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接过饭筷,指了指椅子,示意小竹坐下,扒了一口饭道:“小竹,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吧,吃完饭我们就回京。”
小竹摇摇头,叹息道:“老爷,非得这么急么,多休息一天不行么?”
李景笑道:“我原想多休息两天,准备腊月二十七回京,可是这么多事情等着处理呢,不回去不行了。”
小竹轻轻叹了口气,见李景的饭碗空了,急忙起身给李景盛饭。
李景笑了笑道:“你看,我的饭量还是不错的,能吃两碗。能吃两碗饭,就说明我的身体已经没问题了。”
“老爷的饭量已经减了很多了,这样的小碗,老爷以前能吃三碗呢。”小竹叹道。
李景笑道:“毕竟不是当年了,年纪大了么。”
小竹摇摇头,默然看着李景吃饭。
过了一会儿,李景吃完,将饭碗轻轻放在桌上道:“好了,吃饱了。”
突然看到李香在收拾自己经常看的几本书籍,李景急忙出言制止:“哎,香儿,那几本书别收起来,我路上要看。”
“知道的,奴婢给老爷放到车上。”李香忙道。
李景点点头,起身披上大氅,走出房门。
过了一会儿,众人准备停当,李景上了马车,挥手示意起驾。
从天津卫到北京大概有三百多里,由于前两日刚下过雪,道路难行,李景一行走了整整一天,直到次日中午方才到达北京城。
远远看到永定门,前方有侍卫突然返回跑到小九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小九闻听走到李景的车旁道:“大帅,前面有大批官员在城外迎接。”
李景闻言皱了皱眉:“怎么回事儿?谁让他们迎接的?”
说着掀开车帘,抬眼望去,果见前面黑压压一群人,正恭候在永定门两侧。
这时,前面的人看到李景的车驾停了下来,当先一人急忙跑了过来道:“大帅,皇上率百官在城外迎接。”
李景见了来人不由皱眉道:“伯应兄,谁怂恿皇上搞这个排场?”
袁枢苦笑道:“还能是谁,是皇上自己搞的。皇上说,大帅为大明建立不世功勋,百官应该在城外迎接大帅。”
李景闻言不由苦笑,心道自己前日送了朱由检一份大礼,他这是要还自己的人情呢。
便在这时,前方鼓乐齐鸣,李景听了一会儿忽然一怔:“伯应兄,这奏的是什么乐?我怎么听着好像是皇上用的御乐啊?”
袁枢笑道:“正是皇上使用的御乐。”
“胡闹!怎么能用御乐?这还有没有规矩了?快让人停了。”李景皱眉道。
“是皇上的安排,我们也不敢阻拦。”袁枢忙道。
“皇上的安排也不行!我身为臣子,回京使用御乐,传出去,人家会怎么说我,要谋朝篡位么?”李景不悦道。
“这个……”袁枢一时无言。
便在这时,前面众人齐呼:“恭迎兴国公还京!国公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景闻听脸色大变,急令小九:“快令他们住口,马上给我查,是谁让他们喊的。”
袁枢苦笑道:“不用查了,是皇上让大家喊的,诸臣原本不同意,可是皇上说,要没有大帅,大明就不会有今天,大帅万岁,大明才会万岁。如果大家不喊大帅万岁,那就是不想大明万岁,就是不想大明国祚永存。”
“净胡说八道,不喊我万岁,大明的国祚就不能永存了?小九快令他们住口!”李景怒道。
小九接令,打马上前,大声喝道:“大帅有令,停止奏乐,百官亦不得称呼国公爷万岁!”
沈正听了苦笑着对正中肃立的朱由检道:“皇上,臣就说大帅听了肯定不会高兴,您看这……”
朱由检忙道:“国公爷为大明鼎定乾坤,更不辞劳苦,亲赴福建招安郑芝龙,免了大明的刀兵之灾,此等功绩,当为万民所景仰,朕与诸臣在此恭迎国公爷还朝,无论怎么做都不为过。你等稍待,朕与国公爷去说。”
“皇上!”
沈正等人急欲阻拦,朱由检摆摆手,快步向李景的马车走去。
李景远远见了,急令众侍卫下马,自己则快步迎了上去。
两人于半路相遇,李景抱拳苦笑道:“皇上,你这整的是哪一出?这是要把我架在火炉上烤啊!”
