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虽然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也难言就是正确的。交代了这件事后他唤来秦凤棉,指令道:“立即知会陈慕阳,务必把茹夫人送回长安来,她若不肯走就绑了她走。”
交代过这件事后,李茂忽然觉得太阳穴突突乱跳,一时心神不宁,总觉得要有什么事发生,果然就在午后接到了龙泉府发生兵变的急报。
这场兵变来的突然,气势汹汹,到李茂接到急报时已经失去了控制,但兵变的起因并不复杂,都知兵马使归芝生某日巡营时见到一个巫婆在那跳大神,四周围了上百名士卒,一个个虔诚无比。归芝生心里恼怒,下令将围观士卒拉到营门前施以鞭刑,打完之后,迫令其下跪暴晒。
事情过了一天,有人举报说那伙士卒又把那巫婆请进兵营里跳大神来了,归芝生勃然大怒,令将士卒收监,又把那巫婆剥了衣裳,剪了头发,脸上涂漆,一根麻绳栓了,牵去游街。
渤海旧地风俗与内地不同,这跳大神的巫婆在归芝生看来滑稽可笑,在渤海生人(唐朝官吏对渤海国归附者的称谓)的眼里却是神圣无比,渤海生人在生活中每遇大事,必请巫婆做法与神灵沟通,以求得到神灵的指示,趋吉避凶。
如此神圣的一个人物却被归芝生剥了衣裳,剪了头发牵着公然游街,这对渤海人来说不啻于奇耻大辱。
于是第二天城里便发生了骚乱,一群土卒(征召的渤海人)抬着一口棺材上了街,棺材里躺着一个草扎的假人,棺材头上墨写着五个大字:李茂之灵位。
苏景大怒,下令卫兵立刻镇压,双方混战一场,骚乱土卒死了十五个,伤了六十多,被逮捕下狱的又有六十多。
苏景本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为示安抚,不久就把被捕土卒放了回去。
却不曾想更大规模的暴乱正在酝酿中,开成元年九月中,骚乱的土卒一千人忽然包围了牙城,要节度使苏景把归芝生交出去处死。苏景自然不能同意,下令卫兵驱赶土卒,双方因此起了冲突。归芝生严斥土卒叛乱,率兵进城平叛,当场斩杀两百土卒,入夜后又捕杀了三百人,龙泉城的上空一片腥风血雨。
归芝生和苏景对渤海生人的基本认识是骁勇好斗,野蛮不知礼,跟这些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想要让他们顺服只能使用武力。
这种认识是否恰当姑且不论,却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自李茂率军入关后,辽东包括渤海的军力都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尤其是进军关中后,辽东地方精锐几乎全部被抽调进关,所剩的都是老弱,且兵力严重不足。便以龙泉道而言,归芝生手中兵力不足五千人,却要统御相当于中原十几个州的广阔地域,捉襟见肘,早已是疲于奔命,不仅如此,这五千人中还有近六成是本地土卒。
这些土卒虽然来自不同的州府,习俗不尽相同,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仇恨,现实中也有利益之争,但对巫神的信仰却是一致的,正是这一点的一致,让原本一盘散沙的土卒拧成了一股反抗之绳。而这一点恰恰被苏景和归芝生所忽视,二人盲目乐观,以为只需举起皮鞭,撂几个响,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卒就狼奔豸突了。
而今鞭子是甩的啪啪响,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卒却非但没有奔逃,反而一股一股地集结起来,四面八方地朝龙泉府城围了过来。更让苏景和归芝生迷惑不解的是土卒的身后竟然站着数以万计的渤海生人!
李茂平灭渤海后,任用李愬为龙泉节度使,以安抚旧地,李愬恩威并施,一面将渤海贵族内迁,一面扶持新的利益层,优待这个阶层,打压其他阶层,人为地在渤海生人之间制造嫌隙,以分而治之。
此后接掌渤海的田萁继承了李愬的做法,并加以深化,她用各种手段把原本就一盘散沙的渤海族群打磨的更细更散,以确保任何一个族群都无法反抗唐的统治。
不过田萁的计划只刚开了个头,就被抽调回幽州,而接掌她出任龙泉节度使的苏景却缺乏实际政治经验,不能完全领会这其中的关巧,加之骨子里又对田萁存有偏见,致使渤海打磨计划半途搁浅,竟让这条已横死在沙滩上的咸鱼忽然间翻了身。
渤海生人骨子里的骁勇好斗被彻底激活了,唐人可以侵占他们的土地,拿走他们的财富,甚至奴役他们的身体,但绝不能亵渎他们的神灵!
