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在得知北王军两万援军抵达饶城之北之后,心呼一声好险。要不是他坚决执行东王府的命令,在一日之间不惜任何代价攻克了饶城,等这两万兵马到来,战局很可能会逆转。
这两万援军或许无法吃掉张行所率的六万多兵马,却能保证李尚清所部全身而退。李尚清所部毕竟是洛阳军骑兵中的精锐,在平原上展开决战,一万多精良的骑兵随时可以左右战局的发展。
张行除了命令军队驻扎不轻易冒进的同时,也在打探这路援军的动向。当得知这路兵马原地驻扎,张行也感觉到费解。
东王府如今六万多兵马,驻扎在城内,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而洛阳军这路援军不过两万多人马,而且还并非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驻扎在城外显然是有些“托大”。
便在张行感觉犹豫不决,不知是该进攻还是休整观望的时候,有侍卫来报,说是有敌方信使来见。
“让人到军帐来!”
张行将临时的中军大帐设立在饶城的守备营空地里,这里地方宽敞,容易搭建帐篷。而且主要因为城内如今死尸太多,士兵还在清理,同时城中有不少的民居着火焚毁,也要临时安置城中百姓。
两名使节,一高一矮看上去都是三十多岁,身着便衣而非军服而来。
到了中军大帐,这两名使节没有说任何话,却被人按倒在地。
“将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高个子的使节被人按住,高声喝道。
“两军交战?我们是奉陛下钦命,扫平叛逆,叛逆无权说这等话!”张行喝道。
高个子的使节继续喊道:“我等是来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张行才下令让随从将两人放开。两名使节拍了拍身上的衣服,继而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函道:“这是我家将军投诚的降书。还请将军代为转达给陛下和东王。”
“你们带兵主帅是何人?”张行让侍从接过投降书,却没看,因为这不符合韩健的命令,韩健可没说让他在战场上纳降。虽然他也知道有两万洛阳军投降,将意味着此消彼长,对战事很有利。
高个子的使节道:“我军主帅,乃是东武卫大将军孙少谦是也。”
张行随韩健从洛阳城出来,自然知道孙少谦曾率追兵追赶,不过却有意放行。张行第孙少谦还是颇怀敬意。
等他拿过信函一看,眉头却一皱,因为写信的根本就不是孙少谦,而是孙少谦部下一名叫王玥的正将。
“你们孙将军,怎的不亲自写信来降?”张行喝问道。
高个子使节高声道:“孙少谦不识时务,投靠叛逆,已经为我等所杀,如今阵中乃是王将军做主,是王将军特命我等前来献降。”
张行听了,不禁怒从心起。他对孙少谦可说是十分敬佩,眼看孙少谦被这群吃里扒外的将领给杀了,还来大言不惭投降,哪能不怒。
但张行也很清楚现如今的处境,孙少谦虽然算是个名将,而且颇有威望,但毕竟身负做将领的使命,就算是明知道杨余乃是叛逆,也没有临阵倒戈,只是在当初追赶东王府和南王府一行时“中计”撤回。
这也说明,要是孙少谦仍旧为主将,肯定不会投降。
“你二人先行下去,此事……容本将军再做思量。”张行阴沉着脸道。
等两名使节暂时下去等候消息,张行让人把灯点了起来。此时已经要入夜,他估算了一下时间,要是云锦的兵马继续往饶城方向靠近,如今应该是在饶城东北大约六七十里之外,距离淮河也只有二三十里。
按照韩健的军令,在攻陷饶城之后,不需要停顿,继续带兵北上进逼云锦所部。在韩健预估中,要是张行能顺利攻陷饶城,令李尚清全军覆没,那云锦绝不会在淮河以南恋战,而是会带兵渡河,往洛州方向靠近。
虽然到时候东王府可以顺势收回被洛阳军所占的十几座城池,但却未达到决战的效果,一旦洛阳军保存了实力,这场战事就等于是还没结束。之后战事瞬息万变,任何结果都有可能。
韩健的意思就是,要趁着云锦所部渡河北上之前展开决战,将云锦所部彻底歼灭。
这时候,原本属于孙少谦的两万人马,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两万援军,若是孙少谦所率领,在得知饶城已经失陷的情况下,必然会动身北上与云锦所部也就是大部队汇合,继续北上。那就跟韩健的设想所吻合。到时候张行所部和林詹所部有十多万兵马,打云锦的六万多兵马,一鼓作气取胜机会非常之大。
但现在孙少谦却是被副将所杀,而且副将下令驻扎,派人来投降。
