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离开日升茶楼,康三妹很多人都在议论沽源独石口的事。
独石口是明长城上的要隘,有上谷之咽喉和京师之右臂之称。
关前,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上面镌刻着一石飞来和突兀孤秀八个大字。
那里的南面是冷森森的蜘蛛山,右侧是青龙河,左侧是黄龙河,就犹如二龙夺珠,实为兵家之要。
明初,燕王朱棣从独石口北征,在关前阅兵。八年之后,朱棣扩建独石城,并亲自为雄关题匾:朔方屏障。
土木之变,蒙古瓦剌部攻破独石口。千总田坤战死,其女替父守关,最后被数百倍的蒙古兵围逼到关南的山上,跳崖殉国。
独石城内有一座结构精巧也独石庙,无梁殿、无影塔、无孔桥和无耳钟都巧夺天工。
02
三五年一月中旬,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再造事端。
他们发表了一纸声明:“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搜索并进驻独石口,袭击当地的守卫团,俘虏数人。关东军有义务维护满洲的安宁,决定采取断然之措施。”
紧接着,关东军司令部派热河伪军张俊哲旅和彭余生旅各一部,以及多伦警备旅李守信部,以四千之众压向独石口,战事一触即发。
负责北平政务的黄郛不敢大意,到南京向中央汇报:“独石口自古就是长城的要塞,属于我们的沽源县,而不是热河之地。关东军强词夺理,纯属挑衅。”
蒋介石和汪精卫翻看了黄郛带去的十来幅地图,息事宁人地说:“地界的划分取决于双方的实力,这可不是某些人的面子问题……擦枪之火很容易,怎么善后?”
黄郛是同盟会的元老,早年也在日本东京的振武学校里读过书,与陈其美和蒋介石都有八拜之交。
03
南京政府向外界表示:独石口事件属于地方的治安问题。争执双方应该多沟通,增进信任。
主管沽源县的察哈尔政府找到日本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乞求日方停止箭在弦上的军事行动,到独石口重新勘定各自的治安区域,并确认该地根本没有中方军队的布防。
一月二十二日的傍晚,日军一个大队带三千伪军突袭独石口的外围。在飞机的掩护下,十余装甲车冲在最前面。当地的民众卒不及防,死伤惨重……飞机又洒下一份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声明,以及花花绿绿的传单。诸如:“沽源返满,王道乐土。”
二十五日,日军强攻独石口,炮火连天……
南京各部门措手不及,拿不出任何办法。各家报纸都刊登了从战场发回的照片,成千扶老携幼的难民都拥挤在关前,惨不忍睹。
04
这时,又发生了贝加尔湖事件。
一月二十四日,满洲边防军与外蒙的军队发生武装冲突。
日方第十三旅团长谷实夫和第二十五联队长永见俊德主动找到察哈尔政府,希望尽快地解决所谓的热西争端,消除误会。
二月二日,在热河省丰宁县大滩镇的日军司令部里,中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个口头协定,也称之为大滩口约。
据英国的报社披露,双方代表达成共识:“热西事件系出于误会,现双方为和平解决起见,满洲的边防军即返原防,二十九军亦不侵入石头城子、南石柱子、东栅子之线及其以东之地域。”
日本和满洲的报纸随后也公布了相同的内容,只是多出了一条:“倘若中国军队侵犯满洲,日满双方就有权断然地执行自主的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中方虽然暂时保住了独石口,却丢掉了察东数地。日本人还得寸进尺,要求南京政府撤换察哈尔的省主席宋哲元,并追究二十九军相关军官的的责任。
05
这样一来,独石口就裸露在了日军的炮口下,一夕数惊。
大公报也刊登了一篇战地通讯,披露了察东事件的来龙去脉。
