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有人能够拨开战争的迷雾,透过在山野间行进的军队,透过两军厮杀时的惨烈场面,透过面黄肌瘦的流民遗下的饿殍,看到左右战争胜负的几个关键因素,恐怕就会意识到战略战术在战争中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战争固然有无限多的变化,指挥上的失误、将领对统帅意图的误解、错误的估计形势、预料不及的打击、士气的崩溃,更不用说种种意外。然而战争不总是表面上看到的混乱无序,也绝不能凭借偶然去获取胜利。
这些想法盘旋在刘琮的脑海中,目光所及之处,却是一片片覆盖在残雪下的农田和远处的树林,安静的小村庄里走动的农夫,夹着尾巴的狗小跑着,不断回头张望。一架牛车正摇摇晃晃的从村子里出来,拉车的老牛从鼻孔中喷出白气,不断晃动着脖颈,似乎对大一早就出来干活很不满意。
想到昨日与鲁肃论及东南之形势,刘琮和鲁肃最终都认为,必须坚守住寿春,以将这个锲子深深的插入江北,割裂广陵与徐州之间的联系。
就总体地形而言,刘琮与曹操还不是很明显的南北对峙,因为在刘琮的记忆中,南北对峙之际,南方政治重心必集中于东南。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实在有其地理上的基础。不过对于刘琮来说,显然不是这样一种局面。
在刘琮所了解的原本历史中,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除了不再可能出现的孙吴与曹魏以及西晋之间短暂的对峙外,原本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南北对峙,诸如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南宋与金、南宋与蒙古对峙时,北方政权都是少数民族所建。政治军事上的对峙是以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
中国的疆域,南北跨度非常大,而南北方在气候、环境以及人的习性差异也随之较大,更使得南北双方军事特长上也有很大差异。
对于这一点刘琮深有体会,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断的从关中甚至凉州购入战马,同时又在制造战船,训练水军。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射猎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男子皆精于骑射,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可谓兵民合一。在战略战术上,以远程奔袭、骑兵野战见长,注重发挥个人的实力和积极性,人自为战。当初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淬炼出的精锐骑兵。现在并州、幽州的骑兵亦多如是。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生长于北方,性习温凉,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主要是在秋冬时节,彼时秋高马肥,大地坚净,利于骑兵纵横驰骋。
而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其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是其社会的主要特点。其治军、用兵亦与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特点相适应,更不用说南方地区水网纵横,又多数不能产马,使得骑兵的机动性大打折扣,而组建一支骑兵的费用又高的出奇。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方比较著名的军队如北府兵、岳家军、戚家军、湘军都是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见长。所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面对震天动地,席卷而来的滚滚铁骑,若是没有严明的军纪,很难想象仅仅凭借个人的意志就能在这样的死亡威胁下保持镇定。在战略战术上,南方军队更注重谋略,讲究部署阵法,善于利用城池作为据点防守,利用平原地区的江河水道来进行运输。
与北方往往在秋冬时节南下进攻恰恰相反,南方对北方的主动用兵,多集中在春夏时节。在这个时节正值中东部季风区的雨季,江河水涨,便于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及投送。
那么对于刘琮而言,他既要拥有适用于北方作战的骑兵,又必须有相应的水师来确保在南方地区的军事优势,这里的南方不仅仅是指江东,还包括了荆州甚至益州的一部分。正是得益于对历史的了解,刘琮才能够让自己的目光穿透那些迷雾,看清楚获得最终胜利所需要的那些关键因素。
从大体上来看,历史上南北双方对峙,可谓各有所长,各擅胜场。鉴于中原地区的气候和地形上的特点,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理上都可谓利弊参半。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有机会利用对方的短处。纵观历史,既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意气风发,也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悲惨下场。
当然“樯橹灰飞烟灭”是不可能了,至少在刘琮所处的这个时空。如果说对历史的认识加强了刘琮的战略意识,那么这些注定不会再发生的战例,则给刘琮提供了许多灵感。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往往会给不明真相的人造成另一种感觉,那就是刘琮拥有的天才般的远见。对于这一点刘琮是绝不会解释的。
行进中的军队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单调的步伐声,偶尔会有传令的轻骑兵,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融入到这种单调的声音中。不过无论是将士们的低声耳语,伍长或都伯的大声斥责,还是铠甲的铿锵声、刀枪的碰撞声,都未曾分散刘琮的注意力。
他沉浸在对历史的剖析之中,几乎充耳不闻。
就刘琮看来,在南北对峙比较稳定的时期,双方往往会达成一种奇妙的均势。而这种政治、军事上的对抗总会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某条中间线上稳定下来。任何一方只要越过这条中间线便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也会遭遇更大的抵抗。
