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士兵名字后面标注的军饷竟然是八两银子。
一个七品的县令一个月的俸禄也就十来两银子左右,李景手下一个兵的饷银居然快赶上县令了?
朱由检急忙从王承恩手中接过那本花名册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这本花名册所有的士兵军饷全是八两,合上花名册,朱由检才看到花名册的封面写着正兵上士。
再看别的花名册,分别写着二等正兵,三等正兵等字样,还有的写着下士,中士等字样,每本花名册里面书写的军饷数额都是完全一样。
“士兵的军饷怎么会这么高?难道李景送来的名册是临时作假?”朱由检喃喃地说道。
王承恩闻听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知道朱由检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朱由检这话如果是一个不了解他的人别人听了,会以为朱由检没有生活常识。
花名册的纸张和墨色一看就知道绝不是近期装订写就的,只要稍有生活常识就知道绝不是近期制定的。
何况四万五千人的花名册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整理出来的,更何况这些花名册记录的如此详细,一看就不是作假。
李景绝不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做这么多花名册在那放着,然后就等着应付朱由检。
李景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预料到皇上会跟他一个小小的参将要兵?
这些东西朱由检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朱由检的性格就是如此,就算是明知道李景没有骗他,他也会怀疑李景是不是在骗他。
王承恩伺候朱由检多年,对朱由检的性格可谓了如指掌。
见朱由检又犯了疑心病,王承恩只得随着朱由检的口气道:“皇上,无论李景送来的花名册是不是作假,依老奴之见都该仔细查查。朝廷最精锐的边军每月饷银尚且不到三两,他为何要给民军发这么高的饷银?”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对,派个人仔细查查,只是派谁去却须仔细斟酌一下,宫里的人是不行的,李景一看就知道是朕不相信他,大伴儿,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王承恩想了想道:“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查清的,另外老奴的意思是到盐湖看看李景是如何实行盐政的,因此派的这个人一定要精明强干,对皇上忠心,而且还不能贪财,”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你去把周延儒和黄汝良,熊明遇叫来。”
王承恩领命急忙叫人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承恩带着周延儒和黄汝良还有熊明遇三人来到宫内。
“参见陛下。”三人躬身行礼道。
“免了吧,大伴儿,给三位爱卿看座。”朱由检摆了摆手道。
王承恩闻听,回头招呼两个值殿的小太监搬来三个圆凳放在三位朝廷重臣的身后。
周延儒三人谢座之后欠身坐在凳上,然后周延儒道:“不知陛下召见有何事要办?”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儿,指着两个箱子道:“这些是山西参将李景送上来的士兵花名册,三位爱卿先看看再说。”
三人不知朱由检是何用意,疑惑着取出几本花名册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嘶……”看了一会儿,熊明遇猛然倒吸一口冷气。
“熊爱卿可是觉得哪里不妥?”朱由检道。
熊明遇闻听急忙合上花名册道:“这个花名册做的详尽至极,可见李景做事着实认真,只是士兵的军饷未免太高,要是按照这个数额发饷,朝廷根本养不了多少军队。”
朱由检点点头,转向周延儒和黄汝良道:“两位爱卿怎么看?”
周延儒和黄汝良放下名册,同时摇了摇头道:“微臣赞同熊大人的观点。”
“是啊,按照这个数额,朝廷连五万人的军队都养不起。不过看这个名册,李景显然并未作假,那么朕想问问三位爱卿,李景是如何养活这么多士兵的呢?”
“这个……”熊明遇有打开花名册看了几眼,然后道:“是啊,这上面的标注显然不是假的,那李景如何养得起这么多兵呢?”
见几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黄汝良苦笑着对朱由检道:“微臣要知道李景如何养得起这么多兵,那户部也不至于到如此地境。”
“皇上可是想派人到山西看看?”周延儒道。
要说周延儒能当上首辅确实不白给,马上明白朱由检的意图。
朱由检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道:“吏部尚书李长庚尚未到任,另外这次朕不想让吏部派人到山西,黄爱卿,不知户部可有合适的人选?要做事精明干练,不贪财的那种。”
黄汝良没想到朱由检居然越过吏部直接从户部要人,看来朱由检对吏部任命的官员已经开始失望。
同时让户部派员却又越过吏部,显然是不在乎品级大小,只是要个能做事的人。
但是只要这个差事办好了,日后提升自然不在话下。
琢磨了一会儿,黄汝良道:“山西清吏司主事袁枢做事练达,秉承节寰公门风,一向不贪钱财,微臣以为,派袁枢巡按平阳府比较合适。”
周延儒和熊明遇听黄汝良提到节寰公,同时狠狠地瞪了黄汝良一眼。心道,你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这档口提袁可立干嘛,不知道登莱正在闹乱么?你提袁可立,这不是给皇上添堵么?
