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尽在秦国的预料之中,等到了公元前269年的一月,天下人都知道,在赵国的号召下,山东六国合力伐秦。其中,赵国以廉颇为将,出兵十万;魏国以晋鄙为将,出兵六万;韩国以蒙骜为将,出兵五万;燕国以荣蚠为将,出兵三万;齐国以田单为将,出兵三万;楚国以景阳为将,出兵三万。六国兵力合计三十万,浩浩荡荡将要杀奔向沃野千里的关中。一时之间,天下震惊!
三十万兵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放在几年前,依照秦国强大的国力,秦国完全可以一路碾压,再现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盛景!但如今,随着两次内讧带来的打败,秦国举国可战之兵只有六十万上下。这还是把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平民全部计算在内。面对三十万六国联军,秦国的兵力就显得拙荆见肘。
赵国打得就是这样的主意,六国合纵这样的大事势必逃不过秦国的眼线。既然如此,不如把宣传攻势来得更猛一些。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这也是赵国的一个念想而已。强硬如老秦人者,大都是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这样的人,消灭他们意志很难,唯一可行的就是消灭他们的肉体。就像千百年后鞑子对大明的百姓所做的那样,屠城,屠城。将所有敢于反抗者全部杀掉,留下的就是所谓的良民。
秦国的百姓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之后很快地平静下来,从西戎的地盘崛起的秦人,习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的血脉里早就注入了坚韧、隐忍的作风,而在国难当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从。秦法严酷,所有的人都清楚战败的后果。家家户户的男丁反复磨着本就锋利的青铜剑,一下又一下,他们的身边是勤劳的妻子,默默地做着饭食。日子很平常,除了那把闪着寒光的青铜剑!
秦国庞大的战争机器迅速地开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苦战做着最后的准备。这一次,秦国输不起,所以格外认真。所有不安定的分子被黑冰台迅速铲灭。往常那些秦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六国间谍,有的被驱离,但大部分,都丢掉了脑袋。秦国似乎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向六国无声的示威。
整个二月份,天下没有任何战事,哪怕是小规模冲突也没有。秦国似乎已经认命了,山雨欲来的平静充斥着整个中原大地。各国似乎也有意识地忽略了造势的事情,转而小心翼翼地收集敌国的情报,一步步地埋下引子。天下变得异常平静,各国谨慎的态度完全杀死了冲突可能造成的一丝一毫的原因。
三月份的时候,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开始往安邑方向集结大军。秦国对此冷眼想看,六国似乎也意识到秦国的策略------那就是保守,稳固防线。似乎受限于国力,秦国对主动出击失去了兴趣,转而消极防守。在秦国看来,只要六国联军没有突破防线,那一切都来得及!主动出击的策略被秦国毫不犹豫地摒弃了,转而步步为营。
三月十四,安邑,六国三十万大军终于在安邑完成汇合。中军帐里,各国首脑的第一次会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以廉颇、晋鄙、蒙骜、荣蚠、田单、景阳为首的六国军方代表在举行第一次会晤。这一次的主将为廉颇,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背景而言,廉颇都是当之无愧的六国联军主将!
“各位,颇忝为主将,不胜惶恐。然则秦国国力渐长,若无六国压制,不出三年,秦国必定恢复大半元气。到时,各国怕是又要在秦国的威逼之下苟活,非吾等所愿也!如今既然六国君王已定伐秦,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秦国士气衰弱,但骨架犹存。如何伐秦,颇愿意听取各位的意见!”
蒙骜等人左右相望,均是不愿意率先开口。所有的人很清楚,伐秦无非有三条路可选,要么上郡,要么函谷关,要么武关。选择哪条道路决定了许多事情----比如说利益的分配,前军、后军的分配。虽然现在大军是在魏国的安邑集合,但也未尝没有兵分数路的可能。各国心里都有一笔小九九,虽然都要暴露出来,但能拖延就拖延。所有的人都想看看其他国家的态度。
廉颇哈哈一笑,言道:“各位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怎么现在聚集在一起反而害羞起来呢!像个娘们,这可不是各位的作风!”
