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闲居了一个月,李纯才正式召见了李茂,君臣独对自午后至深夜,李纯破天荒地留李茂在宫里宿了一晚,念及他远道辛劳,特赐内教坊歌舞伎二人侍寝。二日午后,李纯邀李茂登太液池画舫,君臣独对一个下午,向晚赐宴麟德殿,朝中亲贵满堂,达上百人之多。
改日,制封李茂成武君王,拜骠骑大将军,赐勋上柱国。
觐见已毕,李纯却迟迟没有放李茂回幽州,李茂也不急着走,他在城中的成武郡王府见了一些人,位高权重的如裴度、李绛、突吐承璀,少年英俊如李德裕、柳公权等。李茂聘柳公权为幽州节度使府掌书记,聘李德裕为观察判官。
柳公权欣然接受,李德裕本已接受,却因父亲李吉甫身染疾病而告免。
入秋之后的长安一片肃杀,彰义节度使吴少阳于这年七月底病故,其子吴元济小心翼翼地封锁了乃父病死的消息,调兵遣将肃清对手,掌握蔡州实权。
蔡州的许多将领也因此被蒙在了鼓里,但令人讽刺的是,远在的长安的李纯却对此一清二楚,甚至比身在局中的吴元济本人还看的清楚。
这一切还是当年李茂打下的基础,扩权后的龙骧营耳目遍及天下,蔡州的军政高层里潜伏有他们的耳目,吴氏父子的一举一动都在朝廷的掌握中。
李纯不动声色地调兵遣将,在吴元济埋头肃清对手抢夺兵权时,他已经悄然完成了对蔡州的包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静候着吴元济自己跳出来,然后制造舆论,坐实吴元济逆臣贼子的身份,再动员天下,一举攻克蔡州。
吴元济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待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向世人公布了父亲的死讯,自任节度留后,遣使入朝,要求朝廷予以转正。
朝议大哗,一片喊打之声,四位宰相李吉甫、裴度、李绛和段德昌,全部赞同对蔡州用兵,为了这一天大唐已经准备了整整六年,是该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了。
李纯冷眼旁观,表面镇定,实则难耐内心的激动。自元和初年突吐承璀兵败河北以来,他等这一天已经等的太久太久了,收复辽东和平息幽州之乱,虽然也是他这位大唐天子的丰功伟绩,但世人在论及这两件事时总免不了要提一下李茂,李茂,是李茂收复了辽东,是李茂驱逐了契丹、室韦稳住了边疆局势;是李茂讨伐了不恭顺的新罗和渤海,让大唐的威名远播边陲,万民敬畏;是李茂平息了幽州之乱,维持了河北的均势平衡,使得朝廷在河北的威望没有因此而降低。
这一切都是李茂的功劳,与远在长安的李纯并无直接干系,作为天子他不想去占有臣子的功劳,虽然李茂将功劳拱手相让,主动加在他的头上,但他仍旧不屑,他骨子里充满了骄傲,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现在蔡州的吴元济主动跳了出来,这很好,这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抓住机会让天下人看看他李纯的手段,看看谁才是元和中兴的第一功勋。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尚,朝中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竭力主张对蔡州用兵的宰相李吉甫突发重病,一命呜呼。
李吉甫因偶感风寒,一个月前被李纯特准在府问事,宫中太医常驻李家帮助调理身体,李吉甫生病期间,李纯的銮驾两次前往探视,太子李恒受命三次前往送药,荣宠极盛。
大唐的天子是多希望他的爱卿能赶快好起来啊,这场旷世功勋,他愿意跟他的李爱卿分享。
宫中太医院的太医一早诊断说李吉甫的病并无大碍,且也的确如太医们所说,李吉甫的身体一天一天健旺起来。
他已经向李纯上表请求入内当值,李纯也正准备允准,偏偏这个时候出了事。
李吉甫的死来的太突然,太离奇,李纯不相信这是上天在警告他什么,他下令有司彻查李吉甫的死因。
皇帝给李吉甫的死画了圈圈,自然无人敢懈怠。
各方神圣各显神通,结果是龙骧营抢先了一步,精通医术的密探在李吉甫的药渣里发现了两味看似很普通的药材,正是这两位药材腐蚀了李吉甫的心肺,让大唐的宰相暴病身亡。
大唐的宰相是被人害死的,这让李纯无比震惊,他清楚地记得昔日吴少成病死,吴少阳继位,大唐的宰相武元衡因为主张讨伐吴少阳,竟被吴少阳派刺客刺杀于长安的街头,这笔账虽然最后算到了王承宗的头上,但这口恶气李纯怎么能忍得了?