果然,朱由检听了长叹一声道:“节寰先生乃是国之股肱,若是节寰先生在朝,何至于如今这个局面,都是阉贼误国。”
想了一会儿,朱由检又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袁枢既是节寰先生之子,想来深受节寰先生教诲,就派袁枢去吧,恩……以平阳府巡按的名义去吧。袁枢现在是六品主事是吧?给他提一级,另外,拟一道旨意,加节寰先生为太子太保,光禄大夫。”
周延儒等人急忙应是。
摆摆手,朱由检接道:“黄爱卿,你告诉袁枢,此去要多看多听,好生学学平阳府是如何施政的。”
“微臣遵旨。”黄汝良忙道。
朱由检摆摆手,指着装花名册的箱子道:“把这个交给袁枢,让他带给李景,至于李景的兵,让曹文诏过去看看,如果一切属实,还是让李景自己带吧。另外,熊爱卿,你给曹文诏下道命令,让他督促着李景赶紧把泽州的流寇给我平了。”
黄汝良和熊明遇急忙起身应是。
“朕乏了,你们去吧。”朱由检摆摆手道。
见朱由检一脸疲倦,周延儒等人急忙告退,王承恩则安排几名内官把花名册重新装入箱子然后送到户部。
从乾清宫出来,周延儒转身看了看,轻轻叹了口气。
“首辅大人何故叹气?”黄汝良和熊明遇奇道。
周延儒看了看两人,叹了口气道:“余有回天之力,今上是羲皇上人。”
黄汝良和熊明遇闻听一愕,随即沉默不语。
周延儒这一句的前半句很好理解,意思是我的本事很大,有回天之力,后半句一般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今上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至于羲皇上人具体是谁不大好说,估计是三皇五帝时候的某位帝王,不过这个人虽是帝王,却不大管事儿。
这句话直面的意思是,我的本事很大,皇上不管事儿。
这样翻译显然是不通的,朱由检非但管事儿,而且管的特别宽,该管不该管的他都想管。
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是个倒装句:如果当今皇上不管事儿的话,我就能挽回眼下的局面。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说朱由检的水平不行,还不如不管事儿,事情都交给周延儒来办,那么周延儒就可以改变大明眼下困难的局面。
这不是瞧不起朱由检么?
这句话后来被温体仁知道了,然后就把周延儒说的这句话告诉了朱由检。
结果就是周延儒被撤职,温体仁当上了首辅。
其实,周延儒这是被朱由检刚才说的话刺激着了。
朱由检让袁枢到平阳府多看多听,这倒没什么关系,关键是后面那句看看平阳府是怎么施政的,这不摆明了说周延儒这个首辅当得不合格么?
周延儒听了当然不服气,因此才对黄汝良和熊明遇说了刚才那句话,自是为自己辩解,意思是说不是我不行,主要是我说了不算,要是我说了算,那国家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对周延儒这句话,黄汝良和熊明遇都听明白了,但是他们能怎么说?自然是装着没听懂,然后闷声大发财。
回到各自的办公场所,三人随即开始忙碌起来。
周延儒要替朱由检拟定任命袁枢巡按平阳府的诏书还有加封袁可立的诏书。
袁枢要到山西平阳府巡按,让袁枢先回趟河南睢州老家给他爹颁发诏书,然后再转道山西平阳府,正好省了许多时间和人力。
黄汝良则把袁枢叫来,把朱由检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自己又耳提面命了一番。
熊明遇则马上给曹文诏写信,命他到平阳府查一查李景的士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给朱由检送了两箱花名册,居然惹得朱由检做出这么多动作。
更没想到,因为黄汝良提了一嘴,袁可立居然由二品的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升为太子太保,更加封光禄大夫,成为一品大员。
一个七品的县令一个月的俸禄也就十来两银子左右,李景手下一个兵的饷银居然快赶上县令了?