亵渎神明者必受天谴,在神明的庇佑下他们必能复国成功!
在神灵的感召下,渤海旧地四处狼烟,为奴为仆的渤海生人再也无法忍受唐人的欺压,他们放下手中的锄头、猎弓,拿起刀枪,穿上旧日战衣,汇聚在神的旗帜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龙泉府被围的水泄不通,这次不仅是骚动的土卒,更有数万愤怒的渤海生人,因小事而引发的危机终于酿成了泼天大祸,苏景见再也隐瞒不下去,这才上报李茂知道。
而今整个渤海旧地烈焰熊熊,四处燃烧着反抗的怒火,已经被内迁的渤海贵族闻讯纷纷逃回本地,举起义旗,招揽旧部,公开反抗李茂的统治。
李茂把秦凤棉叫来痛骂了一顿,渤海旧地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右厢竟然毫不知情,费尽心力豢养这么庞大的情报系统究竟还有何用?!
秦凤棉也感到委屈,自田萁出任情报总管后,他在右厢的地位被一再削弱,早已失去了对辽东各分台的掌控,尤其是扶余、龙泉、安远三分台,更是被田萁视为禁脔,他根本无从插手。渤海旧地有什么事,根本不向他这个右厢首领汇报,而是直接转去了田萁那,至于田萁为何隐瞒不报,还是她也不知道其中原委,他就不得而知了,这种事太敏感他不敢提,更不敢往田萁头上推,只能低头承受着李茂喷来的口水。
李茂发了一通火后,气也消了,他明白秦凤棉也是代人受过,田萁一早就将渤海视作她的领地,右厢设在渤海故地的分台都在她的牢牢掌控中,秦凤棉根本不可能染指。
至于田萁为何隐瞒不报,这也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了。
李茂挥挥手,对秦凤棉说:“给田总管一道手令,让她立即动身去龙泉平息这场叛乱。”又对秦凤棉说:“自今以后,辽东及渤海故地各分台划归田总管直辖,你专心经营关内。”秦凤棉道:“我建议大漠及陇西、西域一带由陈慕阳直辖,或者更为便利。”和渤海故地一样,大漠、西域的右厢分支也非秦凤棉所能染指的,索性都分出去,至少能少担责任。
李茂道:“田总管今后一段时间要留在渤海,总管这个位子你要代理几天,此事我会正式出手令。”秦凤棉大喜,应声而去。
田萁此刻刚从成德赶到淄青,正提醒薛戎要注意有人在淄青搞事,忽然接到李茂的急令要她去龙泉平叛,便向桑容要了一膄海船由莱州启程横渡大海在卑沙城上岸。
船是桑容提供的,为策安全,自然要知会薛老将知道,方便安排舰船护航。薛老将知道了,镇守辽东的王俭也就知道了,王俭自然知道田萁的身份和在李茂心中的地位,特意从辽州赶到卑沙城迎接。
得知田萁是奉命去平定渤海旧地叛乱,便主动提出调兵两千助战,田萁不敢做主,王俭便以辽东留守府的名义飞马报知留镇幽州的郑孝章,郑孝章同意从辽东调兵,又征得文书丞同意后,从集结在归州的乡军郑浦修部中抽调一千五百人随同去龙泉府。
郑浦修是郑孝章的次子,归州的乡军训练水平很高,不亚于正规军,调派乡军助战也是为了田萁此行能建功。
郑孝章明白不管中间有什么曲折,此刻渤海旧地都不能乱,乱则影响全局。
田萁和王俭到归州后,郑浦修见王俭之子王肃随同田萁出征,也忍不住心痒,坚持要亲自领军助战,田萁连声夸赞,问王俭是否合适。
郑孝章是留镇幽州的大总管,东征有他全力支持自然最好不过了,留郑浦修在军中自有他的用处。王俭将调兵令又看了一遍,说:“只说从浦修军中调兵三个营,没有指定统兵是谁,按军中惯例当由主将选任,浦修自告奋勇,自然没什么大问题。”
田萁大喜,传参谋厅命令以高文为主帅,组建招讨都统府,以郑浦修、刘连亮为副帅,王肃为中军兵马使,田萁化名为判官,出辽东军两千,归州乡军一千五百人,会同勿州高文部一千五百人,共五千人,浩浩荡荡杀奔龙泉府。
高文本是渤海人,熟悉渤海风俗和用兵特点,指挥联军七战七捷,只用半个月时间便荡平了龙泉府城外的叛军,固守待援的归芝生见状也率军杀出,在城外十三战十三捷,杀的叛军血流成河,龙泉府境内形势大定。
交代过这件事后,李茂忽然觉得太阳穴突突乱跳,一时心神不宁,总觉得要有什么事发生,果然就在午后接到了龙泉府发生兵变的急报。
