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要如何改口,重新找一个话题。
只见这时,她动了。
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多,幅度更大。她的头先是向上抬起,平视前方,接着,向左侧转过来。
较先前的两次轻微转头,这两个动作明显是有意识的动作。如果说前两次是她潜意识的反应,那么这一次,她应该清楚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内心波动。
她的脸转到左侧,停了下来,我几乎能看见她的睫毛在光线下的细微颤动。
她的侧脸被黑发遮挡,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她又把头转回去了。
她停留了两秒。
疑惑?
她是在疑惑吗?
像是蝴蝶效应,她的一个细小动作,却牵动着我的心绪和判断产生巨大的波动和变化。
情况似乎一下子乐观了不少,我为此感到些许振奋。这是自我进到这个房间以来,第一次找到突破口。
她也许是在疑惑,也许是觉得我这人说话真奇怪,无论是哪一种,她对我感兴趣的可能性都大过排斥和厌恶。如果是排斥、厌恶,她很可能继续一动不动,屏蔽我的声音,或者有愤怒和驱赶我的表现。
于是我往下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看看你的那幅画。那幅画是素描还是水彩呢?相信画里一定有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真好奇呢。”
我停顿片刻,又说:“哦,对了,你最近看了什么书呢?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给我吗?我也很喜欢逛图书馆,早在读书那会儿就喜欢,现在工作忙了,看书的时间少了,能交流的人也变少了。能有人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书,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说话间,我也把目光投向玻璃窗外,和丽丽视线相同的方向,看着她眼中的风景,仿佛一个朋友在和她对话。
夕阳的余晖,映在我和她的眼里。
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向丽丽道别,咨询结束。
“下周的这个时候,我再来看你。”
走出房间,丽丽的父亲立刻上前来,关切而轻声地对我说:“辛苦您了。我在外面,也稍稍地听到了一点动静。”对于自己的偷听,他有些不好意思,但紧接着他就把这点羞愧抛到脑后,激动地问我:“她是不是和您说话了?我听到您的声音了,她……”
面对他急切的眼神,我摇了摇头。
他期待的目光瞬间又晦暗了下来。
但我仍旧带着微笑,没有失落:“虽然直到谈话结束,她也没有开口说话,没有转过身来面对我。但是我相信,我和她之间是有交流的,她并不像你们所说的,完全不搭理别人。”
“您的意思是,她有治好的希望?”这位父亲的眼里又重新燃起了光亮。
“嗯。”我点头,“她有改变的可能。”
听我这么说,丽丽的父亲激动地握住我的手,“如果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哪怕她有一点改变,我都要感谢您,真是太感谢您了……”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轻微的声音从最里面的那间房传出来,窸窸窣窣,像是从纸巾盒里抽出纸巾的声音。
或许是丽丽父的亲在平日里很少听到女儿房里有动静,抬脚就往房间方向走,想去看看。
可还没等他走近,房门就从里面关上了。
他站在那儿愣了愣,转过身来,尴尬地朝我笑笑,叹了口气。
我和他道了别,转身离开。
我的态度不像蒋先生这样悲观。听他们的描述,丽丽平时把房门紧闭着,一点动静也不发出,就好像不存在似的。
但是今天咨询结束后,她有了动静。
她起身关门了。
至少,这是我们能够听到的。
还有那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什么呢?
她哭了吗?
我回到自己的工作室,打开电脑,在咨询记录的表格里登记:丽丽的第一次咨询,完成。
同时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一次咨询的大致过程、思考和分析。这是我每次做完咨询以后的例行工作。
“丽丽,女性,23岁,待业。第一次咨询,尚未有明确诊断和评估,目前观察到的个案情况是不愿与人沟通,但未完全屏蔽外界信息……”
写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去丽丽家之前的种种担心,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丽丽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现了困难的家庭。
不管我在处理丽丽的事情上会遇到多少难处,至少不会超出常识理解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个个案和我之前的其他个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长舒了一口气。
那么,前几天的记忆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皱了皱眉头,一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头疼。经过一天的劳累,脑子实在转不动了,我想回家休息。既然没什么大事发生,不管也罢,兴许只是一个梦。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照常地工作、组织督导活动、参加培训,时间很快流逝,倒是过得充实。
我和丽丽的咨询频率是一周一次,固定在每周日的下午。
很快要到下一个周日了,我重新翻开记录个案的笔记本,查看记录和分析,写下猜测和有可能的治疗方向,为即将到来的见面做好回顾和准备。
三
三月二十四日,距离上一个周日又过去了一个星期。
只见这时,她动了。
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多,幅度更大。她的头先是向上抬起,平视前方,接着,向左侧转过来。
较先前的两次轻微转头,这两个动作明显是有意识的动作。如果说前两次是她潜意识的反应,那么这一次,她应该清楚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内心波动。
她的脸转到左侧,停了下来,我几乎能看见她的睫毛在光线下的细微颤动。
她的侧脸被黑发遮挡,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她又把头转回去了。
她停留了两秒。
疑惑?