本来张行是很不愿意接收这路降军,但现下,要是他不接受,将意味着这两万兵马会成为他所剩余五万多兵马北上的绊脚石。他的军队,很可能不能在限期之内动身北上与林詹所部会合。
“张将军,到底如何回复?那边已经在催了?”副官到帐篷里来,对张行禀报道。
“接受条件,派人去城外接洽。”张行心中有些无奈,心说也只好做如此安排。
张行连夜派人随使节去城外纳降,这事关他这一路兵马能否按期北上。
张行连续几日未睡,也不能有丝毫休整。但他还是下令全军先休整一晚,到第二天再动身出发。
同时,这一晚,张行也是要先弄清楚洛阳军这两万多兵马是真降还是诈降。任何小小的决定,都可能关乎到战局的变化,他也心知不能怠慢。毕竟现在东王在江都城,很多事不能直接去请示,他相信就算是回头韩健知道这件事,也不会怪责他未听命令。
到午夜,张行刚小寐一会,便得到消息,说是城外兵马的主帅王玥,已经亲自带着少量随从到饶城来投降,为了表示诚意,王玥甚至会进城亲自来见他。
张行心中带着几分恼怒,虽然他很想杀了王玥,但他知道杀了王玥只会引起城外两万多兵马的“哗变”,到时候乱局将无法收拾。
张行耐着性子,亲自见了王玥,才知道王玥也并非年轻将领,而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将”。
在得到张行准允之后,王玥正式提升到张行“副帅”级别,名义上是升官,但实际上是被调到张行身边,令其脱离手底下的军将。
王玥也很清楚这是投降将领的“基本待遇”,既然投诚,而且又是大战在即,为了防止他诈降,自然会将他调离岗位,而由张行派出的将领协同原本洛阳军中的将领来协同军队的调度。
到四月二十六黎明。接收的事情基本完成,张行派出一路一万多的兵马先行北上,而城外的两万多人马,张行却归置在中军之中,将原本整体的建制打散,随在中军大部队中北上。
四月二十七中午,军队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行军之后,已经距离淮河不到二十里。这时候张行所部距离云锦所部也不到十里。
而原本云锦已经派了一部分人马过河,本来以为以东王府兵马行军的速度,他的军队可以顺利过淮河,但早半途他才发现东王府兵马来的太快,而且一下子还不是来了一路兵马,而是张行和林詹两方人马共有近十万大军。
到此时,云锦面前也有两条选择。因为船只不多,一时间能过河的人也不多,他可以选择继续运兵渡河,但在东王府兵马杀到之前,他只能将主要将领运过河,运过河的士兵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将留在南岸的三万多人马置之不理,但这也将意味着,他原本剩下的不到五万人马,只剩下还不到两万人。
这等于是不战自溃。
云锦显然不想就此认输,云锦也算是有经验的将领,也熟读军书,他自然很清楚“破釜沉舟”还有“背水一战”,现在他的处境,跟一千多年前的韩信很相似,都是背靠一条大河,而且兵马上占据劣势。
但他深信,他自己也会成为第二个韩信。
于是在东王府兵马尚未完全到河岸之前,将原本渡河的八九千人马再运过来,然后破釜沉舟来个背水一战。
云锦也自然很清楚,当初韩信能够得胜,并非仅仅因为背靠着一条河,还有很多准备。但当下他可以利用的条件很少,没法斜插到东王府兵马的后路,也没有援军,只能在河岸上布阵。
而河岸周围,没有城镇,也没有高墙深城,他只能临时构筑防御工事。
在他看来,只要能守住,就有机会“杀出去”,却没想到自己把后路给堵死。
本来他脑海中也一闪而过,要主动出击,趁着东王府兵马刚远道而来,未及休整,来个突然袭击,杀其个措手不及。
这本来是最好的策略,但他觉得,那样做的风险太大,而且东王府兵马众多,不是随便可以偷袭的。
从开始设置防御工事,就已经注定了整场战事的结局。
这两万援军或许无法吃掉张行所率的六万多兵马,却能保证李尚清所部全身而退。李尚清所部毕竟是洛阳军骑兵中的精锐,在平原上展开决战,一万多精良的骑兵随时可以左右战局的发展。
张行除了命令军队驻扎不轻易冒进的同时,也在打探这路援军的动向。当得知这路兵马原地驻扎,张行也感觉到费解。
东王府如今六万多兵马,驻扎在城内,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而洛阳军这路援军不过两万多人马,而且还并非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驻扎在城外显然是有些“托大”。
便在张行感觉犹豫不决,不知是该进攻还是休整观望的时候,有侍卫来报,说是有敌方信使来见。
“让人到军帐来!”
