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节终于到了。
夕阳落山,黑夜来临。年轻男女都到河边放船灯,一片热闹。贺子明独自一人在河边闲逛,他没有心情玩乐,眼睛不住往人群里瞄着,心中多少有些期待。
贺子明走到一个投圈把戏的摊位,几个花枝招展的姑娘正在投圈,叽叽喳喳的说笑着。
一个红衣高挑,相貌妩媚的姑娘正在投一个编织福娃,投了十多次都没有投中。姑娘气的直跺脚,脸颊发红,一副娇艳可爱的模样。贺子明看着姑娘娇憨的模样,不由得多看两眼。
一绿衣姑娘拉住正在投圈的红衣姑娘,低声说了几句。红衣姑娘回头看到贺子明,转身随着绿衣姑娘离开摊位。贺子明走到摊主前,给5文钱,一出手就将福娃拿下。众人一阵欢呼,贺子明接过福娃,对着围着的人挥了挥手中的福娃,将手里余下的竹圈还给摊主,径直离开。
走出不远的红衣女子,听到欢呼声,转过头看到贺子明拿着福娃出去,气的她直跺脚。身边的姐姐妹妹赶紧劝慰,拉着她去茶摊喝茶。
运河边一处船埠,李二牛正在指挥手下装船。李二牛心里有些焦急,按照这速度,还要一晚才能把粮运走。县里的探子送来消息,那个该死的于捕头不在县城里,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二牛从十三岁起开始混码头,混了二十年。这些年,他只佩服过两个人,一个就是六先生,年纪轻轻,却让人琢磨不透,心思缜密,做事大度,令人佩服;另一个就是于捕头,这人有着野狼的凶狠坚韧,又有狐狸的狡猾精明,是县里做黑活的人的在死对头,栽倒在他手里的好汉数不胜数。
李二牛跟着六先生四年多了,依靠六先生的缜密规划,躲过很多次官差的追查。一年前,于捕头开始盯上他们这帮人。六先生也不能完胜过于捕头,有过几次较量,有赢有输,折进去几批货和几个个兄弟。
李二牛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吩咐王西去找六先生。他一边招呼手下抓紧干活,一边不断派出探子出去警戒,六先生说过,这是最后一次,不能有失。
于捕头的名字叫于诚志,今年二十七岁,当差两年破获县内许多大案,备受姜县令的器重。于诚志今年遇到了对手,一个走私稻米的水匪团伙。这伙人往返河套和怀安两县,行事小心隐蔽,极少留下什么线索,好容易抓获几次,都没有太大收获。
于诚志这次收到线报,母河乡有人在暗中收购稻米,数量巨大。如果这次行动顺利的话,他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头子。根据以前抓过的犯人来推测,这伙人的头子是那个李二牛,是漕帮的的堂主。
于诚志对于这次行动很有信心,左尉大人给他派了50名士兵,加上县衙的捕快,足够对付整个运河的水匪。
一个什长带人过来,押着一个穿着夜行衣的人,在周边鬼鬼祟祟的察看,被斥候抓个正着。
什长审问过,探子口风很紧,什么都不肯说,只好把人带给于诚志。
于诚志仔细观察这个探子,想了一会儿,问道:“你身上没带干粮。你们的人很近吧。”
“看你紧张的。昨天,我手下被人耍了。一个掌柜的报官说东家要私贩稻米,结果在白马寺一查货全是面粉。以前也有几起相似的案件,你家主人毫无新意,简直就是不打自招,又在哪里走货了吧。”
“你们还在装货?”于诚志乐了,敏锐的目光把探子盯得心里发毛。
“嘿嘿,老实交代吧。我会让大人对你从轻发落的。”
探子脸色发白,大声叫道:“我是不会说的,你别想知……”
于诚志打断探子的话,轻笑道:“是嘛,你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你自己。”
“今天是青灯节,他们要躲开人群,能用的渡口只有下邳那个。兄弟们,出发!”
贺子枫带着夫人王氏来看船灯,他这个夫人喜欢热闹,正跟着丫鬟一同评论船灯的样式。
贺子明在不远处看到自己的大哥和大嫂在赏船灯。他在人群中偷偷看向大嫂,还是那样的纯真欢快,像个小女孩似的。贺子明的眼角微微眯起,仿佛在他眼前出现一道光,心中一暖。
王氏转头时,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小叔子,高兴的跳起来打招呼。她要告诉相公贺子明也在,再转头时,贺子明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贺子枫在人群里找了下,没有找到弟弟,看着旁边有些失望的夫人,他有些无奈。夫人天真浪漫,没有发觉弟弟对她的感情,还老怪他们兄弟不和。他指着远处一排船灯,把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贺子明快步逃开,挤在人群中向外走去。
前面一群人,其中有个跟贺子明同样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王奇。有这混蛋在,肯定没好事,贺子明走近一看。
这个混蛋正在欺负一对卖唱的父女。少女模样倒还清秀,对比这王大少爷油腻的肥脸,显得更加可怜。王少爷心中正爽,这姑娘的手好滑,他伸手要摸姑娘的脸蛋。哈,还躲,我让你躲,马上要摸到了。突然腰间一疼,整个人飞了出去,摔了个狗吃屎。
贺子明上前一脚踩住王大少爷的背,指着要冲上来的王家仆人,大喝一声:“谁敢上?”