“李兄,这是朕的意思,是为表彰李兄的功绩的。”朱由检笑道。
李景摇摇头:“过犹不及啊皇上!大明此时诸事尚未稳定,你整这么一出,必然要再起波澜。”
“再起波澜?谁敢起波澜?”朱由检疑惑道。
李景深深地看了朱由检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朱由检十七岁登基,仅用一年时间便铲除权倾朝野的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政治手段不可谓不厉害。
李景实在不相信朱由检看不出今天这件事对大明的政局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自己今天接受了万岁这个称呼,逾越礼制使用了御乐,那么大明上下所有的皇系官员和部分新系官员必将群起反对自己。
到时便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较量,朱由检要是赢了,便会重新掌权,可是要是输了,自己必定把他打入谷底。
可是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朱由检连半成的胜算都没有,他怎么敢贸然挑起事端?朱由检性格隐忍,怎会做这样没谱儿的事情?
而且一直以来,自己都对朱由检给予应有的尊重,大力维护皇上的威严,应该说,两人的关系在最近一年相处的非常不错。尤其前两天,自己还让朱由检主持新年大典,许给朱由检中兴之主的名分,这个时候,朱由检没理由,也不应该挑起争端才是。
难道说朱由检有了绝对的把握?
李景抬眼看了看前方的大臣,见高奇,沈正,周衡臣,杨柳风等人俱都安然在场,连陈国柱也在人群中树立,再看左右,大内侍卫统领杨轩带着众侍卫负责警戒。
有陈国柱在,说明京城卫戍部队没有任何问题,杨轩也在,说明皇宫大内也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朱由检连自身的安全都没法保证,怎敢跟自己挑起事端?
看了看朱由检的表情,李景暗暗叹了口气,朱由检一点都不紧张,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难道说朱由检今天这个举动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么?还是说过了一年轻松的日子,朱由检已经失去了政治嗅觉?看不出这件事可能引发的后果?亦或是朱由检锻炼得更加坚忍?
从心里说,李景是不愿意怀疑朱由检的,李景现在推行新政,需要朱由检大力支持。而一直以来,朱由检做得都很好,正因为有朱由检支持,新政才会推行地这么顺利。
这个时候,李景是真的不想跟朱由检翻脸。
李景心念急转,知道这时绝不是辨明究竟的时候,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手道:“皇上,你这份心,李景领了,可是这样规格的迎接,恕李景不敢领受。”
说完,李景转头对袁枢道:“伯应,礼部是谁负责礼仪制度的,今天的规格逾制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劝阻皇上?撤了他!”
“这个……”袁枢看了看朱由检,又看了看李景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李景顿了顿又道:“还有,内阁诸位大臣难道都看不出今天的迎接规格逾制了么?还有都察院那些人,平时一个个不是都能言善道么?怎么今天都哑巴了?让他们统统给我上书自请处分!”
听李景要处置群臣,朱由检急道:“李兄,你这样置我于何地啊!真的不关他们的事情,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你要处罚就处罚我吧。”
李景摇摇头笑道:“皇上,你这份心,李景明白,你既叫我李兄,那我就把你当成兄弟看待,就算兄弟做错了什么,做兄长的也不会怪责兄弟。”
朱由检忙道:“那你看我的薄面,今天的事情就这么算了吧,不然,我以后怎么还有脸见大家。你还说过年的时候让百官上表向我祝贺,你要把他们处罚了,谁还理我啊!”
李景闻听沉吟了一下道:“说的也是,这个时候是不合适处置大家,那这样吧,等过了年以后再说。”
顿了顿,李景接道:“大冷的天,大家在外面待了这么久,想必都冻坏了,走吧。”
“李兄请!”朱由检摆手道。
虽然李景面带微笑,不过像高奇,沈正等了解李景的人都看出李景的心情不是很好,因此众人只是略作寒暄,便即回城。
命侍卫将小竹送回家中,又把朱由检送回皇宫,将百官遣散,李景带着高奇及沈正等内阁重臣来到内阁衙门。
在书房落座后,高奇小心翼翼问道:“大帅,是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李景看了众人一眼,沉声问道:“今天皇上命礼部仪制司奏御乐是什么时候吩咐的?”
袁枢忙道:“是皇上临时决定的,我们事先都不知道,只看到皇上把仪制司郎中叫来吩咐了几句,等大帅到了以后,才听出奏的是御乐。”
李景点点头,接问道:“那谁提议喊的国公爷万岁。”
“也是皇上,最初是由礼部司仪官带头喊恭迎国公爷还京,后来皇上让我们加国公爷万岁这一句,起初大家都不同意,是皇上带头喊,于是大臣们都跟着喊了。”沈正忙道。
小竹摇摇头,叹息道:“老爷,非得这么急么,多休息一天不行么?”