九一八后,日本占据热河,图谋察哈尔。三四年初开始,日方单方面宣称长城以北都是满洲国的辖地,并在察哈尔的省城张家口设立了由松井中佐掌管的特务机关。
一九三四年冬,满洲热河丰宁县的保安大队数十人窜到察东,遭到二十九军刘自珍旅痛击,缴枪三十余支,子弹千余发。
一月中旬,日军侵犯察东的东栅子,再次遭到刘自珍旅的还击。宋哲元给二十九军的三十七师和三十八师下达命令:“收缩防线,以独石口和龙门所支点,确保平绥铁路。”
二十九军正在回撤,日军就杀到了,炮轰独石城关,共死伤百姓一百余人。日军没有打下独石口,转而围攻龙门所,激战三日,未能得手。
06
宋哲元出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勇猛沉着。
一九二六年,任国民军北路总指挥和西路总司令,参加北伐。
二七年,任陕西省主席。中原大战,西北军崩溃,宋哲元接受东北军的改编。三一年六月,宋哲元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九军,三二年出任察哈尔的省政府主席。
长城抗战时,宋哲元奉命接防长城喜峰口到宽城的防御阵地。二十九军与日军激战十几日,取得喜峰口大捷。
有人说,我们只有两支部队敢给日军作战,一是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二是蒋光鼐和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在三三年底,日本人已经利用福建事变搞垮了十九路军,现在的宋哲元也是凶多吉少……
康三妹就听见康泽说过,宋哲元对中央阳奉阴违。
07
康三妹总觉得独石口的战事与圣钦法师写出的字有关系,仿佛既不能战也不能降。
当年,君王后还能勇解玉连环。四十年后,秦王政又带信给齐共王:“五国已灭,齐还能独存?你若能罢兵而归秦,可领封地五百里。”
齐共王不战而降,被囚禁于共之地,活活饿死于松林中。当地人说:“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耶!”
“单者,干之具。断肠声里唱阳关,它年松涛入梦寒……”
干与戈都是古人的兵器,干为防具,戈为利器。所以,人们常常就以干戈二字来代表战争。譬如大动干戈,或者化干戈为玉帛。
离开日升茶楼,康三妹很多人都在议论沽源独石口的事。
独石口是明长城上的要隘,有上谷之咽喉和京师之右臂之称。
关前,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上面镌刻着一石飞来和突兀孤秀八个大字。
那里的南面是冷森森的蜘蛛山,右侧是青龙河,左侧是黄龙河,就犹如二龙夺珠,实为兵家之要。
明初,燕王朱棣从独石口北征,在关前阅兵。八年之后,朱棣扩建独石城,并亲自为雄关题匾:朔方屏障。
土木之变,蒙古瓦剌部攻破独石口。千总田坤战死,其女替父守关,最后被数百倍的蒙古兵围逼到关南的山上,跳崖殉国。
独石城内有一座结构精巧也独石庙,无梁殿、无影塔、无孔桥和无耳钟都巧夺天工。
02
三五年一月中旬,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再造事端。
他们发表了一纸声明:“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搜索并进驻独石口,袭击当地的守卫团,俘虏数人。关东军有义务维护满洲的安宁,决定采取断然之措施。”
紧接着,关东军司令部派热河伪军张俊哲旅和彭余生旅各一部,以及多伦警备旅李守信部,以四千之众压向独石口,战事一触即发。
负责北平政务的黄郛不敢大意,到南京向中央汇报:“独石口自古就是长城的要塞,属于我们的沽源县,而不是热河之地。关东军强词夺理,纯属挑衅。”
蒋介石和汪精卫翻看了黄郛带去的十来幅地图,息事宁人地说:“地界的划分取决于双方的实力,这可不是某些人的面子问题……擦枪之火很容易,怎么善后?”
