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是否让孙鉁回辽西,朱由检并没有给与准信,只是让他回去等。孙鉁虽然还有几分忐忑,但一想到皇帝既然已经答应了,便等于李信在锦州的坚守有了希望,而不是此前的一片晦暗。
再三谢恩之后,孙鉁退出大殿,满怀希望的返回了京中的宅子。等抬头之时,却发现早已经月上中宵,原来已经到了亥时。刚到门口,却见洪承畴不知何时便等在了门口,府中的家丁没得主人的令,自然不敢让他进府。
“亨九兄如何不回馆驿,却候在孙某门外?”
孙鉁看着眼前陌生的洪承畴,已经豁然发现,此人怕是志在官场而多过报国之心,将来一旦遇到两相抵触之时,难免会舍大义而取小义。但气头已过,也不必在对他加以颜色,便淡然道:“亨九兄如不嫌弃便在孙某府中歇息一夜,如何?”
虽然孙鉁面上冷若冰霜,但洪承畴还是觉得他还是顾念旧情的,于是欣然应邀。
“如此,承畴便不客气了,请!”
孙鉁当先入府,又叫家丁简单做了两个菜一碗汤,端上来两个人大快朵颐了一番。此前群臣虽然设宴席接风,但那只是走过场的形式,酒菜已冷,难以下咽,所以说话却多过了吃菜吃酒。
“还是家中饭菜可口,洪某已经多年未吃过一顿安稳饭了!”
洪承畴前半句算是没话找话的恭维,后半段话却是发自肺腑,这些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居无定所,何止是没吃过一顿的安稳饭。可料想不到,却险些在辽西身败名裂,损了这一世的英明。
正说着,家丁又端来了温好的酒壶,洪承畴一把拿过了酒壶,为两人都斟满了酒盅。
“来,为了内靖流贼,外平鞑虏,你我兄弟干此一盅!”
孙鉁亦端起了酒盅与洪承畴碰了一下酒盅,随着白瓷清脆的碰击声,两人仰脖将酒一干而尽。一盅酒下肚,孙鉁只觉得肚中发热,伸筷子夹了菜放入口中。
“亨九兄,锦州之重,你我都知道,今儿我只要亨九兄的一句话,你支不支持守锦州!”
言毕,孙鉁目不转睛的盯着洪承畴的眼睛,他要第一时间看一看此人究竟是如何想的,洪承畴的眸子里没有一丝的异样,却是充满了坚定而决绝,他再次将酒盅一一斟满,举了起来。
“你我兄弟都是一个心思,就是为了这朝廷,为了大明的天下百姓,承畴不敢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也愿意将这一身的骨头,埋在辽西。只是每个人的方式有所不同,我这么说不知兄可满意?”
孙鉁从洪承畴的眼神里察觉不出异样,他的话里更加满是诚恳,一时间竟也怀疑了此前对他的判断。随即,孙鉁便释然了,时人重诺,洪承畴这等人虽然颇有心机城府,但操守原则还是有的,既然答应了便绝不会反悔。
于是孙鉁端起了酒盅,“好!孙鉁也原与亨九兄一并埋骨辽西!就冲这个,你我兄弟今夜便当一醉方休!”
洪承畴哈哈大笑:“一醉方休,喝他个一醉方休!”但却话锋一转,“不过洪某可有机会埋骨辽西,你却没有!”
孙鉁不胜酒力,此时已经有了醉意,眼神几次聚焦才落在了洪承畴的脸上,带着几分狐疑之色问道:“亨九兄此言何意啊?”
洪承畴自顾斟满酒盅,端起来一饮而尽,又叹了口气,道:“你难道不知吗?后日朝会之后便要正式赴任江南,出任南直隶巡抚领浙直总督。”
孙鉁毫不在意的道:“今日进宫见驾面圣,皇上已经答应了侧影李信守锦州的策略!”
“如果洪某没猜错,皇上只是答应了守锦州,可没答应说让你再回辽西吧?”
孙鉁一时语塞,的确如此,自己再提出这个要求时,皇帝一扫开始信誓旦旦要为他解决难题的态度,而顾左右言他了。想及此处,不由得一阵黯然。
洪承畴继续说道:“你在席间走后,张阁老亲口所言,内阁的票拟都已经送去司礼监了,只差批红便正式……”
看着孙鉁面色的变化,似伤心,似愤怒,洪承畴话到一半便说不下去了。却听孙鉁突然道:“孙鉁去何处都是为朝廷出力,倒是亨九兄,只要你能返回辽西,孙鉁相信你一定会言出必践的,是吧,亨九兄?”
