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奕也发自内心不喜老庄,连连称是。
栾涛又说:家里的产业终归还会交给你来打理,所以在习经的同时,也得对经商有所了解。话毕,老头子对门外喊道:“来福,把老夫书房那套《管子》搬到少爷房里。”
“《管子》?”栾奕不觉一愣。
“怎么?”栾涛冷哼一声,“不想读《管子》?难道你也觉得商人低贱?老夫告诉你,你小子别以为读了两天子曰诗云就忘了本。”
“孩儿从来不觉得商人低贱。”栾奕连忙解释,“孙儿刚才之所以诧异,是因为多日以来孙儿一直想找卷《管子》参读。可怎奈在学院寻了个遍,又去镇上书市转了几次,一直未能找到此书。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书家中就有,遂颇感欣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栾涛眼前一亮,嘴角不自觉又扬了起来,“奕儿确有长进,所述比喻贴切得紧。既然喜欢此书,那便好好研习,下次获假归来,老夫定要考校一番。”
栾奕周身流过一阵暖流。记忆中,祖父已经许久没用乳名“奕儿”称呼自己了。今日改观,想必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自己,往日自己的劣迹会随着成绩日渐凸显烟消云散。他连忙起身作揖,道:“孙儿定不负祖父厚望。”
栾涛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栾奕的肩膀,“好了!今日车马劳顿,想必你也乏了,先回屋梳洗,休息去吧!”
走出正房,回房的路上,栾奕在路过兄长房间时,透过门缝,看到那熟悉的软榻和桌几,又禁不住一阵黯然神伤。
栾奕的房间就在兄长隔壁。此时,栾福和栾奕的贴身丫鬟翠儿就等在门外,见栾奕拐进院子便主动迎了上来。“二少爷,水已经准备好了,请沐浴吧!”
“噢!”栾奕懒洋洋地应了一声,抬眼一瞧小翠顿觉一阵自卑。仅比栾奕大5岁的小翠此时已有5尺多高,比他高出足足三头。
推门进屋的时候,小翠脆生生地问:“需要我服侍您沐浴吗?”
栾奕登时大囧,他可不想自己光屁股洗澡的时候,身边站个小姑娘盯着他看,时不时还要在他身上摸上两把。思及此处,脸颊顿时红润起来。嚷嚷着“不必不必,奕就不麻烦小翠姐姐了”,三步两步躲进屋里,连忙插上门闩,背倚房门,生怕小翠闯进来。
此时却听门外传来一阵咯咯不断的笑声,其中还夹杂着栾福的因强忍而变得低沉的笑因。
“合着这俩人儿拿我开涮呢!”栾奕恍然,无奈地摇了摇头。
祖父栾涛所说的《管子》已经被仆役送进了房中,竹简堆在西侧大塌的角落里,跟小山那么高。栾奕上前大体翻了翻,跟记忆中的不太一样。前世经济学是他的专业,他也拜读过《管子》。记得21世纪的《管子》只有76篇,可眼前栾涛给他的《管子》却有86篇之多。想来栾涛所给的版本更加详尽,后世有10篇在历史的硝烟中遗失掉了。
“未来很长一段又有的忙咯。”放下书卷,栾奕褪去衣袍,钻入备好的浴水之中。不得不说,小翠这姑娘十分体贴,自幼侍候他早就知道了他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连洗澡水的温度都拿捏的恰到好处。只是水里撒的那些不知名的药材味道有点奇怪。
屋内热气氤氲,恍然之间,栾奕竟觉眼前的蒸汽像极了硝烟,再过9年大汉帝国将被硝烟覆盖,到时候自己还能洗上这样的热水澡吗?自己的富贵之家能熬过那场惨烈的战乱吗?就算熬得过去,子孙又如何应对将来的五胡乱华?栾奕不敢想……他深感时不我待。
第二天,便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一大早,栾家便忙碌起来。父亲栾邈整理祠堂摆放祭品;二叔栾嗣指挥家丁清扫屋舍、院落,母亲则在后院安排餐饮诸事。搞得宅内沸沸扬扬,栾奕想睡个懒觉都不成。
辰时,也就是早饭之前。栾家各路亲戚扶老携幼相继登门,其中不乏爷爷辈的人物,他们是祖父栾涛的兄弟或者堂兄弟,带着子孙到族长家祭拜祖先。
原本宽敞的院落顿时变得拥挤起来。栾奕简单数了一下,足有百余号人。
栾奕不喜热闹,本想待在屋里读书。可怎奈身为嫡长孙,他又不得不在这种重大节庆日出来应酬。只得随着祖父父亲在人群中不停行礼,强作笑颜。
辰时三刻,百余号人共用朝食,场面颇为壮观。饮宴结束,家中男丁净手拂尘,列队呼呼隆隆前往祠堂。刁栾氏作为当家主母也在队伍之中。
祠堂前,栾涛先是之乎者也的向祖先灵位汇报了一下一年来栾氏子孙的工作。表示虽然世道不好,但合家上下齐心协力,拖祖宗洪福,产业倒也说得过去;家里哪房哪院又添了新丁,孙子辈的学业也有着明显进步云云……
栾涛洋洋洒洒絮叨半个多时辰,才率众呈放祭品,接下来则是行礼叩拜。叩拜过程中,为表现孝意,诸人或真或假嚎啕大哭。栾奕也跟在后面假模假样装着擦泪。
正哭间,却听前列哭声惨烈,声音十分熟悉,不是母亲是谁。之间,祖宗牌位最下方,栾奕这一辈位子上,一面灵牌格外显眼。栾氏,栾涛之孙栾勋之位——原来是年初新丧的哥哥的灵位。
刁栾氏看到亲生儿子的牌位,又迸发出澎湃的伤感,哭泣不止,竟直接昏厥过去,被丫鬟搀出祠堂,回房去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兄长死的又是那么的冤枉。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吗?
