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条山位于黄河北岸,横亘于山西南部。
它东接莽莽太行山脉,西连巍巍稷山,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地,南濒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长三百余里,宽一百余里。它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座大山互为犄角,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自古就关隘重重,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布兵于中条山上,既可以全面瞰制豫北、晋南和陕西的广大地区,也可以屏蔽河南的洛阳和关中的潼关。
倘若失守,日军既可渡黄河南下,问津于陇海沿线,一举侵夺沃野千里的中原腹地……
02
四一年春,在天皇的严示下,大本营为中原作战制定了新的计划,代号为牮字。
到三七到四一年,日军数攻中条山,都是无功而返。在御前会上,天皇把中条山称之为盲肠,径直问陆相东条英机:“割掉一根盲肠,需要几年?”
从绥远穿大同和大原,沿汾河一路南下就到了运城盆地的西北缘。境内的风陵渡是连接晋陕两地的要隘,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要守住黄河天险,就不能失去中条山。
卫立煌的第一战区负责西北,其十几万主力都在中条山上。孙蔚如的三十八军是清一色的陕西兵守西线,有两个师约三万人。孙蔚如出自于杨虎城的西北军,抓过蒋介石。何应钦把三十八军调离中条山,给整个防线拉开了一条口子。
牮字方案是核心就是打下风陵渡并控制黄河,再伺机破潼关翻越秦岭拿下汉中盆地,叩开巴蜀之门。
03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是个喜欢我行我素的另类,有远见也有能力,在陆军大学任教多年。
一天,有一批狂热的学员问多田骏:“若是我们打下了南京,该怎么处理中国战俘?”
在日本的心里,投降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不该让其偷生。多田骏却回答:“放了吧,让他们都回家种地。”
三七年底,多田骏嘲笑三月亡华论,反对进攻南京。当时的陆相杉山元指着多田骏的鼻子说:“在帝国就要获得辉煌胜利时,你却大谈和平,实属卖国!”
这次,东条英机对多田骏说“学长,拿下中条山已万事俱备,我们一定要打出威来!”
多田骏也清楚,帝国要想南下作战,就得稳定华北。三十八军撤走了,中条山的防守部队还有十五个师,不足十三万人。大本营抽调出七个师团,占有绝对优势。
04
战前,何应钦开会讨论了中条山的战事。
重庆军委会主张放弃中条山,退守黄河。第一战区则主张先绕到日军的身后打游击,伺机收复。
何应钦指着作战地图说,只有守住中条山才能确保陇海铁路。若是不战而逃,势必是洛阳不保,让西安受攻。
四一年五月七日,日军以七个师团分三路猛攻。西线是重点,多田骏投入四十二个大队,以八万人包围何应钦布置的三万兵,可谓是杀鸡用牛刀。
此役,中条山防线彻底崩溃。守军的伤亡高达四万,另外还有四万多人被俘,堪称一场经典的歼灭战。
05
西线的守军有滇系的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中将和师长寸性奇少将战死。
以前,多田骏曾多次与该部作战,深知中条山上有两支铁军,其一是孙蔚如的三十八军,其二是唐淮源的第三军。
三九年夏,多田骏以八个联系打孙蔚如,伤亡八千还是寸土未得。而这一次,多田骏运用空降军和特战兵先打第三军的指控系统。结果,唐淮源在战前就将指挥部前移,令特战部队扑了空。
战斗刚刚打响,唐淮源就和上面失去了通讯。第三军的一线阵地遭到高强度的炮火覆盖,两翼的友军都撤了,再死守已失去意义……
唐军长想从正面向北方突围,有人传来总部的一纸命令,全军立即向南攻击,不惜代价抢回黄河渡口。血战一日,第三军又接到重庆的电令,向北突围。结果,第三军再陷重围。
06
战后,大本营就以冈村宁次换掉多田骏,实施吃力不讨好的治安作战。
在重庆的黄山官邸,蒋介石看完了来自于第一战区中条山的战报,脸色铁青。
这段时间,日方频频向他暗示,只要承认满洲的独立并放弃反日立场,双方就能坐下来和谈。
蒋介石十分清楚日本迫切需要解决中国战事,也很想能从中赢到更多的东西。他没有想到日本陆军得到了国际势力的暗示,又重新燃起了以黄河或者长江为界彻底分裂中国的勃勃野心。有人指出,何应钦在前线乱指挥,甚至完全不知道各个部队的具体位置。
中央军委会要求八路军想办法驰援,延安方面强调晋南素来不是自己的防区,无力执行。这时候,阎锡山的晋绥军也是隔岸观火。
07
柴山兼四郎想象蒋介石的样子,舒开了眉头。
浅羽雪立即就见缝插针,报告说张素贞已经在汉口落网。
这一次,唐生明也多留了一个心眼,没有把自己的小妾张素贞从汉口带回来。
“我亲自飞趟汉口!”