她是在疑惑吗?
像是蝴蝶效应,她的一个细小动作,却牵动着我的心绪和判断产生巨大的波动和变化。
情况似乎一下子乐观了不少,我为此感到些许振奋。这是自我进到这个房间以来,第一次找到突破口。
她也许是在疑惑,也许是觉得我这人说话真奇怪,无论是哪一种,她对我感兴趣的可能性都大过排斥和厌恶。如果是排斥、厌恶,她很可能继续一动不动,屏蔽我的声音,或者有愤怒和驱赶我的表现。
于是我往下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看看你的那幅画。那幅画是素描还是水彩呢?相信画里一定有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真好奇呢。”
我停顿片刻,又说:“哦,对了,你最近看了什么书呢?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给我吗?我也很喜欢逛图书馆,早在读书那会儿就喜欢,现在工作忙了,看书的时间少了,能交流的人也变少了。能有人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书,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说话间,我也把目光投向玻璃窗外,和丽丽视线相同的方向,看着她眼中的风景,仿佛一个朋友在和她对话。
夕阳的余晖,映在我和她的眼里。
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向丽丽道别,咨询结束。
“下周的这个时候,我再来看你。”
走出房间,丽丽的父亲立刻上前来,关切而轻声地对我说:“辛苦您了。我在外面,也稍稍地听到了一点动静。”对于自己的偷听,他有些不好意思,但紧接着他就把这点羞愧抛到脑后,激动地问我:“她是不是和您说话了?我听到您的声音了,她……”
面对他急切的眼神,我摇了摇头。
他期待的目光瞬间又晦暗了下来。
但我仍旧带着微笑,没有失落:“虽然直到谈话结束,她也没有开口说话,没有转过身来面对我。但是我相信,我和她之间是有交流的,她并不像你们所说的,完全不搭理别人。”
“您的意思是,她有治好的希望?”这位父亲的眼里又重新燃起了光亮。
“嗯。”我点头,“她有改变的可能。”
听我这么说,丽丽的父亲激动地握住我的手,“如果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哪怕她有一点改变,我都要感谢您,真是太感谢您了……”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轻微的声音从最里面的那间房传出来,窸窸窣窣,像是从纸巾盒里抽出纸巾的声音。
或许是丽丽父的亲在平日里很少听到女儿房里有动静,抬脚就往房间方向走,想去看看。
可还没等他走近,房门就从里面关上了。
他站在那儿愣了愣,转过身来,尴尬地朝我笑笑,叹了口气。
我和他道了别,转身离开。
我的态度不像蒋先生这样悲观。听他们的描述,丽丽平时把房门紧闭着,一点动静也不发出,就好像不存在似的。
但是今天咨询结束后,她有了动静。
她起身关门了。
至少,这是我们能够听到的。
还有那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什么呢?
她哭了吗?
我回到自己的工作室,打开电脑,在咨询记录的表格里登记:丽丽的第一次咨询,完成。
同时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一次咨询的大致过程、思考和分析。这是我每次做完咨询以后的例行工作。
“丽丽,女性,23岁,待业。第一次咨询,尚未有明确诊断和评估,目前观察到的个案情况是不愿与人沟通,但未完全屏蔽外界信息……”
写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去丽丽家之前的种种担心,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丽丽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现了困难的家庭。
不管我在处理丽丽的事情上会遇到多少难处,至少不会超出常识理解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个个案和我之前的其他个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长舒了一口气。
那么,前几天的记忆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皱了皱眉头,一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头疼。经过一天的劳累,脑子实在转不动了,我想回家休息。既然没什么大事发生,不管也罢,兴许只是一个梦。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照常地工作、组织督导活动、参加培训,时间很快流逝,倒是过得充实。
我和丽丽的咨询频率是一周一次,固定在每周日的下午。
很快要到下一个周日了,我重新翻开记录个案的笔记本,查看记录和分析,写下猜测和有可能的治疗方向,为即将到来的见面做好回顾和准备。
三
三月二十四日,距离上一个周日又过去了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