祭祖结束,大宅内又是一场宏达的宴会。此时祭祀已经结束,所以会上可以饮酒。一时之间杯筹交错,好不热闹。可栾奕却死活打不起精神来,母亲的眼泪感染了他,让他止不住追思那位可爱的可亲的兄长。
看一眼谈笑风生的亲戚们,他不禁怆然自问:清明不应该是悲痛的吗?为什么大家都笑嘻嘻的,搞得好像清明节是团圆日、喜庆日,而非悲痛日。
翌日正午,栾奕正在屋里读《管子》读的正起劲儿。有家丁来报,说有人来找。栾奕放下书卷,带着栾福一同出门一探究竟,距大门老远就看到郭嘉、单福、戏志才、毛玠四人的身影。这才想起四人的家距自己不远。
栾奕惊喜道:“你们几个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戏志才挤眉弄眼。
“怎么会!我巴不得你们常来呢!”栾奕嘿嘿直笑,“走,走,去屋里谈。”说着,将三位小友引入自己房中,又让小翠去厨下准备些点心,煮些茶来。
闲聊中,栾奕得知,原来兄弟二人完成祭祖任务后,闲的无聊,这才决定到栾奕家找他玩耍。
在感叹过栾奕家宅规模之大后,郭嘉开始来回打量栾奕的房间,在看到栾奕书几上摊放的竹简时,惊讶地问:“奕哥儿怎么读起《管子》来了?”
“啊?”若说郭嘉的表情算是惊讶,那么毛玠露出的神情便该称作是震惊了。“奕哥儿,难道你不想做官,准备子承父业去经商不成?”
栾奕望向瞪大眼睛,直勾勾盯着自己的单福,连忙解释并无此事,自己还是想出士的,之所以读《管子》是为了多掌握些知识。所谓“艺多不压身”嘛!另外,他还解释,《管子》其实跟选择当官或经商没多大关联。士人照样可以从《管子》中学到很多东西,毕竟这部书思想体系的创立者管仲可是当时齐国的宰相,若非他辅佐,齐桓公也成不了春秋霸主。
郭嘉若有所得的点了点头。“倒也是这么回事!那你看完也借我读读。”
栾奕自是点头应允,不过看完得还回来。这年头跟后世可不一样,任何一套书都是宝贝,若是书上再加上大家的注释,那更是无价之宝了。
郭嘉点了点头。随手翻阅栾奕的藏书,忽然神情落寞地沉声道:“奕哥,我最近有点困惑。”
“嗯?什么难题还能把鬼才郭嘉难住?”栾奕不禁灿笑。
“鬼才?什么鬼才?”郭嘉不解。
栾奕这才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把后世给郭嘉的评价给吐露出来了。连忙打个哈哈,将这个话题绕了过去,“说吧,遇到什么难题了?”
