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已经由常州府返回了龙潭军营,一如常州知府王有珍所愿,他将滞留在江阴的一千三卫军留了下来,以帮助他防御海寇的进攻。同时他又下令其他滞留在各府县的三卫军就近协助当地官府,防御有可能到来的海寇。
遭遇袭击的苏州府也有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在常熟。可惜,海寇袭击了同在苏州府的太仓。希望下一次袭击海寇会撞到三卫军的枪口上。在处理完了军营中的事务后,李信又马不停蹄去了南京,因为几乎在他抵达龙潭军营的同时,孙鉁的信使也到了。
当李信得知,他的三卫军已经得到了留都的授权,可以在南直隶除南京城以外,进行各种军事行动。对此i,他已经丝毫不感到意外,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若南京城中的老顽固们还在拼命的限制三卫军才奇怪呢。
李信不搬到南京城中,平时也甚少到南京城中,其主要原因也是不想过分刺激这些老顽固们,以避免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敌视态度。
“任务很艰巨!你只交给我一个实底,能否保证从明天开始,南直隶江南五府不再遭受海寇的劫掠?”
孙鉁面色严肃,态度也有几分急躁。只是由于身体虚弱的缘故,说起话来带着几分有气无力的模样。这一点其实在李信来南京的路上就已经思考过了,因此毫不迟疑的回答了孙鉁。
“世事无绝对,如果斩钉截铁的说可以保证,这不现实!”听到李信如此回答,孙鉁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的失望,却听李信继续说道:“但是,我可以保证,三卫军会竭尽所能,保护江南五府的百姓不受海寇劫掠!”
这是句极为切实的话,孙鉁面色转而又有几分欣慰。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现在南京城中的老家伙们,都好说话的紧!”
好说话三个字被孙鉁加强了语气,自然是另有深意。李信道:“能有甚难处,海寇大船再快还能快过了战马去?只要他还在长江水道内,便一刻也逃脱不掉三卫军的监视!”
原来,李信专门抽调斥候游骑,专门在龙潭到松江府之间沿着长江南岸跟踪海寇船队的行踪,不论到了何处只须一骑快马就可以将消息送往各地。如此快速反应,就算让海寇们成功登陆,也占不到大便宜去。
孙鉁听了李信的这个法子,不由得连连赞叹,这样一来,他心下总算稍稍安定了一些。
“还可以责令长江沿岸准备烽火,一旦有警燃烧烽火示警,可作为快速反应的辅助!”
李信嘿嘿一笑,这种事是地方卫所的职分,他自然不好越俎代庖。孙鉁则为南直隶巡抚,名义上统管一省的军政,由他来下令最合适不过。随即,李信又提出了筹备海军一事,孙鉁自然全力支持,只是负责兵备的朱运才官职差遣还没有落实,虽然有他李信的交代,可没有名义办起差事来自然不会得心应手。
言下之意,请孙鉁尽快将朱运才的事也一并落实了,俗话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哪有用着人家,答应人家的事又做不到的道理呢?说起来这事的始作俑者还非孙鉁莫属,他那一日许是过于自信,便一口应下了,岂料熊明遇、高宏图都纷纷反对,此事也只好暂且搁置。
“朱运才的事我一直都在留心,只是机会还未成熟,先等等,快了!”
孙鉁很少说这等模棱两可的话,李信又不好再继续追问他到底在等什么,总归等就等吧。这一等就又等来了一个坏消息,由福建返回的信使,带来了福建总兵郑芝龙的亲笔手书。当然,他委婉的拒绝了南京的调令,声称在福建两广等地与红毛番打的厉害,实在无暇分身。而且郑芝龙还明确的指出来,哪些打着他旗号的海寇八九成就是占据台湾的荷兰人。
并声言,这些人海上功夫了得,到了路上却都是软脚鸡,只要防御得当,也不会让这些来自荷兰的红毛番占了便宜去。兵部尚书高宏图阅毕手书之后,指斥郑芝龙拥兵自重,见死不救,此等人物早晚必成尾大不掉之患。
但是,生气归生气,眼前的问题总得解决不是?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孙鉁趁机将李信组建海军的方案提了出来,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虽然对此颇为赞同,但还是将头摇的和货郎鼓一样。
“户部没钱去置办舰只,纵然有心也无力啊!”他双手一摊做无可奈何状。
孙鉁等的就是郑三俊这句话,“镇虏侯只要一官半职,却不许户部出资……”
政事堂内的几位老臣眼睛都是一亮,如果不用户部出钱,可是再好不过了。他们都知道李信手里现在有的是银子。
“别说一官半职了,就算两职三职,只要可以护的南京水道安全都许得!”
