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老远就看到两个人了,一个身段修长,一袭白袍,肤白如玉。一个一袭青衣,面如冠玉,玉树临风,均不似人间俗物。
他眼睛直勾勾的看了四人半天,被掌柜拍了一下脑勺,才想起来。吆喝一声“四位客人,二楼请”.
“吱、吱”踩着有些年头的黄紫木楼梯,小二领着四人上了二楼。
杨泽挑选了临街中间的雅座,这个位置最好,周围没有障碍物,可以鸟瞰整个江州府,小二想要说什么,朝街外瞅了瞅,转头又下去了。
不一会,一壶上好的碧螺春,倒入杯中,香气扑鼻。
此时正值午时,评词老者身穿墨绿长袍,手拿折扇,桌上放着一块醒木。
四人刚刚落座。
啪。
评词老者醒木响起,把青锋吓了一跳。
老者一挥手,风神闲逸,韵度清美评起词来。
这一回正评说荆州望庭山传人公孙达,一柄浪剑到西平剑棠试剑的事迹。
“当今武林谁最厉害?”一段说完后,下面听客意犹未尽,赶着兴致叫嚷道。
评词老儿接过小孙儿递来的清水,押了一口,清了清嗓子,这才缓缓道“据说北方云中州须弥山施肩吾,施家双鞭已入仙象境,鞭长四尺,共有十三节,施家鞭与其他鞭不同。鞭前有尖,可做剑用,鞭打四方。那劈、扫、抽、划、架、拉、截、摔、刺、撩无人能敌。百年来,无人能敌”。
“鞭是破重甲的利器。施肩吾的双鞭是前朝留下来的。我朝老燕王破盘越国重甲兵正是用的施家的双鞭营,此役盘越五万缦银重甲兵全军覆没,一举平定西陲盘越,为我朝社稷立下了赫赫战功”,评词老儿吊足了大家胃口,说完最后一句,醒木一拍,就算结束了,客人再起哄他也不再讲了。
下面听客一阵叫好,小儿托着彩盘四处讨要彩金。
身侧江州几个纨绔子弟,看着评词老儿收场,无所事事,瞅着身边刚刚坐下一个美人,忒她娘的美了,顿时按奈不住心潮澎湃,像吃了春药一般想在美人面前想表现一番。最好能引起她的注意也好,高谈阔论好不热闹,讨论起半个月来城外通瓯江的怪事。
“你们不知道吧,我们江州府原来几百年前曾经有过一场大战,破城后屠城,尸体都堆满了护城河,死伤冤魂无数。据河边渔夫说晚上都能隐约听到有无数鬼魂哭泣”,其中手持折扇的男子打开折扇轻轻摇晃说。
“据说连屠十六日,屠城后丢下银子,只要第二天银子没了,说明还有活的人,就再次搜索屠城,城中血流成河,不见一个活物,那一仗杀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通瓯江里的水都是红的。那惨不忍睹的景象,连东门庙里泥胎菩萨都从大殿墙上掉了下来。不忍看城中生灵涂炭”。
“是的,今年通瓯江河水一直在上涨。我们家老爷子也嘟囔起这事来。当年战况激烈,前几年还从河中飘出几百具白骨”。
“据说昨天那两个淹死的人是白府的人”。
“嘘,公子小声点,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被白家人听到”,其中男子拿着两个寿山暗红核桃,在手心里轻轻转动。
那一对核桃幽红发亮,显然已经把玩了很久,他停下手,环视一下,示意对方小声点。
在江州府,以白府跟知府的关系的确已经可以只手遮天,不过白家一直居住在城南,很少到城北一带活动。
“怕什么,这江州还能成了他白家的不成?不就是仗着宫中那位……”折扇男子嘴上这样说着,但还是压低了声音,很显然他也知道白家在江州不好惹。
最近百年间,江州府尤以白家人最为昌盛。
白家人在江州,那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谁见了都躲得远远的。
江州知府谭载年,正三品,在朝野中威名颇震,最重孔孟之道,以儒家治江州,博得国子监一帮老夫子、清流的夸赞。上任后,他先于州府四门竖起禁令十五条,凡违禁者,不避富贵,皆责之。一度被王朝儒生命为清流领袖人物。据说最近王朝传出要晋升他礼部侍郎职衔,那可是从二品的肥缺。
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的他,见了白家老太爷,老远也要下轿躬身相迎。白老太爷却总是连轿帘都不开。
杨泽曾经听商号大掌柜纪莫亭说,王城消息,白家老太爷虽然是大柱国,但如此托大,并不是仅仅仰仗的族中曾经出了几十位侍郎、太常寺卿、詹事等官员,而是族中新晋后宫的贤德妃,还有那群聚集江南门阀士族的黄门,这才是他们依仗的后台,朝局微妙,显然国子监寒门士子与士族门阀林立的黄门早已势同水火。
“你怎么知道那是白家的人?”