廉颇的打趣让大帐内热闹起来,趁着众人的松懈,廉颇直接点名道:“荣将军,你以为我六国联军当主攻哪个方向?”
赵国公主,也就是现在的燕王后为燕王产下了太子,两国的关系愈发密切。在众人推脱不愿表态的情况下,选择让燕国站出来表态,然后顺理成章地问询其他人,反倒成了最好的选择。
荣蚠颇有深意地望了望燕国的“大敌”---田单,若是齐国没有田单,燕国早就把齐国灭亡了。田单也是若有所感地抬头望了望荣蚠,两道目光于空气中交汇,他们各自看到了对方眼中深深的忌惮。
“本将以为,山东六国以赵国最强,这次出兵也是赵国最多。对于暴秦,少有如赵国抵抗坚决者。燕国虽弱,但愿意以三万兵马供将军驱驰!”
廉颇笑了笑,道:“驱驰不敢说,都是为天下百姓考虑,为君王分忧。如此说,贵国大军愿意听从颇的指挥?”
“正是!”荣蚠回答地很是坚决。
“那魏国呢?”廉颇向晋鄙问道。
晋鄙知道,自己不表态是不行了。燕国已经表态无论赵国,无论廉颇做什么样的决定,燕国都会无条件的支持。魏国身为三晋之一,总要出谋划策,为伐秦大业贡献智慧。
想到这里,晋鄙顿了顿,说道:“末将以为,如今我六国三十万大军汇聚于安邑,距离最近、最方便行军的,一是取函谷关,二是取道河西郡,经由洛水入关。当然,如果不是考虑到道路曲折难行,末将以为以武关为前进基地最佳!”
廉颇笑了,晋鄙说的都是实情,但是似乎有推脱之嫌。函谷关位于河东郡郡内,若是强攻的话,魏国将负担很大一部分粮草的运输周转,而且伤亡一定很大。为了减小伤亡,魏国多半这才把武关推了出来。这么险要的关隘,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若是走武关通道的话,联军确实可以一路抵达蓝田县,只要拿下峣关,秦军就一定会大乱。关内旦夕可得!
廉颇装作不明所以地问道:“那晋将军的意思是?只要有好的建议,本将一定从善如流!”
“本将以为,是否可以在函谷关城下大张旗鼓,佯动吸引秦军的注意力。等秦军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函谷关时,派遣一支精兵自武关出发,攻占峣关。”
廉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看来魏国还是打着吞并函谷关的主意啊!就像他们之前做的那样。
“蒙将军,你怎么看?”廉颇向蒙骜问道。
魏国建议攻打峣关,最方便用计的就是韩军了。不过,廉颇可不觉得韩国会答应这样的计策,毕竟强攻下峣关付出的伤亡一定惨重。还要坚守住一段时间,这就更不容易了。
蒙骜看了看晋鄙,又看向廉颇,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道:“晋将军方才所献的声东击西的策略,表面上看是不错的。”
听到这里,大帐内的其他人心里笑了。表面上不错,那实际上就是……蒙骜说话还是含蓄。晋鄙则是心中有些愤怒,当初自己敬暴鸢乃是前辈,所以礼遇有加。这次,韩国主将换成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人,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了。但晋鄙表面上却是声色不动,静静地等待蒙骜后面的言语。
果然,蒙骜接下来语气一转,叹气道:“不过,却是忘了秦国的处境!如今秦国步履维艰,但却异常团结!前两次我们大胜秦国,一次是义渠祸乱关内,一次是公子市造反,胜得也是极其不易。这一次秦国内患已消除,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绝不会像上两次那样好对付!”