朱由检急忙从王承恩手中接过那本花名册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这本花名册所有的士兵军饷全是八两,合上花名册,朱由检才看到花名册的封面写着正兵上士。
再看别的花名册,分别写着二等正兵,三等正兵等字样,还有的写着下士,中士等字样,每本花名册里面书写的军饷数额都是完全一样。
“士兵的军饷怎么会这么高?难道李景送来的名册是临时作假?”朱由检喃喃地说道。
王承恩闻听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知道朱由检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朱由检这话如果是一个不了解他的人别人听了,会以为朱由检没有生活常识。
花名册的纸张和墨色一看就知道绝不是近期装订写就的,只要稍有生活常识就知道绝不是近期制定的。
何况四万五千人的花名册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整理出来的,更何况这些花名册记录的如此详细,一看就不是作假。
李景绝不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做这么多花名册在那放着,然后就等着应付朱由检。
李景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预料到皇上会跟他一个小小的参将要兵?
这些东西朱由检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朱由检的性格就是如此,就算是明知道李景没有骗他,他也会怀疑李景是不是在骗他。
王承恩伺候朱由检多年,对朱由检的性格可谓了如指掌。
见朱由检又犯了疑心病,王承恩只得随着朱由检的口气道:“皇上,无论李景送来的花名册是不是作假,依老奴之见都该仔细查查。朝廷最精锐的边军每月饷银尚且不到三两,他为何要给民军发这么高的饷银?”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对,派个人仔细查查,只是派谁去却须仔细斟酌一下,宫里的人是不行的,李景一看就知道是朕不相信他,大伴儿,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王承恩想了想道:“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查清的,另外老奴的意思是到盐湖看看李景是如何实行盐政的,因此派的这个人一定要精明强干,对皇上忠心,而且还不能贪财,”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你去把周延儒和黄汝良,熊明遇叫来。”
王承恩领命急忙叫人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承恩带着周延儒和黄汝良还有熊明遇三人来到宫内。
“参见陛下。”三人躬身行礼道。
“免了吧,大伴儿,给三位爱卿看座。”朱由检摆了摆手道。
王承恩闻听,回头招呼两个值殿的小太监搬来三个圆凳放在三位朝廷重臣的身后。
周延儒三人谢座之后欠身坐在凳上,然后周延儒道:“不知陛下召见有何事要办?”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儿,指着两个箱子道:“这些是山西参将李景送上来的士兵花名册,三位爱卿先看看再说。”
三人不知朱由检是何用意,疑惑着取出几本花名册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嘶……”看了一会儿,熊明遇猛然倒吸一口冷气。
“熊爱卿可是觉得哪里不妥?”朱由检道。
熊明遇闻听急忙合上花名册道:“这个花名册做的详尽至极,可见李景做事着实认真,只是士兵的军饷未免太高,要是按照这个数额发饷,朝廷根本养不了多少军队。”
朱由检点点头,转向周延儒和黄汝良道:“两位爱卿怎么看?”
周延儒和黄汝良放下名册,同时摇了摇头道:“微臣赞同熊大人的观点。”
“是啊,按照这个数额,朝廷连五万人的军队都养不起。不过看这个名册,李景显然并未作假,那么朕想问问三位爱卿,李景是如何养活这么多士兵的呢?”
“这个……”熊明遇有打开花名册看了几眼,然后道:“是啊,这上面的标注显然不是假的,那李景如何养得起这么多兵呢?”
见几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黄汝良苦笑着对朱由检道:“微臣要知道李景如何养得起这么多兵,那户部也不至于到如此地境。”
“皇上可是想派人到山西看看?”周延儒道。
要说周延儒能当上首辅确实不白给,马上明白朱由检的意图。
朱由检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道:“吏部尚书李长庚尚未到任,另外这次朕不想让吏部派人到山西,黄爱卿,不知户部可有合适的人选?要做事精明干练,不贪财的那种。”
黄汝良没想到朱由检居然越过吏部直接从户部要人,看来朱由检对吏部任命的官员已经开始失望。
同时让户部派员却又越过吏部,显然是不在乎品级大小,只是要个能做事的人。
但是只要这个差事办好了,日后提升自然不在话下。
琢磨了一会儿,黄汝良道:“山西清吏司主事袁枢做事练达,秉承节寰公门风,一向不贪钱财,微臣以为,派袁枢巡按平阳府比较合适。”
周延儒和熊明遇听黄汝良提到节寰公,同时狠狠地瞪了黄汝良一眼。心道,你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这档口提袁可立干嘛,不知道登莱正在闹乱么?你提袁可立,这不是给皇上添堵么?