“据说有人见过他们跟白家少爷去过绛云轩,在那里喝醉了酒还打了几个龟奴。那绛云轩仗着姑娘活好,可是在江州盛气凌人久了,活该挨揍……”。
“那是,据说今年绛云轩花魁柳如是,还未出阁,已经名动京城”。
“最近做法事的和尚、道士都好几拨人了,谁也压不住这通瓯江的冤魂”。
“昨晚知府谭载年请了茅山道士祖师爷张天师,张天师涂满狗血,怀揣黑驴蹄子,一柄钟馗式桃木剑,做法抓鬼。张天师在船楼上还没念完,一个不稳就一头栽进河里。他的徒子徒孙一声喊,赶紧下水捞。那叫一个惨,张天师道袍撕裂的一条条的,胸前血肉模糊,早昏死过去。谭知府也受了惊吓,卧床不起了”。
“你们看,据说那个大和尚是拈花寺来的,逢人就打听江州最近发生的怪事”,说着其中一个人指向对面街上,大雨兀自下个不停,落在青砖地上嗒嗒作响。
杨泽顺着那个人方向看去,一个白衣僧人,大约五十岁左右,白色僧衣僧袍,紫色金丝锦羽缎边紫色袈裟,斜披在右肩海青上。右手拄着一根木棍,身后背着包袱,外面罩着绿蓑衣,青箬笠,由南往北走着。
他身边跟着一位小姑娘,大约八、九岁光景,也是青箬笠,绿蓑衣。眉清目秀,手里拿着一串冰糖葫芦,一脸不情愿的跟在后面。
“拈花寺不是在达州吗?听这寺庙名号,里面是不是都是沾花惹草的花和尚,你看那位还带着个小姑娘,八成是他的私生女”,此时佛教在王朝尚未大兴,士子们也多有偏颇之词。
座位上几个富家公子哥都一脸淫笑,“那个小姑娘倒是长得丹凤眼桃花眸,不错,估计她妈妈绝对是个美人胚子”。
“江州知府谭载年已经在城门张榜悬赏能人异士抓鬼降妖了。今日一早,江州府李主事也被派去玉虚宫请天宁子老道去了”。
江州府通瓯江连续半个月不断有人淹死,邸报早已报入辅政王府。朝中言官右佥督御史弹劾谭知府治理不力,要求刑狱司罢免江州知府,就地擒拿入京,治罪。
“拈花是什么意思?”佛教在王朝还未盛行,很多人对于佛法知之甚少,郡主也不例外,她望着大和尚身后的小女孩,轻声问世子。
“大小姐,你真把书都读到肚子里去了,‘拈花’出自《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是佛祖‘于一切相,离一切相,既是无相’的最高境界,不是那些纨绔子弟想的那样龌龊”。
“爹爹,我真的好饿了,再也没力气往前走了”,正值午时,小姑娘闻着酒楼飘出的香味,咽了几口唾沫,痴痴的望着酒楼。
小姑娘清澈的眼神,可怜兮兮,望着白衣僧人。
他们这样已经转了三天。
小姑娘懊恼道,“早知道就不跟着来了。前两天还能保证有吃的,昨天到现在肚子都快饿扁了。爹爹就知道拿冰糖葫芦哄自己,画饼充饥,越吃越饿。”
和尚从袈裟里啬拮半天,就摸出几文钱,在手里掂了掂又放了回去,柔声道,“闺女,等爹爹找到人了,就请大吃一顿,好吗?”。
小姑娘双眉弯弯,虽然不拭粉,却浑然天成,粉刁玉琢,甚是可爱,她流下委屈泪水,默不作声,跟着和尚远去。
大雨中两个人一前一后,斜风细雨吹来,背影显得有些凄凉。世子对于佛法,从小耳濡目染,对于佛道中的僧侣倍加尊敬。
他低声耳语几句,青锋小跑下楼,向两人追去。
不一会,白衣僧人和小姑娘被请到了二楼。
“施主宅心仁厚,贫僧回到寺中,必为施主在佛祖面前诵千遍金刚经,保佑施主长命百岁”,大和尚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不再客气。
