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二,林詹带兵出城的第四天,其兵马离开江都不过一百六十多里,距离南齐运粮的船只还有一百多里。
南齐运粮过来,原本江都是派了兵马前去保护的,而且调动了地方守备军,加起来有一两千的兵马。
加上林詹所带的八千兵马,这次负责运粮的兵马有近万人。
这在外人看来,江都也是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武力来保证这条粮道的畅通,可谁也没想到,北王骑兵的行动也十分迅捷,不过十天时间,从得到情报再到出兵南下,一路行军到江都之南,已经扼守住了这条粮道,令运粮的船只不能北上。
忌惮于齐朝军威,北王军不敢贸然与齐朝开战,因而就算明知道负责押送粮草的齐朝兵马不过才不到五百士兵,北王军也是驻足观望,只等粮食运到江都之外再行行动。
却在这时,林詹的八千兵马赶到,一场恶战似乎也在所难免。
五月初二黄昏,第一场小的战事展开。林詹派出的一支大约百骑的小队,遭遇到了北王军大约六百骑兵。
一场发生在河岸的屠杀,东王府的骑兵队,活着回去的只有两人。
原本林詹带兵一天不过走四十多里,到此时,他也不得不下令驻扎下来,因为再往南走,将与北王骑兵的正规军正面接触。
这场小的战事发生后,北王军前锋营的营地里,连城举正在布置下一步的安排。等他得到消息,却马上解散了会议,他赶紧给身在四十里外的主帅林麝写信,告知此事的发生。
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战事,本来对于北王军来说,已经制定了先正面接触再佯装败退的战略,而连城举带这一路兵马来也是为了演这场戏的。但这次的小型遭遇战却似乎改变了战局,林麝手下有两千多骑兵,分三个方向过来汇合,而与东王府骑兵队遭遇的这路兵马,正是其中一支。
林麝意识到,这么一次小的战事虽然不起眼,却会令东王府一边心生疑心,会阻碍其进兵。
果不其然,便在连城举发信给林麝的第二天早晨,他便得到消息,说是东王府前来支援粮道的八千骑兵,已经驻扎下来,暂时没有南下的意思。
连城举听了不由恼火,本来很好的计划,他的两千骑兵,就算是佯装败退,也不会损失一兵一将,他对手下的士兵很有自信,他自来都看不起江南人,认为这些江南人生性软弱。而昨日的一战,他的六百骑兵打一百骑兵,做到了全歼,虽然这也不是什么大的功绩,却也反应了江南人的确不堪一击。
便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也准备诱敌深入,但他知道,江南人胆怯非常,就算损失了一百兵马,也不敢再继续行军。
而此时,南齐运粮的船队也停了下来。
因为连场大雨,河水暴涨,很多河段已经无法通行。如此情况下船只也只能暂时先停靠在沿河的两三座县城里,这些粮食,足有几十万担,连城举很清楚这些粮食运到江都之后会给战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连将军,要是东王府那些孬蛋就这么撤回江都,我们怎的一举获胜?”军事会议上,属下直面问连城举道。
连城举在之前发兵时,信誓旦旦要带着手底下的人出来立功劳,他甚至认为,以他的两千骑兵,全歼东王府的八千兵马也并非不可能。佯装败退,可以不用到包围圈便可以行动。
可现在,到手的功劳因为小小的变化而近乎泡汤,他怎能不怒。
“改变计划,本将会跟林将军请示,我们改诱敌,为袭击敌营。到时候趁乱杀他个措手不及。”
属下的人觉得连城举这提议也没什么不好。
现在林詹所部明摆着是胆怯不敢进军而驻扎,这时候趁着东王府兵马人心惶惶的时候,出击是最好的方案。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连城举现在算是根据战事的变化而作出“恰当”的反应,在众军将看来也是再合理不过。
“连将军一句话,今夜我们便去袭营。”
“既然如此,诸位先回去准备,中午,全军出击。”
连城举心中有一口热血,既然东王府的军将如此孬种,他便要让东王府的人见识一下北王军的骁勇善战。他的这些属下,都是跟他一样在马背上讨生活,可以说,离开马背他们什么也不是。现在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机会,谁也不会轻易错过。
此时,连城举的两千骑兵,距离林詹的中军大营大约有四十多里。
按照林詹的行军速度,非要行军一天不可。但对于连城举的兵马,一下午的时间便已经足够。
尽管天气不好,尽管路况不好,但他们懂得如何驾驭马匹,懂得如何在马背上如何不耗费太大的体力。
到五月初三的入夜后,连城举的两千骑兵已经距离林詹的中军大营不到五里。
因为路况不好,连城举虽然觉得东王府军营有大批斥候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谨慎,他还是派了不少人来调查东王府军营周遭的情况。
他准备用前半夜的时间来调查清楚情况,再在后半夜展开军事行动。连城举虽然自负,但也很谨慎,这些年他也跟林麝学了不少东西,是林麝教会他作战要先洞悉敌情,知己知彼。
一脸两个时辰,不少的消息汇总到他这里。
从情报来看,江都军营之外,也仅仅对二三里的范围内进行了布防。而斥候虽然有涉及到四五里的范围,不过人不多,而且队形很散乱,显然没有正规斥候的效率和能力。
连城举很清楚如今江都城内根本没有大批的正规据,而林詹的这八千兵马也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这样的兵马,能成阵型出来已经不易,怎还敢奢求他们能做到夜间的布防,还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
连城举连夜把手底下的军将都召集起来,开了个战前简短的动员会。