父子两代反叛朝廷,一人刺杀一位当朝宰相,好啊,吴家父子果然是英雄盖世!
“盖世英雄”想用这种卑劣手段逼迫朕向他屈服,他真是瞎了狗眼,打错了算盘,朕绝不屈服,朕现在是满腔怒火,朕立刻就要手刃了这逆贼。
暴怒之下的李纯当即就要下诏讨伐淮西,枢密使王守澄、左军中尉突吐承璀好劝歹劝给劝住了。
讨伐淮西箭在弦上,却还要从长计议,急躁不得啊。
暴怒过后,李纯冷静下来,自己这是怎么了,竟会被一个乱臣贼子气的方寸大乱,实在太不应该了,他喝了碗凉茶,擦擦额头上的虚汗,对王守澄和突吐承璀说:“朕困了,要好好睡一觉,谁也不许打搅,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去,成武郡王在京城,一些事你们可以找他商量商量。”
皇帝说完,安然入睡,想什么都没发生过。
王守澄和突吐承璀这对死仇却不得不暂弃前嫌,联袂去往成武郡王府拜见李茂,宣达天子口谕。
李茂感激天子对他的信任,公事公办地和两位炙手可热的亲贵商量起了应对之策。
二日清早,王守澄和突吐承璀联袂入宫向天子复命,李纯接受了他们三人的建议,对李吉甫被害一事暂不处理,以免干扰对淮西用兵大计。
李纯还清楚地记得,昔日武元衡被刺杀于街头后,满朝文武忌惮刺客的刀剑,竟然不敢上朝,致使大明宫的朝堂上空落落的没有人,惹出更古未有的大笑话。
类似的笑话绝不能重演,他召见京兆少尹钟炼,赋予其全权全责,统一调度京城所有的强力部门,稳住局势。
钟炼建议将李吉甫的真正死因在长安高层之间通个气,未知带来恐惧,有些事一旦说透了也就那么回事。李纯准其所请。
李茂成为仅有的几个知道李吉甫真正死因的节度使,为了表示对天子的支持,他郑重上表请以裴度为蔡州都统,发兵讨伐吴元济。
李纯诏令有司将李茂的奏章制成露布公告天下,作为地方节度使支持朝廷用兵淮西的依据,这份奏章出自柳公权之手,文采斐然,一经公布立即流传开来,其中的一些名句被长安士子争相传诵,李茂一跃成为天字第一号的大忠臣,藩帅中主战派、强硬派的代表人物。
吴元济的请求很快被驳回,自八月中,朝廷在和战一事上,意见趋于一致,元和十年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刚过,天子即下诏以宣武节度使韩弘为诸军都统,统帅宣武、义成、河东、襄阳、寿州、山南、淮南等七道(州)兵马十万人讨伐吴元济。
在任用何人为帅一事上,李纯曾征询过李茂的意见,李茂推荐宰相裴度为蔡州都统,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为行军司马兼行营兵马使。
裴度有帅才,这是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了的,他是平定幽州之乱的诸军统帅。
幽州乱平时他远在河南,并未亲临幽州一线,幽州各路平叛大军甚至连他的面都没见过,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名满天下的帅才,他也因此成为征讨蔡州呼声最高的统帅人选。
至于李愬,他虽然是李晟之子,但此前的履历却从未与军旅发生任何联系,他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此刻任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官品虽高,却是个闲散官。
李纯对李茂举荐的这两个人都不以为然,裴度是牛刀,杀鸡焉用牛刀?而李愬则完全是个门外汉,虽然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却从未掌军,这样的人可以出镇内地的节度使(观察使),像薛戎那样无师自通,讨贼杀贼,维护治安,甚至镇军,都不在话下,但领军出征岂可儿戏?