这场兵变来的突然,气势汹汹,到李茂接到急报时已经失去了控制,但兵变的起因并不复杂,都知兵马使归芝生某日巡营时见到一个巫婆在那跳大神,四周围了上百名士卒,一个个虔诚无比。归芝生心里恼怒,下令将围观士卒拉到营门前施以鞭刑,打完之后,迫令其下跪暴晒。
事情过了一天,有人举报说那伙士卒又把那巫婆请进兵营里跳大神来了,归芝生勃然大怒,令将士卒收监,又把那巫婆剥了衣裳,剪了头发,脸上涂漆,一根麻绳栓了,牵去游街。
渤海旧地风俗与内地不同,这跳大神的巫婆在归芝生看来滑稽可笑,在渤海生人(唐朝官吏对渤海国归附者的称谓)的眼里却是神圣无比,渤海生人在生活中每遇大事,必请巫婆做法与神灵沟通,以求得到神灵的指示,趋吉避凶。
如此神圣的一个人物却被归芝生剥了衣裳,剪了头发牵着公然游街,这对渤海人来说不啻于奇耻大辱。
于是第二天城里便发生了骚乱,一群土卒(征召的渤海人)抬着一口棺材上了街,棺材里躺着一个草扎的假人,棺材头上墨写着五个大字:李茂之灵位。
苏景大怒,下令卫兵立刻镇压,双方混战一场,骚乱土卒死了十五个,伤了六十多,被逮捕下狱的又有六十多。
苏景本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为示安抚,不久就把被捕土卒放了回去。
却不曾想更大规模的暴乱正在酝酿中,开成元年九月中,骚乱的土卒一千人忽然包围了牙城,要节度使苏景把归芝生交出去处死。苏景自然不能同意,下令卫兵驱赶土卒,双方因此起了冲突。归芝生严斥土卒叛乱,率兵进城平叛,当场斩杀两百土卒,入夜后又捕杀了三百人,龙泉城的上空一片腥风血雨。
归芝生和苏景对渤海生人的基本认识是骁勇好斗,野蛮不知礼,跟这些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想要让他们顺服只能使用武力。
这种认识是否恰当姑且不论,却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自李茂率军入关后,辽东包括渤海的军力都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尤其是进军关中后,辽东地方精锐几乎全部被抽调进关,所剩的都是老弱,且兵力严重不足。便以龙泉道而言,归芝生手中兵力不足五千人,却要统御相当于中原十几个州的广阔地域,捉襟见肘,早已是疲于奔命,不仅如此,这五千人中还有近六成是本地土卒。
这些土卒虽然来自不同的州府,习俗不尽相同,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仇恨,现实中也有利益之争,但对巫神的信仰却是一致的,正是这一点的一致,让原本一盘散沙的土卒拧成了一股反抗之绳。而这一点恰恰被苏景和归芝生所忽视,二人盲目乐观,以为只需举起皮鞭,撂几个响,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卒就狼奔豸突了。
而今鞭子是甩的啪啪响,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卒却非但没有奔逃,反而一股一股地集结起来,四面八方地朝龙泉府城围了过来。更让苏景和归芝生迷惑不解的是土卒的身后竟然站着数以万计的渤海生人!
李茂平灭渤海后,任用李愬为龙泉节度使,以安抚旧地,李愬恩威并施,一面将渤海贵族内迁,一面扶持新的利益层,优待这个阶层,打压其他阶层,人为地在渤海生人之间制造嫌隙,以分而治之。
此后接掌渤海的田萁继承了李愬的做法,并加以深化,她用各种手段把原本就一盘散沙的渤海族群打磨的更细更散,以确保任何一个族群都无法反抗唐的统治。
不过田萁的计划只刚开了个头,就被抽调回幽州,而接掌她出任龙泉节度使的苏景却缺乏实际政治经验,不能完全领会这其中的关巧,加之骨子里又对田萁存有偏见,致使渤海打磨计划半途搁浅,竟让这条已横死在沙滩上的咸鱼忽然间翻了身。
渤海生人骨子里的骁勇好斗被彻底激活了,唐人可以侵占他们的土地,拿走他们的财富,甚至奴役他们的身体,但绝不能亵渎他们的神灵!
亵渎神明者必受天谴,在神明的庇佑下他们必能复国成功!