小姑娘初时看到杨泽他们还有些紧张。她第一次跟着爹爹到江州,到处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刨除吃饭这事,这江南果然比西域景色美多了,别有一番景致。
郡主也说不出为什么,很喜欢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她用雪白的手拉小姑娘坐下。
女孩看这一袭白衣的郡主,紧张的心情瞬间好多了,这个仙女姐姐就像庙里的菩萨一样漂亮。
“今天遇到菩萨心肠的施主,闺女你可以大吃一顿”,白衣僧人极为豪放,也不避讳,对着女儿关心道。
“爹爹,你……”小姑娘还是有些害羞,低头不语。
“这个花和尚真不孬,还是个酒肉和尚嘞”,小二跟店家嘀咕道。
看着小姑娘吃的津津有味,白衣僧人满面笑容。
白衣僧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如寺庙中金刚罗汉,自有一股威严,他也不客气,拿过酒壶,倒上一杯酒自酌自饮起来。
小姑娘吃了几口,抬头看看大和尚。她对大和尚吃肉、饮酒也不以为意,看来是见惯了他吃肉、喝酒,还不时给他夹菜。
“大师,你不像是江州附近寺庙中人,不知此来江州所为何事?”杨泽端着酒杯,慢慢品着,恭敬道。
“贫僧从达州拈花寺而来。有一日坐禅,佛祖揭示我尘缘未了,让我下山,了却这一段俗缘”。
“那是瞎眼婆婆让你下山的吧”,小女孩抬起头,天真的说道。
白衣僧人朝她微微一笑,轻声道“闺女,瞎眼婆婆可不瞎”。
“大师,通瓯江中的真的有冤死的鬼魂吗?”,此时正值鲈鱼上市,鱼肉极为鲜美,入口即化,杨泽刚刚把肉放到嘴里。
突然想到,要是水中几百年前真的堆尸如山,这通瓯江的鲈鱼是杂食动物,不知道有没有吃过生肉(人肉),杨泽赶紧吐了出来,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一切诸法皆如幻想。种如是因,收如是果,缘起法身揭诸法因缘生,机缘到时,自然水落石出”。
“大师,世人持有念珠求佛,那菩萨手里为什么也有念珠,她是在求谁呢?”
“我佛慈悲,佛法本在世间行,他是告诉我们求人不如求自己”,白衣僧人又倒上一杯酒一饮而尽。
“我在拈花寺就听说过,江南好,最好是一坛醉仙酒,可惜贫僧无缘一尝”。
杨泽挥了挥手,不久一坛酒香弥漫的醉仙酒被送来,香气四溢。
“可知道这酒是怎么做的?”,大和尚抹了抹嘴,赞叹道“好酒,好酒,不愧被那老不死的学究秋俊赞为酒满长生瘿木瓢,花开仙馆宴春宵的极品”。
“这酒是每年夏天从奔涌不息古井打水,配以冬天的五年生的瘿木,春天四月十六日的补血花,此时花期最盛,酿造而成”,杨泽如数家珍,毫无保留道。
大和尚醉眼酩酊的看着世子,点了点头。
小姑娘不一会吃饱了,端是冰雪聪明,甚是懂事,不一会就跟郡主熟悉了,郡主叶清璇忍不住将手腕上一串明珠摘下来,给小姑娘带上,这串明珠乃册封郡主时,皇后亲自赏赐的大内贡品,价值千金。
明珠发出淡黄色的光晕,一看就是上等的凌州黄玉。小姑娘羞涩的低着头,脸颊绯红,衬得小姑娘更如粉雕玉琢一般,小姑娘高兴的合不拢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虽然小也识得这是上等黄玉。
他眼睛直勾勾的看了四人半天,被掌柜拍了一下脑勺,才想起来。吆喝一声“四位客人,二楼请”.