柴山兼四郎还有一条线在长沙工作,已经断了音讯。从坏处着想,也应该利用这个情况,干绕对方的战略判断。
从大处看,第九战区的几支绝对主力都已经编入远征军,已在滇西地区遭到了重大损失。若是能在薛岳的身边搞点事,更能强化各个信息源的效果。
中条山位于黄河北岸,横亘于山西南部。
它东接莽莽太行山脉,西连巍巍稷山,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地,南濒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长三百余里,宽一百余里。它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座大山互为犄角,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自古就关隘重重,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布兵于中条山上,既可以全面瞰制豫北、晋南和陕西的广大地区,也可以屏蔽河南的洛阳和关中的潼关。
倘若失守,日军既可渡黄河南下,问津于陇海沿线,一举侵夺沃野千里的中原腹地……
02
四一年春,在天皇的严示下,大本营为中原作战制定了新的计划,代号为牮字。
到三七到四一年,日军数攻中条山,都是无功而返。在御前会上,天皇把中条山称之为盲肠,径直问陆相东条英机:“割掉一根盲肠,需要几年?”
从绥远穿大同和大原,沿汾河一路南下就到了运城盆地的西北缘。境内的风陵渡是连接晋陕两地的要隘,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要守住黄河天险,就不能失去中条山。
卫立煌的第一战区负责西北,其十几万主力都在中条山上。孙蔚如的三十八军是清一色的陕西兵守西线,有两个师约三万人。孙蔚如出自于杨虎城的西北军,抓过蒋介石。何应钦把三十八军调离中条山,给整个防线拉开了一条口子。
牮字方案是核心就是打下风陵渡并控制黄河,再伺机破潼关翻越秦岭拿下汉中盆地,叩开巴蜀之门。
03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是个喜欢我行我素的另类,有远见也有能力,在陆军大学任教多年。
一天,有一批狂热的学员问多田骏:“若是我们打下了南京,该怎么处理中国战俘?”
在日本的心里,投降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不该让其偷生。多田骏却回答:“放了吧,让他们都回家种地。”
三七年底,多田骏嘲笑三月亡华论,反对进攻南京。当时的陆相杉山元指着多田骏的鼻子说:“在帝国就要获得辉煌胜利时,你却大谈和平,实属卖国!”
这次,东条英机对多田骏说“学长,拿下中条山已万事俱备,我们一定要打出威来!”
多田骏也清楚,帝国要想南下作战,就得稳定华北。三十八军撤走了,中条山的防守部队还有十五个师,不足十三万人。大本营抽调出七个师团,占有绝对优势。
04
战前,何应钦开会讨论了中条山的战事。
重庆军委会主张放弃中条山,退守黄河。第一战区则主张先绕到日军的身后打游击,伺机收复。
何应钦指着作战地图说,只有守住中条山才能确保陇海铁路。若是不战而逃,势必是洛阳不保,让西安受攻。
四一年五月七日,日军以七个师团分三路猛攻。西线是重点,多田骏投入四十二个大队,以八万人包围何应钦布置的三万兵,可谓是杀鸡用牛刀。
此役,中条山防线彻底崩溃。守军的伤亡高达四万,另外还有四万多人被俘,堪称一场经典的歼灭战。
05
西线的守军有滇系的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中将和师长寸性奇少将战死。
以前,多田骏曾多次与该部作战,深知中条山上有两支铁军,其一是孙蔚如的三十八军,其二是唐淮源的第三军。
三九年夏,多田骏以八个联系打孙蔚如,伤亡八千还是寸土未得。而这一次,多田骏运用空降军和特战兵先打第三军的指控系统。结果,唐淮源在战前就将指挥部前移,令特战部队扑了空。
战斗刚刚打响,唐淮源就和上面失去了通讯。第三军的一线阵地遭到高强度的炮火覆盖,两翼的友军都撤了,再死守已失去意义……
唐军长想从正面向北方突围,有人传来总部的一纸命令,全军立即向南攻击,不惜代价抢回黄河渡口。血战一日,第三军又接到重庆的电令,向北突围。结果,第三军再陷重围。
06
战后,大本营就以冈村宁次换掉多田骏,实施吃力不讨好的治安作战。
在重庆的黄山官邸,蒋介石看完了来自于第一战区中条山的战报,脸色铁青。
这段时间,日方频频向他暗示,只要承认满洲的独立并放弃反日立场,双方就能坐下来和谈。
蒋介石十分清楚日本迫切需要解决中国战事,也很想能从中赢到更多的东西。他没有想到日本陆军得到了国际势力的暗示,又重新燃起了以黄河或者长江为界彻底分裂中国的勃勃野心。有人指出,何应钦在前线乱指挥,甚至完全不知道各个部队的具体位置。
中央军委会要求八路军想办法驰援,延安方面强调晋南素来不是自己的防区,无力执行。这时候,阎锡山的晋绥军也是隔岸观火。
07
柴山兼四郎想象蒋介石的样子,舒开了眉头。
浅羽雪立即就见缝插针,报告说张素贞已经在汉口落网。
这一次,唐生明也多留了一个心眼,没有把自己的小妾张素贞从汉口带回来。
“我亲自飞趟汉口!”
柴山兼四郎还有一条线在长沙工作,已经断了音讯。从坏处着想,也应该利用这个情况,干绕对方的战略判断。
从大处看,第九战区的几支绝对主力都已经编入远征军,已在滇西地区遭到了重大损失。若是能在薛岳的身边搞点事,更能强化各个信息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