这一番话半醉半醒,再看孙鉁的表情却又已经是似笑非笑。
洪承畴那会刻意解释,孙鉁这一问若是寻常人便有当场翻脸的肯能,如此画蛇添足的质问,无异于侮辱其人格。
“这么快就醉了,来呀,快扶你家中丞回房休息去吧!”
他前半句是对孙鉁说的,后半句却是对侍立在一旁的家丁所言。
家丁闻言之后如蒙大赦,扶着孙鉁便离开了厅中。此时也早就另有家丁,来引洪承畴去客房休息。
孙鉁与洪承畴这顿酒算是尽兴,却也算是不欢而散吧?
后日大朝会,文华殿内四外品以上官员站了一群,一眼望去人头济济。百官议论纷纷,店内外亦是一片嗡嗡之声。
时辰到了,随着宦官尖利的嗓音,大臣百官们各就各位,等候皇帝临朝。其实,百官心里都明镜似的,一般军国重事也不会叫大朝会来议,皇帝早就事先召集几位内阁重臣商议完毕了,到了这种人山人海的大场面,礼以性质到是多过实用,无非是有大事仪式隆重,然后再宣布一系列的重大决定而已。
因此,对于这种大朝会,百官们都很放松,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难为到自己头上来的。谁知皇帝刚刚落座便问了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微感惊讶。所言竟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皇帝决定再次对建奴用兵,不但要用兵,还要主动出击,策应坚守锦州的李信,彻底打败鞑子,使这一次的大战转败为胜。
但是,皇帝的话音还未在殿中散尽,以内阁大学士张四知为首的阁臣们便纷纷出言劝说。
“圣上,对建奴用兵朝廷一向谨慎,前一次便是贸然出击而险些功败垂成,以此作为前车之鉴,臣以为当慎而慎之!”
这一回阁臣们居然罕有的声气一致,一致反对贸然出兵。除了张四知以外,就属户部尚书李侍问反对的最为欢实。他反对贸然出兵的理由和他反对所有决定的理由都是一样,只有一个,那就是两字个,没钱!
户部没有钱,拿什么去募兵,拿什么去发军饷粮饷?没有军饷,没有粮饷,又拿什么去打胜仗?
李侍问抖着花白的胡须,颤颤巍巍竟是掷地有声,他的理由很快便得到了群臣的支持,不但是几位阁臣,就连其他低级官员也都纷纷出言附和,一时间大有一呼百应的架势。眼见的人心若此,老头子李侍问也不自禁的洋洋得意起来,为官着许多年还从未如此威风过呢!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被群臣挤兑的说不出一句话来,是啊,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朝廷没钱,又该拿什么去打仗?总不能出皇宫的內帑吧?
若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用不上两三年,从其父祖开始积攒下的內帑之银,便会被这帮吸血虫子一样的大臣们以户部的名义解空掏光,所以要用钱只能另想他法。
说不得也只好重提朝臣捐款之事了。
朱由检当庭发下了上谕,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一律为国借款,这笔钱会以户部的名义打上借据欠条,将来有钱便会还上。同时为了起带头作用,朱由检率先从內帑中拨出了白银五万两!
不过群臣纷纷响应,捐款如潮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恰恰与之相反,文华殿内前所未有的安静,所有朝臣竟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此前放松的心情早就一扫而空,代之以忐忑和不安。
眼见大臣一个个吝惜银钱若此,朱由检面色阴沉,又发了一道上谕,“今日在场所有四品以上官员,若不借款便不许回家,都在宫中呆着吧”。
发泄了一通,朱由检连今日几桩大事都不理会,一甩袍袖径自离开了文华殿,只留下了满殿忐忑不安的群臣。
大批的皇宫侍卫将文华殿包围起来,果真是谁不借钱便不让离开的架势,终于有人耐不住,向殿中负责受理借款的宦官承诺认捐,并当众写下银钱数目。
这第一个耐受不住的正是当朝内阁大学士,张四知大笔一挥在捐款簿上写下了白银一千两五个大字,然后摇头晃脑的离开了文华殿。
既然内阁大臣已经做了表率,下面的大臣们自然不能超过了他,于是自白银一千两以下,五百两有之,三百两有之,甚至五十两也有之。等文华殿群臣走光之后,宦官整理了捐款簿,却是两手一摊,说什么也不敢去见皇帝。
王承恩奉旨来查看捐款簿因何迟迟不呈上去,小宦官见他来了便如蒙大赦,将捐款簿交给了王承恩。
“王公您看吧,算上万岁爷认捐的五万两银子,总数也才十二万两,这,这可如何去向万岁爷交代啊!”
