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清英为如何将这一基于后世眼光的谋划传递给维也纳而忧虑的时候,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消息,却是活络开了他陷入凝滞的整盘棋局。
根据美国参众两院所通过的最新法令,合众国政府将在未来的3年时间内向海军拨款15亿美元,其中3.6亿用于新型战舰的采购。这一消息几乎让丹尼尔斯和小罗斯福喜极而泣。要知道,即便是当今美国海军所最新采购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其预计的单艘造价也不过1500万美元;即便是驱逐舰和巡洋舰会花掉一些经费,每年开工6到7艘大型主力舰也是怎么都不会跑的了!
一夜暴富的丹尼尔斯当即向海军总委员会下令,让他们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之上做出相应的修改。此前,为了逃避国会的锉刀,美国设计师们不得不尽一切方法来压低战舰的吨位和造价,以便能保证得到战舰的建造拨款: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上所使用的三联装共鞍主炮,便是在研发工期和建造成本上作出妥协的典型案例。现在他们终于解开了缠缚在身上多年的资金锁链,能够毫无顾忌地在设计图纸上勾勒出理想中的合众国海军战舰;不仅是在数量上,美国人在战舰的质量上也将获得一个大幅度的飞跃,纵然在这之中可能会有浪费吨位的失败之处,但依托大吨位所形成的战斗力,却也是小吨位战舰所无法企及的。
美国人的这一极度高调的行为,势必会引发其他各国的强烈关注和紧随跟风。英国的造船厂内原本就有一大批处于尚未完工状态的主力舰,美国海军的大规模扩充,必然会使得他们对当前的英德海军比例提出异议,同时要求更多的新舰能在战后服役。而原本就唯恐天下不乱的日本,则更是会像被踩到尾巴的恶犬一般猛跳起来,并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烈姿态,参与到这场只有世界一流强国才有资格置身其内的海军军备竞赛中去。
对于德国而言,战后的世界出现新一轮的舰队扩充风潮,无疑是相当不符合其利益的局面。诚然以当今德国的国力,已经完全无惧于同英国进行海军竞赛,但要和美国人来一场比拼国力的马拉松却还是远远力有不逮。在战争爆发前的1912年,德国的国民收入为27亿英镑,而美国却高达74亿,足足是德国的三倍有余。虽然在提尔皮茨的总领运筹之下,德国海军反应在新造舰艇上的资金利用率大大高于美国,达到了惊人的50.5%;但由于双方的资金总量毕竟差距太大,真要暴兵也一样是暴不过对手的!
当今德国所需要的,是用20年时间来彻底消化掉在欧洲大战中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因此,如历史上一般召开世界范围内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以一个轻松的方式保证德国在当前所取得的既得优势地位,便无疑便是最好的结果了。清英随即便借助美国海军大规模扩充的这一契机,将自己关于裁军会议的想法告知了维也纳政府:现在如果对这几艘法国战舰抱有要求,那么未来就只能守着这些破铜烂铁度日,而如果予以放弃的话,今后则可以建造更为强劲的主力舰艇。
在清英的劝诫下,奥匈方面终于勉为其难地认可了他的建议,并在谈判桌上将这批法国主力舰的分配权让给了意大利。而这也让多少有些惊讶的意大利人为自己的外交胜利感到欣喜万分。根据双方最后所签署的条约,奥匈只分得了法国14艘800吨级的驱逐舰,以用于强化自己的辅助兵力。土耳其得到另外的4艘,而意大利则如愿以偿的囊括了全部的科尔贝级。想到夙敌奥匈的所得总吨位还不到自己一艘战列舰的一半,意大利人简直睡着了都能从梦中笑醒!