黄郛是同盟会的元老,早年也在日本东京的振武学校里读过书,与陈其美和蒋介石都有八拜之交。
03
南京政府向外界表示:独石口事件属于地方的治安问题。争执双方应该多沟通,增进信任。
主管沽源县的察哈尔政府找到日本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乞求日方停止箭在弦上的军事行动,到独石口重新勘定各自的治安区域,并确认该地根本没有中方军队的布防。
一月二十二日的傍晚,日军一个大队带三千伪军突袭独石口的外围。在飞机的掩护下,十余装甲车冲在最前面。当地的民众卒不及防,死伤惨重……飞机又洒下一份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声明,以及花花绿绿的传单。诸如:“沽源返满,王道乐土。”
二十五日,日军强攻独石口,炮火连天……
南京各部门措手不及,拿不出任何办法。各家报纸都刊登了从战场发回的照片,成千扶老携幼的难民都拥挤在关前,惨不忍睹。
04
这时,又发生了贝加尔湖事件。
一月二十四日,满洲边防军与外蒙的军队发生武装冲突。
日方第十三旅团长谷实夫和第二十五联队长永见俊德主动找到察哈尔政府,希望尽快地解决所谓的热西争端,消除误会。
二月二日,在热河省丰宁县大滩镇的日军司令部里,中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个口头协定,也称之为大滩口约。
据英国的报社披露,双方代表达成共识:“热西事件系出于误会,现双方为和平解决起见,满洲的边防军即返原防,二十九军亦不侵入石头城子、南石柱子、东栅子之线及其以东之地域。”
日本和满洲的报纸随后也公布了相同的内容,只是多出了一条:“倘若中国军队侵犯满洲,日满双方就有权断然地执行自主的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中方虽然暂时保住了独石口,却丢掉了察东数地。日本人还得寸进尺,要求南京政府撤换察哈尔的省主席宋哲元,并追究二十九军相关军官的的责任。
05
这样一来,独石口就裸露在了日军的炮口下,一夕数惊。
大公报也刊登了一篇战地通讯,披露了察东事件的来龙去脉。
九一八后,日本占据热河,图谋察哈尔。三四年初开始,日方单方面宣称长城以北都是满洲国的辖地,并在察哈尔的省城张家口设立了由松井中佐掌管的特务机关。
一九三四年冬,满洲热河丰宁县的保安大队数十人窜到察东,遭到二十九军刘自珍旅痛击,缴枪三十余支,子弹千余发。
一月中旬,日军侵犯察东的东栅子,再次遭到刘自珍旅的还击。宋哲元给二十九军的三十七师和三十八师下达命令:“收缩防线,以独石口和龙门所支点,确保平绥铁路。”
二十九军正在回撤,日军就杀到了,炮轰独石城关,共死伤百姓一百余人。日军没有打下独石口,转而围攻龙门所,激战三日,未能得手。
06
宋哲元出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勇猛沉着。
一九二六年,任国民军北路总指挥和西路总司令,参加北伐。
二七年,任陕西省主席。中原大战,西北军崩溃,宋哲元接受东北军的改编。三一年六月,宋哲元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九军,三二年出任察哈尔的省政府主席。
长城抗战时,宋哲元奉命接防长城喜峰口到宽城的防御阵地。二十九军与日军激战十几日,取得喜峰口大捷。
有人说,我们只有两支部队敢给日军作战,一是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二是蒋光鼐和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在三三年底,日本人已经利用福建事变搞垮了十九路军,现在的宋哲元也是凶多吉少……
康三妹就听见康泽说过,宋哲元对中央阳奉阴违。
07
康三妹总觉得独石口的战事与圣钦法师写出的字有关系,仿佛既不能战也不能降。
当年,君王后还能勇解玉连环。四十年后,秦王政又带信给齐共王:“五国已灭,齐还能独存?你若能罢兵而归秦,可领封地五百里。”
齐共王不战而降,被囚禁于共之地,活活饿死于松林中。当地人说:“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耶!”
“单者,干之具。断肠声里唱阳关,它年松涛入梦寒……”
干与戈都是古人的兵器,干为防具,戈为利器。所以,人们常常就以干戈二字来代表战争。譬如大动干戈,或者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