就这样,朱运才升官的事算是彻底敲定下来,而李信也成了南京百官们唯一的救命稻草。谁让江西淮王谋反,魏国公亲自坐镇太平府负责平叛去了呢?如果不尽快保障长江水道的安全,万一魏国公军中断了粮,后果不堪设想啊。
有了这些计较以后,孙鉁所提要求基本都顺利的得到了许诺。
华莱士上校郁闷至极,自从痛痛快快在苏州府太仓县抢了一票之后,几次选择目标,明人都在岸上严阵以待。由于有了先前几次交手的阴影,华莱士收起了他的骄傲,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凡是经过长江水道各类运送物资的商船一律劫掠,然后烧掉。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彻底的放缩长江下南直隶一段的水道。
至于登岸劫掠,华莱士只要发现岸上有明人严阵以待便即行放弃,由此一连在江南岸选了三四个目标,明人就像东西他所有意图目标一般,总能先其一步。
不得已之下,华莱士又招来了令他生厌的通事何,请此人分析一下明人内部防守因何与情报不一样的原因。而何斌在这几日里也没闲着,他抓了一些当地士绅百姓,审讯一番之后才得知江南是一个叫李信的人在主持防备。而且据说此人在明朝的地位还不低,是个侯爵。
明朝封官向来慷慨,一二品的大员遍地都是,但封爵尤其是封侯封公却极为谨慎。
这与前朝宋正好相反,宋代封爵极为慷慨,几乎只要入了宰执班的重臣,都免不了一个国公的爵位,更有甚者宰相死后还会追封为王。而宰相以参知政事一职行宰相职权才正二品而已。元丰改制后,又设中书门下侍郎为副宰相仅为正三品。
何斌对这些掌故并不清楚,但是也知道大明朝的封爵值钱,要么是祖上荫功而得,要么是真刀真枪凭战功杀出来的。此前从未听说过荫功得爵的有叫李信之人,那么此人很可能就属于后者。那么,在陆战时,华莱士屡屡吃亏也就不见得奇怪了。他也说不清自己是出于何种心理,竟然在华莱士面前,将李信吹嘘的神乎其神。
华莱士听后,很郑重的思考了一阵,决定不去碰李信这个硬钉子,便询问在江北可还有太仓那般富庶的城市。说实话,在攻陷太仓以后,中国福建两广那些小城市带给他狭**仄的印象则全然改观了,他这才认识到东方帝国的富有实在超乎想象。
何斌歪着褦襶响了半天,才认真的回答了华莱士的问题。
“恐怕只有扬州府的江都了!”
华莱士对此兴趣浓厚,据说这座城市的繁华曾让一位国王宁可死在这里也不必返回北方的都城,他有些跃跃欲试了。但令人头疼的是,这座城市虽然位于人工开凿的水道边上,可海船吃水深却无法进入。江都距离江岸超过20英里,如果步行而去,他的士兵将在行军中耗尽大部分的体力。
“不如,趁夜乘小船进入运河水道偷袭江都?”
何斌的建议脱口而出,但这过于冒险,华莱士不禁有些犹豫了!
江南五府有了李信的庇护,果然再没有其他县遭受太仓的惨剧。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还是堪称富可敌国的太仓沈家,大批家资被劫掠殆尽,其家族女眷则因为长相俊美,而多被强.奸,甚至沈家老头子的长房儿媳竟被海寇掳走……其家凄惨状使人不忍目睹。卧病在床的老头子也终于因此而一病呜呼,与世长辞!
