧不起,因而使得进士科几乎云集了整个天下最优秀的士人,难得开的制科也同样使人趋之若鹜,单单一个推荐的名额,往往就能够让一州一道的出名士子打起架来。杜士仪见三人都已经答应了,心中不禁暗叹,幸好河陇之地少有诗赋驰名之士,往年这种名额往往都是浪费了的。所以,他自忖总算对得起友人,如释重负,而李白等人更是心情大畅。
一时豪兴大发,李白更是指着下头的西海,目光炯炯地说道:“若是日后能够将西海收入我大唐囊中,到时候我们相约泛舟这西海上,如何?”
“太白,这可是你说的!”孟浩然立刻开口说道,“来日若是你已垂暮,可不能推说年老不来!”
“只希望那时候,君礼仍然节度陇右,否则就算大唐能够拥有西海,这种邻近吐蕃的前线,想要畅游还是不成的!”王之涣哈哈大笑,随即忍不住拧开酒葫芦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一抹嘴之后便长长吁了一口气,“痛快,这陇右的烈酒实在是痛快!”
不远处的张兴不时看看这边的情景,见众人全都一脸轻松愉快,他就知道,之前杜士仪提过的那件事应该已经成了。那三人全都是才华横溢的杰出之士,若是从朋友变成上下之分,长此以往,友情恐怕也会变味,也正因为如此,杜士仪之前在长安时引荐失败后,似乎也一直在烦恼。倘若明岁制科,李白孟浩然王之涣能够金榜题名,那就真的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张郎,张郎!”
听到这个声音,张兴立刻回头,就只见陈昇一溜小跑过来,面色极其凝重:“张郎,西面山下发现吐蕃兵马,大约千人!”
“果然!”张兴登时睁大了眼睛,面上却并没有惧怕,反而生出了一丝隐隐之中的难言兴奋。
他在代州军时,因为突厥已经采取了战略守势,可以说是河东无战事,等到征伐契丹的时候,杜士仪又奉命坐镇幽州,他还是没有上阵的机会。而此次到鄯州,他固然曾经和郭英乂交手,可郭英乂的所谓勇武,也并不是在战阵上闯出来的名头。早年在宫中为千牛,调到陇右的郭英乂遇到的是完全进入了战略收缩期的吐蕃,故而同样是没有打过仗的雏鸟。
见陈昇露出了忧心忡忡的表情,他就知道,自从吐蕃当年连番败绩,最终不得不由金城公主出面求和之后,鄯州也已经少说两年多没有正经的大战了。尽管不打仗就意味着天下太平,小卒们固然会庆幸,可对于将校军官来说就意味着没有战功,没有上进之门。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像王忠嗣那样胆大包天,不过带了三百骑兵就敢去冲击吐蕃赞普的本阵!
此次出行的具体细节,除却王忠嗣之外,杜士仪和张兴鲜于仲通和颜真卿都商量过,此外则是刚刚辟署为判官的段行琛。至于陈昇和马杰,则是只清楚其中一部分细节,陈昇随行,马杰留在鄯州辅佐郭建,准备将某些人一网打尽。此时此刻,张兴便对陈昇说道:“无需担心,王将军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吩咐下去,所有府卫即刻集合,预备撤回石堡城。”
“是!”
陈昇深知张兴的话,就形同杜士仪的话,答应一声便立时反身离去。而张兴也不敢耽搁,立刻快步朝杜士仪四人走去,直截了当地说道:“大帅,山下出现吐蕃兵马,约摸千许人。”
“照之前的安排,我等立刻退走,若是他们敢越过赤岭界碑一步……”杜士仪顿了一顿,用手在喉咙口轻轻一划,“那时候自有忠嗣!”
闻听将有战事,只有孟浩然微微有些担心,但见府卫迅速齐集,他也就松开了按在剑柄上的手。这年头的士人动不动就游历天下,路上遇到个把强人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再加上孟浩然家境寻常,随行家仆一般就一两个,自己若是不会一两手,那遇到突发事件就只能束手待毙了。当然,他的剑术只能说是中上,三两个强人在可以打发的范围内,多了就力有不逮。所以,看到出身河东的王之涣,以及少年时就是出名剑客的李白那兴奋的表情,他唯有苦笑。
“太白,少伯,浩然,你们不用担心,我行前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说到这里,杜士仪便微微颔首道,“接下来,府卫由奇骏和陈昇引领指挥,至于可能越过赤岭追击而来的敌军,自有王忠嗣应对!”
一行人说是退走,却并不是朝山口下山,而是通过界碑两侧山上早已预留下的绳索,攀爬藏身。其他人自然身手矫健,而即便王之涣已经四十好几,常常喝得烂醉如泥,可这些年在外奔走,体力相比当年在代州时不可同日而语。当好容易爬上最顶端,他抓着一个兵士的手翻上去之后,忍不住就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紧跟着,他便听到了杜士仪的声音。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