“吱、吱”踩着有些年头的黄紫木楼梯,小二领着四人上了二楼。
杨泽挑选了临街中间的雅座,这个位置最好,周围没有障碍物,可以鸟瞰整个江州府,小二想要说什么,朝街外瞅了瞅,转头又下去了。
不一会,一壶上好的碧螺春,倒入杯中,香气扑鼻。
此时正值午时,评词老者身穿墨绿长袍,手拿折扇,桌上放着一块醒木。
四人刚刚落座。
啪。
评词老者醒木响起,把青锋吓了一跳。
老者一挥手,风神闲逸,韵度清美评起词来。
这一回正评说荆州望庭山传人公孙达,一柄浪剑到西平剑棠试剑的事迹。
“当今武林谁最厉害?”一段说完后,下面听客意犹未尽,赶着兴致叫嚷道。
评词老儿接过小孙儿递来的清水,押了一口,清了清嗓子,这才缓缓道“据说北方云中州须弥山施肩吾,施家双鞭已入仙象境,鞭长四尺,共有十三节,施家鞭与其他鞭不同。鞭前有尖,可做剑用,鞭打四方。那劈、扫、抽、划、架、拉、截、摔、刺、撩无人能敌。百年来,无人能敌”。
“鞭是破重甲的利器。施肩吾的双鞭是前朝留下来的。我朝老燕王破盘越国重甲兵正是用的施家的双鞭营,此役盘越五万缦银重甲兵全军覆没,一举平定西陲盘越,为我朝社稷立下了赫赫战功”,评词老儿吊足了大家胃口,说完最后一句,醒木一拍,就算结束了,客人再起哄他也不再讲了。
下面听客一阵叫好,小儿托着彩盘四处讨要彩金。
身侧江州几个纨绔子弟,看着评词老儿收场,无所事事,瞅着身边刚刚坐下一个美人,忒她娘的美了,顿时按奈不住心潮澎湃,像吃了春药一般想在美人面前想表现一番。最好能引起她的注意也好,高谈阔论好不热闹,讨论起半个月来城外通瓯江的怪事。
“你们不知道吧,我们江州府原来几百年前曾经有过一场大战,破城后屠城,尸体都堆满了护城河,死伤冤魂无数。据河边渔夫说晚上都能隐约听到有无数鬼魂哭泣”,其中手持折扇的男子打开折扇轻轻摇晃说。
“据说连屠十六日,屠城后丢下银子,只要第二天银子没了,说明还有活的人,就再次搜索屠城,城中血流成河,不见一个活物,那一仗杀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通瓯江里的水都是红的。那惨不忍睹的景象,连东门庙里泥胎菩萨都从大殿墙上掉了下来。不忍看城中生灵涂炭”。
“是的,今年通瓯江河水一直在上涨。我们家老爷子也嘟囔起这事来。当年战况激烈,前几年还从河中飘出几百具白骨”。
“据说昨天那两个淹死的人是白府的人”。
“嘘,公子小声点,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被白家人听到”,其中男子拿着两个寿山暗红核桃,在手心里轻轻转动。
那一对核桃幽红发亮,显然已经把玩了很久,他停下手,环视一下,示意对方小声点。
在江州府,以白府跟知府的关系的确已经可以只手遮天,不过白家一直居住在城南,很少到城北一带活动。
“怕什么,这江州还能成了他白家的不成?不就是仗着宫中那位……”折扇男子嘴上这样说着,但还是压低了声音,很显然他也知道白家在江州不好惹。
最近百年间,江州府尤以白家人最为昌盛。
白家人在江州,那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谁见了都躲得远远的。
江州知府谭载年,正三品,在朝野中威名颇震,最重孔孟之道,以儒家治江州,博得国子监一帮老夫子、清流的夸赞。上任后,他先于州府四门竖起禁令十五条,凡违禁者,不避富贵,皆责之。一度被王朝儒生命为清流领袖人物。据说最近王朝传出要晋升他礼部侍郎职衔,那可是从二品的肥缺。
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的他,见了白家老太爷,老远也要下轿躬身相迎。白老太爷却总是连轿帘都不开。
杨泽曾经听商号大掌柜纪莫亭说,王城消息,白家老太爷虽然是大柱国,但如此托大,并不是仅仅仰仗的族中曾经出了几十位侍郎、太常寺卿、詹事等官员,而是族中新晋后宫的贤德妃,还有那群聚集江南门阀士族的黄门,这才是他们依仗的后台,朝局微妙,显然国子监寒门士子与士族门阀林立的黄门早已势同水火。
“你怎么知道那是白家的人?”
