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灏刚准备动身前往山西,就听说山西胡人有十多万突然反出关内,全族逃入大草原了。此事震动京师,朱元璋闻讯大怒,下旨兵部派出钦差赶去山西彻查原因。
乾清宫内,朱元璋叹息道:“果然如徐灏所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允炆轻声道:“此乃因修筑城池所致,眼看道路即将被封,燕王叔恰巧奉旨巡视山西,境内重兵云集,胡人想必因此担心性命不保,慌忙一涌而出。而以徐灏的性子,幸亏他人还没到,不然保不准就会大开杀戒,则今后再无胡人敢举族附降,边关永无宁日。”
朱元璋说道:“他确实流露出此种倾向,不过没有朕的旨意,他岂敢造次?”
朱允炆轻轻说道:“他是不敢,可是燕王叔就不好说了。”
“嗯。”朱元璋想了想,说道:“那就不命徐灏去山西好了,省的你四叔误会了朕的意思,被徐灏背后撺掇一怒杀尽胡人。”
朱允炆忽然说道:“三叔滞留京城多月,为何不放他返回封地去?如果不是他远离晋王府,那些胡人未必会反叛朝廷,则燕王叔好回归北平防御。”
朱元璋沉吟半响,原来这段日子以来,他疑心晋王谋杀二哥秦王,好取而代之进而争夺皇储之位,是以命他快马进京,派燕王亲临山西震慑,生怕有将领举兵谋反。
幸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证明是晋王下的毒手,山西诸将也没有反叛之意,没想到竟然因此跑了十几万胡人,那些头人昔日都是晋王亲自招降的,未免令人哭笑不得。对于被圈禁在宗人府的晋王朱棡,也一直没有怨怼,果然没有看错儿子们。
昔日秦王偶有小错被他申饬过多次,甚至一怒之下差点把亲王位免去。其实朱元璋向来最依赖的就是秦王晋王两位嫡子,而两位亲王也一直没有辜负帝王宠爱,手握重权能力出众,比起一干弟弟都要强很多,后来虽然四子朱棣屡次大胜得以名声鹊起,但朱元璋对于两位嫡子的信任依然丝毫不减。
朱元璋自己也承认,如今晋王朱棡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皇三子自小就懂事,善骑射有谋略,为人处事不骄不躁,待属下官吏宽厚有礼,不喜奢华生活节俭,体恤百姓。死去的冯胜和傅有德等名将都受过他节制,数次出兵塞外修筑关隘,功劳甚大,在皇子中威望最高。
就连故去的秦王一样不错,只可惜据朱元璋暗中观察,皇长孙里面,无论是朱尚炳还是晋王嫡长子朱济熺,各方面才干都远远比不上皇太孙朱允炆,过于骄横自满,目光短浅,难以教导成器。这令他非常失望,即使是文采出众仁义宽厚的朱高炽,外表太不堪了,不配做一国之君。
尽管儿子们还年轻,可是其嫡长子不能尽如人意,无法把江山放心托付。
再说朱元璋实在是太固执,一生心血都是为了长子披荆斩棘,长子故去,所有希望都自然而然的倾注在朱允炆身上。
此外相比朱允炆生的英俊潇洒,自小聪慧过人,他嫡出的三弟朱允熥自小就很平庸,其貌不扬资质平平,没什么优点,朱元璋一早就对这位后来名闻遐迩的朱三太子原型,失去了兴趣。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因此母凭子贵,虽未得到朝廷正式册封,却已然以皇储之母的身份自居了。而原配皇太子妃常氏,也就是常遇春的亲妹妹,名义上乃是嫡母,自从蓝玉死后,不得不退避三舍,冷冷清清的搬到一座偏殿居住,好在还有亲生儿子朱允熥时常承欢膝下。
另外朱尚炳和朱济熺二人都和朱允炆非常亲善,三人之间感情很深。堪称兄友弟恭亲密无间,因朱允炆确实是才华横溢,那两位亲王世子佩服之余,都处处以他为尊,早早承认了朱允炆的皇储身份,就连朱高炽都表示自己文采不如皇太孙,这无疑使得朱元璋欣慰之余,越发坚定了信念。
朱元璋设立大本堂的初衷之一,就是让皇孙们好好相处几年,提前建立朱允炆在兄弟们中的威望,使得将来兄弟同心,一起辅佐新皇治理天下,如今看来效果非常显著,除了老四家桀骜不驯的朱高煦之外,没有几个皇孙对稳重宽仁的朱允炆表示过不服。