“而且!我们韩国刚刚收到消息,峣关方面,秦国又增加了三万大军,领兵者乃是国尉王翦!对于峣关这个最后的防线,秦国的重视程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众人听后就是一惊,峣关原本就有一万大军,现在又追加了三万大军。六国联军怕是没有偷袭的机会,强攻的话还不如函谷关方便。毕竟,峣关靠近咸阳,援军随时可至。但函谷关就不同了,远离咸阳。秦国若是想增援,时间就需要五六日。
晋鄙冷哼一声,不再言语。蒙骜却是装作没有看到,反而和颜悦色地说道:“当然,武关毕竟掌握在我韩国手中,也最靠近咸阳!骜以为,晋将军的建议可以反过来一下,那就是在武关一线牵制、吸引秦国的注意力,实际上却是猛攻函谷关。”
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魏国想要韩国做主力,韩国如今就反驳说应该由魏国做主力。田单心里则是暗喜,看来韩、魏两国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嘛!你们乱吧!越乱越好!我齐国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晋鄙当然不会答应蒙骜近乎无理的要求,反问道:“函谷关乃天下第一关,怕是我六国联军怎么强攻也攻不下吧!”
晋鄙的语气虽是担忧,但那个“六国”两字咬的很深,很明显在提示韩国休想置身事外,不出力。
蒙骜摇了摇头,叹道:“如果我是秦国,一定会认为六国联军最可能出兵的方向就是武关。为什么呢!其一,峣关距离咸阳不过百十里之遥,峣关一破,关中千里沃野尽在眼前。秦国士气甚至可能会为之一溃!其二,函谷关城高险峻,峣关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加固,但终究比不上函谷关。只要联军肯付出牺牲,峣关更容易被攻破。别看我们六国联军屯扎在安邑,靠近函谷关,说不定秦国会以为我们是在迷惑他们!实际上我们却是要从武关进军!”
众人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蒙骜的说法。蒙骜语气一转,言道:“因此,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别看峣关风声鹤唳,但秦军却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函谷关就不同了,山东各国联军数次叩关,无功而返。秦人势必对固若金汤的函谷关盲目自信,若是我们能利用一二的话,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
廉颇听后,问道:“那蒙将军,你的意思就是武关为佯攻方向,函谷关是主攻方向了?”
蒙骜点了点头,说道:“这只是骜的一个建议罢了。能不能成行,还需各位的商讨!”
“田将军!你以为呢?”廉颇问向田单。田单虽然贵为齐国丞相,但现在是军中,田单是以将军的身份领兵,所以廉颇称呼田单为将军。
田单皱了皱眉,这一次齐国是来打酱油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消耗各国的国力,尤其是楚国和燕国。最主要的赵国还没有表态,韩、魏两国则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力求将主战场放在对方的国家。里面的猫腻,田单很清楚。虽然看似从哪里出兵,哪个国家就会分到最大的利益。但秦国这块肉太大,六国能不能吃下尚且两说,最主要的是肉分给你了,你没力气保护,这才是隐忧。
略一沉吟,田单笑了,有些赧颜地说道:“廉将军,我齐国兵少将寡,没多少大军!这一次也只是绵薄之力。三十万大军贵国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无论如何,我们五国当以贵国为首,将军不如说一下贵国的主意,我们也好提些意见,看看能不能完善一下。毕竟,大败秦国对我们谁都有好处!”
景阳虽然不忿田单屡屡率领大军侵犯楚国,但那是在战场上,现在齐国和楚国的利益点和出发点是一样的。尤其是楚国,在秦国的威压下活得战战兢兢。若是可以大败秦国,无疑是楚国最想见到的。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楚国会大公无私到以己之身来成全天下。因此,景阳听后也是附和道:“正是如此!廉将军身经百战,屡次大败秦军,何不给我们五国指一条明路,我们也好借此大败秦国!”
廉颇暗骂了下齐国和楚国的狡猾,田单把话没有说死,表面上是尊重自己,实际上却是透露出自己的计策对齐国损伤太大的话,齐国是万万不会答应的。楚国也是如此。
不过,不满的情绪不过是一闪而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处变不惊是一个名将最基本的要求。何况,自己的这个计策也不会对齐国、楚国造成多大的损失,嗯,至少表面看起来不会,不对嘛。
廉颇清了下嗓子,不疾不徐地说道:“呵呵,大败秦军也不是颇一人的功劳,也是靠着韩国、魏国的协力。就如这次伐秦,单单靠我赵国一国之力是万万不可的,更需要各位的鼎立支持。颇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各位看看可行吗?”
众人点了点头,廉颇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取本将的舆图来!”