郭嘉挠了挠脑门,道:“我始终搞不明白,读这些子曰诗云的对将来出仕做官有什么帮助。”
栾奕笑了。这个问题他还真总结过。他解释说:“奕愚以为人之一生统分四步。哪四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尔。修身一途,且分三段。吾辈习经史子集,读孔孟之道、黄老之说,乃修身养性,学习如何做人之根本,此为修身之始。奕曾闻人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知,读《春秋》研《史记》亦有大用,将来为政之时,可助吾等借鉴历史,取之精华,去以糟粕,确保施政不偏。如此一来习读史集便是修身之基。”
郭嘉、单福、戏志才、毛玠四人闻言眼前一亮,点头不止。“奕哥儿所言甚是有理。”
栾涛又说:家里的产业终归还会交给你来打理,所以在习经的同时,也得对经商有所了解。话毕,老头子对门外喊道:“来福,把老夫书房那套《管子》搬到少爷房里。”
“《管子》?”栾奕不觉一愣。
“怎么?”栾涛冷哼一声,“不想读《管子》?难道你也觉得商人低贱?老夫告诉你,你小子别以为读了两天子曰诗云就忘了本。”
“孩儿从来不觉得商人低贱。”栾奕连忙解释,“孙儿刚才之所以诧异,是因为多日以来孙儿一直想找卷《管子》参读。可怎奈在学院寻了个遍,又去镇上书市转了几次,一直未能找到此书。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书家中就有,遂颇感欣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栾涛眼前一亮,嘴角不自觉又扬了起来,“奕儿确有长进,所述比喻贴切得紧。既然喜欢此书,那便好好研习,下次获假归来,老夫定要考校一番。”
栾奕周身流过一阵暖流。记忆中,祖父已经许久没用乳名“奕儿”称呼自己了。今日改观,想必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自己,往日自己的劣迹会随着成绩日渐凸显烟消云散。他连忙起身作揖,道:“孙儿定不负祖父厚望。”
栾涛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栾奕的肩膀,“好了!今日车马劳顿,想必你也乏了,先回屋梳洗,休息去吧!”
走出正房,回房的路上,栾奕在路过兄长房间时,透过门缝,看到那熟悉的软榻和桌几,又禁不住一阵黯然神伤。
栾奕的房间就在兄长隔壁。此时,栾福和栾奕的贴身丫鬟翠儿就等在门外,见栾奕拐进院子便主动迎了上来。“二少爷,水已经准备好了,请沐浴吧!”
“噢!”栾奕懒洋洋地应了一声,抬眼一瞧小翠顿觉一阵自卑。仅比栾奕大5岁的小翠此时已有5尺多高,比他高出足足三头。
推门进屋的时候,小翠脆生生地问:“需要我服侍您沐浴吗?”
栾奕登时大囧,他可不想自己光屁股洗澡的时候,身边站个小姑娘盯着他看,时不时还要在他身上摸上两把。思及此处,脸颊顿时红润起来。嚷嚷着“不必不必,奕就不麻烦小翠姐姐了”,三步两步躲进屋里,连忙插上门闩,背倚房门,生怕小翠闯进来。
此时却听门外传来一阵咯咯不断的笑声,其中还夹杂着栾福的因强忍而变得低沉的笑因。
“合着这俩人儿拿我开涮呢!”栾奕恍然,无奈地摇了摇头。
祖父栾涛所说的《管子》已经被仆役送进了房中,竹简堆在西侧大塌的角落里,跟小山那么高。栾奕上前大体翻了翻,跟记忆中的不太一样。前世经济学是他的专业,他也拜读过《管子》。记得21世纪的《管子》只有76篇,可眼前栾涛给他的《管子》却有86篇之多。想来栾涛所给的版本更加详尽,后世有10篇在历史的硝烟中遗失掉了。
“未来很长一段又有的忙咯。”放下书卷,栾奕褪去衣袍,钻入备好的浴水之中。不得不说,小翠这姑娘十分体贴,自幼侍候他早就知道了他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连洗澡水的温度都拿捏的恰到好处。只是水里撒的那些不知名的药材味道有点奇怪。
屋内热气氤氲,恍然之间,栾奕竟觉眼前的蒸汽像极了硝烟,再过9年大汉帝国将被硝烟覆盖,到时候自己还能洗上这样的热水澡吗?自己的富贵之家能熬过那场惨烈的战乱吗?就算熬得过去,子孙又如何应对将来的五胡乱华?栾奕不敢想……他深感时不我待。
第二天,便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一大早,栾家便忙碌起来。父亲栾邈整理祠堂摆放祭品;二叔栾嗣指挥家丁清扫屋舍、院落,母亲则在后院安排餐饮诸事。搞得宅内沸沸扬扬,栾奕想睡个懒觉都不成。
辰时,也就是早饭之前。栾家各路亲戚扶老携幼相继登门,其中不乏爷爷辈的人物,他们是祖父栾涛的兄弟或者堂兄弟,带着子孙到族长家祭拜祖先。
原本宽敞的院落顿时变得拥挤起来。栾奕简单数了一下,足有百余号人。
栾奕不喜热闹,本想待在屋里读书。可怎奈身为嫡长孙,他又不得不在这种重大节庆日出来应酬。只得随着祖父父亲在人群中不停行礼,强作笑颜。
辰时三刻,百余号人共用朝食,场面颇为壮观。饮宴结束,家中男丁净手拂尘,列队呼呼隆隆前往祠堂。刁栾氏作为当家主母也在队伍之中。
祠堂前,栾涛先是之乎者也的向祖先灵位汇报了一下一年来栾氏子孙的工作。表示虽然世道不好,但合家上下齐心协力,拖祖宗洪福,产业倒也说得过去;家里哪房哪院又添了新丁,孙子辈的学业也有着明显进步云云……
栾涛洋洋洒洒絮叨半个多时辰,才率众呈放祭品,接下来则是行礼叩拜。叩拜过程中,为表现孝意,诸人或真或假嚎啕大哭。栾奕也跟在后面假模假样装着擦泪。
正哭间,却听前列哭声惨烈,声音十分熟悉,不是母亲是谁。之间,祖宗牌位最下方,栾奕这一辈位子上,一面灵牌格外显眼。栾氏,栾涛之孙栾勋之位——原来是年初新丧的哥哥的灵位。
刁栾氏看到亲生儿子的牌位,又迸发出澎湃的伤感,哭泣不止,竟直接昏厥过去,被丫鬟搀出祠堂,回房去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兄长死的又是那么的冤枉。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吗?