祖孙俩亲亲热热的说了半天,朱允炆告别而出,就见殿外站着等待已久的徐灏,一身六品文官服饰。
朱允炆挥手命宦官们退开,似笑非笑的道:“做了寺丞还能进宫面圣,徐大人你果真非同一般。”
徐灏微微躬身,微笑道:“陛下宠爱,臣也一直受宠若惊。”
朱允炆笑道:“明人不说暗话,听说你在暗中调查秦王一事,希望你尽心办差,早日查出个水落石出。”
徐灏心中一凛,明显朱允炆是说的官场黑话,尽心办差的含义是马马虎虎,太显白了吧?竟然当面威胁自己不要多管闲事。
是个人就清楚皇帝已经垂垂老矣,对即将继承皇位的皇储万万得罪不起,不然就得面临着秋后算账。
徐灏当即心领神会的沉声道:“臣定当尽心尽力,绝不辜负殿下嘱托。”
“好!”朱允炆满意一笑,“有空来我东宫,马厩里就缺少千里驹,令人望穿秋眼,哈哈。”
等朱允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乘坐辇轿离去,徐灏无声一笑:“对不住了,臣初涉官场,根本听不懂殿下的画外音。”
这一刻徐灏算是明白了案子的查找方向,确定和朱允炆大有关系,以前只是在怀疑猜测。
大殿内,朱元璋沉声道:“不用你去山西了,留在京城继续监视文武百官,去吧。”
徐灏点点头退了出来,寻思了下带着人返回自家,打侧门进了一间偏僻小院。
半个时辰后,沐皙风尘仆仆的进来,侧坐在火炕上端起茶水一口气喝干。
“秦王世子与秦王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僵,我带人暗中抓了个朱尚炳身边的小宦官,严刑逼供招出他们父子俩除非必要,一年中也见不了几次面。去年为了萧雨滢,父子更是反目成仇,据传言秦王曾大骂世子畜生不如,吃里扒外。”
徐灏沉吟道:“这是何故?为了一个萧雨滢断不至于,看来秦王父子间早有嫌隙。”
沐皙低声道:“属下亲自查阅了锦衣卫相关密奏,又从宫里多方打听到,秦王犯了过错之事,有几桩皆是出自世子暗中授意,此事并非隐秘,秦王早已查出并告知了前太子和燕王殿下,是以太子燕王能够及时出手相救。为此秦王曾下令幽居世子,只是没想到圣上召唤诸王子一同进京学习,这就是父子失和的前因所在。”
徐灏动容道:“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圣上知情,明明锦衣卫前两任指挥使没有把此事禀告。过错虽小,但是是出自世子之口,难怪陛下会那么生气,扬言把秦王贬为庶民。”
沐皙忍不住说道:“世子刚刚返回王府,秦王马上暴毙身亡,事关王府隐私,大人就不要追查下去了,小心被事后灭口。”
徐灏缓缓点头,他可没有替秦王含冤昭雪的打算,秦王有很大可能是被亲生儿子害死的,而朱尚炳的背后站着朱允炆,怎么查?查出来老朱同志能不灭口?
虽说可以利用此事诋毁朱允炆,问题是朱棣站在朱家立场上,也绝不会揭发此事,傻瓜才去扮作包青天呢。
“此案你们继续不痛不痒的慢慢调查,等一年期满,就以了无进展结案。”徐灏当机立断。
沐皙忽然心有余悸的道:“太子病逝时年仅三十七岁,正值壮年;秦王暴毙年方三十八岁,竟然每一个活过四十岁的。如今晋王殿下三十七岁,燕王殿下三十五岁,如果再有个不测?”
徐灏冷笑道:“亲王们少小起常年习武,个个文武双全,无端端的就会病死了?显然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叹此种事正如你所言,绝对不要惹祸上身,不然天下虽大,却无你我兄弟容身之处,静观其变吧。”
沐皙轻声道:“是不是该派人警告燕王殿下注意自身安危?”
徐灏不动声色的道:“你出的主意,自然由你派人。”
沐皙苦笑道:“你是我未来妹夫,咱们是一家人,难道还信不过我?”
徐灏无辜的道:“这可奇了!你沐家一向和燕王府交好,这有什么信不过的?”
“行了,什么也别说了,你年纪不大却是一只老狐狸,老子懒得理你。”沐皙没好气的说完,起身走了。
徐灏失笑道:“你沐家上上下下才一窝子狐狸呢,除了我家凝雪之外。”
说完徐灏沉默下来,他不知历史上晋王到底死于哪年,假如真如同自己所猜测的那样,秦王是死于长子之手,那么太子呢?是不是也是死于朱允炆之手?