“等到这里的分配结束之后,还望贵国能够遵循前约,在谈判桌上为我们争取到不低于意大利人的海军吨位。”看着港湾中停泊的那一排身形纤瘦的驱逐舰,脸容方正的霍尔蒂忍不住对身旁的雷德尔说道。虽然这批法国驱逐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弥补了奥匈海军头重脚轻的局面,但相较于意大利人在主力舰上的大快朵颐,自己所得到的东西却显然是少得可怜了。而霍尔蒂也相信自己身旁的这名德国军官能对自己的话语做出正面答复: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军衔不高、但却有资格触摸到德奥两国一些核心事务的年轻俊彦。
“请贵方放心。德意志始终都会善待对自己真诚而又可靠的盟友,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都已经得到了最完整的表现。贵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也就是德意志的利益,我们定然不会让贵国的舰队能被任何一方地区势力所压制。”听得奥地利人的话语,雷德尔只是微笑以对,“等到条约缔结之后,拥有大批新舰的贵国自然也将取代意大利,成为这方地中海上的新的主导者了!”
阳光煦暖,海风温热。在奥地利人手持政府文件、趾高气扬地同当地法国守军进行交涉的同时,雷德尔却是带着一帮德国水兵直奔这座港口船厂的办公大楼。虽然根据同盟国成员所签署内部的分赃协定,德国没有对法国舰队提出军舰上的需求,不过,这却并不代表他们对这个敌人的海军就真的是不屑一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设计和建造的技术,才是比战舰本身更有价值的收获。
诚然,一战时期的法国舰队的确是乏善可陈,无论丹东、科尔贝、还是布列塔尼,这些主力舰都是质次价高的代名词。不过,经过长年的探寻和摸索,法国人却是在新军舰的一些子系统领域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就。
在建造了4艘科尔贝级战列舰之后,法国人已经有感双联装炮塔在战舰吨位的控制上存在巨大不足:为了实现10门340毫米主炮的火力,科尔贝级的主体尺寸已经直逼法国船坞规模和港口水深的极限,而该级战舰的性能较英美列强的新式主力舰仍旧居于下风。而对船坞实施扩建不仅会消耗相当的资金,更会使得新式战舰的开工日期拖延一年以上,这对于正和意奥两家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海军竞赛的法国而言,无疑是不愿面对的局面。
为了控制吨位保证工期、同时获得能与意奥新式战舰相抗衡的战斗力,法国设计师创造性的在下一级战列舰上装备了四联装主炮:经计算,战舰装备3座四联装主炮所耗费的综合重量,竟然比5座双联装还要低上一线,而其火力却是足足提升了20%!经过圣-夏蒙兵工厂的全力研发,全新的四联装主炮已经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这种事半功倍的布局方式顿时被法国海军所采纳。
1912年,法国新开工的3艘布列塔尼级就装备了3座四联装340毫米主炮,其对应的常备排水量仅有2.5万吨,完全可以用现有的船坞来建造。而在1913年,船坞扩建完毕的法国海军更是一口气开工了5艘诺曼底级战列舰:该舰常备排水量2.9万吨,设计装备3座四联装370毫米主炮。虽然主炮口径较意大利的卡拉乔洛级和奥匈的圣-伊斯特万级的380毫米要弱上一线,但凭借着12门火炮的超强投送,法国人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战舰将获得海战的胜利!
然而,随着陆地战场的失败,这些未完工的法国海上巨兽都迎来了死刑的判决书。所有未完工的战舰全部拆毁,正在舾装的布列塔尼和快要完成舰体的诺曼底无一幸免。不过,清英却并不准备让法国人的努力就此彻底掩埋在尘埃当中。当前雷德尔所率领的这队水兵,就是来土伦港中抢夺四联装炮塔的设计图纸和实物的。如果德国能吸取这一举世未有之创新,并用于今后所建造之舰艇的话,其价值无疑要比虏获几艘炮舰高太多了!
除此之外,法国新式舰艇的动力也着实令人关注。尽管一战时期的法国舰艇没有表现出多么优秀的功率,但他们在另一个位面中的战后却是有着开挂一般的表现:其单位重量下的动力系统输出竟比英美同行高出了50%,而这还是在主蒸汽参数相当低下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果!尽管文成武德的意大利海军在动力领域同样表现优秀,但在后期相较法国还是差了一筹:法意两国同时期建造的黎塞留和维内托动力重量相仿,可前者的极限输出高达17.8万马力,后者只有13.7万,换做其他国家的新锐主力舰的话,动力功重比较法国货的差距更大!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一战法国动力和后辈们的开挂逆天有直接的联系,但让雷德尔把这些前辈们的资料都给查抄下来带回德国细细研究,却也绝对不是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如果德国设计师能领悟到其中精义,则是再好不过的收获。
根据美国参众两院所通过的最新法令,合众国政府将在未来的3年时间内向海军拨款15亿美元,其中3.6亿用于新型战舰的采购。这一消息几乎让丹尼尔斯和小罗斯福喜极而泣。要知道,即便是当今美国海军所最新采购的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其预计的单艘造价也不过1500万美元;即便是驱逐舰和巡洋舰会花掉一些经费,每年开工6到7艘大型主力舰也是怎么都不会跑的了!