再三谢恩之后,孙鉁退出大殿,满怀希望的返回了京中的宅子。等抬头之时,却发现早已经月上中宵,原来已经到了亥时。刚到门口,却见洪承畴不知何时便等在了门口,府中的家丁没得主人的令,自然不敢让他进府。
“亨九兄如何不回馆驿,却候在孙某门外?”
孙鉁看着眼前陌生的洪承畴,已经豁然发现,此人怕是志在官场而多过报国之心,将来一旦遇到两相抵触之时,难免会舍大义而取小义。但气头已过,也不必在对他加以颜色,便淡然道:“亨九兄如不嫌弃便在孙某府中歇息一夜,如何?”
虽然孙鉁面上冷若冰霜,但洪承畴还是觉得他还是顾念旧情的,于是欣然应邀。
“如此,承畴便不客气了,请!”
孙鉁当先入府,又叫家丁简单做了两个菜一碗汤,端上来两个人大快朵颐了一番。此前群臣虽然设宴席接风,但那只是走过场的形式,酒菜已冷,难以下咽,所以说话却多过了吃菜吃酒。
“还是家中饭菜可口,洪某已经多年未吃过一顿安稳饭了!”
洪承畴前半句算是没话找话的恭维,后半段话却是发自肺腑,这些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居无定所,何止是没吃过一顿的安稳饭。可料想不到,却险些在辽西身败名裂,损了这一世的英明。
正说着,家丁又端来了温好的酒壶,洪承畴一把拿过了酒壶,为两人都斟满了酒盅。
“来,为了内靖流贼,外平鞑虏,你我兄弟干此一盅!”
孙鉁亦端起了酒盅与洪承畴碰了一下酒盅,随着白瓷清脆的碰击声,两人仰脖将酒一干而尽。一盅酒下肚,孙鉁只觉得肚中发热,伸筷子夹了菜放入口中。
“亨九兄,锦州之重,你我都知道,今儿我只要亨九兄的一句话,你支不支持守锦州!”
言毕,孙鉁目不转睛的盯着洪承畴的眼睛,他要第一时间看一看此人究竟是如何想的,洪承畴的眸子里没有一丝的异样,却是充满了坚定而决绝,他再次将酒盅一一斟满,举了起来。
“你我兄弟都是一个心思,就是为了这朝廷,为了大明的天下百姓,承畴不敢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也愿意将这一身的骨头,埋在辽西。只是每个人的方式有所不同,我这么说不知兄可满意?”
孙鉁从洪承畴的眼神里察觉不出异样,他的话里更加满是诚恳,一时间竟也怀疑了此前对他的判断。随即,孙鉁便释然了,时人重诺,洪承畴这等人虽然颇有心机城府,但操守原则还是有的,既然答应了便绝不会反悔。
于是孙鉁端起了酒盅,“好!孙鉁也原与亨九兄一并埋骨辽西!就冲这个,你我兄弟今夜便当一醉方休!”
洪承畴哈哈大笑:“一醉方休,喝他个一醉方休!”但却话锋一转,“不过洪某可有机会埋骨辽西,你却没有!”
孙鉁不胜酒力,此时已经有了醉意,眼神几次聚焦才落在了洪承畴的脸上,带着几分狐疑之色问道:“亨九兄此言何意啊?”
洪承畴自顾斟满酒盅,端起来一饮而尽,又叹了口气,道:“你难道不知吗?后日朝会之后便要正式赴任江南,出任南直隶巡抚领浙直总督。”
孙鉁毫不在意的道:“今日进宫见驾面圣,皇上已经答应了侧影李信守锦州的策略!”
“如果洪某没猜错,皇上只是答应了守锦州,可没答应说让你再回辽西吧?”
孙鉁一时语塞,的确如此,自己再提出这个要求时,皇帝一扫开始信誓旦旦要为他解决难题的态度,而顾左右言他了。想及此处,不由得一阵黯然。
洪承畴继续说道:“你在席间走后,张阁老亲口所言,内阁的票拟都已经送去司礼监了,只差批红便正式……”
看着孙鉁面色的变化,似伤心,似愤怒,洪承畴话到一半便说不下去了。却听孙鉁突然道:“孙鉁去何处都是为朝廷出力,倒是亨九兄,只要你能返回辽西,孙鉁相信你一定会言出必践的,是吧,亨九兄?”