晋王朱棡要是这几年也离奇暴毙,没活过四十岁的话,那就太恐怖了,果然皇族就是个是非圈,将来得离得远远,小命最重要。
最可怜的就属老朱同志了,千算万算,没算到骨肉相残。
乾清宫内,朱元璋叹息道:“果然如徐灏所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允炆轻声道:“此乃因修筑城池所致,眼看道路即将被封,燕王叔恰巧奉旨巡视山西,境内重兵云集,胡人想必因此担心性命不保,慌忙一涌而出。而以徐灏的性子,幸亏他人还没到,不然保不准就会大开杀戒,则今后再无胡人敢举族附降,边关永无宁日。”
朱元璋说道:“他确实流露出此种倾向,不过没有朕的旨意,他岂敢造次?”
朱允炆轻轻说道:“他是不敢,可是燕王叔就不好说了。”
“嗯。”朱元璋想了想,说道:“那就不命徐灏去山西好了,省的你四叔误会了朕的意思,被徐灏背后撺掇一怒杀尽胡人。”
朱允炆忽然说道:“三叔滞留京城多月,为何不放他返回封地去?如果不是他远离晋王府,那些胡人未必会反叛朝廷,则燕王叔好回归北平防御。”
朱元璋沉吟半响,原来这段日子以来,他疑心晋王谋杀二哥秦王,好取而代之进而争夺皇储之位,是以命他快马进京,派燕王亲临山西震慑,生怕有将领举兵谋反。
幸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证明是晋王下的毒手,山西诸将也没有反叛之意,没想到竟然因此跑了十几万胡人,那些头人昔日都是晋王亲自招降的,未免令人哭笑不得。对于被圈禁在宗人府的晋王朱棡,也一直没有怨怼,果然没有看错儿子们。
昔日秦王偶有小错被他申饬过多次,甚至一怒之下差点把亲王位免去。其实朱元璋向来最依赖的就是秦王晋王两位嫡子,而两位亲王也一直没有辜负帝王宠爱,手握重权能力出众,比起一干弟弟都要强很多,后来虽然四子朱棣屡次大胜得以名声鹊起,但朱元璋对于两位嫡子的信任依然丝毫不减。
朱元璋自己也承认,如今晋王朱棡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皇三子自小就懂事,善骑射有谋略,为人处事不骄不躁,待属下官吏宽厚有礼,不喜奢华生活节俭,体恤百姓。死去的冯胜和傅有德等名将都受过他节制,数次出兵塞外修筑关隘,功劳甚大,在皇子中威望最高。
就连故去的秦王一样不错,只可惜据朱元璋暗中观察,皇长孙里面,无论是朱尚炳还是晋王嫡长子朱济熺,各方面才干都远远比不上皇太孙朱允炆,过于骄横自满,目光短浅,难以教导成器。这令他非常失望,即使是文采出众仁义宽厚的朱高炽,外表太不堪了,不配做一国之君。
尽管儿子们还年轻,可是其嫡长子不能尽如人意,无法把江山放心托付。
再说朱元璋实在是太固执,一生心血都是为了长子披荆斩棘,长子故去,所有希望都自然而然的倾注在朱允炆身上。
此外相比朱允炆生的英俊潇洒,自小聪慧过人,他嫡出的三弟朱允熥自小就很平庸,其貌不扬资质平平,没什么优点,朱元璋一早就对这位后来名闻遐迩的朱三太子原型,失去了兴趣。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因此母凭子贵,虽未得到朝廷正式册封,却已然以皇储之母的身份自居了。而原配皇太子妃常氏,也就是常遇春的亲妹妹,名义上乃是嫡母,自从蓝玉死后,不得不退避三舍,冷冷清清的搬到一座偏殿居住,好在还有亲生儿子朱允熥时常承欢膝下。
另外朱尚炳和朱济熺二人都和朱允炆非常亲善,三人之间感情很深。堪称兄友弟恭亲密无间,因朱允炆确实是才华横溢,那两位亲王世子佩服之余,都处处以他为尊,早早承认了朱允炆的皇储身份,就连朱高炽都表示自己文采不如皇太孙,这无疑使得朱元璋欣慰之余,越发坚定了信念。
朱元璋设立大本堂的初衷之一,就是让皇孙们好好相处几年,提前建立朱允炆在兄弟们中的威望,使得将来兄弟同心,一起辅佐新皇治理天下,如今看来效果非常显著,除了老四家桀骜不驯的朱高煦之外,没有几个皇孙对稳重宽仁的朱允炆表示过不服。
祖孙俩亲亲热热的说了半天,朱允炆告别而出,就见殿外站着等待已久的徐灏,一身六品文官服饰。
朱允炆挥手命宦官们退开,似笑非笑的道:“做了寺丞还能进宫面圣,徐大人你果真非同一般。”