祭祖结束,大宅内又是一场宏达的宴会。此时祭祀已经结束,所以会上可以饮酒。一时之间杯筹交错,好不热闹。可栾奕却死活打不起精神来,母亲的眼泪感染了他,让他止不住追思那位可爱的可亲的兄长。
看一眼谈笑风生的亲戚们,他不禁怆然自问:清明不应该是悲痛的吗?为什么大家都笑嘻嘻的,搞得好像清明节是团圆日、喜庆日,而非悲痛日。
翌日正午,栾奕正在屋里读《管子》读的正起劲儿。有家丁来报,说有人来找。栾奕放下书卷,带着栾福一同出门一探究竟,距大门老远就看到郭嘉、单福、戏志才、毛玠四人的身影。这才想起四人的家距自己不远。
栾奕惊喜道:“你们几个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戏志才挤眉弄眼。
“怎么会!我巴不得你们常来呢!”栾奕嘿嘿直笑,“走,走,去屋里谈。”说着,将三位小友引入自己房中,又让小翠去厨下准备些点心,煮些茶来。
闲聊中,栾奕得知,原来兄弟二人完成祭祖任务后,闲的无聊,这才决定到栾奕家找他玩耍。
在感叹过栾奕家宅规模之大后,郭嘉开始来回打量栾奕的房间,在看到栾奕书几上摊放的竹简时,惊讶地问:“奕哥儿怎么读起《管子》来了?”
“啊?”若说郭嘉的表情算是惊讶,那么毛玠露出的神情便该称作是震惊了。“奕哥儿,难道你不想做官,准备子承父业去经商不成?”
栾奕望向瞪大眼睛,直勾勾盯着自己的单福,连忙解释并无此事,自己还是想出士的,之所以读《管子》是为了多掌握些知识。所谓“艺多不压身”嘛!另外,他还解释,《管子》其实跟选择当官或经商没多大关联。士人照样可以从《管子》中学到很多东西,毕竟这部书思想体系的创立者管仲可是当时齐国的宰相,若非他辅佐,齐桓公也成不了春秋霸主。
郭嘉若有所得的点了点头。“倒也是这么回事!那你看完也借我读读。”
栾奕自是点头应允,不过看完得还回来。这年头跟后世可不一样,任何一套书都是宝贝,若是书上再加上大家的注释,那更是无价之宝了。
郭嘉点了点头。随手翻阅栾奕的藏书,忽然神情落寞地沉声道:“奕哥,我最近有点困惑。”
“嗯?什么难题还能把鬼才郭嘉难住?”栾奕不禁灿笑。
“鬼才?什么鬼才?”郭嘉不解。
栾奕这才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把后世给郭嘉的评价给吐露出来了。连忙打个哈哈,将这个话题绕了过去,“说吧,遇到什么难题了?”
郭嘉挠了挠脑门,道:“我始终搞不明白,读这些子曰诗云的对将来出仕做官有什么帮助。”
栾奕笑了。这个问题他还真总结过。他解释说:“奕愚以为人之一生统分四步。哪四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尔。修身一途,且分三段。吾辈习经史子集,读孔孟之道、黄老之说,乃修身养性,学习如何做人之根本,此为修身之始。奕曾闻人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知,读《春秋》研《史记》亦有大用,将来为政之时,可助吾等借鉴历史,取之精华,去以糟粕,确保施政不偏。如此一来习读史集便是修身之基。”
郭嘉、单福、戏志才、毛玠四人闻言眼前一亮,点头不止。“奕哥儿所言甚是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