这一番话半醉半醒,再看孙鉁的表情却又已经是似笑非笑。
洪承畴那会刻意解释,孙鉁这一问若是寻常人便有当场翻脸的肯能,如此画蛇添足的质问,无异于侮辱其人格。
“这么快就醉了,来呀,快扶你家中丞回房休息去吧!”
他前半句是对孙鉁说的,后半句却是对侍立在一旁的家丁所言。
家丁闻言之后如蒙大赦,扶着孙鉁便离开了厅中。此时也早就另有家丁,来引洪承畴去客房休息。
孙鉁与洪承畴这顿酒算是尽兴,却也算是不欢而散吧?
后日大朝会,文华殿内四外品以上官员站了一群,一眼望去人头济济。百官议论纷纷,店内外亦是一片嗡嗡之声。
时辰到了,随着宦官尖利的嗓音,大臣百官们各就各位,等候皇帝临朝。其实,百官心里都明镜似的,一般军国重事也不会叫大朝会来议,皇帝早就事先召集几位内阁重臣商议完毕了,到了这种人山人海的大场面,礼以性质到是多过实用,无非是有大事仪式隆重,然后再宣布一系列的重大决定而已。
因此,对于这种大朝会,百官们都很放松,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难为到自己头上来的。谁知皇帝刚刚落座便问了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微感惊讶。所言竟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皇帝决定再次对建奴用兵,不但要用兵,还要主动出击,策应坚守锦州的李信,彻底打败鞑子,使这一次的大战转败为胜。
但是,皇帝的话音还未在殿中散尽,以内阁大学士张四知为首的阁臣们便纷纷出言劝说。
“圣上,对建奴用兵朝廷一向谨慎,前一次便是贸然出击而险些功败垂成,以此作为前车之鉴,臣以为当慎而慎之!”
这一回阁臣们居然罕有的声气一致,一致反对贸然出兵。除了张四知以外,就属户部尚书李侍问反对的最为欢实。他反对贸然出兵的理由和他反对所有决定的理由都是一样,只有一个,那就是两字个,没钱!
户部没有钱,拿什么去募兵,拿什么去发军饷粮饷?没有军饷,没有粮饷,又拿什么去打胜仗?
李侍问抖着花白的胡须,颤颤巍巍竟是掷地有声,他的理由很快便得到了群臣的支持,不但是几位阁臣,就连其他低级官员也都纷纷出言附和,一时间大有一呼百应的架势。眼见的人心若此,老头子李侍问也不自禁的洋洋得意起来,为官着许多年还从未如此威风过呢!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被群臣挤兑的说不出一句话来,是啊,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朝廷没钱,又该拿什么去打仗?总不能出皇宫的內帑吧?
若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用不上两三年,从其父祖开始积攒下的內帑之银,便会被这帮吸血虫子一样的大臣们以户部的名义解空掏光,所以要用钱只能另想他法。
说不得也只好重提朝臣捐款之事了。
朱由检当庭发下了上谕,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一律为国借款,这笔钱会以户部的名义打上借据欠条,将来有钱便会还上。同时为了起带头作用,朱由检率先从內帑中拨出了白银五万两!
不过群臣纷纷响应,捐款如潮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恰恰与之相反,文华殿内前所未有的安静,所有朝臣竟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此前放松的心情早就一扫而空,代之以忐忑和不安。
眼见大臣一个个吝惜银钱若此,朱由检面色阴沉,又发了一道上谕,“今日在场所有四品以上官员,若不借款便不许回家,都在宫中呆着吧”。
发泄了一通,朱由检连今日几桩大事都不理会,一甩袍袖径自离开了文华殿,只留下了满殿忐忑不安的群臣。
大批的皇宫侍卫将文华殿包围起来,果真是谁不借钱便不让离开的架势,终于有人耐不住,向殿中负责受理借款的宦官承诺认捐,并当众写下银钱数目。
这第一个耐受不住的正是当朝内阁大学士,张四知大笔一挥在捐款簿上写下了白银一千两五个大字,然后摇头晃脑的离开了文华殿。
既然内阁大臣已经做了表率,下面的大臣们自然不能超过了他,于是自白银一千两以下,五百两有之,三百两有之,甚至五十两也有之。等文华殿群臣走光之后,宦官整理了捐款簿,却是两手一摊,说什么也不敢去见皇帝。
王承恩奉旨来查看捐款簿因何迟迟不呈上去,小宦官见他来了便如蒙大赦,将捐款簿交给了王承恩。
“王公您看吧,算上万岁爷认捐的五万两银子,总数也才十二万两,这,这可如何去向万岁爷交代啊!”