“喏!”侍卫领命而去。
没一会儿,侍卫就将舆图带来,并且按照廉颇的吩咐将舆图展开。蒙骜等人随即围了上来,众人面前的舆图可不是以前用牛皮、羊皮绘制的,而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的。里面标注了山川、河流、城邑、道路,虽然粗略了一些,但却足够清楚。通过这幅舆图,众人清楚地看清了秦国目前的疆域和赵、魏、韩、楚的边界形势。许多事情,一目了然。
廉颇看着众人或羡慕或震惊的神色,心里颇是自得。以前受限于材料,地图不可能多么完善,但在有了纸张这么好的载体后,廉颇就想着绘制一副详尽的地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整理,廉颇总算完成了秦国和各国边境数百里的地图。
“咳咳”,廉颇故意咳嗽了几声,将众人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请看,我们六国三十万大军如今位于安邑重镇,往北可以消灭上郡、雁门郡的十数万秦军,往西可以以河西郡为后方,渡过洛水,经略秦之内史,往南可以凭借韩国的南阳,直抵秦国咸阳腹心之地。或者沿着汉水西进,收复汉中,威胁咸阳南方。”
众人向舆图瞧去,发现确实如此。上郡方面在地图上被标注了八万大军,雁门郡也被标准了四万大军。联军北上的话,消灭这十二万秦军应该不成问题,但像韩国、魏国、齐国、楚国可没有兴趣给赵国免费做这样的好事。道理很简单,我出兵出粮,给你打地盘,你还美其名曰为“大而无私的革命战友情分”。所以第一个出兵方向在众人的心里停留了不到十秒钟就被消灭了。
至于第二种,舆图上清楚地表示了洛水沿岸有四五个适合渡河的渡口,若是操作得当的话,还是很可行的。但这个对燕国、齐国、楚国就有些不公平了。分不到地,他们的兴趣也不会大。除非廉颇有足够的利益诱惑,不然这里面的变数还是很大。
第三个则是表面上看起来伤亡会最大的方案,虽然舆图上显示秦国驻兵在三万到五万之间,但高高的函谷关可以抹杀掉双方的巨大数量差距。第四个需要各国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好处是一战可定乾坤,坏处是掌握不好尺度,猎人也会变成猎物。第五个则是除了韩国和楚国应该没人有兴趣,原因和第二个类似。
三十万兵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放在几年前,依照秦国强大的国力,秦国完全可以一路碾压,再现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盛景!但如今,随着两次内讧带来的打败,秦国举国可战之兵只有六十万上下。这还是把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平民全部计算在内。面对三十万六国联军,秦国的兵力就显得拙荆见肘。
赵国打得就是这样的主意,六国合纵这样的大事势必逃不过秦国的眼线。既然如此,不如把宣传攻势来得更猛一些。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这也是赵国的一个念想而已。强硬如老秦人者,大都是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这样的人,消灭他们意志很难,唯一可行的就是消灭他们的肉体。就像千百年后鞑子对大明的百姓所做的那样,屠城,屠城。将所有敢于反抗者全部杀掉,留下的就是所谓的良民。
秦国的百姓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之后很快地平静下来,从西戎的地盘崛起的秦人,习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的血脉里早就注入了坚韧、隐忍的作风,而在国难当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从。秦法严酷,所有的人都清楚战败的后果。家家户户的男丁反复磨着本就锋利的青铜剑,一下又一下,他们的身边是勤劳的妻子,默默地做着饭食。日子很平常,除了那把闪着寒光的青铜剑!