这条中间线如果从地图上来看,在东部地区通常是淮河,尽管南方势力偶尔也能远到黄河——“我见犹怜”桓温、白马将军陈庆之等都曾从南方一直打到洛阳。北方实力有时也能饮马长江,发出诸如“投鞭断流”之类的豪言壮语,但双方大致在淮河一线稳定下来,到了西部地区,则通常以秦岭为界。
因此淮河防线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时代便由寿春扮演了这个角色。由于刘琮夺取了江东,又占据了益州,屯兵汉中,所以黄淮战场就不再是刘琮的唯一选择,虽然这本是南北交兵的主战场。这一带季节变化哪怕在这个时代,也比较明显,既有广阔的原野,又有纵横的江河水道。因此无论从时机还是地利上,双方都是利弊参半,因此更容易陷入一种拉锯式的角逐之中。
集南方之所长者,无如东南。雨水较多,河流纵横,长江、淮河呈东西向流过,横亘在南北之间,再加上它们的之流,遂形成一个密集的江河水网,足以缓冲北方铁骑的冲击力。从阻挡北方铁骑的冲击力上而言,长江的确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这道天堑不但使得中国的历史上不断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同时还保存了中华文明的火种,得以从战火离乱的北方转移到南方。
南方势力可以利用那些江河水道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住一些主要的通道,发挥南方水战和守城的特长。在整个南方地区,唯有江东才有这么多的江河水道可以利用,就荆州而言,虽然同样有长江贯通全境,还有汉江等支系水系,但一分为二和隔江而守在地形条件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除此之外,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皆不适应,否则原本历史上曹操“八十万大军”就不可能因为一把火而大败亏输,用曹操自己的话说,是疫情大作,不得已主动撤兵。所以北方实力若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便会面临内气候和环境上的巨大困难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从而发现自己陷入了弃其所长、就其所短的不利境地。
再考虑到其他因素,例如江东地区好勇斗狠的民风,也是刘琮颇为看重的。在《汉书》中的地理志就载有东南风俗云“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春秋时的吴越能够与齐、晋等中原大国争霸、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而令秦人丧胆,都得益于这种悍勇好武的民风。
所以江东三营的设立,不仅仅是要安置孙权灭亡后的残余军队,而是刘琮着力想打造的一支强悍军队,除了确保江东地区不受外地入侵之外,还将用于以后争夺天下的战争之中。
但是刘琮这两年久不在江东,如何确保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的忠诚?虽然荆州新政看上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相对保守的江东大族是否更加满足于现状,从而对刘琮的战略构成潜在的威胁?
想到这些问题,刘琮并没有太过烦恼,他的自信不仅仅来自于实力强大的军队,更多的是对大势的把握。无论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淮泗集团,还是偏安一隅的江东世家,刘琮都有相应的手段,只是随着势力的日益扩张,他必须将这些矛盾尽可能的化解掉。从而将荆州、益州、扬州甚至交州的所有力量,都集中起来,去达成那个最终的目标——问鼎天下!
这些想法盘旋在刘琮的脑海中,目光所及之处,却是一片片覆盖在残雪下的农田和远处的树林,安静的小村庄里走动的农夫,夹着尾巴的狗小跑着,不断回头张望。一架牛车正摇摇晃晃的从村子里出来,拉车的老牛从鼻孔中喷出白气,不断晃动着脖颈,似乎对大一早就出来干活很不满意。
想到昨日与鲁肃论及东南之形势,刘琮和鲁肃最终都认为,必须坚守住寿春,以将这个锲子深深的插入江北,割裂广陵与徐州之间的联系。
就总体地形而言,刘琮与曹操还不是很明显的南北对峙,因为在刘琮的记忆中,南北对峙之际,南方政治重心必集中于东南。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实在有其地理上的基础。不过对于刘琮来说,显然不是这样一种局面。
在刘琮所了解的原本历史中,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除了不再可能出现的孙吴与曹魏以及西晋之间短暂的对峙外,原本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南北对峙,诸如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南宋与金、南宋与蒙古对峙时,北方政权都是少数民族所建。政治军事上的对峙是以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
中国的疆域,南北跨度非常大,而南北方在气候、环境以及人的习性差异也随之较大,更使得南北双方军事特长上也有很大差异。
对于这一点刘琮深有体会,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断的从关中甚至凉州购入战马,同时又在制造战船,训练水军。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射猎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男子皆精于骑射,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可谓兵民合一。在战略战术上,以远程奔袭、骑兵野战见长,注重发挥个人的实力和积极性,人自为战。当初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淬炼出的精锐骑兵。现在并州、幽州的骑兵亦多如是。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生长于北方,性习温凉,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主要是在秋冬时节,彼时秋高马肥,大地坚净,利于骑兵纵横驰骋。
