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二天,活动的内容是进山野营。
劳仑把大家分成了三个小组,只带盐、刀与火柴。
在当晚的评比会上,劳仑与浅羽雪所在的小组全面胜出,用事实证明了环境的挑战会迫使人们组织起来。
优秀的组织会在竞争中逐渐胜出,并拥有更大的支配权。表现最差的那个组必须选举出一个领导人,带领该组成员完成第三天的任务。
02
接下来,有人还做了关于梭伦变法的演讲。
演讲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社会组织必须对组织的成员负责,其公权力来自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这是一切民主政治的基石,也是反对独裁统治的思想基础。
第三天的活动内容是登山赛,体力不支的浅羽雪使劳仑小组落到了最后。这一夜,失败的小组也得改选,富有领导力的劳仑也被掀下了神坛。这晚的演讲相当地热烈,有人介绍了斯巴达的军事制度。有几个同学认为帝制优越于七嘴八舌的民主体制,并列举了不少的历史证据。
第四天的活动内容是拔河赛,浅羽雪的小组再一次落败。
“这不公平!”
面对组员的质疑,劳仑解释说这是活动赞助方事先确定的方案。连续两次失败后,这个小组就会被解散,其成员被另外两个胜出的小组挑选吸收。
浅羽雪没有想到父亲会这样安排,这使她成了一个多余的累赘,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自尊……
03
第五天,活动的内容是在古堡里面走迷宫,以最先整体走出为胜出。
浅羽雪发现两个小组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行动方案:几次表现不俗的第一小组采取分开走,谁先走通后回来带人。第二小组人员素质要差一些,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选择吸纳失败小组成员的优先权。
基于败中求胜的想法,他们决定全组都统一行动,并做出了很明确和严格的分工。
一个很奇怪的结局出现了,第二小组在尝试了无数次错误后,竟然抢先走通。第一小组犯的错误是走通的人员再回迷宫,根本就找不到乱窜的队友们,这应该比找到迷宫的出口还要困难。
这天晚上的大讨论乱成了一锅粥,最后都指责这样的活动安排极不合理……最后的演讲又是劳仑,题目是文化导向下的竞争和战争。
这个课题触及到了人类的近代变革史,全面地检索了从工业革命到这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可以把劳仑的观点归纳为:残酷的生存竞争使人类高度地组织起来,文化是一个成熟组织的灵魂。文化必须回答下面三个问题:我们怎么去认知?我们怎么去评判和选择?我们又怎么去行动,从而逐步建立出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迄今为止,人类建立了两个成熟的文化形态。以农业为背景的东方自然主义,以及以工业为背景的西方商业文化。应该还有一个更高的文化形态等待着我们去努力,它将吸取自然主义和商业文化的精华,自成一体……
04
第六天,所有的人都介绍了自己关心的课题。
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浅羽雪也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发言,题目是我的希望。
缺乏对历史整体和细节的掌握,浅羽雪只能按照劳仑的建议,只谈自己的态度。
这天晚上是最后一夜,热烈的篝火晚会几乎通宵达旦……大家喝酒纵歌,高谈阔论。
浅羽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上了劳仑,整个晚上都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好像有种想飞的期盼……
第二天凌晨,父亲竟赶了过来,给大家介绍了日本的立国精神和别具一格的神道教。
最后,父亲说道:“人类是一个整体,相互竞争应该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对立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不可以予以藐视。现在,世界动荡不安,绝非福音!”