“真晦气,敢挡爷爷的路,找不自在是不。”
“肥猪,你挡在到中间找死啊。”
“混蛋,贺老二你给我起开。”王少爷一边说,一边挣扎。
“都是死人,给我上,揍他!”
仆人们听到主子发话,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一个个愁眉苦脸,谁不知道贺子明的身手好。一个个全被贺子明打趴下,躺在地上装死不肯起来。
贺子明发泄一通,舒服了。卖唱父女上前要感谢恩公,他一挥手制止两人,说道:“赶紧走吧,没事少来这里。”
贺子明转头对着王少爷冷笑道:“你要是敢跟我爹告状,嘿嘿,以后不要出门了。”
贺子明也不管围观群众,挤出人群就走。卖唱的老爹倒也机灵,带着女儿快速消失在人群里。
……
一个探子回来报告,发现一群可疑人物在装船,于诚志立马点齐人马,灭掉火把,快速向前包围。
李二牛看了下天上的月亮,都这时间了王西没有回来,肯定是先生发现什么问题了。还有5条船没有装满,李二牛心中犹豫,要不要把这5条丢掉。
“你们被包围了!”,“抓住他们,别放跑一个。”
一群官兵和捕快冲了出来,吓得弟兄们大乱,跳江的,逃跑的,乱成一团。李二牛知道大势已去,将火油倒在粮袋上,放火烧船。他带着几个忠心的手下,向外突围。
于诚志指挥捕快和士兵去追李二牛,吩咐他们注意点一定要抓活的。这次行动的隐秘性不错,人手又充足,是将这伙水匪一网打净的好机会。
当李二牛看到有官兵参与这次对他们的追捕,知道逃生的希望不大了。对方人数众多,装备也好,硬拼只会死的更快。想起六先生的话,出事就往人多的方向跑,李二牛带人沿着河道,一直往东北方向逃跑。
两艘花船远远驶来,一盏红中有白纹的灯笼高挂在船头。一盏白纹红纸灯笼,李二牛眨眼再看,没错,一盏。他点燃一根炮竹,带头跳进水里,向花船游去。
炮竹声惊动了追赶的官兵和捕快,外围埋伏的人也被惊动了,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迅速靠拢。很快,于诚志就把两艘花船团团围住,自己盘查。
夕阳落山,黑夜来临。年轻男女都到河边放船灯,一片热闹。贺子明独自一人在河边闲逛,他没有心情玩乐,眼睛不住往人群里瞄着,心中多少有些期待。
贺子明走到一个投圈把戏的摊位,几个花枝招展的姑娘正在投圈,叽叽喳喳的说笑着。
一个红衣高挑,相貌妩媚的姑娘正在投一个编织福娃,投了十多次都没有投中。姑娘气的直跺脚,脸颊发红,一副娇艳可爱的模样。贺子明看着姑娘娇憨的模样,不由得多看两眼。
一绿衣姑娘拉住正在投圈的红衣姑娘,低声说了几句。红衣姑娘回头看到贺子明,转身随着绿衣姑娘离开摊位。贺子明走到摊主前,给5文钱,一出手就将福娃拿下。众人一阵欢呼,贺子明接过福娃,对着围着的人挥了挥手中的福娃,将手里余下的竹圈还给摊主,径直离开。
走出不远的红衣女子,听到欢呼声,转过头看到贺子明拿着福娃出去,气的她直跺脚。身边的姐姐妹妹赶紧劝慰,拉着她去茶摊喝茶。
运河边一处船埠,李二牛正在指挥手下装船。李二牛心里有些焦急,按照这速度,还要一晚才能把粮运走。县里的探子送来消息,那个该死的于捕头不在县城里,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二牛从十三岁起开始混码头,混了二十年。这些年,他只佩服过两个人,一个就是六先生,年纪轻轻,却让人琢磨不透,心思缜密,做事大度,令人佩服;另一个就是于捕头,这人有着野狼的凶狠坚韧,又有狐狸的狡猾精明,是县里做黑活的人的在死对头,栽倒在他手里的好汉数不胜数。
李二牛跟着六先生四年多了,依靠六先生的缜密规划,躲过很多次官差的追查。一年前,于捕头开始盯上他们这帮人。六先生也不能完胜过于捕头,有过几次较量,有赢有输,折进去几批货和几个个兄弟。
李二牛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吩咐王西去找六先生。他一边招呼手下抓紧干活,一边不断派出探子出去警戒,六先生说过,这是最后一次,不能有失。
于捕头的名字叫于诚志,今年二十七岁,当差两年破获县内许多大案,备受姜县令的器重。于诚志今年遇到了对手,一个走私稻米的水匪团伙。这伙人往返河套和怀安两县,行事小心隐蔽,极少留下什么线索,好容易抓获几次,都没有太大收获。
于诚志这次收到线报,母河乡有人在暗中收购稻米,数量巨大。如果这次行动顺利的话,他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头子。根据以前抓过的犯人来推测,这伙人的头子是那个李二牛,是漕帮的的堂主。
于诚志对于这次行动很有信心,左尉大人给他派了50名士兵,加上县衙的捕快,足够对付整个运河的水匪。
一个什长带人过来,押着一个穿着夜行衣的人,在周边鬼鬼祟祟的察看,被斥候抓个正着。
什长审问过,探子口风很紧,什么都不肯说,只好把人带给于诚志。
于诚志仔细观察这个探子,想了一会儿,问道:“你身上没带干粮。你们的人很近吧。”
“看你紧张的。昨天,我手下被人耍了。一个掌柜的报官说东家要私贩稻米,结果在白马寺一查货全是面粉。以前也有几起相似的案件,你家主人毫无新意,简直就是不打自招,又在哪里走货了吧。”
“你们还在装货?”于诚志乐了,敏锐的目光把探子盯得心里发毛。
“嘿嘿,老实交代吧。我会让大人对你从轻发落的。”
探子脸色发白,大声叫道:“我是不会说的,你别想知……”
于诚志打断探子的话,轻笑道:“是嘛,你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你自己。”
“今天是青灯节,他们要躲开人群,能用的渡口只有下邳那个。兄弟们,出发!”