淮西自立于朝廷之外五十年,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万万马虎不得。
李纯对李茂的推荐不予认可,李茂也不多做解释,他是一个外镇藩帅,可以给朝廷出主意,却不宜左右朝廷政局,选贤任将是君主的权力和义务,为臣子者不能越俎代庖。
不过李茂的另一个提醒,却引起了李纯的高度重视,李茂提醒天子要注意洛阳方向,防止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将直接导致前方的溃败,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眼看着秋风已冷,长安城内一片喊打之声,李茂上表朝廷,请求准其回幽州,淮西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河北地方可不能再起乱子。
李纯准其所请,命李茂即刻还回幽州,路径是他设计好了的,走函谷道去洛阳,取道魏博、成德,再回幽州。
改日,制封李茂成武君王,拜骠骑大将军,赐勋上柱国。
觐见已毕,李纯却迟迟没有放李茂回幽州,李茂也不急着走,他在城中的成武郡王府见了一些人,位高权重的如裴度、李绛、突吐承璀,少年英俊如李德裕、柳公权等。李茂聘柳公权为幽州节度使府掌书记,聘李德裕为观察判官。
柳公权欣然接受,李德裕本已接受,却因父亲李吉甫身染疾病而告免。
入秋之后的长安一片肃杀,彰义节度使吴少阳于这年七月底病故,其子吴元济小心翼翼地封锁了乃父病死的消息,调兵遣将肃清对手,掌握蔡州实权。
蔡州的许多将领也因此被蒙在了鼓里,但令人讽刺的是,远在的长安的李纯却对此一清二楚,甚至比身在局中的吴元济本人还看的清楚。
这一切还是当年李茂打下的基础,扩权后的龙骧营耳目遍及天下,蔡州的军政高层里潜伏有他们的耳目,吴氏父子的一举一动都在朝廷的掌握中。
李纯不动声色地调兵遣将,在吴元济埋头肃清对手抢夺兵权时,他已经悄然完成了对蔡州的包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静候着吴元济自己跳出来,然后制造舆论,坐实吴元济逆臣贼子的身份,再动员天下,一举攻克蔡州。
吴元济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待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向世人公布了父亲的死讯,自任节度留后,遣使入朝,要求朝廷予以转正。
朝议大哗,一片喊打之声,四位宰相李吉甫、裴度、李绛和段德昌,全部赞同对蔡州用兵,为了这一天大唐已经准备了整整六年,是该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了。
李纯冷眼旁观,表面镇定,实则难耐内心的激动。自元和初年突吐承璀兵败河北以来,他等这一天已经等的太久太久了,收复辽东和平息幽州之乱,虽然也是他这位大唐天子的丰功伟绩,但世人在论及这两件事时总免不了要提一下李茂,李茂,是李茂收复了辽东,是李茂驱逐了契丹、室韦稳住了边疆局势;是李茂讨伐了不恭顺的新罗和渤海,让大唐的威名远播边陲,万民敬畏;是李茂平息了幽州之乱,维持了河北的均势平衡,使得朝廷在河北的威望没有因此而降低。
这一切都是李茂的功劳,与远在长安的李纯并无直接干系,作为天子他不想去占有臣子的功劳,虽然李茂将功劳拱手相让,主动加在他的头上,但他仍旧不屑,他骨子里充满了骄傲,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现在蔡州的吴元济主动跳了出来,这很好,这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抓住机会让天下人看看他李纯的手段,看看谁才是元和中兴的第一功勋。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尚,朝中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竭力主张对蔡州用兵的宰相李吉甫突发重病,一命呜呼。
李吉甫因偶感风寒,一个月前被李纯特准在府问事,宫中太医常驻李家帮助调理身体,李吉甫生病期间,李纯的銮驾两次前往探视,太子李恒受命三次前往送药,荣宠极盛。
大唐的天子是多希望他的爱卿能赶快好起来啊,这场旷世功勋,他愿意跟他的李爱卿分享。
宫中太医院的太医一早诊断说李吉甫的病并无大碍,且也的确如太医们所说,李吉甫的身体一天一天健旺起来。
他已经向李纯上表请求入内当值,李纯也正准备允准,偏偏这个时候出了事。
李吉甫的死来的太突然,太离奇,李纯不相信这是上天在警告他什么,他下令有司彻查李吉甫的死因。
皇帝给李吉甫的死画了圈圈,自然无人敢懈怠。
各方神圣各显神通,结果是龙骧营抢先了一步,精通医术的密探在李吉甫的药渣里发现了两味看似很普通的药材,正是这两位药材腐蚀了李吉甫的心肺,让大唐的宰相暴病身亡。
大唐的宰相是被人害死的,这让李纯无比震惊,他清楚地记得昔日吴少成病死,吴少阳继位,大唐的宰相武元衡因为主张讨伐吴少阳,竟被吴少阳派刺客刺杀于长安的街头,这笔账虽然最后算到了王承宗的头上,但这口恶气李纯怎么能忍得了?