秦国庞大的战争机器迅速地开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苦战做着最后的准备。这一次,秦国输不起,所以格外认真。所有不安定的分子被黑冰台迅速铲灭。往常那些秦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六国间谍,有的被驱离,但大部分,都丢掉了脑袋。秦国似乎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向六国无声的示威。
整个二月份,天下没有任何战事,哪怕是小规模冲突也没有。秦国似乎已经认命了,山雨欲来的平静充斥着整个中原大地。各国似乎也有意识地忽略了造势的事情,转而小心翼翼地收集敌国的情报,一步步地埋下引子。天下变得异常平静,各国谨慎的态度完全杀死了冲突可能造成的一丝一毫的原因。
三月份的时候,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开始往安邑方向集结大军。秦国对此冷眼想看,六国似乎也意识到秦国的策略------那就是保守,稳固防线。似乎受限于国力,秦国对主动出击失去了兴趣,转而消极防守。在秦国看来,只要六国联军没有突破防线,那一切都来得及!主动出击的策略被秦国毫不犹豫地摒弃了,转而步步为营。
三月十四,安邑,六国三十万大军终于在安邑完成汇合。中军帐里,各国首脑的第一次会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以廉颇、晋鄙、蒙骜、荣蚠、田单、景阳为首的六国军方代表在举行第一次会晤。这一次的主将为廉颇,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背景而言,廉颇都是当之无愧的六国联军主将!
“各位,颇忝为主将,不胜惶恐。然则秦国国力渐长,若无六国压制,不出三年,秦国必定恢复大半元气。到时,各国怕是又要在秦国的威逼之下苟活,非吾等所愿也!如今既然六国君王已定伐秦,我等身为臣子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秦国士气衰弱,但骨架犹存。如何伐秦,颇愿意听取各位的意见!”
蒙骜等人左右相望,均是不愿意率先开口。所有的人很清楚,伐秦无非有三条路可选,要么上郡,要么函谷关,要么武关。选择哪条道路决定了许多事情----比如说利益的分配,前军、后军的分配。虽然现在大军是在魏国的安邑集合,但也未尝没有兵分数路的可能。各国心里都有一笔小九九,虽然都要暴露出来,但能拖延就拖延。所有的人都想看看其他国家的态度。
廉颇哈哈一笑,言道:“各位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怎么现在聚集在一起反而害羞起来呢!像个娘们,这可不是各位的作风!”
廉颇的打趣让大帐内热闹起来,趁着众人的松懈,廉颇直接点名道:“荣将军,你以为我六国联军当主攻哪个方向?”
赵国公主,也就是现在的燕王后为燕王产下了太子,两国的关系愈发密切。在众人推脱不愿表态的情况下,选择让燕国站出来表态,然后顺理成章地问询其他人,反倒成了最好的选择。
荣蚠颇有深意地望了望燕国的“大敌”---田单,若是齐国没有田单,燕国早就把齐国灭亡了。田单也是若有所感地抬头望了望荣蚠,两道目光于空气中交汇,他们各自看到了对方眼中深深的忌惮。
“本将以为,山东六国以赵国最强,这次出兵也是赵国最多。对于暴秦,少有如赵国抵抗坚决者。燕国虽弱,但愿意以三万兵马供将军驱驰!”
廉颇笑了笑,道:“驱驰不敢说,都是为天下百姓考虑,为君王分忧。如此说,贵国大军愿意听从颇的指挥?”
“正是!”荣蚠回答地很是坚决。
“那魏国呢?”廉颇向晋鄙问道。
晋鄙知道,自己不表态是不行了。燕国已经表态无论赵国,无论廉颇做什么样的决定,燕国都会无条件的支持。魏国身为三晋之一,总要出谋划策,为伐秦大业贡献智慧。
想到这里,晋鄙顿了顿,说道:“末将以为,如今我六国三十万大军汇聚于安邑,距离最近、最方便行军的,一是取函谷关,二是取道河西郡,经由洛水入关。当然,如果不是考虑到道路曲折难行,末将以为以武关为前进基地最佳!”
廉颇笑了,晋鄙说的都是实情,但是似乎有推脱之嫌。函谷关位于河东郡郡内,若是强攻的话,魏国将负担很大一部分粮草的运输周转,而且伤亡一定很大。为了减小伤亡,魏国多半这才把武关推了出来。这么险要的关隘,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若是走武关通道的话,联军确实可以一路抵达蓝田县,只要拿下峣关,秦军就一定会大乱。关内旦夕可得!
廉颇装作不明所以地问道:“那晋将军的意思是?只要有好的建议,本将一定从善如流!”