果然,朱由检听了长叹一声道:“节寰先生乃是国之股肱,若是节寰先生在朝,何至于如今这个局面,都是阉贼误国。”
想了一会儿,朱由检又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袁枢既是节寰先生之子,想来深受节寰先生教诲,就派袁枢去吧,恩……以平阳府巡按的名义去吧。袁枢现在是六品主事是吧?给他提一级,另外,拟一道旨意,加节寰先生为太子太保,光禄大夫。”
周延儒等人急忙应是。
摆摆手,朱由检接道:“黄爱卿,你告诉袁枢,此去要多看多听,好生学学平阳府是如何施政的。”
“微臣遵旨。”黄汝良忙道。
朱由检摆摆手,指着装花名册的箱子道:“把这个交给袁枢,让他带给李景,至于李景的兵,让曹文诏过去看看,如果一切属实,还是让李景自己带吧。另外,熊爱卿,你给曹文诏下道命令,让他督促着李景赶紧把泽州的流寇给我平了。”
黄汝良和熊明遇急忙起身应是。
“朕乏了,你们去吧。”朱由检摆摆手道。
见朱由检一脸疲倦,周延儒等人急忙告退,王承恩则安排几名内官把花名册重新装入箱子然后送到户部。
从乾清宫出来,周延儒转身看了看,轻轻叹了口气。
“首辅大人何故叹气?”黄汝良和熊明遇奇道。
周延儒看了看两人,叹了口气道:“余有回天之力,今上是羲皇上人。”
黄汝良和熊明遇闻听一愕,随即沉默不语。
周延儒这一句的前半句很好理解,意思是我的本事很大,有回天之力,后半句一般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今上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至于羲皇上人具体是谁不大好说,估计是三皇五帝时候的某位帝王,不过这个人虽是帝王,却不大管事儿。
这句话直面的意思是,我的本事很大,皇上不管事儿。
这样翻译显然是不通的,朱由检非但管事儿,而且管的特别宽,该管不该管的他都想管。
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是个倒装句:如果当今皇上不管事儿的话,我就能挽回眼下的局面。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说朱由检的水平不行,还不如不管事儿,事情都交给周延儒来办,那么周延儒就可以改变大明眼下困难的局面。
这不是瞧不起朱由检么?
这句话后来被温体仁知道了,然后就把周延儒说的这句话告诉了朱由检。
结果就是周延儒被撤职,温体仁当上了首辅。
其实,周延儒这是被朱由检刚才说的话刺激着了。
朱由检让袁枢到平阳府多看多听,这倒没什么关系,关键是后面那句看看平阳府是怎么施政的,这不摆明了说周延儒这个首辅当得不合格么?
周延儒听了当然不服气,因此才对黄汝良和熊明遇说了刚才那句话,自是为自己辩解,意思是说不是我不行,主要是我说了不算,要是我说了算,那国家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对周延儒这句话,黄汝良和熊明遇都听明白了,但是他们能怎么说?自然是装着没听懂,然后闷声大发财。
回到各自的办公场所,三人随即开始忙碌起来。
周延儒要替朱由检拟定任命袁枢巡按平阳府的诏书还有加封袁可立的诏书。
袁枢要到山西平阳府巡按,让袁枢先回趟河南睢州老家给他爹颁发诏书,然后再转道山西平阳府,正好省了许多时间和人力。
黄汝良则把袁枢叫来,把朱由检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自己又耳提面命了一番。
熊明遇则马上给曹文诏写信,命他到平阳府查一查李景的士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给朱由检送了两箱花名册,居然惹得朱由检做出这么多动作。
更没想到,因为黄汝良提了一嘴,袁可立居然由二品的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升为太子太保,更加封光禄大夫,成为一品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