张行将临时的中军大帐设立在饶城的守备营空地里,这里地方宽敞,容易搭建帐篷。而且主要因为城内如今死尸太多,士兵还在清理,同时城中有不少的民居着火焚毁,也要临时安置城中百姓。
两名使节,一高一矮看上去都是三十多岁,身着便衣而非军服而来。
到了中军大帐,这两名使节没有说任何话,却被人按倒在地。
“将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高个子的使节被人按住,高声喝道。
“两军交战?我们是奉陛下钦命,扫平叛逆,叛逆无权说这等话!”张行喝道。
高个子的使节继续喊道:“我等是来弃暗投明!”
听到这话,张行才下令让随从将两人放开。两名使节拍了拍身上的衣服,继而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函道:“这是我家将军投诚的降书。还请将军代为转达给陛下和东王。”
“你们带兵主帅是何人?”张行让侍从接过投降书,却没看,因为这不符合韩健的命令,韩健可没说让他在战场上纳降。虽然他也知道有两万洛阳军投降,将意味着此消彼长,对战事很有利。
高个子的使节道:“我军主帅,乃是东武卫大将军孙少谦是也。”
张行随韩健从洛阳城出来,自然知道孙少谦曾率追兵追赶,不过却有意放行。张行第孙少谦还是颇怀敬意。
等他拿过信函一看,眉头却一皱,因为写信的根本就不是孙少谦,而是孙少谦部下一名叫王玥的正将。
“你们孙将军,怎的不亲自写信来降?”张行喝问道。
高个子使节高声道:“孙少谦不识时务,投靠叛逆,已经为我等所杀,如今阵中乃是王将军做主,是王将军特命我等前来献降。”
张行听了,不禁怒从心起。他对孙少谦可说是十分敬佩,眼看孙少谦被这群吃里扒外的将领给杀了,还来大言不惭投降,哪能不怒。
但张行也很清楚现如今的处境,孙少谦虽然算是个名将,而且颇有威望,但毕竟身负做将领的使命,就算是明知道杨余乃是叛逆,也没有临阵倒戈,只是在当初追赶东王府和南王府一行时“中计”撤回。
这也说明,要是孙少谦仍旧为主将,肯定不会投降。
“你二人先行下去,此事……容本将军再做思量。”张行阴沉着脸道。
等两名使节暂时下去等候消息,张行让人把灯点了起来。此时已经要入夜,他估算了一下时间,要是云锦的兵马继续往饶城方向靠近,如今应该是在饶城东北大约六七十里之外,距离淮河也只有二三十里。
按照韩健的军令,在攻陷饶城之后,不需要停顿,继续带兵北上进逼云锦所部。在韩健预估中,要是张行能顺利攻陷饶城,令李尚清全军覆没,那云锦绝不会在淮河以南恋战,而是会带兵渡河,往洛州方向靠近。
虽然到时候东王府可以顺势收回被洛阳军所占的十几座城池,但却未达到决战的效果,一旦洛阳军保存了实力,这场战事就等于是还没结束。之后战事瞬息万变,任何结果都有可能。
韩健的意思就是,要趁着云锦所部渡河北上之前展开决战,将云锦所部彻底歼灭。
这时候,原本属于孙少谦的两万人马,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两万援军,若是孙少谦所率领,在得知饶城已经失陷的情况下,必然会动身北上与云锦所部也就是大部队汇合,继续北上。那就跟韩健的设想所吻合。到时候张行所部和林詹所部有十多万兵马,打云锦的六万多兵马,一鼓作气取胜机会非常之大。
但现在孙少谦却是被副将所杀,而且副将下令驻扎,派人来投降。
本来张行是很不愿意接收这路降军,但现下,要是他不接受,将意味着这两万兵马会成为他所剩余五万多兵马北上的绊脚石。他的军队,很可能不能在限期之内动身北上与林詹所部会合。
“张将军,到底如何回复?那边已经在催了?”副官到帐篷里来,对张行禀报道。