一夜暴富的丹尼尔斯当即向海军总委员会下令,让他们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之上做出相应的修改。此前,为了逃避国会的锉刀,美国设计师们不得不尽一切方法来压低战舰的吨位和造价,以便能保证得到战舰的建造拨款: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上所使用的三联装共鞍主炮,便是在研发工期和建造成本上作出妥协的典型案例。现在他们终于解开了缠缚在身上多年的资金锁链,能够毫无顾忌地在设计图纸上勾勒出理想中的合众国海军战舰;不仅是在数量上,美国人在战舰的质量上也将获得一个大幅度的飞跃,纵然在这之中可能会有浪费吨位的失败之处,但依托大吨位所形成的战斗力,却也是小吨位战舰所无法企及的。
美国人的这一极度高调的行为,势必会引发其他各国的强烈关注和紧随跟风。英国的造船厂内原本就有一大批处于尚未完工状态的主力舰,美国海军的大规模扩充,必然会使得他们对当前的英德海军比例提出异议,同时要求更多的新舰能在战后服役。而原本就唯恐天下不乱的日本,则更是会像被踩到尾巴的恶犬一般猛跳起来,并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烈姿态,参与到这场只有世界一流强国才有资格置身其内的海军军备竞赛中去。
对于德国而言,战后的世界出现新一轮的舰队扩充风潮,无疑是相当不符合其利益的局面。诚然以当今德国的国力,已经完全无惧于同英国进行海军竞赛,但要和美国人来一场比拼国力的马拉松却还是远远力有不逮。在战争爆发前的1912年,德国的国民收入为27亿英镑,而美国却高达74亿,足足是德国的三倍有余。虽然在提尔皮茨的总领运筹之下,德国海军反应在新造舰艇上的资金利用率大大高于美国,达到了惊人的50.5%;但由于双方的资金总量毕竟差距太大,真要暴兵也一样是暴不过对手的!
当今德国所需要的,是用20年时间来彻底消化掉在欧洲大战中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因此,如历史上一般召开世界范围内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以一个轻松的方式保证德国在当前所取得的既得优势地位,便无疑便是最好的结果了。清英随即便借助美国海军大规模扩充的这一契机,将自己关于裁军会议的想法告知了维也纳政府:现在如果对这几艘法国战舰抱有要求,那么未来就只能守着这些破铜烂铁度日,而如果予以放弃的话,今后则可以建造更为强劲的主力舰艇。
在清英的劝诫下,奥匈方面终于勉为其难地认可了他的建议,并在谈判桌上将这批法国主力舰的分配权让给了意大利。而这也让多少有些惊讶的意大利人为自己的外交胜利感到欣喜万分。根据双方最后所签署的条约,奥匈只分得了法国14艘800吨级的驱逐舰,以用于强化自己的辅助兵力。土耳其得到另外的4艘,而意大利则如愿以偿的囊括了全部的科尔贝级。想到夙敌奥匈的所得总吨位还不到自己一艘战列舰的一半,意大利人简直睡着了都能从梦中笑醒!
“等到这里的分配结束之后,还望贵国能够遵循前约,在谈判桌上为我们争取到不低于意大利人的海军吨位。”看着港湾中停泊的那一排身形纤瘦的驱逐舰,脸容方正的霍尔蒂忍不住对身旁的雷德尔说道。虽然这批法国驱逐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弥补了奥匈海军头重脚轻的局面,但相较于意大利人在主力舰上的大快朵颐,自己所得到的东西却显然是少得可怜了。而霍尔蒂也相信自己身旁的这名德国军官能对自己的话语做出正面答复: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军衔不高、但却有资格触摸到德奥两国一些核心事务的年轻俊彦。
“请贵方放心。德意志始终都会善待对自己真诚而又可靠的盟友,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都已经得到了最完整的表现。贵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也就是德意志的利益,我们定然不会让贵国的舰队能被任何一方地区势力所压制。”听得奥地利人的话语,雷德尔只是微笑以对,“等到条约缔结之后,拥有大批新舰的贵国自然也将取代意大利,成为这方地中海上的新的主导者了!”