父子两代反叛朝廷,一人刺杀一位当朝宰相,好啊,吴家父子果然是英雄盖世!
“盖世英雄”想用这种卑劣手段逼迫朕向他屈服,他真是瞎了狗眼,打错了算盘,朕绝不屈服,朕现在是满腔怒火,朕立刻就要手刃了这逆贼。
暴怒之下的李纯当即就要下诏讨伐淮西,枢密使王守澄、左军中尉突吐承璀好劝歹劝给劝住了。
讨伐淮西箭在弦上,却还要从长计议,急躁不得啊。
暴怒过后,李纯冷静下来,自己这是怎么了,竟会被一个乱臣贼子气的方寸大乱,实在太不应该了,他喝了碗凉茶,擦擦额头上的虚汗,对王守澄和突吐承璀说:“朕困了,要好好睡一觉,谁也不许打搅,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去,成武郡王在京城,一些事你们可以找他商量商量。”
皇帝说完,安然入睡,想什么都没发生过。
王守澄和突吐承璀这对死仇却不得不暂弃前嫌,联袂去往成武郡王府拜见李茂,宣达天子口谕。
李茂感激天子对他的信任,公事公办地和两位炙手可热的亲贵商量起了应对之策。
二日清早,王守澄和突吐承璀联袂入宫向天子复命,李纯接受了他们三人的建议,对李吉甫被害一事暂不处理,以免干扰对淮西用兵大计。
李纯还清楚地记得,昔日武元衡被刺杀于街头后,满朝文武忌惮刺客的刀剑,竟然不敢上朝,致使大明宫的朝堂上空落落的没有人,惹出更古未有的大笑话。
类似的笑话绝不能重演,他召见京兆少尹钟炼,赋予其全权全责,统一调度京城所有的强力部门,稳住局势。
钟炼建议将李吉甫的真正死因在长安高层之间通个气,未知带来恐惧,有些事一旦说透了也就那么回事。李纯准其所请。
李茂成为仅有的几个知道李吉甫真正死因的节度使,为了表示对天子的支持,他郑重上表请以裴度为蔡州都统,发兵讨伐吴元济。
李纯诏令有司将李茂的奏章制成露布公告天下,作为地方节度使支持朝廷用兵淮西的依据,这份奏章出自柳公权之手,文采斐然,一经公布立即流传开来,其中的一些名句被长安士子争相传诵,李茂一跃成为天字第一号的大忠臣,藩帅中主战派、强硬派的代表人物。
吴元济的请求很快被驳回,自八月中,朝廷在和战一事上,意见趋于一致,元和十年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刚过,天子即下诏以宣武节度使韩弘为诸军都统,统帅宣武、义成、河东、襄阳、寿州、山南、淮南等七道(州)兵马十万人讨伐吴元济。
在任用何人为帅一事上,李纯曾征询过李茂的意见,李茂推荐宰相裴度为蔡州都统,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为行军司马兼行营兵马使。
裴度有帅才,这是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了的,他是平定幽州之乱的诸军统帅。
幽州乱平时他远在河南,并未亲临幽州一线,幽州各路平叛大军甚至连他的面都没见过,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名满天下的帅才,他也因此成为征讨蔡州呼声最高的统帅人选。
至于李愬,他虽然是李晟之子,但此前的履历却从未与军旅发生任何联系,他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此刻任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官品虽高,却是个闲散官。
李纯对李茂举荐的这两个人都不以为然,裴度是牛刀,杀鸡焉用牛刀?而李愬则完全是个门外汉,虽然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却从未掌军,这样的人可以出镇内地的节度使(观察使),像薛戎那样无师自通,讨贼杀贼,维护治安,甚至镇军,都不在话下,但领军出征岂可儿戏?
淮西自立于朝廷之外五十年,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万万马虎不得。
李纯对李茂的推荐不予认可,李茂也不多做解释,他是一个外镇藩帅,可以给朝廷出主意,却不宜左右朝廷政局,选贤任将是君主的权力和义务,为臣子者不能越俎代庖。
不过李茂的另一个提醒,却引起了李纯的高度重视,李茂提醒天子要注意洛阳方向,防止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将直接导致前方的溃败,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眼看着秋风已冷,长安城内一片喊打之声,李茂上表朝廷,请求准其回幽州,淮西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河北地方可不能再起乱子。
李纯准其所请,命李茂即刻还回幽州,路径是他设计好了的,走函谷道去洛阳,取道魏博、成德,再回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