浅羽雪傻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把脊梁骨挺得笔直的父亲,心里也是肃然起敬……
05
四零年的夏未,浅羽雪以优异的成绩走进耶鲁大学的历史系。
这时,毁灭性的战争已经打了一年,校园里的气氛也显得有些压抑。
劳仑并没有住在学校里,他在给政府的一些机构做事,也在为一些民间组织服务。
半个月后,劳仑给浅羽雪所上的第一课是讨论历史的价值。他首先给出了两句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说完,劳仑就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浅羽雪,微笑着说:“是叫浅羽雪吧?你能不能就这两个观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浅羽雪发现劳仑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深邃和知识渊博的学者,更像一个信念坚定的牧师。
“回……回答老师……”
浅羽雪有一些紧张,刚站起来就听到劳仑善意的提示:“你应该面向自己的同学。”
转过身体,浅羽雪看到好几个男生都在向她挤眉弄眼,身上的紧张情绪也就得到了某种释放:“我们都知道,历史是我们对先辈们有意义的行为所做的记录。这里本身就包含了两点:其一,思想才是有意义行为的主体,所以思想家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其二,我们判断意义的标准会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改变和完善,所以历史学家克罗奇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的理解就是这样,请劳仑老师和同学们批评。”
教室里竟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美国的大学教室里非常罕见。
劳仑站在浅羽雪的身后又严肃地问了一句:“在你的理解里,什么才算得上进步?”
浅羽雪想了好一阵,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要把它表述清楚并不容易:“我想历史应该是思想的演绎,没有思想的觉悟就没有历史的进步。”
“何为觉悟?”
谁都怕这样地连续追问,浅羽雪也只好继续说道:“觉悟原来是个佛学上的用语,其意思是无上正道。我是想表达这个意思,我们的思想是一个严密而自成一体的系统,觉悟就是自我完善。”
劳仑示意浅羽雪可以坐下了,并面对教室里的学生们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们学历史不是去检索陈年旧账,而是要总结前人的成败得失,领悟时代的使命……”
课间,浅羽雪给劳仑递了一张小字条:“在我们的文化里,是不是拥有两部独立的历史叙述系统,一是圣经,二是世俗史?”
劳仑读了这张字条以后,十分肯定地说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创造出了三个完全独立的思想体系,也留下了三个完整的历史叙述系统:一是圣经,二是中国的史记和连续近两千年的断代史,三是汗牛充栋而且还在不断书写近代史和当代史。”
浅羽雪不是基督徒,也十分怀疑恶性膨胀的资本积累和紧随其后的疯狂掠夺。
第二天,活动的内容是进山野营。
劳仑把大家分成了三个小组,只带盐、刀与火柴。
在当晚的评比会上,劳仑与浅羽雪所在的小组全面胜出,用事实证明了环境的挑战会迫使人们组织起来。
优秀的组织会在竞争中逐渐胜出,并拥有更大的支配权。表现最差的那个组必须选举出一个领导人,带领该组成员完成第三天的任务。
02
接下来,有人还做了关于梭伦变法的演讲。
演讲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社会组织必须对组织的成员负责,其公权力来自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这是一切民主政治的基石,也是反对独裁统治的思想基础。
第三天的活动内容是登山赛,体力不支的浅羽雪使劳仑小组落到了最后。这一夜,失败的小组也得改选,富有领导力的劳仑也被掀下了神坛。这晚的演讲相当地热烈,有人介绍了斯巴达的军事制度。有几个同学认为帝制优越于七嘴八舌的民主体制,并列举了不少的历史证据。
第四天的活动内容是拔河赛,浅羽雪的小组再一次落败。
“这不公平!”