贺子枫带着夫人王氏来看船灯,他这个夫人喜欢热闹,正跟着丫鬟一同评论船灯的样式。
贺子明在不远处看到自己的大哥和大嫂在赏船灯。他在人群中偷偷看向大嫂,还是那样的纯真欢快,像个小女孩似的。贺子明的眼角微微眯起,仿佛在他眼前出现一道光,心中一暖。
王氏转头时,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小叔子,高兴的跳起来打招呼。她要告诉相公贺子明也在,再转头时,贺子明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贺子枫在人群里找了下,没有找到弟弟,看着旁边有些失望的夫人,他有些无奈。夫人天真浪漫,没有发觉弟弟对她的感情,还老怪他们兄弟不和。他指着远处一排船灯,把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贺子明快步逃开,挤在人群中向外走去。
前面一群人,其中有个跟贺子明同样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王奇。有这混蛋在,肯定没好事,贺子明走近一看。
这个混蛋正在欺负一对卖唱的父女。少女模样倒还清秀,对比这王大少爷油腻的肥脸,显得更加可怜。王少爷心中正爽,这姑娘的手好滑,他伸手要摸姑娘的脸蛋。哈,还躲,我让你躲,马上要摸到了。突然腰间一疼,整个人飞了出去,摔了个狗吃屎。
贺子明上前一脚踩住王大少爷的背,指着要冲上来的王家仆人,大喝一声:“谁敢上?”
“真晦气,敢挡爷爷的路,找不自在是不。”
“肥猪,你挡在到中间找死啊。”
“混蛋,贺老二你给我起开。”王少爷一边说,一边挣扎。
“都是死人,给我上,揍他!”
仆人们听到主子发话,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一个个愁眉苦脸,谁不知道贺子明的身手好。一个个全被贺子明打趴下,躺在地上装死不肯起来。
贺子明发泄一通,舒服了。卖唱父女上前要感谢恩公,他一挥手制止两人,说道:“赶紧走吧,没事少来这里。”
贺子明转头对着王少爷冷笑道:“你要是敢跟我爹告状,嘿嘿,以后不要出门了。”
贺子明也不管围观群众,挤出人群就走。卖唱的老爹倒也机灵,带着女儿快速消失在人群里。
……
一个探子回来报告,发现一群可疑人物在装船,于诚志立马点齐人马,灭掉火把,快速向前包围。
李二牛看了下天上的月亮,都这时间了王西没有回来,肯定是先生发现什么问题了。还有5条船没有装满,李二牛心中犹豫,要不要把这5条丢掉。
“你们被包围了!”,“抓住他们,别放跑一个。”
一群官兵和捕快冲了出来,吓得弟兄们大乱,跳江的,逃跑的,乱成一团。李二牛知道大势已去,将火油倒在粮袋上,放火烧船。他带着几个忠心的手下,向外突围。
于诚志指挥捕快和士兵去追李二牛,吩咐他们注意点一定要抓活的。这次行动的隐秘性不错,人手又充足,是将这伙水匪一网打净的好机会。
当李二牛看到有官兵参与这次对他们的追捕,知道逃生的希望不大了。对方人数众多,装备也好,硬拼只会死的更快。想起六先生的话,出事就往人多的方向跑,李二牛带人沿着河道,一直往东北方向逃跑。
两艘花船远远驶来,一盏红中有白纹的灯笼高挂在船头。一盏白纹红纸灯笼,李二牛眨眼再看,没错,一盏。他点燃一根炮竹,带头跳进水里,向花船游去。
炮竹声惊动了追赶的官兵和捕快,外围埋伏的人也被惊动了,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迅速靠拢。很快,于诚志就把两艘花船团团围住,自己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