“接受条件,派人去城外接洽。”张行心中有些无奈,心说也只好做如此安排。
张行连夜派人随使节去城外纳降,这事关他这一路兵马能否按期北上。
张行连续几日未睡,也不能有丝毫休整。但他还是下令全军先休整一晚,到第二天再动身出发。
同时,这一晚,张行也是要先弄清楚洛阳军这两万多兵马是真降还是诈降。任何小小的决定,都可能关乎到战局的变化,他也心知不能怠慢。毕竟现在东王在江都城,很多事不能直接去请示,他相信就算是回头韩健知道这件事,也不会怪责他未听命令。
到午夜,张行刚小寐一会,便得到消息,说是城外兵马的主帅王玥,已经亲自带着少量随从到饶城来投降,为了表示诚意,王玥甚至会进城亲自来见他。
张行心中带着几分恼怒,虽然他很想杀了王玥,但他知道杀了王玥只会引起城外两万多兵马的“哗变”,到时候乱局将无法收拾。
张行耐着性子,亲自见了王玥,才知道王玥也并非年轻将领,而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将”。
在得到张行准允之后,王玥正式提升到张行“副帅”级别,名义上是升官,但实际上是被调到张行身边,令其脱离手底下的军将。
王玥也很清楚这是投降将领的“基本待遇”,既然投诚,而且又是大战在即,为了防止他诈降,自然会将他调离岗位,而由张行派出的将领协同原本洛阳军中的将领来协同军队的调度。
到四月二十六黎明。接收的事情基本完成,张行派出一路一万多的兵马先行北上,而城外的两万多人马,张行却归置在中军之中,将原本整体的建制打散,随在中军大部队中北上。
四月二十七中午,军队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行军之后,已经距离淮河不到二十里。这时候张行所部距离云锦所部也不到十里。
而原本云锦已经派了一部分人马过河,本来以为以东王府兵马行军的速度,他的军队可以顺利过淮河,但早半途他才发现东王府兵马来的太快,而且一下子还不是来了一路兵马,而是张行和林詹两方人马共有近十万大军。
到此时,云锦面前也有两条选择。因为船只不多,一时间能过河的人也不多,他可以选择继续运兵渡河,但在东王府兵马杀到之前,他只能将主要将领运过河,运过河的士兵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将留在南岸的三万多人马置之不理,但这也将意味着,他原本剩下的不到五万人马,只剩下还不到两万人。
这等于是不战自溃。
云锦显然不想就此认输,云锦也算是有经验的将领,也熟读军书,他自然很清楚“破釜沉舟”还有“背水一战”,现在他的处境,跟一千多年前的韩信很相似,都是背靠一条大河,而且兵马上占据劣势。
但他深信,他自己也会成为第二个韩信。
于是在东王府兵马尚未完全到河岸之前,将原本渡河的八九千人马再运过来,然后破釜沉舟来个背水一战。
云锦也自然很清楚,当初韩信能够得胜,并非仅仅因为背靠着一条河,还有很多准备。但当下他可以利用的条件很少,没法斜插到东王府兵马的后路,也没有援军,只能在河岸上布阵。
而河岸周围,没有城镇,也没有高墙深城,他只能临时构筑防御工事。
在他看来,只要能守住,就有机会“杀出去”,却没想到自己把后路给堵死。
本来他脑海中也一闪而过,要主动出击,趁着东王府兵马刚远道而来,未及休整,来个突然袭击,杀其个措手不及。
这本来是最好的策略,但他觉得,那样做的风险太大,而且东王府兵马众多,不是随便可以偷袭的。
从开始设置防御工事,就已经注定了整场战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