李景笑道:“我原想多休息两天,准备腊月二十七回京,可是这么多事情等着处理呢,不回去不行了。”
小竹轻轻叹了口气,见李景的饭碗空了,急忙起身给李景盛饭。
李景笑了笑道:“你看,我的饭量还是不错的,能吃两碗。能吃两碗饭,就说明我的身体已经没问题了。”
“老爷的饭量已经减了很多了,这样的小碗,老爷以前能吃三碗呢。”小竹叹道。
李景笑道:“毕竟不是当年了,年纪大了么。”
小竹摇摇头,默然看着李景吃饭。
过了一会儿,李景吃完,将饭碗轻轻放在桌上道:“好了,吃饱了。”
突然看到李香在收拾自己经常看的几本书籍,李景急忙出言制止:“哎,香儿,那几本书别收起来,我路上要看。”
“知道的,奴婢给老爷放到车上。”李香忙道。
李景点点头,起身披上大氅,走出房门。
过了一会儿,众人准备停当,李景上了马车,挥手示意起驾。
从天津卫到北京大概有三百多里,由于前两日刚下过雪,道路难行,李景一行走了整整一天,直到次日中午方才到达北京城。
远远看到永定门,前方有侍卫突然返回跑到小九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小九闻听走到李景的车旁道:“大帅,前面有大批官员在城外迎接。”
李景闻言皱了皱眉:“怎么回事儿?谁让他们迎接的?”
说着掀开车帘,抬眼望去,果见前面黑压压一群人,正恭候在永定门两侧。
这时,前面的人看到李景的车驾停了下来,当先一人急忙跑了过来道:“大帅,皇上率百官在城外迎接。”
李景见了来人不由皱眉道:“伯应兄,谁怂恿皇上搞这个排场?”
袁枢苦笑道:“还能是谁,是皇上自己搞的。皇上说,大帅为大明建立不世功勋,百官应该在城外迎接大帅。”
李景闻言不由苦笑,心道自己前日送了朱由检一份大礼,他这是要还自己的人情呢。
便在这时,前方鼓乐齐鸣,李景听了一会儿忽然一怔:“伯应兄,这奏的是什么乐?我怎么听着好像是皇上用的御乐啊?”
袁枢笑道:“正是皇上使用的御乐。”
“胡闹!怎么能用御乐?这还有没有规矩了?快让人停了。”李景皱眉道。
“是皇上的安排,我们也不敢阻拦。”袁枢忙道。
“皇上的安排也不行!我身为臣子,回京使用御乐,传出去,人家会怎么说我,要谋朝篡位么?”李景不悦道。
“这个……”袁枢一时无言。
便在这时,前面众人齐呼:“恭迎兴国公还京!国公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景闻听脸色大变,急令小九:“快令他们住口,马上给我查,是谁让他们喊的。”
袁枢苦笑道:“不用查了,是皇上让大家喊的,诸臣原本不同意,可是皇上说,要没有大帅,大明就不会有今天,大帅万岁,大明才会万岁。如果大家不喊大帅万岁,那就是不想大明万岁,就是不想大明国祚永存。”
“净胡说八道,不喊我万岁,大明的国祚就不能永存了?小九快令他们住口!”李景怒道。
小九接令,打马上前,大声喝道:“大帅有令,停止奏乐,百官亦不得称呼国公爷万岁!”
沈正听了苦笑着对正中肃立的朱由检道:“皇上,臣就说大帅听了肯定不会高兴,您看这……”
朱由检忙道:“国公爷为大明鼎定乾坤,更不辞劳苦,亲赴福建招安郑芝龙,免了大明的刀兵之灾,此等功绩,当为万民所景仰,朕与诸臣在此恭迎国公爷还朝,无论怎么做都不为过。你等稍待,朕与国公爷去说。”
“皇上!”
沈正等人急欲阻拦,朱由检摆摆手,快步向李景的马车走去。
李景远远见了,急令众侍卫下马,自己则快步迎了上去。
两人于半路相遇,李景抱拳苦笑道:“皇上,你这整的是哪一出?这是要把我架在火炉上烤啊!”