面对组员的质疑,劳仑解释说这是活动赞助方事先确定的方案。连续两次失败后,这个小组就会被解散,其成员被另外两个胜出的小组挑选吸收。
浅羽雪没有想到父亲会这样安排,这使她成了一个多余的累赘,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自尊……
03
第五天,活动的内容是在古堡里面走迷宫,以最先整体走出为胜出。
浅羽雪发现两个小组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行动方案:几次表现不俗的第一小组采取分开走,谁先走通后回来带人。第二小组人员素质要差一些,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选择吸纳失败小组成员的优先权。
基于败中求胜的想法,他们决定全组都统一行动,并做出了很明确和严格的分工。
一个很奇怪的结局出现了,第二小组在尝试了无数次错误后,竟然抢先走通。第一小组犯的错误是走通的人员再回迷宫,根本就找不到乱窜的队友们,这应该比找到迷宫的出口还要困难。
这天晚上的大讨论乱成了一锅粥,最后都指责这样的活动安排极不合理……最后的演讲又是劳仑,题目是文化导向下的竞争和战争。
这个课题触及到了人类的近代变革史,全面地检索了从工业革命到这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可以把劳仑的观点归纳为:残酷的生存竞争使人类高度地组织起来,文化是一个成熟组织的灵魂。文化必须回答下面三个问题:我们怎么去认知?我们怎么去评判和选择?我们又怎么去行动,从而逐步建立出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迄今为止,人类建立了两个成熟的文化形态。以农业为背景的东方自然主义,以及以工业为背景的西方商业文化。应该还有一个更高的文化形态等待着我们去努力,它将吸取自然主义和商业文化的精华,自成一体……
04
第六天,所有的人都介绍了自己关心的课题。
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浅羽雪也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发言,题目是我的希望。
缺乏对历史整体和细节的掌握,浅羽雪只能按照劳仑的建议,只谈自己的态度。
这天晚上是最后一夜,热烈的篝火晚会几乎通宵达旦……大家喝酒纵歌,高谈阔论。
浅羽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上了劳仑,整个晚上都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好像有种想飞的期盼……
第二天凌晨,父亲竟赶了过来,给大家介绍了日本的立国精神和别具一格的神道教。
最后,父亲说道:“人类是一个整体,相互竞争应该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对立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不可以予以藐视。现在,世界动荡不安,绝非福音!”
浅羽雪傻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把脊梁骨挺得笔直的父亲,心里也是肃然起敬……
05
四零年的夏未,浅羽雪以优异的成绩走进耶鲁大学的历史系。
这时,毁灭性的战争已经打了一年,校园里的气氛也显得有些压抑。
劳仑并没有住在学校里,他在给政府的一些机构做事,也在为一些民间组织服务。
半个月后,劳仑给浅羽雪所上的第一课是讨论历史的价值。他首先给出了两句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说完,劳仑就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浅羽雪,微笑着说:“是叫浅羽雪吧?你能不能就这两个观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浅羽雪发现劳仑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深邃和知识渊博的学者,更像一个信念坚定的牧师。
“回……回答老师……”
浅羽雪有一些紧张,刚站起来就听到劳仑善意的提示:“你应该面向自己的同学。”
转过身体,浅羽雪看到好几个男生都在向她挤眉弄眼,身上的紧张情绪也就得到了某种释放:“我们都知道,历史是我们对先辈们有意义的行为所做的记录。这里本身就包含了两点:其一,思想才是有意义行为的主体,所以思想家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其二,我们判断意义的标准会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改变和完善,所以历史学家克罗奇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的理解就是这样,请劳仑老师和同学们批评。”
教室里竟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美国的大学教室里非常罕见。
劳仑站在浅羽雪的身后又严肃地问了一句:“在你的理解里,什么才算得上进步?”
浅羽雪想了好一阵,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要把它表述清楚并不容易:“我想历史应该是思想的演绎,没有思想的觉悟就没有历史的进步。”
“何为觉悟?”
谁都怕这样地连续追问,浅羽雪也只好继续说道:“觉悟原来是个佛学上的用语,其意思是无上正道。我是想表达这个意思,我们的思想是一个严密而自成一体的系统,觉悟就是自我完善。”
劳仑示意浅羽雪可以坐下了,并面对教室里的学生们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们学历史不是去检索陈年旧账,而是要总结前人的成败得失,领悟时代的使命……”
课间,浅羽雪给劳仑递了一张小字条:“在我们的文化里,是不是拥有两部独立的历史叙述系统,一是圣经,二是世俗史?”
劳仑读了这张字条以后,十分肯定地说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创造出了三个完全独立的思想体系,也留下了三个完整的历史叙述系统:一是圣经,二是中国的史记和连续近两千年的断代史,三是汗牛充栋而且还在不断书写近代史和当代史。”
浅羽雪不是基督徒,也十分怀疑恶性膨胀的资本积累和紧随其后的疯狂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