这些对于南京政事堂的重臣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商人恃财而藐视官府法度,有这些报应也是天道往复。对此,他们都乐观其成。而更让他们觉得满意的是,自从孙鉁负责了南直隶防务以后,财赋最重的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五府再未遭受劫掠,也不知道这个李信使出了什么法子。
仅仅几日之后,坏消息再度传来,海寇北上破江都,浙直总督张方严败走高邮,扬州知府吴祯生死不明……
遭遇袭击的苏州府也有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在常熟。可惜,海寇袭击了同在苏州府的太仓。希望下一次袭击海寇会撞到三卫军的枪口上。在处理完了军营中的事务后,李信又马不停蹄去了南京,因为几乎在他抵达龙潭军营的同时,孙鉁的信使也到了。
当李信得知,他的三卫军已经得到了留都的授权,可以在南直隶除南京城以外,进行各种军事行动。对此i,他已经丝毫不感到意外,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若南京城中的老顽固们还在拼命的限制三卫军才奇怪呢。
李信不搬到南京城中,平时也甚少到南京城中,其主要原因也是不想过分刺激这些老顽固们,以避免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敌视态度。
“任务很艰巨!你只交给我一个实底,能否保证从明天开始,南直隶江南五府不再遭受海寇的劫掠?”
孙鉁面色严肃,态度也有几分急躁。只是由于身体虚弱的缘故,说起话来带着几分有气无力的模样。这一点其实在李信来南京的路上就已经思考过了,因此毫不迟疑的回答了孙鉁。
“世事无绝对,如果斩钉截铁的说可以保证,这不现实!”听到李信如此回答,孙鉁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的失望,却听李信继续说道:“但是,我可以保证,三卫军会竭尽所能,保护江南五府的百姓不受海寇劫掠!”
这是句极为切实的话,孙鉁面色转而又有几分欣慰。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现在南京城中的老家伙们,都好说话的紧!”
好说话三个字被孙鉁加强了语气,自然是另有深意。李信道:“能有甚难处,海寇大船再快还能快过了战马去?只要他还在长江水道内,便一刻也逃脱不掉三卫军的监视!”
原来,李信专门抽调斥候游骑,专门在龙潭到松江府之间沿着长江南岸跟踪海寇船队的行踪,不论到了何处只须一骑快马就可以将消息送往各地。如此快速反应,就算让海寇们成功登陆,也占不到大便宜去。
孙鉁听了李信的这个法子,不由得连连赞叹,这样一来,他心下总算稍稍安定了一些。
“还可以责令长江沿岸准备烽火,一旦有警燃烧烽火示警,可作为快速反应的辅助!”
李信嘿嘿一笑,这种事是地方卫所的职分,他自然不好越俎代庖。孙鉁则为南直隶巡抚,名义上统管一省的军政,由他来下令最合适不过。随即,李信又提出了筹备海军一事,孙鉁自然全力支持,只是负责兵备的朱运才官职差遣还没有落实,虽然有他李信的交代,可没有名义办起差事来自然不会得心应手。
言下之意,请孙鉁尽快将朱运才的事也一并落实了,俗话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哪有用着人家,答应人家的事又做不到的道理呢?说起来这事的始作俑者还非孙鉁莫属,他那一日许是过于自信,便一口应下了,岂料熊明遇、高宏图都纷纷反对,此事也只好暂且搁置。
“朱运才的事我一直都在留心,只是机会还未成熟,先等等,快了!”
孙鉁很少说这等模棱两可的话,李信又不好再继续追问他到底在等什么,总归等就等吧。这一等就又等来了一个坏消息,由福建返回的信使,带来了福建总兵郑芝龙的亲笔手书。当然,他委婉的拒绝了南京的调令,声称在福建两广等地与红毛番打的厉害,实在无暇分身。而且郑芝龙还明确的指出来,哪些打着他旗号的海寇八九成就是占据台湾的荷兰人。
并声言,这些人海上功夫了得,到了路上却都是软脚鸡,只要防御得当,也不会让这些来自荷兰的红毛番占了便宜去。兵部尚书高宏图阅毕手书之后,指斥郑芝龙拥兵自重,见死不救,此等人物早晚必成尾大不掉之患。
但是,生气归生气,眼前的问题总得解决不是?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孙鉁趁机将李信组建海军的方案提了出来,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虽然对此颇为赞同,但还是将头摇的和货郎鼓一样。
“户部没钱去置办舰只,纵然有心也无力啊!”他双手一摊做无可奈何状。
孙鉁等的就是郑三俊这句话,“镇虏侯只要一官半职,却不许户部出资……”
政事堂内的几位老臣眼睛都是一亮,如果不用户部出钱,可是再好不过了。他们都知道李信手里现在有的是银子。
“别说一官半职了,就算两职三职,只要可以护的南京水道安全都许得!”