“本将以为,是否可以在函谷关城下大张旗鼓,佯动吸引秦军的注意力。等秦军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函谷关时,派遣一支精兵自武关出发,攻占峣关。”
廉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看来魏国还是打着吞并函谷关的主意啊!就像他们之前做的那样。
“蒙将军,你怎么看?”廉颇向蒙骜问道。
魏国建议攻打峣关,最方便用计的就是韩军了。不过,廉颇可不觉得韩国会答应这样的计策,毕竟强攻下峣关付出的伤亡一定惨重。还要坚守住一段时间,这就更不容易了。
蒙骜看了看晋鄙,又看向廉颇,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道:“晋将军方才所献的声东击西的策略,表面上看是不错的。”
听到这里,大帐内的其他人心里笑了。表面上不错,那实际上就是……蒙骜说话还是含蓄。晋鄙则是心中有些愤怒,当初自己敬暴鸢乃是前辈,所以礼遇有加。这次,韩国主将换成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人,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了。但晋鄙表面上却是声色不动,静静地等待蒙骜后面的言语。
果然,蒙骜接下来语气一转,叹气道:“不过,却是忘了秦国的处境!如今秦国步履维艰,但却异常团结!前两次我们大胜秦国,一次是义渠祸乱关内,一次是公子市造反,胜得也是极其不易。这一次秦国内患已消除,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绝不会像上两次那样好对付!”
“而且!我们韩国刚刚收到消息,峣关方面,秦国又增加了三万大军,领兵者乃是国尉王翦!对于峣关这个最后的防线,秦国的重视程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众人听后就是一惊,峣关原本就有一万大军,现在又追加了三万大军。六国联军怕是没有偷袭的机会,强攻的话还不如函谷关方便。毕竟,峣关靠近咸阳,援军随时可至。但函谷关就不同了,远离咸阳。秦国若是想增援,时间就需要五六日。
晋鄙冷哼一声,不再言语。蒙骜却是装作没有看到,反而和颜悦色地说道:“当然,武关毕竟掌握在我韩国手中,也最靠近咸阳!骜以为,晋将军的建议可以反过来一下,那就是在武关一线牵制、吸引秦国的注意力,实际上却是猛攻函谷关。”
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魏国想要韩国做主力,韩国如今就反驳说应该由魏国做主力。田单心里则是暗喜,看来韩、魏两国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嘛!你们乱吧!越乱越好!我齐国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晋鄙当然不会答应蒙骜近乎无理的要求,反问道:“函谷关乃天下第一关,怕是我六国联军怎么强攻也攻不下吧!”
晋鄙的语气虽是担忧,但那个“六国”两字咬的很深,很明显在提示韩国休想置身事外,不出力。
蒙骜摇了摇头,叹道:“如果我是秦国,一定会认为六国联军最可能出兵的方向就是武关。为什么呢!其一,峣关距离咸阳不过百十里之遥,峣关一破,关中千里沃野尽在眼前。秦国士气甚至可能会为之一溃!其二,函谷关城高险峻,峣关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加固,但终究比不上函谷关。只要联军肯付出牺牲,峣关更容易被攻破。别看我们六国联军屯扎在安邑,靠近函谷关,说不定秦国会以为我们是在迷惑他们!实际上我们却是要从武关进军!”
众人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蒙骜的说法。蒙骜语气一转,言道:“因此,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别看峣关风声鹤唳,但秦军却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函谷关就不同了,山东各国联军数次叩关,无功而返。秦人势必对固若金汤的函谷关盲目自信,若是我们能利用一二的话,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
廉颇听后,问道:“那蒙将军,你的意思就是武关为佯攻方向,函谷关是主攻方向了?”
蒙骜点了点头,说道:“这只是骜的一个建议罢了。能不能成行,还需各位的商讨!”