阳光煦暖,海风温热。在奥地利人手持政府文件、趾高气扬地同当地法国守军进行交涉的同时,雷德尔却是带着一帮德国水兵直奔这座港口船厂的办公大楼。虽然根据同盟国成员所签署内部的分赃协定,德国没有对法国舰队提出军舰上的需求,不过,这却并不代表他们对这个敌人的海军就真的是不屑一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设计和建造的技术,才是比战舰本身更有价值的收获。
诚然,一战时期的法国舰队的确是乏善可陈,无论丹东、科尔贝、还是布列塔尼,这些主力舰都是质次价高的代名词。不过,经过长年的探寻和摸索,法国人却是在新军舰的一些子系统领域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就。
在建造了4艘科尔贝级战列舰之后,法国人已经有感双联装炮塔在战舰吨位的控制上存在巨大不足:为了实现10门340毫米主炮的火力,科尔贝级的主体尺寸已经直逼法国船坞规模和港口水深的极限,而该级战舰的性能较英美列强的新式主力舰仍旧居于下风。而对船坞实施扩建不仅会消耗相当的资金,更会使得新式战舰的开工日期拖延一年以上,这对于正和意奥两家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海军竞赛的法国而言,无疑是不愿面对的局面。
为了控制吨位保证工期、同时获得能与意奥新式战舰相抗衡的战斗力,法国设计师创造性的在下一级战列舰上装备了四联装主炮:经计算,战舰装备3座四联装主炮所耗费的综合重量,竟然比5座双联装还要低上一线,而其火力却是足足提升了20%!经过圣-夏蒙兵工厂的全力研发,全新的四联装主炮已经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这种事半功倍的布局方式顿时被法国海军所采纳。
1912年,法国新开工的3艘布列塔尼级就装备了3座四联装340毫米主炮,其对应的常备排水量仅有2.5万吨,完全可以用现有的船坞来建造。而在1913年,船坞扩建完毕的法国海军更是一口气开工了5艘诺曼底级战列舰:该舰常备排水量2.9万吨,设计装备3座四联装370毫米主炮。虽然主炮口径较意大利的卡拉乔洛级和奥匈的圣-伊斯特万级的380毫米要弱上一线,但凭借着12门火炮的超强投送,法国人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战舰将获得海战的胜利!
然而,随着陆地战场的失败,这些未完工的法国海上巨兽都迎来了死刑的判决书。所有未完工的战舰全部拆毁,正在舾装的布列塔尼和快要完成舰体的诺曼底无一幸免。不过,清英却并不准备让法国人的努力就此彻底掩埋在尘埃当中。当前雷德尔所率领的这队水兵,就是来土伦港中抢夺四联装炮塔的设计图纸和实物的。如果德国能吸取这一举世未有之创新,并用于今后所建造之舰艇的话,其价值无疑要比虏获几艘炮舰高太多了!
除此之外,法国新式舰艇的动力也着实令人关注。尽管一战时期的法国舰艇没有表现出多么优秀的功率,但他们在另一个位面中的战后却是有着开挂一般的表现:其单位重量下的动力系统输出竟比英美同行高出了50%,而这还是在主蒸汽参数相当低下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果!尽管文成武德的意大利海军在动力领域同样表现优秀,但在后期相较法国还是差了一筹:法意两国同时期建造的黎塞留和维内托动力重量相仿,可前者的极限输出高达17.8万马力,后者只有13.7万,换做其他国家的新锐主力舰的话,动力功重比较法国货的差距更大!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一战法国动力和后辈们的开挂逆天有直接的联系,但让雷德尔把这些前辈们的资料都给查抄下来带回德国细细研究,却也绝对不是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如果德国设计师能领悟到其中精义,则是再好不过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