就这样,朱运才升官的事算是彻底敲定下来,而李信也成了南京百官们唯一的救命稻草。谁让江西淮王谋反,魏国公亲自坐镇太平府负责平叛去了呢?如果不尽快保障长江水道的安全,万一魏国公军中断了粮,后果不堪设想啊。
有了这些计较以后,孙鉁所提要求基本都顺利的得到了许诺。
华莱士上校郁闷至极,自从痛痛快快在苏州府太仓县抢了一票之后,几次选择目标,明人都在岸上严阵以待。由于有了先前几次交手的阴影,华莱士收起了他的骄傲,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凡是经过长江水道各类运送物资的商船一律劫掠,然后烧掉。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彻底的放缩长江下南直隶一段的水道。
至于登岸劫掠,华莱士只要发现岸上有明人严阵以待便即行放弃,由此一连在江南岸选了三四个目标,明人就像东西他所有意图目标一般,总能先其一步。
不得已之下,华莱士又招来了令他生厌的通事何,请此人分析一下明人内部防守因何与情报不一样的原因。而何斌在这几日里也没闲着,他抓了一些当地士绅百姓,审讯一番之后才得知江南是一个叫李信的人在主持防备。而且据说此人在明朝的地位还不低,是个侯爵。
明朝封官向来慷慨,一二品的大员遍地都是,但封爵尤其是封侯封公却极为谨慎。
这与前朝宋正好相反,宋代封爵极为慷慨,几乎只要入了宰执班的重臣,都免不了一个国公的爵位,更有甚者宰相死后还会追封为王。而宰相以参知政事一职行宰相职权才正二品而已。元丰改制后,又设中书门下侍郎为副宰相仅为正三品。
何斌对这些掌故并不清楚,但是也知道大明朝的封爵值钱,要么是祖上荫功而得,要么是真刀真枪凭战功杀出来的。此前从未听说过荫功得爵的有叫李信之人,那么此人很可能就属于后者。那么,在陆战时,华莱士屡屡吃亏也就不见得奇怪了。他也说不清自己是出于何种心理,竟然在华莱士面前,将李信吹嘘的神乎其神。
华莱士听后,很郑重的思考了一阵,决定不去碰李信这个硬钉子,便询问在江北可还有太仓那般富庶的城市。说实话,在攻陷太仓以后,中国福建两广那些小城市带给他狭**仄的印象则全然改观了,他这才认识到东方帝国的富有实在超乎想象。
何斌歪着褦襶响了半天,才认真的回答了华莱士的问题。
“恐怕只有扬州府的江都了!”
华莱士对此兴趣浓厚,据说这座城市的繁华曾让一位国王宁可死在这里也不必返回北方的都城,他有些跃跃欲试了。但令人头疼的是,这座城市虽然位于人工开凿的水道边上,可海船吃水深却无法进入。江都距离江岸超过20英里,如果步行而去,他的士兵将在行军中耗尽大部分的体力。
“不如,趁夜乘小船进入运河水道偷袭江都?”
何斌的建议脱口而出,但这过于冒险,华莱士不禁有些犹豫了!
江南五府有了李信的庇护,果然再没有其他县遭受太仓的惨剧。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还是堪称富可敌国的太仓沈家,大批家资被劫掠殆尽,其家族女眷则因为长相俊美,而多被强.奸,甚至沈家老头子的长房儿媳竟被海寇掳走……其家凄惨状使人不忍目睹。卧病在床的老头子也终于因此而一病呜呼,与世长辞!
这些对于南京政事堂的重臣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商人恃财而藐视官府法度,有这些报应也是天道往复。对此,他们都乐观其成。而更让他们觉得满意的是,自从孙鉁负责了南直隶防务以后,财赋最重的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五府再未遭受劫掠,也不知道这个李信使出了什么法子。
仅仅几日之后,坏消息再度传来,海寇北上破江都,浙直总督张方严败走高邮,扬州知府吴祯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