“李兄,这是朕的意思,是为表彰李兄的功绩的。”朱由检笑道。
李景摇摇头:“过犹不及啊皇上!大明此时诸事尚未稳定,你整这么一出,必然要再起波澜。”
“再起波澜?谁敢起波澜?”朱由检疑惑道。
李景深深地看了朱由检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朱由检十七岁登基,仅用一年时间便铲除权倾朝野的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政治手段不可谓不厉害。
李景实在不相信朱由检看不出今天这件事对大明的政局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自己今天接受了万岁这个称呼,逾越礼制使用了御乐,那么大明上下所有的皇系官员和部分新系官员必将群起反对自己。
到时便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较量,朱由检要是赢了,便会重新掌权,可是要是输了,自己必定把他打入谷底。
可是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朱由检连半成的胜算都没有,他怎么敢贸然挑起事端?朱由检性格隐忍,怎会做这样没谱儿的事情?
而且一直以来,自己都对朱由检给予应有的尊重,大力维护皇上的威严,应该说,两人的关系在最近一年相处的非常不错。尤其前两天,自己还让朱由检主持新年大典,许给朱由检中兴之主的名分,这个时候,朱由检没理由,也不应该挑起争端才是。
难道说朱由检有了绝对的把握?
李景抬眼看了看前方的大臣,见高奇,沈正,周衡臣,杨柳风等人俱都安然在场,连陈国柱也在人群中树立,再看左右,大内侍卫统领杨轩带着众侍卫负责警戒。
有陈国柱在,说明京城卫戍部队没有任何问题,杨轩也在,说明皇宫大内也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朱由检连自身的安全都没法保证,怎敢跟自己挑起事端?
看了看朱由检的表情,李景暗暗叹了口气,朱由检一点都不紧张,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难道说朱由检今天这个举动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么?还是说过了一年轻松的日子,朱由检已经失去了政治嗅觉?看不出这件事可能引发的后果?亦或是朱由检锻炼得更加坚忍?
从心里说,李景是不愿意怀疑朱由检的,李景现在推行新政,需要朱由检大力支持。而一直以来,朱由检做得都很好,正因为有朱由检支持,新政才会推行地这么顺利。
这个时候,李景是真的不想跟朱由检翻脸。
李景心念急转,知道这时绝不是辨明究竟的时候,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手道:“皇上,你这份心,李景领了,可是这样规格的迎接,恕李景不敢领受。”
说完,李景转头对袁枢道:“伯应,礼部是谁负责礼仪制度的,今天的规格逾制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劝阻皇上?撤了他!”
“这个……”袁枢看了看朱由检,又看了看李景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李景顿了顿又道:“还有,内阁诸位大臣难道都看不出今天的迎接规格逾制了么?还有都察院那些人,平时一个个不是都能言善道么?怎么今天都哑巴了?让他们统统给我上书自请处分!”
听李景要处置群臣,朱由检急道:“李兄,你这样置我于何地啊!真的不关他们的事情,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你要处罚就处罚我吧。”
李景摇摇头笑道:“皇上,你这份心,李景明白,你既叫我李兄,那我就把你当成兄弟看待,就算兄弟做错了什么,做兄长的也不会怪责兄弟。”
朱由检忙道:“那你看我的薄面,今天的事情就这么算了吧,不然,我以后怎么还有脸见大家。你还说过年的时候让百官上表向我祝贺,你要把他们处罚了,谁还理我啊!”
李景闻听沉吟了一下道:“说的也是,这个时候是不合适处置大家,那这样吧,等过了年以后再说。”
顿了顿,李景接道:“大冷的天,大家在外面待了这么久,想必都冻坏了,走吧。”
“李兄请!”朱由检摆手道。
虽然李景面带微笑,不过像高奇,沈正等了解李景的人都看出李景的心情不是很好,因此众人只是略作寒暄,便即回城。
命侍卫将小竹送回家中,又把朱由检送回皇宫,将百官遣散,李景带着高奇及沈正等内阁重臣来到内阁衙门。
在书房落座后,高奇小心翼翼问道:“大帅,是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李景看了众人一眼,沉声问道:“今天皇上命礼部仪制司奏御乐是什么时候吩咐的?”
袁枢忙道:“是皇上临时决定的,我们事先都不知道,只看到皇上把仪制司郎中叫来吩咐了几句,等大帅到了以后,才听出奏的是御乐。”
李景点点头,接问道:“那谁提议喊的国公爷万岁。”
“也是皇上,最初是由礼部司仪官带头喊恭迎国公爷还京,后来皇上让我们加国公爷万岁这一句,起初大家都不同意,是皇上带头喊,于是大臣们都跟着喊了。”沈正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