“田将军!你以为呢?”廉颇问向田单。田单虽然贵为齐国丞相,但现在是军中,田单是以将军的身份领兵,所以廉颇称呼田单为将军。
田单皱了皱眉,这一次齐国是来打酱油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消耗各国的国力,尤其是楚国和燕国。最主要的赵国还没有表态,韩、魏两国则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力求将主战场放在对方的国家。里面的猫腻,田单很清楚。虽然看似从哪里出兵,哪个国家就会分到最大的利益。但秦国这块肉太大,六国能不能吃下尚且两说,最主要的是肉分给你了,你没力气保护,这才是隐忧。
略一沉吟,田单笑了,有些赧颜地说道:“廉将军,我齐国兵少将寡,没多少大军!这一次也只是绵薄之力。三十万大军贵国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无论如何,我们五国当以贵国为首,将军不如说一下贵国的主意,我们也好提些意见,看看能不能完善一下。毕竟,大败秦国对我们谁都有好处!”
景阳虽然不忿田单屡屡率领大军侵犯楚国,但那是在战场上,现在齐国和楚国的利益点和出发点是一样的。尤其是楚国,在秦国的威压下活得战战兢兢。若是可以大败秦国,无疑是楚国最想见到的。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楚国会大公无私到以己之身来成全天下。因此,景阳听后也是附和道:“正是如此!廉将军身经百战,屡次大败秦军,何不给我们五国指一条明路,我们也好借此大败秦国!”
廉颇暗骂了下齐国和楚国的狡猾,田单把话没有说死,表面上是尊重自己,实际上却是透露出自己的计策对齐国损伤太大的话,齐国是万万不会答应的。楚国也是如此。
不过,不满的情绪不过是一闪而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处变不惊是一个名将最基本的要求。何况,自己的这个计策也不会对齐国、楚国造成多大的损失,嗯,至少表面看起来不会,不对嘛。
廉颇清了下嗓子,不疾不徐地说道:“呵呵,大败秦军也不是颇一人的功劳,也是靠着韩国、魏国的协力。就如这次伐秦,单单靠我赵国一国之力是万万不可的,更需要各位的鼎立支持。颇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各位看看可行吗?”
众人点了点头,廉颇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取本将的舆图来!”
“喏!”侍卫领命而去。
没一会儿,侍卫就将舆图带来,并且按照廉颇的吩咐将舆图展开。蒙骜等人随即围了上来,众人面前的舆图可不是以前用牛皮、羊皮绘制的,而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的。里面标注了山川、河流、城邑、道路,虽然粗略了一些,但却足够清楚。通过这幅舆图,众人清楚地看清了秦国目前的疆域和赵、魏、韩、楚的边界形势。许多事情,一目了然。
廉颇看着众人或羡慕或震惊的神色,心里颇是自得。以前受限于材料,地图不可能多么完善,但在有了纸张这么好的载体后,廉颇就想着绘制一副详尽的地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整理,廉颇总算完成了秦国和各国边境数百里的地图。
“咳咳”,廉颇故意咳嗽了几声,将众人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请看,我们六国三十万大军如今位于安邑重镇,往北可以消灭上郡、雁门郡的十数万秦军,往西可以以河西郡为后方,渡过洛水,经略秦之内史,往南可以凭借韩国的南阳,直抵秦国咸阳腹心之地。或者沿着汉水西进,收复汉中,威胁咸阳南方。”
众人向舆图瞧去,发现确实如此。上郡方面在地图上被标注了八万大军,雁门郡也被标准了四万大军。联军北上的话,消灭这十二万秦军应该不成问题,但像韩国、魏国、齐国、楚国可没有兴趣给赵国免费做这样的好事。道理很简单,我出兵出粮,给你打地盘,你还美其名曰为“大而无私的革命战友情分”。所以第一个出兵方向在众人的心里停留了不到十秒钟就被消灭了。
至于第二种,舆图上清楚地表示了洛水沿岸有四五个适合渡河的渡口,若是操作得当的话,还是很可行的。但这个对燕国、齐国、楚国就有些不公平了。分不到地,他们的兴趣也不会大。除非廉颇有足够的利益诱惑,不然这里面的变数还是很大。
第三个则是表面上看起来伤亡会最大的方案,虽然舆图上显示秦国驻兵在三万到五万之间,但高高的函谷关可以抹杀掉双方的巨大数量差距。第四个需要各国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好处是一战可定乾坤,坏处是掌握不好尺度,猎人也会变成猎物。第五个则是除了韩国和楚国应该没人有兴趣,原因和第二个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