“据说有人见过他们跟白家少爷去过绛云轩,在那里喝醉了酒还打了几个龟奴。那绛云轩仗着姑娘活好,可是在江州盛气凌人久了,活该挨揍……”。
“那是,据说今年绛云轩花魁柳如是,还未出阁,已经名动京城”。
“最近做法事的和尚、道士都好几拨人了,谁也压不住这通瓯江的冤魂”。
“昨晚知府谭载年请了茅山道士祖师爷张天师,张天师涂满狗血,怀揣黑驴蹄子,一柄钟馗式桃木剑,做法抓鬼。张天师在船楼上还没念完,一个不稳就一头栽进河里。他的徒子徒孙一声喊,赶紧下水捞。那叫一个惨,张天师道袍撕裂的一条条的,胸前血肉模糊,早昏死过去。谭知府也受了惊吓,卧床不起了”。
“你们看,据说那个大和尚是拈花寺来的,逢人就打听江州最近发生的怪事”,说着其中一个人指向对面街上,大雨兀自下个不停,落在青砖地上嗒嗒作响。
杨泽顺着那个人方向看去,一个白衣僧人,大约五十岁左右,白色僧衣僧袍,紫色金丝锦羽缎边紫色袈裟,斜披在右肩海青上。右手拄着一根木棍,身后背着包袱,外面罩着绿蓑衣,青箬笠,由南往北走着。
他身边跟着一位小姑娘,大约八、九岁光景,也是青箬笠,绿蓑衣。眉清目秀,手里拿着一串冰糖葫芦,一脸不情愿的跟在后面。
“拈花寺不是在达州吗?听这寺庙名号,里面是不是都是沾花惹草的花和尚,你看那位还带着个小姑娘,八成是他的私生女”,此时佛教在王朝尚未大兴,士子们也多有偏颇之词。
座位上几个富家公子哥都一脸淫笑,“那个小姑娘倒是长得丹凤眼桃花眸,不错,估计她妈妈绝对是个美人胚子”。
“江州知府谭载年已经在城门张榜悬赏能人异士抓鬼降妖了。今日一早,江州府李主事也被派去玉虚宫请天宁子老道去了”。
江州府通瓯江连续半个月不断有人淹死,邸报早已报入辅政王府。朝中言官右佥督御史弹劾谭知府治理不力,要求刑狱司罢免江州知府,就地擒拿入京,治罪。
“拈花是什么意思?”佛教在王朝还未盛行,很多人对于佛法知之甚少,郡主也不例外,她望着大和尚身后的小女孩,轻声问世子。
“大小姐,你真把书都读到肚子里去了,‘拈花’出自《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是佛祖‘于一切相,离一切相,既是无相’的最高境界,不是那些纨绔子弟想的那样龌龊”。
“爹爹,我真的好饿了,再也没力气往前走了”,正值午时,小姑娘闻着酒楼飘出的香味,咽了几口唾沫,痴痴的望着酒楼。
小姑娘清澈的眼神,可怜兮兮,望着白衣僧人。
他们这样已经转了三天。
小姑娘懊恼道,“早知道就不跟着来了。前两天还能保证有吃的,昨天到现在肚子都快饿扁了。爹爹就知道拿冰糖葫芦哄自己,画饼充饥,越吃越饿。”
和尚从袈裟里啬拮半天,就摸出几文钱,在手里掂了掂又放了回去,柔声道,“闺女,等爹爹找到人了,就请大吃一顿,好吗?”。
小姑娘双眉弯弯,虽然不拭粉,却浑然天成,粉刁玉琢,甚是可爱,她流下委屈泪水,默不作声,跟着和尚远去。
大雨中两个人一前一后,斜风细雨吹来,背影显得有些凄凉。世子对于佛法,从小耳濡目染,对于佛道中的僧侣倍加尊敬。
他低声耳语几句,青锋小跑下楼,向两人追去。
不一会,白衣僧人和小姑娘被请到了二楼。
“施主宅心仁厚,贫僧回到寺中,必为施主在佛祖面前诵千遍金刚经,保佑施主长命百岁”,大和尚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不再客气。