而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其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是其社会的主要特点。其治军、用兵亦与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特点相适应,更不用说南方地区水网纵横,又多数不能产马,使得骑兵的机动性大打折扣,而组建一支骑兵的费用又高的出奇。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方比较著名的军队如北府兵、岳家军、戚家军、湘军都是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见长。所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面对震天动地,席卷而来的滚滚铁骑,若是没有严明的军纪,很难想象仅仅凭借个人的意志就能在这样的死亡威胁下保持镇定。在战略战术上,南方军队更注重谋略,讲究部署阵法,善于利用城池作为据点防守,利用平原地区的江河水道来进行运输。
与北方往往在秋冬时节南下进攻恰恰相反,南方对北方的主动用兵,多集中在春夏时节。在这个时节正值中东部季风区的雨季,江河水涨,便于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及投送。
那么对于刘琮而言,他既要拥有适用于北方作战的骑兵,又必须有相应的水师来确保在南方地区的军事优势,这里的南方不仅仅是指江东,还包括了荆州甚至益州的一部分。正是得益于对历史的了解,刘琮才能够让自己的目光穿透那些迷雾,看清楚获得最终胜利所需要的那些关键因素。
从大体上来看,历史上南北双方对峙,可谓各有所长,各擅胜场。鉴于中原地区的气候和地形上的特点,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理上都可谓利弊参半。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有机会利用对方的短处。纵观历史,既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意气风发,也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悲惨下场。
当然“樯橹灰飞烟灭”是不可能了,至少在刘琮所处的这个时空。如果说对历史的认识加强了刘琮的战略意识,那么这些注定不会再发生的战例,则给刘琮提供了许多灵感。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往往会给不明真相的人造成另一种感觉,那就是刘琮拥有的天才般的远见。对于这一点刘琮是绝不会解释的。
行进中的军队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单调的步伐声,偶尔会有传令的轻骑兵,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融入到这种单调的声音中。不过无论是将士们的低声耳语,伍长或都伯的大声斥责,还是铠甲的铿锵声、刀枪的碰撞声,都未曾分散刘琮的注意力。
他沉浸在对历史的剖析之中,几乎充耳不闻。
就刘琮看来,在南北对峙比较稳定的时期,双方往往会达成一种奇妙的均势。而这种政治、军事上的对抗总会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某条中间线上稳定下来。任何一方只要越过这条中间线便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也会遭遇更大的抵抗。
这条中间线如果从地图上来看,在东部地区通常是淮河,尽管南方势力偶尔也能远到黄河——“我见犹怜”桓温、白马将军陈庆之等都曾从南方一直打到洛阳。北方实力有时也能饮马长江,发出诸如“投鞭断流”之类的豪言壮语,但双方大致在淮河一线稳定下来,到了西部地区,则通常以秦岭为界。
因此淮河防线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时代便由寿春扮演了这个角色。由于刘琮夺取了江东,又占据了益州,屯兵汉中,所以黄淮战场就不再是刘琮的唯一选择,虽然这本是南北交兵的主战场。这一带季节变化哪怕在这个时代,也比较明显,既有广阔的原野,又有纵横的江河水道。因此无论从时机还是地利上,双方都是利弊参半,因此更容易陷入一种拉锯式的角逐之中。
集南方之所长者,无如东南。雨水较多,河流纵横,长江、淮河呈东西向流过,横亘在南北之间,再加上它们的之流,遂形成一个密集的江河水网,足以缓冲北方铁骑的冲击力。从阻挡北方铁骑的冲击力上而言,长江的确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这道天堑不但使得中国的历史上不断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同时还保存了中华文明的火种,得以从战火离乱的北方转移到南方。
南方势力可以利用那些江河水道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住一些主要的通道,发挥南方水战和守城的特长。在整个南方地区,唯有江东才有这么多的江河水道可以利用,就荆州而言,虽然同样有长江贯通全境,还有汉江等支系水系,但一分为二和隔江而守在地形条件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除此之外,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皆不适应,否则原本历史上曹操“八十万大军”就不可能因为一把火而大败亏输,用曹操自己的话说,是疫情大作,不得已主动撤兵。所以北方实力若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便会面临内气候和环境上的巨大困难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从而发现自己陷入了弃其所长、就其所短的不利境地。
再考虑到其他因素,例如江东地区好勇斗狠的民风,也是刘琮颇为看重的。在《汉书》中的地理志就载有东南风俗云“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春秋时的吴越能够与齐、晋等中原大国争霸、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而令秦人丧胆,都得益于这种悍勇好武的民风。
所以江东三营的设立,不仅仅是要安置孙权灭亡后的残余军队,而是刘琮着力想打造的一支强悍军队,除了确保江东地区不受外地入侵之外,还将用于以后争夺天下的战争之中。
但是刘琮这两年久不在江东,如何确保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的忠诚?虽然荆州新政看上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相对保守的江东大族是否更加满足于现状,从而对刘琮的战略构成潜在的威胁?
想到这些问题,刘琮并没有太过烦恼,他的自信不仅仅来自于实力强大的军队,更多的是对大势的把握。无论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淮泗集团,还是偏安一隅的江东世家,刘琮都有相应的手段,只是随着势力的日益扩张,他必须将这些矛盾尽可能的化解掉。从而将荆州、益州、扬州甚至交州的所有力量,都集中起来,去达成那个最终的目标——问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