在他看来,这场战事要快,也不能太急于求成。一定要打东王府兵马一个措手不及。
南齐运粮过来,原本江都是派了兵马前去保护的,而且调动了地方守备军,加起来有一两千的兵马。
加上林詹所带的八千兵马,这次负责运粮的兵马有近万人。
这在外人看来,江都也是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武力来保证这条粮道的畅通,可谁也没想到,北王骑兵的行动也十分迅捷,不过十天时间,从得到情报再到出兵南下,一路行军到江都之南,已经扼守住了这条粮道,令运粮的船只不能北上。
忌惮于齐朝军威,北王军不敢贸然与齐朝开战,因而就算明知道负责押送粮草的齐朝兵马不过才不到五百士兵,北王军也是驻足观望,只等粮食运到江都之外再行行动。
却在这时,林詹的八千兵马赶到,一场恶战似乎也在所难免。
五月初二黄昏,第一场小的战事展开。林詹派出的一支大约百骑的小队,遭遇到了北王军大约六百骑兵。
一场发生在河岸的屠杀,东王府的骑兵队,活着回去的只有两人。
原本林詹带兵一天不过走四十多里,到此时,他也不得不下令驻扎下来,因为再往南走,将与北王骑兵的正规军正面接触。
这场小的战事发生后,北王军前锋营的营地里,连城举正在布置下一步的安排。等他得到消息,却马上解散了会议,他赶紧给身在四十里外的主帅林麝写信,告知此事的发生。
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战事,本来对于北王军来说,已经制定了先正面接触再佯装败退的战略,而连城举带这一路兵马来也是为了演这场戏的。但这次的小型遭遇战却似乎改变了战局,林麝手下有两千多骑兵,分三个方向过来汇合,而与东王府骑兵队遭遇的这路兵马,正是其中一支。
林麝意识到,这么一次小的战事虽然不起眼,却会令东王府一边心生疑心,会阻碍其进兵。
果不其然,便在连城举发信给林麝的第二天早晨,他便得到消息,说是东王府前来支援粮道的八千骑兵,已经驻扎下来,暂时没有南下的意思。
连城举听了不由恼火,本来很好的计划,他的两千骑兵,就算是佯装败退,也不会损失一兵一将,他对手下的士兵很有自信,他自来都看不起江南人,认为这些江南人生性软弱。而昨日的一战,他的六百骑兵打一百骑兵,做到了全歼,虽然这也不是什么大的功绩,却也反应了江南人的确不堪一击。
便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也准备诱敌深入,但他知道,江南人胆怯非常,就算损失了一百兵马,也不敢再继续行军。
而此时,南齐运粮的船队也停了下来。
因为连场大雨,河水暴涨,很多河段已经无法通行。如此情况下船只也只能暂时先停靠在沿河的两三座县城里,这些粮食,足有几十万担,连城举很清楚这些粮食运到江都之后会给战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连将军,要是东王府那些孬蛋就这么撤回江都,我们怎的一举获胜?”军事会议上,属下直面问连城举道。
连城举在之前发兵时,信誓旦旦要带着手底下的人出来立功劳,他甚至认为,以他的两千骑兵,全歼东王府的八千兵马也并非不可能。佯装败退,可以不用到包围圈便可以行动。
可现在,到手的功劳因为小小的变化而近乎泡汤,他怎能不怒。
“改变计划,本将会跟林将军请示,我们改诱敌,为袭击敌营。到时候趁乱杀他个措手不及。”
属下的人觉得连城举这提议也没什么不好。
现在林詹所部明摆着是胆怯不敢进军而驻扎,这时候趁着东王府兵马人心惶惶的时候,出击是最好的方案。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连城举现在算是根据战事的变化而作出“恰当”的反应,在众军将看来也是再合理不过。
“连将军一句话,今夜我们便去袭营。”
“既然如此,诸位先回去准备,中午,全军出击。”
连城举心中有一口热血,既然东王府的军将如此孬种,他便要让东王府的人见识一下北王军的骁勇善战。他的这些属下,都是跟他一样在马背上讨生活,可以说,离开马背他们什么也不是。现在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机会,谁也不会轻易错过。
此时,连城举的两千骑兵,距离林詹的中军大营大约有四十多里。
按照林詹的行军速度,非要行军一天不可。但对于连城举的兵马,一下午的时间便已经足够。
尽管天气不好,尽管路况不好,但他们懂得如何驾驭马匹,懂得如何在马背上如何不耗费太大的体力。
到五月初三的入夜后,连城举的两千骑兵已经距离林詹的中军大营不到五里。
因为路况不好,连城举虽然觉得东王府军营有大批斥候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谨慎,他还是派了不少人来调查东王府军营周遭的情况。
他准备用前半夜的时间来调查清楚情况,再在后半夜展开军事行动。连城举虽然自负,但也很谨慎,这些年他也跟林麝学了不少东西,是林麝教会他作战要先洞悉敌情,知己知彼。
一脸两个时辰,不少的消息汇总到他这里。
从情报来看,江都军营之外,也仅仅对二三里的范围内进行了布防。而斥候虽然有涉及到四五里的范围,不过人不多,而且队形很散乱,显然没有正规斥候的效率和能力。
连城举很清楚如今江都城内根本没有大批的正规据,而林詹的这八千兵马也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这样的兵马,能成阵型出来已经不易,怎还敢奢求他们能做到夜间的布防,还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
连城举连夜把手底下的军将都召集起来,开了个战前简短的动员会。
在他看来,这场战事要快,也不能太急于求成。一定要打东王府兵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