在神灵的感召下,渤海旧地四处狼烟,为奴为仆的渤海生人再也无法忍受唐人的欺压,他们放下手中的锄头、猎弓,拿起刀枪,穿上旧日战衣,汇聚在神的旗帜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龙泉府被围的水泄不通,这次不仅是骚动的土卒,更有数万愤怒的渤海生人,因小事而引发的危机终于酿成了泼天大祸,苏景见再也隐瞒不下去,这才上报李茂知道。
而今整个渤海旧地烈焰熊熊,四处燃烧着反抗的怒火,已经被内迁的渤海贵族闻讯纷纷逃回本地,举起义旗,招揽旧部,公开反抗李茂的统治。
李茂把秦凤棉叫来痛骂了一顿,渤海旧地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右厢竟然毫不知情,费尽心力豢养这么庞大的情报系统究竟还有何用?!
秦凤棉也感到委屈,自田萁出任情报总管后,他在右厢的地位被一再削弱,早已失去了对辽东各分台的掌控,尤其是扶余、龙泉、安远三分台,更是被田萁视为禁脔,他根本无从插手。渤海旧地有什么事,根本不向他这个右厢首领汇报,而是直接转去了田萁那,至于田萁为何隐瞒不报,还是她也不知道其中原委,他就不得而知了,这种事太敏感他不敢提,更不敢往田萁头上推,只能低头承受着李茂喷来的口水。
李茂发了一通火后,气也消了,他明白秦凤棉也是代人受过,田萁一早就将渤海视作她的领地,右厢设在渤海故地的分台都在她的牢牢掌控中,秦凤棉根本不可能染指。
至于田萁为何隐瞒不报,这也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了。
李茂挥挥手,对秦凤棉说:“给田总管一道手令,让她立即动身去龙泉平息这场叛乱。”又对秦凤棉说:“自今以后,辽东及渤海故地各分台划归田总管直辖,你专心经营关内。”秦凤棉道:“我建议大漠及陇西、西域一带由陈慕阳直辖,或者更为便利。”和渤海故地一样,大漠、西域的右厢分支也非秦凤棉所能染指的,索性都分出去,至少能少担责任。
李茂道:“田总管今后一段时间要留在渤海,总管这个位子你要代理几天,此事我会正式出手令。”秦凤棉大喜,应声而去。
田萁此刻刚从成德赶到淄青,正提醒薛戎要注意有人在淄青搞事,忽然接到李茂的急令要她去龙泉平叛,便向桑容要了一膄海船由莱州启程横渡大海在卑沙城上岸。
船是桑容提供的,为策安全,自然要知会薛老将知道,方便安排舰船护航。薛老将知道了,镇守辽东的王俭也就知道了,王俭自然知道田萁的身份和在李茂心中的地位,特意从辽州赶到卑沙城迎接。
得知田萁是奉命去平定渤海旧地叛乱,便主动提出调兵两千助战,田萁不敢做主,王俭便以辽东留守府的名义飞马报知留镇幽州的郑孝章,郑孝章同意从辽东调兵,又征得文书丞同意后,从集结在归州的乡军郑浦修部中抽调一千五百人随同去龙泉府。
郑浦修是郑孝章的次子,归州的乡军训练水平很高,不亚于正规军,调派乡军助战也是为了田萁此行能建功。
郑孝章明白不管中间有什么曲折,此刻渤海旧地都不能乱,乱则影响全局。
田萁和王俭到归州后,郑浦修见王俭之子王肃随同田萁出征,也忍不住心痒,坚持要亲自领军助战,田萁连声夸赞,问王俭是否合适。
郑孝章是留镇幽州的大总管,东征有他全力支持自然最好不过了,留郑浦修在军中自有他的用处。王俭将调兵令又看了一遍,说:“只说从浦修军中调兵三个营,没有指定统兵是谁,按军中惯例当由主将选任,浦修自告奋勇,自然没什么大问题。”
田萁大喜,传参谋厅命令以高文为主帅,组建招讨都统府,以郑浦修、刘连亮为副帅,王肃为中军兵马使,田萁化名为判官,出辽东军两千,归州乡军一千五百人,会同勿州高文部一千五百人,共五千人,浩浩荡荡杀奔龙泉府。
高文本是渤海人,熟悉渤海风俗和用兵特点,指挥联军七战七捷,只用半个月时间便荡平了龙泉府城外的叛军,固守待援的归芝生见状也率军杀出,在城外十三战十三捷,杀的叛军血流成河,龙泉府境内形势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