小姑娘初时看到杨泽他们还有些紧张。她第一次跟着爹爹到江州,到处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刨除吃饭这事,这江南果然比西域景色美多了,别有一番景致。
郡主也说不出为什么,很喜欢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她用雪白的手拉小姑娘坐下。
女孩看这一袭白衣的郡主,紧张的心情瞬间好多了,这个仙女姐姐就像庙里的菩萨一样漂亮。
“今天遇到菩萨心肠的施主,闺女你可以大吃一顿”,白衣僧人极为豪放,也不避讳,对着女儿关心道。
“爹爹,你……”小姑娘还是有些害羞,低头不语。
“这个花和尚真不孬,还是个酒肉和尚嘞”,小二跟店家嘀咕道。
看着小姑娘吃的津津有味,白衣僧人满面笑容。
白衣僧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如寺庙中金刚罗汉,自有一股威严,他也不客气,拿过酒壶,倒上一杯酒自酌自饮起来。
小姑娘吃了几口,抬头看看大和尚。她对大和尚吃肉、饮酒也不以为意,看来是见惯了他吃肉、喝酒,还不时给他夹菜。
“大师,你不像是江州附近寺庙中人,不知此来江州所为何事?”杨泽端着酒杯,慢慢品着,恭敬道。
“贫僧从达州拈花寺而来。有一日坐禅,佛祖揭示我尘缘未了,让我下山,了却这一段俗缘”。
“那是瞎眼婆婆让你下山的吧”,小女孩抬起头,天真的说道。
白衣僧人朝她微微一笑,轻声道“闺女,瞎眼婆婆可不瞎”。
“大师,通瓯江中的真的有冤死的鬼魂吗?”,此时正值鲈鱼上市,鱼肉极为鲜美,入口即化,杨泽刚刚把肉放到嘴里。
突然想到,要是水中几百年前真的堆尸如山,这通瓯江的鲈鱼是杂食动物,不知道有没有吃过生肉(人肉),杨泽赶紧吐了出来,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一切诸法皆如幻想。种如是因,收如是果,缘起法身揭诸法因缘生,机缘到时,自然水落石出”。
“大师,世人持有念珠求佛,那菩萨手里为什么也有念珠,她是在求谁呢?”
“我佛慈悲,佛法本在世间行,他是告诉我们求人不如求自己”,白衣僧人又倒上一杯酒一饮而尽。
“我在拈花寺就听说过,江南好,最好是一坛醉仙酒,可惜贫僧无缘一尝”。
杨泽挥了挥手,不久一坛酒香弥漫的醉仙酒被送来,香气四溢。
“可知道这酒是怎么做的?”,大和尚抹了抹嘴,赞叹道“好酒,好酒,不愧被那老不死的学究秋俊赞为酒满长生瘿木瓢,花开仙馆宴春宵的极品”。
“这酒是每年夏天从奔涌不息古井打水,配以冬天的五年生的瘿木,春天四月十六日的补血花,此时花期最盛,酿造而成”,杨泽如数家珍,毫无保留道。
大和尚醉眼酩酊的看着世子,点了点头。
小姑娘不一会吃饱了,端是冰雪聪明,甚是懂事,不一会就跟郡主熟悉了,郡主叶清璇忍不住将手腕上一串明珠摘下来,给小姑娘带上,这串明珠乃册封郡主时,皇后亲自赏赐的大内贡品,价值千金。
明珠发出淡黄色的光晕,一看就是上等的凌州黄玉。小姑娘羞涩的低着头,脸颊绯红,衬得小姑娘更如粉雕玉琢一般,小姑娘高兴的合不拢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虽然小也识得这是上等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