徐灏微微躬身,微笑道:“陛下宠爱,臣也一直受宠若惊。”
朱允炆笑道:“明人不说暗话,听说你在暗中调查秦王一事,希望你尽心办差,早日查出个水落石出。”
徐灏心中一凛,明显朱允炆是说的官场黑话,尽心办差的含义是马马虎虎,太显白了吧?竟然当面威胁自己不要多管闲事。
是个人就清楚皇帝已经垂垂老矣,对即将继承皇位的皇储万万得罪不起,不然就得面临着秋后算账。
徐灏当即心领神会的沉声道:“臣定当尽心尽力,绝不辜负殿下嘱托。”
“好!”朱允炆满意一笑,“有空来我东宫,马厩里就缺少千里驹,令人望穿秋眼,哈哈。”
等朱允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乘坐辇轿离去,徐灏无声一笑:“对不住了,臣初涉官场,根本听不懂殿下的画外音。”
这一刻徐灏算是明白了案子的查找方向,确定和朱允炆大有关系,以前只是在怀疑猜测。
大殿内,朱元璋沉声道:“不用你去山西了,留在京城继续监视文武百官,去吧。”
徐灏点点头退了出来,寻思了下带着人返回自家,打侧门进了一间偏僻小院。
半个时辰后,沐皙风尘仆仆的进来,侧坐在火炕上端起茶水一口气喝干。
“秦王世子与秦王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僵,我带人暗中抓了个朱尚炳身边的小宦官,严刑逼供招出他们父子俩除非必要,一年中也见不了几次面。去年为了萧雨滢,父子更是反目成仇,据传言秦王曾大骂世子畜生不如,吃里扒外。”
徐灏沉吟道:“这是何故?为了一个萧雨滢断不至于,看来秦王父子间早有嫌隙。”
沐皙低声道:“属下亲自查阅了锦衣卫相关密奏,又从宫里多方打听到,秦王犯了过错之事,有几桩皆是出自世子暗中授意,此事并非隐秘,秦王早已查出并告知了前太子和燕王殿下,是以太子燕王能够及时出手相救。为此秦王曾下令幽居世子,只是没想到圣上召唤诸王子一同进京学习,这就是父子失和的前因所在。”
徐灏动容道:“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圣上知情,明明锦衣卫前两任指挥使没有把此事禀告。过错虽小,但是是出自世子之口,难怪陛下会那么生气,扬言把秦王贬为庶民。”
沐皙忍不住说道:“世子刚刚返回王府,秦王马上暴毙身亡,事关王府隐私,大人就不要追查下去了,小心被事后灭口。”
徐灏缓缓点头,他可没有替秦王含冤昭雪的打算,秦王有很大可能是被亲生儿子害死的,而朱尚炳的背后站着朱允炆,怎么查?查出来老朱同志能不灭口?
虽说可以利用此事诋毁朱允炆,问题是朱棣站在朱家立场上,也绝不会揭发此事,傻瓜才去扮作包青天呢。
“此案你们继续不痛不痒的慢慢调查,等一年期满,就以了无进展结案。”徐灏当机立断。
沐皙忽然心有余悸的道:“太子病逝时年仅三十七岁,正值壮年;秦王暴毙年方三十八岁,竟然每一个活过四十岁的。如今晋王殿下三十七岁,燕王殿下三十五岁,如果再有个不测?”
徐灏冷笑道:“亲王们少小起常年习武,个个文武双全,无端端的就会病死了?显然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叹此种事正如你所言,绝对不要惹祸上身,不然天下虽大,却无你我兄弟容身之处,静观其变吧。”
沐皙轻声道:“是不是该派人警告燕王殿下注意自身安危?”
徐灏不动声色的道:“你出的主意,自然由你派人。”
沐皙苦笑道:“你是我未来妹夫,咱们是一家人,难道还信不过我?”
徐灏无辜的道:“这可奇了!你沐家一向和燕王府交好,这有什么信不过的?”
“行了,什么也别说了,你年纪不大却是一只老狐狸,老子懒得理你。”沐皙没好气的说完,起身走了。
徐灏失笑道:“你沐家上上下下才一窝子狐狸呢,除了我家凝雪之外。”
说完徐灏沉默下来,他不知历史上晋王到底死于哪年,假如真如同自己所猜测的那样,秦王是死于长子之手,那么太子呢?是不是也是死于朱允炆之手?
晋王朱棡要是这几年也离奇暴毙,没活过四十岁的话,那就太恐怖了,果然皇族就是个是非圈,将来得离得远远,小命最重要。
最可怜的就属老朱同志了,千算万算,没算到骨肉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